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化学上学期期末试卷(选修5)
- 格式:doc
- 大小:379.50 KB
- 文档页数:8
高二化学选修5期末测试题及答案期末测试题是检测高二学生化学选修5掌握程度的重要考试。
下面是店铺为您带来的高二化学选修5期末测试题及答案,勤做练习对考试更有帮助。
高二化学选修5期末测试题选择题(1)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二十世纪化学合成技术的发展对人类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做出了巨大贡献。
下列各组物质全部为合成高分子材料的是A.纤维素涤纶B. 麦芽糖胰岛素C.聚乙烯酚醛树脂D. 淀粉聚异戊二烯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石油、煤、天然气、油脂都属于化石燃料B.油脂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反应又称为皂化反应C.分子式为(C6H10O5)n的淀粉和纤维素互为同分异构体D.蔗糖是还原性糖3. 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2.8 g乙烯和丙烯的混合气体中所含碳原子数为0.2NAB. 0.5molC3H8分子中所含C-H共价键数为2NAC. 标准状况下,22.4L乙醇完全燃烧所耗的氧气分子数为3NAD. 1mol碳正离子所含的电子数为11NA4.“绿色荧光蛋白”的发现与研究荣获了2008年诺贝尔化学奖。
目前,科学家已能用不同颜色标记不同的蛋白质。
有关此类蛋白质的说法正确的是A.此类蛋白质遇到CuCl2浓溶液将发生盐析B.对该蛋白质进行紫外线照射,蛋白质不会发生任何变化D.利用此类蛋白质,科学家可跟踪观测到某种特定细胞的成长、转移的具体过程5.侦察工作中常从案发现场的人体气味来获取有用线索,人体气味的成分中含有以下化合物:①辛酸; ②壬酸; ③环十二醇; ④5,9—十一烷酸内酯;⑤十八烷;⑥己醛;⑦庚醛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①、②是强酸完全电离,③、⑤、⑦不显酸性B.①、②、③、④含氧元素,⑤、⑥、⑦不含氧元素C.①、②、⑥、⑦分子中碳原子数小于10D.①、③、④、⑤、⑦的分子结构中均有决定化合物特殊性质的官能团6.研究有机物一般经过以下几个基本步骤:分离、提纯→确定实验式→确定分子式→确定结构式。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唐玲出品2015-2016学年安徽省安庆一中高二(上)期末化学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题3分,共54分)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煤的液化、气化是物理变化,煤的干馏是化学变化B .蛋白质、淀粉、纤维素、油脂均属于高分子化合物C .乙酸乙酯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反应属于皂化反应D .石油裂化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汽油等轻质液态油的产量和质量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按系统命名法,化合物的名称为2﹣甲基﹣3,4﹣二乙基己烷B .与互为同系物C .下列物质的沸点按由低到高顺序为:(CH 3)2CHCH 3<(CH 3)4C <(CH 3)2CHCH 2CH 3<CH 3(CH 2)3CH 3D .等质量的甲烷、乙醇、乙醛分别充分燃烧,所耗用氧气的量依次减小3.在核磁共振氢谱中出现两组峰,其氢原子数之比为3:2的化合物( )A .B .C .D .4.下列反应产物不受反应条件不同而影响的是( )A .甲苯与溴蒸汽的反应B .H 2和Cl 2反应C .乙烯与氧气的反应D .乙酸乙酯的水解5.与CH 2=CH 2→CH 2Br ﹣CH 2Br 的变化属于同一反应类型的是( )A .CH 3CHO →C 2H 5OHB .C 2H 5Cl →CH 2=CH 2C .D .CH 3COOH →CH 3COOC 2H 56.下列有关甲苯的实验事实中,能说明苯环对侧链性质有影响的是( )A .甲苯的反应生成三硝基甲苯B .甲苯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C .甲苯燃烧产生带浓烟的火焰D .1 mol 甲苯与3 molH 2发生加成反应7.降解塑料能在微生物的作用下降解成二氧化碳和水,从而消除废旧塑料对环境的污染.PHB 塑料就是一种生物降解塑料,其结构简式为:.下面有关PHB 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PHB 是高分子化合物B .合成PHB 的单体是CH 3CH 2CH (OH )COOHC .通过加聚反应可以制得PHBD .在PHB 的降解过程中有氧气参加反应8.下列有机分子中,所有的原子不可能处于同一平面的是( )A .CH 2=CH ﹣CNB .CH 2=CH ﹣CH=CH 2C .D .9.下列物质在氢氧化钠溶液和加热条件下反应后生成的对应有机物中,能够能被催化氧化成醛的是( )A .(CH 3)2CHClB .CH 3C (CH 3)2IC .(CH 3)3CCOOCH 2CH 3D .CH 3C (CH 3)2CH 2Br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将(CH 3)3CCH 2Cl 与氢氧化钾的乙醇溶液加热一段时间后冷却,再滴加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可观察到有白色沉淀产生B .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可检验失去标签的乙醛、乙酸、乙酸乙酯(必要时可加热)C .在鸡蛋清溶液中分别加入饱和Na 2SO 4、CuSO 4溶液,都会因盐析产生沉淀D .向淀粉溶液中加稀硫酸,加热几分钟,冷却后加入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若加热后未见砖红色沉淀生成,说明淀粉未开始水解11.β﹣月桂烯的结构如图所示,一分子该物质与两分子溴发生加成反应的产物(只考虑位置异构)理论上最多有( )A .2种B .3种C .4种D .6种12.下列条件下,两瓶气体所含原子数一定相等的是( )A .同体积、同密度的C 2H 4和C 3H 6B .同质量的C 2H 4和COC .同温度、同体积的H 2和N 2D .同压强、同体积的N 2O 和CO 213.某有机物(X )的结构简式如图,下列关于它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X 遇FeCl 3溶液能发生显色反应B .一定条件下,X 能发生取代、水解、氧化、加成、加聚、缩聚等反应C .1mol X 分别与足量的NaOH 、氢气反应,最多能消耗5mol NaOH 、7mol 氢气D .与等量X 反应时,所需Na 、NaHCO 3、Na 2CO 3的最大量物质的量之比是3:1:1.514.天然维生素P (结构如图,分子结构中R 为饱和烃基)存在于槐树花蕾中,它是一种营养增补剂,关于维生素P 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可与溴水反应,且1 mol 该物质与足量溴水反应消耗6 mol Br 2B .可与NaOH 溶液反应,1 mol 该物质可与5 mol NaOH 反应C .一定条件下1 mol 该物质可与H 2加成,耗H 2最大量为6 molD .维生素P 能发生水解反应15.已知:2CO (g )+O 2(g )=2CO 2(g )△H=﹣566kJ •mol ﹣1Na 2O 2(s )+CO 2(g )=Na 2CO 3(s )+O 2(g )△H=﹣266kJ •mol ﹣1根据以上热化学方程式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CO 的燃烧热为283 kJB .如图可表示由CO 生成CO 2的反应过程和能量关系C .2Na 2O 2(s )+2CO 2(s )=2Na 2CO 3(s )+O 2(g )△H >﹣532 kJ •mol ﹣1D .CO (g )与Na 2O 2(s )反应放出549 kJ 热量时,电子转移数为6.02×102316.已知3.6g 碳在6.4g 氧气中燃烧,至反应物耗尽,测得放出热量akJ .又知12.0g 碳完全燃烧,放出热量为bkJ .则热化学方程式C (s )+O 2(g )═CO (g )△H=Q 中Q 等于( )A .﹣(a ﹣b )kJ •mol ﹣1B .﹣(a+b )kJ •mol ﹣1C .﹣(5a ﹣0.5b )kJ •mol ﹣1D .﹣(10a ﹣b )kJ •mol ﹣117.根据以下3个热化学方程式:2H 2S (g )+3O 2(g )=2SO 2(g )+2H 2O (l )△H=﹣Q 1 kJ/mol2H 2S (g )+O 2(g )=2S (s )+2H 2O (l )△H=﹣Q 2 kJ/mol2H 2S (g )+O 2(g )=2S (s )+2H 2O (g )△H=﹣Q 3 kJ/mol判断Q 1、Q 2、Q 3三者关系正确的是( )A .Q 1>Q 2>Q 3B .Q 1>Q 3>Q 2C .Q 3>Q 2>Q 1D .Q 2>Q 1>Q 318.双酚A 作为食品、饮料包装和奶瓶等塑料制品的添加剂,能导致人体内分泌失调,对儿童的健康危害更大.下列有关双酚A 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双酚A 的分子式是C 15H 16O 2B .双酚A 的核磁共振氢谱显示氢原子数之比是1:2:2:3C .反应①中,1mol 双酚A 最多消耗2 mol Br 2D .反应②的产物中只有一种官能团二.综合题(共46分)19.已知如表数据:物 质 2,4,6 熔点/℃沸点/℃ 密度/g •cm ﹣3乙 醇 ﹣114 78 0.789乙 酸 16.6 117.9 1.05乙酸乙酯 ﹣83.6 77.5 0.900浓H 2SO 4 338 1.84实验室制乙酸乙酯的主要装置如图1所示,主要步骤为:①在30mL 的大试管中按体积比1:4:4的比例配制浓硫酸、乙醇和乙酸的混合液;②按照图1连接装置,使产生的蒸气经导管通到15mL 试管所盛饱和Na 2CO 3溶液(加入1滴酚酞试液)上方2mm ~3mm 处,③小火加热试管中的混合液;④待小试管中收集约4mL 产物时停止加热,撤出小试管并用力振荡,然后静置待其分层;⑤分离出纯净的乙酸乙酯.请同学们回答下列问题:(1)步骤①中,配制这一比例的混合液的操作是 . (2)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浓H 2SO 4的作用是 .(3)步骤③中,用小火加热试管中的混合液,其原因与结论 .(4)步骤④所观察到的现象是 ,写出原因是(5)步骤⑤中,分离出乙酸乙酯选用的仪器是 ,产物应从 口倒出,因为 .(6)为提高乙酸乙酯的产率,甲、乙两位同学分别设计了如图2甲、乙的装置(乙同学待反应完毕冷却后再用饱和Na 2CO 3溶液提取烧瓶中产物).你认为 装置合理,因为 .20.以下是某学习小组对乙二酸的某些性质进行研究性学习的过程:[研究课题]探究乙二酸的某些性质[查阅资料]乙二酸(HOOC ﹣COOH )俗称草酸,草酸晶体的化学式为H 2C 2O 4•2H 2O ;草酸在100℃时开始升华,157℃时大量升华,并开始分解;草酸蒸气在低温下可冷凝为固体;草酸钙不溶于水,草酸蒸气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提出猜想]猜想一:乙二酸具有不稳定性根据草酸晶体的组成,该小组同学猜想其受热分解产物为CO 、CO 2和H 2O . 设计方案:(1)请用下列装置组成一套探究并验证其产物的实验装置(草酸晶体分解装置略,连接导管略去)请回答下列问题:①装置的连接顺序为:A → →D → →B →D②实验时,在点燃B 处酒精灯之前,应进行的操作是 .装置中碱石灰的作用是 . 检验产物中有CO 的实验现象 是 .③整套装置存在不合理之处为 .猜想二:乙二酸具有还原性设计方案:(2)该小组同学向酸化的KMnO 4溶液中滴入过量的草酸溶液,发现酸性KMnO 4溶液褪色并产生一种气体,从而判断草酸具有较强的还原性.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1.对羟基甲苯甲酸丁酯(俗称尼泊金丁酯)可用作防腐剂,对酵母和霉菌有很强的抑制作用,工业上常用对羟基苯甲酸与丁醇在浓硫酸催化下进行酯化反应而制得.如图是某课题组开发的廉价、易得的化工原料出发制备对羟基苯甲酸丁酯的合成路线已知以下信息:①通常在同一个碳原子上连有两个羟基不稳定,易脱水形成羰基; ②D 可与银氨溶液反应生成银镜; ③F 的核磁共振氢谱表明其有两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且峰面积比为1:1.回答下列问题:(1)E 中所含官能团的名称为 ;(2)D 的结构简式为 ; F 的分子式为 ;(3)由B 生成C 的化学方程式为 ,该反应类型为 ;(4)在一定条件下,由G 聚合得到的高分子化合物的结构简式为 .(5)写出符合下列条件的化合物G 的所有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①苯环上一溴代产物只有两种;②遇FeCl 3溶液显紫色;③能发生银镜反应.22.将0.1mol 某烃的衍生物与标准状况下4.48L 氧气混合密闭于一容器中,点火后发生不完全燃烧,得到CO 2、CO 和H 2O 的气态混合物.将混合气体通过浓硫酸时,浓硫酸质量增加了3.6g ,通过澄清石灰水时,可得到沉淀10g (干燥后称量).剩余气体与灼热的氧化铁充分反应后再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又得到20g 固体物质(干燥后).求:(1)该有机物的分子式.(2)该有机物可与醇发生酯化反应,且可使溴水褪色,写出有机物的结构式.2015-2016学年安徽省安庆一中高二(上)期末化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题3分,共54分)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煤的液化、气化是物理变化,煤的干馏是化学变化B .蛋白质、淀粉、纤维素、油脂均属于高分子化合物C .乙酸乙酯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反应属于皂化反应D .石油裂化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汽油等轻质液态油的产量和质量【考点】有机化学反应的综合应用;化石燃料与基本化工原料.【分析】A 、煤的气化和液化是化学变化,煤的干馏是将煤隔绝空气加强热使煤发生复杂的分解的过程;B 、相对分子质量大于10000的属于高分子化合物;C 、油脂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属于皂化反应;D 、裂化的目的是提高汽油的产量和质量.【解答】解:A 、煤的气化是让煤在高温条件下与水蒸气反应生成氢气和一氧化碳;煤的液化是利用煤制取甲醇的反应,故均为化学变化;煤的干馏是将煤隔绝空气加强热使煤发生复杂的分解的过程,是化学变化,故A 错误;B 、油脂属于小分子化合物,故B 错误;C 、油脂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为皂化反应,故C 错误;D 、裂化的目的是将C 18以上的烷烃裂化为C 5﹣C 11的烷烃和烯烃,得到裂化汽油,可以提高汽油的产量和质量,故D 正确,故选D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按系统命名法,化合物的名称为2﹣甲基﹣3,4﹣二乙基己烷B .与互为同系物C .下列物质的沸点按由低到高顺序为:(CH 3)2CHCH 3<(CH 3)4C <(CH 3)2CHCH 2CH 3<CH 3(CH 2)3CH 3D .等质量的甲烷、乙醇、乙醛分别充分燃烧,所耗用氧气的量依次减小【考点】晶体熔沸点的比较;化学方程式的有关计算;有机化合物命名;芳香烃、烃基和同系物.【分析】A .该分子中最长的碳链含有6个C 原子,含有两个支链,离甲基最近的碳原子为1号碳原子,乙基分别位于3、4号原子上;B .结构相似,在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或n 个﹣CH 2原子团的有机物互称同系物;C .烷烃中碳原子个数越多其熔沸点越高,同分异构体中含有支链越多其熔沸点越低;D .CH 4+2O 2CO 2+2H 2O 、CH 3CH 2OH+3O 22CO 2+3H 2O 、CH3CHO+O22CO2+2H2O,假设甲烷、乙醇、乙醛的质量都是1g,则消耗氧气物质的量分别为、、mol×.【解答】解:A.该分子中最长的碳链含有6个C原子,含有两个支链,离甲基最近的碳原子为1号碳原子,乙基分别位于3、4号原子上,所以该物质名称是2﹣甲基﹣3,4﹣二乙基己烷,故A不选;B.结构相似,在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或n个﹣CH2原子团的有机物互称同系物,前一种物质是苯酚、后一种物质是苯甲醇,二者结构不同,所以不是同系物,故B选;C.烷烃中碳原子个数越多其熔沸点越高,同分异构体中含有支链越多其熔沸点越低,所以熔沸点按由低到高顺序为:(CH3)2CHCH3<(CH3)4C<(CH3)2CHCH2CH3<CH3(CH2)3CH3,故C不选;D.CH4+2O2CO2+2H2O、CH3CH2OH+3O22CO2+3H2O、CH3CHO+O22CO2+2H2O,假设甲烷、乙醇、乙醛的质量都是1g,则消耗氧气物质的量分别为=0.125mol、=0.0652mol、mol×=0.0568mol,所以消耗氧气物质的量逐渐减少,故D不选;故选B.3.在核磁共振氢谱中出现两组峰,其氢原子数之比为3:2的化合物()A. B.C.D.【考点】有机物分子中的官能团及其结构.【分析】根据物质的结构简式,利用对称性来分析出现几种位置的氢离子,并结合H原子的个数来分析解答.【解答】解:A.由对称可知,有2种H原子,则核磁共振氢谱中出现两组峰,氢原子数之比为3:1,故A不选;B.由对称可知,有3种H原子,则核磁共振氢谱中出现三组峰,故B不选;C.由对称可知,有3种H原子,则核磁共振氢谱中出现三组峰,氢原子数之比为8:6:2=4:3:1,故C不选;D.由对称可知,有2种H原子,则核磁共振氢谱中出现两组峰,氢原子数之比为3:2,故D选;故选D.4.下列反应产物不受反应条件不同而影响的是()A.甲苯与溴蒸汽的反应B.H2和Cl2反应C.乙烯与氧气的反应 D.乙酸乙酯的水解【考点】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分析】A.苯的同系物和卤素单质发生取代反应时,如果在催化剂条件下,则发生苯环上的取代反应;如果是光照,则发生支链上的取代反应;B.无论光照还是点燃条件下,H2和Cl2反应都生成HCl;C.在点燃条件下,乙烯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在催化剂条件下,乙烯和氧气反应是环氧乙烷;D.乙酸乙酯在酸性条件下水解生成乙酸和乙醇,在碱性条件下水解生成乙酸盐和乙醇.【解答】解:A.在催化剂条件下,甲苯和溴蒸气发生苯环上的取代反应;在光照条件下,甲苯中甲基和溴发生取代反应,所以其产物不同,故A不选;B.无论光照还是点燃条件下,H2和Cl2反应都生成HCl,生成物与反应条件无关,故B选;C.在点燃条件下,乙烯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在催化剂条件下,乙烯和氧气反应是环氧乙烷,所以反应条件不同导致产物不同,故C不选;D.乙酸乙酯在酸性条件下水解生成乙酸和乙醇,在碱性条件下水解生成乙酸盐和乙醇,所以反应条件不同导致其产物不同,故D不选;故选B.5.与CH2=CH2→CH2Br﹣CH2Br的变化属于同一反应类型的是()A.CH3CHO→C2H5OH B.C2H5Cl→CH2=CH2C.D.CH3COOH→CH3COOC2H5【考点】取代反应与加成反应.【分析】乙烯与溴发生反应C=C双键其中1个碳碳键断裂,不饱和的碳原子与溴原子直接结合生成CH2Br﹣CH2Br,属于加成反应,据此结合选项解答.【解答】解:A.乙醛与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加成反应生成乙醇,故A正确;B.氯乙烷转化为乙烯,属于消去反应,故B错误;C.苯环中H原子被硝基取代生成硝基苯,属于取代反应,故C错误;D.乙酸与乙醇反应,乙酸中﹣OH被﹣OC2H5取代生成乙酸乙酯,属于取代反应,故D错误;故选A.6.下列有关甲苯的实验事实中,能说明苯环对侧链性质有影响的是()A.甲苯的反应生成三硝基甲苯B.甲苯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C.甲苯燃烧产生带浓烟的火焰D.1 mol甲苯与3 molH2发生加成反应【考点】苯的同系物;有机分子中基团之间的关系.【分析】A.甲苯和苯都能发生取代反应;B.苯、甲烷不能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甲苯能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为苯甲酸;C.燃烧产生带浓烟的火焰说明含碳量高,不完全燃烧;D.苯也能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解答】解:A.甲苯和苯都能与浓硝酸、浓硫酸发生取代反应,所以不能说明苯环对侧链有影响,故A错误;B.甲苯可看作是CH4中的1个H原子被﹣C6H5取代,苯、甲烷不能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使其褪色,甲苯能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为苯甲酸,苯环未变化,侧链甲基被氧化为羧基,说明苯环影响甲基的性质,故B正确;C.燃烧产生带浓烟的火焰说明含碳量高,不能说明苯环对侧链性质产生影响,故C错误;D .苯、甲苯都能能与H 2发生加成反应,是苯环体现的性质,不能说明苯环对侧链性质产生影响,故D 错误.故选B .7.降解塑料能在微生物的作用下降解成二氧化碳和水,从而消除废旧塑料对环境的污染.PHB 塑料就是一种生物降解塑料,其结构简式为:.下面有关PHB 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PHB 是高分子化合物B .合成PHB 的单体是CH 3CH 2CH (OH )COOHC .通过加聚反应可以制得PHBD .在PHB 的降解过程中有氧气参加反应【考点】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分析】A .相对分子质量在10000以上的有机化合物为高分子化合物;B .根据其结构分析,把链节中两个半键相连得到酯,然后在链节的羰基上增加羟基,在链节的氧原子上增加氢原子,这样就可得到PHB 的单体;C .根据链节上是不是都是碳原子判断反应类型,若链节上都是碳原子,就是加聚反应产生的,否则不是;D .PHB 降解成二氧化碳和水.【解答】解:A .是高分子化合物,故A 正确;B .把链节中两个半键相连得到酯,然后在链节的羰基上增加羟基,在链节的氧原子上增加氢原子,这样就可得到PHB 的单体,所以PHB 塑料的单体是CH 3CH 2CH (OH )COOH ,故B 正确;C .因为链节上不都是碳原子,不是通过加聚反应生成的,是缩聚反应得到的产物,故C 错误;D .PHB 降解成二氧化碳和水,降解过程中有氧气参加反应,故D 正确.故选C .8.下列有机分子中,所有的原子不可能处于同一平面的是( )A .CH 2=CH ﹣CNB .CH 2=CH ﹣CH=CH 2C .D .【考点】常见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分析】根据苯环为平面结构、乙烯为平面结构以及乙炔为直线结构来分析各物质的共面原子.【解答】解:A 、CH 2=CHCN 相当于乙烯分子中的一个氢原子被﹣CN 取代,不改变原来的平面结构,﹣C ≡N 中两个原子在同一直线上,这两个平面可以是一个平面,所以该分子中所有原子可能在同一平面上,故A 错误;B 、CH 2=CH ﹣CH=CH 2相当于乙烯分子中的一个氢原子被乙烯基取代,不改变原来的平面结构,乙烯基的所有原子在同一个面上,这两个平面可以是一个平面,所以所有原子可能都处在同一平面上,故B 错误;C 、苯为平面结构,苯乙烯相当于苯环上的一个氢被乙烯基取代,不改变原来的平面结构,乙烯基的所有原子在同一个面上,这两个平面可以是一个平面,所以所有原子可能都处在同一平面上,故C 错误;D 、该分子相当于甲烷中的一个氢原子被1,3﹣二丁烯2﹣丁基取代,甲烷是正四面体结构,所以甲烷中所有原子不可能在同一平面上,故D 正确;故选D .9.下列物质在氢氧化钠溶液和加热条件下反应后生成的对应有机物中,能够能被催化氧化成醛的是( )A .(CH 3)2CHClB .CH 3C (CH 3)2IC .(CH 3)3CCOOCH 2CH 3D .CH 3C (CH 3)2CH 2Br【考点】卤代烃简介.【分析】卤代烃能水解得到醇,酯类水解得到羧酸和醇,而醇中与羟基所连碳相邻的碳原子上至少有2个氢原子,氧化生成醛;与羟基所连碳相邻的碳原子上有1个氢原子,氧化生成酮;与羟基所连碳相邻的碳原子上没有氢原子,不能被氧化.【解答】解:A .(CH 3)2CHCl 发生水解生成(CH 3)2CHOH ,(CH 3)2CHOH 能够能被催化氧化成酮,故A 错误;B .CH 3C (CH 3)2I 发生水解生成CH 3C (CH 3)2OH ,CH 3C (CH 3)2OH 不能够能被催化氧化,故B 错误;C .(CH 3)3CCOOCH 2CH 3发生水解反应生成(CH 3)3CCOOH 和HOCH 2CH 3,HOCH 2CH 3能够能被催化氧化生成醛,故C 正确;D .CH 3C (CH 3)2CH 2Br 发生水解生成CH 3C (CH 3)2CH 2OH ,CH 3C (CH 3)2CH 2OH 能够能被催化氧化成醛,故D 正确;故选CD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将(CH 3)3CCH 2Cl 与氢氧化钾的乙醇溶液加热一段时间后冷却,再滴加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可观察到有白色沉淀产生B .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可检验失去标签的乙醛、乙酸、乙酸乙酯(必要时可加热)C .在鸡蛋清溶液中分别加入饱和Na 2SO 4、CuSO 4溶液,都会因盐析产生沉淀D .向淀粉溶液中加稀硫酸,加热几分钟,冷却后加入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若加热后未见砖红色沉淀生成,说明淀粉未开始水解【考点】有机物的鉴别;淀粉的性质和用途;有机物(官能团)的检验;蛋白质的盐析.【分析】A .(CH 3)3CCH 2Cl 中连接Cl 原子的C 原子相邻C 原子上不含氢原子,所以不能发生消去反应,则得不到Cl ﹣;B .乙醛和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发生氧化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乙酸和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发生中和反应,乙酸乙酯和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不互溶;C .饱和的钠盐溶液能使蛋白质发生盐析现象、重金属盐能使蛋白质发生变性;D .淀粉水解后检验醛基时需要在碱性条件下.【解答】解:A .(CH 3)3CCH 2Cl 中连接Cl 原子的C 原子相邻C 原子上不含氢原子,所以不能发生消去反应,则得不到Cl ﹣,所以将(CH 3)3CCH 2Cl 与氢氧化钾的乙醇溶液加热一段时间后冷却,再滴加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得不到白色沉淀,应该用NaOH 的水溶液,故A 错误;B .乙醛和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发生氧化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乙酸和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发生中和反应,乙酸乙酯和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不互溶,会分层,所以现象不同可以鉴别,故B 正确;C .饱和的钠盐溶液能使蛋白质发生盐析现象、重金属盐能使蛋白质发生变性,盐析具有可逆性、变性没有可逆性,故C 错误;D .淀粉水解后检验醛基时需要在碱性条件下,所以向淀粉溶液中加稀硫酸,加热几分钟,冷却后,在加入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之前要加NaOH 中和未反应的稀硫酸,故D 错误; 故选B .11.β﹣月桂烯的结构如图所示,一分子该物质与两分子溴发生加成反应的产物(只考虑位置异构)理论上最多有( )A .2种B .3种C .4种D .6种【考点】取代反应与加成反应.【分析】根据β﹣月桂烯含有三个双键,都能发生加成反应,且存在与1,3﹣丁二烯类似结构,则能发生1,4加成.【解答】解:因分子存在三种不同的碳碳双键,如图所示;1分子物质与2分子Br 2加成时,可以在①②的位置上发生加成,也可以在①③位置上发生加成或在②③位置上发生加成,还可以1分子Br 2在①②发生1,4加成反应,另1分子Br 2在③上加成,故所得产物共有四种,故选C 项.12.下列条件下,两瓶气体所含原子数一定相等的是( )A .同体积、同密度的C 2H 4和C 3H 6B .同质量的C 2H 4和COC .同温度、同体积的H 2和N 2D .同压强、同体积的N 2O 和CO 2【考点】阿伏加德罗定律及推论.【分析】A 、同体积、同密度的C 2H 4和C 3H 6,二者质量相等,二者最简式相同为CH 2;B 、C 2H 4和CO 的摩尔质量相同为28g/mol ,根据n=可知,二者质量相同,物质的量相同,但1个C 2H 4分子含有6个原子,1个CO 分子含有2个原子;C 、同温度、同体积下,影响气体的物质的量的因素有压强,二者所处的压强不一定相同;D 、同压强、同体积下,影响气体的物质的量的因素有温度,二者所处的温度不一定相同.【解答】解:A 、同体积、同密度的C 2H 4和C 3H 6,二者质量相等,二者最简式相同为CH 2,CH 2的物质的量相同,含有相同的原子数目,故A 正确;B、C2H4和CO的摩尔质量相同为28g/mol,根据n=可知,二者质量相同,物质的量相同,但1个C2H4分子含有6个原子,1个CO分子含有2个原子,含有的原子数目之比为6:2=3:1,故B错误;C、同温度、同体积下,影响气体的物质的量的因素有压强,二者所处的压强不一定相同,H 2和N2都是双原子分子,若压强相同,含有的原子数目相同,若压强不同,含有原子数目不同,故C错误;D、同压强、同体积下,影响气体的物质的量的因素有温度,二者所处的温度不一定相同,N 2O和CO2都是三原子分子,若压强相同,含有的原子数目相同,若压强不同,含有原子数目不同,故D错误.故选A.13.某有机物(X)的结构简式如图,下列关于它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X遇FeCl3溶液能发生显色反应B.一定条件下,X能发生取代、水解、氧化、加成、加聚、缩聚等反应C.1mol X分别与足量的NaOH、氢气反应,最多能消耗5mol NaOH、7mol 氢气D.与等量X反应时,所需Na、NaHCO3、Na2CO3的最大量物质的量之比是3:1:1.5【考点】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分析】由结构可知,分子中含酚﹣OH、醇﹣OH、碳碳双键、﹣COOH、﹣COOC﹣,结合酚、醇、烯烃、羧酸及酯的性质来解答.【解答】解:A.含酚﹣OH,遇FeCl3溶液能发生显色反应,故A正确;B.含酚﹣OH、醇﹣OH、﹣COOH、﹣COOC﹣均可发生取代反应,碳碳双键可发生氧化、加成、加聚反应,﹣OH与﹣COOH可发生缩聚反应,﹣COOC﹣可发生水解反应,故B正确;C.含酚﹣OH、﹣COOH、﹣COOC﹣与NaOH反应,苯环、碳碳双键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则1mol X分别与足量的NaOH、氢气反应,最多能消耗5mol NaOH、7mol 氢气,故C正确;D.酚﹣OH、醇﹣OH、﹣COOH与Na反应,只有﹣COOH与NaHCO3反应,酚﹣OH、﹣COOH与Na2CO3反应,则与等量X反应时所需Na、NaHCO3、Na2CO3的最大量物质的量之比是3:1:1,故D错误;故选D.14.天然维生素P(结构如图,分子结构中R为饱和烃基)存在于槐树花蕾中,它是一种营养增补剂,关于维生素P的叙述正确的是()A.可与溴水反应,且1 mol该物质与足量溴水反应消耗6 mol Br2B.可与NaOH溶液反应,1 mol该物质可与5 mol NaOH反应C.一定条件下1 mol该物质可与H2加成,耗H2最大量为6 molD.维生素P能发生水解反应【考点】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
上学期高二年级化学学科期末考试试题1.本试题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2.本试题满分为100分,答题时间为90分钟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Zn-65 Cu-64 C-12 O-16 Cl-35.5 Br-80第Ⅰ卷(选择题,共54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分子式表示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的是A.C5H10B.C2H6O C.CH4O D.C2H4Cl22.下列实验,温度计水银球不能放在液体中的是A.石油分馏实验B.乙醇脱水实验C.制溴苯D.苯的硝化实验3.物质的量相同的下列各组物质,分别在足量的O2中燃烧,所消耗O2的量相同的一组是A.乙醇、乙二醇B.丙醇、丁醇C.丙醇、丙烯D.丁醇、乙醛4.质量为a g的铜丝,在空气中灼热一段时间后,趁热放入下列物质中,充分反应后铜丝质量仍为ag的是A.盐酸B.CO2C.HNO3D.乙醇5.用括号内试剂除去下列各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正确的是A.溴苯中的溴(KI溶液)B.乙烷中的乙烯(酸性KMnO4溶液)C.硝基苯中的NO2(NaOH溶液)D.苯中的己烯(Br2水)6.下列各组离子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但用盐酸酸化后,不能大量共存的是A.Fe2+、K+、NO3-、SO42-B.Al3+、Na+、HCO3-、SO42-C.NH4+、Al3+、NO3-、Cl-D.Na+、Cu2+、S2-、CH3COO-7.可以将五种无色液体:C2H5OH、AgNO3溶液、C2H5Br、、KI溶液一一区分开的试剂是:A.FeCl2溶液B.NaOH溶液C.水D.溴水8.下列离子方程式中,属于水解反应的是A.CH3COOH + H2O CH3COO-+ H3O+ B.CO2 + H2O HCO3-+ H+ C.CO32-+ H2O HCO3-+ OH-D.HS-+ H2O S2-+ H3O+9.常温下易溶于水,在一定条件下又能与水反应的是A .蔗糖B .氯乙烷C .植物油D .葡萄糖10.下列有机分子中,所有的原子不可能处于同一平面的是A .CH 2=CH -C NB .CH 2=CH -CH =CH 2C .D .CH 2=C -CH =CH 211.铜锌原电池(如图)工作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正极反应为:Zn -2e -===Zn 2+B .电池反应为:Zn +Cu 2+===Zn 2++Cu C .当有1mol 电子转移时,锌极减轻65gD .盐桥中的K +移向ZnSO 4溶液12.烷烃 CH 3-CH 2-CH -CH 2-CH -CH 2-CH 2-CH 3 是由含有一个三键的炔烃催化加氢后的产物,此炔烃可能的结构式有A .1种B .2种C .3种D .4种二、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高二化学选修5期末考试卷6.已知有机物A的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氢谱如下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由红光外谱可知,该有机物中至少有三种不同的化学键B.由核磁共振氢谱可知,该有机物分子中有三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C.仅由其核磁共振氢谱无法得知其分子中的氢原子总数D.若A的化学式为C3H6O,则其结构简式为CH3COCH37.相同物质的量的下列有机物,充分燃烧,消耗氧气量相同的是( )A.C3H4和C2H6B.C3H6和C3H8OC.C3H6O2和C3H8OD.C3H8O和C4H6O28.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括号中为杂质),采用的试剂和除杂方法错误的是( )序号待除杂质试剂除杂方法ACH3COOH(C2H5OH)水分液BC2H6(C2H4)溴水洗气CC6H6(Br2)NaOH溶液分液DKNO3(NaCl)水重结晶9.已知①丙烷②正丁烷③异丁烷④2-甲基丁烷⑤己烷,上述物质的沸点按由低到高的顺序排列的是 ( )A.①②③④⑤B.⑤④③②①C. ①③②④⑤D.⑤①②④③10. 下列高聚物的单体相同的是( )A.①③B.③④C.①②D.②④11.甲苯( 在一定条件下与氢气完全加成生成甲基环己烷( ),该产物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时,生成的一氯代物有 ( )A.3种B.4种C.5种D.6种12.某烯烃与H2加成后的产物是 , 则该烯烃的结构式可能有( )A.1种B.2种C.3种D.4种13. 2019年,在欧洲一些国家发现饲料被污染,导致畜禽类制品及乳制品不能食用,经测定饲料中含有剧毒物质二恶英,其结构为,已知它的二氯代物有10种,则其六氯代物有A.15种B.11种C.10种D.5种14. 在分子中,处于同一平面上的碳原子数最多可能有( )A.9个B.10个C.12个D.11个大家一定要把握好时间,多做题,多练习,为考试奋战,编辑老师为大家整理了高二化学选修5期末考试卷,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 1 -高二化学选修5期末测试题(7-14班)命题人 李贵荣可能用到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C :12 H :1 O :16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 在农业上常用稀释的福尔马林来浸种,给种子消毒。
该溶液中含有( ) A. 甲醇B. 甲醛C. 甲酸D. 乙醇2. 常温常压下为无色液体,而且密度大于水的是( ) ① 苯 ② 硝基苯 ③ 溴苯 ④ 四氯化碳 ⑤ 溴乙烷 ⑥ 乙酸乙酯A. ①⑥B. ②③④⑥C. ②③④⑤D. ③④⑤⑥3. 常温常压下为气体的有机物是( )① 一氯甲烷 ② 二氯甲烷 ③ 甲醇 ④ 甲醛 ⑤ 甲酸 ⑥ 甲酸甲酯 A. ①②B. ②④⑤C. ③⑤⑥D. ①④4. 结构简式是CHO CHCH CH 22=的物质不能发生( ) A. 加成反应 B. 还原反应C. 水解反应D. 氧化反应5. 下列有机物命名正确的是( ) A. 2,2,3-三甲基丁烷 B. 2-乙基戊烷C. 2-甲基-1-丁炔D. 2,2-甲基-1-丁烯6. 下列各化学式中,只表示一种纯净物的是( ) A. O H C 42 B. 63H C C. C 2H 3Br D. C 2H 6O7. 下列有机物能使酸性KMnO 4溶液褪色,而不能因化学反应而使溴水褪色的是( ) A. 苯B. 甲苯C. 乙烯D. 丙炔8. 国家食品卫生标准规定,酱油中3-氯丙醇222(CH CH ClCH )OH 含量不超过1ppm 。
相对分子质量为94.5的氯丙醇(不含ClOHC --||结构)共有( )A. 5种B. 4种C. 3种D. 2种9. 苯的同系物108H C ,在铁作催化剂的条件下,与液溴反应,其中只能生成一种一溴化物的是( )A. C 2H 5B. CH 3CH 3C.CH 3CH 3D.3CH 310.下列涉及有机物的性质或应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淀粉、纤维素、蛋白质都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B.葡萄糖和果糖互称为同分异构体C.用大米酿的酒在一定条件下密封保存,时间越长越香醇D.纤维素、蔗糖、葡萄糖和脂肪在一定条件下都可发生水解反应 11.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 ) l 4可由CH 4制得,可萃取碘水中的碘 B.石油和天然气的主要成分都是碳氢化合物 C.乙醇、乙酸和乙酸乙酯能用饱和Na 2CO 3溶液鉴别 D.苯不能使酸性KMnO 4溶液褪色,因此苯不能发生氧化反应 12.下列各组物质之间,一定是互为同系物的是( ) A. HCHO 与3HCOOCHB. 32CH HOCH 与COOH CH 3C. HCOOH 与COOH H C 3517D. 42H C 与63H C13.下列五组物质,其中一定互为同分异构体的组是 ( )- 2 -○1淀粉和纤维素 ○2硝基乙烷 C 2H 5NO 2和甘氨酸NH 2CH 2COOH ○3乙酸和乙二酸 ○4二甲苯和苯乙烯 ○52—戊烯和环戊烷 A .①② B .②③④ C .①③⑤ D .②⑤14. L —多巴是一种有机物,它可用于帕金森综合症的治疗,其结构简式如下:OH NH 2CH 2CHCOOHHO这种药物的研制是基于获得2000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和获得2001年诺贝尔化学奖的研究成果。
1下列物质一定属于同系物的是 ( )A .①和②B .④和⑥C .⑤和⑦D .④和⑧2.下列表示的是有机化合物结构式中的一部分,其中不是官能团的是 ( )A .-OHB .C ≡C C .C =CD .C -C3.与乙烯是同系物的是 ( )A .甲烷B .乙烷C .丙烯4.下列表示的是有机化合物结构式中的一部分,其中不是官能团的是 ( )A .-OHB .C ≡C C .C =CD .C -C5.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CH 2=CHCOOH ,它含有的官能团正确的是 ( )① —C — ②—OH ③C C ④—COOH|| O A .③④ B .②③④C .①②④D .①②③④6.甲烷分子的4个氢原子全被苯基取代,可得如图所示分子,对于该分子,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分子式为C 25H 20B .分子中所有原子有可能处于同一平面C .该化合物分子中所有原子不可能处于同一平面D .分子中所有原子一定处于同一平面7.同分异构体现象在有机化学中是非常普遍的,下列有机物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 ) ①CH 2=CHCH 3 ② ③CH 3CH 2CH 3 ④HC ≡CCH 3 ⑤ ⑥CH 3CH =CHCH 3A .①和②B .①和③C .①和④D .⑤和⑥8.有机物,有多种同分异构体,其中属于酯且含有苯环结构的共有( )A .3种B .4种C .5种D .6种( )3、m mol 乙炔跟n mol 氢气在密闭容器中反应,当其达到平衡时,生成p mol 乙烯,将平衡混合气体完全燃烧生成CO 2和H 2O ,所需氧气的物质的量是A.(3m+n)molB.(25m+2n -3p )molC.(3m+n+2p)molD.( 25m+2n )mol 9、下列物质的沸点按由高到低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CH 3(CH 2)2CH 3 ②CH 3(CH 2)3CH 3 ③(CH 3)3CH④(CH 3)2CHCH 2CH 3 A .②④①③ B .④②①③ C .④③②①D .②④③① 10,为证明溴乙烷中溴元素的存在,进行了一系列实验,试指出下列实验操作步骤的排列顺序中合理的是:①加入3AgNO 溶液 ②加入NaOH 溶液 ③加热 ④加蒸馏水 ⑤加入硝酸至溶液呈酸性 ⑥加入NaOH 乙醇溶液A .②③⑤①B .①②③④C .④②⑤③D .⑥③①⑤11下述有机物的变化中,属于消去反应的是12、对22Cl CF (商品名称为氟里昂—12)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有两种同分异构体 B .是非极性分子C .只有1种结构 D .分子呈正四面体型13、一种气态烷烃和一种气态烯烃的混合物共10g ,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25。
2013年秋季安宁市博识培训学校高二化学期末(选修五)试题姓名 学校 成绩 相对原子质量:C :12 H :1 O :16一、选择题(共20题,每题2分,共40分)1.我国已成功发射了“神舟”七号,其中一名航天员身穿国产的舱外航天服首次实现了太空行走。
该航天服的面料是由高级混合纤维制造而成的,据此分析,该面料一定不具有的性质是( )A.强度高,耐高温B. 有良好的导热性,熔点低C.能抗骤冷、骤热D. 防辐射,防紫外线 2.下列涉及有机物的性质或应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淀粉、纤维素、蛋白质都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B.用于奥运“祥云”火炬的丙烷是一种清洁燃料C.用大米酿的酒在一定条件下密封保存,时间越长越香醇D.纤维素、蔗糖、葡萄糖和脂肪在一定条件下都可发生水解反应 3.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苯不能使KMnO 4溶液褪色,因此苯不能发生氧化反应B.石油和天然气的主要成分都是碳氢化合物C.乙醇、乙酸和乙酸乙酯能用饱和Na 2CO 3溶液鉴别D. CCl 4可由CH 4制得,可萃取碘水中的碘 4. 相对分子质量为100的烷烃,主链上有5个碳原子的同分异构体有( ) A .3种 B .4种 C .5种D .6种5. 能发生消去反应,生成物中存在同分异构体的是:( )A .B .C .D .CH 3Br6.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 A.聚丙烯的结构简式:B.丙烷分子的比例模型:C.四氯化碳分子的电子式:D.2-乙基-1,3-丁二烯分子的键线式:7. 下列系统命名法正确的是 ( )A. 2-甲基-4-乙基戊烷B. 2,4-二乙基-1-戊烯C. 对二甲苯D. 2-甲基-3-丁炔 8. 下列过程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 烧菜用过的铁锅,经放置常出现红棕色斑迹 B. 甘油加水作护肤剂C. 烹鱼时,加入少量的料酒和食醋可减少腥味,增加香味D.用明矾净化水 9.有关天然产物水解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纤维素水解与淀粉水解得到的最终产物不同B.可用碘检验淀粉水解是否完全C.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均为氨基酸D. 油脂水解可得到丙三醇10. 苯的同系物108H C ,在铁作催化剂的条件下,与液溴反应,其中只能生成一种一溴化物的是( )A.C 2H 5B.CH 3CH 3C.CH 3CH 3D.3CH 311.某有机物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等物质的量的水和二氧化碳,则该有机物必须..满足的条件是( ) A .分子中的C 、H 、O 的个数比为1:2:3 B .分子中C 、H 个数比为1:2C .该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4D .该分子中肯定不含氧元素12. 下列哪一种试剂可以鉴别乙醇、乙醛、乙酸、甲酸四种无色溶液 ( )A .银氨溶液B .浓溴水C .新制Cu(OH)2浊液D .FeCl 3溶液13.某有机物其结构简式如右图关于该有机物,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 .能与NaOH 的醇溶液共热发生消去反应 B .能使溴水褪色 C .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加聚反应 D .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取代反应14.下列实验能获得成功的是( )A 、苯、溴水、铁粉混合制成溴苯B 、加浓溴水,然后过滤可除去苯中少量苯酚C 、用高锰酸钾酸性溶液来区别甲烷和乙烯D 、可用分液漏斗分离乙醇和水 15. 下列各组物质之间,一定是互为同系物的是( ) A. C 7H 8与C 8H 10(均含苯环)B.C 2H 4O 2与C 3H 6O 2C. C 2H 4O 与C 3H 6OD.C 7H 8O 与C 8H 10O (均含苯环)16、霉酚酸酯(MMF )是器官移植中抑制细胞增殖最常用的药物。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五高二年级期末考试试卷8.能发生消去反应,生成物中不存在同分异构体的是()A.B.C.HC≡C-CH2ClD.(CH3CH2)3COH 9.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实验室制乙烯时不能将产生的气体直接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来检验乙烯,应先通过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吸收挥发出来的乙醇并除去二氧化硫B.实验室制乙炔时不能将产生的气体直接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来检验乙炔,应先通过足量的硫酸铜溶液除去硫化氢等杂质C.探究乙酸乙酯在不同浓度碱溶液条件下水解速率可以通过其他条件相同时酯层完全消失的时间来判断D.乙醇可以被足量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为乙酸,故甲醇可以被足量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为甲酸10.下列关于有机反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乙醇可以发生连续氧化生成乙酸,从氧化还原角度来说在一定条件下乙醛可以发生歧化反应B.此反应为取代反应C.此反应为氧化反应D.此反应为消去反应11.洋蓟属高档蔬菜,从洋蓟提取的物质A 具有良好的保健功能和药用价值,A 在酸性条件下水解可生成B 和C,反应可表示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 中共面的原子个数最多为20 个B.1mol A 和足量NaOH 溶液反应,最多消耗11molNaOHC.B 能和浓溴水发生反应,1mol B 最多消耗4 molBr2D.A、C 分子中手性碳原子个数相同1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溴乙烷发生的取代反应和消去反应说明条件不同产物不同,溴乙烷和乙醇发生的消去反应说明不同官能团发生同一反应类型需要不同的介质条件B.苯和苯酚发生的溴代反应说明羟基比氢原子更能活化苯环C.羧基和酚羟基与碳酸氢钠溶液的反应与否说明羰基比苯基更能使羟基活化D.乙醇和苯酚相对酸性的比较说明乙基比苯环更能使羟基活化13.下列关于同系物和同分异构体的说法正确的是()A.甘氨酸和硝基丙烷CH3CH2CH2NO2 互为同分异构B.具有相同通式的两种有机物,要么互为同系物要么互为同分异构体C.C3H9N 有四种D.有机物中碳原子数一定时,烷烃中氢原子数最多14.下列各组混合物,只要其总质量固定,不管它们以何种比例混合,完全燃烧后产生水的量是一个恒量的是()①甲苯、乙苯;②乙烯、环己烷;③乙烷、丙烷;④苯乙烯、4-羟基丁酸;⑤甲醛、甲酸甲酯A.②③⑤B.①②④C.②④⑤D.③④⑤15.已知:,①②两步的产率均可达到①②90%以上,而直接转化为产率在60%左右,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①②两步均为取代反应B.①②总产率比羧酸直接与醇反应产率高C.SOCl2 若与足量羧酸反应产物除了外,还有硫酸D.SOCl2 可以和水反应,故①反应不能用醋酸水溶液16.下列关于除杂说法不正确的是()A.除去溴乙烷中的溴,不能用氢氧化钠溶液,应该先加入亚硫酸氢钠溶液洗涤,再分液的方法,反应方程式为:B.除去溴苯中的苯、溴单质,应该先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再分液,最后蒸馏的方法,反应方程式为:C.除去硝基苯中的酸,应该先用水洗去大量的酸,分液后用氢氧化钠溶液除去溶解在有机层中少量的酸,再用水洗去残留的氢氧化钠和盐,分液后蒸馏,离子方程式为:D.除去苯甲酸中的氯化钠,应先加水溶解,趁热过滤后将滤液迅速降温,加热蒸发溶剂除去氯化钠17.下列关于检验有机物中官能团的方法正确的是()A.若样品为水溶液且只取一次有机物,检验中官能团,应该先向其中加入三氯化铁溶液检验酚羟基;再加入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加热,用稀硝酸酸化后,最后加入硝酸银溶液检验氯原子B.只检验CH2=CH—CHO 中的碳碳双键不能用溴水,但是可以用溴的四氯化碳溶液C.若样品为水溶液且只取一次有机物,检验ClCH2COOH 中官能团,应该先加入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加热,再用足量稀硝酸酸化后,加入硝酸银溶液检验氯原子;最后加入碳酸氢钠溶液检验羧基D.若样品为水溶液且只取一次有机物,检验邻羟基苯甲醇中的官能团,应该先加入紫色石蕊试液检验酚羟基;再加入金属钠检验醇羟基18.关于(CH3)3C(CH3)C=CH2的说法正确的是()A.该物质的名称为2,2,3-三甲基-3-丁烯B.分子中最多4 个碳原子共平面C.此物质转化为的过程中需依次经过加成、取代、氧化、消去反应D.此物质与氢气加成后的产物与此物质中氢原子的种类数不同19.叫狄尔斯阿德而反应,用于构建六元环状烃,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上述信息中反应的产物都可以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B.通过上述反应合成,所需反应物为2-甲基-1,3-丁二烯和乙烯C.2-甲基-1,3-丁二烯和丙烯发生上述反应产物只有一种D.2mol 环戊二烯发生上述反应的方程式为:20.已知:①②①反应为制造格式试剂的反应,②为与醛或酮反应后再水解,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乙醛和CH3MgBr 经1)、2)反应后产物是1-丙醇B.1molBrMgCH2CH2MgBr 和2mol 甲醛经1)、2)反应后的产物只含两种氢原子C.丙酮和CH3MgBr 经1)、2)反应后的产物不能发生催化氧化D.1mol 二氧化碳与1molCH3MgBr 经1)、2)反应后的产物为酮类物质Ⅱ卷二、推断题(共60 分)21.下图是几种有机物相互间的转化关系。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北京市昌平区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一、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50分)1.(2分)下列物质中不属于有机物的是()A.CO B.CH4C.C2H2D.CH3CHO考点:无机化合物与有机化合物的概念.专题:物质的分类专题.分析:有机物是指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无机物是指不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盐等物质中虽然含有碳元素,但是这些物质的性质和无机物相似,把它们归入无机物.解答:解:A.CO中虽然含有碳元素,但是CO的性质和无机物相似,属于无机物,故A正确;B.CH4是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故B错误;C.C2H2是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故C错误;D.CH3CHO是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有机物和无机物的区别,难度不大,掌握有机物与无机物的概念、特征等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2.(2分)下列物质属于羧酸的是()A.HCHO B.CH3COOH C.CH3CH2OH D.CH3COOC2H5考点:有机物分子中的官能团及其结构.专题:有机物分子组成通式的应用规律.分析:含﹣COOH的有机物,属于羧酸,以此来解答.解答:解:A.含﹣CHO,属于醛类物质,故A不选;B.含﹣COOH,属于羧酸,故B选;C.含﹣OH,属于醇,故C不选;D.含﹣COOC﹣,属于酯类,故D不选;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有机物的官能团及分类,为高频考点,把握官能团与物质类别的关系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官能团的考查,题目难度不大.3.(2分)下列物质常温下为液态的是()A.苯B.乙炔C.乙烯D.甲烷考点:苯的性质;乙烯的化学性质.专题:有机物的化学性质及推断.分析:常见有机物中常温下为气态有:C原子数≤4烃、新戊烷、一氯甲烷、甲醛等,据此判断.解答:解:A、苯常温下为液体,故A正确;B、乙炔碳原子数为2,小于4,故常温为气态,故B错误;C、乙烯碳原子数为2,小于4,故常温为气态,故C错误;D、甲烷碳原子数为1,小于4,故常温为气态,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有机物的物理性质,比较基础,注意掌握常温下为气态常见有机物.4.(2分)下列元素中,不属于蛋白质主要组成元素的是()A.C B.H C.N D.Cl考点:氨基酸、蛋白质的结构和性质特点.专题:糖类与蛋白质专题.分析:蛋白质由C、H、O、N、S、P等元素组成.相对分子质量很大,一万到几千万,是天然的高分子.解答:解:蛋白质由C、H、O、N、S、P等元素组成,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蛋白质的组成元素,题目难度不大,学习中注意相关基础知识的积累.5.(2分)下列物质中,能与碘水反应显蓝色的是()A.酒精B.醋酸C.淀粉D.葡萄糖考点:淀粉的性质和用途.专题:糖类与蛋白质专题.分析:遇碘液变蓝是淀粉的特性.解答:解:遇碘液变蓝是淀粉的特性,酒精、醋酸、葡萄糖遇碘液没有这个特性.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淀粉的性质和用途,难度不大,注意遇碘液变蓝是淀粉的特性.6.(2分)属于CH4的同系物是()A.CH6B.C.CH2=CH2D.CH3OH2考点:芳香烃、烃基和同系物.专题:同系物和同分异构体.分析:根据结构相似,组成相差若干个CH原子团的有机物,互为同系物,甲烷为饱和链烃.2解答:解:A、甲烷为饱和链烃,符合通式:CH2n+2,C2H6符合此通式,且与甲烷相差1个CH2n原子团,故A正确;B、含有苯环,属于苯的同系物,故B错误;C、CH2=CH2含有碳碳双键,属于烯烃,故C错误;D、CH3OH含有羟基,属于醇类,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同系物的概念,掌握概念是解决本题的关键,难度不大.7.(2分)下列各组物质中,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A.CH4和C2H6B.CH2=CH2和CH≡CHC.CH3CH2CH3和CH2=CHCH3D.CH2=CHCH2CH3和CH3CH=CHCH3考点:同分异构现象和同分异构体.专题:同分异构体的类型及其判定.分析: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的化合物互称同分异构体;据此判断各个选项,选择即可.解答:解:A、CH4和C2H6二者结构相似,分子相差1个CH2原子团,互为同系物,故A错误;B、CH2=CH2和CH≡CH二者结构不相似、官能团不同,既不是同系物也不是同分异构体,故B错误;C、CH3CH2CH3和CH2=CHCH3二者含有官能团不相同,属于不同的物质类比,故C错误;D、CH2=CHCH2CH3和CH3CH=CHCH3,二者分子式相同,但结构不同,所以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同系物、同分异构体等判断,题目难度不大,注意掌握“五同”的概念及判断方法,试题培养了学生灵活应用所学知识的能力.8.(2分)以下化学用语正确的是()A.乙烯的结构简式CH2CH2B.乙醇的分子式:CH3CH2OHC.甲醛的结构式:D.乙酸的结构简式 C2H4O2考点:结构简式;分子式;结构式.专题:有机物分子组成通式的应用规律.分析:A、结构简式是指把分子中各原子连接方式表示出来的式子;B、分子式是用元素符号表示物质(单质、化合物)分子的组成及相对分子质量的化学式;C、结构式是利用短线代表电子对的式子;D、结构简式是指把分子中各原子连接方式表示出来的式子.解答:解:A、乙烯中含有碳碳双键,乙烯的结构简式为CH2=CH2,故A错误;B、乙醇的分子式为:C2H6O,故B错误;C、甲醛的结构式为:,故C正确;D、结构简式是指把分子中各原子连接方式表示出来的式子,羧基是羧酸的官能团,不能省略,正确应为:CH3COOH,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分子式、结构简式等概念的辨析,难度不大,分清书写方法是关键.9.(2分)关于的命名正确的是()A.3﹣甲基丁烷B.2﹣甲基戊烷C.2﹣甲基丁烷D.1,1﹣二甲基丙烷考点:有机化合物命名.专题:有机物分子组成通式的应用规律.分析:判断有机物的命名是否正确或对有机物进行命名,其核心是准确理解命名规范:(1)烷烃命名原则:①长﹣﹣﹣﹣﹣选最长碳链为主链;②多﹣﹣﹣﹣﹣遇等长碳链时,支链最多为主链;③近﹣﹣﹣﹣﹣离支链最近一端编号;④小﹣﹣﹣﹣﹣支链编号之和最小.看下面结构简式,从右端或左端看,均符合“近﹣﹣﹣﹣﹣离支链最近一端编号”的原则;⑤简﹣﹣﹣﹣﹣两取代基距离主链两端等距离时,从简单取代基开始编号.如取代基不同,就把简单的写在前面,复杂的写在后面.(2)有机物的名称书写要规范.解答:解:A、3﹣甲基丁烷,丁烷命名中出现3﹣甲基,编号没有满足取代基之和最小,正确命名为:2﹣甲基丁烷,故A错误;B、2﹣甲基戊烷,符合命名原则,故B正确;C、2﹣甲基丁烷,符合命名原则,故C正确;D、1,1﹣二甲基丙烷,命名中出现1﹣甲基,说明选取的主链不是最长的,正确命名为:戊烷,故D错误;故选BC.点评:本题考查了有机物系统命名判断,题目难度不大,注意主链选择,起点编号原则,名称书写的规范方法.10.(2分)下列反应中,属于取代反应的是()A.CH2=CH2+HCl CH3CH2ClB.CH4+Cl2CH3Cl+HClC.2CH3CHO+O22CH3COOHD.CH3CH2Br+NaOH CH2=CH2↑+NaBr+H2O考点:取代反应与加成反应.专题:有机反应.分析:消去反应是指在一定条件下,有机物脱去小分子生成含有不饱和的有机物的反应;加成反应:有机物分子中的双键或叁键发生断裂,加进(结合)其它原子或原子团的反应叫加成反应;取代反应:有机物分子里的原子或原子团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团代替的反应;氧化反应:有机反应中得氧或失氢的反应为氧化反应,根据以上反应的概念进行判断.解答:解:A.乙烯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与氯化氢发生加成反应生成氯乙烷,故A错误;B.甲烷在光照条件下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甲烷中1个H原子被氯原子取代会生成一氯甲烷和氯化氢,该反应为取代反应,故B正确;C.乙醛在催化剂作用下能够与氧气发生氧化反应生成乙酸,该反应不属于取代反应,故C错误;D.溴乙烷在氢氧化钠的醇溶液中加热发生消去反应生成乙烯,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有机反应类型的判断,题目难度不大,注意掌握常见有机反应概念、反应原理,明确取代反应与加成反应、消去反应、氧化反应之间的区别,试题培养了学生灵活应用所学知识的能力.11.(2分)下列关于甘氨酸(H2N﹣CH2﹣COOH)性质的说法,正确的是()A.只有酸性,没有碱性B.只有碱性,没有酸性C.既有酸性,又有碱性D.既没有酸性,又没有碱性考点:人体必需的氨基酸.专题:有机化学基础.分析:甘氨酸(HN﹣CH2﹣COOH)含有碱性基团H2N﹣和酸性基团﹣COOH.2解答:解:甘氨酸(HN﹣CH2﹣COOH)含有碱性基团H2N﹣和酸性基团﹣COOH,因此,既有酸2性,又有碱性.故选:C.点评:甘氨酸属于氨基酸的一种,氨基酸具有氨基和羧基,既有碱性又有酸性,属于基础性题目,难度不大,注意知识的积累.12.(2分)下列有机化合物有顺反异构体的是()A.CHCH3B.CH2=CH2C.CH3CH=CH2D.CH3CH=CHCH33考点:有机化合物的异构现象.专题:同分异构体的类型及其判定.分析:根据存在顺反异构体的条件:(1)分子中至少有一个键不能自由旋转(否则将变成另外一种分子);(2)双键上同一碳上不能有相同的基团;解答:解:A.CHCH3无双键,不存在顺反异构,故A错误;3B.CH2=CH2中两个氢连在同一个双键碳上,不存在顺反异构,故B错误;C.CH3CH=CH2中两个氢连在同一个双键碳上,不存在顺反异构,故C错误;D.CH3CH=CHCH3双键上同一碳上都连不相同的基团:甲基和氢原子,存在顺反异构,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顺反异构,难度不大,掌握存在顺反异构体的条件的解题的关键.13.(2分)下列醇类物质中,能被氧化成醛的是()B.C.D.A.CHCH2﹣CH2﹣3OH考点:醇类简介;有机物分子中的官能团及其结构.专题:有机反应.分析:伯醇发生催化氧化生成醛,仲醇发生催化氧化生成酮,叔醇不能发生催化氧化,以此分析.解答:解:A、CHCH2﹣CH2﹣OH为伯醇,发生催化氧化生成醛生成丙醛,故A正确;3B、为仲醇,生催化氧化生成丙酮,故B错误;C、为仲醇,发生催化氧化生成酮,故C错误;D、为叔醇,不能发生催化氧化,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醇的催化氧化反应,注意醇的催化氧化反应,只有羟基相连碳的碳上有氢原子的才能发生,伯醇发生催化氧化生成醛,仲醇发生催化氧化生成酮,叔醇不能发生催化氧化,难度适中.14.(2分)下列关于油脂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油脂属于酯类B.油脂没有固定的熔沸点C.油脂是高级脂肪酸的甘油酯D.油脂属于高分子化合物考点:油脂的性质、组成与结构.专题:有机物的化学性质及推断.分析:A.油脂是高级脂肪酸与甘油形成的酯;B.油脂是油与脂肪的总称,属于混合物;C.油脂是高级脂肪酸与甘油形成的酯;D.相对分子质量在10000以上的有机化合物为高分子化合物.解答:解:A.油脂是高级脂肪酸与甘油形成的酯,油脂属于酯,故A正确;B.油脂属于混合物,没有固定的熔沸点,故B正确;C.油脂是高级脂肪酸与甘油形成的酯,故C正确;D.油脂相对分子质量较小,不是高分子化合物,故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油脂的结构与性质,难度不大,注意油与脂肪的结构区别与性质.15.(2分)下列物质①乙烷②丙烷③乙醇,沸点由高到低的顺序正确的是()A.①>②>③B.②>①>③C.③>②>①D.③>①>②考点:分子间作用力对物质的状态等方面的影响;晶体熔沸点的比较.专题:有机化学基础.分析:含有氢键的化合物,熔沸点较高;相同类型的物质,相对分子质量越大,熔沸点越高.解答:解:③乙醇中含有氢键,沸点较高,烷烃物质中,烃含有的C原子数越多,相对分子质量越大,熔沸点越高,故①<②,故沸点由高到低的顺序是③>②>①,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有机物熔沸点的比较,难度不大,要注意氢键对熔沸点的影响.16.(2分)下列化学方程式不正确的是()A.乙醇与浓氢溴酸反应:CH3CH2OH+HBr CH3CH2Br+H2OB.溴乙烷与氢氧化钠溶液共热:CH3CH2HBr+NaOH CH3CH2OH+NaBrC.苯酚钠中通入二氧化碳2+CO2+H2O→+Na2CO3D.蔗糖在稀硫酸作用下水解:C12H22O11(蔗糖)+H2O C6H12O6(果糖)+C6H12O6(葡萄糖)考点: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溴乙烷的化学性质;乙醇的化学性质;苯酚的化学性质.专题:有机物的化学性质及推断.分析:A、乙醇与浓氢溴酸发生取代反应生成溴乙烷和水;B、卤代烃在氢氧化钠的水溶液中发生取代反应生成醇和卤化钠;C、苯酚钠与碳酸反应生成苯酚和碳酸氢钠;D、蔗糖为二糖,水解生成葡萄糖和果糖.解答:解:A、乙醇与浓氢溴酸发生取代反应生成溴乙烷和水,化学反应方程式为:CH3CH2OH+HBr CH3CH2Br+H2O,故A正确;B、卤代烃在氢氧化钠的水溶液中发生取代反应生成醇和卤化钠,溴乙烷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乙醇和溴化钠,反应方程式为:CH3CH2HBr+NaOH CH3CH2OH+NaBr,故B正确;C、苯酚钠与碳酸反应生成苯酚和碳酸氢钠,化学反应方程式为:+CO2+H2O→+NaHCO3,故C错误;D、蔗糖为二糖,水解生成葡萄糖和果糖,化学反应方程式为:C12H22O11(蔗糖)+H2O C6H12O6(果糖)+C6H12O6(葡萄糖),故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常见有机物的化学性质以及化学反应方程式的书写,注意苯酚的酸性比碳酸弱,但是比碳酸氢根强,这是容易出错的地方.17.(2分)下列事实不能用有机物分子内基团间的相互作用解释的是()A.乙烯能发生加成反应而乙烷不能B.苯酚能跟NaOH溶液反应而乙醇不能C.甲苯能使KMnO酸性溶液褪色而乙烷不能4D.苯在50℃~60℃时发生硝化反应而甲苯在30℃时即可考点:有机分子中基团之间的关系;烷烃及其命名;乙烯的化学性质;苯的性质;苯的同系物;苯酚的化学性质.专题:有机物的化学性质及推断.分析:A.乙烯含有碳碳双键,乙烷属于烷烃,是饱和烃;B.苯酚能跟NaOH溶液反应而乙醇不能,说明苯基对羟基有影响;C.苯、乙烷都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褪色,甲苯可以使酸性高锰酸钾褪色,被氧化为苯甲酸,说明苯环对侧链影响;D.甲苯与硝酸反应更容易,说明甲苯中苯环上H原子更活泼.解答:解:A、因为乙烯的结构中含有碳碳双键,能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而烷烃中则没有,是自身的官能团性质,不是原子团间的相互影响导致的化学性质,故A错误;B.苯酚可以看作是苯基和羟基连接,乙醇可以可作是乙基和羟基连接,苯酚能跟NaOH 溶液反应而乙醇不能,则说明苯基对羟基有影响,故B正确;C.苯、乙烷都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褪色,甲苯可以使酸性高锰酸钾褪色,被氧化为苯甲酸,说明苯环对侧链影响,故C正确;D.甲苯与硝酸反应更容易,说明甲基的影响使苯环上的氢原子变得活泼易被取代,故D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有机物结构与性质关系、原子团的相互影响等,难度不大,注意基础知识的把握.18.(2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蛋白质遇硫酸钠溶液变性B.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C.涤纶、锦纶、蚕丝都属于合成纤维D.植物油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考点:氨基酸、蛋白质的结构和性质特点;甲烷的化学性质;油脂的性质、组成与结构;合成材料.专题:有机反应.分析:A、蛋白质遇到硫酸钠溶液发生盐析;B、天然气中甲烷占绝大多数,另有少量的乙烷、丙烷和丁烷;C、蚕丝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D、植物油中含有不饱和的碳碳双键.解答:解:A、蛋白质遇到硫酸钠溶液发生盐析,故A错误;B、天然气是一种多组分的混合气态化石燃料,其中甲烷占绝大多数,另有少量的乙烷、丙烷和丁烷,故B正确;C、蚕丝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涤纶、锦纶属于合成纤维,故C错误;D、植物油中含有不饱和的碳碳双键,能与溴发生加成反应,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蛋白质、油脂的结构和性质,难度不大,掌握蛋白质、油脂的组成和性质是解题的关键.19.(2分)有机物CH3CH=CH﹣Cl能发生的反应有①取代反应②加成反应③消去反应④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⑤聚合反应⑥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A.全部B.除⑤外C.除①外D.除①、⑤外考点: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有机物分子中的官能团及其结构.专题:有机物的化学性质及推断.分析:由CHCH=CH﹣Cl可知,含双键和﹣Cl,结合烯烃及卤代烃的性质来解答.3解答:解:含双键,可发生②加成反应、④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⑤聚合反应、⑥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含﹣Cl,可发生①取代反应、③消去反应,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为高频考点,把握官能团与性质的关系为解答的关键,侧重烯烃和卤代烃性质的考查,题目难度不大.20.(2分)苹果酸的结构简式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苹果酸中能发生酯化反应的官能团有2种B.1 mol苹果酸可与3 mol NaOH发生中和反应C.1 mol苹果酸与足量金属Na反应生成1 mol H2D.与苹果酸互为同分异构体考点: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分析:该分子中含有羧基和醇羟基,能发生消去反应、酯化反应、中和反应、氧化反应,据此分析解答.解答:解:A.该分子中含有羧基和醇羟基,所以能发生酯化反应的官能团有羧基和醇羟基,所以苹果酸中能发生酯化反应的官能团有2种,故A正确;B.1mol苹果酸中含有2mol羧基,所以1mol苹果酸可与2molNaOH发生中和反应,故B错误;C.能和Na反应是有羧基和醇羟基,1mol苹果酸与足量金属Na反应生成1.5molH2,故C错误;D.与苹果酸是同一种物质,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明确物质中含有的官能团及其性质是解本题关键,熟悉常见有机物的性质、常见有机化学反应,题目难度不大.21.(2分)(2013•北京模拟)下列有关化学实验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用饱和食盐水替代水跟电石作用,可以有效控制产生乙炔的速率B.制肥皂时,在皂化液里加入饱和食盐水,能够促进高级脂肪酸钠的析出C.制备乙酸乙酯时,为除去乙酸乙酯中的乙酸,用氢氧化钠溶液收集产物D.重结晶法提纯苯甲酸时,为除去杂质和防止苯甲酸析出,应该趁热过滤考点: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专题:实验评价题.分析:A.饱和食盐水与电石反应平稳;B.皂化液里加入饱和食盐水,降低高级脂肪酸钠的溶解度;C.乙酸乙酯在NaOH溶液中发生水解;D.趁热过滤,减少苯甲酸的损失.解答:解:A.饱和食盐水与电石反应平稳,则用饱和食盐水替代水跟电石作用,可以有效控制产生乙炔的速率,故A正确;B.皂化液里加入饱和食盐水,降低高级脂肪酸钠的溶解度,发生盐析,促进高级脂肪酸钠的析出,故B正确;C.乙酸乙酯在NaOH溶液中发生水解,所以制备乙酸乙酯时,为除去乙酸乙酯中的乙酸,用碳酸钠溶液收集产物,故C错误;D.趁热过滤,减少苯甲酸的损失,则重结晶法提纯苯甲酸时,为除去杂质和防止苯甲酸析出,应该趁热过滤,故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涉及气体的制取、盐析、乙酸乙酯的水解、混合物的分离、提纯等,选项D为解答的易错点,题目难度中等.22.(2分)如图两种化合物的结构或性质描述正确的是()A.不是同分异构体B.均是芳香族化合物C.均能与溴水反应D.可用红外光谱区分,但不能用核磁共振氢谱区分考点: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有机物分子中的官能团及其结构.专题:有机物的化学性质及推断.分析:第一种化合物中含苯酚结构,而第二种有机物含双键、﹣CHO,结合酚、烯烃、醛的性质及结构对称性来解答.解答:解:A.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互为同分异构体,故A错误;B.第二种有机物不含苯环,不是芳香族化合物,故B错误;C.酚﹣OH的邻对位与溴水发生取代反应,双键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则均与溴水反应,故C正确;D.含官能团不同,且含H的种类不同,分别为7、6,则能用核磁共振氢谱区分,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为高频考点,把握官能团与性质的关系为解答的关键,侧重酚、烯烃、醛性质及有机物结构的考查,题目难度不大.23.(2分)某有机物M经过缩聚反应生成可降解塑料N,N的结构简式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M的分子式为CH6O33B.1 mol N可与1mol NaOH反应C.1 mol M与足量的Na反应可生成1 mol H2D.M可与NaCO3溶液反应2考点: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有机物分子中的官能团及其结构.专题:有机物的化学性质及推断.分析:N的结构简式为:,为缩聚产物,其单体M为CH3CH(OH)COOH,M中含﹣OH、﹣COOH,结合醇、羧酸的性质来解答.解答:解:A.M为CHCH(OH)COOH,分子式为C3H6O3,故A正确;3B.高分子化合物聚合度为n,1 mol N可与nmol NaOH反应,故B错误;C.M为CH3CH(OH)COOH,﹣OH、﹣COOH均与Na反应,则1 mol M与足量的Na反应可生成1 mol H2,故C正确;D.含﹣COOH,则M可与Na2CO3溶液反应,故D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为高频考点,把握官能团与性质的关系为解答的关键,侧重醇和羧酸性质的考查,题目难度不大.24.(2分)下列实验操作中,可达到对应实验目的是()实验操作实验目的A 苯和溴水混合后加入铁粉制溴苯B 某有机物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混合确认该有机物含碳碳双键C 乙醇与重铬酸钾(KCr2O7)酸性溶液混合乙醇具有还原性2检验溴乙烷中的溴原子D 将溴乙烷与氢氧化钠水溶液共热一段时间,冷却,向其中滴加硝酸银溶液A.A B.B C.C D.D考点:苯的性质;溴乙烷的化学性质;乙醇的化学性质.专题:有机物的化学性质及推断.分析:A.制取溴苯应为苯和纯溴混合后加入铁粉制取;B.C≡C三键、醛基等都可以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C.重铬酸钾(K2Cr2O7)溶液为橙色,三价铬离子为绿色;D.先用酸中和剩余的碱,然后再检验溴离子.解答:解:A.实验室制溴苯,须纯溴,铁作催化剂,首先铁和溴生成三溴化铁,然后苯和三溴化铁作用,生成溴苯和铁,所以将苯和溴水混合后加入铁粉制取溴苯错误,故A 错误;B.C=C、C≡C三键、醛基等都可以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故B错误;C.重铬酸钾(K2Cr2O7)溶液为橙色,三价铬离子为绿色,化合价降低,说明乙醇化合价升高,有还原性,故C正确;D.溴乙烷在碱性条件下水解,检验溴离子,应调节溶液呈酸性,以排除AgOH的干扰,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实验能力和评价能力的考查,为高考常见题型,注意把握实验的原理和可行性的评价,难度不大.25.(2分)某有机物P中碳和氢原子个数比为3:4,不能与溴水反应却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其蒸气密度是相同状况下甲烷密度的7.5倍.在铁存在时与溴反应,能生成2种一溴代物.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P属于烃的衍生物B.P可以发生加成反应但不能发生取代反应C.P中可能含苯环且有可能两个对位取代基D.P在光照条件下与溴反应,可以生成3种溴代物考点:有机物的推断.专题:有机物的化学性质及推断.分析:有机物P蒸汽密度是相同状况下甲烷密度的7.5倍,故Mr(P)=16×7.5=120,有机物中碳原子和氢原子个数比为3:4,若为烃,令P的组成为(C3H4)x,故40x=120,解得x=3,有机物P的分子式可以为C9H12,不能与溴水反应却能使KMnO4酸性溶液褪色,故该有机物不含C=C、C≡C,则P可以是苯的同系物,在铁存在时与溴反应,能生成2种一溴代物,则P可以为.解答:解:有机物P蒸汽密度是相同状况下甲烷密度的7.5倍,故Mr(P)=16×7.5=120,有机物中碳原子和氢原子个数比为3:4,若为烃,令P的组成为(C3H4)x,故40x=120,解得x=3,有机物P的分子式可以为C9H12,不能与溴水反应却能使KMnO4酸性溶液褪色,故该有机物不含C=C、C≡C,则P可以是苯的同系物,在铁存在时与溴反应,能生成2种一溴代物,则P可以为,A.由上述分析可知,P可以属于芳香烃,故A错误;B.P可以为,可以发生加成反应、取代反应等,故B错误;C.P可以为,含苯环及两个对位取代基,故C正确;D.P可以为,在光照条件下与溴发生侧链取代反应,可以生成3种一溴代物,也可以发生多元取代反应,生成的溴代物远多于3种,故D错误,故选C.。
2015-2016学年重庆市南开中学高二(上)期末化学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A.福尔马林 B.甘油 C.煤D.天然气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分子组成相差1个或若干个CH2原子团的物质互称为同系物B.相对分子质量相同的有机物互为同分异构体C.碳原子之间只以单键相结合的链烃为烷烃D.含碳化合物一定为有机物3.研究有机物一般经过以下几个基本步骤:分离、提纯→确定实验式→确定分子式→确定结构式,以下用于研究有机物的方法错误的是()A.蒸馏常用于分离提纯液态有机混合物B.燃烧法是研究确定有机物成分的有效方法之一C.核磁共振氢谱通常用于分析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D.对有机物分子红外光谱图的研究有助于确定有机物分子中的官能团4.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聚乙烯可发生加成反应B.石油干馏可得到汽油、煤油等C.丁烷的沸点低于丙醇D.苯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所以苯不能发生氧化反应5.下列有关电解质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A.SO3溶于水后能导电,故SO3为电解质B.在蒸馏水中滴加浓H2SO4,K W不变C.CaCO3难溶于稀硫酸,也难溶于醋酸D.KCl溶液和CH3COONH4溶液均显中性,两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不相同6.将下列各组中的每种有机物分别放入水中,振荡后再静置,液体分层且该组的全部物质都能浮在水的上层的是()A.1﹣己炔、甲苯、十一烷B.乙醇、苯、溴苯C.乙二醇、乙醛、硝基苯 D.溴苯、四氯化碳、乙酸钠7.下列各烃分别与H2完全加成,不能生成2,2,3﹣三甲基戊烷的是()A.B.C.CH2=CHC(CH3)2CH(CH3)2 D.8.设N 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46g组成为C2H6O的有机物,C﹣H键数目一定为5N AB.1mol羟基中含有的电子数为10N AC.标准状况下,1mol CCl4的体积约为22.4 LD.14g乙烯和丙烯的混合气体中所含原子总数为3N A9.下列操作能达成实验目的是()A.用稀硝酸洗涤做过银镜反应的试管B.用电石和饱和食盐水在启普发生器中制备乙炔C.用苯、稀硝酸和稀硫酸制备硝基苯D.溴乙烷与氢氧化钠水溶液共煮后,加入硝酸银溶液检验Br﹣10.常温时,将CH3COOH溶液和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呈中性,下列各项可能正确的是()A.混合前pH(CH3COOH)+pH(NaOH)=14B.混合后c(Na+)=c(CH3COO3﹣)+c(OH﹣)C.混合前c(CH3COOH)>c(NaOH)D.混合后c(Na+)>c(CH3COO﹣)>c(OH﹣)>c(H+)11.物质X的结构式如图所示,下列关于物质X的说法正确的是()A.X分子式为C6H6O7B.X可发生水解反应、加成反应、氧化反应C.X分子内所有碳原子均在同一平面内D.1mol物质X与足量的Na反应可产生2mol H212.下列各组化合物中,不论二者以任何比例混合,只要总质量一定,则完全燃烧时消耗O2的质量和生成水的质量不变的是()A.CH4、C2H6B.C2H6、C3H6C.C2H4、C3H6D.C2H4、C3H4二、选择题(本题包括l2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用FeCl3溶液检验苯中是否含有苯酚B.用新制的Cu(OH)2鉴别乙醛、乙酸、乙醇C.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检验CH2=CHCHO中是否含有醛基D.用溴水可鉴别苯、溴乙烷和庚烯14.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无水乙醇与浓硫酸混合加热至170℃生成乙烯B.苯乙烯在合适条件下催化加氢可生成乙基环己烷C.乙烯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反应生成1,2﹣二溴乙烷D.甲苯与氯气在光照下反应主要生成2,4﹣二氯甲苯15.现有等浓度的下列溶液:①醋酸,②苯酚,③苯酚钠,④碳酸,⑤碳酸钠,⑥碳酸氢钠.按溶液pH由小到大排列正确的是()A.①④②③⑥⑤ B.④①②⑥⑤③ C.①④②⑥③⑤ D.④①②③⑥⑤16.某多环有机分子结构如图所示,有关该分子的说法正确的是()A.分子式为C20H20B.一氯代物的同分异构体只有两种C.分子中含有二个亚甲基(﹣CH2﹣)D.分子中含有4个五元碳环17.下列溶液中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A.NaHSO3中:c(Na+)>c(HSO3﹣)>c(OH﹣)>c(H+)B.Na2CO3溶液:c(OH﹣)═c(HCO3﹣)+c(H2CO3)+c(H+)C.等浓度的NaClO、NaHCO3混合溶液中:c(HClO)+c(ClO﹣)=c(HCO3﹣)+c(H2CO3)D.pH=2的HA溶液与pH=12的MOH溶液以任意比混合后,所得溶液中:c(H+)+c(M+)=c(OH﹣)+c(A﹣)18.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不正确的是()A.溴乙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共热:BrCH2COOH+OH ﹣BrCH2COO﹣+H2OB.配置银氨溶液:Ag++2NH3•H2O═Ag(NH3)2++2H2OC.向新制Cu(OH)2中加入乙醛溶液并加热:CH3CHO+2Cu(OH)2+OH ﹣CH3COO﹣+Cu2O↓+3H2OD .向苯酚钠溶液中通入少量CO2:+CO2+H2O→+HCO3﹣19.已知25℃时,电离常数K a(HX)=3.6×10﹣4,溶度积常数K sp(CaX2)=1.46×10﹣10.现向1L 0.2mol/LHX溶液中加入1L 0.2mol/LCaCl2溶液,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25℃时,0.1 mol/LHX溶液中pH=1B.K sp(CaX2)随温度和浓度的变化而变化C.该体系中,c(Cl﹣)=c(Ca2+)D.该体系中HX与CaCl2反应产生沉淀20.α,β,γ和δ4种生育三烯酚(见图)是构成维生素E的主要物质,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αβγδR1CH3CH3H HR2CH3H CH3HA.α和β两种生育三烯酚互为同系物,β和γ两种生育三烯酚互为同分异构体B.4种生育三烯酚均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C.4种生育三烯酚都难溶于水D.1 mol δ生育三烯酚与溴水发生反应,理论上最多可消耗3 mol Br221.由一氧化碳、甲烷和乙烷组成的混合气体8.96L(标准状况),在足量氧气中充分燃烧后,生成气体先通过足量浓硫酸,再通过足量氢氧化钠溶液,测知氢氧化钠溶液增重26.4g,则原混合气体中乙烷的物质的量为()A.0.1molB.大于或等于0.2mol,小于0.3molC.0.2molD.大于0.1mol小于0.3mol22.某有机物A的分子式为C4H x Cl y,其中x+y=10,已知该有机物有9种同分异构体(不考虑立体异构),则X可能为:①2,②3,③8,④10.下列组合正确的是()A.①③B.①②C.②③D.②④23.绿原酸(见图)是一种有降压作用的药物,可由咖啡酸(一种芳香酸)与奎尼酸通过酯化反应合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绿原酸的分子式为C16H20O9B.绿原酸既能和溴水发生加成反应,又能发生取代反应C.1 mol奎尼酸与NaOH溶液反应,最多消耗5molNaOHD.咖啡酸和奎尼酸都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24.现有C2H2、CH3CHO、乙二醇三种蒸汽的混合物,已知含碳量为a%,则氢的含量为()A.% B.% C.% D.无法计算三、解答题(共5小题,满分66分)25.(1)写出由甲苯制备TNT的化学反应方程式;(2)写出溴水与苯酚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3)如图是8种环状的烃类物质:①互为同系物的有和(填名称,下同);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有和、和:②棱晶烷的二氯取代产物有种;③有机物X、Y均与立方烷具有相同的摩尔质量,其中X属于芳香烃,且能使溴水褪色;Y是烃的含氧衍生物,分子中含有3个氧原子,可水解生成3种含碳的化合物,则X的结构简式为:;Y的结构简式为:.26.某工业废水含有下列离子中的5种(不考虑水的电离及离子的水解),K+、Cu2+、Al3+、Fe2+、Cl﹣、CO32﹣、NO3﹣、SO42﹣,且各种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甲同学欲探究废水的组成,进行了如下实验:①用铂丝蘸取少量溶液,在火焰上灼烧,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无紫色火焰.②另取溶液加入足量稀盐酸,有无色气体生成,该无色气体遇空气变成红棕色,此时溶液依然澄清,且溶液中阴离子种类不变.③另取溶液加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根据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步骤①可以确定一定不存在.(填化学式)(2)步骤②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步骤③中的白色沉淀为.(填化学式)(4)原溶液中所含的5种离子为:.27.正丁醛是一种化工原料.某实验小组利用如下装置合成正丁醛.发生的反应如下:CH3CH2CH2CH2OH CH3CH2CH2CHO反应物和产物的相关数据列表如下:沸点/℃密度/(g•cm﹣3)水中溶解性正丁醇117.2 0.8109 微溶正丁醛75.7 0.8017 微溶实验步骤如下:将6.0gNa2Cr2O7放入100mL烧杯中,加30mL水溶解,再缓慢加入5mL浓硫酸,将所得溶液小心转移至B中.在A中加入4.0g正丁醇和几粒沸石,加热.当有蒸汽出现时,开始滴加B中溶液.滴加过程中保持反应温度为90﹣95℃,在E中收集90℃以下的馏分.将馏出物倒入分液漏斗中,分去水层,有机层干燥后蒸馏,收集75﹣77℃馏分,产量2.0g.回答下列问题:(1)上述装置图中,B仪器的名称是,D仪器的名称是;(2)加入沸石的作用是;(3)分液漏斗使用前必须进行的操作是(填正确答案标号);a.润湿b.干燥c.检漏d.标定(4)将正丁醛粗产品置于分液漏斗中分水时,水在层(填“上”或“下”)(5)反应温度应保持在90﹣95℃.其原因是(6)本实验中,正丁醛的产率为%.28.席夫碱类化合物在催化、药物等方面用途广泛.某种席夫碱的合成路线①如下:(})Ⅰ的分子式为,1molV完全燃烧至少需要消耗mol O2;(2)Ⅲ与NaOH水溶液共热反应,化学方程式为(3)IV发生聚合反应生成的高分子化合物的结构简式为(4)结合合成路线①,分析以下合成路线②:X的结构简式为,Z的结构简式为29.现有一种有机物,通过元素分析得到的数据为C:85.71%,H:14.29%(质量分数).质谱数据表明它的相对分子质量为84.已知该物质可能存在多种结构,A、B和C是其中的三种.请根据下列要求填空:(1)该化合物的分子式为;(2)A与氢气加成生成2﹣甲基戊烷,则A的结构可能有种(考虑顺反异构);(3)经检验B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且一氯代物只有两种,则B的结构简式为(4)已知烯烃能发生反应:C经臭氧化并经锌和水处理生成D和E,如图:己知D常温为气体,H核磁共振氢谱显示有两组峰,峰面积之比为3:1.①物质C的名称:;②E与银氨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③F与G生成H的化学方程式为:.2015-2016学年重庆市南开中学高二(上)期末化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A.福尔马林 B.甘油 C.煤D.天然气【考点】混合物和纯净物.【分析】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的物质,依次分析.【解答】解:A.福尔马林是甲醛的水溶液,属于混合物,故A不选;B.甘油是丙三醇的俗称,属于纯净物,故B选;C.煤的成分很复杂,是多种有机物和无机物的混合物,故C不选;D.天然气的只要成分是甲烷,属于混合物,故D不选;故选B.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分子组成相差1个或若干个CH2原子团的物质互称为同系物B.相对分子质量相同的有机物互为同分异构体C.碳原子之间只以单键相结合的链烃为烷烃D.含碳化合物一定为有机物【考点】有机化合物中碳的成键特征;有机化合物的异构现象.【分析】A.结构相似,分子组成相差1个或若干个CH2原子团的物质互称为同系物;B.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的化合物互为同分异构体;C.烷烃的分子组成只含有碳氢元素,所有的化学键为单键的链烃;D.CO、CO2、碳酸及碳酸盐等属于无机物.【解答】解:A.结构相似,分子组成相差1个或若干个CH2原子团的物质互称为同系物,故A错误;B.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的化合物互为同分异构体,故B错误;C.碳原子之间只以单键相结合的链烃中,所有的化学键都是单键,属于饱和烃,因此一定为烷烃,故C正确;D.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有机物,如CO、CO2、碳酸及碳酸盐等属于无机物,故D 错误;故选C.3.研究有机物一般经过以下几个基本步骤:分离、提纯→确定实验式→确定分子式→确定结构式,以下用于研究有机物的方法错误的是()A.蒸馏常用于分离提纯液态有机混合物B.燃烧法是研究确定有机物成分的有效方法之一C.核磁共振氢谱通常用于分析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D.对有机物分子红外光谱图的研究有助于确定有机物分子中的官能团【考点】化学研究基本方法及作用.【分析】A、蒸馏用于分离提纯沸点不同的液态互溶混合物.B、燃烧法能确定有机物中的最简式.C、核磁共振氢普通常用于分析有机物分子中化学环境不同氢原子种类及比例.D、红外光谱图能确定有机物分子中的基团.【解答】解:A、蒸馏是利用互溶液态混合物中各成分的沸点不同而进行物质分离的方法,液态有机物混合物中各成分的沸点不同,所以可用蒸馏的方法进行物质分离,故A正确.B、利用燃烧法,能将有机物分解为简单无机物,并作定量测定,通过无机物的质量推算出组成该有机物元素原子的质量分数,然后计算出该有机物分子所含元素原子最简单的整数比,即确定实验式,故B正确.C、从核磁共振氢谱图上可以推知有机物分子有几种不同类型的氢原子及它们的数目,故C 错误.D、不同的化学键或官能团吸收频率不同,在红外光谱图上处于不同的位置,所以红外光谱图能确定有机物分子中的化学键或官能团,故D正确,故选C.4.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聚乙烯可发生加成反应B.石油干馏可得到汽油、煤油等C.丁烷的沸点低于丙醇D.苯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所以苯不能发生氧化反应【考点】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晶体熔沸点的比较.【分析】A.聚乙烯中不含碳碳不饱和键;B.石油可以分馏,煤能干馏;C.氢键的存在导致溶质熔沸点较高;D.苯性质较稳定,不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但能燃烧.【解答】解:A.聚乙烯中不含碳碳不饱和键,所以不能发生加成反应,故A错误;B.石油可以分馏,煤能干馏,利用物质熔沸点不同来分馏石油得到汽油、煤油等,故B错误;C.氢键的存在导致溶质熔沸点较高,丁烷中不含氢键、丙醇中含有氢键,所以丙醇沸点高于丁烷,故C正确;D.苯性质较稳定,不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但能燃烧,所以苯能发生氧化反应,但不能被一般的氧化剂氧化,故D错误;故选C.5.下列有关电解质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A.SO3溶于水后能导电,故SO3为电解质B.在蒸馏水中滴加浓H2SO4,K W不变C.CaCO3难溶于稀硫酸,也难溶于醋酸D.KCl溶液和CH3COONH4溶液均显中性,两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不相同【考点】电解质与非电解质.【分析】A.电解质必须本身能够电离;B.浓硫酸稀释产生大量的热,水的电离为吸热过程;C.依据碳酸钙与硫酸、醋酸反应产物性质解答;D.CH3COONH4促进水的电离.【解答】解:A.三氧化硫溶于水后能导电是因为与水反应生成电解质硫酸,硫酸电离产生自由离子,而三氧化硫本身不能电离,所以是非电解质,故A错误;B.在蒸馏水中滴加浓H2SO4,浓硫酸稀释产生大量的热,是水的温度升高电离,K W增大,故B错误;C.CaCO3与稀硫酸反应,生成微溶物硫酸钙附着在石灰石表面,使CaCO3与稀硫酸不能接触,反应停止.所以CaCO3难溶于稀硫酸,CaCO3与醋酸反应,生成的醋酸钙易溶于水,使CaCO3不断反应,所以CaCO3能溶于醋酸,故C错误;D.CH3COONH4促进水的电离,KCl对水的电离无影响,所以两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不同,故D正确;故选:D.6.将下列各组中的每种有机物分别放入水中,振荡后再静置,液体分层且该组的全部物质都能浮在水的上层的是()A.1﹣己炔、甲苯、十一烷B.乙醇、苯、溴苯C.乙二醇、乙醛、硝基苯 D.溴苯、四氯化碳、乙酸钠【考点】分液和萃取.【分析】有机物放入水中,振荡后静置,能分层且浮于水面上,说明该物质不溶于水,且密度比水小,以此来解答即可.【解答】解:A.1﹣己炔、甲苯、十一烷均不溶于水,且密度比水小,混合后浮于水面上,故A正确;B.乙醇与水互溶,溶液不分层,故B错误;C.乙二醇与水互溶,溶液不分层,故C错误;D.乙酸钠与水互溶,溶液不分层,故D错误.故选A.7.下列各烃分别与H2完全加成,不能生成2,2,3﹣三甲基戊烷的是()A.B.C.CH2=CHC(CH3)2CH(CH3)2 D.【考点】有机化合物命名.【分析】2,2,3﹣三甲基戊烷的碳链结构为,根据各物质与氢气完全加成后的产物与2,2,3﹣三甲基戊烷的碳链结构相比较判断正误.【解答】解:A、HC≡CCH(CH3)C(CH3)3与氢气完全加成后产物的碳链结构为,能生成2,2,3﹣三甲基戊烷,故A错误;B、与氢气完全加成后产物的碳链结构为,能生成2,2,3﹣三甲基戊烷,故B错误;C、CH2=CHC(CH3)2CH(CH3)2与氢气完全加成后产物的碳链结构为,不能生成2,2,3﹣三甲基戊烷,故C正确;C、与氢气完全加成后产物的碳链结构,能生成2,2,3﹣三甲基戊烷,故D错误.故选C.8.设N 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46g组成为C2H6O的有机物,C﹣H键数目一定为5N AB.1mol羟基中含有的电子数为10N AC.标准状况下,1mol CCl4的体积约为22.4 LD.14g乙烯和丙烯的混合气体中所含原子总数为3N A【考点】阿伏加德罗常数.【分析】A.C2H6O可能为乙醇,也可能为甲醚;B.1个羟基含有9个电子;C.气体摩尔体积使用对象为气体;D.乙烯和丙烯的最简式为CH2,根据最简式计算出14g混合物中含有的原子总数;【解答】解:A.46g组成为C2H6O的有机物,若为乙醇则含有C﹣H键数目为5N A,若为甲醚则含有C﹣H键数目为6N A,故A错误;B.1mol羟基中含有的电子数为9N A,故B错误;C.标准状况下,四氯化碳为液体,不能使用气体摩尔体积,故C错误;D.14g乙烯和丙烯的混合气体含有1mol最简式为CH2,含有1mol碳原子和2mol氢原子,总共含有3mol原子,所含原子总数为3N A,故D正确;故选:D.9.下列操作能达成实验目的是()A.用稀硝酸洗涤做过银镜反应的试管B.用电石和饱和食盐水在启普发生器中制备乙炔C.用苯、稀硝酸和稀硫酸制备硝基苯D.溴乙烷与氢氧化钠水溶液共煮后,加入硝酸银溶液检验Br﹣【考点】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分析】A.Ag能和稀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银;B.电石和水溶液反应剧烈反应过程中微溶于水的氢氧化钙生成,堵塞启普发生器;C.实验室用苯、浓硝酸和浓硫酸制备硝基苯;D.酸性条件下,溴离子和硝酸银反应生成淡黄色沉淀AgBr.【解答】解:A.3Ag+4HNO3=3AgNO3+NO↑+2H2O,Ag能溶于稀硝酸,所以可以用稀硝酸洗涤做过银镜反应的试管,故A正确;B.电石和水溶液反应剧烈反应过程中微溶于水的氢氧化钙生成,堵塞启普发生器,所以不能在启普发生器中进行,故B错误;C.稀硫酸没有催化作用,浓硫酸具有催化作用,所以实验室用苯和浓硝酸、浓硫酸制备硝基苯,故C错误;D.溴乙烷与氢氧化钠溶液共煮后混合溶液呈碱性,酸性条件下,溴离子和银离子反应生成AgBr沉淀,所以应该先中和碱再滴加硝酸银溶液检验溴,故D错误;故选A.10.常温时,将CH3COOH溶液和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呈中性,下列各项可能正确的是()A.混合前pH(CH3COOH)+pH(NaOH)=14B.混合后c(Na+)=c(CH3COO3﹣)+c(OH﹣)C.混合前c(CH3COOH)>c(NaOH)D.混合后c(Na+)>c(CH3COO﹣)>c(OH﹣)>c(H+)【考点】酸碱混合时的定性判断及有关ph的计算;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分析】醋酸为弱酸,如二者恰好反应,溶液呈碱性,将CH3COOH溶液和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呈中性,醋酸应过量,即醋酸的浓度大于NaOH浓度,结合溶液的电中性原则解答该题.【解答】解:A.混合前pH(CH3COOH)+pH(NaOH)=14,则应有c(OH﹣)=c(H+),醋酸部分电离,所以醋酸的浓度大于氢离子浓度,二者混合醋酸过量,溶液显酸性,故A 错误;B.溶液中电荷守恒为c(Na+)+c(H+)=c(CH3COO﹣)+c(OH﹣),所以c(Na+)<c(CH3COO3﹣)+c(OH﹣),故B错误;C.醋酸为弱酸,如c(CH3COOH)=c(NaOH),二者恰好反应,溶液呈碱性,溶液呈中性,醋酸应过量,即混合前:c(CH3COOH)>c(NaOH),故C正确;D.溶液呈中性,由电荷守恒c(Na+)+c(H+)=c(CH3COO﹣)+c(OH﹣)可知,应存在c (Na+)=c(CH3COO﹣)>c(OH﹣)=c(H+),故D错误.故选C.11.物质X的结构式如图所示,下列关于物质X的说法正确的是()A.X分子式为C6H6O7B.X可发生水解反应、加成反应、氧化反应C.X分子内所有碳原子均在同一平面内D.1mol物质X与足量的Na反应可产生2mol H2【考点】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分析】A.根据结构简式确定分子式;B.该物质中含有羧基、醇羟基,具有羧酸和醇的性质;C.该分子中含有亚甲基,应该具有甲烷结构特点;D.羧基和醇羟基都能与Na反应生成氢气且含有3个羧基、1个醇羟基.【解答】解:A.X分子式为C6H8O7,故A错误;B.该物质中含有羧基、醇羟基,具有羧酸和醇的性质,能发生氧化反应、酯化反应、缩聚反应,但不能发生缩聚反应和加成反应,故B错误;C.该分子中含有亚甲基,应该具有甲烷结构特点,所以所有碳原子不可能共平面,故C错误;D.羧基和醇羟基都能与Na反应生成氢气且含有3个羧基、1个醇羟基,1mol物质X与足量的Na反应可产生2mol H2,故D正确;故选D.12.下列各组化合物中,不论二者以任何比例混合,只要总质量一定,则完全燃烧时消耗O2的质量和生成水的质量不变的是()A.CH4、C2H6B.C2H6、C3H6C.C2H4、C3H6D.C2H4、C3H4【考点】化学方程式的有关计算.【分析】无论以何种比例混合,只要混合物的总质量一定,完全燃烧时消耗O2的质量不变,说明混合物各烃的最简式相同,完全燃烧生成H2O的质量也一定,则说明混合物各烃分子中含氢量相等,故混合物中各烃满足最简式相同即可.【解答】解:A、CH4最简式为CH4,C2H6最简式为CH3,二者最简式不同,故A不符合;B、C2H6最简式为CH3,C3H6最简式为CH2,二者最简式不同,故B不符合;C、C2H4最简式为CH2,C3H6最简式为CH2,二者最简式相同,故C符合;D、C2H4最简式为CH2,C3H4最简式为C3H4,二者最简式不同,故D不符合;故选C.二、选择题(本题包括l2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用FeCl3溶液检验苯中是否含有苯酚B.用新制的Cu(OH)2鉴别乙醛、乙酸、乙醇C.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检验CH2=CHCHO中是否含有醛基D.用溴水可鉴别苯、溴乙烷和庚烯【考点】有机物的鉴别.【分析】A.苯和FeCl3溶液不反应且不互溶,苯酚和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B.醛基能和新制的Cu(OH)2发生氧化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乙酸能和新制的Cu(OH)2发生中和反应,乙醇和新制的Cu(OH)2互溶;C.碳碳双键和醛基都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D.苯能萃取溴,且密度小于水;溴乙烷密度大于水且和水不互溶,烯烃能和溴发生加成反应.【解答】解:A.苯和FeCl3溶液不反应且不互溶,苯酚和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所以可以用氯化铁溶液检验苯中是否含有苯酚,故A不选;B.醛基能和新制的Cu(OH)2发生氧化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乙酸能和新制的Cu(OH)2发生中和反应,乙醇和新制的Cu(OH)2互溶,乙醛、乙酸、乙醇和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混合现象不同,可以鉴别,故B不选;C.碳碳双键和醛基都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所以不能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检验醛基,应该先用银氨溶液或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氧化醛基,然后用溴水检验碳碳双键,故C选;D.苯能萃取溴,且密度小于水;溴乙烷密度大于水且和水不互溶,烯烃能和溴发生加成反应,现象不同,可以鉴别,故D不选;故选C.14.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无水乙醇与浓硫酸混合加热至170℃生成乙烯B.苯乙烯在合适条件下催化加氢可生成乙基环己烷C.乙烯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反应生成1,2﹣二溴乙烷D.甲苯与氯气在光照下反应主要生成2,4﹣二氯甲苯【考点】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有机化学反应的综合应用.【分析】A.在加热170℃、浓硫酸作催化剂条件下,乙醇能发生消去反应生成乙烯;B.在一定条件下,苯环和碳碳双键与氢气能发生加成反应;C.乙烯中含有碳碳双键,性质较活泼,能和溴发生加成反应;D.甲苯和氯气在光照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甲基上氢原子被取代.【解答】解:A.在加热170℃、浓硫酸作催化剂条件下,乙醇能发生消去反应生成乙烯和水,在140℃条件下乙醇发生取代反应生成乙醚,故A正确;B.在一定条件下,苯环和碳碳双键与氢气能发生加成反应生成乙基环己烷,故B正确;C.乙烯中含有碳碳双键,性质较活泼,能和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1,2﹣二溴乙烷,故C正确;D.甲苯和氯气在光照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甲基上氢原子被取代,取代产物有一氯甲苯、二氯甲苯、三氯甲苯、四氯甲苯,故D错误;故选D.15.现有等浓度的下列溶液:①醋酸,②苯酚,③苯酚钠,④碳酸,⑤碳酸钠,⑥碳酸氢钠.按溶液pH由小到大排列正确的是()A.①④②③⑥⑤ B.④①②⑥⑤③ C.①④②⑥③⑤ D.④①②③⑥⑤【考点】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盐类水解的应用.【分析】先将物质按酸和盐进行分类,再把酸按酸的强弱进行排序,酸性越强的酸其pH值越小;把盐按其阴离子的水解程度进行排序,盐水解程度越大的其碱性越强,溶液的pH值越大.【解答】解:①醋酸、②苯酚、④碳酸是酸,等浓度的三种溶液,醋酸的酸性大于碳酸,碳酸的酸性大于苯酚,所以pH值由小到大的顺序是:①醋酸<④碳酸<②苯酚;③苯酚钠、⑤碳酸钠、⑥碳酸氢钠是盐,碳酸的酸性大于苯酚,碳酸的第一步电离程度大于第二步电离程度,碳酸根离子对应的酸是碳酸氢根离子,所以等浓度的三种盐,苯酚钠的水解程度小于碳酸钠,碳酸氢钠的水解程度小于苯酚钠,所以pH值由小到大的顺序是:⑥碳酸氢钠<③苯酚钠<⑤碳酸钠,所以这六种溶液pH由小到大排列正确的是①④②⑥③⑤,故选C.16.某多环有机分子结构如图所示,有关该分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化学期末测试题(选修5)一、选择题(本卷包括18小题,每小题3分,共54分)1.化学与工农业生产有密切的联系。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塑料、纤维、橡胶是三种新型有机高分子材料B.淀粉、蛋白质、脂肪都是营养物质,都属于高分子化合物C.在蛋白质溶液中加入饱和硫酸铵溶液,蛋白质析出,虽再加水,也不溶解D.北京奥运吉祥物“福娃”的材质是PVC(聚氯乙烯),其单体的结构是2.正确掌握化学用语是学好化学的基础。
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3.有机物命名通常有系统命名法和习惯命名法两种。
下列有机物命名正确的是4.下列关于同分异构体、同系物的说法和判断中,正确的是A.C2H4和C3H6一定属于同系物B.淀粉[(C6H10O5)n]与纤维素[(C6H10O5)n]互为同分异构体C.同系物之间化学性质相似,物理性质递变D.同分异构体之间化学性质相似,物理性质递变5.下列分离或提纯物质的方法正确的是6.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标准状况下,22.4 L甲苯所含的分子数约为N AB.室温下,2.8g乙烯与丙烯的混合物中含碳原子的数目为0.2N AC.1 mol C30H62分子中含有共价键的数目为92N AD.1 mol氯气和足量甲烷在光照条件下反应可生成2N A个氯化氢分子7.下列5个有机化合物中,能够发生酯化、加成和氧化三种反应的是①CH2=CHCOOH ②CH2=CHCOOCH3③CH2=CHCH2OH④CH3CH2CH2OH ⑤CH3CH(OH)CH2CHOA.①③④B.②④⑤C.①③⑤D.①②⑤8.下列化学反应方程式正确的是9.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如下,关于该物质的叙述错误的是A.一个分子中含有12个H原子B.一氯代物有4种C.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D.1mol该物质分别与足量H2、NaOH溶液反应,消耗H2、NaOH的物质的量均为3 mol 1011.以溴乙烷为原料制备1,2─二溴乙烷(反应条件略去),方案中最合理的是12.NPG(新戊二醇)是一种可用作太阳能储存热量的物质。
已知:NPG的结构式如下图。
有关NPG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NPG的分子式为C5H12O2B.NPG沸点比乙二醇的高C.NPG一定条件下能发生消去反应D.NPG的氧化产物可发生银镜反应13.等物质的量的下列各组物质分别燃烧,耗氧量相等的是①C2H2与CH3CHO ②C7H8与C6H12③C2H2与C6H6④HCOOCH3与CH3COOH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④D.②④14.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乙酸乙酯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CH3COOCH2CH3+OH-→ CH3COO- + CH3CH2O-+ H2OB.醋酸溶液与新制氢氧化铜反应:2H++Cu(OH)2 → Cu2++2H2OC.苯酚钠溶液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碳:2+CO2+H2O2OH+CO23D.乙醛溶液与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共热:CH3CHO+2Cu(O H)2+OH-CH3COO-+ Cu2O↓+ 3H2O15.下列物质混合时能发生反应,但无明显现象的是()A、二氧化碳与苯酚钠溶液B、乙酸钠溶液与硫酸氢钠溶液C、苯酚溶液与氯化铁溶液D、氢氧化铜悬浊液与甲酸溶液16.分子式为C3H8O的醇与分子式为C4H8O2的酸在浓硫酸存在时共热生成的酯()A、6种B、5种C、4种D、3种17.(双选)下列物质中,能与溴水、高锰酸钾酸性溶液、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和碳酸氢钠溶液都发生反应的是()A、B、HOOC CH=CH CHO C、D、裂化汽油18.(双选)烯烃在一定条件下发生氧化反应时C C双键发生断裂,例如RCH CHR′可以氧化成RCHO和R′CHO。
下列烯烃分别被氧化后,产物中有乙醛的是( )A、CH2CHCH2CH2CHCH3B、CH3CH2CH CHCH2CH3C、CH3CH CHCH2CH2CH3D、CH3CH CHCH CHCH3二、填空题19.(9分)A—F是几种典型有机代表物的分子模型,请看图回答下列问题。
(1)D的名称是____________,F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
(2)含氢量最高的是______________(用图中字母填空,下同),其分子的空间构型是___________。
(3)能发生加成反应的烃是_______________。
(4)常用作有机溶剂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用于制取聚氯乙烯的原料是_______________。
(5)写出实验室制取C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出F与浓溴水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4分)有机物的性质主要由其官能团决定,其次,有机物分子中原子(团)之间,也能相互影响,使结构相似的有机物的性质有所改变。
以下实验或叙述中:A.乙烯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而乙烷不能B.苯的硝化反应一般生成一硝基苯,而甲苯硝化反应则生成TNTC.苯酚能与NaOH溶液反应,而苯甲醇不能D.乙醛能催化加氢,而乙酸、乙酸乙酯一般不能(1)不能够用来说明此观点的是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下同)。
(2)其中属于由于取代基的影响,使苯环化学性质更活泼的是________________。
(3)由于苯环的影响使取代基的化学性质更活泼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再试举一例,说明此观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9分)某同学为确定某分子式为C2H6O2的液态有机物X的结构,准备按下列程序进行:(1)查阅资料。
已知:一个碳原子上连两个羟基()的物质不稳定。
(2)预测。
若分子中不存在过氧键(-O-O-),则x的结构简式可能是:。
(3)设计实验方案验证X的结构。
取一定量X与足量钠反应,通过测定生成氢气的体积来确定X分子中能与金属钠反应的氢原子数目,进而确定X的结构。
若取6.2 g X与足量金属钠反应,测得在标准状况下生成H22.24 L,对应X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_。
(4)根据实验方案讲行实验.①选取上图仪器(胶管和固定装置略去,必要试剂自选),接口连接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
②如何检验整套装置气密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请指出能使实验比较安全、准确进行的关键实验步骤(至少指出两个关键步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8分)如图:A、B、C、D为四类饱和一元含氧衍生物的典型代表物,图中转换关系均为中学化学中的常见反应。
(1)B的分子中含有的官能团是______________(填名称)C的分子中含有的官能团是______________(填结构简式)(2)指出反应类型:A→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A1是A的一种同系物。
①充分燃烧一定量A1,若将所得产物全部通入足量浓硫酸,浓硫酸增重36g;若将所得产物全部通过足量过氧化钠固体,过氧化钠固体增重46g。
则A1的分子式是:________________。
②若A1不能实现上图中的转化关系,则A1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
③已知A1有如下转化关系:其中H为高分子化合物,A1与A2是含有相同官能团的同分异构体。
则H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E→F转化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6分)某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08,由C、H、O三种元素组成。
将该有机物3.24 g与足量的氧气完全燃烧,生成的产物依次通过氯化钙干燥管A和碱石灰干燥管B,测得A管质量增加了2.16 g,B管质量增加了9.24 g。
(1)通过计算确定该有机物的分子式。
…(2)若该有机物一个分子中含一个苯环和一个羟基,则其同分异构体共有________种,试写出其中任意一种的结构简式:24.(4分)普伐他汀是一种调节血脂的药物,其结构简式如图所示(未表示出空间构型)。
试填空:(1)该有机物分子中的含氧官能团是。
(填名称)(2)该有机物的分子式为。
(3)该有机物能发生反应。
(请填序号)a.取代反应b.消去反应c.加成反应(4)1 mol该有机物与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充分反应,需要消耗氢氧化钠mol。
25.(6分)化合物A经过下列反应后得到一种六元环状酯G。
已知F的分子式是C4H8O3,F的核磁共振氢谱显示共有三个峰。
请回答下列问题:(1) A、B的结构简式分别为、。
(2) 写出F→G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写出满足下列条件的H的一种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①是苯的对位二取代物;②不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③不考虑烯醇()结构。
(4)在G的粗产物中,经检测含有聚合物杂质。
写出聚合物杂质可能的结构简式(仅要求写出1种):,形成该聚合物的反应类型为:。
化学参考答案14D 15B 16C 17BC 18CD19.(11分)⑴乙醇(酒精)(1分) 苯酚(1分) ⑵ A (1分) 正四面体 (1分) ⑶ B C E (1分) ⑷ D E (1分) C (1分) ⑸CaC 2 + 2H 2OCa(OH)2 + C 2H 2↑ (2分)+3Br 2OH OHBrBr+3HBr(2分)20.(5分)⑴A(1分) ⑵B(1分) ⑶C(1分)⑷甲苯能使KMnO 4酸性溶液褪色,而苯、甲烷不能。
或: 苯酚能与浓溴水反应,而苯在有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才能与液溴反应。
(其他合理答案也给分)(2分)21.(9分)⑴⑵CH 3-O-CH 2-OH (1分) CH 2OH-CH 2OH (1分) ⑶乙二醇 (1分)⑷①a 、c 、b 、d 、e 、f (答a 、c 、b 、e 、d 、f 不扣分)(2分)②连接好仪器,关闭分液漏斗活塞,在量筒(水槽)中加水至浸没导管口,微热烧瓶,导管口有气泡产生,停止加热,导管内有一段水柱产生,说明气密性良好。
(2分)③检查实验装置的气密性;加入稍过量的金属钠;从漏斗中缓慢滴加X ;待实验装置冷却后再读数;上下移动量筒,使其中液面与广口瓶中液面相平;视线与凹液面的最低点水平,读取量筒中水的体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