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低脚高改良截石位中应用细节管理的护理效果
- 格式:doc
- 大小:30.00 KB
- 文档页数:5
改良截石位预防手术患者体位并发症的护理进展本文综述了改良截石位有效预防手术患者体位并发症的护理方法,明确了改良截石位在手术患者中应用的重要性、必要性,对手术患者术中及术后出现的血流动力学改变、眼部不适、肩部及上肢损伤、腰背胀痛、骶尾部损伤、下肢损伤等方面进行预防,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有更全面、更深刻的认识,顺应医疗革新,为手术患者提供更安全、更高效、更完美的手术体位,有效促进手术的进程及患者的康复。
[Abstract] Nursingmethods of modified lithotomy position preventing effectively body position complication in patients with operation were reviewed in this paper,the importance and necessity of application of modified lithotomy positionin patients with operation was maked clear,hasa more comprehensive and more profound understandingfor conducting effective nursing measure for preventing hemodynamicschange,eye discomfort,shoulder and upper limb injury,low back swoller pain,sacral tail injury and lower limb injury in patients with operation to comply with the medical innovation,to providesafer,more efficient,more perfect operation position for patients with operation to effectively promote the process of surgery and rehabilitation of patients.[Key words] Modification;Lithotomy position;Prevention;Complication;Nursing截石位為产科、妇科、泌尿外科、肛肠科及普通外科常用的手术体位。
头低脚高改良截石位中应用细节管理的护理效果作者:夏芳王志明张满满李清费芳静费小惠来源:《中国卫生产业》2017年第08期[摘要] 目的减少体位并发症,提高护理质量,保证护理安全。
方法从细节之处加强头低脚高截石位的摆放和护理,观察体位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结果提高了患者舒适度,降低术后体位并发症的发生。
提高了患者对手术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增强了护士对手术患者的安全管理意识,突出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结论细节管理有利于提高优质护理服务工作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为患者的安全提高了有效保障。
[关键词] 细节管理;头高脚低位;预防;并发症;护理[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7)03(b)-0137-02手术体位的合理安置是手术室护理的重要内容,手术的成功不仅需要一个暴露清晰的手术视野,以适应手术者的操作,还要以人为本,注重患者的体位安全舒适。
头高脚低截石位是妇科腔镜手术和阴式手术进行过程中非常用的体位,也是让患者更好地接受手术治疗过程中必须采取的一种体位。
这种体位能够较好地暴露视野,不但方便医生进行手术操作、举宫,而且还有利于通过重力的作用将患者的盆腔器官等直接推向腹部,以便让CO2气体在充盈了盆腔之后达到一定的压力能够有较大的操作空间,充分暴露手术视野[1]。
在临床治疗过程中采用改良截石体位很容易导致患者的体位受损,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痛苦。
为深入贯彻优质护理服务,开展整体护理,该院2016年1—9月对手术时间大于2 h,行截石位的30例妇科患者在摆放头高脚低改良截石位时注重细节,从术前、术中、术后及并发症的护理加强细节管理,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该文主要选取30例妇科腹腔镜手术和阴式全子宫切除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所有患者的年龄在21~63岁,手术时间2~6 h,30例患者均无手术禁忌证,无心血管或神经系统疾病。
1.2 术前准备1.2.1 术前访视护理人员应该在患者手术前1 d对患者进行访视,并向其简单的介绍手术过程中的体位,以及手术过程中应该注意的事项。
改良截石位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摆放和护理【摘要】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改良截石位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首先介绍了选择截石位的重要性,接着详细讲解了截石位的摆放方法。
在术中,护理工作至关重要,包括保持患者的体位稳定和监测生命体征等。
术后的护理同样至关重要,如定期更换敷料和观察伤口愈合情况等。
还介绍了并发症的预防措施,包括术后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等。
通过本文的介绍和指导,可以帮助医护人员提高对改良截石位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重要性的认识,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和患者的护理质量。
结论部分总结了本文的重点内容,强调了改良截石位在手术中的重要作用,为读者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妇科腹腔镜手术、改良截石位、摆放、护理、并发症预防、引言、结论1. 引言1.1 引言妇科腹腔镜手术是一种常见的妇科手术,对于一些妇科疾病的治疗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改良截石位是一种非常重要的位置,它对手术的顺利进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正确的选择、摆放和护理改良截石位,不仅可以提高手术的成功率,还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本文将探讨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改良截石位的选择、摆放以及术中和术后的护理方法,以及如何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通过对这些内容的深入探讨,希望能够为临床医生提供一些参考,使他们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更加熟练和安全地操作改良截石位,从而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和患者的治疗效果。
2. 正文2.1 截石位的选择截石位的选择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是非常重要的,好的截石位可以提高手术效率、减少操作难度、减少并发症发生的可能性。
在选择截石位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 患者的体位:患者的体位应该是舒适、稳定的,便于医生进行手术操作,同时还要考虑手术时所需的器械和人员的操作空间。
2. 腹壁的解剖结构:截石位应根据患者腹壁的解剖结构选择,避免在手术中对患者的腹部造成损伤,尤其是避免压迫到血管和神经。
3. 手术部位的需要:根据手术的需要选择合适的截石位,保证手术区域的曝光度和操作空间。
妇科腔镜手术改良截石位的安置及护理任何手术的成功都需要一个暴露清晰的手术视野,以适应手术者的操作,清晰暴露手术视野不仅取决于麻醉效果还取决于正确合适的体位。
手术体位总的安置原则:保证患者安全、舒适、无并发症;充分暴露手术视野、便于医生操作;固定牢靠、不移动,不影响患者呼吸和循环功能,不压迫患者神经,不过度牵拉患者骨骼肌肉,防止发生体位性低血压或血压骤然升高以及颈椎脱位等严重意外的发生。
标签:妇科;腹腔镜手术;截石位截石位是常见手术体位之一,主要用于妇科腔镜、前列腺电切、直肠肛门等手术。
妇科腔镜手术操作常以腹部、阴道联合进行,需安置改良截石位并头低臀高位,这样既便于手术者操作,利于举宫,又利于重力作用将盆腔器官如肠、大网膜等推向上腹部,盆腔在充盈二氧化碳气体并达到一定压力后,有相对较大的操作空间,使手术野暴露充分。
改良截石位是最容易引起损伤的体位[1]。
2014年1月~2014年6月共开展妇科腹腔镜手术389例,现将手术体位安置汇报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389例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年龄15~71岁,全麻下行腹腔镜下阴式全子宫切除、全子宫切除、次全子宫切除、子宫肌瘤挖除、附件囊肿摘除、宫外孕病灶清除、输卵管通液造口等手术,手术历时30min~4h。
1.2物品准备中单1条,小中单1条,大啫喱垫1个,截石位腿架2个,腿垫2个,小啫喱垫2个,约束带2根,肩托2个,肩垫2个,小软垫1个。
1.3患者准备患者常规禁食禁水、肠道准备,以防呕吐物误吸、便于手术者操作。
术前1d做好术前访视,减少恐惧情绪,做好患者心理护理。
术日巡回护士做好查对后带患者进入手术间,介绍自己及手术间的环境、询问需求,促进护患关系,有利于患者更好的配合。
2 方法2.1上肢的安置手术床上先垫大啫喱垫于上身处,再垫中单和小中单,小中单与中单垂直用于固定双上肢。
患者仰卧于手术台上,自然放松。
右侧肢体缠上血压计袖带后用中单包裹固定于身体同侧;左侧肢体处于功能位,放在身体同侧,建好静脉留置针通路接延长管,再用小中单固定好,松紧适宜。
改良头低足高截石位对妇科腹腔镜手术病人并发症发生率及舒适度的影响赵艳春;赵丽【摘要】[目的]探讨改良头低足高截石位对妇科腹腔镜手术病人并发症发生率及舒适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6年8月我院妇科收治的腹腔镜手术病人87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头低足高截石住手术;选取2016年9月-2017年9月收治的腹腔镜手术病人87例作为观察组,采用改良头低足高截石位手术,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并发症发生情况及舒适度.[结果]观察组子宫次全切手术、子宫肌瘤挖除术、宫颈癌根治术、子宫全切手术、输卵管再通术手术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下肢麻木、下肢肿胀、下肢疼痛、肩部疼痛、眼睑水肿等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舒适度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妇科腹腔镜手术病人取改良头低足高截石位有助于优化手术相关指标,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病人舒适度.【期刊名称】《护理研究》【年(卷),期】2019(033)013【总页数】3页(P2332-2334)【关键词】腹腔镜手术;改良头低足高截石位;妇科;手术时间;出血量;并发症;舒适度【作者】赵艳春;赵丽【作者单位】221009,徐州市中心医院;221009,徐州市中心医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73.6截石位能最大限度地暴露会阴,多用于肛肠手术和妇科手术[1]。
因腹腔镜手术具有创口小、恢复快的优势,妇科手术多采用腹腔镜手术,手术时病人需取头低足高的截石位[2]。
截石位的摆放不当轻则影响手术操作,降低手术质量;重则发生手术意外,术后出现各类并发症[3]。
近年来,因截石位使用不当导致病人术后并发多种症状的报道屡见不鲜。
因此,对传统截石位进行改良势在必行[4]。
本研究探讨改良头低足高截石位在妇科腹腔镜手术病人中的应用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改良截石位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摆放和护理妇科腹腔镜手术是一种常见的微创手术技术,可用于子宫和卵巢等妇科疾病的诊治。
在手术过程中,截石位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它用于支撑腹壁,增加手术视野和工作空间。
然而,不恰当的截石位摆放和护理可能会损伤患者,影响手术效果。
因此,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需要将截石位的摆放和护理作为重点,加以改良和优化。
一、截石位的摆放1.选择合适的截石位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选择合适的截石位是非常重要的。
截石位应该尽可能地符合患者的身体结构和手术需要,既要支撑腹壁,又要不影响手术操作。
一般来说,可以选择下列截石位:(1)低位截石位:适用于子宫和卵巢手术等需要较高视野的手术。
(3)侧位截石位:适用于防止手术过程中腹壁塌陷、减轻手术操作难度。
2.固定截石位截石位在手术中的稳定性也是非常重要的。
一般来说,截石位应该选择在患者双侧前肋骨下缘1-2cm处,稳定支撑腹壁。
在截石位摆放过程中,需要注意:截石位不应插进肋骨下缘或过度插入,以免损伤患者骨骼。
同时,也需要注意避免截石位压迫腹腔结构,影响手术效果。
1.定期检查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截石位的稳定性和合理性也需要经常检查,以保证手术流程的正常进行。
一般来说,截石位应该每隔30分钟左右进行一次检查,以确保截石位的稳定性和患者的安全。
手术过程中,截石位会不可避免地沾染血液和组织碎片等物质。
因此,需要定期清理截石位上的杂物和液体,保持截石位的通畅,避免阻碍手术操作和影响视野。
3.注意截石位周围压迫手术过程中,需要注意截石位对周围器官和组织的压迫情况。
一旦发现截石位对患者造成了过度压迫,应立即调整截石位的角度和位置,避免对患者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总之,截石位的摆放和护理对于妇科腹腔镜手术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正确的截石位摆放和护理能够增加手术效果,缩短手术时间,减轻患者疼痛和恢复时间,是妇科腹腔镜手术成功的关键之一。
因此,医务人员在进行妇科腹腔镜手术时,需要注意截石位的摆放和护理,调整好角度和位置,确保患者的安全和手术效果。
中国乡村医药改良头低臀高截石位为主的护理模式在输尿管上段结石手术中的应用臧青梅输尿管结石临床表现与肾结石极为相近,多发群体为青壮年。
近年来,随着微创手术的快速发展,逐渐取代了传统开放手术,为治疗结石类疾病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经输尿管镜碎石术是一种微创手术,创伤小、费用低,但该术式在操作过程中极易将结石冲入肾盂或肾下盏,增加碎石不全的风险。
本文探讨改良头低臀高截石位为主的护理模式在输尿管上段结石手术中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1.1 对象与分组 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103例。
患者均经泌尿系统X线片、CT 及静脉尿路造影等影像学检查确诊为单侧、单发输尿管上段结石,符合尿路结石相关诊断标准[1]。
排除输尿管结石远端有重度狭窄及闭锁、既往有未控制的尿路感染史及其他尿路疾病等。
本课题均符合《赫尔辛基宣言》中的医学研究伦理原则,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
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传统组51例与改良组52例。
传统组:男33例,女18例;年龄(35.3±5.6)岁;结石部位:左侧31例(60.8%),右侧20例(39.2%);轻度12例(23.5%),中度10例(19.6%),重度29例(56.9%);结石直径(11.5±4.2)mm。
改良组:男33例,女19例;年龄(36.3±5.0)岁;结石部位:左侧29例(55.8%),右侧23例(44.2%);轻度10例(19.2%),中度11例(21.2%),重度31例(59.6%);结石直径(11.1±4.0)mm。
两组患者基本情况接近。
作者单位:330015 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手术室通信作者:臧青梅,1.2 干预方法 两组均予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
1.2.1 传统组 单纯予以传统截石位,术中不变换体位。
术后12小时适当口服生理盐水,15~25mL/次,每2~3小时1次。
术后第1天针对病情指导患者科学、合理地进食米汤、稀粥等流质食物,后逐渐过渡到常规食物,饮食干预期间适当调整频次。
头低脚高改良截石位中应用细节管理的护理效果目的减少体位并发症,提高护理质量,保证护理安全。
方法从细节之处加强头低脚高截石位的摆放和护理,观察体位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结果提高了患者舒适度,降低术后体位并发症的发生。
提高了患者对手术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增强了护士对手术患者的安全管理意识,突出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结论细节管理有利于提高优质护理服务工作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为患者的安全提高了有效保障。
标签:细节管理;头高脚低位;预防;并发症;护理手术体位的合理安置是手术室护理的重要内容,手术的成功不仅需要一个暴露清晰的手术视野,以适应手术者的操作,还要以人为本,注重患者的体位安全舒适。
头高脚低截石位是妇科腔镜手术和阴式手术进行过程中非常用的体位,也是让患者更好地接受手术治疗过程中必须采取的一种体位。
这种体位能够较好地暴露视野,不但方便医生进行手术操作、举宫,而且还有利于通过重力的作用将患者的盆腔器官等直接推向腹部,以便让CO2气体在充盈了盆腔之后达到一定的压力能够有较大的操作空间,充分暴露手术视野[1]。
在临床治疗过程中采用改良截石体位很容易导致患者的体位受损,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痛苦。
为深入贯彻优质护理服务,开展整体护理,该院2016年1—9月对手术时间大于2 h,行截石位的30例妇科患者在摆放头高脚低改良截石位时注重细节,从术前、术中、术后及并发症的护理加强细节管理,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该文主要选取30例妇科腹腔镜手术和阴式全子宫切除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所有患者的年龄在21~63岁,手术时间2~6 h,30例患者均无手术禁忌证,无心血管或神经系统疾病。
1.2 术前准备1.2.1 术前访视护理人员应该在患者手术前1 d对患者进行访视,并向其简单的介绍手术过程中的体位,以及手术过程中应该注意的事项。
同时,护理人员还需要和患者进行良好的沟通,以增强患者参与手术的信心,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让患者能够更好地配合护理人员进行治疗。
1.2.2 物品准备可调式腿架2个,腿垫2个,绷带1卷,托手架2个,约束带2根,肩托2个,肩垫2个,大软垫1个,小软垫1个,中单1条,治疗巾1条。
1.2.3 患者准备术日巡回护士仔细查对后带患者入手术间,介绍自己及手术室环境,做好患者心理护理,促进护患关系,有利于患者更好的配合。
1.3 方法从细节之处加强护理,尽量减少手术患者的暴露,注意保暖,做好人文关怀。
①上肢的安置手术床臀部和背部垫硅胶体位垫,然后垫中单,保证臀背部平整、干燥。
患者在手术台上应该保持仰卧放松的姿势。
将血压计直接缠在患者的左侧肢体上,并用中单固定于身体的同侧,右手建立静脉通路后用约束带固定在手术床的托手架上,松紧适宜。
外展小于90°,用治疗巾遮盖保暖。
②下肢的安置在气管插管全麻前,让患者积极参与。
按头高脚低改良截石位摆放方法,将患者进行下移,让患者的尾骨能够超出手术台上的半月牙形边缘的5~6 cm,并将一个防水的中单和小软垫直接垫在患者的臀部之下。
严格按照患者在手术台上的体型、曲髋高度在近髋关节处将腿架固定在手术床边上,尽量与手术床保持45°。
然后,将患者的下肢体位轻轻向上抬高,并来回轻柔患者的屈膝和屈髋部位。
护理人员应该注意将患者的双腿轮流交替进行,让患者的下肢轻轻向上抬起,保持屈髋和屈膝能够适度向外拓展。
一般使患者大腿与身躯的角度扩大到150°以上,两腿分开80~90°,老年人患者应小于80°,膝关节弯曲90~100°。
脚架托小腿肌肉丰厚处,使小腿处于水平位或稍向上,低于心脏平面。
在托患者小腿的过程中,应该让两名患者同时进行,让患者两侧的小腿能够慢慢的向外扩展,直至抬高到腿架上,托腿架稍外翻至內缘比外缘高(2.0±0.5)cm,腘窝和小腿软垫保护,绷带缠绕,松紧适宜进行固定。
詢问患者并调整至最舒适的位置。
密切关注患者的一侧肩、对侧膝、足三点,让其能够保持在一条直线上,以便患者能够将下肢张开至最大的角度,有效避免患者的身体组织被拉伤。
③肩托的固定肩胛骨处肩软垫,尽量让使用的肩托不要太过于接近颈部,有效防止患者的颈动脉受压迫。
④在麻醉成功后,双眼涂适量的红霉素眼膏,裁剪适度大小的无菌透明敷贴,并指导患者轻轻下拉眼睑进行闭合性黏贴,以此达到保护患者眼睛的作用。
⑤保护患者隐私,减少暴露时间。
手术中加强巡视,严密观察呼吸、血压及心率的变化,避免术中推拉或挤压外展的手臂;及时提醒术者,不可压迫患者的肢体及膝部,切忌将患者的前臂放于患者的上腹部,以此达到缩短患者治疗过程中头低脚高位的时间。
⑥手术结束后,先放下一侧下肢,间隔3 min再放下另一侧下肢。
下肢放下后检查下肢皮肤的颜色、温度,并按摩下肢,促进下肢血循环。
1.4 观察指标1.4.1 血压测量方法将心电监护仪摆放于患者截石位麻醉、下肢,保持3 min 之后进行血压测量。
其中,当患者在行手术的过程中,当血压升高20 mmHg时则表示为血压升高[2]。
1.4.2 术后体位舒适度评定指标患者清醒后及术后24、48、72 h随访,有无下肢疼痛、肿胀、麻木;腰背部、腿部、肩部酸痛,以及内收肌拉痛等。
舒适度主要是分为3级:①0级表示无任何不适;②1级则表示为中度不适,且伴随有轻微的酸痛感,而一般患者却能够忍受;③2级则表示为存在严重的不舒适感,且酸痛程度不断加重[3]。
该次研究的判定标准主要是患者的主诉及出现的临床症状。
1.4.3 压疮评估全面观察患者的小腿、骶尾部等部位皮肤的颜色、温度和肌肉松弛状态,综合评估有无压疮现象。
压疮的主要评估标准为:①Ⅰ期,也就是患者的皮肤表面出现有红、肿、热和麻木等症状,称之为淤血红润期;②Ⅱ期,即患者的皮肤表面呈现出紫色的现象,且整个皮下组织呈现出硬结等现象,皮肤比正常人的皮肤薄,很容易出现水泡;③Ⅲ期,则是患者的皮肤浅层组织被感染,脓液直接流出,形成溃疡,被称之为淤血溃疡期。
2 结果对头高脚低改良的截石位认识还不够全面,所以通过采用有效的护理方法措施,保证了30例患者行手术正常完成。
没有1例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因安置护理不恰当而产生不良反应。
3 讨论细节管理应该强化护理人员的细节管理意识,坚持以患者的综合情况为中心,让护理人员应该将注重手术治疗与细节管理意识的观念有效结合起来,从根本上降低患者手术过程中的不良事件发生几率,避免手术风险,从而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
其中,细节管理的优势主要凸显在下列几点:①有利于全面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提升护理人员的服务质量;②促使护患和医护满意度;③优化器械及患者体位管理质量,降低不必要风险;④降低手术不良因素,提高手术质量[4]。
患者手术中体位的安置原则:尽量保证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安全性、舒适性,避免各种并发症的发生;保证手术视野宽阔,方便医生正常操作;确保患者在手术过程中保持稳定、不移动,以避免影响在手术中影响患者的呼吸和循环功能,不压迫患者神经,不过度牵拉患者骨骼肌肉,防止患者发生体位性低血压或血压骤然升高以及颈椎推诿等严重意外[5]。
当患者实行麻醉成功之后,应该将适度大小的无菌纱布贴于患者的眼睑部位,用于保护患者的眼睛。
将床头板上调10°,可避免头部过低,尽量保证患者将肌肉放松,确保头部静脉回流。
这样能够有效减少患者眼部出现不舒适的感觉,有效降低暴露角膜炎发生;在肩托处加保护性软垫,能有效预防头低脚高截石位所致的肩背部疼痛[6-7]。
摆体位时在患者腰背部垫软垫,保证软垫整实,以此来缓解患者背部肌肉的紧张状态,降低患者的身心压力,从而有效避免血液凝聚在腰背部,防止患者的肌肉韧带被拉上。
臀部垫软垫,使得压力分散到腰背部,可有效预防压疮的发生。
改良截石位着力点在小腿肌肉丰厚处,在托腿架上垫软垫能够增加患者下肢的受力面,当托腿架稍微外翻到内缘高于外缘的(2.0±0.5)cm时,以便于患者的托腿假能够自然地向外展开,促使托腿架能够直接高于近端的边缘,尽量保持膝关节弯曲到90~100°。
同时,还需要保持患者的小腿稍微高于近端,以避免患者的腘窝受到压迫,促进患者的小腿静脉回流,这样便能够防止患者的血管内皮直接受到损伤。
在改变患者体位时使用双腿轮流抬放法,应该先指导患者将下肢的一侧轻轻放下,并慢慢拍打小腿,做好屈膝运动。
当患者保持3 min之后再将患者的另一侧的下肢轻轻抬高,有效减少腿部血液的回流和分流量。
坚持用机体来代替调整性血压,让其稳定3 min,再合理地进行二次分流,降低血液回流或者分流过量的现象。
这样能够避免患者发生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现象,对患者恢复身体健康具有良好的帮助[8-9]。
头高脚低改良截石位摆放中应用细节管理,仔细评估患者,掌握人体力学及解剖学,选择合适的体位架和安置方法,对手术患者术中和术后出现的手术体位并发症如血流动力学改变、下肢静脉血栓、腰背胀痛、腓总神经损伤等方便采取有效的预防护理措施,为患者提供更安全、更高效的手术体位,促进手术顺利进行和患者的康复,预防截石位手术体位并发症,保障患者安全[10]。
4 结论头高脚低改良截石位的摆放的护理不可忽视每一个细微的环节,护士应增强责任感及防范意识,患者的安全舒适保障在整个过程中都要从细微之处做起,耐心地为患者提供安全性高,且非常舒适的手术体位,并在手术过程中实行截石位护理方法,有效防止患者发生血流动力学改变、眼部不适和肩背部疼痛等并发症的现象,不断提高临床护理质量,最大程度地减少护理缺陷、差错、事故的發生;在细微之处对患者表达关心,提高患者舒适度和满意度,保障患者安全,提高优质护理服务质量。
[参考文献][1] 张林.妇科腔镜手术改良截石位的安置及护理[J].医学信息,2014,27(14):196-197.[2] 刘小丽,孙张萍,杨金定.不同截石位对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患者的影响[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1,5(28):51-52.[3] 李俏敏,张幼丽.改良截石位在全麻宫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体会,2014,14(25):3287-3288.[4] 陈雾霜.细节管理对腔镜手术护理配合质量的影响[J].中国社区医师,2015,12(31):143-144.[5] 陆秋燕,曾翠君,何穗英.妇科腔镜手术眼部并发症的原因及对策[J].中国医疗前沿,2012,7(16):83-84.[6] 涂红梅.改良截石位在阴式子宫切除术中的应用[J].当代护士,2013,1(1):102-104.[7] 陆频.改良截石位对妇科腹腔镜手术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32):26-27.[8] 王枝娟,方有花.改良截石位在经尿道输尿管镜手术中的应用[J].护理学报,2011,18(10):64-65.[9] 马芳.护理干预对截石位手术患者血压变化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26):14-16.[10] 宋爱胜,孙艳.循证护理在改良截石位安置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现代护理杂志,2013,19(21):2540-2542.(收稿日期:2016-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