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句分析
- 格式:rtf
- 大小:132.25 KB
- 文档页数:15
单句核心分析法练习题例 1:“赵州桥高度的技术水平和不朽的艺术价值,充分显示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句中的主干是( )。
A.赵州桥显示力量B水平和价值显示力量C.示力量D.水平和价值显示智慧和力量例2:提取下列句子的主干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国桥梁事业的飞跃发展,表明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无比优越。
(主干:发展表明优越。
)B.党证里面摆着一小堆火柴。
(主干:里面摆着火柴。
)C.这还不是我们恣情悲痛的时候。
(主干:这不是时候。
)D,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
(主干:苏州园林是园林标本。
)例 3、句子主干找得正确的一项是: ( )A、日光的照射特别强烈。
(主干:日光强烈)B、总理那高大的形象总是浮现在我眼前。
(主干:总理浮现眼前)C、船长本已经不耐烦我父亲的那番谈话。
(主干:船长耐烦谈话)。
D、采集站送来的水和气孔吸进来的二氧化碳,就是合成有机物的两种最基本的。
原料。
(主干:水和二氧化碳是原料)总结:找句子主干要注意的问题:1、碰到有否定词“不、没、没有”等的句子要把否定词保留在句主于中。
如:我不看黄色书刊。
主干:我不看书刊。
2、主语、谓语、宾语的中心词是并列结构的,要把整个并列结构找出。
如:赵州桥高度的技术水平和不朽的艺术价值,充分显示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主干:技术水平和艺术价值显示智慧和力量。
3、主谓短语作宾语的句子应把整个短语保留在主千里。
如:我清楚地看见他来了。
主干:我看见他来了。
4、主谓短语作谓语的句子,应保留谓语的主干如:练体育的他身体非常健康。
主干:他身体健康。
5、连动句,应保留主要动作。
如:下课了,老师快速地拿起书打开门走了出去。
主干:老师拿起书打开门走。
现代汉语语法的五种分析方法现代汉语语法的五种分析方法现代汉语语法的五种分析方法是语法学基础里很重要的一个内容,老师上课也会讲到,我在这里把最简略的内容写在下面,希望能对2017汉硕考研学生的专业课学习有所帮助详细阐释中心词分析法、层次分析、变换分析法、语义特征分析法和语义指向分析的具体内涵:了解更多的汉硕考研信息、资料加丹丹老师Q。
依旧义乌散散刘思伊尔一. 中心词分析法:分析要点:1.分析的对象是单句;2.认为句子又六大成分组成——主语、谓语(或述语)、宾语、补足语、形容词附加语(即定语)和副词性附加语(即状语和补语)。
这六种成分分为三个级别:主语、谓语(或述语)是主要成分,宾语、补足语是连带成分,形容词附加语和副词性附加语是附加成分;3.作为句子成分的只能是词;4.分析时,先找出全句的中心词作为主语和谓语,让其他成分分别依附于它们;5.分析步骤是,先分清句子的主要成分,再决定有无连带成分,最后指出附加成分。
标记:一般用║来分隔主语部分和谓语部分,用══标注主语,用——标注谓语,用~~~~~~标注宾语,用()标注定语,用[ ]标注状语,用< >标注补语。
作用:因其清晰明了得显示了句子的主干,可以一下子把握住一个句子的脉络,适合于中小学语文教学,对于推动汉语教学语法的发展作出了很大贡献。
还可以分化一些歧义句式。
比如:我们五个人一组。
(1)我们║五个人一组。
(2)我们五个人║一组。
总结:中心词分析法可以分化一些由于某些词或词组在句子中可以做不同的句子成分而造成的歧义关系。
局限性:1.在一个层面上分析句子,层次性不强;2.对于一些否定句和带有修饰成分的句子,往往难以划分;如:我们不走。
≠我们走。
封建思想必须清除。
≠思想清除。
3. 一些由于句子的层次关系不同而造成的歧义句子无法分析;如:照片放大了一点儿。
咬死了猎人的狗。
二. 层次分析:含义:在分析一个句子或句法结构时,将句法构造的层次性考虑进来,并按其构造层次逐层进行分析,在分析时,指出每一层面的直接组成成分,这种分析就叫层次分析。
区分复句和单句的主要方法
1.主谓关系:复句通常由一个主句和一个或多个从句组成,而单句则
只有一个主句。
如果句子中存在一个或多个从句,那么这很可能是一个复句。
2.从句引导词:从句通常由一个引导词引导,如“因为”、“如果”、“虽然”等。
这些引导词可以帮助我们判断句子是否为复句。
3.句子结构:复句往往有更复杂的句子结构,包括多个主语、谓语和
宾语等。
而单句通常较为简单,只有一个主语和谓语。
4.逻辑关系:复句中的主句和从句之间存在逻辑关系,例如因果关系、条件关系、让步关系等。
通过分析句子中的逻辑关系,我们可以判断句子
是复句还是单句。
需要注意的是,在一些情况下,复句的从句可能会被省略或者隐含在
句子中,这时候需要更具上下文来理解句子的结构。
另外,有些复句可能
会被转换成简化结构的单句,这也需要根据语境来判断。
第六节单句分析一、句子分析和句法分析♦1、句子分析——句型分析♦根据句子的结构系统确定句型。
♦2、句法分析——短语分析♦根据直接成份分析法找出短语的结构层次和结构关系。
3、短语分析和句子分析♦(1)句子有语气,短语没有语气。
♦(2)句子可以有独立语,短语没有。
♦(3)句子语言序比较灵活,短语语序固定。
♦句子分析以句法分析(短语)分析为基础。
二、主谓句的分析♦(一)句首修饰语♦句首修饰语出现在主语之前,起限制和修饰作用。
♦1、修饰限制谓语♦如:平时,我五点起床。
♦句首修饰语可移至句中,但表意有别。
♦2、修饰限制主语♦如:除了夜游的东西,什么都睡着了。
♦3、修饰限制整个句子♦如:关于机构改革的问题,大家发表了很好的意见。
♦这类修饰语不能移至句中。
(二)独立语♦1、什么是独立语♦独立于句子结构成份以外的特殊成份。
♦如:看样子,明天会下雨。
♦2、特点♦(1)位置不固定。
♦(2)结构上不和其他成份发生关系。
♦3、作用♦(1)表示呼唤、应答或感叹。
♦(2)表示引起对方注意。
♦(3)表示对情况的推测和估计。
♦(4)表示特定的语气。
♦(5)表示消息或情况的来源。
♦(6)表示总括。
(三)主语♦1、主语和谓语相对,是谓语陈述的对象。
典型的主语是施事兼话题。
如:花猫逮着了一只小老鼠。
♦2、几乎所有的词和短语都可以当主语。
如:菊花开了。
虚心使人进步。
劳动最光荣。
小二黑的漂亮在刘家峤是很有名的。
♦3、述语前的时间、处所名词中的主语。
如:♦昨天真热闹。
♦昨天我们去了公园。
♦窗台上摆满了鲜花。
♦昨天窗台上摆满了鲜花。
♦昨天窗台上鲜花摆满了。
♦有资格充当主语的名词性成份:施事/受事〉处所〉时间(四)谓语♦谓语和主语相对,是对谓语加以陈述的。
谓语有名词性的(如:鲁迅绍兴人),有形容性性的(如:天气真好),更多的是动词性的。
1、述宾谓语♦由述宾短语充当谓语。
♦(1)从能否带宾语看♦1)不能带宾语(休息、咳嗽、开幕)♦2)必须带宾语(姓、加以、成为)♦3)可带可不带宾语(学习、打、看)♦(2)动词带宾语的情况:♦1)有的动词只带名词性宾语。
如:写、读、买、喝、修理、驾驶…♦2)有的动词只带非名词宾语。
如:打算、忍受、觉得、停止、禁止、感到、主张、希望、进行、给以、受到、容许、情愿、加以…♦3)有的动词既能带动词性宾语,又能带名词性宾语。
如:罚、吃、同意、赞成、反对、参加、喜欢、发动、担心、服从、加深…(3)宾语的语义类型1)受事宾语。
宾语是述语动作支配涉及的对象。
例如:♦小花猫逮住了一个老鼠昨天他画了一幅国画这两天我们吃食堂。
♦2)施事宾语。
宾语是述语动作的发出者。
♦例如:♦家里来了几个客人♦门口躺着一条小黑狗♦昨天刘大妈丢了一只鸡♦3)关系宾语。
宾语既不是施事,也不是受事。
例如:♦谁是最可爱的人♦他姓王,他叫王老三。
♦儿童们像美丽的花朵。
(4)双宾语句♦动词带有两个名词性宾语的句子。
♦离动词近的宾语叫近宾语(间接宾语),离动词远的宾语叫远宾语(直接宾语)。
♦能带双宾语的动词只是动词中的一部分:♦1)表示给予的。
如:给、送、教、赏、告诉、回答、补贴、拜托、推荐、(动词)给…♦2)表示承受的。
如:拿、抢、偷、借、赢、骗、赚、占、娶、问、求、请教、麻烦、收到、接受、缴获…♦3)其他。
如:称、叫、欠、骂…(5)宾语在述语之前♦宾语常表示遍指。
♦1)都(也)…不(没有)♦今天一点风都(也)没有。
♦他谁也(都)不认识。
♦2)宾语是列举形式♦他英语也会,俄语也会,日语也会,很多外语都会。
2、述补谓语♦(1)类别♦1)数量补语。
如:砍一刀。
打一拳。
踢了一脚。
看了一遍。
去三次。
住了三天。
等了十分钟。
♦2)程度补语。
如:见多了。
猜透了。
坏极了。
好得很。
♦3、趋向补语。
如:跑出去。
走进来。
说下去。
亮起来了。
♦4、结果补语。
如:想明白了。
听清楚了。
洗干净了。
走散了。
写完了。
打死了。
♦5、可能补语。
除了结果补语和趋向补语和动词之间加“不”“得”表示可能以外,常见的可能补语还有:—得来,—不来;—得了,—不了;—得,—不得♦6、情态补语。
动词和补语之间须加“得”。
如:他跑得满头大汗。
文章写得有条有理。
小孩玩得满脸是泥。
(2)基本式和可能式(3)结果补语和情态补语(4)宾语和补语♦1)是宾语还是补语♦如:浪费了十分钟——说了十分钟。
♦2)是述补谓语还是述宾谓语♦如:小猫碰坏了一只花瓶——妈妈买了一只花瓶回来3、连述谓语句♦1、连动式。
如:他拿出笔记本写上地址你脱了鞋进屋把报纸拿出来少剑波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2、兼语式。
如:领导请他发表意见连长派我命令大家出发大家称他是巧姑娘我有个朋友爱游泳3、复杂的连述谓语♦军首长命令部队立即出发支援灾区。
♦小女孩扶着老奶奶上了车。
4、主谓谓语♦主谓谓语分属于名词性、动词性、形容词性谓语。
按照大主语和小主语之间的不同的关系可分为几类。
♦(1)领属关系。
例如:他的母亲双眼已经失明了去北京旅游的人,大部分要登长城♦(2)受施关系。
例如:鲁迅的小说我都读过家里的事她管,外边的事我管♦(3)其他关系。
例如:我的婚事我作主这个字,你明儿能考倒好些人那间屋子我们堆东西主谓谓语和宾语提前♦例如:他一句话也不说——这个人什么活儿都会干——这位姑娘眉头也没皱一下——三、析句时应注意的问题♦1、区分句子分析和句法分析。
♦2、句首修饰语、独立语、定语、状语不影响句型。
♦3、调整格局(语序变化)不影响句型。
四、语义分析和语用分析♦(一)语义分析♦语义是在句子结构中体现出来的意义。
语义通常有:施事、受事、时间、工具、处所、原因、方式等。
如:饭吃饱了——饭吃完了——饭吃多了。
♦语义分析是分析语言单位和客观事物之间的关系。
(二)语用分析♦1、什么是语言用分析♦语用分析是分析语言单位和说话人主观态度之间的关系。
如:♦你的笔找到了吗?——找到了吗,你的笔?2、有关语用的因素♦(1)新信息和旧信息♦主语一般是旧信息,谓语一般是新信息。
如:♦他把那扇大门打开了——他打开了那扇大门♦(2)指称和陈述♦指称是被命名的事物,即用词表示的概括的对象。
如:“杭州是个美丽的城市。
”其中的“杭州”就是指称。
陈述是对指称加以说明。
♦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单有指称可以进行交际。
如有陈述一定包含着指称。
♦(3)定指和不定指♦指称可分为定指和不定指。
定指是说话人预料听话人能够确定某一词语所指对象。
不定指即说话人认为对方不能确定所指对象。
如:♦客人来了——来客人了♦(4)焦点和疑问点♦新信息的重点叫焦点(focus),焦点经常出现在句子末了,或通过对比表现,或通过“就”“是”等词语提示。
♦疑问句中要求对方回答的重点是疑问点。
特指问的疑问点用疑问代词表示;选择问、正反问、是非问有不同表示方法。
五、句子中常见的语法错误♦常见的有以下几种:♦1、搭配不当♦2、语序不妥♦3、成份残缺或多余♦4、句式杂糅♦5、歧义词性误用♦例如:♦(1)我们怀着对革命烈士无限瞻仰的心情,来到了雨花台。
♦(2)他在工作中犯这么大的错误不是偶尔的。
♦(3)村里的人都那样爽朗,那样豪情,使我忘记了旅途的疲劳。
♦(4)惜寸阴,惜分阴,宝贵自己的时间,这是我的座右铭。
♦(5)我从小就理想做一个飞行员,在蓝天上自由地翱翔。
♦(6)为了去不去参加比赛的问题,他一直犹豫在家里,等待父亲的来信。
♦(7)新的规章制度已经经验了半年,群众认为大体可行。
♦(8)但是,遗憾得很,我们至今还极其罕见这样的著作问世。
宾语误用♦例如:♦(1)必须开展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农村群众和干部的科学知识。
♦(2)他们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3)全镇七所小学,一所中学,冬季都开展滑雪课。
♦(4)合理地安排工作,抽出一定的时间学习,以充实并提高我们的业务水平,是目前的一项重要任务。
♦(5)加快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的规模和速度。
♦(6)这个经验值得文教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7)《女神》的出现,像一阵狂飙卷起了一代诗风,开拓了新诗的领域,为新诗运动奠下了显著的实绩。
成份残缺♦例如:♦(1)从父亲的来信中,告诉我关于水灾之后重建家园的情况。
♦(2)经专家们讨论研究,一致认为这种治疗方法值得推广。
♦(3)他们的工作十分辛苦,对他们生活上的实际困难,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
♦(4)今年秋天,村民们正在准备收割作物时,气象台发布了台风的消息。
♦(5)订阅本刊的读者必须按照邮局规定,在本月底以前,过期概不破订。
♦(6)南堡人民经过一个冬天的苦战,一道四米高、二十米宽、七百米长的拦河大坝,巍然屹立在天目溪边。
♦(7)她个子不高,剪着短发,虽然不到四十岁,但已是鬓染银丝,记载着生活对她的磨砺。
语序不当♦例如:♦(1)我们厂改进操作技术,工人们献计献策,使产量突破了日产的最高历史水平。
♦(2)这个问题在领导和群众中广泛引起了讨论。
♦(3)神农、黄帝、尧、舜都是夏朝以前传说中的古代帝王。
♦(4)那次火山爆发的能量相当于投在广岛的二千五百颗原子弹。
♦(5)一百多位妇女代表和列席代表出席了今天的会议。
♦(6)这次马拉松比赛取男、女各前十名。
♦(7)成熟的苹果下坠,是由于它对地球的引力作用。
♦(8)这是有效的治疗高血压的方法。
其他问题♦(1)一点二米以下的儿童免票入场,一点二米以上的须购票。
♦(2)今年第一季度的产量超过去年同期的八万盒,增加到百分之五十。
♦(3)教室里传来了一阵阵歌声引起了我的好奇心。
♦(4)他从上海寄了一封信给北京晚报编辑部收。
♦(5)她那满脸的皱纹把本来很大的一双眼睛也被挤小了。
♦(6)他们本着保证质量,降低成本,便于服用为原则,改革了处方、工艺和剂型。
♦(7)巨大的房屋、桥梁、公路、水坝等等,都广泛地使用着水泥。
♦(8)居民积极参加创建文明卫生城市的活动,把街道、庭院打扫得干干净净、整整齐齐。
♦(9)建筑材料所需要的范围是极广的。
首先要为十二亿人民提供建筑材料。
♦(10)从牡蛎和某些棘皮动物可以提取抗癌物质,许多海洋生物的药用价值正在逐步被发现和推广,前途是不可估量的。
♦(11)词典的资料必须十分确实可靠,因为它是供广大读者查阅的工具书,来不得半点差错。
♦(12)春风一阵阵吹来,树枝摇曳着,月光、树影一齐晃动起来,发出沙沙的响声。
♦(13)知识分子钻研业务,搞科研,写书,那时也被看作是自留地,而加以禁止、取消,害得文化教育战线几乎成为一篇荒漠。
句子的歧义歧义指的是一个句子有几种意义。
歧义产生的原因:1、多义词例如:他已经走了一个钟头了。
这家小店关门了。
我的房间没锁。
赶小李,没那么容易。
他进来时我刚好倒了一杯茶。
2、句法关系♦例如:研究方法十分重要学生家长都到齐了下午是历史地理课要出租汽车的快登记谁要炸薯条我要炒鸡蛋你们老师教给了我许多道理3、结构层次例如:本店出售自行车和汽车的零件下午我们小组讨论你的任务是写好书这是两个煤矿工人抢救国家财产的故事领导接见了三个学校的篮球队4、语义关系例如:鸡不吃了这是一家女子理发店关心的是他的母亲这个老人谁都可以接待这个人连我都不认识5、综合例如:虚构故事吓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