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EI在冠心病患者中的应用中国专家共识x
- 格式:ppt
- 大小:2.21 MB
- 文档页数:25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在心血管病中应用的专家共识引言过去十年中获得的大量循证医学证据充分证明了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治疗心血管病的价值。
ACEI已被推荐用于高血压、心力衰竭、冠心病、心肌梗死的治疗及高危人群的二级预防,并写入国内外指南之中。
但是,在临床实践与指南之间仍存在不小的差距。
在指南明确列为Ⅰ类适应证的情况下,ACEI在日常临床实践中应用仍远远不够,且剂量不足。
本专家共识的编写目的,在于将ACEI用于心血管疾病的理念以及在不同临床情况下应用的证据和使用方法等归纳为一个共识性文件,供临床医师决策时参考,以进一步改善我国广大临床工作者临床应用ACEI的状况,使患者得到更好的治疗。
本专家共识文件是由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和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委会指定的专家组,在认真分析ACEI临床应用循证医学证据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具体情况,并参考欧洲心脏病学会关于ACEI在心血管病应用的专家共识[1],经充分讨论,达成共识后编写的。
初稿完成后又广泛征求了各方面专家的意见。
本专家共识代表了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和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委会的观点。
为了使读者清晰地了解某一诊疗措施的价值或意义,本共识文件采用国际通用的方式,对有关适应证作了推荐分类和证据水平的分级。
推荐内容的分类:Ⅰ类:已证实和(或)一致认为某诊疗措施有益、有用和有效。
Ⅱ类:关于某诊疗措施有用性和有效性的证据尚不一致或存在不同观点。
其中Ⅱa类指有关证据和(或)观点倾向于有用和(或)有效,Ⅱb类指有关证据和(或)观点尚不能充分说明有用和有效。
Ⅲ类:已证实或一致认为某诊疗措施无用和无效,在有些病例中可能有害,不推荐使用。
证据水平的分级:A级为证据来自多项随机临床试验或多项汇总分析,B级为证据来自单项随机临床试验或非随机研究,C级为专家共识和(或)证据来自小型研究。
药理学一、定义ACEI是通过竞争性地抑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而发挥作用的一类药物。
《冠心病心脏康复/二级预防中国专家共识》解读心脏康复在中国是一个熟悉而陌生的概念。
虽然中国的心脏康复已经开展近20年,但对很多心血管医生而言,心脏康复是遥远的、神秘的、高高在上的。
实际上,国际心脏康复体系发展已有百年历史,并且经历了由被否定、质疑到普遍接受的过程。
今日,心脏康复已然成为一个非常具体细化的系统科学,一项蓬勃发展的学科,发达国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死亡率的大幅度下降得益于冠心病康复/二级预防。
荟萃分析显示,以运动为基础的心脏康复可使冠心病患者全因死亡率下降15%~28%,心源性死亡率下降26%~31%,猝死降低37%。
同时,其通过生活方式改善,控制心血管疾病的各种危险因素,延缓动脉粥样硬化进程,降低急性缺血性冠状动脉(冠脉)事件的发生率和住院率。
循证药物时代的到来和冠心病介入治疗技术的发展,使冠心病的治疗结局得到了极大改善,心肌梗死患者的死亡率已呈现下降趋势。
但在我国,导致冠心病的心血管危险因素患病率尚未得到控制,使冠心病和心肌梗死的发病率仍在不断攀升。
面对众多的心血管病急性发病患者,目前我们重点关注其发病后的抢救与治疗,对于发病前的预防以及发病后的康复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导致大量发病后患者得不到进一步的医学指导,从而反复发病、反复住院,医疗开支不堪重负。
因此,开展心脏康复/二级预防在中国非常迫切。
目前我国心脏康复几乎处于空白阶段,全国90%以上的心血管科没有开展心脏康复工作。
为了促进我国心脏康复工作的开展,提高心血管预防水平,改善我国心血管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远期预后,相关领域专家共同讨论并撰写了《冠心病心脏康复/二级预防中国专家共识》(以下简称“共识”)。
本文就“共识”内容给予一定的解读。
1 心脏康复与二级预防密不可分心脏康复的定义为通过多方面、多学科合作,采取综合干预手段,包括药物、运动、营养、心理和社会支持,改变患者的不良生活方式,帮助患者培养并保持健康的行为,促进健康的生活方式,控制心血管疾病的各种危险因素,使患者生理、心理和社会功能恢复到最佳状态,延缓或逆转动脉粥样硬化进展,降低再发心血管事件和心血管死亡风险。
文章收藏第一篇、缓激肽到底是敌是友?如何选用ACEI与ARB?第二篇、专家共识:ACEI类药物的精准治疗第三篇、ACEI&ARB在肾内科的使用第四篇、你会吃降压药吗?第五篇、降压药那么多,究竟该如何选择?第六篇、药物|六类降压药:作用特点、临床选择和注意事项第一篇、缓激肽到底是敌是友?如何选用ACEI与ARB?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和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ARB)虽然均属于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抑制剂,但作用机制并不完全相同,这些机理上的差异可能导致二者的临床应用、对患者心脑肾治疗终点有不同的影响附:ACEI与ARB的比较第二篇、专家共识:ACEI类药物的精准治疗新版《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在冠心病患者中的应用中国专家共识》将ACEI用于冠心病防治的理念以及在不同临床情况下应用的证据和使用方法等进行了归纳和整理,力求在新近循证医学的基础上,针对ACEI中国实践的客观现状及误区,注重解决ACEI应用中的实际问题,实现指南指导下的ACEI类药物的精准治疗。
以下为该共识主要内容。
ACEI 的作用机制及药理学特性ACEI 通过阻断RAAS 和激肽释放酶- 激肽系统(KKS)来发挥作用。
● ACEI 能竞争性地阻断血管紧张素Ⅰ转化为血管紧张素Ⅱ,从而降低循环和局部的血管紧张素Ⅱ水平,抑制其产生的氧化、炎性细胞黏附和纤维化等病理生理效应。
● ACEI 可抑制缓激肽的降解,增加一氧化氮和前列腺素(前列环素和前列腺素E2)的释放,从而舒张动脉血管。
● ACEI 还能阻断血管紧张素-(1-7)的降解,使其水平增加,从而通过加强刺激血管紧张素-(1-7)受体,进一步起到扩张血管及抗增生作用。
ACEI 在冠心病患者中的合理应用1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建议:● 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发病24 h 内,在无禁忌证的情况下,建议早期应用ACEI。
● 除非不能耐受,所有非ST段高型急性冠状脉综合征(NSTE-ACS)患者均应接受ACEI 治疗。
高龄老年冠心病诊治中国专家共识2024完整版高龄老年冠心病诊治中国专家共识2024完整版一、前言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速,高龄老年冠心病成为心血管领域的热点话题。
高龄老年冠心病患者具有独特的生理和病理特点,诊治过程中需要考虑诸多因素。
为了更好地指导高龄老年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诊治,中国专家们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和实践经验,制定了《高龄老年冠心病诊治中国专家共识2024完整版》。
二、关键词1、高龄老年2、冠心病3、诊断4、治疗5、中国专家共识三、正文1、引言高龄老年冠心病是指年龄在8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患上的冠心病。
随着寿命的延长,高龄老年冠心病患者的数量逐渐增加,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和心理负担。
2、高龄老年冠心病的生理和病理特点高龄老年冠心病患者具有以下生理和病理特点:血管内皮功能减退、动脉粥样硬化进展快、冠状动脉收缩张力增加、心肌纤维化、心脏舒张功能不全等。
3、诊断高龄老年冠心病的症状不典型,如胸闷、气短、心悸等,常常被误认为是自然老化现象。
因此,临床医生应该重视高龄老年人的主诉,通过详细询问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以及心电图、超声心动图、CT等影像学手段,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4、治疗高龄老年冠心病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介入治疗和外科手术治疗。
药物治疗是基础,包括抗血小板药物、β受体拮抗剂、ACEI/ARB类药物等,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治疗。
介入治疗和外科手术治疗应根据患者的病情进行选择,如病情较轻者可选择介入治疗,病情较重者应选择外科手术治疗。
此外,应重视高龄老年人的多重用药问题,避免药物相互作用带来的不良反应。
同时,应加强患者的健康教育和生活指导,鼓励患者进行适量的运动锻炼,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以促进疾病的康复。
5、中国专家共识的意义和影响《高龄老年冠心病诊治中国专家共识2024完整版》的制定和发布,对于规范高龄老年冠心病的治疗、提高临床医生的诊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该共识将为临床医生提供实用的操作指南,也将为高龄老年冠心病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
于影;王桂芳
【期刊名称】《医学综述》
【年(卷),期】2001(007)008
【摘要】近十余年来,以卡托普利为代表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在很多心血管病的治疗方面取得了满意的效果,随着组织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的发现和证实,更促进了ACEI的发展.现将ACEI在高血压、心力衰竭治疗中的作用和对缺血心肌的保护作用阐述如下.……
【总页数】2页(P471-472)
【作者】于影;王桂芳
【作者单位】内蒙古民族大学附属医院,通辽,028000;内蒙古民族大学附属医院,通辽,028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
【相关文献】
1.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在心血管病中的应用 [J], 吴志涛
2.《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在心血管病中应用的中国专家共识》解读 [J], 徐成斌
3.浅谈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在心血管病中应用 [J], 贾岩;孙继华
4.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 [J], 王锐
5.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合理应用 [J], 余国宝;王明芳;单鲁琴;袁正粱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最新资料推荐------------------------------------------------------ACEI类药物的临床应用ACEI 类药物的临床应用来源: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 07-06-11 11:41:00 ] 作者:李姝颀编辑:studa20 ACEI 即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最早应用于临床的是从蛇毒中提取的九肽-替普罗肽,近年来人们研制出了20余种 ACEI 类药物,目前临床应用较多的有雷米替利等。
除有效降压外, ACEI 还具有心肾保护作用,可降低各类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尤其适合于合并心功能不全、心肌梗死、 2型糖尿病患者。
1 作用机制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是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RAS)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该系统对血压的调节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ACE 的主要作用是将血管紧张素Ⅰ 转化为具有强烈缩血管作用的血管紧张素Ⅱ ;此外 ACE 还能够催化有促血管舒张作用的缓激肽水解。
而ACEI 主要的药理作用是抑制 ACE 活性,减少血管紧张素Ⅱ的生成,减少缓激肽的水解,导致血管舒张、血容量减少血压下降。
此类药的作用与血浆肾素水平有密切关系,对血浆肾素活性高者效果更好。
1 / 152 常见的 ACEI 药物 2.1 含巯基(-SH)或硫基(-SR)类卡托普利、阿拉普利。
2.2 含羧基(-COOH)类依那普利、赖诺普利、培哚普利、雷米普利、喹那普利、地拉普利、西拉普利、贝那普利、螺普利、群多普利、莫昔普利、咪达普利。
2.3 含次膦酸基(-POO-)类福辛普利。
3 临床应用 3.1 抗高血压国内外专家经过长期临床应用,摸索出了许多治疗高血压的有效药物配方,这些配方已被国际公认为最佳配方组合。
其中,最好的就是 ACEI 类药物。
国际上各个高血压标准指南都推荐ACEIA+利尿剂这个配方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