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汽车发动机再制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汽车发动机再制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汽车发动机再制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汽车发动机再制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目 录

1. 总论 (3)

1.1 项目概况 (3)

1.2 主要研究结论 (4)

2. 项目实施背景及必要性分析 (6)

2.1 项目实施的背景 (6)

2.2 经济和社会效益 (7)

3. 市场分析 (8)

3.1 旧件来源 (8)

3.2 市场去向 (8)

4. 产品和工程技术方案 (9)

4.1 产品方案 (9)

4.2 工艺技术方案 (10)

4.3 产品技术要求 (10)

5. 主要建设内容 (11)

5.1 主要建设项目 (11)

5.2 建筑工程方案 (11)

5.3 主要设备选择 (11)

6. 组织机构及人力资源配置 (14)

6.1 生产制度 (14)

6.2 劳动定员 (14)

7. 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 (15)

7.1 工程费用 (15)

7.2 建设投资 (15)

7.3 流动资金估算 (15)

7.4 融资方案与利息估算 (16)

7.5 总投资与投资计划 (16)

8. 财务评价 (17)

8.1 财务效益估算 (17)

8.2 盈利能力分析 (17)

8.3 盈亏平衡分析 (17)

8.4 财务评价结论 (18)

附表:

利润与利润分配表

资产负债表

1.总论

项目名称:汽车发动机再制造产业化项目

建设单位:XXXXXXX股份有限公司

1.1 项目概况

再制造是废旧产品高技术修复、改造的产业化。与欧美国家的再制造在原型 产品制造工业基础上发展起来不同,中国特色的再制造产业基于自主创新的寿命 评估技术、表面工程技术和自动化表面技术。

2010 年 2 月,国家发改委和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确定启动汽车零部件再 制造产品商标,旨在加强对再制造产品监督力度,进一步推进汽车零部件再制造 产业健康发展。2010 年 5 月,国家发改委联合科技部、财政部、环保部等 11 个部委颁发《关于推进再制造产业发展的意见》。《意见》指出,“深化汽车零 部件再制造试点。以推进汽车发动机、变速箱、发电机等零部件再制造为重点, 加大资金投入,消除制度瓶颈,完善回收体系,规范流通市场,努力做大做强。”

国家发改委目前正在按照法律要求和国务院统一部署,组织编制《全国循环

经济发展总体规划(2011-2015)》、《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和《节能环保

产业规划》。这些规划均把再制造产业化作为重要内容,将进一步明确“十二五” 时期我国再制造产业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促进再制造产业健康有序

和快速发展。

公司目前已获得了东风朝阳柴油机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朝柴”)、萍 乡市科尔发动机有限公司、江苏瑞能动力总成有限公司三家企业生产销售的所有 型号的汽车柴油发动机再制造的授权。其中,朝柴于 1978 年开发出中国第一台 高速直喷式车用柴油机,该柴油机型号为 6102Q 型。

朝柴经过二十多年开发研制,目前产品有 4100、4102、4105、6102、6105、 6110、QD32、4D 八大系列柴油机产品,包括自然吸气、增压、增压中冷,近 200 个变型品种。“CY”牌柴油机具有体积小、功率大、噪声低、起动性能好、 可靠性高等特点,尤其在环保、节能方面更具有独特的优势,被誉为中国轻型车

用柴油机第一品牌。目前,朝柴具有年产各型柴油机 21 万台的能力,与江淮汽

车公司等 100 多家汽车制造企业配套,产品社会保有量超过 200 万台,同时单

机或随车出口到 40 多个国家和地区。按年废旧回收发动机占市场保有量的 10%

计算,朝柴公司每年废旧发动机的回收量约为 20 万台。

本项目规划按回收量中 5%~10%的比例用于富瑞特装再制造项目,确定再 制造规模为 1 万台,两班制生产。

1.2 主要研究结论

1.2.1 项目建设背景

本项目符合《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 年本)》2011 第 9 号令中第三 十八条“环境保护与资源节约综合利用”中“30、废旧汽车、工程机械、矿山机 械、机床产品、农业机械、船舶等废旧机电产品及零部件再利用、再制造,墨盒、 有机光导鼓的再制造(再填充)” 。

本项目的实施能够促进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可大大促进再生 资源回收体系的建设,符合国家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的要求,同时也是环境 保护与保持我国乃至世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本项目在XXXXXXX股份有限公司厂区空地进行建设,厂址位于XXXXXXXXXXX。

1.2.2 主要建设内容

(1)新增生产厂房 2 座,轻钢结构,建筑面积 30000m2;(2)新增办公 楼 1 幢,钢砼框架结构。长 50m,宽 15m,3 层,总建筑面积 2250 m2;(3) 新增 2 层辅助用房 1 幢,轻钢结构,长 40m,宽 15m,总建筑面积 1200m2(4) 项目辅助基础设施建设,包括道路、绿化等。

项目建成后,可实现年再制造 1 万台发动机。建设期 3 年。 项目实施分为三阶段:前期准备阶段,项目实施阶段,项目完成阶段。根据

本项目建设规模、投资额度及建设单位具体状态,并参照类似工程的工程进度, 拟定建设周期为 3 年。

1.2.3 投资规模和资金筹措

根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改投资[2006]1325 号“关于印发建设项目经 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的通知规定,建设项目评价中的总投资包括建设投资、建设 期利息和铺底流动资金;本项 目 总投 资为 18996.30 万元,其中建设投资 15763.42 万元,建设期贷款利息 850.28 万元,铺底流动资金为 2382.60 万元。

1.2.4 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

汽车发动机再制造产业化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财务指标表明,本项目投资财务内部收益率为 12.70%(所得税后),财务净现值大于零,投资回收期为 9.19 年(所得税后)。项目在实现预期 投入产出目标的情况下财务上可以接受,能按时收回投资,有较好的经济 效益。

本项目的实施有利于循环经济发展,保护环境、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有利于 我国汽车的产业发展,可促进汽车市场结构的调整,有利于我国的工业化进程实 现可持续发展;有利于我国发动机开发和制造的技术升级。

2.项目实施背景及必要性分析

2.1 项目实施的背景

近年来,我国许多行业和企业都把发展循环经济,开发节能环保的技术和产 品作为参与竞争的主要手段以及保持可持续发展的动力。随着国务院《节能减排 综合性工作方案》的提出,汽车零部件和机械设备再制造作为循环经济的新亮点 被列为重点推进项目。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提出要打好节能减排攻坚 战和持久战,其中特别提到要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和节能环保产业。“再制造”在 世界范围内是非常有发展前途的新兴行业,所谓“再制造”就是把用过的一些产 品通过修理、翻新使它能够达到新出厂产品的性能质量,这样可以节约大量的原 材料和资金,为社会重新使用,即变废为宝。有关资料显示,汽车再制造业在国 外已有近 50 年的发展历史,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制造和服务体系。德国大众 在 50 年时间里已再制造发动机 720 万台,销售的再制造发动机与配套新发动机 的比例为 9∶1,而且再制造发动机的市场份额还在持续地增长。

我国汽车再制造业与国外相差甚远,从第一家从事汽车再制造的专业公司济 南复强动力有限公司 1998 年正式投入运营算起,到目前为止也仅有上海大众、 中国一汽、玉柴等屈指可数的几家公司,我国汽车再制造还刚刚起步,再制造主 要的产品还是发动机。

2005 年,国务院在《关于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支持发展 再制造。2005 年,经国务院批准,国家第一批循环经济试点将再制造作为重点 领域。2008 年,《循环经济促进法》将再制造纳入法律范畴进行规范。目前我 国汽车零部件再制造试点取得了初步成效,到 2009 年底,已形成汽车发动机、 变速箱、转向机、发电机共 23 万台套的再制造能力。

2010 年我国汽车保有量超过 8000 万辆,主要工程机械保有量 300 多万台, 如再制造产品的市场占有率达到配件市场的 5%,就可以实现 400 亿元以上的产 值,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与制造新品相比,再制造可节能 60%,节材 70%, 大气污染物排放量降低 80%以上。

发动机再制造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维修”,也不同于对报废产品的简单“回 收再循环”。再制造是指把旧汽车零部件通过拆解、清洗、检测分类、再制造加

工或升级改造、装配、再检测等工序后恢复到像原产品一样的技术性能和产品质量的批量化制造过程。 目前国家规定,可以进行汽车再制造的汽车零部件包括发动机、变速器、发

电机、转向器和起动机五类。通过再制造工序,再制造产品在性能和质量水平上 至少不低于同类新制产品,而成本只有新产品的一半左右。

本项目的建设正是有利于落实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有利于建设 低投入、高产出、低能耗、少排放可持续发展的国民经济体系,有利于建设资源 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本项目的建设利用发动机再制造技术,回收利用废旧柴油发动机进行再制 造,节约了社会资源,一方面可以推动再制造产业的发展,一方面能够提升企业 自身在市场中的竞争力,是节省成本增强市场竞争力的需要。

2.2 经济和社会效益

经济效益分析:项目年正常发动机再制造产量为 10000 台,销售价 CY4102 为 2.3 万元/台(含税价),CY6D 为 3.2 万元/台(含税价),废金属 2500 元/ 吨。项目正常年新增销售收入 28815.83 万元(含税价计)。财务指标表明, 本项目投资财务内部收益率为 12.70%(所得税后),财务净现值大于零, 投资回收期为 9.19 年(所得税后)。项目在实现预期投入产出目标的情况 下财务上可以接受,能按时收回投资,有较好的经济效益。

社会效益分析:本项目共计新增就业岗位 250 个,可循环利用废旧发动机 零部件 3940 吨。年上交国家税金为 1066.34 万,其中上交营业税金及附加 133.71 万,上交企业所得税 932.635 万。

3.市场分析

3.1 旧件来源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统计,2011 年我国汽车保有量已突破 1 亿辆。每

年报废车辆数量巨大。据初步测算,若我国每年报废车辆的 30%用于再制造, 则年均销售额至少可创 560 亿元,回收附加值 790 亿元,解决就业 38 万人,减 少二氧化碳排放量 1500 万 t,可以替代 2000 万 t 以上燃油。

2010 年 5 月,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 11 个部委发布的《关于推进再 制造产业发展的意见》(发改环资[2010]991 号)中指出,“以推进汽车发动机、 变速箱、发电机等零部件再制造为重点,完善回收体系,规范流通市场……。”

本项目采用富瑞特装提供再制造发动机给用户,用户将需大修的发动机或废 旧发动机折价卖给富瑞特装的回收方式。项目规划产能为 1 万台再制造发动机, 规划每月回收废旧发动机 1200 台左右,并按 1200 台的仓储能力配备旧机立体 式仓库。

3.2 市场去向

《关于推进再制造产业发展的意见》指出,“在部分定点维修网点(含汽车 ‘4S’店)设立再制造产品专柜,建立再制造产品连锁示范店和售后服务点。 选择若干制造企业和维修企业,开展再制造产品生产与售后服务一体化试点。”

XXXXXXX股份有限公司计划与 4S 店合作,并以 4S 店的发展模 式,打造富瑞特装全系列产品的服务优势。将再制造发动机系统融入整车销售的 服务网络中,充分利用已有的整车销售网络,打造发动机再制造系统的服务优势。 同时,可以利用 4S 店的服务模式,将再制造发动机用于替代大修发动机,缩短 用户等待时间,提升 4S 店服务品位。

同时,朝柴公司在全国设立了 26 个办事处、600 余家服务中心(站),服 务半径 50 公里,全天候 24 小时为用户提供“主动、快速、有效”的准时化优 质服务。公司计划与服务站合作,将再制造发动机产品融入其销售服务网络中, 将再制造发动机用于替代大修发动机,缩短用户停车等待时间,提升服务站的服 务质量和响应能力。

4.1 产品方案

4.产品和工程技术方案

本项目为再制造 1 万台汽车柴油发动机项目。

项目每年回收朝柴 CY4102 系列发动机 5330 台,再制造 4000 台,功率 63kW~125kW,主要配套轻型及中型卡车,6~9 米的客车;回收朝柴 CY6D 系 列发动机 8000 台,再制造 6000 台功率 180kW,主要配套中、重型载重汽车、 客车及工程机械。

两种型号柴油发动机再制造率见下表:

表 5.1-1 朝柴 CY6D 系列再制造率

序号指 标零件重量

(kg)

可利用零件重量(kg)

1主要可再制造零件470386 2清洗后直接可利用零件7560

3直接报废资源化零部件50—

4整机重量595

5再制造率(按重量计)(386+60)/595 = 75%

表 5.1-2 朝柴 4102 系列再制造率

序号指 标零件重量

(kg)

可利用零件重量

(kg)

1主要可再制造零件280230

2清洗后直接可利用零件4536

3直接报废资源化零部件30—

4整机重量355

5再制造率(按重量计)(230+36)/355 = 75%项目建成后,每年另可回收金属 0.595 ×( 8000-6000 ) +0.355 × (5330-4000)=1663 吨

4.2 工艺技术方案

汽车发动机再制造产业化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通过与“装备再制造技术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等国内相关科研院所合作,进行产学研的研发体系建设,积极推进再制造技术研发和鼓励技术创新。研发重 点是发动机再制造修复及加工技术,包括表面电刷镀修复曲轴轴颈技术、高速电 弧喷涂修复缸体主轴承孔技术、缸盖气门座及气门导管修复技术、等离子弧喷涂 技术、表面强化技术等。

以上再制造技术不仅可使零件的尺寸精度和质量标准不低于原型新品水 平,而且在耐磨、耐蚀、抗疲劳等性能方面达到原型新品水平,并最终确保再制 造装备零部件的性能质量达到甚至超过了原型新品,同时基本实现再制造全过程 无废水、废气排放,提高回收利用率和装备技术水平。

4.3 产品技术要求

汽车柴油发动机再制造主要技术要求如下:

(1)再制造发动机符合国家发动机标准

(2)再制造发动机的排放水平满足国家现行法规规定

(3)再制造发动机噪声优于原发动机水平

5.主要建设内容

5 项目建设内容

本项目拟选厂址位于XXXXXXX。项目新

增建筑面积 30450 ㎡。新增生产厂房 12 座,轻钢结构:厂房建筑面 积30000m2。新增办公楼 1 幢,总建筑面积 2250 m2。新增 2 层辅助用房 1 幢,总建筑面积 1200m2。根据生产工艺及产量的要求,本项目拟增加主要 生产设备(按每班工作 8 小时,两班工作制配置)共计 87 台(套)。

6.组织机构及人力资源配置

6.1 生产制度

根据生产规模及生产工艺特点,项目按照二班制生产,每班工作 8 小时,年运行 250 天。

6.2 劳动定员

根据工作需要,工厂的部门和人员组成应本着精简、高效的原则进行设置和 组织,在此原则上,项目计划新增人员 250 人,其中生产一线员工 188 人,设备 管理 11 人,生产计划现场管理 11 人,质量控制人员 10 人,技术人员 21 人,门 卫 3 人,行政及辅助人员 6 人。

7.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

7.1 工程费用

本项目建筑工程采用单位工程量投资估算法,工程单价主要依据省建

设厅发布的建筑工程造价估算指标,以及江苏省内类似工程项目造价情况,

主要设备价格依据生产厂商报价,工器具购置费为设备购置费的 2%。工程

费用合 11172.78,其中建筑工程费 6712.78 万元,安装工程费 400.00 万

元,设备购置费 4000.00 万元,工器具购置费 60.00 万元。

7.2 建设投资

据估算,本项目建设投资为 15763.42 万元。建设投资构成详见下表。

表 12.2.6-1 建设投资构成表

序 号费 用 名 称金额(万元)占总投资比例(%)

1.建筑工程费671

2.78 42.6

2.设备及工器具购置费4060.00 25.8

3.安装工程费400.00 2.5

4.工程其他费3157.60 20.0

5.基本预备费1433.04 9.1

建设投资15763.42 100 各项建设投资估算详见建设投资估算表 1.1~1.2。

7.3 流动资金估算

根据本项目的产品流动资金周转情况和产品的生产特点,流动资金估

算按照分项详细估算法进行估算。

表 12.3-1 正常年流动资金估算见表

序号项 目最低周转天数周转次数金额

1 流动资产11434.15

5980.50

1.1 应收帐款90 4

1.2 存货90 4

5238.21

1.3 现金30 12 215.44

2 流动负债3492.14

2.1 应付帐款120 3 3492.14

3 流动资金(1-2)7942.01

本项目正常年流动资金占用额为 7942.01 万元。具体详见流动资金估

算表附表 6。

铺底流动资金约占全部流动资金的 30%,约 2382.60 万元。

7.4 融资方案与利息估算

本项目建设投资 15763.42 万元,其中 8000 万元为银行贷款,其他为 企业自有资金。本项目铺底流动资金 2382.60 万元,全部企业自有资金。

本项目共向银行贷款 8000.00 万元,贷款期限 5 年,宽限期 3 年,贷 款利率为 6.55%,建设期贷款利息为 850.28 万元。

7.5 总投资与投资计划

本项目总投资为 18996.30 万元,其中建设投资 15763.42 万元,建设 期贷款利息 850.28 万元,铺底流动资金为 2382.60 万元。

根据项目建设实际需要,本项目建设期为 3 年,建设投资在建设期内 全部投入。项目正常年流动资金根据各年运营负荷逐年按比例投入,本项 目分年投资计划详见下表。

项目分年投资计划表 单位:万元

序号指标名称第 1 年第 2 年第 3 年

1

建设投资和

建设期利息5352.725539.285721.69其中:企业自有2352.723039.283221.69长期贷款3000.002500.002500.00

2铺底流动资金2382.60其中:资本金2382.60

银行短期贷款

8.财务评价

8.1 财务效益估算

项目财务评价计算期 13 年,建设期为 3 年,其中前 3 年为建设期,第

4 年至第 13 年为运营期,投产第 1 年就达到满负荷生产。本项目年销售收 入达 28815.83 万元。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规定,本项目所得税税率为 25%。 本项目正常年所得税为 932.63 万元。

本项目投产后正常年净利润为 2797.89 万元。本项目所得税后利润提 取 10%的盈余公积,其余计为未分配利润。详见利润与利润分配表(附表)。

8.2 盈利能力分析

总投资收益率=(运营期内平均息税前利润/总投资)×100%

本项目总投资收益率为 15.16%。

本项目财务现金流量分析结果见下表:

表 13.3.1-1 财务现金流量分析结果表

序号名称单位所得税前所得税后备注

1项目投资内部收益率%16.53% 12.70%

2项目投资财务净现值万元4406.14664.99 ic=12%

3项目投资回收期年7.98 9.19 含建设期

经测算,项目投资财务内部收益率所得税后 12.70% ,所得税前 16.53%,所得税后财务净现值为 664.99 万元,该项目在财务上可以接受; 所得税后投资回收期为 9.19(含建设期 3 年)年,项目能够收回投资。

资本金净利润率=(运营期内平均净利润/项目资本金)×100%

本项目资本金净利润率为 16.15%。

本项目资本金财务内部收益率为 14.36%。详见项目资本金财务现金流 量表附表 11。

8.3 盈亏平衡分析

以生产能力利用率表示的盈亏平衡点(BEP),其公式为:

BEP=年固定成本/(年产品销售收入-可变成本-销售税金及附加)

×100%

按各年实际成本构成计算,正常年以生产能力利用率表示的盈亏平衡 点为 62.56%。

8.4 财务评价结论

财务指标表明,本项目投资财务内部收益率为 12.70%(所得税后), 财务净现值大于零,投资回收期为 9.19 年(所得税后)。项目在实现预期 投入产出目标的情况下财务上可以接受,能按时收回投资,有较好的经济 效益。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