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20 古代诗歌五首(2017)课堂练习
- 格式:doc
- 大小:295.00 KB
- 文档页数:5
七年级下《古代诗歌五首》测试(一)《登幽州台歌》1、诗人俯仰古今,倾吐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满腔忧愤之情的诗句是:2、登楼眺望,在广阔无垠的背景中描绘了诗人孤单寂寞、悲哀苦闷情绪的诗句是3.赏析该诗,有误的一项是()A.首联中的“古人”指古代的明君贤士,这句表现了诗人对历史上君臣遇合,风云聚会成就一番事业的无限向往之情。
B.颔联中的“来者”指后世的明君贤士,这句表现了诗人苦于人生有限而不及见“来者”的无限伤感之意。
C.颈联“念天地之悠悠”中的“悠悠”意思为“长远得无穷无尽的样子。
”D.尾联“独怆然而涕下”中的“涕”解释为“鼻涕”。
4.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5.你看到一个怎样的陈子昂?用几句话描绘你感受到的诗人的形象。
(外貌、动作、语言、神态等)(二)《望岳》一、1.借齐鲁大地烘托泰山拔地而起、参天耸立形象的语句2.描写近望泰山神奇秀丽的景色和巍峨高大的形象的句子是3.写出细望之所见,表达作者心情激荡和眼界开阔的句子4.既是攀登泰山极顶的誓言,又是攀登人生顶峰的誓言的语句二、1.全诗紧扣“望”字来写,“望”的角度是()A.由近望到远望B.由远望到近望C.由俯视到仰视D.由仰视到俯视2.对“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A.这两句诗对仗工整。
B.表达了作者心情的激荡和眼界的空阔。
C.作者睁大眼睛望着归巢的鸟儿隐入山中。
D.层云围绕在我的身旁,鸟儿从山中飞出。
3.最能体现诗人希望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壮志的诗句是()A.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B.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C.当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D.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4.在我国文学史上,歌咏泰山的作品很多,但杜甫的《望岳》诗被誉为咏泰山的绝唱。
下面分析错误的一项是()A.诗歌有虚写,有实写,虚实结合,意境高远,气势磅礴。
B.写出了泰山的浑厚与苍凉,表达了诗人俯视万物,桀骜不驯的性格特点。
C.诗歌能让人浮想联翩,充分感受到泰山的雄伟气势,同时又能让人体会出诗人的情怀。
20古代诗歌五首基础知识达标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怆然( ________ ) 岱宗( ____________ )决眦( __________ )• • •足鸡豚( ________ )叩门( ___________ )吟鞭( __________ )• • •【答案】(1). (chuang) (2). (dai) (3). (zi) (4). (tun) (5). (kou) (6). (yin)【解析】考查学生对字音的掌握情况。
这就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音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多音字,这样才能轻松应对该种题型。
注意“怆”不要写成"cang-o2.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⑴造化钟神秀钟:—■(2)口缘身在最高层缘:(3)从今若许闲乘月若许: ______• •(4)浩荡离愁白日斜浩荡:—• •【答案】⑴.聚集(2).因为(3).如果这样(4).形容愁思深广【解析】理解常见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文言实词的含义要注意其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等;平时要多积累文言词汇,要能结合具体语境,弄清句子的意思来辨析推断,揣摩其意思。
比如“钟”这里是“聚集"。
3.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用法,属于词类活用的一项是()A.独怆然而涕下B.一览众山小■C.莫笑农家腊酒浑D.拄杖无吋夜叩门【答案】B【解析】理解常见文言词语中词类活用现象的理解。
B项小:形容词的意动用法,意思为“以…为小。
4.下列句子中,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A.念/天地Z悠悠,独怆然/而涕下B.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C.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D.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乂一村【答案】C【解析】c项,正确的划分应为“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5.下列有关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登幽州台歌》是一首吊古伤今的生命悲歌,从中可以看出诗人孤独遗世、独立苍茫的落寞情怀。
部编最新版七下第20课《古代诗歌五首》同步练习一、基础知识部分1、下面诗句中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独怆然..而涕下(悲伤凄恻的样子)B.会当凌.绝顶(凌驾)C.从今若.许闲乘月(如果)D.浩荡..离愁白日斜(无限)2、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A.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B.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C.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D.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3、下面诗句中使用了通假字的一项是()A.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B.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C.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D.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4、解释下面句中的加点字有误的一项是()A.齐鲁青未了..(不尽)B.莫笑农家腊酒浑.(浑浊)C.吟.鞭东指即天涯(呻吟)D.决眦.入归鸟(眼眶)5、下列对《古代诗歌五首》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望岳》全诗没有一个“望”字,但句句写向岳而望。
距离是自远而近,时间是从朝至暮,并由望岳悬想将来的登岳。
B.《登幽州台歌》是一首吊古伤今的生命悲歌:前两句俯仰古今,写出时间漫长;第三句登楼眺望,写出空间辽阔;在广阔无垠的时空背景中,第四句描绘了诗人孤独、寂寞、苦闷的情绪。
通过描写登楼远眺,凭今吊古所引起的无限感慨,抒发了诗人抑郁已久的悲愤之情。
C.《游山西村》是一首写景抒情诗,首联渲染出丰收之年农村一片宁静、欢悦的景象;颔联写山间水畔的景色,写景中蕴含哲理;颈联由自然入人事,描摹了南宋初年的农村风俗画卷;尾联诗人似乎意犹未尽,故而笔锋一转,以频来夜游之情收结,余韵不尽。
D.《己亥杂诗(其五)》前两句抒情叙事,在无限感慨中表现出豪放洒脱的气概;诗的后两句以落花为喻,表明自己的心志。
这首诗将政治抱负和个人志向融为一体,将抒情和议论有机结合,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复杂的情感。
6、按要求默写出诗句。
(1),独怆然而涕下。
(2),吟鞭东指即天涯。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部编版)第20课《古代诗歌五首》同步练习部编最新版七下第20课《古代诗歌五首》同步练习一、基础知识部分1、下面诗句中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而涕下(悲伤凄恻的样子)A.独怆然..B.会当凌.绝顶(凌驾)C.从今若.许闲乘月(如果)离愁白日斜(无限)D.浩荡..2、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A.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B.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C.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D.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3、下面诗句中使用了通假字的一项是()A.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B.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C.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D.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4、解释下面句中的加点字有误的一项是()A.齐鲁青未了..(不尽)B.莫笑农家腊酒浑.(浑浊)C.吟.鞭东指即天涯(呻吟)D.决眦.入归鸟(眼眶)5、下列对《古代诗歌五首》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望岳》全诗没有一个“望”字||,但句句写向岳而望||。
距离是自远而近||,时间是从朝至暮||,并由望岳悬想将来的登岳||。
B.《登幽州台歌》是一首吊古伤今的生命悲歌:前两句俯仰古今||,写出时间漫长;第三句登楼眺望||,写出空间辽阔;在广阔无垠的时空背景中||,第四句描绘了诗人孤独、寂寞、苦闷的情绪||。
通过描写登楼远眺||,凭今吊古所引起的无限感慨||,抒发了诗人抑郁已久的悲愤之情||。
C.《游山西村》是一首写景抒情诗||,首联渲染出丰收之年农村一片宁静、欢悦的景象;颔联写山间水畔的景色||,写景中蕴含哲理;颈联由自然入人事||,描摹了南宋初年的农村风俗画卷;尾联诗人似乎意犹未尽||,故而笔锋一转||,以频来夜游之情收结||,余韵不尽||。
D.《己亥杂诗(其五)》前两句抒情叙事||,在无限感慨中表现出豪放洒脱的气概;诗的后两句以落花为喻||,表明自己的心志||。
第20课古代诗歌五首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怆.然(chàng) 涕.下(dì) 岱宗天地悠悠B.鸡豚.(tún) 萧.鼓(xiāo) 造化柳暗花名C.蜡.酒(là) 决眦.(zī) 吟鞭山穷水复D.拄.杖(zhǔ) 叩.门(kòu) 神秀鸡鸣日升2.下列句子加点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一场春雨之后,漫山遍野都是雪白的梨花,绽放出五彩缤纷....的世界。
B.楼兰古国原址如今已变成人迹罕至....的沙漠。
C.精益求精....体现了一种追求卓越的精神,它是我们战无不胜的法宝利器。
D.大家七嘴八舌地商量着,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中国京剧脸谱艺术被公认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标识。
B.美妙的文辞得益于写作者平时注重知识和生活的积累为基础。
C.《舌尖上的中国》炫耀了中国悠久的饮食文化。
D.我市努力改善环境质量,保存我们赖以生活的共同家园。
4.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①而当地球穿过这条尘埃带时,这些流星体便会落入地球的怀抱中。
②人们不禁要问,这些陨石是从哪里来的?③受到其他天体引力的影响,它们会慢慢扩散开来,在慧星轨道上形成一条尘埃带。
④当然这也可能是慧星靠近太阳时抛洒出的流星体。
⑤它们大部分可能来自位于火星与木星之间的小行星带,受到火星、木星的影响,它们自身的轨道渐渐产生偏离以至于闯入地球。
A.②④③①⑤B.②⑤④③①C.④③⑤②①D.④⑤①③②5.给空缺处选填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寓楼的窗前有好几株梧桐树。
它们的主人,对于它们的局部状态也许比我看得清楚,但是对于它们的全体容貌却未必,因为这必须隔着相当的距离方能看见。
A.这些都是邻家院子里的东西,所以在形式上是我所有的。
可是它们和我隔着适当的距离,好像是专门种给我看的。
B.这些都是邻家院子里的东西,虽然形式上是我所有的。
20 古代诗歌五首01 积累运用【课前预习】1.字词积累——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chuàng(怆)然tì(涕)下岱.宗(dài)决眦.(zì) 鸡豚.(tún) xiāo(箫)鼓2.文化积累——文学常识填空。
(1)《登幽州台歌》作者陈子昂,字伯玉,唐代(朝代)文学家。
因曾任右拾遗,后世称陈拾遗。
(2)《望岳》作者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
(3)《登飞来峰》作者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江西临川人,北宋(朝代)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4)《游山西村》作者陆游,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人,南宋(朝代)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
(5)《己亥杂诗(其五)》作者龚自珍,字璱人,号定盦,浙江仁和人,清代(朝代)思想家、文学家。
(6)我国的“五岳”是指东岳泰山、西岳华山、中岳嵩山、南岳衡山和北岳恒山。
“岱宗夫如何”中的“岱宗”指泰山。
【基础提升】3.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1)念天地之悠悠..(形容时间的久远和空间的广大)(2)齐鲁青未了..(不尽)(3)造化钟.神秀(聚集)(4)阴阳割.昏晓(分)(5)荡胸生曾.云(同“层”)(6)决眦.入归鸟(眼眶)(7)会当..凌绝顶(终当,终要)(8)自缘.身在最高层(因为)(9)莫笑农家腊酒浑.(浑浊)(10)拄杖无时..夜叩门(没有固定的时间,即随时)(11)吟.鞭东指即天涯(吟诗)4.句子积累——默写句子。
(1)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登幽州台歌》)(2)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王安石《登飞来峰》)(3)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王安石《登飞来峰》)(4)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陆游《游山西村》)(5)我们登上顶峰眺望远景,大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之感,大家纷纷拍照留影。
(用杜甫《望岳》中的诗句填空)(6)《游山西村》于写景中不仅反映了诗人对前途所抱的希望,也道出了世间事物消长变化的哲理的诗句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20.古代诗歌五首赏析习题及答案【部编本七年级下】班级:姓名:资料:【原诗】【翻译】【习题:理解性默写、选择题、赏析简答题】【答案】20.古代诗歌五首一、登幽州台歌/陈子昂二、望岳/杜甫三、登飞来峰/王安石四、游山西村/陆游五、己亥杂诗(其五)/龚自珍一、《登幽州台歌》陈子昂【原诗】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译文】往前不见古代招贤的圣君,向后不见后世求才的明君。
只有那苍茫天地悠悠无限,止不住满怀悲伤热泪纷纷!【习题】一、理解性默写:1、陈子昂《登幽州台歌》中表达陈子昂怀才不遇的诗句是: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2、陈子昂《登幽州台歌》中抒发诗人独立于悠悠天地间,孤独寂寞之情的诗句是: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二、选择题:1、赏析《登幽州台歌》,有误的一项是( D )A.首联中的“古人”指古代的明君贤士,这句表现了诗人对历史上君臣遇合,风云聚会成就一番事业的无限向往之情。
B.颔联中的“来者”指后世的明君贤士,这句表现了诗人苦于人生有限而不及见“来者”的无限伤感之意。
C.颈联“念天地之悠悠”中的“悠悠”意思为“长远得无穷无尽的样子。
”D.尾联“独怆然而涕下”中的“涕”解释为“鼻涕”。
【解析】D、“涕”解释为“眼泪”。
2、对《登幽州台歌》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C )A.诗中“古人”、“来者”指的是礼贤下士的贤明君主。
B. “念天地之悠悠”是以空间宽阔衬托孤寂之感。
C.“怆然而涕下”是因为时间的消逝,空间的寂寥。
D.“幽州台”即“蓟北楼”,是当时燕昭王礼贤下士的处所,诗人因此有感而发。
【解析】C、“怆然而涕下”是因为天地如此之大,抱负却无从施展,强烈的希望与强烈的失望,形成了无法排解的巨大忧愤、郁闷。
三、赏析简答题:1、“古人”、“来者”具体指代的各是什么人?1、答:“古人”“来者”都是指像燕昭王那样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的明君。
“古人”指古代惜才爱才的贤明君主;“来者”是指诗人以后的贤明君主。
20.古代诗歌五首A组1.给加点字注音。
怆然()涕下()岱宗()青未了()....决眦()千寻塔()自缘()鸡豚()....敲门()腊酒()浑()...2.理解下边词语的意思。
念: __________悠悠:__________造化:__________钟:__________缘: __________眼:__________豚:__________若许:__________敲门: __________落红:__________3.给以下句子区分停留节奏。
(1)前不见先人,后不见来者。
(2)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3)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4.按要求默写。
(1)《望岳》中能够看到诗人杜甫心中满怀壮心壮志,敢于登攀绝顶、俯视全部的气派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 。
(2)《登飞来峰》中表达了作者不畏艰险、自信向上、踊跃进步的人生态度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
(3) 《游山西村》中描绘丰产的年成和农民热忱好客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
(4)《己亥杂诗 ( 其五 ) 》中诗人从大自然生生不息的规律中获得启迪,写出富裕真理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
B组( 一 ) 登幽州台歌陈子昂念天地之悠悠,独怆但是涕下!5.这首古诗选自《__________ 》,作者是唐朝的____________。
6.赏析该诗,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A.诗歌第一句中的“先人”指古代的明君贤士,这句诗表现了诗人对历史上君臣遇合,风云聚会,成就一番事业的无穷神往之情。
B.诗歌第二句中的“来者”指后代的明君贤士,这句诗表现了诗人苦于人生有限而来不及见“来者”的无穷伤感之意。
C.诗歌第三句“念天地之悠悠”中的“悠悠”意思为“时间的长远和空间的广大”。
20 古代诗歌五首 01 积累运用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1)独chuàchuàng(ng(怆)然而tìtì((涕)下(2)岱.(dài )宗夫如何宗夫如何 (3)决眦.(zì)入归鸟入归鸟 (3)丰年留客足鸡豚.(tún ) (4)(4)xiāo xiāo xiāo((箫)鼓追随春社近鼓追随春社近(6)吟鞭.(biān )东指即天涯东指即天涯 2.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1)念天地之悠悠..(形容时间的久远和空间的广大) (2)齐鲁青未了..(不尽)(3)造化钟神秀(聚集)(4)阴阳割.昏晓(分) (5)荡胸生曾.云(同“层”) (6)决眦.入归鸟(眼眶) (7)会当凌.绝顶(终当,终要)(登上) (8)自缘.身在最高层(因为) (9)莫笑农家腊酒浑.(浑浊) (10)拄杖无时..夜叩门(没有固定的时间,即随时) (11)吟.鞭东指即天涯(吟诗)3.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B )A .荡胸/生/曾云曾云,,决眦/入/归鸟归鸟B .不畏浮云遮/望眼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最高层C .念/天地之悠悠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而涕下D .山重水复/疑无路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又一村4.文言常识填空文言常识填空。
(1)杜甫是唐代大诗人杜甫是唐代大诗人,,字子美,他被称作“他被称作“诗圣诗圣”,其诗作被称作“其诗作被称作“诗史诗史”,都收集在《在《杜工部集杜工部集》内》内。
(2)我国的“五岳”是指我国的“五岳”是指东岳泰山东岳泰山、西岳华山、中岳嵩山、南岳衡山和北岳恒山。
诗句“岱宗夫如何”中的“岱宗”指“岱宗夫如何”中的“岱宗”指泰山泰山。
(3)王安石王安石,,字介甫字介甫,,号半山,北宋政治家政治家、、文学家文学家、、思想家思想家。
(4)陆游陆游,,字务观字务观,,号放翁,南宋文学家文学家、、史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爱国诗人。
部编版2017-2018学年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20课古代诗歌五首同步练习一、基础运用(共8题;共21分)1. ( 2分) 下列对《登幽州台歌》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 幽州台,即蓟北楼,又名蓟北楼、燕台,是战国时燕昭王为招纳天下贤士而筑。
从诗题看,这是一首古体诗。
B. 联系诗人的境遇和心情,可将“古人”理解为礼贤下士的明君,“来者”是指自己这样有抱负、有才能的文人。
C. “悠悠”形容时间的久远和空间的广大:“涕”就是眼泪。
D. 前两句俯仰古今,写出岁月漫长;第三句写天高地迥;第四句描绘苦闷情绪;全诗笼罩一股悲壮苍凉的气氛。
2. ( 2分) 下面对《望岳》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岱宗夫如何”一句,作者用拟人手法把泰山比作一个顶天立地的大丈夫——岱宗夫。
B. “造化钟神秀”一句,意思是说泰山是天地间一切神奇、秀丽的结晶。
“钟”是“聚”的意思,一个“钟”字将大自然写得十分有情有义,充分体现出诗人“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创作追求。
C. “齐鲁青未了”一句,是说在齐鲁广大区域内都能望见泰山的蓊郁青色,以距离之远来烘托泰山之高,别出心裁地写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
D. “阴阳割昏晓”中的“割”字写出了泰山的高大,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
3. ( 2分) 对《登飞来峰》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 诗歌的第二句巧妙地化用前人诗句“鸡鸣见日出”,把“日出”改为“日升”,增添了画面的跳动感。
B. 这首诗立意高远,感情奔放,表现出王安石高瞻远瞩的气概。
C. 诗歌的后两句,一反前人“忧谗畏讥”之意,与《岳阳楼记》所表达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有异曲同工之妙。
D. 这首诗与王之涣的《登鹳雀楼》诗:“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有异曲同工之妙。
4. ( 2分) 对《游山西村》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 这首诗是南宋爱国诗人陆游被黜官退居山乡所写,诗中赞美了山西村山好、水好、人也好的动人情景。
20古代诗歌五首
01积累运用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1)独chuàng()然而tì()下
(2)岱.()宗夫如何
(3)决眦.()入归鸟
(3)丰年留客足鸡豚.()
(4)xiāo()鼓追随春社近
(6)吟鞭.()东指即天涯
2.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1)念天地之悠悠
..()
(2)齐鲁青未了
..()
(3)造化钟神秀()
(4)阴阳割.昏晓( )
(5)荡胸生曾.云()
(6)决眦.入归鸟()
(7)会当凌.绝顶()()
(8)自缘.身在最高层()
(9)莫笑农家腊酒浑.()
(10)拄杖无时
..夜叩门()
(11)吟.鞭东指即天涯()
3.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A.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B.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C.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D.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4.文言常识填空。
(1)杜甫是唐代大诗人,字,他被称作“”,其诗作被称作“”,都收集在《》内。
(2)我国的“五岳”是指、、、和。
诗句“岱宗夫如何”中的“岱宗”指。
(3)王安石,字介甫,号,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
(4)陆游,字务观,号,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
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对后世影响深远。
5.理解型默写。
(1)我们登上顶峰眺望远景,大有“,”之感,大家纷纷拍照留影。
(用杜甫《望岳》中的诗句填空)
(2)《游山西村》于写景中不仅反映了诗人对前途所抱的希望,也道出了世间事物消长
变化的哲理的诗句是:,。
(3)龚自珍的《己亥杂诗》中以落花为喻,表明诗人心志的诗句是:,。
6.下列对《古代诗歌五首》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望岳》全诗没有一个“望”字,但句句写向岳而望。
距离是自远而近,时间是从朝至暮,并由望岳悬想将来的登岳。
B.《登幽州台歌》是一首吊古伤今的生命悲歌:前二句俯仰古今,写出时间漫长;第三句登楼眺望,写出空间辽阔;在广阔无垠的时空背景中,第四句描绘了诗人孤独寂寞苦闷的情绪。
通过描写登楼远眺,凭今吊古所引起的无限感慨,抒发了诗人抑郁已久的悲愤之情。
C.《游山西村》是一首写景抒情诗,首联渲染出丰收之年农村一片宁静、欢悦的气象;颔联写山间水畔的景色,写景中寓含哲理;颈联由自然入人事,描摹了南宋初年的农村风俗画卷;尾联诗人似乎意犹未足,故而笔锋一转,以频来夜游之情收结,余韵不尽。
D.《己亥杂诗》前两句抒情叙事,在无限感慨中表现出豪放洒脱的气概;诗的后两句以落花为喻,表明自己的心志。
这首诗将政治抱负和个人志向融为一体,将抒情和议论有机结合,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复杂的情感。
7.“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是我国古代诗画的特点之一。
看了右边的图
片,除了想到“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外,你还会想到哪些古诗名句?请
写出其中的两句。
8.你们班正在举行一次与唐诗有关的综合性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1)请你为这次活动拟写一则简明的主题语。
(2)如果要你倡议班上同学举行唐诗背诵大赛,你会对同学们说些什么?
(3)(江西中考改编)阅读下面对辛弃疾的介绍材料,参照为辛弃疾写的这段推荐词示例,为杜甫写一段推荐词。
材料:①辛弃疾生于金宋乱世,21岁就统帅数千人马与金军激战。
归宋后,他在危难之际率五十骑直闯五万人的叛军大营,生擒叛将张安国。
任湖南安抚使期间,辛弃疾亲自组建了一支飞虎军,三十年内一直是南宋国防军的一支劲旅。
②辛弃疾所写的治国方略《美芹十论》,在政治军事上极具价值。
辛弃疾后因主战被弹劾罢免,曾有长达八年的闲居生活,期间创作了大量爱国文学作品,表达了忧国忧民的情怀和收复失地统一国家的理想。
【示例】辛弃疾推荐词——他生于乱世,戎马一生,用满腔热血,谱写了一曲爱国赞歌。
他文武双全,虽命运坎坷,却从未忘怀家国天下。
《美芹十论》,洞悉纷乱政局。
豪放诗词,光耀千古文坛。
他就是他,一代英才辛弃疾!
02课内精读
(一)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9.赏读并完成题目。
(1)诗歌中“阴阳割昏晓”和“齐鲁青未了”都写出了泰山的特点。
(2)“造化钟神秀”一句描写了泰山的;“决眦入归鸟”一句蕴含了诗人之情。
(3)“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蕴含着的深刻人生哲理。
10.下列诗句中加点的词有怎样的表达作用?
(1)造化钟神秀。
(2)阴阳割昏晓。
11.诗歌的尾联写出了诗人怎样的一种精神和气概?
12.用简明形象的语言描写“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两句诗所展现的画面。
(二)(十堰中考)游山西村
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萧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13.下面对本诗分析和理解正确
..的一项是()
A.诗歌首联写农家拿鸡和鱼招待客人,“足”字可见其热情好客。
B.颈联中的“春社”和鲁迅笔下的“社戏”一样,都是一种庆祝活动,表达了农民丰
收后的喜悦。
C.“拄杖”说明诗人已年迈,加之去职回乡后的郁闷,所以诗人不愿乘月叩门叨扰人。
D.这首诗记叙村行沿途风光,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流露出诗人对农村生活的热爱。
14.请赏析“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所蕴含的哲理。
03拓展阅读
(一)(临沂中考)鲁山山行
梅尧臣
适与野情惬,千山高复低。
好峰随处改,幽径独行迷。
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
人家在何许?云外一声鸡。
15.颔联“好峰随处改,幽径独行迷。
”中“迷”字用的巧妙,请加以赏析。
16.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二)(梅州中考)诉衷情
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
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
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17.下面对《诉衷情》一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词情感真挚,用典自然,于悲壮处见沉郁,愤懑却不消沉,感人至深。
B.“尘暗”句借用了苏秦说秦王的典故,表达自己不受重用,未能施展抱负的失落。
C.“谁料”二字写出了往日的天真与今日的失望,流露出对南宋投降派的不满。
D.“未”“先”“空”三个字说明敌寇依旧,作者虽然已是暮年,但仍然壮心不已,充满豪情壮志。
18.“觅封侯”用了什么典故?它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04 写作创新
19.杜甫在《望岳》一诗中采用定点观察的方式写泰山之景,层次分明。
请你也采用这种方式进行一段景物描写。
【写法分析】《望岳》全诗以诗题中的“望”字统摄全篇,从诗人的角度远眺(首联)、远望(颔联)、细望(颈联)泰山的雄浑景象,既有宏观概括,又有细部描绘,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
定点观察就是观察者站在一个固定的地点向四周观察。
观察者可以按照从中间到两边,从前后到左右,从远到近或从近到远,从上到下或从下到上,从高到低或从低到高等的顺序把所看到的景物有条理地写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