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期刊出版后期的质量控制实践
- 格式:pdf
- 大小:104.40 KB
- 文档页数:2
科技学术期刊质量控制研究概述作者:詹洪春黄黎蒋文英杜涛郭海峰来源:《科技创新导报》2022年第18期中图分类号:G237.5DOI:10.16660/ki.1674-098x.2205-5640-1486基金项目:玉林师范学院高层次人才科研启动基金(项目编号 G2021SK10)。
作者简介:詹洪春(1974—),男,博士,副编审,研究方向为出版传媒政策与管理、学术期刊运营管理。
黄黎(1971—),男,博士,高级经济师,副编审,研究方向为企业战略管理、出版传媒融合发展。
蒋文英(1975—),女,硕士,馆员,研究方向为图书馆管理、数字阅读推广。
摘要:作为反映国家科技学术创新水平的重要窗口,科技学术期刊承担着传播自然科学知识的使命。
国内和国际学者对科技学术期刊质量控制方面的研究成果颇多,是了解和分析该主题的重要资料。
本文从科技学术期刊质量控制理论、控制内容、过程控制、控制管理、控制影响因素和控制指标等视角,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概述。
关键词:科技期刊学术期刊质量控制过程管理Overview of Quality Control Research in Sci-Tech Academic JournalsZHAN Hongchun1 HUANG Li1 JIANG Wenying2 DU Tao3 GUO Haifeng4(1.Business School of Yulin Normal University, Yulin,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 537000 China; 2.Library of Yulin Normal University, Yulin,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 537000 China; 3.<China Medicine and Pharmacy> Magazine, Beijing,100124 China; 4. Chinese and Foreign Medical Magazine Co., Ltd., Beijing, 100054 China)Abstract: As an important window reflecting the national level of sci-tech academic innovation, sci-tech academic journals undertake the mission of disseminating knowledge of natural science.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scholars have made great research achievements on the quality control of sci-tech academic journals, which are important materials for understanding and analyzing this topic.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relevant research at home and abroad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quality control theory, control content, process control, control management,control influencing factors and control indicators of sci-tech academic journals.Key Words: Sci-techjournals; Academic journals; Quality control; Process management科技学术期刊能够反映一个国家科技学术创新水平,是自然科学知识的主要载体[1]。
科技期刊在科研诚信建设中的角色与作为◎冯 婷[摘要]科技期刊作为传播学术成果、促进学术交流的重要平台,应在科研诚信体系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
文章从角色和作为两个角度出发,探讨科技期刊在科研诚信建设中的角色定位,即科研诚信的守门人、出版诚信制度的建立者和践行者、学术规范的推广者和教育引导者,并立足于这五个角色定位提出科技期刊推进科研诚信建设的举措:科技期刊应完善期刊的内控制度建设,从制度层面为科技期刊出版诚信提供保障;科技期刊编辑要加强学习并提升专业技能,以提高应对学术不端的能力和水平;科技期刊要加强对学术规范的宣传教育,勇担教育引导之责,充分发挥在学术出版中的监督、预警和纠错作用;科技期刊要与其他学术共同体进行交流协作,实现资源与信息的共建共享,进而推动学术不端的协同治理。
[关键词]科研诚信;科技期刊;角色;作为;学术不端;治理科研诚信是科技创新的基石,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基础。
学术期刊是开展学术研究交流的重要平台,是传播思想文化的重要阵地,是促进理论创新和科技进步的重要力量[1],在科研诚信建设中具有重要作用。
近年来,连续发生多起我国学者在国际性学术期刊上发表的论文被集中撤稿的事件,不仅对我国科技界和出版界的国际声誉造成了一定影响[2],而且破坏了学术生态,不利于我国科技创新的可持续发展。
为加强科研诚信建设,国家相关部门发布多项指导性文件,对推进科研诚信在工作机制、规范制度、教育引导、监督惩戒方面的建设做出部署,同时国家也愈加关注学术期刊发展,陆续出台一系列有关学术期刊发展的配套政策及法律法规,并在这些文件中明确了学术期刊在科研诚信建设中的责任,强调学术期刊要积极投入科研诚信建设[3]。
例如:2018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科研诚信建设的若干意见》指出“学术期刊应充分发挥在科研诚信建设中的作用,切实提高审稿质量,加强对学术论文的审核把关”[4];2021年,中宣部、教育部、科技部联合印发的《关于推动学术期刊繁荣发展的意见》提出“加强学术期刊作风学风建设,弘扬科学家精神,有效发挥学术期刊在学术质量、学术规范、学术伦理和科研诚信建设方面的引导把关作用”[1]。
利用信息技术提升科技期刊的质量摘要:随着网络化信息社会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手段已成为有效控制科技期刊学术质量的有效措施。
该文结合《雷达科学与技术》的质量控制实践,从刊物的内容质量控制、编校质量控制和传播质量控制三个方面阐述了相应信息技术手段的具体应用及在提升科技期刊学术质量方面所起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科技期刊质量控制网络出版科技期刊的主要作用是发布科研成果、促进学术交流和推动学科发展。
而学术质量是科技期刊发挥其作用并持续发展的根本,是出版界、学术界持续关注的焦点之一。
现今社会网络、信息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如何利用相关的信息技术手段强化科技期刊的学术质量控制、提升期刊学术质量是当前科技期刊编辑和出版单位关注的热点问题。
期刊学术质量控制主要包括内容质量控制、编校质量控制和传播质量控制。
利用相关信息技术提升对期刊的学术质量就是借助使用期刊网站传递信息,利用电子邮件联系专家和作者,利用学术不端文献检测把关内容质量、利用互联网络跟踪技术实现论文的科学评价等等,以节约成本、控制质量、提升时效。
鉴于此,本文分析了现有的技术控制手段及《雷达科学与技术》的相关实践,以期更好地提升科技期刊的学术质量。
1 期刊内容质量控制科技期刊的内容质量即其所刊载论文的内容质量,是期刊学术性与影响力的体现,也是期刊学术质量控制的关键内容[1]。
第一,利用互联网平台提高编辑加工的质量。
互联网等信息技术的发展,使期刊编辑加工工作进一步高效化:(1)稿件查重:充分利用由清华大学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开发的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检测稿件的抄袭、伪造、篡改、一稿多投等学术不端文献,从源头上提升期刊内容质量;(2)编辑加工:编辑充分利用互联网中巨大的信息资源库,对文稿中的资料数据等关键性内容进行查询和确认[2],同时通过网络和电话等快捷形式与作者沟通联系,快速解决文稿中的疑难点,保证了稿件内容的先进性、科学性和正确性。
(3)校对:充分利用计算机的“校异同”,更好地人机结合缩短校对时间。
提升科技期刊编校质量的方法探析—以《计算机科学与探索》为例◎袁 璟[摘要]质量是期刊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保障。
编校是期刊生产周期中不可或缺的核心环节,也是提高期刊质量的重要抓手。
因此,期刊有效提高编校质量对实现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文章以《计算机科学与探索》为例,从提高编辑素质、强化编辑部制度管理、发动作者参与编校工作、加强期刊审读工作、采用专业软件辅助编校工作五个方面,探究提升科技期刊编校质量的方法。
[关键词]科技期刊;编校质量;编辑素质;期刊管理;审读;编校软件科技期刊是传播科学知识、宣传科技政策、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载体,高质量的科技期刊在科技成果转化与科技信息传播中起到重要作用[1]。
以期刊质量建设为抓手,提高期刊核心竞争力是期刊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路径。
国家新闻出版署2020年印发了《报纸期刊质量管理规定》。
该规定对报纸、期刊的编校质量提出了明确要求,明确了编校差错率计算方法,并将报纸、期刊质量纳入出版单位社会效益评价考核[2]。
这彰显了国家对期刊质量的高度重视。
期刊质量涵盖内容质量、编校质量、出版形式质量、印制质量四个方面。
其中,内容质量的科学性和准确性是科技期刊的核心和灵魂,编校质量是对内容质量的优化和提升。
编辑加工文稿可以消灭差错、弥补疏漏、规范文字,而控制好科技期刊的编校质量是保证期刊质量的关键因素[3]。
同时,编校质量也关系到期刊和编辑的形象,如果期刊论文格式混乱、语句不通、错别字随处可见、标准规范不统一,会使作者和读者对期刊的印象和信任度大打折扣,不利于吸引高质量论文。
科技期刊作为连接作者、读者、编辑的学术交流平台和学术共同体,需要各方群策群力,发挥各自的主观能动性和专业技能优势,从而打造高质量的期刊。
提升科技期刊编校质量也离不开作者、编辑、审稿专家的同心协力。
文章以《计算机科学与探索》为例,从提高编辑素质、强化编辑部制度管理、发动作者参与编校工作、加强期刊审读工作、采用专业软件辅助编校工作五个方面,探究提升科技期刊编校质量的方法。
科技期刊出版质量管理制度科技期刊的出版质量是保障学术研究和学术领域发展的重要保证。
为了确保科技期刊出版质量的稳定和持续提升,需要建立科技期刊出版质量管理制度。
本文将介绍科技期刊出版质量管理制度的定义、目的、内容以及实施方式。
一、科技期刊出版质量管理制度的定义科技期刊出版质量管理制度是指为了确保科技期刊出版质量,规范和优化期刊出版流程,达到科技期刊出版质量常规化、规范化、教科书一般化的要求,建立的一套相关规章制度、流程和操作规范。
二、科技期刊出版质量管理制度的目的1. 提高科技期刊出版质量:通过制定科技期刊出版质量管理制度,规范出版流程,提高稿件的审稿、编校、审查等环节的质量,确保出版的论文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质量。
2. 优化期刊出版流程:科技期刊出版涉及多个环节,包括稿件投稿、审稿、修改、排版、审查等。
通过科技期刊出版质量管理制度的实施,可以规范和优化期刊出版的各个环节,提高出版效率,减少错误和纰漏。
3. 建立质量保障机制:科技期刊出版质量管理制度不仅可以规范期刊出版的操作和流程,还可以建立质量保障机制,对出版环节进行监督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质量问题,保障期刊出版质量的不断提升。
三、科技期刊出版质量管理制度的内容1. 稿件投稿流程和规范:明确稿件投稿的途径、要求和规定,包括投稿渠道、格式要求、稿件准备等。
2. 审稿程序和要求:明确审稿人的选择、审稿方向、审稿流程和审稿时限等要求。
3. 编校规范和要求:明确编校规范和要求,包括语言文字的规范、图表排版要求、参考文献的标注等。
4. 出版审核和评估程序:建立出版审核和评估程序,对经过审稿、编校等环节的稿件进行审核和评估,确保出版质量的达标。
5. 作者权益保护的规范和要求:明确作者权益的保护规范和要求,包括版权归属、署名权和隐私权的保护等。
6. 投诉处理和纠纷解决机制:建立投诉处理和纠纷解决机制,对读者和作者的投诉进行处理,及时解决出现的问题,并对重大纠纷进行调解和解决。
首先,我们为什么要建设世界一流科技期刊?我认为当前发展我国科技期刊的重要性包括以下四点:第一,科技期刊是科研成果交流和展示的重要载体,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二,科技期刊是科技信息资源的重要载体,关乎国家科技信息安全。
第三,科技期刊是国家科技竞争力与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标志。
第四,科技期刊是国家争取全球科技话语权的重要平台。
因此,我国当前加快发展科技期刊有其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
目前,我国科技期刊发展正迎来前所未有的政策机遇期。
2018 年 11 月 14 日,在习近平总书记主持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上,审议通过了《关于深化改革 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意见》。
会议强调,科技期刊传承人类文明,荟萃科学发现,引领科技发展,直接体现国家科技竞争力和文化软实力。
要以建设世界一流科技期刊为目标,科学编制重点建设期刊目录,做精做强一批基础和传统优势领域期刊。
2019年8月,中国科协、中宣部、教育部、科技部四部委联合发布了《关于深化改革 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意见》(简称“《意见》”),《意见》明确了我国科技期刊的发展目标,提出了实现一流期刊建设目标的措施和途径,将以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为统领,着力提升科技期刊专业管理能力,着力提升科技期刊出版市场运营能力,着力提升科技期刊国际竞争能力,全力推进数字化、专业化、集团化、国际化进程,构建开放创新、协同融合、世界一流的中国科技期刊体系。
该《意见》是贯彻落实中央深改委第五次会议精神,推动我国科技期刊改革发展的重要文件,《意见》的出台也是我国科技界里程碑式的事件,为我国科技期刊发展指出了方向。
我主要就建设世界一流科技期刊和大家交流以下三方面内容:一是当前我国科技期刊发展的现状及问题。
二是当下我们所面临的挑战。
三是科学出版社在建设世界一流科技期刊方面有哪些思考以及做了哪些具体工作。
一、当前我国科技期刊发展现状及问题根据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编的《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蓝皮书 (2017)》,截至 2017 年年底,我国科技期刊 5052 种,从语种来看,其中英文刊 330 种(占比 6.53%),中英文刊 123 种;可见英文刊的比例还是偏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