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病历存在问题及书写规范
- 格式:doc
- 大小:32.50 KB
- 文档页数:2
病历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病历审核不严谨如何加强质量控制病历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在医疗行业中,病历是医生诊断、治疗和照护患者的重要依据,对于确保医疗质量和保障患者权益具有重要的意义。
然而,目前在实际工作中,仍然存在着许多病历书写不规范、审核不严谨的问题,这给医疗质量带来了隐患。
因此,如何加强病历的质量控制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阐述病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
一、病历存在的主要问题1.书写不规范:部分医生在书写病历时存在字迹潦草、错误漏写等问题,导致病历难以辨认和理解,增加了医护人员阅读困难,也可能给后续医疗和研究带来困扰。
2.不准确的诊断描述:个别医生在诊断描述上不够准确,缺乏具体的病情描述和检查结果的解读,造成病情评估和治疗计划的不合理。
3.内容不完整:一些医生在填写病历时忽略了重要的信息,如病史、治疗过程、用药情况等,导致病历信息不全面,影响医学决策的准确性。
4.医学用语混乱:有的医生在书写病历时使用了繁琐的医学术语,增加了阅读难度,同时接触不够熟悉医学术语的工作人员可能会对病历的解读产生偏差。
5.审核不严谨:病历审核是确保病历质量的重要环节,但由于时间限制或工作疏忽,有些医生对病历审核过程中的错误措过不管,造成错误或遗漏的内容进入病历记录中。
二、整改措施1.加强培训与督促:医院应加强对医生和相关工作人员的规范培训,提高其对病历书写规范和要求的理解。
同时,建立督促机制,对病历书写规范进行监督,并提供定期的培训和指导。
2.优化病历模板:医院可以根据常见疾病分类制定病历模板,引导医生填写相应的病历内容,避免忽略重要信息。
合理规范的病历模板不仅可以提高病历的书写效率,还能减少病历内容错误或遗漏的可能性。
3.规范医学术语:医院应制定统一的医学术语规范,促使医生在书写病历时使用清晰、简洁的语言,避免术语的过度使用和混乱,提高病历的可读性。
4.加强病历审核:医院应加强对病历审核的重视,建立及时、全面的审核机制。
病历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引言概述:病历是医生和患者之间交流的重要工具,也是医疗过程中的核心文书。
然而,目前在病历的编写和管理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可能会影响到医疗质量和患者的安全。
为了提高病历的质量和准确性,我们需要采取一些整改措施。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详细阐述病历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
一、病历编写的问题及整改措施:1.1 缺乏规范性:部分医生在编写病历时存在个人习惯,导致病历格式不统一。
整改措施是制定统一的病历编写规范,并进行培训和宣传,确保医生按规范编写病历。
1.2 信息不全:有些病历中缺少重要信息,如患者的过敏史、病史等。
整改措施是建立完善的病历模板,引导医生填写必要的信息,并加强医生对病历编写的培训。
1.3 错误的记录:一些医生在病历中存在错误的记录,如病情描述不准确、用药信息错误等。
整改措施是加强医生的专业知识培训,提高其对病情的准确判断和记录能力。
二、病历管理的问题及整改措施:2.1 病历存档混乱:一些医疗机构在病历存档管理上存在混乱,导致病历难以查找和归档。
整改措施是建立科学的病历管理制度,包括电子病历的建立和规范的纸质病历存档方式。
2.2 病历保密不足:部分医疗机构在病历保密方面存在漏洞,导致患者隐私泄露的风险。
整改措施是加强对医务人员的隐私保护意识培训,并建立完善的病历保密制度。
2.3 病历丢失或篡改:一些病历存在丢失或被篡改的情况,这可能导致医疗纠纷和法律风险。
整改措施是加强对病历的安全管理,包括加强病历存储设备的保护和建立病历篡改监测机制。
三、病历审核的问题及整改措施:3.1 审核不及时:一些医疗机构在病历审核上存在滞后的情况,导致错误的病历得以通过。
整改措施是建立及时的病历审核机制,并加强对审核人员的培训和监督。
3.2 审核不严格:部分医务人员在病历审核中存在审核不严格的情况,导致错误的病历被通过。
整改措施是加强对审核人员的培训,提高其审核能力和专业水平。
3.3 审核标准不统一:不同的医生和医疗机构对病历审核标准存在差异,导致病历质量无法保证。
病历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病历是医疗机构记录患者病情和治疗过程的重要文件,对于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病历存在一些常见问题,如缺失、不完整、错误、含糊等,这些问题可能会影响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
为了提高病历质量,以下是一些常见问题及相应的整改措施。
问题一:病历缺失或者不完整病历缺失或者不完整是常见问题之一。
这可能导致医生无法全面了解患者的病情,从而影响正确的诊断和治疗。
整改措施:1. 建立严格的病历管理制度,要求医务人员在每次就诊时必须填写完整的病历。
2. 提供培训和教育,加强医务人员对病历重要性的认识,增强他们的责任感。
3. 引入电子病历系统,可以提供自动化的提醒和检查机制,确保病历的完整性。
问题二:病历错误或者含糊病历中存在错误或者含糊的问题可能导致医生误读或者误解患者的病情,进而影响治疗效果。
整改措施:1. 强调医务人员填写病历时的准确性和清晰度,避免使用含糊的术语或者缩写。
2. 加强医务人员的专业知识培训,提高他们对疾病和治疗方法的理解,减少错误和含糊的发生。
3. 引入病历审核机制,由专业人员对病历进行审核,确保病历的准确性和清晰度。
问题三:病历保密性不足病历中包含患者的个人隐私信息,保护患者的隐私是医疗机构的法律和伦理责任。
整改措施:1. 建立严格的病历保密制度,明确医务人员对患者隐私的保护责任和义务。
2. 加强医务人员的隐私保护意识培训,教育他们如何正确处理和存储患者的个人信息。
3. 引入信息技术手段,加密和限制病历的访问权限,确保患者的个人隐私得到有效保护。
问题四:病历书写不规范病历书写不规范可能导致信息不清晰、易于产生歧义,给医生和其他医务人员带来困扰。
整改措施:1. 提供书写规范的模板和指南,指导医务人员如何正确填写病历。
2. 加强医务人员的书写技巧培训,提高他们书写的准确性和规范性。
3. 引入电子病历系统,可以提供自动化的书写辅助功能,减少书写错误和不规范的发生。
问题五:病历审核不及时或者不彻底病历审核是确保病历质量的重要环节,但存在审核不及时或者不彻底的问题,可能导致问题病历未被及时发现和整改。
病历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病历是医疗机构记录患者诊疗过程和结果的重要文件,对于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在实际应用中,病历存在一些常见问题,包括不规范的书写、信息不完整、错误的记录等。
为了提高病历质量和规范化管理,需要采取相应的整改措施。
问题一:不规范的书写病历书写不规范是导致病历质量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
不规范的书写可能包括字迹潦草、书写不清晰、缺乏规范的术语和缩写等。
这些问题会影响医务人员之间的沟通和理解,也可能给后续的医疗决策和患者治疗带来难点。
整改措施:1. 加强医务人员书写规范化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的书写质量和规范意识。
2. 提供书写规范的模板和指南,指导医务人员正确书写病历。
3. 引入电子病历系统,提供自动化的书写辅助工具,减少书写错误和不规范的问题。
问题二:信息不完整病历信息的完整性对于医生的诊断和治疗决策至关重要。
然而,存在信息不完整的情况,如患者的个人信息、病史、过敏史、用药史等缺失或者不许确。
这可能导致医生无法全面了解患者的病情,影响诊断和治疗效果。
整改措施:1. 加强医务人员对病历信息完整性的重视和培训,强调信息采集的重要性。
2. 设立专门的信息采集岗位,负责患者信息的采集和整理工作。
3. 引入电子病历系统,设置必填项和提醒功能,确保关键信息的完整性。
问题三:错误的记录病历中存在错误的记录可能导致医疗过程的混乱和患者治疗的风险。
错误的记录可能包括诊断错误、治疗方案错误、用药错误等。
这些错误可能是医务人员的疏忽,也可能是信息传递和沟通不畅造成的。
整改措施:1. 强调医务人员对病历记录准确性的重视,加强培训和教育。
2. 建立严格的病历审核制度,确保病历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3. 引入电子病历系统,提供自动化的错误检测和纠正功能,减少人为错误的发生。
问题四:病历安全性问题病历包含患者的隐私信息,如个人身份信息、病史、检查结果等。
因此,病历安全性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存在病历被泄露、篡改或者丢失的风险,可能导致患者隐私泄露和医疗纠纷。
病历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之病历填写不规范病历是医疗机构记录患者就诊情况和诊疗过程的重要文书,对于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至关重要。
然而,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常常会发现病历填写存在不规范的问题,给医疗质量带来一定的隐患。
本文将探讨病历填写不规范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
一、病历填写不规范的问题1. 缺少必要的信息:有些医生在填写病历时,只注重主要病情,忽略了一些重要的背景信息,如患者过敏史、既往病史等。
这将给后续的治疗和用药带来困扰,增加了医疗风险。
2. 记录不准确:有时医生在记录病历时,往往出现笔误、概念错误等问题。
这会导致后续医护人员对病情的理解出现偏差,给诊疗带来困扰,甚至可能造成患者的不适或安全事故。
3. 信息重复或重叠:有些医生在填写病历时,常常出现信息重复或重叠的情况,导致病历冗长而混乱,增加了医护人员阅读和理解的困难。
4. 用词不规范:病历中应使用准确、规范的词汇,但有些医生在填写病历时使用了一些俚语或不专业的词汇,导致后续医护人员难以理解或误解病情。
5. 缺少具体的治疗计划:有些病历中,医生只简单记录患者病情,而没有提出具体的治疗计划和建议。
这样会给后续医生带来困扰,无法有效展开治疗工作。
二、整改措施为了解决病历填写不规范的问题,我们应采取以下整改措施:1. 加强医生培训:医疗机构应定期开展医生培训,重点强调病历填写的规范性和重要性。
通过培训,提高医生对病历填写的注意力,增强规范意识。
2. 提供规范的模板:医疗机构应制定统一的病历填写模板,明确各项内容的要求和顺序,避免信息的缺失和重复。
医生在填写病历时可以依照模板进行操作,提高填写的准确性和规范性。
3. 引入信息化系统:建立完善的电子病历系统,将病历填写转为电子化操作,减少人工录入错误和病历丢失的风险。
同时,电子病历系统可以提供自动校验和检查机制,帮助医生及时发现并改正填写错误。
4. 加强质控审核:医疗机构应设立专门的质控部门,对医生填写的病历进行审核和评估。
病历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病历是医疗机构记录患者诊疗过程和医疗结果的重要文书,对于医疗质量的评估和医疗事故的调查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在实际工作中,病历存在一些问题,如不规范的书写、信息不完整、错误的记录等,这些问题可能对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造成潜在风险。
问题一:不规范的书写病历中存在书写不规范的问题,如字迹潦草、书写不清晰、用词不准确等。
这些问题可能导致医务人员之间的沟通困难,甚至影响到患者的诊疗过程和医疗结果。
解决措施:1. 加强医务人员的书写培训,提高书写规范性和准确性。
2. 推广使用电子病历系统,减少手写病历的使用,提高记录的准确性和可读性。
问题二:信息不完整病历中存在信息不完整的问题,如患者个人信息缺失、病史不全、检查结果未记录等。
这些问题可能导致医生无法全面了解患者的病情,从而影响到正确的诊断和治疗。
解决措施:1. 加强医务人员的培训,提高信息收集和记录的意识。
2. 引入信息化系统,自动化收集患者信息,减少人为疏漏。
问题三:错误的记录病历中存在错误的记录问题,如诊断错误、治疗方案错误、用药记录错误等。
这些问题可能导致医疗过程中的误诊、误治,给患者带来不良后果。
解决措施:1. 加强医务人员的专业培训,提高诊断和治疗的准确性。
2. 引入多学科会诊制度,减少诊断错误的发生。
3. 加强药物管理,确保用药记录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问题四:病历管理不规范病历管理不规范是病历存在的另一个问题,如病历归档不及时、病历保密性不足等。
这些问题可能导致病历遗失、泄露患者隐私等不良后果。
解决措施:1. 建立健全的病历管理制度,明确责任和流程。
2. 加强病历保密意识的培训,确保患者隐私的安全性。
3. 引入电子病历系统,加强病历的存储和管理。
综上所述,病历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不规范的书写、信息不完整、错误的记录和病历管理不规范等方面。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可以采取相应的整改措施,如加强医务人员的培训,推广使用电子病历系统,引入信息化系统自动化收集患者信息,加强药物管理,建立健全的病历管理制度等。
病历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引言概述:病历是医生记录患者病情和诊疗过程的重要文件,对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至关重要。
然而,目前存在一些病历记录方面的问题,如不规范的记录、信息不完整、易被篡改等。
为了提高病历质量和医疗安全,有必要采取一系列的整改措施。
一、病历记录不规范的问题及整改措施1.1 病历记录格式不统一病历记录格式的不统一使得医生之间的交流困难,也增加了病历的阅读难度。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医院可以制定统一的病历记录格式和规范,确保每位医生都按照规定的格式进行记录。
1.2 病历记录内容不清晰有些病历记录内容过于简略,无法准确反映患者的病情和治疗过程。
为了改善这个问题,医生在记录病历时应该详细描述患者的主诉、病史、体格检查、诊断和治疗等内容,确保记录的内容准确、完整。
1.3 病历记录存在错别字和书写不规范病历记录中的错别字和书写不规范会对病历的可读性和准确性产生负面影响。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医生可以通过使用电子病历系统或者字典等工具来避免错别字的出现,并且在书写病历时要注意规范书写,确保字迹清晰。
二、病历信息不完整的问题及整改措施2.1 个人信息不完整病历中的个人信息包括患者的姓名、年龄、性别等,有时会因为医生的疏忽而记录不完整。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医生在填写病历时应该仔细核对患者的个人信息,确保记录的完整性。
2.2 诊断和治疗过程不清晰有时医生在记录诊断和治疗过程时会遗漏关键信息,或者记录不够详细,导致后续医生无法理解患者的病情和治疗过程。
为了改善这个问题,医生应该在记录诊断和治疗过程时要详细描述,包括使用的药物、治疗方法和效果等。
2.3 检查和检验结果不全病历中的检查和检验结果对于医生进行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但有时会因为医生的疏忽而记录不全。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医生应该在记录检查和检验结果时要仔细核对,确保记录的完整性,并及时将结果填写到病历中。
三、病历易被篡改的问题及整改措施3.1 纸质病历易被篡改纸质病历容易被篡改,导致病历的真实性受到威胁。
死亡病历存在问题及书写规范时间:2013年11月19日14:00地点:会议室参加人员:各科主任主持人:许金荣内容:一、死亡记录的书写要求1、死亡记录是指经治医师对死亡患者住院期间诊疗和抢救经过的记录,应当在患者死亡后24小时内完成,记录死亡时间应当具体到分钟。
死亡记录应另立一页。
2、死亡记录的内容包括入院日期、死亡时间、入院情况、入院诊断、诊疗经过(重点记录病情演变、抢救经过)、死亡原因、死亡诊断等。
(1)入院情况:包括主要症状、体征、有意义的辅助检查结果等。
(2)诊疗经过:住院后病情演变和诊治情况。
重点记录死亡前的病情变化和抢救经过。
参加抢救的医务人员和抢救时在场的家属均应有记录。
(如:参加抢救的医护人员:杨xx副主任医师,张xx住院医师,吴xx主管护师。
抢救时患者爱人等在场,对诊断、治疗无异议,不同意作尸解。
)(3)死亡原因:指致患者死亡的直接原因。
(4)死亡诊断:包括患者死亡前诊断的各种疾病。
二、死亡病例讨论记录书写要求1、死亡病例讨论是由科主任或具有副主任医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主持,对死亡病例进行讨论、分析的记录。
在患者死亡一周内完成。
2、死亡病例讨论的内容包括讨论日期、主持人及参加人员的姓名,专业技术职务、具体讨论意见及主持人小结意见、记录者签名等。
要记录每一位发言人的具体内容,重点讨论记录诊断意见、死亡原因分析、抢救措施意见、注意事项及本病国内外诊治进展等。
3、每一死亡病例均要求有死亡病例讨论记录,根据病情可简可繁。
4、另立专页,主持人审阅签名。
二、死亡病历存在的问题通过对十月份14例死亡病历的检查,存在问题如下:1、死亡原因和死亡诊断不确切。
如:死亡诊断和死亡原因都是多脏器功能衰竭、恶病质、心脏猝死。
(死亡原因心脏猝死我觉得用心脏骤停更合适)2、死亡讨论不符合要求。
过于简单,不符合死亡病例讨论的格式。
无参加人员的发言记录、无主持人小结等。
3、抢救记录过于简单。
死亡无心电图报告。
死亡病历书写中存在的问题与防范措施陈敏,谢俊强(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广东广州510630)【摘要】目的通过对死亡病历书写中存在的问题给予分析,寻找提高病案质量的书写方法。
方法对689份死亡病案按照《广东省病历书写与管理规范》以及该院的《中山三院终末病历评分表》进行质量检查和统计分析。
结果死亡病案存在很多书写问题,与医生法律意识和责任心不强、死亡病例讨论存在形式化、上级医生对下级医生指导作用不强等有关。
结论加强对医生的法制教育、增强法制观念,加强医务人员岗位培训、完善各种医疗安全制度,加强对死亡病历的环节质控和终末质控、严格执行死亡病历书写奖惩制度等可有效提高死亡病历的书写质量。
【关键词】病史记录;书写;质量控制;死亡原因;问题;防范措施文章编号:1009-5519(2012)15-2291-03中图法分类号:R197.323文献标识码:AExisting problems of death records writing and their preventive measures Chen Min,Xie Junqiang(Third Affiliated Hos-pital,Sun Yat-sen University,Guangzhou,Guangdong510630,China)【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existing problems in death record writing and to seek the method to increase the writing quality of medical records.Methods689cases of medical records were performed the quality inspection and statistical analysis.Results Many writing problems existed in the medical records,which were related with the light legal consciousness and the poor sense of responsibility of doctors,formalization of death case discussion and the weakened guidance role of senior doctors to junior doctors,etc.Conclusion Strengthening the legal education on doctors,enhancing the legal sense,intensifying the post training,perfecting the various medical safety systems,strengthening the link quality control and final quality control of death records and strictly executing the system of rewards and penalties can effectively increase the writing quality of death medi-cal records.【Key words】Medical histrory taking;Handwriting;Quality control;Cause of death;Problem;Countermeasure死亡病历是一种在医疗、教学、科研中均具有特殊价值的档案,是死亡患者在医院治疗整体过程中的全部文字记录,是医学专业技术人员对其进行科学诊断、治疗及讨论的信息记载[1]。
病历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病历是医疗机构记录患者诊疗过程和结果的重要文书,对于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病历存在一些常见问题,如记录不规范、信息不完整、病历造假等,这些问题可能影响到医疗质量和患者的权益。
因此,我们需要采取相应的整改措施来解决这些问题。
一、病历存在的问题:1. 记录不规范:有些医生在填写病历时存在书写不清、用词不许确、语句混乱等问题,导致病历内容难以理解和解读。
2. 信息不完整:有些病历中缺少重要的医疗信息,如既往病史、家族病史、过敏史等,这些信息对于医生进行诊断和治疗决策非常重要。
3. 病历造假:少数医生为了追求个人利益或者避免责任,可能会在病历中故意夸大或者隐瞒病情,甚至伪造医疗记录,这种行为严重伤害了医疗信任和患者权益。
二、整改措施:1. 规范病历书写:医疗机构应制定明确的病历书写规范,包括字迹清晰、用词准确、语句通顺等要求,医生应严格按照规范填写病历。
2. 完善病历信息:医疗机构应建立完善的信息采集和管理系统,确保病历中包含完整的医疗信息,如既往病史、家族病史、过敏史等,同时鼓励医生与患者进行充分沟通,获取更详细的病史信息。
3. 强化病历质量管理:医疗机构应建立病历质量评估机制,定期对病历进行质量检查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对于存在严重问题的医生进行教育和培训。
4. 加强病历审核和监督:医疗机构应设立专门的病历审核部门,对病历进行审核和监督,确保病历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对于发现的问题要及时纠正和处理。
5. 加强法律监管和惩罚:对于故意伪造病历、隐瞒病情等违法行为,医疗机构应积极配合相关部门进行调查和处理,依法追究责任,维护医疗秩序和患者权益。
综上所述,病历存在的问题对于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具有重要影响,医疗机构和医生应共同努力,制定规范的病历书写标准,完善病历信息,加强病历质量管理和监督,加强法律监管和惩罚,以提高病历质量,保障患者的权益和安全。
病历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病历是医疗过程的重要记录,它不仅是患者病情的真实反映,也是医疗机构医疗质量和管理水平的体现。
然而,在实际工作中,病历存在着诸多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医疗质量和安全,也可能引发医疗纠纷。
因此,我们有必要对病历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采取有效的整改措施。
一、病历存在的问题(一)书写不规范1、字迹潦草,难以辨认。
部分医务人员书写病历时字迹龙飞凤舞,导致其他医务人员和患者无法清晰阅读,影响了病历的使用价值。
2、格式错误。
病历的格式不统一,如页面排版混乱、标题不规范、段落间距不一致等,给人一种杂乱无章的感觉。
3、错别字和语病。
一些病历中存在错别字和语病,如“的、地、得”使用不当,“已、以”混淆等,这反映出医务人员在书写时不够认真。
(二)内容不完整1、主诉不准确。
主诉是患者就诊时最主要的症状和持续时间,但有些病历中的主诉过于简单或模糊,不能准确反映患者的病情。
2、现病史记录不详细。
现病史是病历的核心部分,但部分病历对患者的症状、发病时间、诱因、发展过程、治疗经过等描述不全面,缺乏关键信息。
3、体格检查记录不完整。
体格检查是对患者身体状况的全面评估,但有些病历中只记录了部分体征,如心肺听诊、腹部触诊等,而忽略了其他重要部位的检查。
4、辅助检查结果未记录。
病历中未及时记录患者的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等结果,或者记录不完整,无法为诊断和治疗提供有力依据。
(三)诊断不准确1、诊断依据不充分。
部分病历中对疾病的诊断缺乏足够的临床证据支持,仅凭经验或主观判断做出诊断,容易导致误诊。
2、诊断名称不规范。
诊断名称使用不规范、不统一,如使用俗称、缩写或自造诊断名称,给医疗统计和交流带来困难。
3、鉴别诊断不充分。
在做出诊断时,没有对相似疾病进行充分的鉴别诊断,分析其异同点,容易造成漏诊或误诊。
(四)治疗不合理1、治疗方案不科学。
治疗方案的选择缺乏依据,没有考虑患者的病情、年龄、身体状况等因素,导致治疗效果不佳。
死亡病历书写及质控重点要求汇总死亡病历书写是住院病历书写中重要的内容,也是最容易引起医疗纠纷的部分。
因而不管是为了提高病案首页质量还是避免医疗事故纠纷,死亡病例报告的书写与质控都是非常重要的,它还可以真实地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群死亡情况与特点,作为死因分析与变化趋势监测的重要信息来源。
出院(死亡)记录常见错误1.出院记录中无主要诊疗经过的内容出院记录是经治医师对患者此次住院期间诊疗情况的总结,应在患者出院前完成。
其中诊疗经过是出院记录的重要内容。
2.无治疗效果及病情转归内容经治医师应将患者在出院前的治疗效果及病情转归情况在出院记录中“出院情况”一栏中详细记录,可以供其他医师参考。
3.死亡记录中未写明死亡原因1)死亡记录中应简要分析、记录患者主要死亡原因。
2)死亡记录中死亡时间不具体,或与医嘱、体温单时间不符。
死亡时间应具体到分钟,须与临时医嘱单及体温单记录的死亡时间相吻合。
4.无出院医嘱患者出院后继续治疗、出院带药、门诊复查时间及出院后注意事项应详细、具体地在出院医嘱中交代清楚,以便患者院外继续治疗及后期的病情恢复。
5.不规范书写这一条是指出院(死亡)记录中除上述问题以外的某些内容书写不规范、空项、漏项及填写有欠缺。
如:1)缺入院时主要症状;2)缺入院诊断;3)缺辅助检查结果;4)治疗经过不详细(无药品名称、用药剂量、给药途径、用药时间等);出院时病人的症状和体征记录有欠缺;5)缺出院(死亡)诊断;6)出院(死亡)诊断填写有欠缺;7)出院带药不详细(无药品名称、用药剂量、给药途径、用药时间);出院记录缺医师签名;8)出院(死亡)记录缺项或内容不全;9)出院记录中其他项目书写欠缺,如:患者一般情况空项或遗漏等以上未提及的某些欠缺等;10)死亡记录中抢救及治疗经过内容简单、不具体及其他欠缺;11)死亡讨论记录内容简单、缺项或讨论无重点及其他欠缺;12)死亡讨论项目不全如缺记录日期等。
质控管理流程死亡病例质控流程包括数据采集、质量控制、结果分析与反馈、问题改进4个步骤,可参考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孕产妇死亡评审技术指南》中的流程按照质控要求,参考世界卫生组织《孕产妇死亡评审技术指南》中的评价指标,构建和制定科室死亡病例质控质量评价标准,督促科室提升死亡病例讨论质量和改进效果。
病历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病历是医务人员对患者疾病的发生、发展、转归,进行检查、诊断、治疗等医疗活动过程的记录。
它不仅是医疗、教学、科研的第一手资料,也是医疗质量、技术水平、管理水平综合评价的依据,更是医疗纠纷处理中的重要法律证据。
然而,在实际工作中,病历存在着诸多问题,需要我们高度重视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整改。
一、病历存在的问题1、书写不规范(1)字迹潦草、难以辨认,影响病历的可读性和准确性。
(2)错别字、语病较多,语句不通顺,表达意思不清晰。
(3)标点符号使用不当,如逗号、句号乱用,甚至整段没有标点。
2、内容不完整(1)病史采集不全面,遗漏重要的症状、体征、既往病史、家族病史等信息。
(2)体格检查项目不完整,对重要脏器的检查描述过于简单或缺失。
(3)辅助检查结果未记录或记录不详细,如检查的时间、项目、结果等。
3、诊断不准确(1)诊断依据不充分,没有结合患者的症状、体征、辅助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
(2)诊断名称不规范,使用不统一的诊断术语,或者自创诊断名称。
(3)主次诊断排列顺序不当,未能反映疾病的轻重缓急和因果关系。
4、治疗记录不详细(1)治疗方案缺乏针对性,没有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措施。
(2)用药记录不规范,包括药物的名称、剂量、用法、疗程等信息不完整或不准确。
(3)手术记录不详细,如手术步骤、术中所见、术后处理等记录不清晰。
5、病程记录不及时(1)未能按照规定的时间书写病程记录,存在拖延、补记的现象。
(2)病程记录内容简单,缺乏对病情变化的观察、分析和处理措施。
(3)上级医师查房记录不完整,没有体现上级医师的指导意见和诊疗思路。
6、签名不规范(1)医务人员签名潦草,无法辨认。
(2)代签名现象时有发生,违反了医疗文书的真实性原则。
(3)签名时间不准确,与实际书写时间不符。
二、产生问题的原因1、医务人员责任心不强部分医务人员对病历书写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敷衍了事,导致病历质量不高。
病历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病历是医疗过程的重要记录,它不仅反映了患者的病情和诊疗经过,也是医疗纠纷处理、医疗保险理赔、医学研究等方面的重要依据。
然而,在实际工作中,病历存在着诸多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医疗质量和安全,也可能给医疗机构带来法律风险。
本文将对病历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
一、病历存在的问题(一)书写不规范1、字迹潦草、难以辨认部分医务人员在书写病历时字迹龙飞凤舞,导致其他医务人员和患者难以读懂,影响了病历的准确性和可读性。
2、错别字、语法错误病历中存在错别字、语病等问题,如“发烧”写成“发绕”、“的、地、得”使用不当等,反映出医务人员的书写态度不认真。
3、标点符号使用错误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如逗号、句号乱用,省略号、破折号使用不当等,影响了病历的表达效果。
(二)内容不完整1、主诉不确切主诉是患者就诊的主要症状或体征及其持续时间,但部分病历中的主诉描述不准确、不完整,不能反映患者的主要问题。
2、现病史记录简单现病史是病历的核心内容之一,但有些病历现病史记录过于简单,缺乏对症状的详细描述、发病诱因、病情演变过程等重要信息。
3、体格检查项目遗漏体格检查是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但部分病历中存在体格检查项目遗漏的情况,如未检查心肺听诊、腹部触诊等重要部位。
4、辅助检查结果未记录对于患者进行的各项辅助检查,如血常规、生化检查、影像学检查等结果,部分病历中未及时记录或记录不完整。
5、诊断依据不充分诊断是医疗过程的关键环节,但有些病历中诊断依据不充分,缺乏必要的症状、体征、辅助检查结果等支持。
6、治疗方案不具体治疗方案应包括具体的治疗药物、用法用量、治疗时间等,但部分病历中治疗方案不明确、不具体,影响了治疗的效果和安全性。
(三)书写时间不及时1、首次病程记录未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按照规定,首次病程记录应在患者入院 8 小时内完成,但有些病历未能按时完成,影响了对患者病情的及时评估和处理。
病历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病历是医疗机构记录患者病情和治疗过程的重要文书,对于医疗质量和医疗纠纷的解决具有重要作用。
然而,病历中存在的问题可能会导致医疗纠纷的发生,因此有必要对病历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
本文将详细介绍病历存在的问题及相应的整改措施。
一、病历存在的问题1. 信息不完整:病历中的患者个人信息、病史、过敏史等重要信息不完整,导致医生无法全面了解患者的病情和病史,影响诊断和治疗的准确性。
2. 记录不规范:病历中的记录内容不规范,存在缺漏、错乱、重复等问题。
例如,医生的诊断和治疗方案未能详细记录,导致后续医生无法了解患者的治疗过程和效果。
3. 书写不清晰:病历中的文字书写不清晰,存在字迹含糊、涂改、潦草等问题,使得病历难以阅读和理解,增加医生和护士的工作负担,也可能引起误诊和医疗纠纷。
4. 信息不许确:病历中的信息不许确,存在错误的诊断、治疗方案、药物剂量等问题,可能导致患者的治疗效果不佳或者浮现不良反应。
5. 保密性问题:病历中的患者隐私信息未得到有效保护,存在泄露的风险,伤害患者的合法权益。
二、整改措施1. 完善信息录入流程:建立完善的病历信息录入流程,确保患者个人信息、病史、过敏史等重要信息的准确记录。
可以采用电子病历系统,提高信息录入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2. 规范记录内容:制定病历记录的规范化要求,明确各项内容的必填项和选填项,避免重复记录和遗漏。
例如,要求医生在病历中详细记录诊断和治疗方案,以及治疗过程和效果的观察。
3. 提高书写质量:加强医务人员的书写培训,提高书写质量和速度。
可以采用电子病历系统中的电子签名和打印功能,避免手写病历的书写不清晰的问题。
4. 强化信息核实:建立信息核实机制,确保病历中的信息准确性。
例如,医生在填写病历时应核对患者的身份信息,避免记录错误。
5. 加强保密措施:建立完善的患者隐私保护机制,加强对病历的访问权限管理和信息加密措施,确保患者隐私信息的安全。
6. 审查与反馈机制:建立病历审查与反馈机制,定期对医疗机构的病历进行审查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整改措施。
病历存在问题医生书写不规范难以辨认随着医学科技的不断进步,病历已成为医疗过程中重要的文献记录,对于医生来说,准确、规范地书写病历是保障医疗质量的重要环节。
然而,我们在日常实践中发现,病历存在着一些问题,医生的书写不规范导致病历难以辨认。
本文将就病历存在的问题以及医生书写不规范的原因进行探讨,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
一、问题存在在实际工作中,我们经常会遇到病历难以辨认的情况。
有些病历中的笔迹模糊、字迹潦草,甚至出现了书写不清楚的情况。
这给后续的医疗工作带来很大的困扰,不仅增加了医生的工作负担,还可能对患者的治疗产生影响。
而且,如果出现医疗纠纷,病历的不规范书写也可能成为重要的证据。
二、原因分析1. 快速书写导致书写不清楚:由于医生工作繁忙,对于一些琐碎的工作可能会有所怠慢,匆忙间完成病历记录。
这时候,医生可能在书写过程中出现快速书写的现象,导致字迹模糊、笔迹混乱,增加了解读难度。
2. 医学专有名词书写规范不足:医学领域涉及大量的专业术语,这些术语通常比较复杂,如果医生书写不规范,容易导致患者的情况无法正确记录,给后续的医疗工作带来隐患。
3. 病历记录过于简略:有些医生在书写时习惯用简略的方式进行记录,过多的省略使得病历信息不完整,无法提供足够的依据供后续医疗工作参考,严重影响医疗质量。
三、解决方案为了解决医生书写不规范难以辨认的问题,我们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 加强医生培训:针对病历书写规范的要求,医院可以组织培训课程,对医生进行相关知识的学习和技巧的培训,增强他们的书写能力和规范意识。
2. 提供规范书写的工具和材料:医院可以提供优质的笔、书写工具和标准的病历本,这样能够有效地提高医生书写的质量,减少模糊与潦草的问题。
3. 引入电子化病历系统:电子化病历系统可以解决许多书写不规范的问题,医生可以通过电子方式录入患者信息,减少了书写环节的出错率,同时也提高了病历信息的整理和查找的效率。
4. 加强医生的规范意识:医院可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度,督促医生按照规范要求书写病历。
病历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病历是医疗机构记录患者就诊情况、诊断和治疗过程的重要文书,对于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病历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医疗质量和患者的权益。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需要采取相应的整改措施。
本文将详细介绍病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
一、病历存在的问题1. 病历书写不规范:有些医务人员在书写病历时存在字迹潦草、不规范的问题,导致病历内容难以辨认和理解,影响医疗质量。
2. 病历内容不完整:有些病历存在内容缺失或遗漏的情况,例如患者的基本信息、既往病史、过敏史等重要信息没有记录,给后续的诊断和治疗带来困难。
3. 病历记录不准确:有些医务人员在记录病历时存在错误或不准确的情况,例如将患者的病情描述错误、诊断错误等,导致医疗决策的错误和误导。
4. 病历缺乏规范化:不同医生对于病历的书写格式和内容要求存在差异,缺乏统一的规范,给病历的管理和使用带来困扰。
5. 病历保密性不足:病历中包含患者的个人隐私信息,但有些医务人员在处理病历时存在泄露个人隐私的问题,给患者的权益造成损害。
二、整改措施1. 加强医务人员的培训:通过加强医务人员的病历书写培训,提高他们的书写规范性和准确性。
培训内容包括字迹工整、用词准确、格式规范等方面。
2. 强化病历审核机制:建立病历审核制度,由专门的医务人员对病历进行审核,确保病历内容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审核人员应具备专业知识和严谨的工作态度。
3. 完善病历模板和规范:制定统一的病历模板和规范,明确病历的书写要求和内容,减少医务人员在书写过程中的主观性和差异性。
4. 强化病历保密管理:加强对医务人员的保密教育和管理,严格控制病历的查阅权限,确保患者个人隐私信息的安全性。
5. 引入电子病历系统:推广使用电子病历系统,将病历纸质化转为电子化,提高病历的管理效率和准确性。
电子病历系统应具备安全可靠的技术保障措施。
6. 加强病历质量监测:建立病历质量监测机制,定期对病历进行抽查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整改措施,确保病历质量的持续改进。
死亡病历存在问题及书写规范
时间:2013年11月19日14:00
地点:会议室
参加人员:各科主任
主持人:许金荣
内容:一、死亡记录的书写要求
1、死亡记录是指经治医师对死亡患者住院期间诊疗和抢救经过的记录,应当在患者死亡后24小时内完成,记录死亡时间应当具体到分钟。
死亡记录应另立一页。
2、死亡记录的内容包括入院日期、死亡时间、入院情况、入院诊断、诊疗经过(重点记录病情演变、抢救经过)、死亡原因、死亡诊断等。
(1)入院情况:包括主要症状、体征、有意义的辅助检查结果等。
(2)诊疗经过:住院后病情演变和诊治情况。
重点记录死亡前的病情变化和抢救经过。
参加抢救的医务人员和抢救时在场的家属均应有记录。
(如:参加抢救的医护人员:杨xx副主任医师,张xx住院医师,吴xx主管护师。
抢救时患者爱人等在场,对诊断、治疗无异议,不同意作尸解。
)
(3)死亡原因:指致患者死亡的直接原因。
(4)死亡诊断:包括患者死亡前诊断的各种疾病。
二、死亡病例讨论记录书写要求
1、死亡病例讨论是由科主任或具有副主任医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主持,对死亡病例进行讨论、分析的记录。
在患者死亡一周内完成。
2、死亡病例讨论的内容包括讨论日期、主持人及参加人员的姓名,专业技术职务、具体讨论意见及主持人小结意见、记录者签名等。
要记录每一位发言人的具体内容,重点讨论记录诊断意见、死亡原因分析、抢救措施意见、注意事项及本病国内外诊治进展等。
3、每一死亡病例均要求有死亡病例讨论记录,根据病情可简可繁。
4、另立专页,主持人审阅签名。
二、死亡病历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十月份14例死亡病历的检查,存在问题如下:
1、死亡原因和死亡诊断不确切。
如:死亡诊断和死亡原因都是多脏器功能衰竭、恶病质、心脏猝死。
(死亡原因心脏猝死我觉得用心脏骤停更合适)
2、死亡讨论不符合要求。
过于简单,不符合死亡病例讨论的格式。
无参加人员的发言记录、无主持人小结等。
3、抢救记录过于简单。
死亡无心电图报告。
4、病危时家属放弃治疗,心电监护、吸氧可以使用。
有利于病情的观察。
5、入院诊断不全。
入院体检时,呼吸音粗,闻及湿性啰音。
患者有呼吸道疾病史。
入院诊断无呼吸道疾病的诊断。
6、心功能不全的诊断无诊断依据。
如:心功能多少级?是否是老年心脏退行性改变?入院时临床表现及体征中无心功能不全的依据。
7、医嘱书写不规范。
如:5%葡萄糖注射液写成5%GS、0.9%氯化钠注射液写成
0.9%Nacl、长期医嘱达6页无重整医嘱、多次抢救无中抢救的医嘱、结转病人做常规检查,病人及家属拒做,医嘱不能写“取消”可写“拒做”、死亡医嘱开死亡出院等。
8、抗生素使用不规范。
如:三代头胞要有上级医师签字。
9、自费药品知情同意告知书内容不完整。
应有自费药品数量、
自付比例、自付药品总金额等。
以上是十月份死亡病历中存在的问题。
请各位科主任组织病区
医师认真学习病历书写规范,要以高度负责的敬业精神,以实事求
是的科学态度,认真写好病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