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液和十二指肠引流液
- 格式:docx
- 大小:25.31 KB
- 文档页数:10
第一节:胃液检验一、胃液量意义空腹大于100ml者为胃液增多,分泌过多或排空受阻,见于十二指肠溃疡、卓一艾综合征、胃蠕动功能减退及幽门梗阻等;空腹少于10ml为胃液减少,多见于胃蠕动功能亢进。
二、胃液颜色意义正常胃液清晰无色,含有大量粘液时可呈灰白色。
黄色或淡绿色表示有胆汁返流;红色或淡红色表示有新鲜出血;咖啡色、淡棕色则表示出血在胃内潴留。
三、胃液气味意义正常胃液带微辛酸味。
胃酸缺乏时无酸味;消化不良或胃内食物潴留过多时发酵味;小肠低位梗阻时有粪臭;晚期胃癌有恶臭;尿毒症时可有氨臭。
四、胃液粘液意义正常胃液含少量粘液。
炎症时明显增多。
五、胃液pH值pH>3.5为低酸,pH>7.0为无酸,多见于萎缩性胃炎、胃癌、十二指肠液反流及恶性贫血等。
六、胃液中食物残渣意义12h空腹后的胃液应无残渣,有食物残渣提示胃蠕动不足,常见于胃扩张、胃下垂、幽门狭窄、幽门溃疡、肿瘤等所致的部分或完全梗阻。
七、胃液分层意义正常空腹胃液静置后可分两层;上层为粘液层,下层为胃液层。
病理情况下分层不清并有其他有形成分出现。
八、胃酸分泌量、基础分泌量意义㈠ 1.增高见于十二指肠溃疡、卓-艾综合征、门腔静脉吻合术、小肠切除术和类癌综合征等;2.减低见于萎缩性胃炎、胃癌、甲亢及恶性贫血等。
㈡、最大分泌量意义1.增高见于十二指肠溃疡、卓-艾综合征等。
2.减低见于胃癌、萎缩性胃炎等。
㈢、高峰分泌量意义增高见于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或梗阻等。
㈣、基础分泌量/高峰分泌量比值意义增高见于胃与十二指肠溃疡、卓-艾综合征(多大于0.6)等。
九、胃液隐血试验意义阳性多见于急性胃炎、消化性溃疡、消化道肿瘤等。
十、胃液乳酸测定临床意义:阳性见于幽门梗阻、胃扩张、胃癌等。
十一、胃液细胞检查㈠、红细胞意义正常胃液无红细胞。
红细胞出现提示有胃溃疡、糜烂、炎症、肿瘤或其他损伤。
㈡、白细胞意义正常胃液含少量白细胞。
明显增多见于胃粘膜各种炎症,吞入痰或鼻涕,也可见于胰腺、胆道炎症。
第十八章痰液与支气管灌洗液检验本章考点1.痰液检查2.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检查一、痰液检查(一)标本采集与处理痰液理学检验以清晨第一口痰标本最适宜。
细胞学检验以上午9〜10时留痰最好。
做漂浮或浓集结核杆菌检验时,应采集12〜24h内的痰液。
测定24h痰量或观察分层情况时,容器可加少量石炭酸防腐。
用于细菌培养的标本,必须无菌采集,并先用无菌水漱口,以避免口腔内正常菌的污染。
为了防止痰液污染,用过的标本应灭菌后再处理。
(二)理学检查1.量:正常人无痰或仅有少量泡沫样或粘液样痰。
痰量增多常见于支气管扩张、肺脓肿、肺水肿和慢性支气管炎,有时甚至超过100ml/24h。
在疾病治疗过程中,如痰量减少,一般表示病情好转;但若发生支气管阻塞而使痰液不能排出时可见痰量减少,反而表明病情加重。
2.颜色与形状:正常人仅有少量白色或灰白色粘液痰,病理情况下痰液颜色可发生改变,但特异性较差,其颜色和形状改变见表1-18-1、1-18-2。
病理情况下常见的异物及临床意义见表1-18-3。
表表表表3.气味:正常人的新鲜痰液无特殊气味。
血腥味见于肺癌、肺结核等。
粪臭味见于膈下脓肿与肺相通时。
恶臭见于肺脓肿、晚期肺癌或支气管扩张等。
(三)显微镜检查直接涂片检验为常规方法,简便、快速,对临床诊断帮助较大。
涂片染色检验主要用于细胞学检验和细菌学检验。
正常痰液中无红细胞,有少量中性粒细胞和少量上皮细胞。
病理性痰液可见较多的红细胞、白细胞及其他有形成分,其临床意义见表1-18-4。
(四)质量控制1.标本采集:应注意:①注意标本留取时间:一般检验以早晨第一口痰为宜;做细胞学检验以上午9〜10h留痰液为好;浓缩法找结核杆菌时,则应留取24h痰液。
②留取痰液标本时,先用清水嗽口,用力咳出气管深处的痰液,注意勿混入鼻咽分泌物。
③细菌学培养时应无菌采集痰标本。
④及时送检。
2.显微镜检验的质量控制(1)检验人员:要加强责任心,掌握痰液中正常和异常有形成分形态特点、数量变化,提高阳性检出率。
1、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的临床意义?2、影响血沉测定结果的主要因素有哪些?3、测定Hb的HiCN法存在哪些主要弱点1、血红蛋白尿和血尿的鉴别方法有哪些?2、测定尿HCG的方法有哪些?3、尿液管型形成有哪些条件?2、尿液管型临床意义的主要类型有哪些?4、化脓性脑膜炎和新型隐球菌脑膜炎的脑脊液的区别?5、结核性恶性胸腔积液的鉴别胃液检查的禁忌有哪些?1、十二指肠引流液检查的适应证有哪些?什么是全血、血浆、血清及其临床应用。
二、采血方法有哪几种?各有何优缺点。
三、血液标本的采集有那些因素会影响到检验结果的可靠性。
四、何为抗凝剂?实验室常用的抗凝剂有那几种?及其临床应用。
五、一张良好的血片应具备那些条件?血液细胞染色有那几种方法?各有何优缺点?七、简述瑞氏染色法的原理,操作中应注意什么?八、瑞氏染料应如何贮存保证染色的质量?RBC、Hb、WBC的正常值各是多少,有何临床意义?六、RBC计数法有几种方法?简述其检测原理及注意事项。
七、HiCN法测定Hb的原理是什么?为什么被推荐为Hb测定的参考方法,有什么缺点?血液的组成及有何功能?二、血液检验有何临床意义?三、简述RBC的生成调节。
四、RBC破坏有那些原因。
HiCN测Hb后的废液应如何处理?九、血细胞计数盘通过H型槽沟分割为几个计数室,每个计数室平分为几个大格,每大格面积是多少,加盖玻片,充液后,每大格容积为多少?计数RBC和Pt的中央大格内有多少个小方格?一、简述凝血机制理论。
二、试述凝血酶时间测定及临床意义。
三、何谓INR?其测定有何临床意义?四、Pt计数的参考值及临床意义。
五、何谓DIC?的实验室诊断常用哪些指标?六、试述出血时间(BT)测定及其临床意义。
七、试述凝血时间(CT)测定及其临床意义。
八、何谓血块退缩试验?操作中应注意什么?测定的临床意义如何?一、尿液标本需如何保存?二、检验完后尿液标本应如何处理?三、试述尿液标本采集应注意什么?一、尿PH、尿蛋白、尿糖、血尿、脓尿、管型尿、结晶尿、尿胆红素、尿胆原、尿胆素、尿酮体的临床意义如何?二、尿比重的测定应注意哪些事项?三、乳糜尿标本的证实试验有哪些?阳性结果有何临床意义?四、何谓尿本周氏蛋白,其测定有何临床意义?五、怎样鉴别混浊尿液?六、目前常用于尿液的妊娠诊断实验有哪些?四、试述尿液生成的基本过程及尿液检测的临床应用。
胃液和十二指肠引流液检验胃液检验(一)理学检查1.量在空腹不受刺激的情况下,24h胃液分泌量为1.2~1.5L,正常空腹12h的胃液残余量约为50ml。
在插管成功后持续负压吸引1h所得的胃液总量称为基础胃液量,正常为10~100ml。
若大于100ml为增多,常见于胃分泌增多、胃排空障碍、十二指肠液反流等。
若胃液量小于10ml为减少,主要见于萎缩性胃炎、胃蠕动功能亢进等。
2.颜色正常胃液为无色透明液体,不含血液、胆汁,无食物残渣。
①混浊灰白色:混有大量黏液所致。
②鲜红血丝:多因插胃管时损伤胃黏膜所致。
③棕褐色:胃内出血与胃酸作用所致,见于胃炎、胃溃疡、胃癌等。
④咖啡渣样:胃内有大量陈旧性出血,见于胃癌、胃溃疡及糜烂性胃炎等。
⑤黄色、黄绿色:混有胆汁,见于插管时引起的恶心、呕吐,以及幽门闭锁不全、十二指肠狭窄等所致的胆汁反流等。
3.黏液正常胃液中有少量分布均匀的黏液。
当胃液中出现大量黏液时,提示胃有炎症,特别是慢性炎症。
4.气味正常胃液可略带酸味,而无其他臭味。
①发酵味:消化不良或明显的胃液潴留、有机酸增多时可出现发酵味,见于幽门梗阻、胃张力高度缺乏。
②氨味:见于尿毒症。
③恶臭味:见于晚期胃癌。
④粪臭味:见于小肠低位梗阻、胃大肠瘘等。
5.食物残渣空腹12h后的正常胃液内无食物残渣。
若胃排空障碍,如胃扩张、胃下垂、幽门溃疡、幽门梗阻及胃蠕动功能减退时,胃液中常出现食物残渣,甚至呈食糜样。
6.组织碎片正常胃液中无组织碎片。
胃癌、胃溃疡患者胃液中有时会出现组织碎片,必要时可将组织碎片做病理检查以协助诊断。
7.酸碱度正常胃液pH值为0.9~1.8。
pH值3.5~7.0为低酸,pH值>7.0为无酸。
①胃酸减少:萎缩性胃炎、胃癌、继发性缺铁性贫血、胃扩张、甲状腺功能亢进等。
②胃酸增多: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胃泌素瘤、幽门梗阻、慢性胆囊炎等。
8.分层正常胃液放置片刻后形成不很明显的两层,上层为少量黏液(多为咽下的鼻咽部黏液),下层为无色透明的胃液层。
胃液和十二指肠引流液检查摘要】目的胃液分析包括空腹与给予刺激剂后的胃液检测,其中胃酸分泌的检查占重要位置。
虽然近年来有了内镜等更为直观的检查手段,胃液检查的重要性有所下降,但仍然是一项重要的检查项目. 十二指肠液由胰腺外分泌液、胆汁、十二指肠分泌液以及胃液组成。
十二指肠引流液检查是在空腹状态下进行的,可以有效地排除胃液及食物的干扰。
本文将就这一检查进行论述。
【关键词】胃液十二指肠引流液检查一胃液检验胃液是由胃壁黏膜各种细胞分泌物组成的液体。
人的纯净胃液是一种无色透明酸性液体,其成分有无机物(如盐酸、钾、钠、碳酸氢盐等)和有机物(胃蛋白酶原、凝乳酶、内因子、黏蛋白等)。
胃液有3个主要作用:启动蛋白质的消化;②将摄入的食协进行物理与化学性预处理,使其成为一种能适应小肠消化的混合物;③分泌的内因子能促进维生素B12在小肠内的吸收。
胃液分析包括空腹与给予刺激剂后的胃液检测,其中胃酸分泌的检查占重要位置。
虽然近年来有了内镜等更为直观的检查手段,胃液检查的重要性有所下降,但仍然是一项重要的检查项目。
(一)胃液一般检验1.量正常空腹12小时后的胃液残余量约为50ml。
若>100ml为胃液增多,多见于十二指肠溃疡、卓艾综合征、胃蠕动功能减退及幽门梗阻等;胃液量<10ml为胃液减少,主要见于胃蠕动功能亢进、萎缩性胃炎等。
2.外观正常空腹胃液为无色透明液体,不含血液与胆汁,无食物残渣。
(1)如有大量黏液,则呈浑浊状灰白色。
(2)血与胃液均匀混合,且多因胃酸作用及出血量多少而呈深浅不同的棕褐色,可见于胃炎、消化性溃疡和胃癌等。
胃液呈咖啡残渣样外观提示胃内有大量陈旧性出血,常见于胃癌,可用隐血试验证实。
(3)插管时引起的恶心呕吐、幽门关闭不全、十二指肠狭窄等均可引起胆汁逆流。
胃液混有新鲜胆汁时则呈现黄色,放置后逐渐变为绿色。
3.酸碱度常用pH试纸或pH计测定,pH3.5~7.0为低酸,pH>7为无酸。
胃液和十二指肠引流液的检验一、选择题(一)、A1型题(标准型)1 .胃液中哪种成分缺乏可引起恶性贫血:A .盐酸B .胃蛋白酶C .胃泌素D .前列腺素E .内因子2 .临床医生抽取病人的胃液,下列哪种病人的胃液提示病人可能患有胃癌:A .无色透明状B .混浊灰白色C .含鲜红血丝D .咖啡渣样E .黄色或黄绿色3 .正常胃液中可有下列哪种成分:A .红细胞B .白细胞C .组织碎片D .幽门螺旋杆菌E .肿瘤细胞4 .胃液中有胃蛋白酶能消化蛋白质,但在正常情况下却不能消化分解胃粘膜,这是因为胃粘膜有下列哪种成分的保护:A .盐酸B .粘液C .内因子D .胃泌素E .乳酸脱氢酶5 .胃酸的测定方法有多种,目前标准的方法是:A .实验餐和组胺法B .胰岛素法C .无管胃液分析法D .胃内滴定法E .五肽胃泌素法6 .下列哪项实验是用来检验胃内是否有HP感染:A .胃液尿素测定B .五肽胃泌素法C .胃液乳酸测定D .胃液隐血实验E .胃液胆汁检测7.测定胃酸分泌量时,用0.1mmol/LNaOH溶液滴定胃液标本,所采用的指示剂为:A .酚酞B .甲基红C .溴酚蓝D .甲基橙E .酚红8 .何种疾病胃酸分泌明显增多:A .胃泌素瘤B .胃炎C .胃癌D .恶性贫血E .胃溃疡9 .在胃液中发现哪种细菌对胃癌诊断有参考价值:A .结核杆菌B .幽门螺杆菌C .八叠球菌D .博-奥杆菌E .酵母菌10 .金黄色十二指肠液来自:A .A胆汁B .B胆汁C .C 胆汁D .D胆汁E .以上四种都有11 .十二指肠引流液中“D”液来自:A .十二指肠液B .胆总管液C .胆囊液D .肝胆管液E .胰液12 .十二指肠引流液中出现颗粒状沉淀物,这种情况常见于:A .十二指肠溃疡B .肿瘤C .胆石症D .胆囊息肉E .十二指肠炎13 .十二指肠引流液中发现粘液丝增多并呈螺旋状排列对下列哪种疾病诊断及定位诊断有一定参考价值:A .十二指肠溃疡B .十二指肠卡他性炎症C .胆管感染D .胆石症E .慢性胆囊炎14 .显微镜下正常十二指肠引流液中可见下列哪种成分:A .红细胞B .白细胞C .结晶D .细菌E .粘液丝(二)、A1型题(否定型)1 .对于胃泌素瘤患者,下列哪种情况不可能出现:A .BAO>15mmol/hB .MAO>30mmol/hC .BAO/MAO>0.6D .空腹胃液量>100mlE .胃液PH>3.52 .显微镜下,下列哪种成分不在正常胃液中出现:A .红细胞B .白细胞D .少量食物残渣C .上皮细胞E .酵母菌3 .临床医生抽取胃癌患者胃液送检,下列哪种情况不可能出现:A .胃液颜色呈棕褐色或咖啡渣样B .尿素测定低于1mmol/LC .镜下检查有红白细胞D .乳酸测定阳性E. 胃液PH<0.94 .下列哪种叙述是不正确的:A .十二指肠溃疡必定有高胃酸分泌B .胃溃疡患者胃酸分泌不一定减低C .慢性胃炎患者MAO轻度减低D. 内因子缺乏恶性贫血患者胃酸分泌量减低或无酸E .胃癌患者胃酸减低或缺如,但也可正常5 .下列关于PAO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 . PAO是注射五肽胃泌素后胃酸最高一次的结果B .十二指肠溃疡术后疗效观察的指标之一C .正常范围为(20.60±8.37)mmol/hD .PAO>40mmol/h常提示十二指肠溃疡合并并发症E .PAO<15mmol/h的十二指肠溃疡罕见6 .关于十二指肠引流液的检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协助诊断某些寄生虫病B .判断胆石性质C .确诊十二指肠溃疡D .诊断伤寒带菌者E .诊断胰腺疾病7 .下列哪种寄生虫感染在十二指肠引流液中找不到寄生虫或虫卵:A .肝吸虫病B .胆管蛔虫C .阿米巴肝囊肿D .蓝氏贾第鞭毛虫感染E .肠内滴虫感染(三)、B1型题(配伍题)问题1~4A .胃液尿素<1ml或缺如B .高胃酸分泌C .胃液隐血试验阳性D .胃液内因子缺乏E .胃液胆汁检查阳性1 .胃内有HP感染导致:2 .恶性贫血可由此引起:3 .胃泌素瘤必有:4 .胃癌可致:二、填空题1 .胃液中尿素缺如,则可确诊患者有___感染。
【编号】B4.1.16【名称】胆汁(十二指肠)引流【别名】胆汁引流术;十二指肠引流术【适应证】1.疑有肝脏、胆道、十二指肠壶腹部炎症、结石或寄生虫时,有助于诊断和观察疗效。
2.慢性胆道感染的诊断和治疗。
【禁忌证】强酸或强碱等腐蚀性药物中毒,食道静脉曲张和上消化道出血者,均为禁忌证。
【准备】1.病人准备(1)首先向病人说明此手术的目的、意义和操作过程中的要求,以解除病人顾虑,并取得病人的合作。
(2)术前3天嘱病人进低脂肪饮食,以免引出胆汁量不足或浓度差而影响检查结果。
(3)术前禁食12小时。
2.物品准备 无菌治疗盘内放金属头的十二指肠引流管1条、弯盘1个、血管钳1把、纱布2块、50毫升及5毫升的注射器各1个;治疗巾及小橡皮巾各1块,已消毒的33%硫酸镁50毫升,酒精灯1个,火柴1盒,试管夹1个,培养管及小三角烧瓶各4个,分别注明甲、乙、丙、丁标记。
3.术前体外测量病人消化道的长度 自口角经下颌角沿气管旁直下到剑突;自头顶至剑突;自鼻尖经耳垂到剑突。
【方法】1.清晨空腹时按洗胃方法将导管插入胃内,抽取胃液,然后置患儿右侧,患儿卧位,足部床脚垫高15cm左右。
2.从导管注入少量温开水,以增进胃壁蠕动,同时将导管缓慢送入十二指肠(以2~3mi n进1~2cm为宜)。
3.随时用注射器抽取液体,用试纸测其酸碱度,如导管端已达十二指肠,则液体呈碱性反应。
如仍为酸性则导管可能在胃内盘曲,这时可将导管稍抽出,再慢慢送入,或从导管内注入温开水50m l,使盘曲导管伸直,以便进入十二指肠。
4.经导管注入温度适宜的33%硫酸镁溶液20~30m l,用止血钳夹管5~10mi n,使总胆管括约肌松弛,胆汁流出。
如无胆汁流出可再次注入硫酸镁。
5.待胆汁流出时,根据其颜色不同,分别盛于3个无菌瓶中待检。
第1瓶盛放来自总胆管的胆汁,呈金黄色;第2瓶盛放来自胆囊的胆汁,呈暗绿色或棕黄色;第3瓶盛放来自肝内胆管的胆汁,呈淡黄色。
6.标本采毕后即可拔管。
尿液检验一、填空题1、正常人尿蛋白定量小于 /24h,成人上限是 /24h。
2、酮体是由,,组成。
3、尿白细胞管型常提示。
二、是非题1、尿NAG升高主要反映肾小球损伤,见于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症。
()2、肾衰竭管型可大量出现在急性肾衰竭病人多尿的早期,在慢性肾衰竭,出现此管型,提示预后不良。
()3、正常人尿沉渣镜检白细胞不超过3个/HP。
()三、名词解释1、选择性蛋白尿2、混合性蛋白尿3、多尿四、选择题A型题:1、评估肾脏疾病最常见的不可取代的首选检查是:()A、尿常规B、血尿素氮、肌酐、尿酸C、血尿素氮D、24小时尿蛋白定量测定E、尿沉渣镜检2、作尿常规检查、化学检验以清晨首次尿为好,新鲜尿液最好在多长时间内送检:()A、2小时B、1小时C、30分钟D、40分钟E、1.5小时3、每升尿中含血量超过多少即可呈现淡红色,称肉眼血尿:()A、1mlB、2mlC、3mlD、4mlE、5ml4、尿细菌定量培养法,凡菌落计数达多少个为尿路感染:()A、105/mlB、104/mlC、103/mlD、104~105/mlE、03~104/ml5、血红蛋白尿见于:()A、地中海贫血B、肾结核C、蚕豆病D、血友病E、膀胱炎6、新排出的尿液混浊,放置后有白色云絮状沉淀,加热或加酸后沉淀不消失,应考虑:()A、尿酸盐结晶B、脓尿C、菌尿D、乳糜尿E、碳酸盐结晶7、尿液酸度增高见于:()A、膀胱炎B、痛风C、代谢性硷中毒D、呼吸性硷中毒E、肾小管性酸中毒8、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可出现:()A、肾小球性蛋白尿B、肾小管性蛋白尿C、混合性蛋白尿D、溢出性蛋白尿E、组织性蛋白尿9、正常人昼尿量与夜尿量之比为:()A、2:1B、3:1C、(3~4):1D、1:1E、1:(3~4)10、下列哪项支持慢性肾盂肾炎肾功能受损的诊断:()A、畏寒、发热、腰痛B、尿频、尿急、尿痛C、肾区叩痛D、脓尿、菌尿E、夜尿增多11、妊娠时可出现糖尿,属于:()A、血糖增高性糖尿B、血糖正常性糖尿C、暂时性糖尿D、应激性糖尿E、假性糖尿12、正常人尿中可出现:()A、细胞管型B、颗粒管型C、透明管型D、蜡样管型E、脂肪管型13、急性肾小球肾炎患者尿中可出现:()A、粗颗粒管型B、红细胞管型C、肾衰竭管型D、脂肪管型E、蜡样管型14、肾病综合症患者尿中常见的管型是:()A、细颗粒管型B、粗颗粒管型C、脂肪管型D、蜡样管型E、透明管型15、Addis尿沉渣计数的判断标准参考值是:()A、RBC<10万/12h WBC<50万/12hB、RBC<100万/12h WBC<50万/12hC、RBC<50万/12h WBC<100万/12hD、RBC<3万/12h WBC<7万/12hE、RBC<4万/12h WBC<14万/12h16、鉴别上下尿路感染的可靠指标是:()A、红细胞B、白细胞C、脓细胞D、β2-微球蛋白E、尿蛋白定量17、引起乳糜尿最常见的原因是:()A、慢性丝虫病B、肾病综合症C、肾小管变性疾病D、腹膜结核E、先天性淋巴管畸形18、下列哪种情况属于功能性蛋白尿:()A、凝溶蛋白尿B、发热时C、血红蛋白尿D、糖尿病肾病综合症E、系统性红斑狼疮肾炎B型题A、尿量1000-2000ml/24hB、尿量<400ml/24hC、尿量<100ml/24hD、尿量>2500ml/24h 比重>1.020E、尿量<400ml/24h 比重=1.01019、正常人尿量()20、少尿()21、无尿()22、糖尿病()23、慢性肾衰竭()五、问答题1、简述肾小球性蛋白尿的形成及临床意义2、试述尿红细胞形态检查的临床意义【参考答案及题解】一、填空题1、40mg/24h, 150-200mg/24h2、β-羟丁酸,乙酰乙酸,丙酮3、肾实质有活动性感染二、是非题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