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康复手法
- 格式:docx
- 大小:36.70 KB
- 文档页数:2
小儿肱骨髁骨折内固定术后康复训练小儿肱骨髁骨折是儿童常见的骨折类型之一,通常需要进行内固定术来稳定骨折部位。
术后康复训练对于恢复肱骨功能、预防并发症和促进骨折愈合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小儿肱骨髁骨折内固定术后的康复训练内容。
一、手术后的注意事项术后患儿需要保持充分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和碰撞,避免使用受伤的手臂。
家长应该协助孩子进行日常生活活动,避免对伤口造成额外的压力或摩擦。
饮食上应注意营养均衡,增加钙和维生素D的摄入,有利于骨折的愈合。
二、早期康复训练1. 关节活动训练:术后第一天开始进行肩关节和肘关节的主动活动,通过旋转、屈伸等动作来促进关节的灵活性。
2. 指掌关节活动训练:通过握拳、松开等动作来促进手指和手掌的活动,有利于手部的功能恢复。
3. 肌力训练:通过进行肌力锻炼,如屈伸手臂、提重物等动作,有助于恢复肌肉的力量和功能。
三、中期康复训练1. 关节活动训练:继续进行肩关节和肘关节的主动活动,逐渐加大活动范围和强度。
2. 指掌关节活动训练:进行握拳、松开等活动,逐渐增加手指和手掌的灵活度。
3. 肌力训练:进行肌力锻炼,如屈伸手臂、提重物等动作,逐渐增加训练的难度和负荷。
4. 平衡和协调训练:进行一些平衡和协调性的动作,如单脚站立、双手交替触碰肩膀等,有助于提高孩子的身体控制能力。
四、晚期康复训练1. 关节活动训练:继续进行肩关节和肘关节的活动,逐渐达到正常范围。
2. 指掌关节活动训练:进行握拳、松开等活动,逐渐恢复手指和手掌的功能。
3. 肌力训练:进行肌力锻炼,如屈伸手臂、提重物等动作,逐渐恢复肌肉的力量。
4. 功能训练:进行一些复杂的功能性动作,如抓握、拧开瓶盖等,有助于恢复手臂的日常功能。
在整个康复训练过程中,家长和医护人员的积极配合和指导是非常重要的。
家长应引导孩子积极参与康复训练,鼓励他们坚持锻炼,提高治疗效果。
同时,家长还应注意观察孩子的康复情况,如有异常或不适及时与医生沟通。
小儿肱骨髁骨折内固定术后的康复训练是一个持续而复杂的过程,需要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康复方案。
小儿肱骨髁上骨折复位标准小儿肱骨髁上骨折是儿童常见的骨折类型之一。
正确的复位对于患儿的康复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小儿肱骨髁上骨折复位标准进行详细阐述,包括复位方法、操作步骤、复位成功的评估以及注意事项。
一、小儿肱骨髁上骨折复位标准概述小儿肱骨髁上骨折复位标准主要依据骨折类型、患儿年龄和骨折部位进行判断。
复位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骨折端对位对线良好:骨折端整齐,无明显错位,骨折线呈线性。
2.骨折部位稳定:骨折部位无明显移位,固定后不易再移位。
3.关节功能恢复:复位后关节可正常活动,无明显疼痛。
二、复位方法及操作步骤1.麻醉:根据患儿年龄和病情,选择合适的麻醉方法。
2.体位:患儿取仰卧位,患肢外展,肩部用沙袋固定。
3.手法复位:术者双手握住骨折远端和近端,轻轻牵引,沿骨折线方向缓慢用力,使骨折端逐渐对位。
4.复位过程中,应注意观察骨折端对位情况,如有困难,可适当辅助器械。
5.复位成功后,进行固定。
常用固定方法有石膏固定、小夹板固定等。
三、复位成功评估与注意事项1.复位成功评估:复位后,骨折端对位对线良好,关节功能恢复,无明显疼痛。
X光片检查显示骨折线呈线性,骨折端无明显移位。
2.注意事项:(1)复位过程中应轻柔操作,避免过度用力,以免加重骨折端损伤。
(2)复位成功后,固定要牢固,确保骨折部位稳定。
(3)密切观察患儿病情变化,如出现疼痛加剧、肿胀加重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
(4)指导患儿进行康复训练,促进关节功能恢复。
通过以上阐述,相信大家对小儿肱骨髁上骨折复位标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治疗的最新研究进展肱骨髁上骨折是一种儿童常见骨折,约占四肢骨折中的5%,占肘部骨折中的60%左右,而且以伸直型骨折为主[1]。
肱骨髁上骨折的常见并发症就是肘内翻,尺偏型骨折儿童肘内翻的概率达到50%[2]。
最近几年,国内外在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研究领域取得了巨大进展,本文就肱骨髁上骨折的治疗进展情况进行详细论述。
标签: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治疗方法;研究进展对于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来说,在强调应用最佳疗法让骨折断端能解剖复位的同时,还要关注固定位置、固定方法。
现在研究热点集中在整复外固定、闭合复位经皮穿刺针固定、切开复位内固定等[3]。
在骨折治疗的同时还要预防和避免损伤神经、血管、缺血挛缩、肘内翻等不良情况的发生。
1. 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治疗的最新研究肱骨髁上骨折可划分为伸直型与屈曲型,而伸直型又可分为桡偏型与尺偏型,90%儿童肱骨髁上骨折为伸直型。
若得不到恰当治疗会引起肘内翻、神经血管受损、Wolkmann 缺血挛缩等严重并发症。
近些年来,国内外在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治疗方面取得了长足的研究进展[4]。
1.1 闭合复位外固定疗法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早期进行手法复位外固定是该类骨折的最基本疗法,几乎适用于所有骨折儿童。
复位要求需获得断端完善对线、彻底纠正骨折断端旋转畸形及前后或侧向倾斜,尤其是尺偏移位骨折,多数主张矫枉过正,将桡侧嵌插,稍分离尺侧,有助于预防肘内翻[5]。
①夹板固定方案:这是传统中医治疗方案,通过临床实践验证夹板固定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式。
国内有研究者在84例伸直型闭合骨折治疗实验中应用小夹板固定患肢在屈肘900位置,并加垫使得骨折远端呈桡侧倾斜和桡偏位、及时调整夹板松紧度,结果发现82例患者治疗良好,仅2例出现肘内翻[6]。
还有人研究选择超肘关节固定屈肘在1100左右、前臂旋前或中立位,也获得了满意的临床疗效[7]。
②石膏固定:该方案能有效控制前臂旋转及屈肘角度。
在前臂旋前位时,外侧桡骨压迫肱骨,内侧尺骨拉动肱骨,这种力学结构得到大家的一致认可[8]。
肱骨髁骨折康复训练
主要的康复训练计划包括:第一,固定以后可以做一些伸屈指、掌、腕关节的活动,患肢做主动的肌肉收缩活动。
第二,肩肘关节的活动。
伤后2~4周除继续以上的训练以外,逐渐要增加做肩肘关节的活动。
第三,旋转肩关节的活动。
第四,外展、外旋肩关节的活动。
上臂的外展、外旋,可以用手摸自己的头后部。
第五,可以做双臂的轮转活动。
这些方法可以使肩、肘、腰、颈等部位都得到锻炼,建议大家每次15分钟,每天3~4次。
肱骨骨折包括肱骨外科颈的骨折和肱骨干的骨折,治疗上以闭合复位外固定为主。
一般肱骨骨折复位并进行固定牵引数天以后就可以进行功能锻炼,开始可以做患侧肌肉的静力性收缩以及被动锻炼,逐步可以过渡到关节活动度的训练,肌力的训练、作业治疗等等。
康复训练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循序渐进,不能鲁莽行事。
早期坚持功能锻炼可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环,而骨折的愈合主要依靠局部的血液供应,所以功能锻炼对骨折愈合起着促进和推动的作用,可以促进消肿、防止关节粘连和僵硬、促进骨折愈合、促进血液循环。
儿童肱骨髁间骨折治疗方法
儿童肱骨髁间骨折的治疗方法包括手法复位外固定、闭合复位克氏针内固定、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等。
1. 手法复位外固定:对于影像学提示稳定的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学界公认手法复位是首选方案。
复位后,应使用石膏、支具或夹板等外固定于屈肘旋后位,一般屈肘于约90°,对屈曲型屈肘角度适当减小约70°有利于骨折恢复。
手法复位后应拍摄X光片,了解骨折复位是否成功。
如果骨折对位良好,应定期复查X线,石膏或夹板等外固定保留4~6周。
2. 闭合复位克氏针内固定:适用于部分稳定的儿童肱骨髁上骨折。
3. 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对于不稳定性的骨折,或者经手法复位失败及某些新鲜的骨折,可以考虑切开复位内固定。
除了上述方法,还可以采用药物治疗,如酮洛芬和双氯芬酸钠,这些药物有镇痛、消炎的作用,可以缓解骨折带来的疼痛。
在治疗过程中,需要密切关注患儿的情况,如患肢远端血运、腕指关节活动、桡动脉搏动、有无异常疼痛和前臂肿胀及皮肤颜色等,以便尽早发现异常情况,避免前臂骨筋膜室综合征的发生。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不构成专业医疗建议。
治疗方法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由医生确定,家长应配合医生进行治疗,并密切关注孩子的康复情况。
肱骨髁上骨折是儿童最常见的骨折类型之一,通常发生在5-10岁的儿童中。
这种骨折通常由于孩子在玩耍或运动时摔倒而导致,其主要症状是肘关节疼痛、肿胀和活动受限。
针对这种骨折,安全康复训练是非常重要的,能够帮助孩子恢复手臂的功能并预防再次受伤。
接下来,我们将为您详细介绍小孩肱骨髁上骨折的安全康复训练内容。
1. 康复前准备在进行肱骨髁上骨折的安全康复训练之前,首先要确保孩子的骨折已经得到了充分的治疗,比如外科手术或者保守治疗。
只有在骨折得到充分愈合的情况下,才能进行康复训练。
2. 康复训练的初期阶段在骨折初期,孩子的肘关节活动会受到限制,因此康复训练的初期阶段主要以温和的passiv动作开始。
这包括手动牵拉和轻柔的肌肉拉伸,旨在恢复肘关节的活动范围并减少肌肉僵硬。
3. 渐进式力量训练一旦孩子的肘关节活动开始恢复,并且医生确认愈合情况良好,便可逐渐开始进行力量训练。
这包括手臂的屈曲、伸直和侧屈等运动,旨在恢复手臂的力量和稳定性。
4. 平衡和协调训练肱骨髁上骨折可能会影响孩子的手臂平衡和协调能力,因此康复训练中也要包括这部分内容。
可以通过站立平衡训练、手眼协调训练和轻度的抓握练习来帮助孩子恢复手臂的平衡和协调能力。
5. 功能性训练最后一个阶段的康复训练是功能性训练,旨在帮助孩子恢复日常生活和运动中所需的手臂功能。
这包括日常动作的模拟训练,比如拿起物品、搬运东西等,以及特定运动的模拟训练,比如投球、击球等。
在进行肱骨髁上骨折的康复训练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严格遵照医生的指导进行康复训练,避免过度训练和不当运动,以免导致再次受伤。
- 康复训练的过程中要密切观察孩子的情况,一旦出现异常情况,比如疼痛加剧、肿胀明显等,要及时停止训练并交流医生意见。
- 在孩子进行康复训练的家长和监护人也要给予充分的关注和支持,帮助孩子克服心理障碍,保持积极的康复态度。
通过合理、科学的康复训练,大多数孩子肱骨髁上骨折都能够安全康复,并恢复正常的手臂功能。
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康复手法
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是儿童常见的骨折类型之一,病情复杂,康复周
期长。
下面介绍几种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康复手法。
一、功能锻炼
在肱骨髁上骨折恢复期间,医师会安排逐渐增加手臂的活动范围,以
恢复手臂的灵活性。
初期锻炼以进行手指和手腕的活动为主,随着康
复情况的好转,患儿逐渐进行肘部的活动锻炼。
二、功能训练
功能训练是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康复的关键步骤。
医师会根据患儿的情
况制定特定的康复计划,包括运动、体力训练、柔韧度和平衡训练等,以帮助患儿恢复肌肉和关节的功能。
三、按摩治疗
按摩治疗是促进血液循环、舒缓肌肉疲劳、缓解肌肉酸痛等的有效手段。
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患儿在按摩治疗过程中需要由专业的按摩师
进行治疗,按摩力度应根据患儿的情况进行调节,并要避免对患儿的
肌肉造成过度刺激。
四、电疗治疗
电疗治疗是利用电流来促进患儿的康复的一种方法。
常见的电疗方法包括电刺激、声波疗法、磁场疗法等。
不同的电疗方法对于患儿的康复都有一定的效果。
经过以上几种康复手法的综合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康复效果会得到很大的提高。
在康复期间患儿也需要保持乐观的心态,积极配合医师的治疗,方能尽快恢复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