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化护士工作站的研发与应用
- 格式:pdf
- 大小:227.00 KB
- 文档页数:2
护士工作站建设方案
背景
近年来,随着医疗行业的不断发展,护理工作逐渐显现出重要性。
在医疗过程中,护士的工作涉及到很多方面,包括信息收集、
整合和实时处理。
因此,需要一个集成化的系统能够更好地辅助护
士科学地进行诊疗工作。
方案
为了满足护理工作中信息沟通的要求,提高工作效率,我们建
议引入护士工作站。
护士工作站是一个综合的电脑软件系统,可以
帮助护士完善信息记录、监测和协作处理,增强护士工作的科学性、精确性和高效性。
具体而言,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1. 系统建设
针对护士在工作中产生的信息输入、交流和处理等需求,我们将打造一个完整的系统。
该系统具备信息收集、评估、控制和反馈等功能,可以为护士的各种工作提供全方位支持。
2. 信息收集
护士工作站可以方便的记录与患者相关的各种信息,精确获取患者个人信息、健康体检、生理数据等信息。
由于能够快速记录和存储数据,从而简化了诊疗过程。
3. 诊疗协作
护士工作站可以让多位护士在同一个界面进行协作操作,并且实时观察和分析病人状况。
协同作业是提高整体医疗效率的一个重要手段,我们通过护士工作站提供这种手段。
4. 信息汇总
护士工作站可以将患者个人基本信息、病历记录、医疗保健记录、用药记录、检查报告整合在一起。
标准化的信息汇总可以更好
地服务于医生和患者,提高对患者情况的了解度。
总结
护士工作站可以为护士提供更加便捷、高效和科学的工作方式。
建设护士工作站不仅可以提高护理工作的标准化和科学性,也有利
于医疗机构的整体管理和服务质量的提升。
移动护士工作站的功能开发及应用移动护士工作站以医院信息系统为信息支撑平台,以掌上电脑(PDA)为硬件,以无线局域网为网络平台,充分利用HIS的数据资源,实现了HIS向病房的扩展和延伸,使临床各项护理工作无线移动到床边,也极大地推动了医院的信息化建设和数字化发展的趋势[1]。
自2011年8月起,我院开始应用移动护士工作站,随着其功能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给护理人员的工作带来了诸多的快捷和便利,提高了护理工作效率和质量,并对医院护理工作发挥了较好的作用。
1 移动护士工作站的功能1.1 确认患者身份患者办理入院时,住院部打印以住院号编码的条形码腕带,责任护士将腕带佩戴于患者腕部作为身份识别标识。
为患者做各项治疗和护理操作前,护士使用PDA扫描患者腕带上的二维码进行身份识别与确认,提高了患者身份识别的安全性,杜绝了在治疗护理过程中的“张冠李戴”,真正做到了“正确的药物、正确的剂量、正确的时间、正确的方法和途径”。
1.2 查询患者基本信息移动护士站可以显示全科的患者信息,包括患者的住院号、床号、姓名、性别、年龄、入院时间、科室、临床诊断、主管医生、护理级别、身高、体重等基本信息,责任护士可以很方便快捷的在PDA上查看自己所分管病人的基本信息。
对需要定时巡视的危重病人,护士在巡视病人时,点击“护理巡视”,扫描患者腕带上的二维码,巡视者和巡视时间都有准确的记录,这也方便护士对自己应完成工作的检查核对。
1.3 患者的用药及查询责任护士随身携带PDA,在为患者治疗时,点击“用药执行”功能,依次扫描瓶签和患者腕带进行核对确认,PDA将显示明确的执行者和执行时间记录。
护士还可以通过PDA上的“用药查询”功能及时查询患者的药物治疗情况,及时对患者进行用药指导,告知药物作用、用法及注意事项。
1.4 医嘱执行及查询医嘱经核对后,护士即可在PDA上进行读取、查询、查对与执行[2]。
执行医嘱时,执行者只需在“医嘱执行”框点击,用PDA扫描患者腕带二维码,并确定,就可以将医嘱执行时间和执行者等信息直接保存到数据库中,PDA上将分别显示“已执行医嘱”和“未执行医嘱”。
一体化护士工作站的研发与应用李素红【关键词】护理应用软件信息化护士工作站护理记录护理质量我院为全军信息化研究基地,护理工作依托医院信息平台,基本实现资源共享网络化、信息采集无线化、数据传输信息化的格局,初步展示了数字化医院的整体效能[1]。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常用的应用软件有军卫一号护士工作站、护士交班系统、方联护士工作站、整体护理等,为护士工作带来方便与快捷,节约了时间与人力,提高护理质量的同时增加了有效服务时效。
但在临床工作中需同时打开多个软件操作,护士需要在多个软件界面中切换,且占据较多的虚拟内存,上午九点至十一点为全院应用电脑高峰期,多界面操作使计算机运行速度减慢,影响了工作效率。
基于此现象,我院护理部与信息科在资源共享的前提下,与安徽合肥炮兵指挥学院科研部共同研发,将多个护理应用软件进行整合与优化成一体化护士工作站,并新增设护理病历电子记录、科主任查房记录、科室培训计划等模块,将PDA与PC机的电子护理病历模块连接,用PDA实现床边护理即时记录与护理质量监控记录等功能。
一体化护士工作站功能强化与优于以往护理应用软件,体现了数字化医院科学有效的护理管理模式。
1.原护理应用软件介绍1.1.军卫一号护士工作站功能包含病人基本信息及护理诊断、医嘱处理等。
在医嘱的处理上充分显示了高效、安全等优越性。
1.2方联移动护士工作站系统(PDA)将现有护士工作站扩展和延伸到了病人床边,实现了电子信息充分共享。
护士可以随时查询病人的护理诊断、病情、诊断、治疗等信息;在病床旁录入病人的生命体征、体重、出入量、意识等护理记录并自动生成体温单及生命体征观察单;在病人床头进行医嘱的读取、查询、查对与执行[2,3];管理者能随时查询医嘱的执行情况、实际执行者、实际执行时间,为医疗纠纷的举证提供了法律依据;护理部可统计护士及病区的工作量,科学统计,促进绩效管理。
1. 3护理综合信息系统护理综合信息系统分科室信息管理、人力管理、科室业务管理、综合护理质量管理、整体护理病历信息。
医护一体化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医护一体化是指医生和护士在患者诊断、治疗和护理过程中紧密合作、相互配合,共同促进患者康复的一种工作模式。
在骨科护理中,医护一体化的应用效果非常显著。
医护一体化能够提高患者的诊疗效果。
骨科护理中,医生负责制定诊断和治疗方案,而护士则负责执行治疗措施和提供护理服务。
医护一体化的工作模式可以通过密切的沟通和协作,确保医生的处方得到及时有效地执行,有效地促进患者的康复进程。
护士可以第一时间了解患者的疾病情况和治疗进展,并及时向医生反馈患者的病情变化,以便医生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医生也可以通过与护士的沟通,了解到患者的康复进展和护理需求,以便及时做出相应决策。
这样,医护一体化能够最大程度地提高骨科患者的治疗效果。
医护一体化能够增强患者的满意度。
骨科护理中,患者的满意度不仅仅取决于医生的治疗水平,还与护士的护理质量和服务态度密切相关。
医护一体化能够使医生和护士之间形成紧密的协作关系,通过互相交流和协商,共同制定和执行最合适的护理计划。
护士负责为患者提供全面、专业的护理服务,包括康复训练、疼痛管理、创面护理等。
医生则定期对患者进行复诊和康复评估,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通过医护一体化的团队工作,能够使患者得到更加全面、连续的护理服务,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医护一体化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非常明显。
通过医护一体化的工作模式,能够提高患者的诊疗效果,增强患者的满意度,提高骨科护理的效率。
在骨科护理中,医护一体化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工作模式,可以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和护理服务。
医护一体化移动工作站的建设和应用丁佳丽; 沈蓓; 史亚香【期刊名称】《《中国卫生产业》》【年(卷),期】2019(016)031【总页数】2页(P6-7)【关键词】医护一体化; 移动工作站; 移动终端【作者】丁佳丽; 沈蓓; 史亚香【作者单位】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江苏南京 21000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7近年来信息技术在医疗服务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此背景下医院的信息化建设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1]。
在医院的医疗服务中,医疗服务与护理服务是相辅相成的两大主要内容。
近年来,随着掌上电脑(PDA)技术与APP 技术的发展,在医院的服务中建设方便患者就医的各类系统较为常见。
但是,以医护人员为使用主体,以管理患者诊疗过程和医院管理为主的手机APP 并不多见。
为此,在信息时代背景下,改进医护管理模式,组建医护一体化移动工作站成为必然选择。
1 医护一体化移动工作站的建设意义在医院管理信息化与高效率要求的背景下,传统的管理模式不仅需要耗费大量的经济成本与时间成本,而且还存在较多漏洞与不全面性。
建设医护一体化移动工作站所具有的重要意义在于:①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即提供医护一体化移动工作站,可以方便医护工作人员随时随地了解相关医疗活动情况,同时,做出医疗或护理服务方面的安排。
由此,能够实现办公场所的延伸并打破时间上的限定,以此来提高医护工作效率。
②合理降低医护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即借助医护一体化移动工作站能够实现相关信息记录与提取的快速化,也能够借助医护一体化移动工作站实现在线交流与任务分配或设计等。
从而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医护工作人员的工作量,为其合理“减负”。
③进一步提高医疗服务水平从而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即借助医护一体化移动工作站能够提高医护内部之间的工作效率与协调性,并强化服务质量,最终能够让患者享受到信息化管理所带来的优势,由此提高患者的治疗满意度[2]。
2 医护一体化移动工作站的建设内容与技术医护一体化移动工作站的建设由多个具体的模块组成,各模块分别承担不同的工作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