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EI专家共识
- 格式:ppt
- 大小:1.61 MB
- 文档页数:7
女性慢性心力衰竭管理的中国专家共识摘要女性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在流行病学、病因、病理生理特点、药物代谢特点、临床表现、药物疗效及预后等方面具有其特殊性,关注并根据其特殊性制定综合管理方案,对改善预后意义重大。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女性心脏健康学组联合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女医师工作组,在参考最新的循证医学证据的基础上,经多次讨论,制定了该共识,旨在促进对女性心力衰竭患者特殊性的认知,提高诊治水平。
慢性心力衰竭(心衰)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健康、影响生活质量,而女性心衰患者在流行病学、病因、病理生理特点、药物代谢特点、临床表现、药物疗效及预后等方面又具有其特殊性。
因此,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女性心脏健康学组牵头,联合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女医师工作组,经多次讨论,撰写了本共识,旨在促进对女性心衰患者特殊性的认识,提高诊治水平。
流行病学特点2000年中国心血管健康多中心合作研究调查了我国10省市20个城乡35~74岁的15 518名居民,结果显示心衰患病率为0.9%,女性患病率高于男性(1.0%比0.7%,P<0.05),分层分析显示45~54岁年龄组女性患病率高于男性(1.3%比0.6%,P<0.05),其他年龄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
中国高血压调查研究显示2012至2015年中国≥35岁的22158名居民心衰的患病率为 1.3%,男性与女性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4%比 1.2%,P=0.632)[2]。
中国心衰中心注册研究纳入了31 356例住院心衰患者,其中女性12 284例(39.2%),女性心衰患者中射血分数保留的心衰(h e a r t f ai lu re wit h pre s e r v e d e je ct i on f r a c ti on,H Fp E F)占55.1%[3]。
中国部分地区慢性心衰住院病例回顾性调查纳入了10 714例心衰患者,其中女性4 644例(43.3%),1980、1990、2000年3个年度心衰住院患者死亡率呈逐渐下降趋势,分别为15.4%、12.3%和6.2%[4]。
一、ACEI专家共识:冠心病ACEI中国专家共识指出,建议ACEI用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中的ST段抬高的AMI(STEMI)、非ST段抬高的AMI(NSTEMI),不推荐用于不稳定型心绞痛;同时,ACEI也适用于冠心病二级预防及心血管疾病高危患者。
(一)ACEI用于STEMI1.ACEI用于STEMI的循证医学证据早期干预试验(<24~36h):第二次新斯堪的那维亚依那普利生存协作研究(CONSENSUS-2)、第四次心肌梗死生存率国际研究(ISIS-4)、第三次意大利急性心肌梗死研究(GISSI-3)、第一次中国心脏研究(CCS-1)。
晚期干预试验(发病后>48h):生存与心室扩大试验(SAVE)、急性梗死雷米普利研究(AIRE)、群多普利心脏评价研究(TRACE)。
(1)新斯堪的那维亚依那普利生存协作研究Ⅱ(CONSENSUSI-2)研究人群为斯堪的那维亚103个医学中心,609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组,胸痛症状出现后24h内开始安慰剂(n=3046)或依那普利(n=3044)治疗。
随访41~180天,主要终点为治疗6个月时的总死亡率。
结果如下表:(2)卡托普利早期应用对远期病死率的影响CCS-1远期随访报告CCS-1研究人群为AMI(发病36h内)患者。
使用卡托普利(12.5mg,3次/d)或安慰剂治疗4周,随访7079例,平均年龄64岁,随访23.3±16.9月。
结果显示,与安慰剂组(n=3525)相比,卡托普利组(n=3554)累计总死亡率降低10.6%(p=0.03),累计心血管病死亡率降低11.4%(p=0.03),累计心力衰竭死亡率降低25.0%(p=0.004)。
(3)生存与心室扩大试验(SAVE)、急性梗死雷米普利研究(AIRE)、群多普利心脏评价研究(TRACE)这三个研究为ACEI与安慰剂对照研究,研究人群均为心梗高危患者,随访6个月以上。
该荟萃分析结果发现,与安慰剂相比,使用ACEI的患者有显著的生存优势。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在肾脏病中正确应用的专家共识笔者按:本文是国内肾病专家制定的一个ACEI的应用指南,需要注意的是里面谈到肾功能到底发展到什么程度ACEI就不好再用的问题,其实,如果患者肾衰以前一直在用,可以不考虑这个问题埋头继续用下去。
如果之前没有用过,S cr在265-442μmol/L之间仍然可以用,只是需要小心点,密切观察就可以了。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通过抑制血管紧张素Ⅱ的生成、阻断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作用,及抑制缓激肽降解、增强缓激肽效应,而广泛应用于肾脏病治疗。
为了更合理、安全地应用这类药物,全国部分肾病专家于2004年4月24日在北京进行了专题研讨,对《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在肾脏病中正确应用的专家建议》进行了第2次修订,经充分讨论,会议达成如下共识。
一、适应症1,降低系统高血压:持续性高血压促进肾损害进展,引起严重心、脑血管并发症。
对肾脏病患者合并的高血压(包括原发性高血压及肾实质性高血压)应积极治疗,并力争达标。
尿蛋白<1g/d时,血压应降达130/80mm/Hg(平均动脉压97mmHg);尿蛋白>1g/d时,血压应降达125/75mmHg(平均动脉压92mmHg),其中收缩压治疗达标尤其重要。
此时,ACEI(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应为首选降压药。
2,,减少尿蛋白排泄:蛋白尿,尤其大量蛋白尿有不少危害,并能促进肾损害进展,应积极治疗。
ACEI能通过多种机制如改善肾小球内高压、高灌注及高滤过,及改善肾小球滤过膜选择通透性而减少尿蛋白排泄。
蛋白尿较重时ACEI降尿蛋白效果往往更显著,应尽量将尿蛋白减少至正常或最低水平。
3,延缓肾损害进展:ACEI除能通过上述作用保护肾脏外还能通过减少肾脏细胞外基质蓄积(减少产生,促进降解),拮抗肾小球硬化及肾间质纤维化而延缓肾损害进展。
ACEI针对上述第2、3适应症发挥的疗效,部分为非血压依赖性效应,因此,这两个适应症对无高血压的肾脏病患者也适用。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在心血管病中应用的专家共识引言过去十年中获得的大量循证医学证据充分证明了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治疗心血管病的价值。
ACEI已被推荐用于高血压、心力衰竭、冠心病、心肌梗死的治疗及高危人群的二级预防,并写入国内外指南之中。
但是,在临床实践与指南之间仍存在不小的差距。
在指南明确列为Ⅰ类适应证的情况下,ACEI在日常临床实践中应用仍远远不够,且剂量不足。
本专家共识的编写目的,在于将ACEI用于心血管疾病的理念以及在不同临床情况下应用的证据和使用方法等归纳为一个共识性文件,供临床医师决策时参考,以进一步改善我国广大临床工作者临床应用ACEI的状况,使患者得到更好的治疗。
本专家共识文件是由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和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委会指定的专家组,在认真分析ACEI临床应用循证医学证据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具体情况,并参考欧洲心脏病学会关于ACEI在心血管病应用的专家共识[1],经充分讨论,达成共识后编写的。
初稿完成后又广泛征求了各方面专家的意见。
本专家共识代表了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和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委会的观点。
为了使读者清晰地了解某一诊疗措施的价值或意义,本共识文件采用国际通用的方式,对有关适应证作了推荐分类和证据水平的分级。
推荐内容的分类:Ⅰ类:已证实和(或)一致认为某诊疗措施有益、有用和有效。
Ⅱ类:关于某诊疗措施有用性和有效性的证据尚不一致或存在不同观点。
其中Ⅱa类指有关证据和(或)观点倾向于有用和(或)有效,Ⅱb类指有关证据和(或)观点尚不能充分说明有用和有效。
Ⅲ类:已证实或一致认为某诊疗措施无用和无效,在有些病例中可能有害,不推荐使用。
证据水平的分级:A级为证据来自多项随机临床试验或多项汇总分析,B级为证据来自单项随机临床试验或非随机研究,C级为专家共识和(或)证据来自小型研究。
药理学一、定义ACEI是通过竞争性地抑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而发挥作用的一类药物。
·专论·专家简介:刘幼硕,二级教授,一级主任医师,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老年医学博士研究生导师和博士后指导老师;中南大学衰老与老年疾病研究所所长,老年医学学科负责人,湖南省老年医学领军人才;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常委兼老年内分泌学组组长,中国医师协会老年医学科医师分会常委,湖南省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前任、候任主委,《中华老年医学杂志》、AgingMedicine等期刊编委;发表论文150余篇,发表在SCI收录期刊的论文50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担任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主动健康与老龄化科技应对”专项顾问;入选中国老年医学领域专家国际论文学术影响力百强;获“人民好医生”“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Email:liuyoushuo@csu.edu.cn作者简介:詹俊鲲,主任医师,Email:zhanjunkun@csu.edu.cn通信作者:刘幼硕,主任医师,教授,Email:liuyoushuo@csu.edu.cn《中国老年代谢综合征药物治疗专家共识(2022)》解读詹俊鲲,刘幼硕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老年医学科/老年内分泌科,中南大学衰老与老年疾病研究所,长沙410011[摘要] 老年代谢综合征是一组复杂的代谢紊乱症候群,其作为一种共病发病率高,临床表现多样,机制复杂且涉及联合用药,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的风险高。
老年代谢综合征严重损害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给我国医疗系统及社会造成沉重的负担。
《中国老年代谢综合征药物治疗专家共识(2022)》全面梳理和总结了老年代谢综合征的诊断标准和治疗目标、最新治疗药物及其相互作用,并做出10条推荐意见。
该文就共识要点特别是药物治疗方面进行解读,以期为老年代谢综合征药物治疗决策与健康管理提供相关参考。
[关键词] 代谢综合征;慢性病共病;药物疗法;生活质量;老年人DOI:10.3969/J.issn.1672 6790.2024.01.009InterpretationofExpertConsensusonDrugTreatmentforMetabolicSyndromeintheElderlyinChina(2022)ZhanJunkun,LiuYoushuoDepartmentofGeriatrics/DepartmentofGeriatricEndocrinology,theSecondXiangyaHospital,theInstituteofAgingandGeriatrics,CentralSouthUniversity,Changsha410011,ChinaCorrespondingauthor:LiuYoushuo,Email:liuyoushuo@csu.edu.cn[Abstract] Metabolicsyndromeintheelderlyreferstoaclusterofmetabolicdisturbances,characterizedbyahighcomorbidityincidence,variedclinicalpresentations,intricatemechanisms,andtheinvolvementofpolypharmacy,whichelevatestheriskofadversedrugreactions.Metabolicsyndromeseverelyunderminesthequalityoflifeandhealthamongtheelderly,placingasignificantburdenonhealthcaresystemandsocietyinChina.ExpertConsensusonDrugTreatmentforMetabolicSyndromeintheElderlyinChina(2022)thoroughlyreviewedandsummarizedthediagnosticcriteriaandtherapeuticobjectivesformetabolicsyndromeintheelderly,providedthelatestmedicationsandtheirinteractions,andofferedtenrecommendationpoints.Thisdocumentinterpretsthekeypointsoftheconsensus,particularlyintermsofpharmacologicaltreatment,andaimstoproviderelevantreferencesforthedecision makingprocessinthepharmacologicalmanagementandhealthcareforelderlyindividualswithmetabolicsyndrome.[Keywords] Metabolicsyndrome;Multiplechronicconditions;Drugtherapy;Qualityoflife;Aged 老年代谢综合征(MS)患者常伴增龄相关疾病和老年综合征,如智力和机体功能的下降,衰弱、跌倒、肌少症、营养不良、多重用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