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节镜下治疗胫骨髁间嵴撕脱骨折
- 格式:doc
- 大小:25.50 KB
- 文档页数:3
胫骨位于皮下浅表层,肌肉组织较少,因此在外力的作用下,极易在外力撞击下受到损伤,而出现骨折,而骨折部位也极易穿破皮肤成为开放性骨折。
且胫骨下段血供不足,骨折发生后易伤处感染、骨折不愈等并发症。
胫骨髁间棘是发生于膝关节内的骨折,前交叉韧带撕脱受损,关节移位明显,常会导致前交叉韧带失效,未复位的骨折块导致伸膝时髁间窝撞击,导致伸膝功能受限,影响膝关节的正常功能,存在踝关节疼痛及不稳症状,生活质量受到明显影响[35-39]。
引发固定后并发症的原因尚不十分明确,可能与周围韧带及软骨的损伤被有关。
新鲜的胫骨髁间棘骨折若漏诊或治疗不及时或治疗不当将演变为陈旧性骨折,易发生骨块吸收,韧带挛缩,对治疗造成困难,所以一旦诊断应早期治疗,避免发展为陈旧性骨折。
Mckeever分型为Ⅰ型患者临床一般给予保守治疗,对于Ⅱ,Ⅲ,Ⅳ型骨折患者,则需通过手术进行解剖复位内固定,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
传统的膝关节切开手术,手法复位、石膏固定以及骨牵引,创伤较大,难以处理合并交叉韧带及半月板的损伤,损伤膝关节周围封闭的软组织环境,从而影响关节的稳定性,容易出现再损伤[41]。
虽然也能有效进行复位及固定,但因为手术损伤大,固定后恢复所需时间较长,影响膝关系的功能恢复[42]。
关节腔间隙小,操作空间窄小,直视下不易看清楚,应用关节镜则可直视下复位骨折块,关节面骨折不易复位。
传统手术治疗时,直视下手术切口大,且在术中需强行翻转踝关节,损伤胫腓前后韧带,易导致踝关节功能恢复障碍;而透视下复位因关节软骨不显影,术中无法清晰了解关节内骨折的整体情况,对于损伤无法清晰分析,而无法精准地整复关节面,如果出现骨折块压缩、骨折块对位不良等,易出现创伤性关节炎。
近年微创技术应用于胫骨髁间棘手术中,实验纳入的患者均在关节镜下行手术治疗,关节镜辅助技术下可直视复位,手术切口要小于对照组关节镜下视野好,能对整体的关节面情况和相关损伤进行了解,提高了诊断正确率。
山东医药2024 年第 64 卷第 3 期关节镜下双排锚钉固定术治疗胫骨髁间棘骨折20例张成宝,喻德富,余润泽,陈涛,张彪,沈政安徽省第二人民医院骨科,合肥230000摘要:目的 观察关节镜下双排锚钉固定术治疗胫骨髁间棘骨折的临床效果。
方法 纳入2016年10月—2023年6月在安徽省第二人民医院骨科行关节镜下双排锚钉固定术的胫骨髁间棘骨折患者20例,出院后统计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等。
术后对患者进行随访,统计患者骨折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情况。
末次随访时采用Lysholm评分、IK⁃DC评分评估患者膝关节功能。
结果 患者手术顺利完成,中位手术时间54.5 min、住院时间(12.20 ± 3.59)d。
术后随访3~36个月,患者均获得骨性愈合,骨折愈合时间(12.30 ± 1.75)周。
随访过程中未出现骨折块再移位、创伤性关节炎、髁间窝撞击、膝关节粘连僵硬、膝关节游离体等并发症。
截止至末次随访,Lysholm评分(90.85 ± 3.27)分,IKDC评分(91.15 ± 2.66)分;健患侧膝关节Lysholm评分、IKDC评分比较,P均>0.05。
结论 关节镜下双排锚钉固定术治疗胫骨髁间棘骨折效果良好,骨折复位良好、锚钉固定稳定、膝关节功能恢复快。
关键词:关节镜手术;骨折内固定术;双排锚钉固定术;骨折;胫骨髁间棘骨折doi:10.3969/j.issn.1002-266X.2024.03.022中图分类号:R6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66X(2024)03-0093-03胫骨髁间棘骨折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膝关节损伤,常由运动损伤及交通事故引发,发生率约为0.003%/年[1-2]。
因胫骨髁间棘骨折部位特殊,又被称为前交叉韧带(ACL)下止点撕脱骨折[3]。
胫骨髁间棘骨折患者常出现类似于ACL松弛或断裂后膝关节不稳症状,如髁间骨折块较大、骨折再移位或骨折块复位不良时可导致髁间窝撞击,影响膝关节伸直[4],部分患者治疗不及时,骨折不愈合、延迟愈合、创伤性关节炎发生率较高。
关节镜下Arthrex线十字交叉法治疗胫骨髁间棘撕脱骨折李贝;杨康胜;严志强;刘伟;詹铁军;陈海强;叶团飞【摘要】目的:探讨关节镜下Arthrex线四股双线四骨道十字交叉法治疗胫骨髁间棘撕脱骨折的手术方法和疗效。
方法对21例胫骨髁间棘骨折患者行关节镜下复位,利用前交叉韧带胫骨定位器在骨床或骨块上准确确定钻孔位置,Arthrex编织缝线四股双线十字交叉法横穿前交叉韧带基底并经骨床或骨块上的钻孔及骨隧道引出关节外打结、固定。
结果21例病例均得到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年10个月,骨折愈合良好,未出现关节反复肿胀及交锁等机械症状,膝关节功能基本恢复至伤前运动水平,未出现其他并发症。
结论关节镜下四股双线四骨道十字交叉法治疗胫骨髁间前棘骨折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术式。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technique and clinical effects of the treatment of tibial intercondylar eminence frac-ture by the means of making two decussate lines and four strands of non-absorbable Arthrex sutures passing through four bone tunnels under arthroscopy. Methods Total 21cases of tibial intercondylar eminence fractures were treated under arthroscopy. By the use of ACL-aimer,the bone tunnels of the tibial or bone block were produced accurately. With the arthroscopy,the avul-sion fracture were fixed by making two lines and four strands of non-absorbable Arthrex sutures cross the basalpart of 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and pass through the bone tunnels of the tibial or bone block,pulling out the sutures through those tunnels and fix them outside the joint. Results All of the 21 patients were followed up( mean 18 months). Bone healing was satisfac-tory in all cases. There were no complications. Knee function was adequately restored topreinjury sportive level in all patients. Conclusion The means of makingtwo decussate lines and four strands of non-absorbable Arthrex sutures passing through four bone tunnels under arthroscopy is safe and effective to treat the tibial intercondylar eminence fracture.【期刊名称】《实用骨科杂志》【年(卷),期】2015(000)003【总页数】4页(P213-216)【关键词】胫骨髁间棘骨折;Arthrex线;前交叉韧带;关节镜【作者】李贝;杨康胜;严志强;刘伟;詹铁军;陈海强;叶团飞【作者单位】广东医学院附属高明医院骨一科,广东 528500;广东医学院附属高明医院骨一科,广东 528500;广东医学院附属高明医院骨一科,广东 528500;广东医学院附属高明医院骨一科,广东 528500;广东医学院附属高明医院骨一科,广东 528500;广东医学院附属高明医院骨一科,广东 528500;广东医学院附属高明医院骨一科,广东 5285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83.42胫骨髁间棘撕脱骨折是一种临床较常见的损伤,因其为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在胫骨的附着点,故该处损伤会造成前交叉韧带缺失的不稳定症状,因此髁间棘撕脱骨折作为一种关节内骨折在治疗上有着一定的特殊性。
关节镜下“8”字缝线法治疗前交叉韧带胫骨髁间棘撕脱骨折唐恒涛;肖鹏;朱旭;吴学建【期刊名称】《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年(卷),期】2014(000)005【总页数】4页(P761-764)【关键词】前交叉韧带;胫骨髁间棘;撕脱骨折;关节镜;固定【作者】唐恒涛;肖鹏;朱旭;吴学建【作者单位】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郑州450052;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郑州450052;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郑州450052;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郑州450052【正文语种】中文△男,1978年1月生,博士,主治医师,研究方向:关节外科,E-mail:********************随着运动伤、交通事故的增多,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胫骨髁间棘撕脱骨折临床也越来越常见,占ACL损伤的1%~14%[1]。
严重的胫骨髁间棘骨折由于保守治疗无法达到解剖复位,骨折不愈合或者畸形愈合可导致ACL松弛和髁间窝撞击、膝关节功能障碍。
骨折的解剖复位和有效固定是取得良好疗效的关键。
2007年1 月至2011年6 月,作者采用“8”字缝线法治疗ACL 胫骨髁间棘撕脱骨折32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32例患者中男25 例,女7例;年龄13~49(26.7±4.3)岁。
急性损伤23例,陈旧性损伤9例。
入院时间为伤后1 d~6个月。
运动损伤21例,交通伤8例,坠落伤3例;均为闭合性损伤。
依据Meyers-McKeever-Zaricynyl分型标准:Ⅱ型4 例,Ⅲ型21例,Ⅳ型7例。
其中合并半月板损伤8例,内侧半月板损伤3例,外侧半月板损伤4例,两侧半月板均有损伤者1例。
MRI检查示:合并侧副韧带损伤12例,内侧副韧带损伤8例,外侧副韧带损伤4例。
直膝及屈膝位侧方应力试验(-)。
均给予保守治疗。
X 线片可见胫骨平台髁间棘部撕脱骨片影,CT、MRI进一步明确诊断。
doi:10.3969/j.issn.1008 ̄0287.2020.02.042 临床论著 关节镜下缝线捆扎配合门型钉治疗胫骨髁间嵴骨折贾科江ꎬ关津京ꎬ宋志勇ꎬ杨朝垒ꎬ陈炳灿ꎬ姜会枝ꎬ马国涛ꎬ田朝奇摘要:目的㊀探讨关节镜下缝线捆扎配合门型钉治疗胫骨髁间嵴骨折的手术效果ꎮ方法㊀采用关节镜下缝线捆扎配合门型钉治疗27例胫骨髁间嵴骨折患者ꎮ术后3个月采用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评价疗效ꎮ结果㊀患者均获得随访ꎬ时间4~38个月ꎮ术后3个月内骨折均一期愈合ꎮ术后3个月根据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评价疗效:优20例ꎬ良5例ꎬ可2例ꎬ优良率25/27ꎮ1例轻度屈膝受限ꎬ1例Lachman试验弱阳性ꎮ结论㊀关节镜下缝线捆扎配合门型钉治疗胫骨髁间嵴骨折可同时处理其他关节损伤ꎬ能较大限度恢复关节功能ꎬ是一种安全㊁简单㊁有效的手术方法ꎮ关键词:胫骨髁间嵴骨折ꎻ关节镜技术ꎻ缝线ꎻ门型钉中图分类号:R683.42ꎻR687.4㊀文献标识码:A㊀文章编号:1008-0287(2020)02-0265-03Arthroscopicsuturebandingcombinedwithsplikedligamentstapleinthetreatmentoftibialintercondylareminencefracture㊀JIAKe ̄jiangꎬGUANJin ̄jingꎬSONGZhi ̄yongꎬYANGChao ̄leiꎬCHENBing ̄canꎬJIANGHui ̄zhiꎬMAGuo ̄taoꎬTIANChao ̄qi㊀(SectionⅢꎬDeptofOrthopaedicSur ̄geryꎬtheFirstHospitalofPingdingshanCityꎬPingdingshanꎬHenan㊀467000ꎬChina)Abstract:Objective㊀Toinvestigatethesurgicaleffectofthetreatmentoftibialintercondylareminencefracturebyarthroscopicsuturebandingcombinedwithsplikedligamentstaple.Methods㊀Twenty ̄sevenpatientswithtibialin ̄tercondylareminencefractureweretreatedwithsuturebandingcombinedwithsplikedligamentstaplefixationunderarthroscopy.TheLysholmcriteriawasusedtoevaluatetheefficacyofthekneejointat3monthspostoperation.Re ̄sults㊀Allthepatientswerefollowedupfor4~38months.Andthefracturegotprimaryhealingat3monthsaftersurgery.TheLysholmcriteriaevaluationresultsat3monthspostoperationshowedthat20caseswereexcellentꎬ5ca ̄sesgoodꎬand2fairꎬandtheexcellentandgoodratewas25/27.Onepatienthadmildlimitedkneeflexionand1pa ̄tienthadslightlypositiveoutcomewithLachmantest.Conclusions㊀Arthroscopicsuturebandingcombinedwithsp ̄likedligamentstapleisasafeꎬsimpleandeffectivemethodinthetreatmentoftibialintercondylareminencefractureꎬevenitcandealwithotherjointinjurysimultaneouslyandrestorejointfunctiontoagreaterextent.Keywords:tibialintercondylareminencefracturesꎻarthroscopyꎻsutureꎻsplikedligamentstaple㊀㊀胫骨髁间嵴骨折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膝关节内骨折ꎬ早期采用非手术治疗常导致骨折畸形愈合以及膝关节功能障碍ꎮ采用切开复位的方法治疗ꎬ虽然骨折复位满意ꎬ但可能引起膝关节活动受限或膝关节僵硬ꎮ关节镜下复位内固定术对膝关节的创伤小ꎬ膝关节功能恢复满意[1]ꎮ2011年2月~2018年12月ꎬ我科采用关节镜下缝线捆扎配合门型钉固定治疗27例胫骨髁间嵴骨折患者ꎬ效果满意ꎬ报道如下ꎮ1㊀材料与方法作者单位: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骨外三科ꎬ河南平顶山㊀467000作者简介:贾科江ꎬ男ꎬ副主任医师ꎬ主要从事骨关节与运动医学研究ꎬE ̄mail:jiakejiang@126.com1.1㊀病例资料㊀本组27例ꎬ男22例ꎬ女5例ꎬ年龄18~57岁ꎮ致伤原因:交通伤16例ꎬ运动伤11例ꎮ骨折Meyers ̄McKeever分型:Ⅱ型10例ꎬⅢ型17例ꎮ新鲜骨折23例(伤后至手术时间为3周内)ꎬ陈旧骨折4例(伤后至手术时间超过3周)ꎮ合并伤:半月板损伤16例ꎬ内侧副韧带损伤11例ꎬ外侧副韧带损伤3例ꎮ患者临床检查均有不同程度的膝关节疼痛㊁活动受限㊁关节积血㊁不稳及前抽屉试验阳性等ꎮ术前均行膝关节X线㊁MRI检查及CT三维重建ꎬ了解骨折移位及前交叉韧带情况ꎮ1.2㊀手术器械㊀2根爱惜邦5号线ꎬ前交叉韧带重建胫骨定位器ꎬø4 5mm空心钻头ꎬø2 0mm克氏针ꎬ抓线器ꎬ过线器ꎬ空心钻ꎬ门型钉ꎬ直角钳ꎮ1.3㊀手术方法㊀椎管内麻醉ꎮ患者平卧位ꎮ关节镜常规取膝前内侧穿刺点进入ꎬ探查关节内结构ꎬ清562临床骨科杂志㊀JournalofClinicalOrthopaedics㊀2020Aprꎻ23(2)除关节内血肿ꎬ冲洗关节腔ꎮ合并半月板损伤者予以缝合或成形ꎬ合并内㊁外侧副韧带损伤者予以修复固定ꎮ关节镜下充分暴露髁间嵴骨折ꎬ取膝关节屈曲90ʎꎬ用刨削器及小刮匙等彻底清除骨折块周围的血凝块㊁骨碎屑ꎮ复位时如半月板横韧带嵌压骨折端前缘或内侧半月板前角嵌在骨折端ꎬ应予以解除ꎮ对于陈旧骨折ꎬ应先将骨块撬起分离ꎬ咬除骨痂至新鲜骨创面ꎬ再用探针或持物钳等器械将骨块连同韧带拉向胫骨床ꎬ维持好前交叉韧带正常的走行及张力ꎮ在胫骨结节内侧做一长约2cm的纵行切口ꎬ依层分离至骨面ꎮ应用胫骨定位器在骨折床两侧分别打2个4 5mm骨道(若骨折块较小ꎬ可以一侧打2个骨道ꎬ另一侧打1个骨道)ꎬ过线器经骨道将爱惜邦5号线送入关节腔ꎬ利用抓线器及直角钳将爱惜邦5号线穿前交叉韧带后方置入一侧骨道ꎮ采取同样方法ꎬ将另一根爱惜邦5号线穿前交叉韧带前方置入另一侧骨道ꎬ复位骨折块ꎬ2根爱惜邦线分别打结于胫骨结节ꎬ再利用门型钉二次固定爱惜邦线ꎮ关节镜直视下再次确认复位ꎬ固定满意ꎬ前交叉韧带走行及张力良好ꎬ前㊁后交叉韧带无撞击ꎬ然后大量生理盐水冲洗关节腔ꎬ缝合伤口ꎬ弹力绷带加压包扎ꎬ松止血带ꎮ术后统一佩带膝关节可调节支具ꎬ约30ʎ伸曲活动固定ꎮ1.4㊀术后功能锻炼㊀麻醉作用消失后即可鼓励患者开始股四头肌等长收缩及直腿抬高练习ꎬ并可扶双拐伤肢不负重下地活动ꎬ于4周内膝关节活动度应达到90ʎꎬ并逐渐加大关节活动度ꎮ若患者肌力恢复满意ꎬ复查X线片未见异常ꎬ可于术后4周开始扶双拐部分负重下地活动ꎬ6周后可逐渐实现完全负重ꎬ8周后膝关节活动基本恢复正常ꎮ2㊀结果㊀㊀患者均获得随访ꎬ时间4~38个月ꎮ术后3个月内骨折均一期愈合ꎮ1例轻度屈膝受限ꎬ1例Lachman试验弱阳性ꎬ但无关节不稳ꎮ未出现因为早期功能锻炼导致缝线松动和骨块浮起ꎮ术后3个月采用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评价疗效:优20例ꎬ良5例ꎬ可2例ꎬ优良率25/27ꎮ㊀㊀典型病例见图1㊁2ꎮ3㊀讨论㊀㊀胫骨髁间嵴撕脱骨折直接导致前交叉韧带松弛㊁膝关节前向稳定性下降ꎬ运动时膝关节的瞬时重心发生改变ꎬ影响关节面速度矢量ꎬ在关节面形成剪图1㊀患者ꎬ女ꎬ42岁ꎬ左胫骨髁间嵴骨折ꎬ采用关节镜下缝线捆扎配合门型钉手术治疗㊀A 术前X线片ꎬ显示胫骨髁间嵴骨折ꎻB.术后2dX线片ꎬ显示骨折块复位ꎬ固定位置良好㊀㊀图2㊀患者ꎬ男ꎬ48岁ꎬ右胫骨髁间嵴骨折ꎬ采用关节镜下缝线捆扎配合门型钉手术治疗㊀A.术前X线片ꎬ显示胫骨髁间嵴骨折ꎻB.术后2dX线片ꎬ显示骨折块复位ꎬ固定位置良好切力ꎬ继发软骨及半月板损伤[2]ꎮ根据Meyers ̄Mc ̄Keever分型ꎬ前交叉韧带止点撕脱骨折分3型:Ⅰ型可以非手术治疗ꎻⅡ和Ⅲ型由于骨折移位ꎬ软组织或半月板遮挡而致无法复位ꎬ需行手术治疗ꎮ胫骨髁间嵴撕脱骨折的治疗要求是复位满意ꎬ固定牢固ꎬ并发症少ꎬ可恢复膝关节的良好功能ꎮ传统方法是切开关节行骨折复位㊁螺钉或钢丝内固定等ꎬ临床均取得了一定疗效ꎬ但切开关节腔增加了关节内结构的继发性损伤ꎬ易导致关节粘连ꎬ增加创伤性关节炎的发生率ꎬ术后需较长时间外固定保护ꎬ不利于早期活动ꎬ可能导致关节僵硬ꎬ且有内固定物松动㊁脱落入关节腔的风险ꎮ㊀㊀随着关节镜技术的成熟ꎬ关节镜下手术治疗胫骨髁间嵴Meyers ̄McKeeverⅡ和Ⅲ型骨折创伤小㊁骨折复位可靠ꎬ并可早期进行功能锻炼ꎬ关节功能恢复好ꎬ而且能对骨折类型及关节内半月板㊁滑膜及交叉韧带的情况有全面了解ꎬ可同时处理半月板损伤㊁韧带损伤及滑膜病变ꎬ逐渐取代了传统的关节切开手术ꎮ目前关节镜下常用的固定材料有钢丝㊁可吸收螺钉㊁金属空心螺钉㊁缝线等[3]ꎮ钢丝固定术中㊁术后易发生断裂ꎬ切割骨块和交叉韧带ꎬ骨块滑脱ꎬ固定失效ꎬ术后制动时间长ꎬ不利于关节功能恢复的问题ꎮ可吸收螺钉虽然操作相对简单ꎬ减少了二次手术的痛苦ꎬ但置入体内后随着时间推移ꎬ其机械强度逐渐降低ꎬ而膝关节锻炼强度逐渐增大ꎬ骨折有松662 临床骨科杂志㊀JournalofClinicalOrthopaedics㊀2020Aprꎻ23(2)动的风险ꎬ且价格昂贵ꎮ金属空心螺钉治疗胫骨髁间嵴撕脱骨折ꎬ操作简单ꎬ固定牢靠ꎬ不易松动ꎬ可早期行功能锻炼ꎬ但二次手术取空心螺钉时经常有螺钉被骨痂包裹ꎬ埋藏于前交叉韧带下方ꎬ寻找困难ꎬ操作繁琐ꎬ甚至需手术切开关节腔取出[4]ꎮ爱惜邦5号线强度大ꎬ柔韧性强ꎬ不易切割骨块和交叉韧带ꎬ2根线同时固定ꎬ不会出现骨块滑脱及固定失效ꎬ捆扎髁间嵴ꎬ弹性固定骨折块ꎬ愈合率高[5]ꎮ本研究术中在胫骨骨面先打结ꎬ再利用门型钉二次固定爱惜邦线ꎬ打结不易松动ꎬ固定牢固ꎮ㊀㊀采用关节镜下进行手术操作创伤小ꎬ可减少创伤性关节炎的发生ꎻ另外门型钉价格适中ꎬ能被大多患者所接受ꎮ综合考虑ꎬ关节镜下缝线捆扎配合门型钉治疗胫骨髁间嵴骨折是一种安全㊁简单㊁有效的手术ꎬ值得推广ꎮ参考文献:[1]㊀王浩.关节镜辅助下Orthocord线固定前交叉韧带胫骨髁间棘撕脱性骨折[J].临床骨科杂志ꎬ2018ꎬ21(5):616-618.[2]㊀李军利ꎬ毋剑君ꎬ王洪源.关节镜下内固定治疗胫骨髁间棘撕脱骨折[J].中国医学工程ꎬ2014ꎬ16(8):154-155.[3]㊀孙晋ꎬ张磊ꎬ刘劲松ꎬ等.关节镜下Suture ̄Bridge线桥技术止点足印重建前交叉韧带撕脱骨折[J].中国骨伤ꎬ2016ꎬ29(9):804-808.[4]㊀魏利成ꎬ雷光华ꎬ易汉文ꎬ等.关节镜下带线铆钉原位重建前交叉韧带胫骨髁间嵴粉碎性撕脱骨折[J].中国内镜杂志ꎬ2016ꎬ22(1):76-79.[5]㊀李良军ꎬ丑克ꎬ何志勇ꎬ等.关节镜下多枚带线锚钉缝合固定治疗胫骨髁间嵴撕脱骨折[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ꎬ2016ꎬ24(2):178-181.(接收日期:2019-10-25)doi:10.3969/j.issn.1008 ̄0287.2020.02.043病例报道Pilon骨折合并同侧跟骨骨折1例AcaseofPilonfracturecombinedwithipsilateralcalcanealfracture肖永川ꎬ梁川东ꎬ许泽川ꎬ李育刚ꎬ常㊀山XIAOYong ̄chuanꎬLIANGChuan ̄dongꎬXUZe ̄chuanꎬLIYu ̄gangꎬCHANGShan关键词:Pilon骨折ꎻ跟骨骨折ꎻ骨折固定术ꎬ内㊀㊀Keywords:Pilonfractureꎻcalcanealfracturesꎻfracturefixationꎬinternal中图分类号:R683.42ꎻR687.32㊀文献标识码:B㊀文章编号:1008-0287(2020)02-0267-01图1㊀患者影像学资料㊀A.术前DR片ꎬ显示左Pilon骨折及左跟骨骨折ꎻB.术前CTꎬ显示左Pilon骨折AO分型C2型ꎬ左跟骨骨折SandersⅣ型ꎻC.术后DR片ꎬ显示骨折对位对线良好ꎬ内固定在位㊀㊀患者ꎬ男ꎬ69岁ꎬ2d前从约2m高处坠落ꎬ左足着地后出现左下肢畸形㊁肿胀ꎬ于2019年4月26日入我院治疗ꎮ判断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后ꎬ摄左胫腓骨DR片显示左Pilon骨折及左跟骨骨折(图1A)ꎻCT检查显示骨折类型为左Pi ̄lon骨折ꎬAO分型C2型ꎬ左跟骨骨折基金项目: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独立资助课题(编号:CYFY15DL ̄04)作者单位: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骨科ꎬ四川成都㊀610000作者简介:肖永川ꎬ男ꎬ硕士生ꎬ主要从事生物力学研究ꎬE ̄mail:392558439@qq.comꎻ常㊀山ꎬ男ꎬ硕士ꎬ主任医师ꎬ硕士生导师ꎬ通讯作者ꎬ主要从事脊柱外科研究ꎬE ̄mail:824187042@qq.comSandersⅣ型(图1B)ꎮ入院后给予左距骨骨牵引以保持左下肢稳定及力线ꎬ同时积极给予脱水消肿ꎮ13d后肿胀消退及左下肢力线㊁皮肤软组织条件等均良好ꎬ行左Pilon骨折及左跟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ꎮ术后摄左踝关节DR片复查显示骨折对位对线良好ꎬ内固定在位(图1C)ꎮ出院后患者定期门诊复查ꎬ行临床及影像学评估ꎮ术后2个月ꎬ患者左下肢无负重㊁后部分负重到完全负重ꎮ术后3个月骨折愈合尚可ꎬAOFAS踝-后足功能评分85分ꎬ患者的踝关节运动功能基本正常ꎮ(接收日期:2019-09-16)762 临床骨科杂志㊀JournalofClinicalOrthopaedics㊀2020Aprꎻ23(2)。
胫骨髁间嵴骨折的诊断和治疗选择胫骨位于皮下浅表层,肌肉组织较少,因此在外力的作用下,极易在外力撞击下受到损伤,而出现骨折,而骨折部位也极易穿破皮肤成为开放性骨折。
且胫骨下段血供不足,骨折发生后易伤处感染、骨折不愈等并发症。
胫骨髁间棘是发生于膝关节内的骨折,前交叉韧带撕脱受损,关节移位明显,常会导致前交叉韧带失效,未复位的骨折块导致伸膝时髁间窝撞击,导致伸膝功能受限,影响膝关节的正常功能,存在踝关节疼痛及不稳症状,生活质量受到明显影响[35-39]。
引发固定后并发症的原因尚不十分明确,可能与周围韧带及软骨的损伤被有关。
新鲜的胫骨髁间棘骨折若漏诊或治疗不及时或治疗不当将演变为陈旧性骨折,易发生骨块吸收,韧带挛缩,对治疗造成困难,所以一旦诊断应早期治疗,避免发展为陈旧性骨折。
Mckeever分型为Ⅰ型患者临床一般给予保守治疗,对于Ⅱ,Ⅲ,Ⅳ型骨折患者,则需通过手术进行解剖复位内固定,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
传统的膝关节切开手术,手法复位、石膏固定以及骨牵引,创伤较大,难以处理合并交叉韧带及半月板的损伤,损伤膝关节周围封闭的软组织环境,从而影响关节的稳定性,容易出现再损伤[41]。
虽然也能有效进行复位及固定,但因为手术损伤大,固定后恢复所需时间较长,影响膝关系的功能恢复[42]。
关节腔间隙小,操作空间窄小,直视下不易看清楚,应用关节镜则可直视下复位骨折块,关节面骨折不易复位。
传统手术治疗时,直视下手术切口大,且在术中需强行翻转踝关节,损伤胫腓前后韧带,易导致踝关节功能恢复障碍;而透视下复位因关节软骨不显影,术中无法清晰了解关节内骨折的整体情况,对于损伤无法清晰分析,而无法精准地整复关节面,如果出现骨折块压缩、骨折块对位不良等,易出现创伤性关节炎。
近年微创技术应用于胫骨髁间棘手术中,实验纳入的患者均在关节镜下行手术治疗,关节镜辅助技术下可直视复位,手术切口要小于对照组关节镜下视野好,能对整体的关节面情况和相关损伤进行了解,提高了诊断正确率。
关节镜下治疗胫骨髁间嵴撕脱骨折
【摘要】目的:探讨关节镜下治疗胫骨髁间嵴撕脱骨折的方法,并观察其疗效。
方法:总结52例胫骨髁间嵴撕脱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采用膝关节镜监视下复位固定。
结果:随访48例,时间为8个月~2年,平均15个月,膝关节功能评分平均为97.3分。
结论:膝关节镜治疗胫骨髁间嵴撕脱骨折具有创伤小、关节功能恢复好等优点,值得推广。
【关键词】胫骨髁间嵴;骨折;关节镜;内固定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52例中男41例,女11例,年龄12~55岁,平均31岁。
左侧18例,右侧34例,合并半月瓣损伤3例,侧副韧带损伤4例。
入院时间为伤后3小时~10天,平均3天,外伤后均出现膝关节疼痛、肿胀、活动受限。
前抽屉试验49例阳性,3例可疑阳性,X线片均示胫骨髁间嵴骨折。
按Meyers-Mckeever-Zaricnyj分型:Ⅱ型9例,Ⅲa型25例,Ⅲb型12例,Ⅳ型6例。
2.2手术方法:连续硬膜外麻醉成功后,在患侧大腿根部上止血带,用生理盐水充盈关节腔,取前外侧、内侧入路,插入关节镜及关节镜器械,先行膝关节镜探查,排除膝关节内其他合并损伤。
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膝关节腔,清理关节内积血,若有增生的滑膜和脂肪垫遮挡术野,可用刨刀切除增生的滑膜和脂肪垫,镜下见胫骨髁间嵴掀起及骨折断面,做前抽屉试验时可见骨折块发生移动。
取髌下中央入路,用探针撬拨按压复位。
再于胫骨结节内下侧切1~2 cm切口,在骨膜下稍做剥离,该处及前内侧入路置胫骨定位器,分别在胫骨嵴骨块两侧钻孔,用硬膜外穿刺针沿内侧骨道孔进入关节腔,穿入单股细钢丝。
外侧骨道孔穿入双股细钢丝袢进入关节腔,分别于中央入路及内侧入路用两把小直钳在关节内操作,将单股钢丝伸入双股钢丝袢内做引导,若为粉碎骨折应先穿入前交叉韧带,牵拉单股钢丝袢,将双股钢丝经内侧骨道孔拉出,取出单股钢丝,再将骨科PDS-Ⅱ缝线双股套入双股钢丝袢,在外侧骨通道牵拉双股钢丝袢,一并将双股缝线带出。
牵拉前可将小直钳垫于缝线下,防止牵拉钢丝时拉碎骨块,关节镜监视下骨折块完全复位后,将内外侧骨通道内缝线于胫骨结节内下侧打结,固定骨折块,伸屈关节及做前抽屉试验,可见胫骨嵴骨块固定可靠。
再次用生理盐水冲洗关节腔,缝合伤口,长腿弹力绷带包扎,结束手术。
2.3合并症的治疗:术中发现的3例半月瓣损伤,一期做半月瓣成形或半月瓣切除。
对4例侧副韧带损伤在患膝内或外侧做切口行一期修复。
2.4术后治疗:术后为减少关节内出血,需弹力绷带包扎5~7天。
同时为
防止术后骨折块移位,需用石膏固定膝关节于功能位3~4周。
拆除石膏后用CPM 机行膝关节被动功能锻炼,同时加强膝关节主动功能锻炼。
术后6~8周,逐渐负重行走。
每月复查X线片一次,至骨折愈合,骨折愈合后可以不需要再次手术取出缝线。
2结果
骨折愈合时间为术后6~12周,平均8周。
48例患者获得8个月~2年随访,平均15个月。
1例患者因关节粘连在术后3个月于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行手法松解,随访的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按照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最高分为98.6分,最低94.7分,平均97.3分。
3讨论
3.1胫骨髁间嵴骨折的局部解剖特点:胫骨髁间嵴前半部分为膝关节前交叉韧带附着处,该处骨折多为间接或直接暴力致过度伸膝,前交叉韧带强力收缩所致,且移位明显。
骨折复位外固定等非手术治疗难以达到有效的复位固定,因此手术复位内固定是有效的治疗方法。
3.2胫骨髁间嵴骨折关节镜治疗的优点及疗效:胫骨髁间嵴撕脱骨折是ACL 损伤的一种形式,也是较易处理的ACL损伤。
以往对此种损伤采用切开复位钢丝、丝线或螺丝钉内固定治疗。
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创伤大,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慢,且有可能对膝关节功能造成一定的影响。
随着外科微创技术的迅速发展,关节镜治疗胫骨髁间嵴撕脱骨折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并逐渐取代传统开放手术。
最早利用关节镜技术治疗胫骨髁间嵴骨折,用克氏针作固定,并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
此后国内外许多学者陆续采用该种微创术式,发现与开放手术相比镜下手术具有明显的优点[2]:(1)切口小、创伤小、对膝关节的生理环境干扰小;(2)关节内术野清晰、操作简便、镜下骨块解剖复位、固定可靠;((3)开放式手术常不易发现的半月板损伤撕裂、软骨碎骨块关节内残留等合并症,而放大的镜下手术不仅能及时发现这些合并症,且可在镜下准确地完成这些合并症的处理;(4)所用器械简单易得,一般只需要缝线、钢丝和硬膜外导针、套管针即可在镜下完成手术;(5)住院时间短、抗生素及其他药物的使用少而使住院费用减少;(6)本组患者术后一般只用石膏固定3~4周,早期可进行功能锻炼,对关节的功能影响较小。
国内陈述祥等[3]报道对于胫骨髁间嵴骨折开放复位术后膝关节评分为94.6分,而本组评分为97.3分。
本组所有患者采用PDS-Ⅱ缝线固定,
不仅固定牢靠,组织反应小,且可以不要取出,而钢丝固定则需要手术取出。
3.3功能锻炼的重要性:胫骨髁间嵴骨折愈后膝关节功能的恢复,取决于骨折是否解剖复位、固定是否牢靠、交叉韧带张力是否恢复以及侧副韧带损伤是否修复等因素;更重要的是取决于早期的功能锻炼。
因为术后关节内积血和组织反应液易导致膝关节内粘连,若不早期活动势必对膝关节功能造成影响。
股四头肌的肌力恢复在膝关节功能恢复中显得特别重要,石膏固定后应鼓励患者做收缩股四头肌力练习。
外固定3~4周后应及时拆除,拆石膏后用CPM机行膝关节被动功能锻炼,同时指导患者行患膝的主动屈伸活动,配合理疗,使关节面得以在磨合中愈合,减少创伤性关节炎的发生,并可防止股四头肌萎缩,从而保持膝关节的稳定,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个别患者拆除石膏后因怕痛拒做功能锻炼而导致的关节僵硬,可待骨折愈合牢固后(术后3月)在麻醉下行手法松解,亦可取得良好效果。
总之,关节镜技术是治疗胫骨髁间嵴撕脱骨折的一种新的创伤小、效果好的方法。
术后早期配合有效的功能锻炼,能够使膝关节功能恢复到令人满意的程度。
参考文献:
[1]毛宾尧,张学义,乐兴祥.膝关节外科[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02.
[2]刘孝新.抽出钢丝法内固定治疗胫骨髁间隆突撕脱骨折[J].中华创
伤杂志,2004,20(8):467.
[3]陈述祥,司徙坚,丁林坚,等.膝关节镜监视下复位内固定与切开复
位内固定治疗胫骨髁间嵴撕脱骨折的临床对比研究[J]. 中国内镜
杂志,2004,10(2):99.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