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热力学课件-自由度
- 格式:ppt
- 大小:112.00 KB
- 文档页数:3
引言相平衡研究多相体系相变化规律,是热力学基本原理在化学领域中的重要应用。
"相律"是根据热力学原理推导出来的,以统一观点处理各种类型多相平衡的理论方法十分严谨明确。
它表明一个多相平衡体系的组分数、相数以及自由度之间的关系,可以帮助我们确定体系的平衡形状以及达平衡的必要条件。
然而,相律也有其局限性,它只能对多相平衡作定性描述。
可指明特定条件下平衡体系至多的相数以及为保持这些相数所必具的独立变量数。
但究竟是哪些相共存?哪些性质可作为独立变量以及它们之间的定量关系如何等问题,相律均无能为力。
这方面知识仍有待从实验中确定。
本章的目的,是以相律为基础讨论平衡体系共存相的数目与其所需条件(温度、压力、组成)之间的关系,这些关系具体以图解形式表示时,称之为"相图"。
相图是研究多相平衡的工具,在生产科研中有重要用途,本章将扼要地介绍相图的某些典型实验方法,并以实例说明相律在指导绘制相图和认识相图中的作用。
一、基本术语-相、组份和自由度(一)相系统中每一宏观的均匀部分,或体系内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完全相同的部分称为"相"。
相的数目用符号" Φ"表示。
相的存在与体系所含物质数量的多寡无关,仅取决与平衡体系的组成和外界条件。
由图5-1可,相与相之间有一明显的界面,越过界面相的性质立即发生突变,虽然"相"是均匀的,但并非一定要连续,例如于水中投入两块冰,只能算作两相(水和冰)而非三相〔图5-1(b)〕。
但如果体系中同时含有几种不同的固态物质(或因它们的组成、或因其晶体状态不同)就算有几个相。
如图5-1(c),尽管石灰粉与粉笔灰混合,表面上看,仿佛均匀,但绝不能算是一相,因为在显微镜底下可看清它们形态上的区别。
然而,化学上的"均匀"又不意味着物质成分的单一性;在水中放入少许食盐全溶解了,即成一相,溶解不完则为固体盐和水溶液两个相。
自由度确定一个物体在空间的位置需要用一定数目的坐标,例如火车车厢沿铁轨的运动,只需从某一起点站沿铁轨量出路程,就可完全确定车厢所在的位置,即其位置用一个量就可确定,我们说火车车厢的运动有一个自由度;轮船能在水面上到处运动,自由程度比火车大些,需要用两个量(例如直角坐标x,y)才能确定其位置,我们说轮船的运动有两个自由度;飞机能在空中完全自由地运动,需要用三个量(例如直角坐标x,y,z)才能确定其位置,我们说飞机在空中的运动有三个自由度。
所谓自由度数就是确定物体在空间的位置所需独立坐标的数目。
目录1质点自由度2刚体自由度3分子自由度4热力学自由度5总结6例题在力学里,自由度指的是力学系统的独立坐标的个数。
力学系统由一组坐标来描述。
比如一个质点在三维空间中的运动,在笛卡尔坐标系中,由x,y,z 三个坐标来描述;或者在球坐标系中,由a,b,c三个坐标描述,一般而言,N 个质点组成的力学系统由3N 个坐标来描述。
但力学系统中常常存在着各种约束,使得这3N 个坐标并不都是独立的。
对于N 个质点组成的力学系统,若存在m 个完整约束,则系统的自由度减为s=3n-m。
比如,运动于平面的一个质点,其自由度为2。
又或是,在空间中的两个质点,中间以线连接。
所以其自由度s=3x2-1=5。
( 2 个质点有3 个位移方向,但具有一条线所形成的约束)除了平移自由度外,还有转动自由度及振动自由度完全确定一个物体在空间位置所需要的独立坐标的数[1] 目,叫做这个物体的自由度。
力学系统由一组坐标来描述。
据热力学中的能量均分定理,每个自由度的能量相等(当然没考虑量子效应啦),都为Tk/2(振动包括动能和势能,所以振动能量为(Tk/2)*2),单原子分子仅有3个平动自由度,所以为3Tk/2,非刚性三原子分子有3个平动自由度,3个转动自由度,3个振动自由度所以为(3+3+3*2)Tk/2,刚性分子不用考虑振动,一般非刚性分子有3*n个自由度,3个平动自由度,3个转动自由度,(n 为原子个数,n>2),所以有3n-6个振动自由度。
热力学条件自由度热力学条件自由度是指在给定的热力学系统中,能够独立变动的状态变量的个数。
在研究热力学系统的性质和行为时,了解和确定系统的自由度是非常重要的。
自由度的确定有助于我们理解系统的热力学过程和平衡态,并且可以通过热力学条件自由度的计算来推导出系统的基本性质。
在热力学中,系统的状态可以由一组宏观变量来描述,如温度、压力、体积、摩尔数等。
这些宏观变量之间存在一定的约束关系,即热力学条件。
热力学条件可以通过方程式来表示,如状态方程、热力学方程等。
根据这些热力学条件,我们可以确定系统的自由度。
对于简单的单组分单相系统来说,自由度的计算相对简单。
在不考虑任何约束条件的情况下,这种系统的自由度等于宏观变量的个数。
例如,对于一个单组分的理想气体,其状态可以由温度、压力和摩尔数来描述,因此自由度为3。
然而,对于复杂的多组分多相系统,自由度的计算就要复杂一些。
在考虑了各种相平衡条件和相变条件后,系统的自由度要根据热力学条件来确定。
例如,在一个两相的系统中,系统的自由度等于宏观变量的个数减去系统中的独立相平衡条件的个数。
这些相平衡条件可以通过相图或者热力学方程来确定。
在一个多相系统中,还需要考虑相变条件,如相变的平衡条件和相变的自由度约束等。
除了相平衡条件和相变条件外,还有其他的热力学条件可以限制系统的自由度。
例如,热力学第一定律要求能量守恒,热力学第二定律要求熵增不小于零。
这些条件也可以用来限制系统的自由度。
在实际应用中,确定系统的自由度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计算自由度,可以判断系统的平衡态和可能的相变行为。
此外,在研究和设计热力学系统时,自由度的计算也可以帮助我们选择适当的控制变量和设计操作条件。
热力学条件自由度是用来描述热力学系统状态的重要概念。
通过计算自由度,可以确定系统的平衡态和相变行为,为热力学系统的研究和设计提供指导。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可以根据系统的热力学条件来计算自由度,并根据结果进行分析和判断。
自由度名词解释
自由度是指一个物体或者系统在一个特定状态下可以自由变动的数目。
在物理学中,自由度描述了一个系统的能够独立变化的参数的数量。
在力学中,自由度通常指物体可以在空间中自由移动的数目。
例如,在三维空间中,一个质点的自由度为3,因为它可以沿x、y和z方向自由移动。
同样,一个刚体在三维空间中的自由度也为3,因为它可以绕x、y和z轴自由旋转。
在热力学中,自由度描述了系统中能够自由变动的独立参数的数量。
根据统计力学的理论,对于一个由N个粒子组成的理想气体,其自由度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F = 3N - d,其中N是粒子数,d是约束函数的数量。
约束函数是指限制粒子运动的条件,例如固定在容器壁上的粒子。
在化学中,自由度用于描述化学反应中可以自由发生的独立变化的数目。
根据化学反应式的平衡条件,每个化学反应都有一定的自由度。
例如,在如下化学反应中:
A +
B ⇌ C
该反应具有2个自由度,因为当A和B的摩尔浓度确定时,C 的摩尔浓度也被确定了。
另外,化学反应的自由度也可以通过考虑反应物和产物的物质平衡来确定。
在统计学中,自由度用于描述样本数据中的独立信息的数目。
例如,在t检验中,自由度用于计算t值,并用于确定样本均值之间是否有显著差异。
总之,自由度是用来描述一个系统或者数据集合中独立变动的参数的数量。
它在物理学、化学、统计学等多个领域具有不同的应用,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和描述系统的性质和行为。
理想气体自由度理想气体是指在相对较低的压力和相对较高的温度下表现出理想状态的气体。
在理想气体的研究中,自由度是一个重要的概念。
自由度描述了分子在空间中能够自由运动的维度,它直接影响了气体的热力学性质。
自由度的概念最初由奥地利物理学家博尔兹曼引入,他将气体分子看作是质点,并假设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可以忽略不计。
根据统计力学的基本原理,理想气体的自由度可以分为三个方面:平动自由度、转动自由度和振动自由度。
平动自由度是最基本的自由度,它描述了分子在空间中的平动运动。
对于单原子分子,平动自由度为三,因为分子可以在三个坐标轴上自由移动。
对于多原子分子,平动自由度的数量取决于分子的个数,通常为3N,其中N为分子的个数。
转动自由度描述了分子围绕其质心旋转的运动。
对于刚体分子而言,转动自由度的数量取决于分子的形状和对称性。
例如,线性分子只有两个转动自由度,因为它们只能绕着分子轴旋转;非线性分子则有三个转动自由度,因为它们可以绕着分子两个轴旋转。
振动自由度描述了分子内部原子之间的振动运动。
对于多原子分子而言,振动自由度的数量取决于分子中原子的个数和结构。
对于线性分子而言,振动自由度为3N-5,其中N为分子中原子的个数;对于非线性分子而言,振动自由度为3N-6。
振动自由度是分子能量的离散化表现,它对气体的热容和热传导有重要影响。
理想气体的自由度对其热力学性质具有重要影响。
根据统计力学理论,理想气体的内能与自由度成正比。
对于单原子理想气体而言,内能只与平动自由度有关;对于多原子理想气体而言,内能还与转动自由度和振动自由度有关。
根据内能的表达式,可以推导出理想气体的热容与自由度成正比。
热容是描述物质吸热性能的物理量,它与自由度的增加而增大。
除了热容,理想气体的其他热力学性质也与自由度密切相关。
例如,理想气体的压力与自由度成正比,这是由于分子的平动和振动自由度增加会导致分子撞击容器壁更频繁,从而增加气体的压力。
理想气体的速度分布也与自由度有关,平动自由度越多,分子的速度分布越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