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语文第20课金字塔部编版
- 格式:ppt
- 大小:1.90 MB
- 文档页数:16
部编人教版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20课《金字塔》教案设计一. 教材分析《金字塔》是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的一篇课文,通过描绘金字塔的壮丽景象,让学生感受到古埃及文明的辉煌,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历史责任感。
课文语言优美,富有诗意,插图生动,易于学生理解和接受。
本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欣赏课文语言和进行相关拓展活动。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对历史文明有了一定的了解,但可能对古埃及文明的认识还不够深入。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存在对课文内容的理解难度,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帮助。
同时,学生对诗歌的欣赏能力有待提高,需要教师通过适当的引导和启发,让学生感受课文的诗意。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金字塔的历史背景和文化价值。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欣赏等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诗歌欣赏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古埃及文明的尊重和自豪感,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历史责任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金字塔的历史背景和文化价值。
2.难点:欣赏课文语言,感受课文的诗意,提高学生的诗歌欣赏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等创设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金字塔的壮丽景象。
2.朗读教学法:通过反复朗读,让学生感受课文语言的韵味,提高朗读技巧。
3.讨论教学法:通过分组讨论,让学生交流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悟,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4.欣赏教学法:通过分析、品味,让学生欣赏课文中的优美词句,提高学生的诗歌欣赏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课件,包括课文内容、图片、音乐等。
2.黑板:准备黑板,用于板书重点内容。
3.课文文本:准备课文文本,供学生阅读。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金字塔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金字塔的壮丽景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播放一段关于金字塔的短片,让学生对金字塔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20课《金字塔》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金字塔》是一篇说明文,描绘了金字塔的雄伟壮观,以及它是古埃及人民智慧和勤劳结晶的形象。
本文语言优美,既注重了知识的准确性,又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本节课的生字词较多,需要学生在自读课文的基础上,通过查阅工具书,理解字词的含义,并学会作者观察事物的方法。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对说明文有了一定的了解,但如何抓住文章的主要信息,理解作者的表达方法还是本节课需要解决的问题。
在导入环节,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示金字塔的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理解课文内容做好铺垫。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会认“精湛、协调、巍峨”等10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金字塔的雄伟壮观。
2.过程与方法:通过查阅工具书,理解字词的含义,学会作者观察事物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金字塔的历史背景,激发学生对我国悠久历史文化的热爱。
四. 教学重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情境教学法、讨论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多媒体课件2.生字词卡片3.课文插图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金字塔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看到了什么?金字塔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2.呈现(5分钟)学生自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生字词,可以查阅工具书。
教师巡视课堂,指导学生字词的学习。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注意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
教师提问:“金字塔为什么被称为世界建筑奇迹?作者是如何观察金字塔的?”4.巩固(10分钟)学生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内容,教师提问:“金字塔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你认为金字塔是什么?”5.拓展(10分钟)学生讨论:如果你来到金字塔前,你会做些什么?你想了解金字塔的哪些历史?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金字塔是古埃及人民的智慧和勤劳结晶。
20* 金字塔[教学目标]1.会认12个生字,积累本课词语。
2.了解两篇短文介绍金字塔的方式有什么不同,学习烘托、渲染的表达手法,借助课文内容大胆推测金字塔的建成方式。
3.搜集资料,用喜欢的方式介绍金字塔。
[教学重难点]了解两篇短文介绍金字塔的方式有什么不同,借助课文内容大胆推测金字塔的建成方式。
[教学课时]1 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同学们,埃及金字塔是世界七大奇迹之一,从古至今人类从未停止过对它的探索,然而至今仍是谜团重重,今天就让给我们一起做一回小研究员,走进金字塔,了解金字塔,好吗?2.学生结合课前搜集的资料进行交流。
说说你对金字塔有哪些了解。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扫除文字障碍,把课文读通顺。
2.课件出示生字新词、指名读,正音,全班齐读。
3.交流不懂的词语,结合上下文理解或利用工具书弄清楚意思。
4.思考:文章的体裁有什么不同?(《金字塔》一课由两篇短文组成,第一篇为穆青的《金字塔夕照》。
第二篇则是一则非连续性文本,这两篇文章风格迥异,互为印证,又构成了一组非连续性文本。
)5.《金字塔夕照》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主要描写了夕阳下金字塔的雄浑之美以及作者由此引发的万千思绪。
)6.《不可思议的金字塔》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主要以“胡夫金字塔”为例,介绍了金字塔建筑年代的久远、外观的雄伟以及精湛的工艺、巧妙的设计,还对古埃及悠久的文明成就作了简要的补充。
)三、精读课文,合作探究1. 带着问题思考,朗读课文,思考:两篇短文介绍金字塔的方式有什么不同?(《金字塔夕照》既是一篇典型的风貌通讯,又是一篇独具匠心、极具意境之美的散文;《不可思议的金字塔》则是非连续性文本,为多元的文本形式,即文字描述、数据、图画和示意图、批注等不连续成篇。
)2. “九月的开罗是金色的。
”在文中用“”画出描写“金色”的句子,体会它们在表达上的特点。
(“在金色的夕阳下,金色的田野,金色的沙漠,连尼罗河的河水也泛着金光,而那古老的金字塔啊,简直就像是用纯金铸成的。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第20课《金字塔》讲解知识点教材分析:全文条理清晰,重点突出,语言平实流畅,描写细致。
介绍了埃及金字塔的形状及其建筑历史,写出了外观宏伟、结构精巧的特点以及建造金字塔所采用的办法,热情讴歌了古埃及人民杰出的智慧和超人的才干。
借物写人,借“金字塔”建筑,讴歌古埃及人民的智慧和才干以及勤劳。
两篇课文在结构、内容上都有许多相似之处,许多内容互相印证。
作者介绍:穆青(1921---20,03新)华通讯社原社长、当代著名新闻记者穆青,他的新闻作品、新闻主张和新闻实践,均为20世纪中国新闻史上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多音字:澄deng(澄清)(澄沙)(澄浆泥)cheng (澄澈)(澄净)(心境澄明)着:zhdo (着急)zhe ( 走着)近义词:开阔——宽阔雄浑——雄壮贵重——珍贵豪迈——豪放锋利——锐利肥沃——肥美放射——喷射风采——风韵情趣——趣味耀眼——夺目神秘——诡秘珍宝——瑰宝开阔——宽阔神奇——奇妙遐想——遐思反义词:开阔——狭窄贵重——廉价肥沃——贫瘠精湛——粗浅白昼——黑夜豪迈——狭隘锋利——滞钝延长——缩短理解词语:漂浮:停留在液体表面不下沉。
开阔:(面积或空间范围)宽广。
雄浑:雄健浑厚,雄壮浑厚。
多形容诗文或书画气势磅礴,含义深远。
奇迹:想象不到的不平凡的事情。
熠熠发光:形容光彩闪耀的样子。
熠熠,鲜明,闪耀。
类似的形容光芒的词语还有五光十色、光芒万丈、绚烂夺目、光彩夺目、明光烁亮、浮光跃金等。
情趣:情调趣味。
豪迈:气魄大,勇往直前。
遐想:悠远地思索或想象。
幽思:隐藏在内心的思想感情。
泛滥:江河湖泊的水溢出。
精湛:精深。
句子解析:1、在金色的夕阳下,金色的田野,金色的沙漠,连尼罗河的河水也泛着金光,而那古老的金字塔啊,简直像是用纯金铸成的。
金色的夕阳、田野、沙漠、泛着金光的河水、像是纯金铸成的金字塔,调动人的视觉和听觉,写出了金字塔的绝美意境。
2、远远望去,它像漂浮在沙海中的三座金山,似乎一切金色的光源,都是从它们那里放射出来的。
知识点穆青(1921~2003):新华通讯社原社长、当代著名新闻记者,他的新闻作品、新闻主张和新闻实践,均为 20 世纪中国新闻史上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多音字】澄 dèng(澄清)(澄沙)(澄浆泥)chéng(澄澈)(澄净)(心境澄明)【造句】原来这里的河水很浑,澄 dèng 清之后才能用,后来环境改善后,这条河的水已经变得澄 chéng 澈了。
【近义词】放射~喷射 雄浑~雄壮风采~风韵 情趣~趣味锋利~锐利 耀眼~夺目神秘~诡秘 珍宝~瑰宝豪迈~豪放 开阔~宽阔神奇~奇妙 贵重~宝贵遐想~遐思【反义词】开阔~狭窄 贵重~低贱白昼~黑夜 豪迈~狭隘锋利~滞钝 延长~缩短肥沃~贫瘠【词语理解】漂浮:停留在液体表面不下沉。
开阔:(面积或空间范围)宽广。
雄浑:雄健浑厚,雄壮浑厚。
多形容诗文或书画气势磅礴,含义深远。
奇迹:想象不到的不平凡的事情。
熠熠发光:形容光彩闪耀的样子。
熠熠,鲜明,闪耀。
类似的形容光芒的词语还有五光十色、光芒万丈、绚烂夺目、光彩夺目、明光烁亮、浮光跃金等。
情趣:情调趣味。
豪迈:气魄大,勇往直前。
遐想:悠远地思索或想象。
幽思:隐藏在内心的思想感情。
【主题概括】《金字塔夕照》是一篇抒情散文,用生动的笔触描写了夕阳下金字塔的雄浑之美以及作者由此引发的万千思绪;抒发了作者对金字塔的喜爱与赞叹之情。
《不可思议的金字塔》是一篇非连续性文本,描写了金字塔的宏伟与精巧,用简要的语言介绍了古埃及文明,使读者深切感受到金字塔的神秘,对其未解之谜充满了兴趣,也抒发了作者对古埃及人民勤劳与智慧的赞叹。
知识窗“非连续性文本”是相对于以句子和段落组成的 “连续性文本” 而言的阅读材料,在结构和语言上不具有完整的故事性,多以统计图表、图画等形式呈现。
它的特点是直观、简明,概括性强,易于比较。
“抒情散文” 是注重表现作者的思想感受,抒发作者的感情的散文。
它虽然也有对具体事物的记叙和描绘,但通常没有贯穿全篇的情节。
【精选】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20课《金字塔》基础知识+课文讲解一、教材分析全文条理清晰,重点突出,语言平实流畅,描写细致。
介绍了埃及金字塔的形状及其建筑历史,写出了外观宏伟、结构精巧的特点以及建造金字塔所采用的办法,热情讴歌了古埃及人民杰出的智慧和超人的才干。
借物写人,借“金字塔”建筑,讴歌古埃及人民的智慧和才干以及勤劳。
两篇课文在结构、内容上都有许多相似之处,许多内容互相印证。
二、作者介绍穆青(1921——2003),新华通讯社原社长、当代著名新闻记者穆青,他的新闻作品、新闻主张和新闻实践,均为20世纪中国新闻史上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三、多音字澄:dèng(澄清)(澄沙)(澄浆泥)chéng(澄澈)(澄净)(心境澄明)着:zháo(着急)zhe (走着)四、近义词开阔——宽阔雄浑——雄壮贵重——珍贵豪迈——豪放锋利——锐利肥沃——肥美放射——喷射风采——风韵情趣——趣味耀眼——夺目神秘——诡秘珍宝——瑰宝开阔——宽阔神奇——奇妙遐想——遐思五、反义词开阔——狭窄贵重——廉价肥沃——贫瘠精湛——粗浅白昼——黑夜豪迈——狭隘锋利——滞钝延长——缩短六、词语解释漂浮:停留在液体表面不下沉。
开阔:(面积或空间范围)宽广。
雄浑:雄健浑厚,雄壮浑厚。
多形容诗文或书画气势磅礴,含义深远。
奇迹:想象不到的不平凡的事情。
熠熠发光:形容光彩闪耀的样子。
熠熠,鲜明,闪耀。
类似的形容光芒的词语还有五光十色、光芒万丈、绚烂夺目、光彩夺目、明光烁亮、浮光跃金等。
情趣:情调趣味。
豪迈:气魄大,勇往直前。
遐想:悠远地思索或想象。
幽思:隐藏在内心的思想感情。
泛滥:江河湖泊的水溢出。
精湛:精深。
七、句子解析1、在金色的夕阳下,金色的田野,金色的沙漠,连尼罗河的河水也泛着金光,而那古老的金字塔啊,简直像是用纯金铸成的。
金色的夕阳、田野、沙漠、泛着金光的河水、像是纯金铸成的金字塔,调动人的视觉和听觉,写出了金字塔的绝美意境。
《金字塔》教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认识“冠”、“戴”等9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了解金字塔的来历和它与古代埃及的关系。
2. 过程与方法:会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词句,会用“一边……一边……”造句。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有读课文的欲望,产生对埃及风光和文化的兴趣。
教学内容:1. 生字教学:冠、戴、冠名、尼罗河、埃及、盛产、资源、游客、金字塔、金光、整治、内行、游客、允许、骆驼。
2. 词语理解:一方面……另一方面……、一边……一边……、举世闻名、一望无际、物产丰富、整治、允许。
3. 句子理解:“尼罗河每年定期泛滥,水退后留下肥沃的黑土,便于农业种植,所以,埃及盛产粮食。
”4. 造句:会用“一边……一边……”造句。
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会认生字,理解词语,句子理解。
2. 教学难点:联系实际理解句子,会用“一边……一边……”造句。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课件2. 学具:课本、练习本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在非洲东北部,尼罗河蜿蜒北流,每年定期泛滥,水退后留下肥沃的黑土,便于农业种植,所以,这里盛产粮食。
2. 简介金字塔: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是古埃及人智慧的结晶。
它与长城、罗马大剧场并称为世界古代七大奇迹。
二、初读课文(10分钟)1. 自读课文:同学们,请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的音,理解字词的意思。
2. 检查生字:教师通过PPT展示生字,检查学生对生字的掌握情况。
三、精讲细读(15分钟)1. 理解课文内容: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讲述了什么内容。
教师通过PPT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2. 分析句子:教师通过PPT展示重点句子,引导学生理解句子含义。
四、练习与运用(10分钟)1. 造句:请同学们用“一边……一边……”造句。
2. 小组讨论:请同学们分组讨论,讨论如何将课文内容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五、小结(5分钟)2. 学生复述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20课《金字塔》教案一. 教材分析《金字塔》这篇课文选自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材,是本册教材中的一篇说明文。
课文以金字塔为主题,向学生介绍了埃及金字塔的历史、建筑特点以及金字塔中的秘密。
本文语言平实,条理清晰,既能激发学生对埃及文化的兴趣,又能锻炼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对历史故事和民间传说较感兴趣。
但部分学生对说明文的阅读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掌握阅读说明文的方法,提高他们的阅读兴趣和理解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埃及金字塔的历史、建筑特点以及金字塔中的秘密,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学会阅读说明文的方法,提高阅读兴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埃及文化的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了解埃及金字塔的历史、建筑特点以及金字塔中的秘密。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掌握阅读说明文的方法,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媒体资料,营造生动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3.合作探讨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问答法: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与金字塔相关的图片、视频等媒体资料。
2.教材: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材。
3.黑板:用于板书重点内容。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金字塔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埃及金字塔。
提问:“你们对金字塔有什么了解?”学生回答后,教师简要介绍金字塔的历史、建筑特点以及金字塔中的秘密。
2.呈现(10分钟)学生自读课文,了解金字塔的历史、建筑特点以及金字塔中的秘密。
教师巡视课堂,解答学生疑问。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的把握。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20课《金字塔》教学设计《金字塔》教学方案1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译、愧”等10个生字。
2.能结合两篇短文的内容,说说对金字塔的了解。
3.初步了解非连续性文本的特点;能说出对两篇短文不同表达方式的感受。
【教学重点】1.能结合两篇短文的内容,说说对金字塔的了解。
2.初步了解非连续性文本的特点;能说出对两篇短文不同表达方式的感受。
【教学难点】初步了解非连续性文本的特点;能说出对两篇短文不同表达方式的感受。
【教学过程】一、课程导入1.师生共同欣赏金字塔雄伟壮观景象的视频。
2.引导交流:看了金字塔的视频,请你用一个词语说说自己的感受。
预设:美丽、壮观、神秘、令人惊叹……(板书课题:金字塔)3.小结:不同的人眼中有不同的金字塔,在不同的人笔下也有不同的金字塔。
你发现这篇课文有什么特点吗?预设:这篇课文比较特殊,由两篇短文构成。
(板书:金字塔夕照不可思议的金字塔)4.借助“阅读提示”,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预设:本节课我们有以下学习任务:①默读下面两篇短文,说说你对金字塔有了哪些了解;②两篇短文用了不同的方式写金字塔,你更喜欢哪一种?说说你的理由。
设计意图:在谈话交流中,引导学生与自身的生活经验建立联系,激发兴趣,切入主题;利用多媒体,引导学生在观看视频后说说自己不同的感受,为比较课文中两篇文本的异同作好铺垫。
借助课文前的“阅读提示”,学生就可以清晰地了解本课的学习目标。
二、整体感知1.自读任务:自读课文,初步感知。
(1)自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识记生字,交流易错字的识记方法。
(3)思考:想一想:这两篇文章在内容和表达方式上有什么不同?2.随文识字:字词检测,读准字音。
译(yì)名不愧(kuì)熠(yì)熠发光遐(xiá)想黏(nián)着物刀刃(rèn)古埃(āi)及泛滥(làn)淤(yū)泥精湛(zhàn)点拨:指名依序朗读句子,认读生字词,提醒学生注意读准字音。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20课《金字塔》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金字塔》这篇课文选自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本单元的主题是“世界文化遗产”。
课文《金字塔》介绍了埃及金字塔的来历、建筑特点和规模,以及古埃及人对金字塔的崇拜。
这篇课文既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也激发了他们对世界文化遗产的兴趣。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和理解能力,但对于古埃及文化和金字塔的知识可能较为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注重引导学生了解和感受古埃及文化,让他们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产生对世界文化遗产的兴趣。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埃及金字塔的来历、建筑特点和规模,知道古埃及人对金字塔的崇拜。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世界文化遗产的热爱和尊重,激发他们探索世界文化的热情。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掌握课文内容,了解埃及金字塔的来历、建筑特点和规模。
2.难点:理解古埃及人对金字塔的崇拜,以及课文中所涉及的一些专业术语。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讨、教师讲解相结合的方法。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地图等辅助教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以一个问题导入:“你们听说过埃及金字塔吗?它是什么样子的?”让学生自由发言,简要介绍自己对金字塔的了解。
2.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课文,了解埃及金字塔的来历、建筑特点和规模。
在此过程中,学生可以借助课下注释和字典,解决生字词问题。
3.合作探讨分组讨论课文内容,让学生结合地图和图片,说说金字塔的建筑特点和规模。
同时,引导学生思考古埃及人对金字塔的崇拜原因。
4.教师讲解针对学生在探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教师进行讲解,重点解释课文中的专业术语,如“法老”、“奴隶”等。
5.课堂练习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答,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新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下语文20《金字塔》优质课教学说课稿20.《金字塔》优质课【说课稿】一、说教材:《金字塔》一文条理清晰,重点突出,语言平实流畅,描写细致。
介绍了埃及金字塔的形状及其建筑历史,写出了外观宏伟、结构精巧的特点以及建造金字塔所采用的办法,热情讴歌了古埃及人民杰出的智慧和超人的才干。
借物写人,借“金字塔”建筑,讴歌古埃及人民的智慧和才干以及勤劳。
两篇课文在结构、内容上都有许多相似之处,许多内容互相印证。
二、说教学目标及重难点:1.教学目标:(1)自主学习文中的“译、愧”等12个生字,读准字音,理解字义。
(2)指导学生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理清文章脉络。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初步体会金字塔的雄伟与神秘,从本课语言文字材料中感受古埃及人民的勤劳和智慧。
(4)了解两篇课文介绍金字塔的不同方式,发现两篇课文中相互印证的内容。
(5)搜集资料,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介绍金字塔。
3.教学难点: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初步体会金字塔的雄伟与神秘,感受古埃及人民的勤劳和智慧;了解两篇课文介绍金字塔的不同方式,发现两篇课文相互印证的内容三、说学情:小学生对金字塔比较陌生,对金字塔的有关资料了解很少,针对这一情况,教学前,引导学生搜集与金字塔有关的图文资料,目的是通过阅读资料和欣赏图片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学习精神。
四、说教法和学法:1.说教法:(1)质疑激趣法:本节课开始,我引导学生交流了解我国古代的名建筑,这样通过引导学生了解比较熟悉的事物大大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激发了学生的阅读期待。
(2)直观演示法:感受古埃及人民的勤劳和智慧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为突破这一难点,我制作了有效的多媒体课,让学生通过观察直观形象地了解金字塔,使学生深刻感受到古埃及人民的非凡智慧。
2.说学法:(1)读中感悟法。
在学生理解金字塔的特点时,我通过指导学生朗读让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自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