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体力学与工程热力学可做的小论文
- 格式:doc
- 大小:19.50 KB
- 文档页数:1
流体力学与传热研究近年来,流体力学与传热领域的研究取得了显著的突破,为我们理解和应用自然界中的现象和工程问题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从自然界中的气候系统到航天器的热管理,流体力学与传热研究在众多领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简要介绍流体力学与传热研究的一些重要进展,并探讨其在工程和科学领域的应用。
流体力学是一门研究流动物质运动规律的学科。
在自然界中,流动现象无处不在:水流、空气流动、血液循环等等。
流体力学的研究不仅涉及流体的宏观性质,还涉及流体的微观行为,如分子间的相互作用。
传热则是研究热量在物质中传递的一门学科。
在众多的工程问题中,传热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涉及到能源转换、电子设备散热、建筑节能等多个领域。
在流体力学与传热研究中的一项重要进展是计算流体力学(ComputationalFluid Dynamics,简称CFD)技术的发展。
CFD是利用计算机模拟流体流动和传热问题的方法。
它通过离散化流体流动方程,借助数值方法进行求解,可以模拟各种流动和传热现象。
CFD的广泛应用使得我们可以对流体力学和传热问题进行更深入的理解和预测。
在航空航天领域,流体力学与传热研究对于飞行器的设计和运行至关重要。
例如,航天飞机进入大气层时产生的高速气流会导致飞机表面温度升高,而这会对其结构和材料产生影响。
因此,通过CFD技术,可以对飞机表面的传热情况进行模拟和优化,以确保飞行器的稳定和安全。
此外,在航空发动机中,传热问题也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
发动机中高温气体与边界层的热交换是决定发动机效率和寿命的关键因素之一。
通过流体力学和传热的仿真研究,可以优化发动机的设计和燃烧过程,提高发动机性能。
在环境科学领域,流体力学与传热研究对于我们理解自然界中的气候系统和海洋环流等现象起着重要作用。
气候变化是全球范围不容忽视的问题,而气候模型的建立离不开流体力学和传热理论的支持。
通过模拟大气和海洋中的流动和传热过程,可以预测气候变化对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的影响,并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
中央空调系统的火用分析摘要:依据热力学第二定律的火用分析方法,对空调系统热力学模型中的四个子系统分别进行了火用分析,分析了造成空调系统能量利用率低的根本原因,指出了提高能量利用率的措施。
关键词: 空调系统,热力学分析,火用分析,火用效率,节能1.引言现有的空调系统尽管已经经过了不断改进及完善,但仍然存在许多无法从根本上克服的问题,如:温湿度耦合处理带来的损失、难以适应温湿度比的变化、冷表面滋生霉菌、对流吹风感、盘管送风的噪音以及室内重复安装两套环境调节系统等。
因此继续研发高舒适度、节能、低成本的室内环境调节系统是非常有必要的。
建筑节能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我国的建筑能耗现已占社会总能耗的20%~30%,空调能耗又占建筑能耗的50%~60%。
不同空调冷热源对空调能耗的影响很大,因此,需要考察冷热源的经济性问题。
如何降低空调系统的能耗,节约能源,传统的热力学第一定律分析方法仅从能量的数量上进行分析,存在着有时不能揭示真正薄弱环节和问题实质的不足。
本文则尝试利用热力学第二定律的火用分析方法,揭示空调系统能量利用过程中存在的真正薄弱环节,提出提高空调系统能量利用率的根本措施。
2.空调系统的热力学模型热力学分析方法在分析中首先要建立实际分析对象的热力学模型。
常规的集中空调系统的热力学模型如图1所示。
从图1中可以看出,常规空调系统可以视为由冷却水、制冷机、空气处理和空调对象四个子系统组成,冷却水系统主要由冷却塔与冷却水泵组成,制冷机系统主要由制冷主机组成,空气处理系统则主要由空气处理机组和冷冻水泵组成,空调对象系统主要由送、回风管道和末端送风装置组成。
图1中各符号的含义如下:1h,2h分别为冷却塔进出口空气的比焓,kJ/ kg;3h,4h分别为冷却水进出口比焓,kJ/ kg;5h, 6h分别为冷冻水供回水比焓,kJ/ kg;7h为新风比焓,kJ/ kg;;8h, 9h分别为空调送、回风比焓,kJ/ kg; 10h为排风比焓,kJ/ kg;acG为进出冷却塔空气质量流量,kg/s;c G 为冷却水质量流量,kg/s;f G为冷冻水质量流量,kg/s;anG为新风质量流量,kg/s;agG为空调送风质量流量,kg/s;avG为排风质量流量,kg/s;1W为冷却塔风机功率,kW;2W为冷却水泵功率,kW;3W为制冷机功率,kW;4W为冷水泵功率,kW;5W为空气处理机组风机功率,kW;6W为末端空气处理设备功率,kW;kQ为冷却塔的散热量,kW;1Q为空调系统冷负荷,kW。
空调的热力学知识随着生活条件的提高,空调也是“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在此我粗略的介绍一下空调特别是变频中央空调的知识,及其用到的热力学知识及基本原理。
简单分析一下空调的制热及制冷原理。
家用中央空调(又称为家庭中央空调)是一个小型化的独立空调系统。
在制冷方式和基本构造上类似于大型中央空调。
由一台主机通过风管或冷热水管连接多个末端出风口,将冷暖气送到不同区域,来实现室内空气调节的目的。
它结合了大型中央空调的便利、舒适、高档次以及传统小型分体机的简单灵活等多方面优势,是适用于别墅、公寓、家庭住宅和各种工业、商业场所的暗藏式空调。
家用中央空调技术含量高,拥有单独计费、停电补偿等优越性能,通过巧妙的设计和安装,可实现美观典雅和舒适卫生的和谐统一,是国际和国内的发展潮流。
“变频”采用了比较先进的技术,启动时电压较小,可在低电压和低温度条件下启动,这对于某些地区由于电压不稳定或冬天室内温度较低而空调难以启动的情况,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由于实现了压缩机的无级变速,它也可以适应更大面积的制冷制热需求。
所谓的“变频空调”是与传统的“定频空调”相比较而产生的概念。
众所周知,我国的电网电压为220伏、50赫兹,在这种条件下工作的空调称之为“定频空调”。
由于供电频率不能改变,传统的定频空调的压缩机转速基本不变,依靠其不断地“开、停”压缩机来调整室内温度,其一开一停之间容易造成室温忽冷忽热,并消耗较多电能。
而与之相比,“变频空调”变频器改变压缩机供电频率,调节压缩机转速。
依靠压缩机转速的快慢达到控制室温的目的,室温波动小、电能消耗少,其舒适度大大提高。
而运用变频控制技术的变频空调,可根据环境温度自动选择制热、制冷和除湿运转方式,使居室在短时间内迅速达到所需要的温度并在低转速、低能耗状态下以较小的温差波动,实现了快速、节能和舒适控温效果。
中央空调与普通分体式空调相比较,家用中央空调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它在室内机、风管式等十几种样式的空调,每种样式又有许多型号相对应,这就给1用户提供了很多选择机会。
帕斯卡定律是法国数学家、物理学家、哲学家布莱士·帕斯卡首先提出的。
1发现。
帕斯卡是在大量观察、实验的基础上,又用虚功原理加以;证明才发现了帕斯卡定律的。
在帕斯卡做过的大量实验中,最著名的一个是这样的:帕斯卡用一个木酒桶,顶端开一个孔,孔中插接一根很长的铁管子,将接插口密封好。
实验的时候,酒桶中先权满水,然后慢慢地往铁管子里注几杯水,当管子中的水柱高达几米的时候,就见木桶突然破裂,水从裂缝中向四面八方喷出。
帕斯卡定律的发现,为流体静力学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2帕斯卡定律内容及其阐述。
帕斯卡定律是流体(气体或液体)力学中,指封闭容器中的静止流体的某一部分发生的压强变化,将毫无损失地传递至流体的各个部分和容器壁。
帕斯卡首先阐述了此定律。
压强等于作用力除以作用面积。
根据帕斯卡原理,在水力系统中的一个活塞上施加一定的压强,必将在另一个活塞上产生相同的压强增量。
如果第二个活塞的面积是第一个活塞的面积的10倍,那么作用于第二个活塞上的力将增大为第一个活塞的10倍,而两个活塞上的压强仍然相等。
可用公式表示为:F1/S1=F2/S2 帕斯卡还发现:静止流体中任一点的压强各向相等,即该点在通过它的所有平面上的压强都相等。
这一事实也称作帕斯卡原理(定律)。
3应用水压机就是帕斯卡原理的实例。
它具有多种用途,如液压制动等。
请看图(附件)。
用一根管手将两个充满了液体(水或油)的容器连起来。
其中一个容器截面很大,另一个容器截面则很小,假设它比前一个截面小1000倍。
如果用一个活塞(A)向下压截面小的容器液面,液体就受到了一个压力,这个压力的强度会按照原来的大小传递到液体表面的任何其他部分,当然也包括在大截面容器里与活塞(B)接触的液体的表面。
压强等于作用力除以作用面积。
根据帕斯卡原理,活塞A下的压强与活塞B下的压强相等,又由于活塞B下的面积比活塞A下的大1000倍,在它上面的作用力就应比在A上的作用力也大1000倍。
因此,为了将一辆1吨重的汽车抬起来,只要1公斤的作用力就够了。
工程力学小论文(共3篇)
以下是网友分享的关于工程力学小论文的资料3篇,希
望对您有所帮助,就爱阅读感谢您的支持。
工程力学小论文篇1
变截面T型梁的失效分析
摘要本文基于工程力学课程失效分析知识,以空调的室外
部分的支架为例,假定(1)施加在T型梁上的载荷是均布
载荷;(2)T型梁与墙面是固定端连接,对T型梁切应力以
及正应力的分析,以对其进行安全校核,并对出现在电影中
的相关镜头作安全性评估。
关键词T型梁,变截面,安全校核
1引言
空调作为常见的电器,使用十分广泛,大多数的家用空调
均有一个室外工作部分(以下简称室外机)。
因为大多数的
房屋设计的时候在室外并没有特地给室外机留出放置的地
方,大多数的室外机均是放置在横梁上的。
这样做到底安不安全呢?本文将对这种力学情形进行安全校核,同时也对影视作品中的部分镜头的安全性进行分析。
2T型梁内力分析
图1本题中T型梁尺寸图图2最小横截面尺寸图
通过测量得到T型梁各部分参数如表格所示
分别算出剪力以及弯矩的公式(以下的x均是以T型梁最小横截面端为起点,且最大横截面端为固定端)
剪力。
工程热力学与流体力学的关系## English Answer:Introduction:Thermodynamics and fluid dynamics are two closely related branches of physics that deal with the behavior of fluids, matter that can deform continuously under an applied force. Thermodynamics is concerned with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eat, work, and energy, while fluid dynamics is focused on the motion and behavior of fluids. Understand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rmodynamics and fluid dynamics is essential for a variety of engineering applications, including power generation, HVAC systems, and aerospace engineering.Thermodynamics:Thermodynamics is the study of energy and its transformations. It deals with the concepts of heat, work,entropy, and temperature. The laws of thermodynamics are fundamental principles that govern the behavior of all matter. These laws include the first law of thermodynamics, which states that energy cannot be created or destroyed but can only be transferred from one form to another; the second law of thermodynamics, which states that entropy always increases in a closed system; and the third law of thermodynamics, which states that the entropy of a perfect crystal is zero at absolute zero.Fluid Dynamics:Fluid dynamics is the study of the motion and behavior of fluids. It deals with the concepts of fluid flow, pressure, viscosity, and density. The equations of fluid dynamics are a set of differential equations that govern the motion of fluids. These equations include the conservation of mass equation, the conservation of momentum equation, and the conservation of energy equation.Relationship Between Thermodynamics and Fluid Dynamics:Thermodynamics and fluid dynamics are closely related because they both deal with the behavior of fluids. Thermodynamics provides the tools to understand the energy and entropy changes that occur in fluids as they flow, while fluid dynamics provides the tools to understand the forces that cause fluids to flow.One example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rmodynamics and fluid dynamics is the concept of isentropic flow. Isentropic flow is a type of fluid flow in which there is no change in entropy. This type of flow is often found in adiabatic systems, where there is no heat transfer to or from the fluid.Another example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rmodynamics and fluid dynamics is the Carnot cycle. The Carnot cycle is a theoretical heat engine cycle that operates between two reservoirs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s. The Carnot cycle is the most efficient heat engine cycle possible, and its efficiency is determined by the temperatures of the two reservoirs.Applications of Thermodynamics and Fluid Dynamics:Thermodynamics and fluid dynamics have a wide range of applications in engineering. Some of these applications include:Power generation: Thermodynamics and fluid dynamics are used to design and optimize power plants.HVAC systems: Thermodynamics and fluid dynamics are used to design and optimize heating, ventilation, and air conditioning systems.Aerospace engineering: Thermodynamics and fluid dynamics are used to design and optimize aircraft and spacecraft.## 中文回答:简介:热力学和流体力学是物理学中两个密切相关的分支,它们都与流体的行为有关,流体是在外力作用下可以持续变形的物质。
伯努利原理及伯努利效应举例流体力学是力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主要研究流体本身的静止状态和运动状态,以及流体和固体界壁间有相对运动时的相互作用和流动的规律。
在生活、环保、科学技术及工程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17世纪,力学奠基人牛顿研究了在流体中运动的物体所受到的阻力,得到阻力与流体密度、物体迎流截面积以及运动速度的平方成正比的关系。
瑞士的欧拉采用了连续介质的概念,把静力学中压力的概念推广到运动流体中,建立了欧拉方程。
伯努利从经典力学的能量守恒出发,研究供水管道中水的流动,精心地安排了实验并加以分析,得到了流体定常运动下的流速、压力、管道高程之间的关系--伯努利方程。
欧拉方程和伯努利方程的建立,是流体动力学作为一个分支学科建立的标志,开始了用微分方程和实验测量进行流体运动定量研究的阶段。
在一个流体系统中,比如气流、水流中,流速越快,流体产生的压力就越小,这就是被称为“流体力学之父”的丹尼尔·伯努利发现的“伯努利定律”。
丹尼尔·伯努利在1726年提出的“伯努利原理”,是在流体力学的连续介质理论方程建立之前,水力学所采用的基本原理,其实质是流体的机械能守恒。
即:动能+重力势能+压力势能=常数。
其最为著名的推论为:等高流动时,流速大,压力就小。
简单的说就是,流体沿着一条有宽有窄的沟向前流动时,在沟的狭窄部分,它会流得快些,并且压向沟壁的力也会比宽的部分要小;而在宽的部分,它就要流得慢些,且压向沟壁的力也比较大些。
这就是为什么在超车时两车之间会有吸力的原因。
具体来说,当两辆车同方向开时,两车中间就有了一条“沟”——普通的沟,沟壁不动,气体在动,这里相反,是气体不动,沟壁在动。
但这里产生力的作用,却一点没有改变:这条会动的沟中的狭窄部分,气体对沟壁所施的压力,要比它对车辆周围空间所施的压力要小——也就是说,两车内侧在空气里受到的压力,要比两车外侧部分受到的压力要小。
这样导致的结果便是,车在外侧气体的压力下,比较轻的车自然会移动得显著些,大车由于比较重,看不出什么移动,它几乎仍然留在原处——这就是小车快速在大车旁边开过时,会出现特别强大的吸引力的缘故。
工程流体力学中的流动特性与热传递研究工程流体力学是一门研究流体在工程系统中力学特性以及与热传递相关问题的学科。
在工程实践中,掌握流动特性与热传递的研究对于设计和优化各类工程系统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流体力学的角度探讨工程流体力学中的流动特性与热传递研究。
首先,工程流体力学中流动特性的研究是建立在流体力学理论的基础上的。
流体力学是研究流体的宏观性质和运动规律的学科,其中包括流体的连续性方程、动量方程和能量方程等基本方程。
通过对这些方程的求解和分析,可以得到流体在工程系统中的流动特性,如速度场、压力场和浓度分布等。
流动特性的研究除了基本流动参数的测量和分析之外,还需要考虑到工程系统的特殊性。
例如,在管道中的流动研究中,常常会遇到管道内壁的粗糙度、管道弯曲和分支等因素对流动的影响。
此外,多相流动(如气液两相流、固液两相流等)的研究也是工程流体力学中重要的内容之一。
在多相流动中,不同流动介质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界面传质和传热问题成为研究的重点。
另外,热传递是工程流体力学中另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
热传递研究的目标是了解和优化工程系统中的能量转换和传递过程。
热传递可以通过传导、对流和辐射等方式进行。
在工程系统中,经常涉及到的热传递问题包括热交换器的设计和性能优化、电子设备的散热问题以及燃烧室内燃烧过程中的传热问题等。
在热传递研究中,对流传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
对流传热是指通过流体的流动来实现热能的传递。
由于流体的运动可以带走或带来热能,所以对流传热相对于传导传热而言,更能够起到快速传递热能的作用。
在工程流体力学中,对流传热的研究可以用来解决许多实际问题,如空气冷却器的设计、水冷却系统的优化等。
通过研究流体流动的特性,可以调整流动的速度和流动的路线,从而实现热能的最优传递。
此外,研究中还需要考虑到流动与传热的耦合效应。
流动和传热两者之间相互耦合,即流动特性的变化会直接影响热传递过程,而热传递过程也会影响流体的流动特性。
大学物理热力学小论文《大学物理》课程论文热力学基础摘要:热力学第一定律其实是包括热现象在内的能量转换与守恒定律。
热力学第二定律则是指明过程进行的方向与条件的另一基本定律,同时通过第二定律的分析,永动机是不可能制成的。
热力学所研究的物质宏观性质,特别是气体的性质,经过气体动理论的分析,才能了解其基本性质。
气体动理论,经过热力学的研究而得到验证。
两者相互补充,不可偏废。
人们同时发现,热力学过程包括自发过程和非自发过程,都有明显的单方向性,都是不可逆过程。
但从理想的可逆过程入手,引进熵的概念后,就可以从熵的变化来说明实际过程的不可逆性。
因此,在热力学中,熵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概念。
关键词:(1)热力学第一定律(2永动机(3)卡诺循环(4) 热力学第二定律(5)熵正文:在一般情况下,当系统状态变化时,作功与传递热量往往是同时存在的。
如果有一个系统,外界对它传递的热量为Q,系统从内能为E1 的初始平衡状态改变到内能为E2的终末平衡状态,同时系统对外做功为A,那么,不论过程如何,总有: Q= E2—E1+A上式就是热力学第一定律。
意义是:外界对系统传递的热量,一部分是系统的内能增加,另一部分是用于系统对外做功。
不难看出,热力学第一定律气其实是包括热量在内的能量守恒定律。
它还指出,作功必须有能量转换而来,很显然第一类永动机违反了热力学第一定律,所以它根本不可能造成的。
物质系统经历一系列的变化过程又回到初始状态,这样的周而复始的变化过程称为循环过程,或简称循环。
经历一个循环,回到初始状态时,内能没有改变,这是循环过程的重要特征。
卡诺循环就是在两个温度恒定的热源(一个高温热源,一个低温热源)之间工作的循环过程。
在完成一个循环后,气体的内能回到原值不变。
卡诺循环还有以下特征:? 要完成一次卡诺循环必须有高温和低温两个热源:? 卡诺循环的效率只与两个热源的温度有关,高温热源的温度越高,低温热源的温度越低,卡诺循环效率越大,也就是说当两热源的温度差越大,从高温热源所吸取的热量Q1的利用价值越大。
流体力学的原理在煤矿通风系统中的应用院系专业班级姓名学号指导教师流体力学的原理在煤矿通风系统中的应用摘要通过应用流体力学原理同时结合煤矿井下的特殊环境,对局部阻力成因进行分析,对巷道突然扩大、突然缩小、逐渐扩大、转弯、风流分叉与交汇等进行分析计算、论证、总结,得出解决井下通风过程中带来的风流损失及安全隐患。
关键词涡漩局部阻力摩擦流体力学通风系统1 引言由于煤矿工作场合的特殊性,需要对井下各工作地点创造良好的通风环境,有足够的新鲜空气,使其中有毒、有害、有爆炸性的气体、粉尘不超过规定值,使气温适宜。
煤矿井下巷道风流运动过程中,由于巷道两帮条件的变化,均匀流在局部地区受到局部阻力物( 如巷道断面突然变化、风流分叉与交汇、巷道转弯等)的影响而破坏,引起风流流速的大小、方向或分布的变化,产生涡漩等,造成风流的能量损失,同时又有可能引起瓦斯等有害气体的积聚,从而给安全带来隐患。
2 风流流动状态风流在同一巷道中,因流速的不同,形成质不同的流动状态。
通过实验表明,流体在直巷内流动时,在一般情况下,当 Re ≤2000 ~ 2300时,流体状态为层流,当R e >4000时,流动状态为紊流,在 Re = 2000 ~ 4000的区域内,可能是层流,也可能是紊流,随着巷道的粗糙程度,风流根据进入巷道的情况等外部条件而定。
而层流流动时,只存在由黏性引起的各流层间的滑动摩擦力;紊流流动时,则有大小不同的涡体动荡于各流层之间,除了黏性阻力外,还存在由于质点掺混、互相碰所造成的惯性阻力。
巷道风流流态与巷道平均风速、断面及巷道周界长有关,具体表示为:Re =4 v S/Uum;式中: S:井巷断面2U:井巷周界长U=c2/1S,m;v: 井巷平均风速, m /s ;10-2m/s;u :空气的运动黏性系数,通常取15⨯6C :断面形状系数;梯形断面, e =4.16半圆拱断面,c = 3.90根据此公式可以计算出风流在巷道中的流动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