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科腔镜手术改良截石位的安置及护理
- 格式:doc
- 大小:26.50 KB
- 文档页数:3
改良截石位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摆放和护理【摘要】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改良截石位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首先介绍了选择截石位的重要性,接着详细讲解了截石位的摆放方法。
在术中,护理工作至关重要,包括保持患者的体位稳定和监测生命体征等。
术后的护理同样至关重要,如定期更换敷料和观察伤口愈合情况等。
还介绍了并发症的预防措施,包括术后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等。
通过本文的介绍和指导,可以帮助医护人员提高对改良截石位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重要性的认识,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和患者的护理质量。
结论部分总结了本文的重点内容,强调了改良截石位在手术中的重要作用,为读者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妇科腹腔镜手术、改良截石位、摆放、护理、并发症预防、引言、结论1. 引言1.1 引言妇科腹腔镜手术是一种常见的妇科手术,对于一些妇科疾病的治疗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改良截石位是一种非常重要的位置,它对手术的顺利进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正确的选择、摆放和护理改良截石位,不仅可以提高手术的成功率,还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本文将探讨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改良截石位的选择、摆放以及术中和术后的护理方法,以及如何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通过对这些内容的深入探讨,希望能够为临床医生提供一些参考,使他们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更加熟练和安全地操作改良截石位,从而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和患者的治疗效果。
2. 正文2.1 截石位的选择截石位的选择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是非常重要的,好的截石位可以提高手术效率、减少操作难度、减少并发症发生的可能性。
在选择截石位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 患者的体位:患者的体位应该是舒适、稳定的,便于医生进行手术操作,同时还要考虑手术时所需的器械和人员的操作空间。
2. 腹壁的解剖结构:截石位应根据患者腹壁的解剖结构选择,避免在手术中对患者的腹部造成损伤,尤其是避免压迫到血管和神经。
3. 手术部位的需要:根据手术的需要选择合适的截石位,保证手术区域的曝光度和操作空间。
改良截石位在妇科腔镜手术中的应用进展摘要:截石位是现阶段妇科临床中腹腔镜手术最常用强迫体位,传统的截石位采用头低足高的体位,虽然手术操作较为简便,但是大量临床研究发现此种安置体位会增加神经损伤、腓肠肌综合征、下肢静脉栓塞等多种并发症的发生。
改良截石位以传统头低足高截石位为基础,使患者的舒适度更高,有助于手术操作,有效缩短手术时间,而且能够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改良截石位;妇科;腹腔镜;并发症1 传统截石位1.1安置方法麻醉后将患者抬起下移,使患者臀部超过床缘约3—5cm,用托腿架支托患者大腿远端,托腿架关节置于腘窝部,使其髋关节屈曲90—100°,小腿自然下垂,在腘窝处垫一软垫,固定好膝关节撤去手术床腿板,将患者双上肢外展并妥善固定。
1.2传统截石位常见并发症1.2.1血流动力学的改变:全身麻醉后肌肉松弛、交感神经阻滞引起血管扩张等导致血流动力学的显著变化,老年人和合并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血液动力学的剧变甚至可以引起严重心脑血管意外[1]。
1.2.2周围神经损伤:传统截石位将托腿架关节至于腘窝部,容易损伤腘窝的血管、神经和软组织。
同时双下肢分开角度过大,会导致大腿内收肌拉伤,也会造成坐骨神经损、腓总神经得损伤[2]。
1.2.3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传统截石位下肢以腘窝作为身体的主要支撑点,而且小腿需要全程保持下垂状态,影响下肢静脉回流,局部血管内压力持续升高,损伤血管内膜,易导致静脉血栓形成。
1.2.4肩部疼痛和眼结膜水肿:肩部疼痛是由于头低臀高截石位时CO2气体和腹腔内液体集中于上腹部刺激到膈神经而引起。
头低臀高截石位也增加了眼部血管内的静水压,促进了眼结膜水肿的形成。
2.改良截石位2.1安置方法麻醉后将患者向下平移,使患者臀部超过床缘约3—5cm,支腿架不宜过高,应与患者大腿在仰卧屈髋时的高度相等,托腿板上放置凝胶软垫支托患者小腿肌肉丰富的部位,悬空腘窝,小腿处于水平位或稍向上倾斜位,患者髋关节屈曲90~ 100°,外展45°,膝关节弯曲90—100°,双下肢分开80~90。
改良截石位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摆放和护理妇科腹腔镜手术是一种常见的微创手术技术,可以用于诊断和治疗妇科疾病。
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截石位是一个重要的器械,用于固定和支撑子宫和卵巢,以便进行手术操作。
为了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和患者的安全,正确的摆放和护理截石位是至关重要的。
摆放截石位之前,需要将手术台准备整齐、干净,并确保设备和器械齐全、无损坏。
妇科腹腔镜手术需要使用气腹来扩张腹腔,所以需要将患者的腹腔充气。
在摆放截石位之前,需要确保患者已经接受麻醉,并且在手术过程中保持稳定的体位。
摆放截石位时,首先要选择合适的截石位尺寸,以适应患者的解剖结构和手术需要。
然后,将截石位插入患者的阴道,并确保它牢固地固定在骨盆内。
截石位应该得到妇科医生的许可,并在手术过程中密切监测和调整位置。
在手术进行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以确保截石位的稳定和患者的安全:1. 定期检查截石位的位置和固定情况。
截石位应该固定在骨盆内,确保不会移动或松动。
如果发现截石位移动或松动,应及时调整和修正。
2. 定期检查截石位的压力。
截石位的压力应适中,不应对患者的组织造成过大的压迫或损伤。
如果发现截石位的压力过大或过小,应及时调整。
3. 保持截石位和周围器械的清洁和无菌。
在手术过程中,应定期清洗和消毒截石位,并避免截石位与其他器械或物体接触。
4. 注重患者的舒适度和安全。
手术过程中,需要随时关注患者的身体状况和反应,确保患者没有不适或疼痛。
如果发现患者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采取措施保护患者的安全和健康。
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正确的摆放和护理截石位对于手术的成功和患者的安全至关重要。
妇科医生和护士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密切关注患者的状况,并根据需要及时调整和修正截石位的位置和压力,以确保手术顺利进行和患者的安全。
改良截石位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摆放和护理妇科腹腔镜手术是一种常见的微创手术技术,可用于子宫和卵巢等妇科疾病的诊治。
在手术过程中,截石位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它用于支撑腹壁,增加手术视野和工作空间。
然而,不恰当的截石位摆放和护理可能会损伤患者,影响手术效果。
因此,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需要将截石位的摆放和护理作为重点,加以改良和优化。
一、截石位的摆放1.选择合适的截石位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选择合适的截石位是非常重要的。
截石位应该尽可能地符合患者的身体结构和手术需要,既要支撑腹壁,又要不影响手术操作。
一般来说,可以选择下列截石位:(1)低位截石位:适用于子宫和卵巢手术等需要较高视野的手术。
(3)侧位截石位:适用于防止手术过程中腹壁塌陷、减轻手术操作难度。
2.固定截石位截石位在手术中的稳定性也是非常重要的。
一般来说,截石位应该选择在患者双侧前肋骨下缘1-2cm处,稳定支撑腹壁。
在截石位摆放过程中,需要注意:截石位不应插进肋骨下缘或过度插入,以免损伤患者骨骼。
同时,也需要注意避免截石位压迫腹腔结构,影响手术效果。
1.定期检查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截石位的稳定性和合理性也需要经常检查,以保证手术流程的正常进行。
一般来说,截石位应该每隔30分钟左右进行一次检查,以确保截石位的稳定性和患者的安全。
手术过程中,截石位会不可避免地沾染血液和组织碎片等物质。
因此,需要定期清理截石位上的杂物和液体,保持截石位的通畅,避免阻碍手术操作和影响视野。
3.注意截石位周围压迫手术过程中,需要注意截石位对周围器官和组织的压迫情况。
一旦发现截石位对患者造成了过度压迫,应立即调整截石位的角度和位置,避免对患者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总之,截石位的摆放和护理对于妇科腹腔镜手术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正确的截石位摆放和护理能够增加手术效果,缩短手术时间,减轻患者疼痛和恢复时间,是妇科腹腔镜手术成功的关键之一。
因此,医务人员在进行妇科腹腔镜手术时,需要注意截石位的摆放和护理,调整好角度和位置,确保患者的安全和手术效果。
截石位护理措施好嘞,那咱们就来好好聊聊截石位的护理措施。
首先咱们得知道,为啥要重视截石位的护理呢?这就好比你坐椅子,要是姿势不对,时间长了就会浑身不舒服。
截石位也是一样,如果护理不好,那患者可能会出现各种问题,比如血液循环不畅、神经受压等等。
所以呀,做好截石位的护理措施,那可是相当重要的!接下来咱们说说具体的操作方法和步骤。
第一步,在摆放截石位之前,得把相关的设备准备齐全。
这就像战士上战场,得先把武器弹药准备好。
比如说合适的腿架、软垫,可别小看这些东西,它们能让患者舒服不少呢。
第二步,和患者好好沟通。
告诉他们要干啥,让患者心里有个底。
“亲,咱们要摆个截石位啦,别怕别怕,放松放松!” 得让患者积极配合,不然他们一紧张,咱们这工作可就不好开展啦。
第三步,开始摆放体位。
动作要轻柔,别跟鲁智深倒拔垂杨柳似的那么粗鲁。
先把患者的双腿慢慢抬起,放在腿架上,注意角度和高度要合适。
这角度和高度就像是炒菜放盐,多了少了都不行,得恰到好处。
角度一般在 30 度左右,高度呢,以患者的大腿能自然弯曲,不牵拉肌肉和神经为准。
而且呀,别忘了在腿和腿架接触的地方放上软垫,这就像给脚穿上了舒服的棉袜子,能减少摩擦和压力。
第四步,摆好体位后,要仔细检查一遍。
看看患者的身体各个部位有没有受压的情况。
“从头到脚,一处不落”,就像给患者做了一次全身“扫描”。
特别是那些容易受压的部位,比如脚踝、膝盖后面,要重点关照。
要是发现有哪里不对劲,赶紧调整。
第五步,在整个过程中,要密切观察患者的情况。
看看他们的脸色有没有变化,问问他们有没有不舒服。
这就好比你照顾一个小宝宝,得时刻留意着。
要是患者说疼或者麻,那可得赶紧采取措施,千万别不当回事。
那做好这些护理措施能有啥效果呢?预期效果一,患者能在截石位时感觉相对舒适,减少痛苦。
本来生病就够难受的了,如果因为体位的问题再遭罪,那多冤呀。
预期效果二,能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几率。
比如说避免出现压疮、神经损伤这些麻烦的问题。
当代护士2017年3月上旬刊改良式截石位在妇科腔镜手术体位摆放中的应用陈玲摘要目的探讨改良式截石位在妇科腔镜手术体位摆放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择截石位妇科腔镜手术患者100例,按入院日期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改良式截石位进行手术,即先将托腿架调整为远高近低,将小腿腓肠肌中上段置于托腿架上,并使踝部高于膝部;对照组采用传统式截石位进行手术,将托腿架关节端置于胭窝处,托腿架支托大腿,双腿自然弯曲下垂。
结果两组患者均为舒适状态,观察组患者术后下肢静脉充盈明显、感觉异常、运动异常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改良式截石位在妇科腔镜手术中能够提高患者手术体位的舒适度,预防和减轻并发症,提高腔镜手术的安全性。
关键词:改良式截石位;妇科腔镜手术;体位摆放中图分类号:R473.7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6-6411(2017)3-0099-02工作单位:224002盐城江苏省盐城市妇幼保健院陈玲:女,本科,主管护师收稿日期:2016-07-19截石位是妇科腔镜常选择的手术体位,但同时也是最容易发生损伤的体位,因此提高手术患者的舒适度,减轻患者的体位损伤是手术室护理人员术中摆放体位保证手术安全的重要环节。
患者的体位摆放方法对于手术的顺利进行和减少并发症尤为重要[1]。
我科于2015年10月对传统截石位的安置方法进行改良,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方法和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100例妇科腔镜手术患者,无全身性疾病,随机生成对照组及观察组,年龄为20~58岁,手术方式均为在全麻下行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全子宫切除、腹腔镜下次全子宫切除、子宫肌瘤剔除、附件囊肿剥除、异位妊娠手术、宫腹联合等手术。
术中物品准备:中单l 条,小中单1条,臀软垫1个,截石位腿架2个,腿套2个,小软垫2个,约束带2根,肩软垫1个;术前1d 做好术前访视,术日巡回护士做好核对后带患者入手术间,手术历时30min ~4h 。
妇科腔镜手术改良截石位的安置及护理
任何手术的成功都需要一个暴露清晰的手术视野,以适应手术者的操作,清晰暴露手术视野不仅取决于麻醉效果还取决于正确合适的体位。
手术体位总的安置原则:保证患者安全、舒适、无并发症;充分暴露手术视野、便于医生操作;固定牢靠、不移动,不影响患者呼吸和循环功能,不压迫患者神经,不过度牵拉患者骨骼肌肉,防止发生体位性低血压或血压骤然升高以及颈椎脱位等严重意外的发生。
标签:妇科;腹腔镜手术;截石位
截石位是常见手术体位之一,主要用于妇科腔镜、前列腺电切、直肠肛门等手术。
妇科腔镜手术操作常以腹部、阴道联合进行,需安置改良截石位并头低臀高位,这样既便于手术者操作,利于举宫,又利于重力作用将盆腔器官如肠、大网膜等推向上腹部,盆腔在充盈二氧化碳气体并达到一定压力后,有相对较大的操作空间,使手术野暴露充分。
改良截石位是最容易引起损伤的体位[1]。
2014年1月~2014年6月共开展妇科腹腔镜手术389例,现将手术体位安置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389例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年龄15~71岁,全麻下行腹腔镜下阴式全子宫切除、全子宫切除、次全子宫切除、子宫肌瘤挖除、附件囊肿摘除、宫外孕病灶清除、输卵管通液造口等手术,手术历时30min~4h。
1.2物品准备中单1条,小中单1条,大啫喱垫1个,截石位腿架2个,腿垫2个,小啫喱垫2个,约束带2根,肩托2个,肩垫2个,小软垫1个。
1.3患者准备患者常规禁食禁水、肠道准备,以防呕吐物误吸、便于手术者操作。
术前1d做好术前访视,减少恐惧情绪,做好患者心理护理。
术日巡回护士做好查对后带患者进入手术间,介绍自己及手术间的环境、询问需求,促进护患关系,有利于患者更好的配合。
2 方法
2.1上肢的安置手术床上先垫大啫喱垫于上身处,再垫中单和小中单,小中单与中单垂直用于固定双上肢。
患者仰卧于手术台上,自然放松。
右侧肢体缠上血压计袖带后用中单包裹固定于身体同侧;左侧肢体处于功能位,放在身体同侧,建好静脉留置针通路接延长管,再用小中单固定好,松紧适宜。
如遇特殊情况,可将左上肢外展,外展小于90°并加以固定。
2.2.下肢的安置根据患者的体型、屈髋髙度在近髋关节处将腿架固定在手术床边上,将患者下移,尾骨略超出手术台体板月牙形边缘约5~6cm,臀下垫防
水中单和小软垫,调整脚架的俯仰角度,使患者大腿与身躯的角度扩大到150°以上,双腿分开的角度大约80~90°,老年患者应小于80°,大腿和小腿间保持约120°的夹角,胭窝及小腿下垫小软垫,再垫上啫喱垫,厚度为大小腿屈曲夹角不能有空隙,套上棉裤腿,约束带固定双下肢,询问患者舒适度。
2.3肩托的安置为防止头低脚髙位时身体下滑,于肩胛骨处各放一肩托,并垫小肩垫;注意肩托不要太接近颈部,以防压迫颈动脉。
2.4手术床的调整体位安置妥当后,将床尾抬髙30~40°,手术床整体升髙至最佳操作髙度。
3 护理
3.1以人为本的人文关怀术前化访视患者时,做好其心理护理及宣教工作,介绍手术的重要性、安全性及术中的注意事项;关心鼓励患者,增强其对手术治疗的信心。
术日晨热情接待患者,做好解释安慰工作;患者入室后,介绍手术间环境,进行皮肤接触,减轻恐惧感,麻醉前避免过多地暴露隐私部位及肢体,及时加盖保温毯。
3.2患者全身麻醉后,双眼涂适量的红霉素眼膏,并用透明贴粘贴,防止术后眼部并发症的发生术中根据手术需要,與麻醉师沟通,及时调整手术床的髙度与倾斜度。
3.3手术床床单应保持平整、干燥、无褶皱,左上肢保持功能位,如外展应小于90°,能有效避免过度牵拉而造成臂丛神经损伤[2],同时巡回护士应加强巡视,避免术中推拉或挤压外展的手臂。
3.4将患者膝关节摆正,不宜压迫腓骨小头,以免引起腓总神经损伤,导致足下垂[3],两腿分开80~90°为宜,过大易损伤腓总神经,过小不利于手术操作。
腿架托住小腿,腘窝处垫软垫,不可与托腿架紧密接触,以防腘动脉受压、下肢静脉血栓形成;膝部约束带不可过紧,以免影响静脉回流;及时提醒手术助手及洗手护士不可压迫患者的肢体及膝部,以防加重对血管、神经的压迫,给患者造成损伤。
3.5巡回护士应加强术中巡视,严密观察呼吸、血压及心率的变化,尤其是年龄较大或合并有心脑血管病的患者及时提醒术者,勿将前臂倚靠或器械堆放在患者上腹部,尽量缩短头低脚髙位的时间,保证患者呼吸通畅。
3.6由于截石位对循环系统影响较大,尤其是年龄较大的患者所以手术结束后,应先放下一侧下肢,间隔3min再放下另一侧下肢,使血容量改变得到缓解,有利于血压维护,不易引起血压突然降低[4]。
下肢放下后检查下肢皮肤的颜色、温度,并按摩下肢5~10min,促进下肢血循环。
搬运患者时要稳妥、轻柔,切忌粗暴。
术后随访时应注意观察患者下肢皮肤的颜色、温度、感觉及运动功能,提醒患者若出现异常反,应及时与医生联系。
4结果
由于对膀胱截石位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有充分的认识,在手术期间采取了有效的护理措施,本组389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1例因体位安置护理不当而产生不良反应。
5讨论
安置手术体位是手术室护理工作的一部分,合理的手术体位是手术成功的保证[5]妇科腹腔镜手术必须通过改变体位来显露靶器官,从而完成操作。
所以,巡回护士必须熟悉手术步骤,关注手术进程,及时调整体位,协助医生共同完成手术。
患者在手术中的行为和感知能力受到限制,手术室护士是患者的”保护神”,在体位的安置过程中,不但要掌握基本的人体力学和解剖知识,在术前还必须对患者进行仔细的评估,根据患者的情况选择合适的体位架及安置方法,降低截石位手术体位并发症的发生率,保证患者的手术安全。
参考文献:
[1]任红梅手术体位的合理安置[J].现代护理2006.3(5):64.
[2]邵景华.截石位手术316例并发症预防及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09,15(18):91-92.
[3]魏革刘苏君手术室护理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3.37.
[4]郑素婷.费晓莺.截石位手术患者改变体位对血压的影响[J].护理研究,2008.22(7):1857.
[5]黄惠琼,郑三女,等.提高手术体位枕管理质量的方法与效果[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9,25(1B):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