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截石位。
- 格式:ppt
- 大小:815.50 KB
- 文档页数:20
改良截石位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摆放和护理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腹腔镜手术逐渐取代了传统的开放手术方式,成为更加安全、有效、便捷的手术方法。
妇科腹腔镜手术作为其中一种,具有术后恢复快、创伤小、美容效果好等优点,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其中,截石位是妇科腹腔镜手术中常用的工具,但其摆放与护理是手术过程中容易被忽视的环节。
本文将从这两个方面来探讨如何改良截石位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
一、截石位的摆放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截石位通常用于支撑子宫颈,增加手术视野和操作空间。
截石位的摆放位置应该根据手术的需要进行调整,并且要求稳定可靠。
截石位的高度应该与手术医生的视线高度一致,以便于手术医生观察和操作。
如果截石位的高度过高或过低,会导致手术难度增加、视野变形、操作不便等现象。
截石位的角度应该根据手术部位的需要进行调整,以达到最佳的支撑作用。
如果截石位的角度调整不合适,会导致子宫颈位置不稳,影响手术进程。
截石位的位置应该稳定可靠,不能因为操作过程中的不慎而移位。
为了保持截石位的稳定,可以在其底部放置吸盘或者纱布,以增加摩擦力。
此外,在手术过程中,应该经常检查截石位的位置是否合适,并进行必要的调整。
截石位的护理是手术过程中必须关注的一个环节。
如果不加以护理,截石位可能会成为手术导致感染的来源之一。
手术前,需要对截石位进行消毒。
常规的消毒方法包括用75%酒精或者2%碘伏对截石位表面进行消毒。
在消毒过程中,要注意把酒精或碘伏涂抹到截石位的每一面,确保每个角落都有充足的消毒。
手术后,需要对截石位进行清洗。
可以使用生理盐水或者温水加少量肥皂水进行清洗。
清洗时,要注意截石位每一面都要清洗干净,特别是底部和角落处的污物,以杜绝交叉感染的发生。
手术结束后,应该将截石位放置在清洁的器皿中,并且标注清楚器皿的用途和消毒时间。
在下一次使用之前,需要对截石位进行消毒和清洗等操作,确保其干净卫生。
结论改良截石位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改良截石位在腹腔镜直肠癌手术的摆放及护理胡开萍,王洁贞,伦锦燕,钟晓琼,李光霞摘要:[目的]探讨改良截石位在手术体位摆放中的应用㊂[方法]对120例行腹腔镜直肠癌根治病人摆放改良截石位,将托脚架置于病人左侧,将左小腿肌肉丰富的部位置于托脚架上且保持水平位略向后,右下肢平放于腿板上,观察肢体㊁神经㊁血液循环情况㊂[结果]120例手术无一受到体位的影响,手术均顺利完成,病人术后无诉任何不适及并发症㊂[结论]改良后的截石位能满足腹腔镜直肠癌手术的需要,保证手术病人的舒适和安全㊂关键词:直肠癌;改良截石位;腹腔镜;护理中图分类号:R 473.73 文献标识码:A d o i :10.3969/j.i s s n .16744748.2014.04.026 文章编号:16744748(2014)04033101 截石位是直肠癌的常用手术体位,随着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腹腔镜的技术也不断的成熟,传统的截石位摆放方法限制了腹腔镜下直肠癌手术的操作,准确的体位不仅易于术野的暴露,而且易于医生操作准确㊁方便,减少术中并发症的发生[1]㊂2009年9月 2012年9月我院在120例腹腔镜下直肠癌手术中采用改良截石位的摆放方式,现将护理报告如下㊂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2009年9月 2012年9月我院腹腔镜下直肠癌手术病人120例,男75例,女45例;均为D I X O N S ;年龄28岁~85岁;手术时间2h ~4h ,均在腹腔镜辅助下完成㊂1.2 物品准备 托脚架1个,特大棉垫1块,中软枕1个,体位软垫3个(其中长厚垫1个,脚跟垫1个,薄垫1个),约束带1条㊂1.3 改良截石位的摆放方法 病人在全身麻醉气管内插管㊁动静脉穿刺成功后进行体位摆放㊂病人仰卧于手术床上,臀部平手术床背板的边缘,将中软枕置于臀部下,使臀部抬高,并将臀部超出床沿10c m ,以暴露肛门;将托脚架置于病人左侧,脚架高度以仰卧时曲髋的高度为准,略向后倾斜,托脚架上放一薄软垫及特大棉垫,将左小腿肌肉丰富的部位置于托脚架上且保持水平位略向后,避免腘窝及腓骨小头受压,特大棉垫包裹固定,卸除左下肢腿板;右下肢平放于腿板上,长厚软枕置于腿下避免大腿㊁腘窝悬空,踝关节下垫1脚跟垫保护足跟皮肤,约束带固定右下肢,防止手术中体位变化导致肢体的受伤,双侧上肢分别用中单固定于身体两侧㊂手术开始后将手术床调至头低脚高位向右倾斜15ʎ㊂手术即将结束冲洗腹腔时将床摇至头高脚底位㊂手术过程中注意保暖避免肢体接触手术床的金属边缘㊂1.4 结果 120例手术无一受到体位的影响,手术均顺利完成,病人术后无诉任何不适及并发症㊂2 护理2.1 一般护理 在摆放体位过程中,要求床单平整,动作轻柔㊁安全,摆放体位等一切操作均做到稳㊁正㊁轻㊂2.2 臀部要求 注意臀部应超出床沿约10c m ,注意臀部不能与床金属部位接触㊂铺无菌臀巾时注意臀部避免往回缩㊂2.3 电刀负极板放置位置 负极板应贴于靠近手术野且肌肉丰富处,以减少电流对机体的损害㊂此改良截石位选择右大腿下1/3外侧,既不影响消毒且靠近手术野㊂2.4 神经㊁血管损伤的预防 置于腿上的软垫要合适,约束带不宜过紧,每隔30m i n 给予适当的按摩各受压部位3 讨论手术体位中由截石位引发的并发症最为常见,如神经损伤㊁血管受压㊁血栓形成㊁软组织损伤以及体位性低血压等[2]㊂传统的截石位采用双大腿均置于截石位架上,托住腘窝使小腿下垂,着力点正好压住腘窝动静脉,手术时间过长会导致缺氧和静脉血栓,而且在手术过程中助手常无意地压在膝关节上,很容易导致腓总神经的损伤,改良截石位不仅不用双腿架于截石位架,因而不会存在因为摆置截石位两腿宽度大于生理跨度导致的大腿内收肌拉伤,截石位架拖住小腿肌肉丰富的部位,避免腘窝的受压并减少了对腓总神经的损伤,小腿平截石位架略往上抬,肢体远端关节略高于近端关节,血液通畅,减少下肢静脉血栓形成㊂安置手术体位是手术室护理工作的一部分,合理的手术体位是手术成功的保证[3]㊂正确的摆放手术体位不仅能使手术顺利进行,更加有利于观察和护理病人㊂传统和改良后的截石位相比以有以下的优点:手术医生站于病人右侧操作,右侧下肢置于平卧外展有利于手术医生在使用腹腔镜器械分离直肠窝时提供了充分的操作空间;采用单纯左侧截石位的体位摆置减少了对大腿内收肌拉伤的风险;进行直肠吻合时右下肢腿板适当外展,以增加手术医生的操作空间㊂本组120例病人手术顺利完成,改良后的截石位不仅能满足手术的需要,更重要的是体现了对病人的护理及人性化的摆放,保证手术病人的舒适和安全㊂参考文献:[1] Y a m a t a k iA ,F u j i t s uK ,F u j i i I .S u r g i c a l a p p r o a c h f o r j u g u l a r f o r a -m e n n e u r i n o m a c o m b i n e ds u b o c c i p i t a la n di n f r a l a b y r i n t h i n ea p -p r o a c h u s i n g ar o t a t a b l e h e a d h o l d e r [J ].N o S h i n k e i G e k a ,1986,14(7):887.[2] 魏红,张锦秀,赵月英,等.截石位手术病人体位摆放的护理[J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32):4689.[3] 黄惠琼,郑三女,黄月生,等.提高手术体位枕管理质量的方法与效果[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9,25(1B ):19.作者简介 胡开萍,护师,本科,单位:510288,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南院;王洁贞(通讯作者)㊁伦锦燕㊁钟晓琼㊁李光霞单位:510288,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南院㊂(收稿日期:20130820)(本文编辑王钊林)133全科护理2014年2月第12卷第4期(总第313期)。
改良截石位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摆放和护理【摘要】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改良截石位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首先介绍了选择截石位的重要性,接着详细讲解了截石位的摆放方法。
在术中,护理工作至关重要,包括保持患者的体位稳定和监测生命体征等。
术后的护理同样至关重要,如定期更换敷料和观察伤口愈合情况等。
还介绍了并发症的预防措施,包括术后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等。
通过本文的介绍和指导,可以帮助医护人员提高对改良截石位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重要性的认识,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和患者的护理质量。
结论部分总结了本文的重点内容,强调了改良截石位在手术中的重要作用,为读者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妇科腹腔镜手术、改良截石位、摆放、护理、并发症预防、引言、结论1. 引言1.1 引言妇科腹腔镜手术是一种常见的妇科手术,对于一些妇科疾病的治疗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改良截石位是一种非常重要的位置,它对手术的顺利进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正确的选择、摆放和护理改良截石位,不仅可以提高手术的成功率,还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本文将探讨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改良截石位的选择、摆放以及术中和术后的护理方法,以及如何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通过对这些内容的深入探讨,希望能够为临床医生提供一些参考,使他们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更加熟练和安全地操作改良截石位,从而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和患者的治疗效果。
2. 正文2.1 截石位的选择截石位的选择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是非常重要的,好的截石位可以提高手术效率、减少操作难度、减少并发症发生的可能性。
在选择截石位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 患者的体位:患者的体位应该是舒适、稳定的,便于医生进行手术操作,同时还要考虑手术时所需的器械和人员的操作空间。
2. 腹壁的解剖结构:截石位应根据患者腹壁的解剖结构选择,避免在手术中对患者的腹部造成损伤,尤其是避免压迫到血管和神经。
3. 手术部位的需要:根据手术的需要选择合适的截石位,保证手术区域的曝光度和操作空间。
改良截石位在妇科阴式手术中的应用摘要:目的探讨改良截石位在妇科阴式手术中的应用效果,对传统截石位的摆放方法进行改良。
方法将60例阴式手术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膀胱截石位,观察组患者给予改良截石位,观察两组患者托腿前后小腿周径变化和术后24小时下肢并发症发生情况的差异。
结果观察组托腿后小腿周径增加值明显小于对照组(P<0.01),术后24小时发生下肢疼痛和麻木、肿胀的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妇科阴式手术中,改良截石位能减轻对下肢的压迫,减少术后下肢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截石位;手术体位;阴式手术阴式手术是利用阴道这一自然腔道进行的一种微创手术,适用于子宫肌瘤、子宫肌腺症、子宫脱垂等患者,尤其是一些肥胖、疤痕体质的患者更适合这种术式,该术式问世以来,凭借创口小、恢复快等优势,得以临床广泛应用[1]。
阴式手术患者取截石位,但经临床实践证实,截石位如摆放不当会对患者机体造成一定损伤,增加患者不适感和术后并发症与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影响到患者的预后质量[2]。
本研究自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通过观察传统截石位的摆放和改良截石位的摆放在妇科阴式手术中的应用效果,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术后下肢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经临床观察,改良截石位的效果满意。
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研究采用方便取样,选取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期间泉州市洛江区医院收治的60例妇科阴式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排除在本次入院前已患有严重的心肺疾病和凝血功能障碍等疾病。
按手术先后顺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单号为对照组,其中子宫肌瘤剔除术13例,全子宫切除术11例,子宫次全切除术6例,平均年龄(48.1±8.4)岁,平均体重(56.2±4.8)kg,平均手术时间(118.9±11.3)min。
双号为观察组,其中子宫肌瘤剔除术15例,全子宫切除术10例,子宫次全切除术5例,平均年龄(47.3±8.8)岁,平均体重(56.7±5.4)kg,平均手术时间(113.8±13.1)min。
改良截石位在腹腔镜下宫颈癌根治术中的应用及配合目的探讨截石位对腹腔镜下宫颈癌根治术并发症的影响,总结体位配合体会,对传统截石位的摆放方法进行改良。
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行腹腔镜下宫颈癌根治术的患者8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对照组术中采用传统截石位,观察组行改良截石位,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患者舒适度及手术医生满意度。
结果观察组较对照组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上有明显改善,并且观察组患者舒适度和手术医生满意度也高于对照组。
结论改良截石位既不影响术中医师的操作,又可以按人体力学的要求安置患者,从而有效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体位舒适度,提高腹腔镜手术安全性和有效性。
标签:改良截石位;腹腔镜;宫颈癌根治术;配合体会宫颈癌是妇科最常见的恶性肿瘤[1],在妇科癌瘤中,其发生率仅次于乳腺癌,位居第二,严重威胁广大妇女的身心健康,是发展中国家癌症患者死亡的首要原因。
早期宫颈癌首选手术治疗,随着微创技术发发展,腹腔镜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手术出血少、术后病率低及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已经广泛应用于妇科良性肿瘤及不孕症等的诊治[2]。
截石位是妇科腹腔镜手术最常用的体位,而传统截石位易导致腓总神经损伤及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为此,我们对传统截石位摆放方法进行了改良,并对85例截石位下行腹腔镜宫颈癌根治术的患者进行传统与改良方法的对比观察,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
现将结果及配合体会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择取该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84例行腹腔镜下宫颈癌根治术的患者,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分为两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各42例,对照组患者年龄36~68岁。
观察组患者年龄35~67岁。
纳入标准:术前患者均无小腿疼痛以及血栓发生,所有患者均在全麻气管插管下行腹腔镜下宫颈癌根治术,平均手术时间140 min。
两组患者的年龄构成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改良截石位在妇科腔镜手术中的应用进展摘要:截石位是现阶段妇科临床中腹腔镜手术最常用强迫体位,传统的截石位采用头低足高的体位,虽然手术操作较为简便,但是大量临床研究发现此种安置体位会增加神经损伤、腓肠肌综合征、下肢静脉栓塞等多种并发症的发生。
改良截石位以传统头低足高截石位为基础,使患者的舒适度更高,有助于手术操作,有效缩短手术时间,而且能够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改良截石位;妇科;腹腔镜;并发症1 传统截石位1.1安置方法麻醉后将患者抬起下移,使患者臀部超过床缘约3—5cm,用托腿架支托患者大腿远端,托腿架关节置于腘窝部,使其髋关节屈曲90—100°,小腿自然下垂,在腘窝处垫一软垫,固定好膝关节撤去手术床腿板,将患者双上肢外展并妥善固定。
1.2传统截石位常见并发症1.2.1血流动力学的改变:全身麻醉后肌肉松弛、交感神经阻滞引起血管扩张等导致血流动力学的显著变化,老年人和合并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血液动力学的剧变甚至可以引起严重心脑血管意外[1]。
1.2.2周围神经损伤:传统截石位将托腿架关节至于腘窝部,容易损伤腘窝的血管、神经和软组织。
同时双下肢分开角度过大,会导致大腿内收肌拉伤,也会造成坐骨神经损、腓总神经得损伤[2]。
1.2.3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传统截石位下肢以腘窝作为身体的主要支撑点,而且小腿需要全程保持下垂状态,影响下肢静脉回流,局部血管内压力持续升高,损伤血管内膜,易导致静脉血栓形成。
1.2.4肩部疼痛和眼结膜水肿:肩部疼痛是由于头低臀高截石位时CO2气体和腹腔内液体集中于上腹部刺激到膈神经而引起。
头低臀高截石位也增加了眼部血管内的静水压,促进了眼结膜水肿的形成。
2.改良截石位2.1安置方法麻醉后将患者向下平移,使患者臀部超过床缘约3—5cm,支腿架不宜过高,应与患者大腿在仰卧屈髋时的高度相等,托腿板上放置凝胶软垫支托患者小腿肌肉丰富的部位,悬空腘窝,小腿处于水平位或稍向上倾斜位,患者髋关节屈曲90~ 100°,外展45°,膝关节弯曲90—100°,双下肢分开80~90。
改良截石位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摆放和护理一、改良截石位的定义和作用改良截石位是一种特殊的手术姿势,可以使术者充分展开手术视野,利于进行复杂、精准的腹腔镜手术。
在妇科手术中,改良截石位常用于子宫肌瘤切除、子宫肌瘤剥离、子宫肌瘤挖空术等腹腔镜手术中。
在改良截石位下,患者处于俯卧位,双肩略突出床缘,下肢伸直,髂前上棘位于髋闪联合的平面上,此时盆腔内容物会随着患者的位置而下坠,使得盆腔内容物暴露于手术者的视野之下,便于手术操作,降低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
二、改良截石位的摆放1. 前期准备在进行腹腔镜手术之前,医护人员应对患者进行全面的术前评估,包括患者手术适应症、手术禁忌症、麻醉风险评估等。
术前将患者及家属告知手术的相关事宜,获得患者的配合和家属的支持。
术前准备包括为患者留置静脉通道、安置导尿管、进行术前抗感染处理和预防性使用抗凝药物等。
2. 患者体位改良截石位要求患者处于俯卧位,双肩略突出床缘,下肢伸直,髂前上棘位于髋闪联合的平面上。
在术前准备阶段,患者需要有合格的麻醉医生对麻醉方案进行评估和设计,以确保患者在手术中处于良好的麻醉状态。
3. 位置固定在患者进入手术室后,需要将患者位于手术台上,并用专业的固定带将患者的肩部、髋部、下肢等部位固定在手术台上,确保患者在手术过程中保持稳定的姿势。
这一步骤至关重要,因为患者的姿势稳定与否直接影响手术的顺利进行和手术结果的好坏。
三、改良截石位的护理1. 术中护理改良截石位在腹腔镜手术中通常需要较长时间的保持,因此患者的术中护理显得尤为重要。
术中护理的重点包括对患者的呼吸情况进行监测、维持患者正常的体温和循环、定期翻身作用,以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2. 术后护理改良截石位保持一定时间后,患者需要转换姿势或者恢复到正常的体位。
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医护人员的精心护理。
术后护理包括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协助患者进行康复训练、预防和处理术后并发症等。
术后还需要进行有效的疼痛管理和护理,并对患者进行相关的康复指导,保障患者的术后康复效果。
改良截石位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摆放和护理妇科腹腔镜手术是一种常见的微创手术技术,可以用于诊断和治疗妇科疾病。
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截石位是一个重要的器械,用于固定和支撑子宫和卵巢,以便进行手术操作。
为了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和患者的安全,正确的摆放和护理截石位是至关重要的。
摆放截石位之前,需要将手术台准备整齐、干净,并确保设备和器械齐全、无损坏。
妇科腹腔镜手术需要使用气腹来扩张腹腔,所以需要将患者的腹腔充气。
在摆放截石位之前,需要确保患者已经接受麻醉,并且在手术过程中保持稳定的体位。
摆放截石位时,首先要选择合适的截石位尺寸,以适应患者的解剖结构和手术需要。
然后,将截石位插入患者的阴道,并确保它牢固地固定在骨盆内。
截石位应该得到妇科医生的许可,并在手术过程中密切监测和调整位置。
在手术进行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以确保截石位的稳定和患者的安全:1. 定期检查截石位的位置和固定情况。
截石位应该固定在骨盆内,确保不会移动或松动。
如果发现截石位移动或松动,应及时调整和修正。
2. 定期检查截石位的压力。
截石位的压力应适中,不应对患者的组织造成过大的压迫或损伤。
如果发现截石位的压力过大或过小,应及时调整。
3. 保持截石位和周围器械的清洁和无菌。
在手术过程中,应定期清洗和消毒截石位,并避免截石位与其他器械或物体接触。
4. 注重患者的舒适度和安全。
手术过程中,需要随时关注患者的身体状况和反应,确保患者没有不适或疼痛。
如果发现患者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采取措施保护患者的安全和健康。
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正确的摆放和护理截石位对于手术的成功和患者的安全至关重要。
妇科医生和护士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密切关注患者的状况,并根据需要及时调整和修正截石位的位置和压力,以确保手术顺利进行和患者的安全。
改良截石位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摆放和护理妇科腹腔镜手术是一种常见的微创手术技术,可用于子宫和卵巢等妇科疾病的诊治。
在手术过程中,截石位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它用于支撑腹壁,增加手术视野和工作空间。
然而,不恰当的截石位摆放和护理可能会损伤患者,影响手术效果。
因此,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需要将截石位的摆放和护理作为重点,加以改良和优化。
一、截石位的摆放1.选择合适的截石位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选择合适的截石位是非常重要的。
截石位应该尽可能地符合患者的身体结构和手术需要,既要支撑腹壁,又要不影响手术操作。
一般来说,可以选择下列截石位:(1)低位截石位:适用于子宫和卵巢手术等需要较高视野的手术。
(3)侧位截石位:适用于防止手术过程中腹壁塌陷、减轻手术操作难度。
2.固定截石位截石位在手术中的稳定性也是非常重要的。
一般来说,截石位应该选择在患者双侧前肋骨下缘1-2cm处,稳定支撑腹壁。
在截石位摆放过程中,需要注意:截石位不应插进肋骨下缘或过度插入,以免损伤患者骨骼。
同时,也需要注意避免截石位压迫腹腔结构,影响手术效果。
1.定期检查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截石位的稳定性和合理性也需要经常检查,以保证手术流程的正常进行。
一般来说,截石位应该每隔30分钟左右进行一次检查,以确保截石位的稳定性和患者的安全。
手术过程中,截石位会不可避免地沾染血液和组织碎片等物质。
因此,需要定期清理截石位上的杂物和液体,保持截石位的通畅,避免阻碍手术操作和影响视野。
3.注意截石位周围压迫手术过程中,需要注意截石位对周围器官和组织的压迫情况。
一旦发现截石位对患者造成了过度压迫,应立即调整截石位的角度和位置,避免对患者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总之,截石位的摆放和护理对于妇科腹腔镜手术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正确的截石位摆放和护理能够增加手术效果,缩短手术时间,减轻患者疼痛和恢复时间,是妇科腹腔镜手术成功的关键之一。
因此,医务人员在进行妇科腹腔镜手术时,需要注意截石位的摆放和护理,调整好角度和位置,确保患者的安全和手术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