第12课文艺复兴
- 格式:ppt
- 大小:3.40 MB
- 文档页数:20
(新)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2课《文艺复兴运动》优质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文艺复兴的历史背景和起源;
2. 理解文艺复兴运动的内容、特点和成就;
3. 探究文艺复兴运动对欧洲的影响。
二、教学重点
1. 文艺复兴的概念和特点;
2. 文艺复兴运动的涵盖领域;
3. 文艺复兴对欧洲的影响。
三、教学难点
1. 理解文艺复兴的思想和精神内涵;
2. 探究文艺复兴运动对欧洲的社会、经济、文化的影响。
四、教学内容
1. 导入(通过名言引导学生进入研究状态);
2. 文艺复兴的背景和起源;
3. 文艺复兴运动的内容、特点和成就;
4. 文艺复兴运动对欧洲的影响;
5. 总结(通过关键词梳理文艺复兴运动的主要内容)
五、教学方法
1. 演讲法;
2. 课件展示法;
3. 讨论法;
4. 小组合作法等。
六、研究评价
1. 为期2次的阶段性测评;
2. 学生课堂表现评价;
3. 学生自主研究表现评价。
七、教学反思
本节课设计了多种教学方法,充分考虑到学生的深度学习需求,但仍需注意课堂时间的把控。
同时,在测评方面,需要更多的与学
生深入交流,把握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
在后续课程教学中,还要
注重将所学内容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起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课程
内容。
教学设计【课表解读】1.知道薄伽丘等人的代表作品2.了解这些艺术巨匠体现的人文精神【学习目标】知识与水平:1.识记文艺复兴时期重要人物及作品2.理解“人文主义”,分析产生的背景、影响和性质过程与方法:通过对艺术作品的分析,理解文艺复兴运动的成就和人文主义的内涵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人文主义”对人性的解放,体会现实生活的美好,树立学生自信,培养学生发奋图强的信念和意志【教学重点】文艺复兴的背景、影响【教学难点】人文主义的内涵【教学方法】材料分析、多媒体、对比分析【学习方法】讨论、启发【导入】教师:回忆我们在第十一课中学习过的“希腊先哲的精神觉醒”,回答在古希腊存有的重要的哲学派别和重要的哲学思想?学生:自然哲学——泰勒斯——“万物皆生于水”——研究“自然”智者学派:普罗塔格拉——“理解万物的尺度”——研究“社会”苏格拉底——“理解你自己”、“知识即美德”——研究“人”本身,使哲学真正成为研究人的学问亚里士多德——“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逻辑学——百科全书式的学者教师:这些派别和思想有什么共同点吗?学生:在不同方面否定了“神创论”,肯定了以人为本,重视人的作用教师:欧洲的人文主义者一般把欧洲历史分成三段,第一段就是我们已经学过的古希腊的人文精神的觉醒,第二段则是欧洲的中世纪,被称之为“黑暗时期”,第三段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文艺复兴时期。
那么什么是“文艺复兴”,它是不是单纯的古典文化的复兴呢?文艺复兴最早产生于意大利的原因是什么?我们又如何理解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家和艺术家的艺术成就和艺术特点呢?今天,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来共同学习和探讨《文艺复兴巨匠的人文风采》【正式授课】教师:先请一位同学阅读课程标准的要求,并结合课前预习的内容,回答按照课程标准,我们需要在这堂课的学习中,注重哪些问题?学生:需要记住“文艺复兴”的“前三杰”和“后三杰”及他们的代表人物,需要理解“人文主义”的含义教师:这位同学的回答是比较准确的,按照课程标准我们能够用时间作为脉络,来学习这些代表人物和他们的作品,并且理解他们作品中的“人文精神”,那么什么是“文艺复兴”呢?学生:“文艺复兴”原意是“再生”、“复活”,这场运动以复兴古希腊、古罗马文化为名,以“人文主义”为旗帜,形成了人文主义社会思潮。
第12课文艺复兴巨匠的人文风采教案(岳麓版必修3)【从容说课】本课是第三单元的第二课,重点是意大利文艺复兴人文主义思想和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巨匠及其作品。
“人文主义”贯穿本课始终,它是文艺复兴运动的指导思想,是文艺复兴反封建性的基本体现,在资本主义发展史上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意大利文艺复兴”是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开端,在文艺复兴运动中,乃至在人类文明的发展史上都占有极其重要地位。
文艺复兴运动不仅催生出众多彪炳史册的人文主义思想文化巨匠,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新航路的开辟和欧洲宗教改革,使欧洲资本主义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本课在本单元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在本课教学中,应充分运用多媒体手段,发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调动学生参与讨论的积极性,在探究、讨论、欣赏中化解重点难点,理解人文主义的内涵和实质,体味文艺复兴时期大师们的人文风采。
【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识记:文艺复兴的时间和性质;人文主义;薄伽丘及《十日谈》;但丁;彼特拉克;达芬奇;米开朗琪罗;拉斐尔;莎士比亚的戏剧。
2、理解:意大利资本主义萌芽出现的原因及影响。
文艺复兴运动兴起的原因、性质、意义。
3、运用:探究文艺复兴出现的原因及体现的人文主义精神。
过程与方法:1、分析图片、问题探究2、情景再现、对比分析、课堂讨论、课堂表演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文艺复兴背景和性质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由于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资产阶级在思想文化领域里展开了反对封建神学的斗争,说明“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重视经济及文化发展是促进国家发展的重要因素。
2、通过对人文主义的认识,使学生充分认识人的价值,培养热爱生活和积极进取的精神。
尊重人和人性的人文情怀。
3、通过对优秀文艺作品的介绍,培养学生发现美、鉴赏美的情趣和态度4、通过引导学生课后查找资料,进一步了解文艺复兴时期重要人物的事迹以及自主完成书面介绍材料的活动,培养学生学会选择、学会学习、学会分析、学会整理,独立形成观点的意识和能力。
第12课文艺复兴巨匠的人文风采课程标准:知道薄伽丘等人的主要作品,认识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含义。
[自主预习·探新知]一、薄伽丘和《十日谈》1.文艺复兴的社会背景(1)基督教会垄断西欧文化教育,人们生活在缺少理性思维和人文精神的蒙昧之中。
(2)意大利工商业城市兴起,资本主义萌芽出现,新兴资产阶级追求财富与人生享乐。
(3)资产阶级思想不成熟;意大利保留了大量古希腊、罗马文化遗产。
(4)黑死病在意大利蔓延,既给人们带来恐慌,也促使人们反省。
2.形式:借助古希腊、罗马文化来表达反封建思想。
4.文艺复兴前三杰(1)薄伽丘①地位:文艺复兴运动的先驱之一。
②代表作:短篇小说集《十日谈》(享有“人曲”美称)全书贯穿人文主义思想,矛头直指天主教会,以幽默、辛辣的笔调揭露教会的腐化与贪婪,抨击教士的伪善与丑行,歌颂现实生活,肯定人的价值与尊严,提倡生而平等,反对封建等级观念。
(2)但丁:在代表作《神曲》中,热情歌颂现世生活,对教会僧侣的腐败丑恶进行了无情的揭露。
(3)彼特拉克:不仅创作人文主义诗歌、史作,还广泛搜集古典著作,考察古代遗址,开复兴古希腊罗马文化风气之先。
1.背景:16世纪,文艺复兴扩展到了英国。
2.特点:塑造富有个性的人物形象,深刻反映人生矛盾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3.杰作:《哈姆雷特》。
4.地位:莎士比亚戏剧代表了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文学的最高成就,对欧洲现实主义文学的发展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
[史料一]在中世纪,人类意识的两个方面——内心自省和外界观察都一样——一直处于一层共同的纱幕之下,处于睡眠或半醒状态。
这层纱幕是由信仰、幻想和幼稚的偏见织成的……在意大利,这层纱幕最先烟消云散。
——布克哈特《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史料解读]把句号前后分为两层。
句号之前表明基督教神学的束缚;句号之后说明在意大利出现文艺复兴运动。
(1)史料一中所说的“纱幕”指的是什么?为什么说“在意大利,这层纱幕最先烟消云散”?【提示】“纱幕”:基督教神学的束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