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化学选修5期末考试题

人教版化学选修5期末考试题

人教版化学选修5期末考试题
人教版化学选修5期末考试题

盐池高级中学11月高二月考化学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命题人:李茂林,

手机号:138********

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第I卷(60分)

1.能区别甲烷和乙烯两种气体的化学试剂是()

A.NaOH 溶液 B.HCl C.乙醇 D.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淀粉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B.甲醛广泛应用于食品加工

C.溴乙烷和甲醇都能发生消去反应

D.聚丙烯能使溴水褪色

3.下列关于烷烃性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都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B.都能燃烧

C.都不溶于水

D.都能发生取代反应

4.某有机物的核磁共振氢谱图如下,该物质可能是( )

A.乙酸 B.苯酚 C.丙醇 D.乙酸乙酯

5.苯酚和苯甲醇共同的化学性质是( )

A.具有酸性 B.与钠反应放出氢气

C.遇FeCl3溶液显紫色 D.与NaOH溶液反应

6.下列物质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的是( )

A.聚乙烯B.尼龙 C.油脂 D.纤维素

7.在预防SARS时,医学专家告诉我们对公共场所要进行消毒,毛巾、口罩要经常用开水蒸煮,被褥要放在太阳光下直射,其目的是( )

A.使多糖水解B.使油脂水解C.使氨基酸变性 D.使蛋白质变性

8.下列有机物的系统命名中正确的是 ( )

A.3-甲基-4-乙基戊烷 B.3,3,4-三甲基己烷

C.3,4,4-三甲基己烷 D.3,5-二甲基己烷

9.下列符号表示的微粒,不属于官能团的是( )

A.—OH B.—COOH C.—NO2 D.Cl—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纤维素与淀粉互为同分异构体B.糖类、油脂、蛋白质都是高分子化合物

C.糖类、油脂、蛋白质都能发生水解

D.油脂有油和脂肪之分,但都属于酯

11.下化合物M结构如右图所示。对化合物M的叙述错误

..的是( )

A.M的分子式为C12H10O5

B.M只能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

C.1mol M最多可和5mol H2发生加成反应

D.1molM最多可消耗3molNaOH

12.用分液漏斗可以分离的一组混合物是()。

A.溴和CCl4B.苯和溴苯C.硝基苯和水D.汽油和苯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乙烯的电子式为

B .乙烯的球棍模型为

C.乙烯分子是空间平面结构

D.乙烯的结构简式为CH2CH2

14.蔗糖3.42g与麦芽糖3.42g混合后并完全水解,若生成m个葡萄糖分子与n个果糖分子,则m与n的比值是()

A.1:3 B.3:1 C.1:2 D.1:1

15.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最简式相同的物质一定是同系物

B.分子式相同的物质一定属于是同一种物质

C.含有双健的物质不一定是烯烃

D.通式相同的不同物质一定属于同系物

16.下列物质沸点的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

①丁烷②2-甲基丙烷③戊烷④2-甲基丁烷⑤2,2-二甲基丙烷

A.①>②>③>④>⑤

B.⑤>④>③>②>①

C.③>④>⑤>①>②

D.②>①>⑤>④>③

17.下列物质的分子中所有原子不可能共面的是( )

A.丙烯 B.乙烯 C.乙炔 D.苯

18.经测定,由C3H7OH、C2H5OC2H5和C6H12组成的混合物中氧的质量分数为8%,

则此混合物中氢的质量分数为( )

A.78% B.22% C.14% D.13%

19.现有①石油的分馏②煤的干馏③油脂的硬化④蛋白质的盐析⑤蛋白质的变性⑥橡胶的老化。其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①②④B.①④ C.③④⑥D.①③⑥

20.假酒中严重超标的有毒成分是:( )

A.CH3CH2OH B.CH3OH C.CH3COOCH2CH3 D.CH3COOH

II卷(总分60分)

二、填空题(题型注释)

21.(5分)现有下列物质:①乙炔②苯酚溶液③乙醛④淀粉溶液⑤氨基酸。请回答:

(1)遇碘水呈蓝色的是(填序号,下同)。

(2)能发生成肽反应的是。

(3)能跟溴发生加成反应的是。

(4)能跟银氨溶液发生银镜反应的是。

(5)能跟饱和溴水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的是。

22.(10分)立方烷是新合成的一种烃,其分子呈如图所示的立方体结构,立方体的每个顶点上都有一个碳原子和一个氢原子。

(1)立方烷的分子式是。(2)其一氯代物共有种。

(3)其二氯代物共有种。(4)其六氯代物共有种。

(5)其七氯代物共有种

23.(共12分,1-4小题没空2分,第5小题4分)

(1)键线式表示的分子式名称是。

(2) 中含有的官能团的名称为。

(3)写出2,6—二甲基—4—乙基辛烷的结构简式:

(4) 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单体的结构简式为:

24(8分)有机物A 的结构简式为,它可通过不同的化学反应分别制得B、C和D 三种物质。

B C D

(1)B中的含氧官能团名称是。

(2)A→C的反应类型是;A~D中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

(3)由A生成B的化学方程式是。(4)C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加聚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三、实验题

25(8分).“酒是陈的香”,就是因为酒在储存过程中生成了有香味的乙酸乙酯,在实验室我们也可以用

如图所示的装置制取乙酸乙酯。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制取乙酸乙酯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 _ 。

(2)浓硫酸的作用是: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

(3)装置中通蒸气的导管要插在_____________ 溶液的液面上,不能插入溶液中,目的是防止_______ 。

(4)若要把制得的乙酸乙酯分离出来,应采用的实验操作是___________。

A.蒸馏B.分液C.过滤D.结晶

四、推断题

26.(10分)已知:(X代表卤素原子,R代表烃基)

利用上述信息,按以下步骤从合成。(部分试剂和反应条件已略去)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分别写出B、D的结构简式:B____ 、D_ ____ __。

(2)反应①~⑦中属于消去反应的是____ _____。(填数字代号)

(3)如果不考虑⑥、⑦反应,对于反应⑤,得到的E可能的结构简式为:

_ 。

(4)试写出C?→

?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有机物写结构简式,并注明反应条件) 五、计算题(7分)

27.某有机化合物A含碳77.8%,氢为7.40%,其余为氧,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甲烷的6.75倍。求:

(1)该有机物的分子式。

(2)红外光谱测定,A分子结构中含有苯环和羟基,能与烧碱反应,且在常温下A可与浓溴水反应,

1molA

最多可与2molBr 2作用,据此确定该有机物的结构简式。

盐池高级中学11月高二月考化学试卷答题卡

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命题人:李茂林,手机号:138********

姓名:__________班级:____ _考号:________分数:

一、选择题(60分)

二、填空题(共5分,每空1分)

21.(1)④ (2)⑤ (3)① (4)③ (5)②

22.(1) C 8H 8 (2) 1 (3) 3 (4) 3 (5)1

23..(1)C 6H 14 2-甲基戊烷 (2)羟基、酯基 (3)略 (4)3-甲基-1-戊烯 (5)

CH 2="CH-CN " 、 CH 2=CH-CH=CH 2 、

24(8分,每小题2分)

(1)醛基、羧基。 (2)消去反应、CD ; 。

(3)2 +O 2 2 +2H 2O

(4)。

参考答案

1.D

【解析】

试题分析:A、甲烷和乙烯均是不溶于水的气体,与氢氧化钠溶液也不反应,不能鉴别甲烷和乙烯两种气体,故A错误;B、甲烷和乙烯均是不溶于水的气体,与盐酸也不反应,不能鉴别甲烷和乙烯两种气体,故B错误;C、甲烷和乙烯是有机气体,而乙醇是有机溶剂,根据相似相容原理,二者均会溶解于乙醇,所以乙醇不能鉴别甲烷和乙烯两种气体,故C错误;

D、乙烯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而甲烷不能,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能鉴别甲烷和乙烯两种气体,故D正确,故选D。

考点:考查有机物的鉴别

2.A

【解析】

试题分析:A.淀粉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A正确;B.甲醛有毒,不能广泛应用于食品加工,B错误;C.溴乙烷能发生消去反应,甲醇不能发生消去反应,C错误;D.聚丙烯是丙烯的加聚产物,不能使溴水褪色,D错误,答案选A。

考点:考查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

3.A

【解析】

试题分析:烷烃的性质为:不溶于水,能发生取代反应,都能燃烧,但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故A项错误。

考点:烷烃和烯烃的性质。

4.D

【解析】

试题分析:乙酸的核磁共振氢谱中有2个峰,故A项错误;苯酚的核磁共振氢谱中有4个峰,故B项错误;丙醇的核磁共振氢谱中有4个峰,故C项错误;乙酸乙酯的核磁共振氢谱中有3个峰,且氢原子个数比为2∶3∶3,D项正确。

考点:有机化学式的测定和结构的确定。

5.B

【解析】

试题分析:苯酚与苯甲醇分子中都含有羟基。A、苯酚具有酸性,苯甲醇不具有,错误;B 二者都含有羟基,都可以与钠反应生成氢气,正确;C、苯酚遇FeCl3溶液显紫色,苯甲醇不会,错误;D、苯酚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苯甲醇不反应,错误,答案选B。

考点:考查酚羟基与醇羟基的异同点

6.D

【解析】

试题分析:A、聚乙烯是合成高分子化合物,错误;B、尼龙是合成高分子化合物,错误;C、油脂不是高分子化合物,错误;D、纤维素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正确,答案选D。

考点:考查对天然高分子化合物的判断

7.D

【解析】

试题分析:病毒的成分是蛋白质,消毒、用开水蒸煮、阳光直射的目的是使蛋白质变性,答案选D。

考点:考查蛋白质的性质

8.B

高二化学选修5期末测试题1[1]

高二化学选修5期末测试题1 说明:1.考生务必将答案填写到答题卷上; 2.可能用到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C:12 H:1 O:16 一、选择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每小题只有一个 ..正确选项) 1.我国已成功发射了“神舟”七号,其中一名航天员身穿国产的舱外航天服首次实现了太空行走。该航天服的面料是由高级混合纤维制造而成的,据此分析,该面料一定不具有的性质是() A.强度高,耐高温 B.防辐射,防紫外线 C.能抗骤冷、骤热 D.有良好的导热性,熔点低 2.下列涉及有机物的性质或应用的说法不正确 ...的是 ( ) A.淀粉、纤维素、蛋白质都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B.用于奥运“祥云”火炬的丙烷是一种清洁燃料 C.用大米酿的酒在一定条件下密封保存,时间越长越香醇 D.纤维素、蔗糖、葡萄糖和脂肪在一定条件下都可发生水解反应 3.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 ) https://www.doczj.com/doc/6d132249.html,l4可由CH4制得,可萃取碘水中的碘 B.石油和天然气的主要成分都是碳氢化合物 C.乙醇、乙酸和乙酸乙酯能用饱和Na2CO3溶液鉴别 D.苯不能使KMnO4溶液褪色,因此苯不能发生氧化反应 4.下列关于常见有机物的说法不正确 ...的是 ( ) A. 乙烯和苯都能与溴水反应 B. 乙酸和油脂都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C. 糖类和蛋白质都是人体重要的营养物质 D. 乙烯和甲烷可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鉴别 5.下列各组物质中,一定互为同系物的是() A、乙烷和己烷 B、CH3COOH、C3H6O2 OH CH2OH C、和 D、HCHO、CH3COOH 6.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A.聚丙烯的结构简式: B.丙烷分子的比例模型: C.四氯化碳分子的电子式: D.2-乙基-1,3-丁二烯分子的键线式: 7.下列五组物质,其中一定互为同分异构体的组是 ( ) ○1淀粉和纤维素○2硝基乙烷C2H5NO2和甘氨酸NH2CH2COOH ○3乙酸和乙二酸 ○4二甲苯和苯乙烯○52—戊烯和环戊烷 A.○1○2 B.○2○3○4 C.○1○3○5 D.○2○5 8. 下列系统命名法正确的是() A. 2-甲基-4-乙基戊烷 B. 2,3-二乙基-1-戊烯 C. 2-甲基-3-丁炔 D. 对二甲苯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5教案(绝对经典版)

课题:第一章认识有机化合物 第一节有机化合物的分类 教学目的 知识 技能 1、了解有机化合物常见的分类方法 2、了解有机物的主要类别及官能团 过程 方法 根据生活中常见的分类方法,认识有机化合物分类的必要性。利用投影、动画、多媒体等教学手段,演示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简式和分子模型,掌握有机化合物结构的相似性。价值观体会物质之间的普遍联系与特殊性,体会分类思想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意义 重点了解有机物常见的分类方法;难点了解有机物的主要类别及官能团 板书设计第一章认识有机化合物 第一节有机化合物的分类 一、按碳的骨架分类 二、按官能团分类 教学过程 [引入]我们知道有机物就是有机化合物的简称,最初有机物是指有生机的物质,如油脂、糖类和蛋白质等,它们是从动、植物体中得到的,直到1828年,德国科学家维勒发现由无机化合物通过加热可以变为尿素的实验事实。我们先来了解有机物的分类。 [板书]第一章认识有机化合物 第一节有机化合物的分类 [讲]高一时我们学习过两种基本的分类方法—交叉分类法和树状分类法,那么今天我们利用树状分类法对有机物进行分类。今天我们利用有机物结构上的差异做分类标准对有机物进行分类,从结构上有两种分类方法:一是按照构成有机物分子的碳的骨架来分类;二是按反映有机物特性的特定原子团来分类。[板书]一、按碳的骨架分类 链状化合物(如CH 3-CH 2 -CH 2 -CH 2 -CH 3 ) (碳原子相互连接成链) 有机化合物 脂环化合物(如)不含苯环 环状化合物 芳香化合物(如)含苯环 [讲]在这里我们需要注意的是,链状化合物和脂环化合物统称为脂肪族化合物。而芳香族化合物是指包含苯环的化合物,其又可根据所含元素种类分为芳香烃和芳香烃的衍生物。而芳香烃指的是含有苯环的烃,其中的一个特例是苯及苯的同系物,苯的同系物是指有一个苯环,环上侧链全为烷烃基的芳香烃。除此之外,我们常见的芳香烃还有一类是通过两个或多个苯环的合并而形成的芳香烃叫做稠环芳香烃。 [过]烃分子里的氢原子可以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团所取代生成新的化合物,这种决定化合物特殊性质的原子或原子团叫官能团,下面让我们先来认识一下主要的官能团。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五上学期期中考试 (3).docx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 临桂中学2015-2016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理科化学试题 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S:32 Cl:35.5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4小题,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 3分,共42分 1.假酒引起中毒的主要成分是 A甲醇 B乙醇 C甲醛 D乙酸乙酯 2.下列实验能够获得成功的是 A检验溴乙烷中的溴:取溴乙烷加氢氧化钠溶液,加热,再加硝酸银溶液有浅黄色沉淀生成B检验葡萄糖:在硝酸银溶液中滴加稀氨水至沉淀恰好溶解再加少许葡萄糖溶液,水浴加热C检验乙醛:加入2% 硫酸铜溶液2 mL再加入2% NaOH溶液2 mL;加热至沸腾。 D实验室制乙烯:取浓硫酸和乙醇体积比1:3的溶液加热到170℃ 3. 下列物质直接排放不会引起环境污染的是() A.甲醛 B.苯酚 C. 氮气 D.二氧化硫 4.某一溴代烷水解后的产物在红热铜丝催化下,最多可被空气氧化生成4种不同的醛,该一溴 代烷的分子式可能是() A.C4H9Br B.C5H11Br C.C6H13Br D.C7H15Br 5.己烯雌酚是一种激素类药物,结构如下,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 ...的是()A.该药物可以用有机溶剂萃取 B.可与NaOH 和Na2CO3发生反应 C.1mol该有机物可以与5mol Br2发生取代反应 D.该有机物分子中,可能有16个碳原子共平面 6.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①除去乙烷中少量的乙烯:光照条件下通入Cl2,气液分离; ②除去乙酸乙酯中少量的乙酸:用饱和碳酸钠溶液洗涤,分液、干燥、蒸馏; ③除去苯中混有的少量苯酚:加入浓溴水后过滤取滤液;

高二化学选修5期中考试

四中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第一学段模块检测试卷 高二化学(理科) (选修5) 命题:华秀文审核:施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Ag-108 一、选择题(本题共18题,每小题3分,共54分。单选) 1.下列化合物的核磁共振氢谱中出现三个峰的是() A.2,5-二甲基己烷 B.2,2-二甲基丙烷 C.2,6-二甲基庚烷 D.2,2,3,3-四甲基丁烷 2.某烃的结构简式如下: 分子中处于四面体中心位置的碳原子数为a,一定在同一直线上的碳原子个数为b,一定在同一平面上的碳原子数为c。则a、b、c分别为() A.4、4、7 B.4、3、6 C.3、5、4 D.2、6、4 3.具有手性碳原子的物质往往具有旋光性,存在对映异构体,下列化合物中存在对映异构体的是() A.CH3CHClCH2CH3 B.CH3CHBrCH3 C.新戊烷 D.CH3COOH 4.组成为CH3CH2Cl6的卤代烃,可能存在的同分异构体有() A.3种 B.4种 C.5种 D.6种 5.下列系统命名确的是() A.2-甲基-4-乙基戊烷 B.3,4,4-三甲基己烷 C.2,3-二乙基-1-戊烯 D.3,4-二甲基-4-乙基己烷 6.下列说确的是() A.C2H6和C4H10一定是同系物 B. C2H4和C4H8一定都能使溴水褪色 C. C3H6不只表示一种物质 D.烯烃中各同系物中碳的质量分数相同 7.下列各组物质之间的化学反应,反应产物一定为纯净物的是() A.CH2=CH2+Br2 B.CH2=CH—CH2—CH3+HCl

C.CH3—CH=CH2+H2O D.nCH2=CH—CH3 8.某苯的同系物分子式为C10H14,其中能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成苯甲酸的同分异构体有() A.3种 B.4种 C.5种 D.6种 9.分子式为C7H15Cl的某有机物发生消去反应时,得到三种烯烃,则该卤代烃的结构可能是() A. B. C. D. 10.下列物质能发生消去反应,但不能发生催化氧化(去氢反应)反应的是() B.(CH3)2CHOH C.CH3CH2C(CH3)2CH2OH D.CH3CH2C(CH3)2OH 11.下列关于淀粉和纤维素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它们都是混合物 B.它们都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C.它们是同分异构体 D.它们水解的最终产物都是葡萄糖 12.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见下图,取足量的Na、NaOH (aq)和NaHCO3(aq)分别和等物质的量的该有机物在一定的条件下反应(必要时可以加热),完全反应后消耗Na、NaOH和 NaHCO3三种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5-3.3《酯》名师教学设计

第三章烃的含氧衍生物 第三节羧酸酯 第二课时酯 教材分析 1.教材的知识结构:本节是人教版高中《有机化学基础》第三章第三节《羧酸酯》,从知识结构上看,包含了两部分内容即羧酸和酯,乙酸是羧酸类物质的代表物,酯是羧酸与醇的衍生物。本节分两课时完成,其中第一课时按教材的编排体系,包含乙酸概述、乙酸的分子结构特点、乙酸的性质研究、乙酸的用途。第二课时包含酯的结构、性质、存在。 2.教材的地位和作用:从教材整体上看,乙酸乙酯既是很重要的烃的含氧衍生物,又是酯类物质的代表物,它和我们的生活生产实际密切相关,从知识内涵和乙酸乙酯的分子结构特点上看,乙酸乙酯既是乙酸和乙醇的酯化反应知识的巩固、延续和发展,又是学好酯(油脂)类化合物的基础。 3.教学重点:酯的结构和性质是本课的教学重点,特别是酯的水解反应的特点和过程分析探究酯水解实验的观察和有关问题及数据分析、推理又是性质教学中的重点。 4.教材的处理:为了使教学具有更强的逻辑性,突出教学重点内容,充分说明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结构,对教材的内容在教学程序上进行了调整:(1)将酯的定义放在乙酸乙酯的结构之后再讲授,这样有利于学生对结构决定性质这一化学基本学习方法的理解 (2)为了突出酯的水解反应的过程分析和加深对酯水解的条件理解和对化学探究实验中固定变量法的应用,添加乙酸乙酯的水解实验,让学生感受酯在不同条件下的水解程度,理解实验条件的控制对实验过程及实验数据的影响,达到了“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的教学效果。 5.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掌握酯的分子结构特点,主要物理性质、用途。 (2)根据乙酸乙酯的组成和结构特点,认识酯的水解反应。 过程与方法:根据教学任务和学生特征,为了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参与课堂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5(全册)知识点

高中化学选修五(第一章认识有机化合物)一、有机化合物的分类 有机化合物从结构上有两种分类方法: 一是按照构成有机化合物分子的碳的骨架来分类;二是按反映有机化合物特性的特定原子团来分类。 1、按碳的骨架分类 2、按官能团分类 表l-1 有机物的主要类别、官能团和典型代表物

三、有机化合物的命名 1、烷烃的命名 烃分子失去一个氢原子所剩余的原子团叫做烃基。烷烃失去一个氢原子剩余的原子团就叫烷基,以英文缩写字母R表示。例如,甲烷分子失去一个氢原子后剩余的原子团“—CH3”叫做甲基,乙烷(CH3CH3)分子失去一个氢原子后剩余的原子团“—CH2CH3”叫做乙基。 烷烃可以根据分子里所含碳原子数目来命名。碳原子数在十以的用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来表示。例如,CH4叫甲烷,C5H12叫戊烷。碳原子数在十以上的用数字来表示。例如,C17H36叫十七烷。前面提到的戊烷的三种异构体,可用“正”“异”“新”来区别,这种命名方法叫习惯命名法。由于烷烃分子中碳原子数目越多,结构越复杂,同分异构体的数目也越多,习惯命名法在实际应用上有很大的局限性。因此,在有机化学中广泛采用系统命名法。下面以带支链的烷烃为例,初步介绍系统命名法的命名步骤。 (1)选定分子中最长的碳链为主链,按主链中碳原子数目称作“某烷”。 (2)选主链中离支链最近的一端为起点,用l,2,3等阿拉伯数字依次给主链上的各个碳原子编号定位,以确定支链在主链中的位置。例如: (3)将支链的名称写在主链名称的前面,在支链的前面用阿拉伯数字注明它在主链上所处的位置,并在数字与名称之间用一短线隔开。例如,用系统命名法对异戊烷命名: 2—甲基丁烷 (4)如果主链上有相同的支链,可以将支链合并起来,用“二”“三”等数字表示支链的个数。两个表示支链位置的阿拉伯数字之间需用“,”隔开。 下面以2,3—二甲基己烷为例,对一般烷烃的命名可图示如下: 如果主链上有几个不同的支链,把简单的写在前面,把复杂的写在后面。例如: 2—甲基—4—乙基庚烷 2、烯烃和炔烃的命名 前面已经讲过,烷烃的命名是有机化合物命名的基础,其他有机物的命名原则是在烷烃命名原则的基础上延伸出来的。下面,我们来学习烯烃和炔烃的命名。 (1)将含有双键或三键的最长碳链作为主链,称为“某烯”或“某炔”。 (2)从距离双键或三键最近的一端给主链上的碳原子依次编号定位。 (3)用阿拉伯数字标明双键或三键的位置(只需标明双键或三键碳原子编号较小的数字)。用“二”“三"等表示双键或三键的个数。

化学选修5期末考试试卷

绝密★启用前 选修5期末5 **测试试卷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 卷(选择题) 请修改第I 卷的文字说明 一、单项选择 1. 将甲苯与液溴混合,加入铁粉,其反应产物可能有( ) A .①②③ B .⑦ C .全部都有 D .④⑤⑥⑦ 2. 有关物质燃烧时火焰颜色描述错误的是( ) A 氢气在氯气中燃烧-苍白色 B 钠在空气中燃烧—— 黄色 C 乙醇在空气中燃烧——淡蓝色 D 硫在氧气中燃烧—— 绿色 3. 卤代烃能发生下列反应:2CH 3CH 2Br +2Na ―→CH 3CH 2CH 2CH 3+2NaBr ,下列有机物可与钠反应来合成环丙烷的是() A .CH 3CH 2CH 2Br B .CH 3CHBrCH 2Br C .CH 2BrCH 2CH 2Br D .CH 3CHBrCH 2CH 2Br 4. 下列属于脂肪烃的是() 5. 向装有乙醇的烧杯中投入一小块金属钠,下列对该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 .钠块浮在乙醇液面的上面 B .钠块熔化成小球 C .钠块在乙醇的液面上游动 D .钠块表面有气体放出 6. 下列有机物命名正确的是( ) A 、 2-乙基丙烷 1-丁醇 C 、 间二甲苯 D . 2—甲基—2—丙烯 7. 四氯化碳按官能团分类应该属于( ) A 、烷烃 B 、烯烃 C 、卤代烃 D 、羧酸 8. 用铜作催化剂,使1-丙醇氧化为某有机物,下列物质中,与该有机物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 A. CH 3OCH 2CH 3 B. CH 3CH(OH)CH 3 C. CH 3COCH 3 D. CH 3COOCH 3 9. 有机物的表示方法多种多样,下面是常用的有机物的表示方法: (1)上述表示方法中属于结构简式的为:________,属于结构式的为:________;属于键线式的为________;属于比例模型的为:________;

高二化学选修5期中考试试题 (1)

高二化学选修5期中考试试题 出题人:石油中学程肖萍 (考试时间:100分钟满分:100分) 第Ⅰ卷 (满分50分) 可能用到的原子量:C:12 H:1 Cl:35.5 Na:23 Ag:108 Cu:64 N:14 O:16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个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10题每题2分,11—20题每题3分,共50分) 1.环境保护部门为了使城市生活垃圾得到合理利用,对生活垃圾分类投放, 其中塑料袋、旧橡胶是属于()。 A.无机物 B.有机物 C.盐类 D.非金属单质 3.下列烷烃的一氯取代产物没有同分异构体的是()。 A.2-甲基丙烷 B.丙烷 C.丁烷 D.乙烷 4.下列各对物质中,互为同系物的是()。 A.CH3—CH3和CH3—CH=CH2 B.CH3—CH=CH2 和CH2—CH2—CH=CH2 C.CH3—CH2—CH3和CH3—CH=CH2 D.CH3—CH2CH2—CH3 和CH3—CH2—OH 5.能在KOH的醇溶液中发生消去反应的是 9. 下列有机物的命名正确的是() A. 1,2─二甲基戊烷 B. 2─乙基戊烷 C. 3,4─二甲基戊烷 D. 3─甲基己烷 10.二氟甲烷是性能优异的环保产品,它可替代某些会破坏臭氧层的“氟里昂”产品,用作空调、冰箱和冷冻库等中的致冷剂。试判断二氟甲烷的结构简式() A. 有4种 B. 有3种 C. 有2种 D. 只有1种

16、下列除杂方法正确的是( ) A 、乙烷气体中混有乙烯,通入氢气,使乙烯发生加成反应 B 、氯化钠溶液中混有少量硫酸钠,加入适量硝酸钡溶液,过滤 C 、乙醇中混有乙酸,加入氢氧化钠后,分液 D 、二氧化碳气体中混有少量的二氧化硫,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第Ⅱ卷 (满分50分)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3小题,共22分) 21、(10分)(1)按系统命名法命名. ①有机物32532()()CH CH C H CH CH 的名称是 。 (2)写出下列各种有机物的结构简式 ①2,3-二甲基-4-乙基已烷 ②支链只有一个乙基且式量最小的烷烃 22. (6分)某烯烃与H 2发生加成反应后得到的产物是CH 3—CH(CH 3)2. ⑴ 该产物的名称是 ; ⑵ 原来烯烃的结构简式为: ; ⑶ 写出原来的烯烃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三、推断题(本题包括2小题,共18分) 24.(10分) 根据下面的反应路线及所给信息填空:

2021新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五全册教案word版

课题:第一章认识有机化合物 第一节有机化合物的分类 教学目的知识 技能 1、了解有机化合物常见的分类方法 2、了解有机物的主要类别及官能团 过程 方法 根据生活中常见的分类方法,认识有机化合物分类的必要性。利用投影、动画、多媒体等教学手段,演示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简式和分子模型,掌握有 机化合物结构的相似性。 价值 观 体会物质之间的普遍联系与特殊性,体会分类思想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意义 重点了解有机物常见的分类方法;难点了解有机物的主要类别及官能团 板书设计第一章认识有机化合物 第一节有机化合物的分类 一、按碳的骨架分类 二、按官能团分类 教学过程 [引入]我们知道有机物就是有机化合物的简称,最初有机物是指有生机的物质,如油脂、糖类和蛋白质等,它们是从动、植物体中得到的,直到1828年,德国科学家维勒发现由无机化合物通过加热可以变为尿素的实验事实。我们先来了解有机物的分类。 [板书]第一章认识有机化合物 第一节有机化合物的分类 [讲]高一时我们学习过两种基本的分类方法—交叉分类法和树状分类法,那么今天我们利用树状分类法对有机物进行分类。今天我们利用有机物结构上的差异做分类标准对有机物进行分类,从结构上有两种分类方法:一是按照构成有机物分子的碳的骨架来分类;二是按反映有机物特性的特定原子团来分类。 [板书]一、按碳的骨架分类 链状化合物(如CH 3-CH 2 -CH 2 -CH 2 -CH 3 ) (碳原子相互连接成链) 有机化合物 脂环化合物(如 )不含苯环 环状化合物 芳香化合物(如 )含苯环 [讲]在这里我们需要注意的是,链状化合物和脂环化合物统称为脂肪族化合物。而芳香族化合物是指包含苯环的化合物,其又可根据所含元素种类分为芳香烃和芳香烃的衍生物。而

高中化学选修5 有机化学期末测试卷汇总

高二有机化学试题 (考试时间:100分钟 满分:10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Al -27 S -32 Cl -35.5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8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有关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 A .溴乙烷的分子式C 2H 5Br B .乙醇的结构简式 C 2H 6O C .四氯化碳的电子式 D .乙烯的最简式C 2H 4 2.下列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 .重油的裂化 B .硝酸使蛋白质变性 C .煤的干馏 D .石油的分馏 3.根据有机化合物的命名原则,下列命名正确的是( ) A. 3-甲基-1,3-丁二烯 B. 2-羟基丁烷 C.CH 3CH(C 2H 5)CH 2CH 2CH 3 2-乙基戊烷 D.CH 3CH(NH 2)CH 2COOH 3-氨基丁酸 4.下列有关苯酚的实验事实中,能说明侧链对苯环性质有影响的是( ) A .苯酚与浓溴水反应生成三溴苯酚 B .苯酚能和NaOH 溶液反应 C .苯酚燃烧产生带浓烟的火焰 D .1 mol 苯酚与3 molH 2发生加成反应 5.欲除去下列物质中混入的少量杂质(括号内物质为杂质),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 A. 乙酸乙酯(乙酸):加饱和32CO Na 溶液,充分振荡静置后,分液 B. 乙醇(水):加入新制生石灰,蒸馏 C. 溴苯(溴):加入NaOH 溶液,充分振荡静置后,分液 D. 乙酸(乙醇):加入金属钠,蒸馏 6.某物质可能由甲酸、乙酸、甲醇和甲酸乙酯四种物质中的一种或几种物质组成,在进行鉴定实验时记录如下:①有银镜反应 ②加入新制Cu(OH)2悬浊液不溶解 ③滴入几滴稀氢氧化钠溶液和酚酞溶液呈红色,加热后变无色。该物质是( )

化学期中考试试题(含答案)

化学选修4期中考试试题(二) 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14 一.选择题: 1.对于放热反应2H2(g)+O2(g)= 2H2O(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产物H2O所具有的总能量高于反应物H2和O2所具有的总能量 B.反应物H2和O2所具有的总能量高于产物H2O所具有的总能量 C.反应物H2和O2所具有的总能量等于产物H2O所具有的总能量 D.反应物H2和O2比产物H2O稳定 2.升高温度能加快反应速率的主要原因是 A.活化分子的能量明显增加 B.降低了反应的活化能 C.增加了活化分子的百分数 D.改变了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 3.已知H2(g)+Cl2(g)= 2HCl(g)⊿H= —184.6 kJ/mol ,则反应HCl(g)=1/2 H2(g)+1/2Cl2(g)的⊿H为 A.+184.6 kJ/mol B.—92.3 kJ/mol C.—369.2 kJ/mol D.+92.3 kJ/mol 4.已知反应A+3B=2C+D在某段时间内以A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为1mol/(L ·min),则此段时间内以C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为 A.0.5 mol/(L ·min) B.1 mol/(L ·min) C.2 mol/(L ·min) D.3 mol/(L ·min) 5.如图,横坐标表示加水量,纵坐标表示导电能力,能表示冰醋酸(即无水醋酸)加水稀释的图是 6.体积相同、pH相同的HCl溶液和CH3COOH溶液,与NaOH溶液中和时两者消耗NaOH的物质的量 A.中和CH3COOH的多B.中和HCl的多 C.相同D.无法比较 7.一定温度下, 向a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2molNO2(g), 发生如下反应:2NO22NO+O2,此反应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A.单位时间内生成2nmolNO同时生成2nmolNO2 B.混合气体中NO2、NO和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2:1 C.单位时间内生成2nmolNO同时生成nmolO2 D.混合气体的颜色变浅 8.下列不属于自发进行的变化是 A.红墨水加到清水使整杯水变红B.冰在室温下融化成水

高中新人教高中化学选修五全册教案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新人教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教案 第一章认识有机化合物 【课时安排】共13课时 第一节:1课时 第二节:3课时 第三节:2课时 第四节:4课时 复习:1课时 测验:1课时 讲评:1课时 第1节有机化合物的分类 【教学重点】 了解有机化合物的分类方法,认识一些重要的官能团。 【教学难点】 分类思想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意义。 【教学过程设计】 【思考与交流】 1.什么叫有机化合物? 2.怎样区分的机物和无机物? 有机物的定义:含碳化合物。CO、CO2、H2CO3及其盐、氢氰酸(HCN)及其盐、硫氰酸(HSCN)、氰酸(HCNO)及其盐、金属碳化物等除外。 有机物的特性:容易燃烧;容易碳化;受热易分解;化学反应慢、复杂;一般难溶于水。 从化学的角度来看又怎样区分的机物和无机物呢? 组成元素:C 、H、O N、P、S、卤素等 有机物种类繁多。(2000多万种) 一、按碳的骨架分类: 有机化合物链状化合物脂肪 环状化合物脂环化合物化合物

芳香化合物 1.链状化合物这类化合物分子中的碳原子相互连接成链状。(因其最初是在脂肪中发现的,所以又叫脂肪族化合物。)如: 正丁烷正丁醇 2.环状化合物这类化合物分子中含有由碳原子组成的环状结构。它又可分为两类: (1)脂环化合物:是一类性质和脂肪族化合物相似的碳环化合物。如: 环戊烷环己醇 (2)芳香化合物:是分子中含有苯环的化合物。如: 苯萘 二、按官能团分类: 什么叫官能团?什么叫烃的衍生物? 官能团:是指决定化合物化学特性的原子或原子团. 常见的官能团有:P.5表1-1 烃的衍生物:是指烃分子里的氢原子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团取代所生成的一系列新的有机化合物。 可以分为以下12种类型: 练习: 1.下列有机物中属于芳香化合物的是() 2.〖归纳〗芳香族化合物、芳香烃、苯的同系物三者之间的关系: 〖变形练习〗下列有机物中(1)属于芳香化合物的是_______________,(2)属于芳香烃的是________,(3)属于苯的同系物的是______________。 ⑥

(完整版)高中化学选修五期末考试题汇总

高中化学选修五期末考试题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二十世纪化学合成技术的发展对人类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做出了巨大贡献。下列各组物质全部为合成高分子材料的是 A.纤维素涤纶 B. 麦芽糖胰岛素 C.聚乙烯酚醛树脂 D. 淀粉聚异戊二烯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石油、煤、天然气、油脂都属于化石燃料 B.油脂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反应又称为皂化反应 C.分子式为(C6H10O5)n的淀粉和纤维素互为同分异构体 D.蔗糖是还原性糖 3.用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2.8 g乙烯和丙烯的混合气体中所含碳原子数为0.2N A B. 0.5molC3H8分子中所含C-H共价键数为2N A C. 标准状况下,22.4L乙醇完全燃烧所耗的氧气分子数为3N A D. 1mol碳正离子所含的电子数为11N A 4.“绿色荧光蛋白”的发现与研究荣获了2008年诺贝尔化学奖。目前,科学家已能 用不同颜色标记不同的蛋白质。有关此类蛋白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A.此类蛋白质遇到CuCl2浓溶液将发生盐析 B.对该蛋白质进行紫外线照射,蛋白质不会发生任何变化 C.蛋白质分子中不存在O H N结构 D.利用此类蛋白质,科学家可跟踪观测到某种特定细胞的成长、转移的具体过程 5.侦察工作中常从案发现场的人体气味来获取有用线索,人体气味的成分中含有以下化合物: ①辛酸;②壬酸;③环十二醇;④5,9—十一烷酸内酯;⑤十八烷;⑥己醛;⑦庚醛等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②是强酸完全电离,③、⑤、⑦不显酸性 B.①、②、③、④含氧元素,⑤、⑥、⑦不含氧元素 C.①、②、⑥、⑦分子中碳原子数小于10 D.①、③、④、⑤、⑦的分子结构中均有决定化合物特殊性质的官能团 6.研究有机物一般经过以下几个基本步骤:分离、提纯→确定实验式→确定分子式→确定结构式。以下用于研究有机物的方法中正确的是 A.重结晶法一般适用于被提纯的有机物在溶剂中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的混合物的分离 B.对有机物分子红外光谱图的研究有助于确定有机物相对分子质量 C.燃烧法是确定有机物分子官能团的有效方法 D.质谱法通常用于分析确定有机物分子的元素组成 7.下列各化合物的命名正确的是 A.CH2=CH—CH=CH21,3—二丁烯 B.CH3COOCH2CH2OOCCH3乙二酸二乙酯 C.CH3CH2CH(OH)CH33―丁醇 CH5

高中化学选修5全册教案

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教案 第一章认识有机化合物 【课时安排】共13课时 第一节:1课时 第二节:3课时 第三节:2课时 第四节:4课时 复习:1课时 测验:1课时 讲评:1课时 第一节有机化合物的分类 【教学重点】 了解有机化合物的分类方法,认识一些重要的官能团。 【教学难点】 分类思想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意义。 【教学过程设计】 【思考与交流】 1.什么叫有机化合物? 2.怎样区分的机物和无机物? 有机物的定义:含碳化合物。CO、CO2、H2CO3及其盐、氢氰酸(HCN)及其盐、硫氰酸(HSCN)、氰酸(HCNO)及其盐、金属碳化物等除外。 有机物的特性:容易燃烧;容易碳化;受热易分解;化学反应慢、复杂;一般难溶于水。

从化学的角度来看又怎样区分的机物和无机物呢? 组成元素:C 、H 、O N 、P 、S 、卤素等 有机物种类繁多。(2000多万种) 一、按碳的骨架分类: 有机化合物 链状化合物 脂肪 环状化合物 脂环化合物 化合物 芳香化合物 1.链状化合物 这类化合物分子中的碳原子相互连接成链状。(因其最初是在脂肪中发现的,所以又叫脂肪族化合物。)如: 正丁烷 正丁醇 2.环状化合物 这类化合物分子中含有由碳原子组成的环状结构。它又可分为两类: (1)脂环化合物:是一类性质和脂肪族化合物相似的碳环化合物。如: 环戊烷 环己醇 (2)芳香化合物:是分子中含有苯环的化合物。如: 苯 萘 二、按官能团分类: 什么叫官能团?什么叫烃的衍生物? 官能团:是指决定化合物化学特性的原子或原子团. 常见的官能团有:P.5表1-1 CH 3CH 2CH 2CH 3CH 3CH 2CH 2CH 2OH OH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5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精品教学设计(整套) 第一章认识有机化合物 第一节有机化合物的分类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有机化合物的分类方法,认识一些重要的官能团。 2、掌握有机化合物的分类依据和原则。 【过程与方法】 根据生活中常见的分类方法,认识有机化合物分类的必要性。利用投影、动画、多媒体等教学手段,演示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简式和分子模型,掌握有机化合物结构的相似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有机化合物分类的学习,体会分类思想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点: 认识常见的官能团;有机化合物的分类方法 教学难点: 认识常见的官能团,按官能团对有机化合物进行分类 教学过程 【引入】师:通过高一的学习,我们知道有机物就是有机化合物的简称,最初有机物是指有生机的物质,如油脂、糖类和蛋白质等,它们是从动、植物体中得到的,直到1828年,德国科学家维勒偶然发现由典型的无机化合物氰酸铵通过加热可以直接转变为动植物排泄物——尿素的实验事实,从而使有机物的概念受到了冲击,引出了现代有机物的概念——世界上绝大多数含碳的化合物。有机物自身有着特定的化学组成和结构,导致了其在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上的特殊性。研究有机物的组成、结构、性质、制备方法与应用的科学叫有机化学。 我们先来了解有机物的分类。 【板书】第一章认识有机化合物 第一节有机化合物的分类 师:有机物从结构上有两种分类方法:一是按照构成有机物分子的碳的骨架来分类;二是按反映有机物特性的特定原子团来分类。 【板书】一、按碳的骨架分类 链状化合物(如CH3-CH2-CH2-CH2-CH3) 有机化合物 脂环化合物(如) 环状化合物 芳香化合物(如) 【板书】二、按官能团分类 表1-1 有机物的主要类别、官能团和典型代表物 类别官能团典型代表物的名称和结构简式 烷烃————甲烷CH4 乙烯CH2=CH2 烯烃 双键 炔烃—C≡C—三键乙炔CH≡CH 芳香烃———— 苯

2021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五《有机合成》word教案

2021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五《有机合成》word 教案 【典型例题】 [例1]从环己烷可制备1,4-环己二醇的二醋酸酯。下面是有关的8步反应: (1) 其中有3步属于取代反应、2步属于消去反应、3步属于加成反应。反应①、 和_______属于取代反应. (2)化合物的结构简式是:B 、C . (3)反应④所用试剂和条件是 . 答案:(1)⑥、⑦ (2) 、 (3) [例2]已知烯烃中C=C 双键在某些强氧化剂作用下易发生断裂,因而在有机合成中有时需要对其爱护。爱护的过程可简单表示如右图: 又知卤代烃在碱性条件下易发生水解,但烯烃中双键在酸性条件下才能与水发生加成反应。 现用石油产品丙烯及必要的无机试剂合成丙烯酸,设计的合成流程如下: CH 3CH=CH 2 → → → → →丙烯酸 请写出②、③、④三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分析:由CH 3CH=CH 2→CH 2=CH —COOH 可知合成的关键在于双键如何爱护,—CH 3如何逐步转化 成—COOH 。结合题中信息可知本题的知识主线为不饱和烃→不饱和卤代烃→不饱和醇→饱和卤代醇→饱和卤代醛→饱和卤代羧酸→不饱和卤代羧酸。 答案: ②CH 2=CH —CH 2Cl+H 2O CH 2=CH —CH 2OH+HCl ③CH 2=CH —CH 2OH+Br 2 ④ 【解题思路】 A B C D E Cl 2(300℃) ② ③ ④ ① NaOH △

1、正确判定所合成的有机物的类别及所带官能团,找出所关联的知识和信息及官能团所处的位子。 2、依照所给原料、信息及有关反应规律尽可能将合成的有机物解刨成若干片段并将各片段有机的拼接和衍变,并查找官能团的引入、转换和爱护方法。 【方法归纳】 ※合成有机物要以反应物、生成物的官能团为核心,在知识网中找到官能团与其它有机物的转化关系,从而尽快找到合成目标与反应物之间的中间产物作为解决问题的突破点,要紧思维方法: A.顺向思维法:思维程序为反应物→中间产物→最终产物 B.逆向思维法:思维程序为最终产物→中间产物→反应物 实际解题过程中往往正向思维和逆向思维都需要应用。 [例3] 依照图示填空 (1)化合物A含有的官能团。 (2)1 mol A与2 mol H2反应生成1 mol E,其反应方程式是。 (3)与A具有相同官能团的A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是。 (4)B在酸性条件下与Br2反应得到D,D的结构简式是。 (5)F的结构简式是。由E生成F的反应类型是。 分析:题中给出的已知条件中已含着以下四类信息: 1) 反应(条件、性质)信息:A能与银氨溶液反应,说明A分子内含有醛基,A能与NaHCO3 反应确信A分子中有羧基。 2) 结构信息:从D物质的碳链不含支链,可知A分子也不含支链。 3) 数据信息:从F分子中C原子数可推出A是含4个碳原子的物质。 4) 隐含信息: 从第(2)问题中提示“1 mol A与2 mol H2反应生成1 mol E ”, 可知A分子内除了含1个醛基外还可能含1个碳碳双键。 答案:(1)碳碳双键,醛基,羧基 (2)OHC-CH==CH-COOH+2H2 HO-CH2-CH2-CH2-COOH (3)(5);酯化反应 [例4](1)1 mol丙酮酸(CH 3COCOOH)在镍催化剂作用下加1 mol 氢气转变成乳酸,乳酸催化 剂 Br Br | | (4)HOOC—CH—CH—COOH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5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5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精品教学设计(整套) 第一章认识有机化合物 第一节有机化合物的分类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有机化合物的分类方法,认识一些重要的官能团。 2、掌握有机化合物的分类依据和原则。 【过程与方法】 根据生活中常见的分类方法,认识有机化合物分类的必要性。利用投影、动画、 多媒体等教学手段,演示有机化合物的结 构简式和分子模型,掌握有机化合物结构 的相似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有机化合物分类的学习,体会分类思想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点: 认识常见的官能团;有机化合物的分类方法 教学难点: 认识常见的官能团,按官能团对有机化合物进行分类 教学过程

【引入】师:通过高一的学习,我们知道有机物就是有机化合物的简称,最初有机物是指有生机的物质,如油脂、糖类和蛋白质等,它们是从动、植物体中得到的,直到1828年,德国科学家维勒偶然发现由典型的无机化合物氰酸铵通过加热可以直接转变为动植物排泄物——尿素的实验事实,从而使有机物的概念受到了冲击,引出了现代有机物的概念——世界上绝大多数含碳的化合物。有机物自身有着特定的化学组成和结构,导致了其在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上的特殊性。研究有机物的组成、结构、性质、制备方法与应用的科学叫有机化学。 我们先来了解有机物的分类。 【板书】第一章认识有机化合物 第一节有机化合物的分类 师:有机物从结构上有两种分类方法:一是按照构成有机物分子的碳的骨架来分类;二是按反映有机物特性的特定原子团来分类。 【板书】一、按碳的骨架分类 链状化合物(如CH3-CH2-CH2-CH2-CH3)

高二化学选修5期中考试试卷

2011年11月高二化学理科期中考试试卷 目前已知化合物中数量、品种最多的是 碳的化合物(有机化合物),下列关于其原因的叙述中不正确是 .碳原子既可以跟自身,又可以跟其他原子(如氢原子)形成 个共价键 .碳原子性质活泼,可以跟多数元素原子形成共价键 .碳原子之间既可以形成稳定的单键,又可以形成稳定的双键和三键 .多个碳原子可以形成长度不同的链、支链及环,且链、环之间又可以相互结合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和 一定是同系物 . 和 一定都能使溴水退色 . 不只表示一种物质 .烯烃中各同系物中碳的质量分数相同 苯环结构中不存在 单键与 双键的交替结构,可以作为证据的是 ①苯不能使溴水褪色。②苯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③苯在一定条件下既能发生取代反应,又能发生加成反应。④经测定,邻二甲苯只有一种结构。⑤经测定,苯环上碳碳键的键长相等,都是 。 .①②④⑤ .①②③⑤ .①②③ .①② 含有 ~ 个碳原子的直链烷烃沸点和燃烧热的数据见下表: 燃烧热: 物质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液态水时所放出的热量。 根据表中数据,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正庚烷在常温常压下肯定不是气体 烷烃燃烧热和其所含碳原子数成线性关系 随碳原子数增加,烷烃沸点逐渐升高 随碳原子数增加,烷烃沸点和燃烧热都成比例增加

.下列各组有机物中,只需加入溴水就能一一鉴别的是 已烯、苯、四氯化碳 苯、已炔、已烯 已烷、苯、环已烷 甲苯、已烷、已烯 .下列物质属于同系物的是 与 - 与 与 与 . 、 两种烃,它们含碳质量分数相同,下列关于 和 的叙述正确的是 ( ) . 和 一定是同分异构体 . 和 不可能是同系物 . 和 最简式一定相同 . 和 的化学性质相似 .难溶于水而且比水轻的含氧有机物是( ) 硝基苯 甲苯 溴苯 植物油 蚁酸 乙酸乙酯 硬脂酸甘油酯 . . . . .甲烷中混有乙烯,欲除去乙烯得到纯净的甲烷,最好依次通过盛有哪些试剂的洗气瓶 澄清的石灰水,浓 浓 ,溴水 溴水,浓 浓 ,酸性 溶液 盆烯是近年合成的一种有机物,它的分子结构可简化表示为(其中 、 原子已略去),下列关于盆烯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盆烯是苯的一种同分异构体 .盆烯分子中所有的碳原子不可能在同一平面上 .盆烯是乙烯的一种同系物 盆烯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加成反应 .有机物 的正确命名为 ( )

【推荐】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五 5.3 功能高分子材料第1课时(教案2)

第三节功能高分子材料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举出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新型高分子材料。 2、认识到功能材料对人类社会生产的重要性。 【过程与方法】 利用上网查询,从历史的角度体会化学材料的发展是化学科学发展的一个缩影,对化学科学发展的进程有所认识,培养用科学的方法发现问题,认识问题的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扩大知识面,激发对高分子材料学习的兴趣和投身科学事业的决心。 教学重点 功能高分子结构与性能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 功能高分子材料和复合材料的结构对性能的影响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上节课学习的内容:——三大合成材料 三大合成材料是指塑料、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 二、新知识点讲解: 【引入】材料的重要性: 材料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人类文明的重要里程碑。当今有人将能源、信息和材料并列为新科技革命的三大支柱,而材料又是能源和信息发展的物质基础。除了传统的三大合成材料以外,又出现了高分子膜,具有光、电、磁等特殊功能的高分子材料,生物高分子材料,医用高分子材料,隐身材料和液晶高分子材料等许多新型有机高分子材料。这些新型有机高分子材料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和尖端科学技术领域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板书】第三节功能高分子材料 一、功能高分子材料: 1.功能高分子材料的涵义: 功能高分子材料是指既有传统高分子材料的机械性能,又有某些特殊功能的高分子材料。 2.几种功能高分子材料: (1)高吸水性材料——亲水性高聚物(分子链带有许多亲水原子团) 师:有了高吸水性树脂就可以在干旱地区用于农业、林业、植树造林时抗旱保水,改良土壤,改造沙漠。又如,婴儿用的“尿不湿”可吸入其自身重量约几百倍的尿液而不滴不漏,可以保证婴儿夜晚安睡和白天的活动。 (2)高分子分离膜: ①组成:高分子分离膜是用具有特殊分离功能的高分子材料制成的薄膜。 ②特点:能够让某些物质有选择地通过,而把另外一些物质分离掉。 ③应用:物质分离 (3)医用高分子材料: ①性能:优异的生物相溶性;很高的机械性能。 ②应用:制作人体的皮肤、骨骼、眼、喉、心、肺、肝、肾等各种人工器官。(为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下面再介绍另外一类新型高分子材料) 【板书】二、复合材料: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5知识点总结

高二化学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点整理第一章认识有机化合物 第一节有机化合物的分类 第二节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 第三节有机化合物的命名 第四节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步骤和方法 归纳与整理复习题 第二章烃和卤代烃 第一节脂肪烃 第二节芳香烃 第三节卤代烃 归纳与整理复习题 第三章烃的含氧衍生物 第一节醇酚 第二节醛 第三节羧酸酯 第四节有机合成 归纳与整理复习题 第四章生命中的基础有机化学物质 第一节油脂 第二节糖类

第三节蛋白质和核酸 归纳与整理复习题 第五章进入合成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时代 第一节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基本方法 第二节应用广泛的高分子材料 第三节功能高分子材料 归纳与整理复习题 结束语——有机化学与可持续发展 一、重要的物理性质 1.有机物的溶解性 (1)难溶于水的有:各类烃、卤代烃、硝基化合物、酯、绝大多数高聚物、高级的(指分子中碳原子数目较多的,下同)醇、醛、羧酸等。 (2)易溶于水的有:低级的[一般指N(C)≤4]醇、(醚)、醛、(酮)、羧酸及盐、氨基酸及盐、单糖、二糖。(它们都能与水形成氢键)。 (3)具有特殊溶解性的: ①乙醇是一种很好的溶剂,既能溶解许多无机物,又能溶解许多有机物,所以常用乙醇 来溶解植物色素或其中的药用成分,也常用乙醇作为反应的溶剂,使参加反应的有机物和无机物均能溶解,增大接触面积,提高反应速率。例如,在油脂的皂化反应中,加入乙醇既能溶解NaOH,又能溶解油脂,让它们在均相(同一溶剂的溶液)中充分接触,加快反应速率,提高反应限度。 ②苯酚:室温下,在水中的溶解度是9.3g(属可溶),易溶于乙醇等有机溶剂,当温度 高于65℃时,能与水混溶,冷却后分层,上层为苯酚的水溶液,下层为水的苯酚溶液,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