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2 化学肥料
- 格式:ppt
- 大小:5.96 MB
- 文档页数:49
《课题2化学肥料》教案一、基本信息课题授课学校授课时间教学设计及授课人二.对本节课的基本认识与理解本节课的性质、在教材屮地位与作川性质:本节课是《盐化学肥料》单兀最后一个课题,从难度上说,不及酸碱盐部分的知识,但是在化学与社会的主题卜,化肥的使用是很重要的內容。
地位:本课的內容可以看做是酸碱盐知识的延伸和拓展,学习过程中既用到酸碱盐的知识,又得以将化学知识运用到生活当中。
作用:本课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化肥为増产作出的巨大贡献,也可以让学生认识到化肥的不合理施用带来的负面影响。
有利于让学生清楚地认识到合理便用物质的重要性,有利于学生学习辩证看待间题。
学情分析有利因素:通过之前对于元素化合物以及酸碱盐的学习,学生已经具备了对于本课即将学习的化肥相关知识进行分析、归纳总结的能力,而且学生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中也了解了一些关于化肥农药残留影响人体健康的事例,对于正确认识农药化肥的作用有一定的帮助,当然这种认识还是片面的,本课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去了解化肥农药对于解决粮食紧缺问题作出的重大贡献,从而能够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到化学对社会发展起到的正面作用。
不利因素:城市学生的生活环境决定了本课一个最大的障碍就是他们对于农业常识知之甚少,对于化肥农药的作用基本没有概念,所以本课如果按照常规教学的方式进行,效率很低,对于学生的学习无法激发出足够的学习兴趣,要尽量改变教学方式,运用多种学习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化学元素对植物生长的重要性以及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了解使用化肥农药对环境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学会通过查阅资料进行自学,学会用分析归纳的方法对信息进行加工;通过了解化肥使用的“两面性”学习辩证看待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了解化学在缓解人类面临粮食供应不足方面做出的积极贡献。
进一步感受化学是推进现代社会文明和科学技术进步的重要力量。
重点常用化肥的种类、作用难点资料的整理归纳教学资源与教学手段仪器药品植株两盆,一盆为正常生长,一盆为生长不良。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十一单元-课题2化学肥料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化学肥料的定义和种类。
2.掌握化肥的主要成分及其作用。
3.了解化肥的使用注意事项。
4.培养学生正确使用化学肥料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了解化学肥料的种类和成分。
•难点:掌握化肥的作用和正确使用方法。
三、教学过程1. 热身导入(5分钟)通过提问的方式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化学肥料的概念和作用。
例如:•请问大家知道什么是化学肥料吗?•化学肥料对于植物生长有什么作用?2. 知识讲解(10分钟)通过PPT或黑板板书的形式,向学生讲解化学肥料的种类、主要成分和作用。
要注意用简洁明了的语言,避免使用过多的专业术语。
例如:2.1 化学肥料的种类•无机化肥:包括氮肥、磷肥、钾肥等。
•有机化肥:包括农家肥、堆肥等。
2.2 化肥的主要成分及作用•氮肥:主要成分为氮,促进植物生长,增加茎叶的生长和绿色部分的发育。
•磷肥:主要成分为磷,促进植物的根系发育,增加植物的吸收能力。
•钾肥:主要成分为钾,增强植物的抗寒抗旱能力,提高植物的产量和品质。
3. 案例分析(15分钟)通过给学生提供一些真实情境的案例,让他们思考如何正确使用化学肥料。
例如:案例:小明的父亲在家里种了一些蔬菜,但一段时间后发现蔬菜长得不太好。
请问这可能是由于使用化学肥料不当导致的吗?应该如何正确使用化学肥料呢?引导学生讨论可能的原因和解决办法,确保学生能够理解化学肥料的使用注意事项。
4. 小组讨论(1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种化学肥料进行进一步研究。
要求他们整理出如下信息:•化学肥料的主要成分和作用;•使用该化学肥料的注意事项;•该化学肥料的优缺点。
5. 小结归纳(5分钟)让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上台展示他们的研究成果,并对其他同学的报告进行评价和补充,最后进行小结归纳。
同时,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小结的关键词,让他们填写到自己的笔记中,便于复习。
6. 拓展延伸(5分钟)提问学生关于化学肥料的拓展问题,鼓励他们主动思考和进一步学习。
部编版九年级化学下册《课题2化学肥料》评课稿1. 引言《课题2化学肥料》是部编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的一节重要课程,主要介绍了化学肥料的种类、用途和制作方法。
本文将对该课题进行全面的评课,从课程设计、教学方法和学习效果等方面进行分析和评价,旨在为教师提供改进教学和提升学生学习效果的参考。
2. 课程设计评价2.1 整体设计合理性课题2的整体设计合理,通过引入化学肥料的相关概念和背景知识,培养学生对化学肥料的认识和理解。
课程设置了多个板块,包括化肥的种类、肥料的使用与注意事项以及肥料的制作等,使学生能够全面了解化学肥料的相关知识。
2.2 知识与能力目标明确课题2的知识与能力目标明确,学生需要掌握化肥的种类、化肥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以及化肥的制作方法。
这些目标既有理论知识的学习,也有实践操作的能力培养,能够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2.3 教学时长合适课题2的教学时长适中,能够充分保证重点知识的讲解和学生的实践操作。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适当调整教学进度,确保学生能够全面掌握课程内容。
3. 教学方法评价3.1 多媒体辅助教学教师在课堂上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方法,通过展示图片、示意图和动画等,生动形象地讲解了化学肥料的种类和制作方法。
多媒体辅助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3.2 实践操作课题2中的化肥制作环节设置了实践操作环节,学生可以亲自动手制作化肥。
这种实践操作的教学方法能够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提高学习的参与度和效果。
3.3 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互相讨论和交流,共同解决问题。
小组合作学习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提高学习效果。
4. 学习效果评价4.1 知识掌握情况经过课题2的学习,学生能够全面掌握化学肥料的种类、使用方法和制作方法。
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较好,对实践操作也能够熟练进行。
4.2 学习兴趣提高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和实践操作的方式,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了有效的激发。
课题2 化学肥料授课教师:刘志强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化学元素对植物生长的重要性及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
(2)了解化肥、农药对环境的影响。
2. 过程与方法(1)学习用分析、归纳的方法对有关信息进行加工。
(2)学会自学,提高自己组织语言的能力。
(3)善于用辩证的方法看待问题。
(4)学习如何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为提高人们生活水平、维护人体健康而好好学习化学的决心。
教学重点能初步区分氮肥、磷肥、钾肥。
教学难点归纳初步区分氮肥、磷肥和钾肥的步骤和方法。
教学方法自学,学生讲解,实验,分析,归纳,应用实际。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引言] 在一派欣欣向荣的农村景象中,多彩多姿的植物给美丽的自然画卷,增添了无穷的活力。
植物生长需要哪些元素?[幻灯片] 植物生长所需的化学元素缺乏N、P、K的植物生长情况[过渡] 随着世界人口的增长,人类对农产品需求量增大,增施化肥逐渐成为农作物增产的最有力措施。
农作物对氮、磷、钾的需求量大,因此氮肥、磷肥、钾肥是最主要的肥料。
[学生阅读] 学生阅读书本本节关于氮肥、钾肥和磷肥的内容,归纳常见氮肥及作用、常见磷肥及作用、常见钾肥及作用,教师适当补充[过渡] 以上各化肥营养元素比较单一,为使作物均匀地吸收各营养成分,人工合成了一些含多种营养元素的复合肥料。
例如:硝酸钾、磷酸铵。
[转折] 除了化肥外,为了防止病虫害,农民还大量施用农药。
[投影] 但任何事物都有利有弊,我们应该一分为二去看待问题。
大家请看下面的短片。
[辩论] 正方:为了增产应该使用化肥和农药;反方:为了健康和环境应该禁止使用化肥和农药。
[发言稿][引导] 不同土壤结构需不同营养元素的化肥,那我们如何区分各种化肥,以防施肥不合理。
注:铵态氮肥不能和碱一起使用。
[课堂练习]1. 在植物生长过程中,施用氮肥能使枝叶繁茂、磷肥能使果实饱满、钾肥能使茎秆健壮。
种植吃叶的蔬菜(如青菜),应施用较多的化肥是()A.磷肥B.NH4NO3C. K2SO4D.微量元素肥料2. 造成水体污染的主要原因是()①天然水与空气、岩石和土壤的长期接触②工业生产中的废气、废水和废渣的随意排放③农业生产中化肥、农药的不当使用④城市生活污水的大量排放A.①②B.①③C.②③④D.②③[课后作业]1.钾肥可以增强农作物的抗倒伏能力,目前农村常用的钾肥是…( )A. 尿素B.碳铵C. 硫铵D.草木灰2.某农场的小麦茎、叶生长不茂盛,需施加氮肥。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十一单元课题2 化学肥料(第二课时)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化学肥料的种类和作用,并掌握常见化学肥料的成分。
2.能力目标:能够识别不同类型的化学肥料,并了解其适用场景。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环境保护的意识,强调合理使用化学肥料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点1.理解不同化学肥料的成分和作用。
2.掌握化学肥料的正确使用方法。
三、教学难点1.分辨和辨别不同类型化学肥料的特点和适用场景。
2.强调合理使用化学肥料的环保意识。
四、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教材2.教学课件3.实验用化学肥料样品和实验器材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中的图片或描述,引入化学肥料的概念。
•向学生提问:你们了解什么是化学肥料吗?它的作用是什么?2. 介绍化学肥料(15分钟)•分组讨论:请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并共享自己对化学肥料的了解。
每个小组从自身的观察和经验出发,讨论化学肥料的种类和作用。
•汇报讨论结果:请各小组派代表进行简要汇报,教师进行点评并引导学生对汇报内容进行补充和修正。
3. 化学肥料的种类和成分(20分钟)•使用课件的动画展示不同种类的化学肥料的成分和特点,包括氮肥、磷肥、钾肥等。
分析它们在植物生长中的作用和重要性。
•通过比较,让学生了解适用于不同作物和土壤的化学肥料类型。
4. 化学肥料的正确使用方法(20分钟)•介绍化学肥料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包括使用量、使用时机和喷洒方法等。
•强调合理使用化学肥料的重要性,以避免过度施肥和对环境造成污染的问题。
5. 实验活动(30分钟)•进行小组实验:将不同种类的化学肥料样品与植物进行组合种植,观察不同化学肥料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并记录。
•学生讨论:学生们根据实验观察结果,讨论不同化学肥料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差异。
•教师总结:教师以实验结果为基础,总结和强调不同化学肥料的使用方法和适用场景。
6. 小结与作业布置(10分钟)•与学生总结本节课的要点和重点,确保学生掌握了化学肥料的种类和使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