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改的第5课开辟新航路复习课
- 格式:ppt
- 大小:10.07 MB
- 文档页数:69
高考一轮复习——新航路的开辟一、学情分析:①本区在近年来高考世界近代史部分得分率一直低于全市和同类区,所以以本课为例探索世界近代史复习的新思路。
②进你年来高考天津卷中对于“获取与解读信息的能力”考察的内容不断增加,一直稳定在65分以上,为提高“获取与解读信息能力”,本校历史组花大力度搜集各方面史料和历史研究前沿信息,利用各种机会加强对学生的史料阅读能力的提升。
③从2015年高考开始,中西比较题成为高考主观题的重点,鉴于这一背景,在高考复习过程中有必要加强对中西历史的横向比较,树立学生全面看待中西历史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历史比较能力应作为高考复习的一个重要方面。
④本校学生在对史料提炼和概括能力上有一定不足,结合近年来命题特点,必须针对这一弱点进行强化提升。
二、教学目标:①知识与能力:识记新航路开辟的过程,理解新航路开辟的背景、条件与评价②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新航路开辟的背景和条件的分析,掌握历史原因的分析方法。
通过对新航路开辟的评价掌握多角度、多观念分析历史的方法。
通过史料研读养成史料分析和概括能力。
通过对中西航海事业比较,培养学生历史比较的方法。
③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多元史观看待历史,树立全面思考问题的观念。
通过对史料的研读,加强论从史出的观念。
三、重点、难点①重点:新航路开辟的背景和评价②难点:多元史观分析历史事件的影响;中西历史的比较四、教学过程导入:物种传播与中外历史上对世界认识过程的变迁,引入本课题目。
基础回顾:学生提前预习,完成新航路开辟相关基础知识,完成如下表格:探究一:西欧在15世纪中后期开始地理大发现的动因及具备的条件。
材料一:意大利商人大皮特尔和小皮特尔两兄弟都成为当时的大富商。
但大皮特尔主要经营毛纺织品,往返于欧洲的一些工商业城市;小皮特尔主要经营农副产品,奔波于欧洲的一些以货币地租为主的农业区。
后来善于经营的大皮特尔,开始通过提供给家庭手工业者原料,收购商品,计件付酬的方式进行生产。
第5课开辟新航路一教材(一)教学内容《开辟新航路》是高中《历史·必修二》第5课的内容。
从三个方面向学生介绍了欧洲人开辟新航路的历史一课是传统的三段式结构,从原因到过程到影响,条理清晰。
同时又充分体现了,史实之间的逻辑联系。
(二)教学内容的地位和课标要求前4课内容介绍了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从第5课开始学习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本课内容相当重要,上承古代中国,下启近代世界。
因此,本课在在这一学习主题中具有开篇点题的作用。
课标对这部分知识作了如下的要求:分析开辟新航路的背景;了解开辟新航路的经过;评价新航路开辟的影响根据课标要求和教材内容,我将本课的三维目标确定如下:(三)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通过课堂教学,掌握新航路开辟的原因、条件和经过,并通过老师引导、学生自己阅读归纳、学生扮演的方式培养学生语言表达和综合归纳能力;通过对新航路的影响的学习,能够正确认识东西方航海史上的壮举以及新航路开辟给不同地区带来的不同影响,从而感受历史发展的对立统一性,学会辨证地认识和评价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图表分析、引用史料等方法引导学生理解和归纳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和条件;通过地图动态演示、表格归纳等方法帮助学生了解开辟新航路的经过;通过引用史料、讨论、问题探究等方法深入理解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新航路开辟的动机的分析,使学生认识资本扩张惟利是图的本质;感受学习探险家勇于进取的开拓精神;通过对新航路开辟影响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新航路的开辟是历史的进步,该过程及其结果又充满血腥味和罪恶感。
在教学目标和教材内容的指引下,结合学生知识储备,我拟定了如下的教学重、难点:(四)教学重点及依据课时安排: 1课时重点:开辟新航路的背景及影响(突破方法:从必然性和可能性来理解新航路开辟的原因;从走向会合的世界中寻找它的影响)依据:开辟新航路的背景包括原因和条件两方面,这两方面都是开辟新航路缺一不可的,而新航路的开辟,将世界连成一个相互影响的整体,各洲都成了西欧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资金来源、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
新航路开辟使世界日益紧密地连成一个整体,世界市场雏形出现。
荷兰、英国等国的早期殖民扩张加强了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世界市场进一步拓展。
第一次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伴随着在世界范围内倾销商品、掠夺原料的殖民活动,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电气时代”,随着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及瓜分世界狂潮的出现,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第5课开辟新航路课程标准学法·素养概述迪亚士、哥伦布开辟新航路的史实,认识地理大发现对世界市场形成的意义。
通过对开辟新航路的动机和条件的认识,培养运用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和探索历史问题的能力。
通过对主要航海家探索新航路过程的学习,树立起正确的时空观念。
通过对相关史料的探究,全面评价新航路开辟的影响,学会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评价历史的方法,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的素养。
东方的诱惑1.原因(1)经济根源:15世纪前后,西欧国家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2)社会根源:欧洲人对黄金、白银的渴望日益强烈,《马可·波罗行纪》的广泛流传,使西欧人向往东方。
(3)直接原因:15世纪中叶,奥斯曼土耳其控制了东西方之间的商路。
2.条件(1)政治条件:葡萄牙和西班牙濒临海洋,统治者积极支持海外探险活动。
(2)精神动力:教会鼓励人们去遥远的东方传播天主教。
(3)技术条件:欧洲航海技术和造船技术的发展。
新航路的开辟时间航海家方向开辟的新航线支持国家1487年迪亚士向东第一次到达好望角葡萄牙1492年哥伦布向西发现美洲西班牙1497-1498年达·伽马向东绕非洲到达印度葡萄牙1519-1522年麦哲伦向西其船队完成了人类历史上首次环球航行西班牙走向会合的世界(新航路开辟的影响)1.对世界(1)结束了世界各地相对孤立的状态,各地的文明开始会合交融,日益连成一个整体。
(2)欧洲的商人们开始直接同世界各地建立商业联系,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
第5课开辟新航路教案一、三维目标:1、知识与水平(1)了解扩张时代的时间和含义(2)理解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及客观条件(3)理解新航路开辟的影响(1)引导学生结合新航路开辟的原因、经过的内容,分析新航路开辟的影响,培养学生分析归纳问题的水平。
(2)引导学生分析殖民扩张的不同结果,培养学生使用辨证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历史事件的水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新航路开辟的影响的分析,使学生理解:新航路的开辟推动了历史发展的进程,改变了世界形势,从而对学生实行历史唯物主义教育。
(2)欧洲殖民者对亚、非、拉美的血腥掠夺,一方面给这些地区的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
打断了其发展,造成这些国家和地区的长期落后,另一方面促动了欧洲的资本主义原始积累,加速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和影响教学难点:新航路开辟对世界市场雏形形成的重大意义。
三、教学方法:新航路的开辟,为促动世界各地区间的联系、资本主义的兴起和发展创造了地理方面的便利,是推动历史发展进程的客观条件,所以本课应该以新航路开辟的原因、条件、过程和影响为主线展开教学。
在教学中可层层设疑,实行问题探究。
问题的设置要有层次,以激发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贯彻面向全体的原则。
同时要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只要言之有理即可,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另外,新航路的开辟属世界历史的重大事件,应引导学生放眼世界,从宏观的角度来审视世界的变化。
四、教学工具:多媒体课件歌曲导入:为学生播放美国乡村音乐《I am sailing》,学生能够从中感受到曲中航海家漂泊在茫茫大海中的思乡之情,由此引出本课所要接触到的航海家。
教学过程:首先解题:新航路是15世纪末到16世纪,西欧各国开辟的由欧洲通往亚洲和美洲等世界各地的航路[图说历史]多媒体展示:15世纪欧洲人绘制的世界地图和16世纪中期欧洲人绘制的世界地图:思考:从两幅图中,你能看出16世纪欧洲人绘制的世界地图比15世纪欧洲人绘制的世界地图多了什么地方吗?由此引出美洲是因新航路的开辟而发现的。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二单元第5课《开辟新航路》教案第5课《开拓新航路》一、课标要求概述迪亚士、哥伦布开拓新航路的史实,熟悉地理大发觉对世界市场形成的意义。
二、学情分析本课教学的对象是高一同学,他们思想活跃,爱好广泛,擅长思量,理性思维能力已有较大提高。
但因为他们对学问的把握还没有形成体系,没有达到一定的广度;对历史现象的分析也没有升高到一定的高度;分析问题还缺乏深度。
因此,在教学中应用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同学自主探索的办法,既符合同学的心理进展特征,也利于培养和提高其历史思维能力。
三、教材分析新航路的开拓是影响人类历史进展进程的重事件件。
在此以前的世界基本上是彼此隔绝的。
因为新航路的开拓和“新大陆”的发觉,打破了世界各地之间相对隔绝的状态,为世界市场的形成制造了重要条件,世界各族的历史逐渐融合为一部彼此联系、互相影响的人类历史。
因此,让同学充分了解这一历史大事具有重大的意义。
四、教学目标(一)学问与能力:新航路开拓的缘由和客观条件;达·伽马开拓直通印度的新航路;哥伦布开拓通往美洲的新航路;麦哲伦船队完成了第一次环球航行;新航路开拓对世界各地的影响。
(二)过程与办法:课堂教学中,老师应立足当今社会,密切联系现实,充分调动同学参加,举行研究式教学。
采纳情境设置、饰演角XXX、设题引思、探索互研、体验感触的模式。
引导同学分组研究、自主探索,由浅入深,由易而难,步步推动。
从广度、高度和深度上开辟同学的思维,也有助于同学形成完整的学问体系。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通过对新航路开拓的缘由和条件的分析,使同学熟悉新航路的开拓有深刻的经济根源、社会根源和客观条件。
尤其是中国的罗盘针广泛应用于欧洲航海,为航海家开拓新航路和远洋航行提供了重要条件。
将爱国主义教导渗透于教学中,激发同学的民族骄傲感,激发同学奋勉图强、报效祖国、再铸辉煌的爱国主义情感。
②通过对新航路开拓过程的分析,使同学熟悉到勇于探究的航海家为世界大部分地区之间的联系做出了重要贡献,使人类开头走向整体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