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教学参考之五单句分析
- 格式:docx
- 大小:20.95 KB
- 文档页数:8
现代汉语语法基础知识单句类型及句子成分讲究复习效益,提高高考成绩现代汉语语法基础知识编撰:罗志辉第五节单句类型及句子成分一、句子句子是由词或短语构成的语言的基本运用单位。
从结构上看,短语和句子同属句法结构:不带语气的句法结构是短语,带上语气的句法结构是句子。
但短语与句子毕竟不是一回事。
短语是材料单位、静态单位,句子是表达单位、动态单位。
句子有自己的结构类型和语气类型,还有特殊成分。
二、句子的类型1.从结构上分,句子可以分为单句和复句。
单句由一个短语或一个词构成,复句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取消了独立性的单句)构成。
我们一般所说的“句子”,指的是“单句”。
单句又可以分为主谓句和非主谓句。
如“明天晴天。
”“这里风景优美。
”“他来了。
”是主谓句。
“好!”“严禁吸烟。
”是非主谓句。
2.从语气上分,句子可以分为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和感叹句。
例如:A.理想是前进的灯塔。
(陈述句)B.你上哪儿?(疑问句)C.请勿吸烟!(祈使句)D.多么可爱的秋色啊!(感叹句)从结构上对句子划分得出的类型叫句型,从语气上对句子的划分得出的类型叫句类。
句型和句类是对句子作不同角度的划分得出的类型,因此,一个句子总是兼属这两种性质不同的类型。
例如:A.理想是前进的灯塔。
(主谓句、陈述句)B.你上哪儿?(主谓句、疑问句)C.请勿吸烟!(非主谓句、祈使句)D.多么可爱的秋色啊!(非主谓句、感叹句)E.你真了不起!(主谓句、感叹句)三、单句句型单句可以分为主谓句和非主谓句。
(一)主谓句由主谓结构构成的句子叫主谓句。
1.名词性谓语句由名词性词语充当谓语的句子叫名词性谓语句。
名词单独充当谓语的情况较少,较多的情况是名词性偏正结构。
例如:A.今天阴天。
B.明天中秋。
C.鲁迅浙江人。
D.赣,江西省的简称。
E.猪肉两斤半。
F.他两个儿子。
G.这部小说去年出版的。
H.他圆圆的脸,大大的眼睛。
I.老李好眼力。
2.动词性谓语句由动词性词语充当谓语的句子叫动词性谓语句。
在现代汉语中,准确区分单句和复句是一项重要的语言技能。
单句和复句在语法结构和语义意义上存在着明显的区别。
准确地划分单句和复句有助于我们理解和表达语言的准确性,避免歧义和误解。
引言概述:单句和复句是中文句子的两种基本结构形式。
单句是由一个主谓结构组成的完整句子,它能够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
复句由两个或更多个单句组成,其中每个单句都有自己的主谓结构,但它们之间有特定的关系连接起来。
准确区分单句和复句对于理解句子的结构和功能至关重要。
正文内容:一、单句的特点1.单一主语和谓语单句通常由一个主语和一个谓语构成,它们可以直接表达主体的动作、状态或描述。
2.完整的意思单句能够独立地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不需要依赖其他句子。
3.不含有连接词单句通常不含有连接词,因为它们不需要与其他句子进行关联。
二、复句的特点1.由多个分句组成复句由两个或多个单句构成,称为主句和从句。
主句是复句的核心,从句则是主句的补充或修饰。
2.存在句与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复句中的主句和从句之间存在特定的逻辑关系,如因果关系、比较关系、条件关系等。
这种关系通过连接词或标点符号来表示。
3.从句的结构与单句相同从句具有与单句相同的结构,包括主语、谓语、宾语等。
但从句通常需要通过连接词引导。
三、单句和复句的区别1.结构上的区别单句通常由一个主谓结构构成,而复句由一个主句和一个或多个从句构成。
2.完整性的区别单句能够独立地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而复句需要主句和从句之间的关系来构成完整的句子。
3.联系词的区别单句通常不含有连接词,而复句使用连接词来标识主句和从句之间的关系。
四、如何准确区分单句和复句1.分析句子结构我们需要分析句子的结构,确定是否存在主句和从句。
主句是句子的核心,从句是主句的补充或修饰。
2.辨别连接词我们需要辨别是否存在连接词。
连接词可以是连词、关联词、倒装词等,通过连接词确定主句和从句之间的关系。
3.理解句子的意义我们需要理解句子的意义,判断句子是否能够独立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
现代汉语句法结构分析现代汉语是中国人使用最频繁的语言,也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之一。
句法结构是语言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指的是句子内部的组成结构及其运用规则。
在现代汉语中,句法结构的分析是掌握语言使用规则和正确表达信息的重要手段。
本文将从现代汉语句法结构的定义、分类、分析方法等多个角度进行探讨。
一、现代汉语句法结构的定义句法结构是指一个句子在语法上的组织形式,包含了句子中各成份间的逻辑关系和句子结构的运用规则。
句法结构分析可以帮助人们理解语法规则,分析句子的意义、句子成分之间的关系等。
在现代汉语中,句法结构可以分为五个类型:简单句、并列句、复合句、疑问句和祈使句。
1. 简单句:是指由一个主语和一个谓语构成的句子,句子结构最为简单。
例如:“我打球。
”2. 并列句:是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同等地位的句子通过并列连词连接构成的句子。
例如:“他很聪明,但很懒。
”3. 复合句:是指由一个句子作主句,加上一个或多个从句构成的句子。
例如:“我喜欢看书,因为书能让我学到很多知识。
”4. 疑问句:是指用于表示疑问或询问的句子,通常以疑问词开头。
例如:“你在哪里学习汉语?”5. 祈使句:是指用于表示请求、命令或建议等语气的句子,通常以动词或动词短语开头。
例如:“请你帮我一个忙。
”二、现代汉语句法结构的分类现代汉语的句法结构可以按照句子中各成份的功能和分类,分为主谓结构、并列结构、主谓宾结构、主系表结构、主谓宾补结构、主谓双宾结构、主谓宾定状补结构、主语从句结构、宾语从句结构等多种形式。
1. 主谓结构:主要由一个主语和一个谓语构成,是汉语中最简单的句子结构。
例如:“我走了。
”2. 并列结构:两个或多个谓语作用于同一个主语或宾语,在结构上是并列关系。
例如:“我们喝茶聊天,度过了一个愉快的下午。
”3. 主谓宾结构:主语、谓语、宾语构成的简单句结构。
例如:“我吃了饭。
”4. 主系表结构:句子主要由主语、系动词和表语构成,表达主语的性质、状态或特征等概念。
现代汉语教学参考之五(单句分析)
现代汉语教学参考之五(单句分析)
第六节单句分析 1.什么是句子分析
句子分析不要和句法分析混淆:
句法分析就是短语分析,分析的目的是确定短语的结
构成分、层次以及各层的直接成分之间的关系。
句子分析是分析句子的结构类型。
分析的步骤是:先
确定句子是单句还是复句;如果是单句,再确定是主谓
句还是非主谓句;如果是主谓句,再根据谓语的结构指
出是名词性谓语句、动词性谓语句还是形容词性谓语句。
如此一步步地确定句子的下位句型。
(参见教材371页的“句型系统表”)
2.动词性谓语句主语的确定
单句分析的重点是主谓句,因为非主谓句的结构很简单。
分析主谓句,我们先谈谈如何确定主语。
要确认主谓
句的主语,名词性谓语句和形容词性谓语句的主语就是
话题,也就是陈述的对象,不难确认;其难点是确认动
词性谓语句的主语。
动词性谓语句的主语有种种情况:
第一,典型主语——动词谓语前边只出现一个名词性
成分(名词、代词或名词性短语),且这个名词性成分既
是陈述的对象(话题),又是施事。
例如,“猫/没有吃供品。
”“外国朋友/喜欢来中国旅游。
”这是比较容易确定的主语。
第二,非典型主语。
有多种情况:
其一,动词谓语前边也只出现一个名词性成分,但主
语是话题而不是施事。
例如,“电灯/修好了。
”“电灯”是陈述的对象(话题),但它不是施事,因为“修”这个动作不是“电灯”发出的。
其二,动词谓语前边也只出现一个名词性成分,但主
语是施事而不是话题。
例如,“谁/打破了玻璃?”“打”这个动作是“谁(问话人所不知道的某个人)”发出来的,因此是施事;但主语并不是话题,因为话题是回答“谁”或者“什么”这类问题的,“谁”不能回答“谁”或者“什么”这样的问题,因此,不是话题。
其三,动词谓语前边出现两个名词性成分,其中一个
话题,一个是施事。
例如,“自行车/他骑走了。
”这两个名词性成分都看作是话题。
表示话题(陈述对象)的一个在前,是全句的主语;表示施事的一个在后,只是充
当全句的谓语的主谓词组的主语。
双主语句有一定的条件:第一:话题主语必须出现在
施事主语之前;第二,话题主语代表有定的事物;第三,时间词语处所词语不充当话题主语。
其四,动词谓语前边出现两个以上名词性成分,其中包括表示时间、处所的名词和方位词。
例如下面四句,确定主语就有一定难度了。
(1)今天家里我有事。
(2)今天家里有事。
(3)家里今天有事。
(4)窗台上昨天鲜花摆满了。
”
遇到这类复杂句子,可以采用这样的方法确定主语:动词前边的名词性成分不止一个时,选择一个主语。
选择的顺序是“施事——工具——受事——处所——时间”。
按照这种方法分析,第(1)句的主语是“我”,第(2)(3)句的主语是“家里”,第(4)句的主语是“鲜花”。
主语之外的词,就是修饰语了。
3.双主语和宾语前置的区分
在“非典型主语”的第三种谈到的“双主语”句子,和宾语前置句容易混淆,因为它们都是动词谓语前边出现两个名词性成分,并且这两个名词性成分都不是表示时间、处所的。
如下面三句:
(1)自行车/他骑到学校去了。
(2)他/什么车都不会骑。
(3)他/谁都不理睬。
但掌握了两种句子的格式特点,就容易区分了:双主
语句必定是话题主语在前,施事主语在后;宾语前置句
主要是采用“一……都(也)+没有(不)”的格式,或宾语是疑问代词(或者是由疑问代词充当定语的定中短语)并常与副词“都”、“也”相配合。
按照这种方法分析,第(1)句是双主语句,第(2)(3)句是宾语前置句。
4.连述谓语句的分析
分析主谓句的谓语,难度最大的是分析连述谓语句。
连述谓语句是由连述短语充当谓语的句子。
连述谓语
句主要有两种:
一种是谓语中几个组成部分都能单独和全句主语直接
构成陈述关系,所以一般称之为“连动式”。
例如,
“大家/下河洗澡。
”此句谓语的两个组成部分“下河”和“洗澡”都能单独和主语“大家”构成陈述关系,组
成“大家下河”、“大家洗澡”。
一种是谓语中的各个组成部分不能单独和全句主语直
接构成陈述关系,而是前一部分述语动词所带的宾语是
后一部分谓语的主语,也就是说,前一部分述语动词所
带的宾语“身兼两职”,既与前一部分的述语动词构成
支配关系,又与后一部分的谓语构成陈述关系。
既是受事,又是施事,所以一般称这种句式为“兼语式”。
例如,“大家/称她是姑娘。
”句中只有第一部分谓语“称她”能和主语构成陈述关系,第一部分述语动词所带的
宾语“她”既和动词“称”构成支配关系,又和第二部
分谓语“是巧姑娘”构成陈述关系。
有时两种连述谓语结构在一起构成复杂的连述谓语句。
例如,“你马上起草一份作战.计划报送军部请军首长批示。
”
连述谓语句容易和某些句型混淆,这里谈谈连述谓语
句和两种最容易混淆的句型的区分:
第一,与双宾谓语句的区分,比较下面两个句子:
(1)大家称她是巧姑娘。
(2)大家称她巧姑娘。
(1)句我们分析过,是连述谓语句中的“兼语式”。
(2)句则是述宾谓语句中的双宾谓语句,述语“称”带了两个受事宾语“她”和“巧姑娘”。
这两句的区别在于,(1)句中“她”和“巧姑娘”之间用“是”构成陈述关系,而(2)句没有用“是”,它们之间不能构成陈述关系。
第二,与主谓短语作宾语的述宾谓语句的区分,比较
下面两个句子:
(3)我通知他明天来。
(4)我知道他明天来。
这种情况可以从两方面区分:一是看前后两动词所代
表的行为是否有因果关系。
如果有因果关系,那就是连
述谓语;如果没有,则属主谓短语作宾语。
(1)句中“通知”与“来”有因果关系,而“知道”与“来”没有因果关系。
二是看能不能变换语序。
能变换语序的是主谓短语作宾语,不能变换语序的是连述谓语。
(4)句能变换成“他明天来,我知道”,(3)句则不能变换,变换了意思不通。
练习
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型
(l)多香的茶!()
这杯茶真香!()
(2)王教练体格健壮。
()
王教练的体格的确健壮。
()
(3)这个问题,他有很多经验。
()
对于这个问题,他有很多经验。
()
(4)我背熟了《蜀道难》。
()
我把《蜀道难》背熟了。
()
5.句法分析、语义分析、语用分析
这三个术语除了句法我们在前面接触过,后两个术语以前可能很少接触过,且它们容易混淆,在这里作个比较:(1)句法分析是指分析语言单位与语言单位之间的关系,即分析词与词之间是主谓关系、述宾关系、定中关系等结构关系。
(2)语义分析是指分析语言单位与客观事物之间的关系,分析句子时,要求指明主语或宾语是施事、受事、
时间、处所等。
如“来客人了”和“客人来了”两句,
前一句宾语“客人”是受事,后一句主语“客人”是施事。
(3)语用分析是指分析语言单位与说话人主观态度之间的关系。
语用分析的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其一,语气。
句类分析属于语用分析。
参见第五节第
2个问题“什么是句类”。
其二,新信息和旧信息。
在主谓结构的陈述句中,谓
语代表新信息。
其三,指称和陈述。
例如“天下雨了”中,“天”是
指称,“下雨了”是陈述。
其四,定指和不定指。
指称可以分为定指和不定指。
例如,“客来了”的“客”是定指,因为对话人心目中
知道这“客”是谁。
“来客了”的“客”是不定指,因
为对话人心目中不知道这“客”是谁。
第五,焦点和疑问点。
焦点是陈述句中新信息的重点。
一般的句子,焦点在后。
如“王冕死了父亲”,焦点是“父亲”;“王冕父亲死了”,焦点是“死了”。
有意
强调的句子中,书面语可以用对比、副词“是”等形式
突出焦点,口语可以用重读来指明焦点。
疑问句有疑问点,即要求对方回答的重点。
特指问的疑问点用疑问代词表示,选择问的疑问点用肯定与否定重叠的形式表示疑问点。
反问句没有疑问点。
6.常见的语法错误
教材归纳了常见的五大类共十六小类语法错误,要求能识别、修改这些类型的语法错误,并能指出其错误类型。
现代汉语教学参考之五(单句分析)由教案频道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