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截石位在直肠癌手术中的摆放及护理
- 格式:pdf
- 大小:212.53 KB
- 文档页数:2
改良截石位的摆法与术后并发症的护理
李美清;梁敏妮;马育璇;杜合英
【期刊名称】《广东医学》
【年(卷),期】2004(25)7
【摘要】目的探讨截石位对手术后并发症的影响,对传统截石位的摆放方法(将托腿架支托患者小腿,上肢外展位)进行改良.方法对直肠癌手术截石位45例将传统方法进行改良:将患者双上肢以自身床单固定于身体两侧,可避免上肢外展导致臂丛神经受损.托腿架支托患者小腿,在小腿、骶部垫上绿洲垫,可减缓压力,从而防止腓总神经和骶神经受损及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小腿筋膜高压综合征,防止骶部皮肤破损.结果除18例术后24h出现轻度下肢疼痛,未见其他并发症.结论改良摆放方法有利于减少截石位术后的并发症发生.
【总页数】2页(P863-864)
【作者】李美清;梁敏妮;马育璇;杜合英
【作者单位】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手术室,广州,510080;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手术室,广州,510080;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手术室,广州,510080;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手术室,广州,51008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73.6
【相关文献】
1.改良截石位预防术后并发症的研究 [J], 池金凤;王秀清
2.改良截石位的摆放方法与术后并发症的研究 [J], 李美清;马育璇;邓月梅;梁敏妮
3.改良截石位对中老年人术后并发症的影响 [J], 尹鹏英;王莉;李晓艳
4.膀胱截石位术后并发症预防护理进展 [J], 李阳
5.改良中凹水平截石位对妇科腔镜手术效果及围术期血压、术后并发症的影响 [J], 胡燕华;姜秋蓉;周林;吕亚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改良截石位在腹腔镜直肠癌手术的摆放及护理胡开萍,王洁贞,伦锦燕,钟晓琼,李光霞摘要:[目的]探讨改良截石位在手术体位摆放中的应用㊂[方法]对120例行腹腔镜直肠癌根治病人摆放改良截石位,将托脚架置于病人左侧,将左小腿肌肉丰富的部位置于托脚架上且保持水平位略向后,右下肢平放于腿板上,观察肢体㊁神经㊁血液循环情况㊂[结果]120例手术无一受到体位的影响,手术均顺利完成,病人术后无诉任何不适及并发症㊂[结论]改良后的截石位能满足腹腔镜直肠癌手术的需要,保证手术病人的舒适和安全㊂关键词:直肠癌;改良截石位;腹腔镜;护理中图分类号:R 473.73 文献标识码:A d o i :10.3969/j.i s s n .16744748.2014.04.026 文章编号:16744748(2014)04033101 截石位是直肠癌的常用手术体位,随着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腹腔镜的技术也不断的成熟,传统的截石位摆放方法限制了腹腔镜下直肠癌手术的操作,准确的体位不仅易于术野的暴露,而且易于医生操作准确㊁方便,减少术中并发症的发生[1]㊂2009年9月 2012年9月我院在120例腹腔镜下直肠癌手术中采用改良截石位的摆放方式,现将护理报告如下㊂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2009年9月 2012年9月我院腹腔镜下直肠癌手术病人120例,男75例,女45例;均为D I X O N S ;年龄28岁~85岁;手术时间2h ~4h ,均在腹腔镜辅助下完成㊂1.2 物品准备 托脚架1个,特大棉垫1块,中软枕1个,体位软垫3个(其中长厚垫1个,脚跟垫1个,薄垫1个),约束带1条㊂1.3 改良截石位的摆放方法 病人在全身麻醉气管内插管㊁动静脉穿刺成功后进行体位摆放㊂病人仰卧于手术床上,臀部平手术床背板的边缘,将中软枕置于臀部下,使臀部抬高,并将臀部超出床沿10c m ,以暴露肛门;将托脚架置于病人左侧,脚架高度以仰卧时曲髋的高度为准,略向后倾斜,托脚架上放一薄软垫及特大棉垫,将左小腿肌肉丰富的部位置于托脚架上且保持水平位略向后,避免腘窝及腓骨小头受压,特大棉垫包裹固定,卸除左下肢腿板;右下肢平放于腿板上,长厚软枕置于腿下避免大腿㊁腘窝悬空,踝关节下垫1脚跟垫保护足跟皮肤,约束带固定右下肢,防止手术中体位变化导致肢体的受伤,双侧上肢分别用中单固定于身体两侧㊂手术开始后将手术床调至头低脚高位向右倾斜15ʎ㊂手术即将结束冲洗腹腔时将床摇至头高脚底位㊂手术过程中注意保暖避免肢体接触手术床的金属边缘㊂1.4 结果 120例手术无一受到体位的影响,手术均顺利完成,病人术后无诉任何不适及并发症㊂2 护理2.1 一般护理 在摆放体位过程中,要求床单平整,动作轻柔㊁安全,摆放体位等一切操作均做到稳㊁正㊁轻㊂2.2 臀部要求 注意臀部应超出床沿约10c m ,注意臀部不能与床金属部位接触㊂铺无菌臀巾时注意臀部避免往回缩㊂2.3 电刀负极板放置位置 负极板应贴于靠近手术野且肌肉丰富处,以减少电流对机体的损害㊂此改良截石位选择右大腿下1/3外侧,既不影响消毒且靠近手术野㊂2.4 神经㊁血管损伤的预防 置于腿上的软垫要合适,约束带不宜过紧,每隔30m i n 给予适当的按摩各受压部位3 讨论手术体位中由截石位引发的并发症最为常见,如神经损伤㊁血管受压㊁血栓形成㊁软组织损伤以及体位性低血压等[2]㊂传统的截石位采用双大腿均置于截石位架上,托住腘窝使小腿下垂,着力点正好压住腘窝动静脉,手术时间过长会导致缺氧和静脉血栓,而且在手术过程中助手常无意地压在膝关节上,很容易导致腓总神经的损伤,改良截石位不仅不用双腿架于截石位架,因而不会存在因为摆置截石位两腿宽度大于生理跨度导致的大腿内收肌拉伤,截石位架拖住小腿肌肉丰富的部位,避免腘窝的受压并减少了对腓总神经的损伤,小腿平截石位架略往上抬,肢体远端关节略高于近端关节,血液通畅,减少下肢静脉血栓形成㊂安置手术体位是手术室护理工作的一部分,合理的手术体位是手术成功的保证[3]㊂正确的摆放手术体位不仅能使手术顺利进行,更加有利于观察和护理病人㊂传统和改良后的截石位相比以有以下的优点:手术医生站于病人右侧操作,右侧下肢置于平卧外展有利于手术医生在使用腹腔镜器械分离直肠窝时提供了充分的操作空间;采用单纯左侧截石位的体位摆置减少了对大腿内收肌拉伤的风险;进行直肠吻合时右下肢腿板适当外展,以增加手术医生的操作空间㊂本组120例病人手术顺利完成,改良后的截石位不仅能满足手术的需要,更重要的是体现了对病人的护理及人性化的摆放,保证手术病人的舒适和安全㊂参考文献:[1] Y a m a t a k iA ,F u j i t s uK ,F u j i i I .S u r g i c a l a p p r o a c h f o r j u g u l a r f o r a -m e n n e u r i n o m a c o m b i n e ds u b o c c i p i t a la n di n f r a l a b y r i n t h i n ea p -p r o a c h u s i n g ar o t a t a b l e h e a d h o l d e r [J ].N o S h i n k e i G e k a ,1986,14(7):887.[2] 魏红,张锦秀,赵月英,等.截石位手术病人体位摆放的护理[J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32):4689.[3] 黄惠琼,郑三女,黄月生,等.提高手术体位枕管理质量的方法与效果[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9,25(1B ):19.作者简介 胡开萍,护师,本科,单位:510288,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南院;王洁贞(通讯作者)㊁伦锦燕㊁钟晓琼㊁李光霞单位:510288,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南院㊂(收稿日期:20130820)(本文编辑王钊林)133全科护理2014年2月第12卷第4期(总第313期)。
45例腹腔镜下改良截石位直肠癌根治手术的护理配合体会目的:探讨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手术的特点,提高护理配合质量。
方法:对45例直肠癌患者采用改良截石位实施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手术,着重做好手术护理配合。
结果:45例患者手术过程顺利,手术时间120~200 min,术中平均出血量为300 ml。
结论:术前精心准备,术中密切配合,熟练掌握器械的使用和维护,术中注意无菌技术操作和无瘤技术,是配合此类手术的关键。
标签:腹腔镜;直肠癌;改良截石位;手术随着微创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患者对手术的美观要求,腹腔镜下直肠癌手术已经渐渐的被患者和外科医生所接受,腹腔镜拥有切口小、愈合快、创伤小、住院周期短等优点。
笔者所在医院从2009年4月-2010年7月采用改良截石位行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共45例,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45例直肠癌患者,男32例,女13例,年龄31~88岁,平均(56.58±17.77)岁,术前均经肠镜取病理确诊。
所有手术在气管内麻后,采用改良膀胱截石体位进行手术。
1.2 术前准备1.2.1 术前访视手术前1天由巡回护士着装整齐到病房,查看患者的病历了解病情后来到病床前,用和蔼亲切的语言与患者交谈,倾听患者的主诉。
大量的身心医学研究证明:心理因素可以致病也可以治病。
患者的心理状态是影响手术成功的重要因素,因此做好心理护理对手术患者至关重要[1]。
在通过与患者聊天了解其心理并对其做针对性的护理,消除其紧张恐惧的心理,根据患者的认知程度向其介绍有关腹腔镜及手术的一些基本知识,告知手术前、中、后的一些注意事项,访视时间不宜超过10 min,以免患者产生抵触的心理。
1.2.2 器械、仪器的准备STOZE腹腔镜系统一套,超声刀,录像仪,强生12 mm及5 mm trocar各1套,气腹针,无损伤抓钳两把,钉钻钳,吸引系统一套,荷包钳及荷包线,爱惜龙及60-3.5钉倉,圆形吻合器,电刀,Hemlock,钛夹钳,大号无菌标本袋一个,胸腔引流管,思华龙引流管。
截石位手术的护理要点截石位主要用于会阴部手术,能充分暴露手术野,便于手术操作。
然而如果体位位置不当,或是术中管理不到位,则会给患者造成不必要的副损伤。
标签:截石位手术;护理截石位是常用的手术体位之一。
恰当体位能充分暴露手术野,便于手术操作。
然而如果体位位置不当,或是术中管理不到位,则会给患者造成不必要的副损伤。
笔者所在医院手术室平均每年接待截石位手术的患者1000多例,均无一例发生不良反应。
现将护理要点总结如下。
1截石位简介1.1截石位常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阴式子宫切除术、直肠手术、膀胱镜等手术中。
具体安置方法是:患者仰卧于手术床上,臀部放于手术床尾端可折处;脱去患者裤子,将两腿分别放于脚架上,腘窝处用棉垫或气球(用一次性手套吹气做的)垫好,防止受压,并用绷带固定。
1.2常见不良反应局部皮肤压伤、腓总神经损伤、静脉血栓。
1.3产生不良反应的原因(1)局部皮肤压伤:患者术前已经存在下肢的血液循环障碍;骨隆突处未加适当的衬垫;衬垫不平整及手术人员的压、靠都可导致局部皮肤压伤。
(2)腓总神经损伤:腓总神经走行于腓骨小头的表面。
其覆盖的软组织很薄,当膝关节后侧面被支腿架压迫,肥胖患者自身压迫或衬垫过薄。
捆绑过紧等,都可发生腓总神经损伤。
(3)静脉血栓:维持小腿血液循环的主要血管腘动脉、腘静脉处于腘窝处缺乏肌肉脂肪组织的保护,所以腘窝长时间受压会引起小腿血液循环障碍,造成血管内膜损伤或形成静脉血栓。
引起腘窝过度受压的因素有:约束带过紧、位置不当、膝关节弯曲度角度过小。
(4)大腿内收肌及骨突部位的损伤:安置手术体位时,双腿向外牵拉固定于支架上,若手术时间长、过分外展双腿,会引起大腿内收肌损伤;骨突部位易受压,若手术时间长,受压骨突部位血液循环障碍易造成骨突部位损伤。
2截石位的护理2.1术前访视除常规访视内容外,应注意了解患者有无影响摆放截石位的骨关节的疾病、有无下肢的静脉血栓、感觉或运动障碍、皮肤病变。
如有异常情况及时与医生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