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道门诊腹泻病人就诊登记表
- 格式:xls
- 大小:24.50 KB
- 文档页数:1
肠道门诊工作制度
一、肠道门诊开诊时间:24小时有人值班,值班医生应认真做好诊断、治疗、隔离、消毒等工作。
二、发现霍乱疑似或确诊病例,必须立即电话报告防保科和疾控中心,并填写传染病报告卡片。
疑似病例在确诊或否定诊断后,应做更正报告。
要严防迟报和漏报。
三、严格执行各项诊疗技术操作规范和消毒隔离制度。
四、肠道门诊只准接诊腹泻病人,不得接诊其他病人。
五、做好腹泻病人的就诊专册登记,需抢救治疗及留床观察病人另作详细病历记录。
六、做好腹泻病人监测和统计工作,做到“逢泻必检、逢疫必报”。
七、诊断为霍乱、伤寒及副伤寒、痢疾、感染性腹泻、细菌性食物中毒的病人,要按《肠道门诊病人登记表》的项目逐项登记,填写时做到项目齐全、字迹清楚、准确无误。
八、对中、重型腹泻病人应在门诊积极抢救治疗或留床观察。
九、发现传染病人按《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时限向医院防保科、总值班室和疾控中心报告,对确诊霍乱或疑似霍乱的
病人,要以最快的方式报告医院防保科、总值班室和疾控中心,对漏报、瞒报、缓报疫情的,依法追究个人责任。
十、诊断为霍乱、伤寒及副伤寒、重症痢疾的病人应立即隔离治疗,根据病情立即给予补液和使用抗菌药物,要在使用抗菌药物前采集呕吐物和大便标本送检验科。
(疑似霍乱的用加有碱性蛋白胨的试管采样)。
十一、病人服完抗菌药物后每天采便一次做病原学检查,连续二次阴性即可出院,陪护人员与病人同时采便,连续二次阴性方能出院。
肠道门诊工作制度
一、肠道门诊每年5月至11月开诊。
二、肠道门诊医护人员应严格执行各项诊疗技术规范和肠道门诊消毒隔离制度。
三、采用专用的肠道门诊日志完整登记腹泻病人的相关信息。
四、做好腹泻患者的监测与统计工作,严格做到“逢泻必查”。
五、对中、重型腹泻患者应在门诊积极抢救治疗或留院观察。
六、肠道门诊开诊期间,其他各临床科室不得接收腹泻患者,发现腹泻患者应立即转往肠道门诊诊治。
七、发现霍乱疑似病例应立即通知科主任进行科内会诊,会诊后如果不能排除应立即报告院领导,医务科及感染控制室,并由医务科组织院内会诊,在会诊同时做好疑似病人的消毒隔离工作。
八、严格遵守手卫生要求,在诊治患者前后和接触患者后都应进行流动水手清洗及消毒。
肠道门诊工作制度
一、必须实行“五专”管理,即专人(医、护、检人员)、专房(诊疗室、观察室、药房、厕所)、专用处方、专用设备(医疗设备、抢救设备、消毒药品)、专用登记。
二、对就诊腹泻病人必须进行专册登记,登记率达100%。
登记必须详细。
14岁以下儿童要登记其监护人姓名、联系方式。
三、凡就诊的病人,必须在用抗菌药物前进行“一粪三检”,即:霍乱、伤寒和痢疾。
(1)用无菌棉签采取刚排出的新鲜粪便,也可用直肠拭子插入直肠内3-5厘米采取。
(2)认真填写样品送检单,由专人用专门的标本运送箱,加盖封闭放置标本,并在规定时限内及时送达检验科进行检验。
实验室立即进行粪便悬滴镜检和粪便培养。
四、病人的诊断和报告
(1)凡有以上三病的典型临床症状,在病原检验尚未肯定前,即为可疑病例,应立即报告医务部和感控办,并进行相应治疗和隔离观察,同时填报传染病报告卡向公卫科报告。
(2)霍乱流行期间有明显接触史(共同居住、生活、工作、暴露于同一环境,或有过密切接触),并发生吐泻症状而无其他原因可查者,应按霍乱病人处理,根据细菌培养确立或排除诊断。
(3)隔离治疗病人应及时按甲类传染病严格隔离治疗至症状消失6日后大便培养致病菌每日一次,连续两次阴性,方可解除隔离出院。
五、严格执行日常消毒和终末消毒,消毒工作具体要求见《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
肠道门诊工作制度肠道门诊工作制度规范了肠道门诊的工作流程,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进行操作。
肠道门诊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一安排、协调工作人员。
腹泻病门诊专人、专室、专设备24小时值班,业务范围包括各种急性腹泻疾病,如霍乱、伤寒和副伤寒、痢疾、感染性腹泻、细菌性食物中毒等。
工作人员应熟练掌握霍乱等腹泻病的临床表现、流行病学、诊断标准、抢救治疗以及疫情报告等有关专业知识,严格遵守隔离消毒和自身防护制度。
每位腹泻病人均需填写《肠道门诊病人登记薄》,项目齐全、字迹清晰,便于查找和统计。
工作人员发现法定传染病报告病例时,要按规定报告疫情。
对疑似霍乱病人要以最快的方式报告本单位领导和市卫生局及疾控中心,对登记的各种腹泻病人要按规定统计报告市卫生局及卫生疾控中心。
发现为疑似霍乱、伤寒和副伤寒及重症病疾病人时,应立即上报院肠道门诊工作领导小组领导组织会诊并上报有关部门进行确诊。
凡确诊或疑似为霍乱、伤寒相副伤寒及重症痢疾病人应加强隔离治疗。
工作人员要做好自身防护,对腹泻病人的吐泻物及其污染的物品和场所要随时消毒。
协助政府部门加强对餐饮食品部门、游厨摊点的管理,严格执行各项诊疗技术操作规范和消毒隔离制度。
腹泻病门诊只接诊腹泻病人,不接诊其他病人。
对腹泻病人的就诊专册登记需抢救治疗及留床观察的,要做好详细病历记录。
要做好腹泻病人监测与统计工作,做到“逢泻必检、逢疫必报”。
对中、重型腹泻病人应在门诊积极抢救治疗或留床观察。
漏报、瞒报、缓报疫情的个人要依法追究责任。
肠道医护人员工作职责包括认真研究《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及有关肠道传染病业务知识,对就诊患者进行认真负责的检查,树立良好的医德医风和职业道德,加强门诊日常消毒隔离工作,防止院内交叉感染。
五、我们应该认真执行院内的“疫情报告制度”,确保门诊日志中肠道传染病的登记和传染病报卡的填写工作得到妥善处理。
每天要核对并及时填写传染病报告卡,然后向网络直报员上报。
肠道门诊工作规程
一、每年5—10月开展肠道专科门诊,由感染科、检验科、挂号室、收费室、门诊药房安排相应人员到岗。
二、必须实行“五专”管理,即专人(医、护、检人员)、专房(诊疗室、观察室、药房、厕所等)、专用处方、专用设备(医疗设备、抢救药品、消毒药品)、专用登记。
三、对就诊腹泻病人必须进行专册登记,登记率达100%。
登记必须详细。
14岁以下儿童要登记其监护人姓名。
四、凡就诊的病人,必须在用抗菌药物前进行“一粪三检”,即:霍乱、伤寒和痢疾。
(一)用灭菌棉拭采取刚排出的新鲜粪便,亦可用直肠拭予插入直肠内3-5厘米采取。
(二)认真填写样品送检单,尽快与样品一起送实验室检验。
实验室立即进行粪便悬滴镜检和粪便培养。
五、病人和诊断与报告
(一)凡有以上三病的典型临床症状,在病原检验尚未肯定前,即为可疑病例,应立即报告医务股和防保股并进行相应治疗和隔离观察。
(二)霍乱流行期间有明显接触史(同桌、同住或护理者),并发生吐泻状而无其它原因可查者,应按霍乱病人处理,根据细菌培养确立或排除诊断。
(三)隔离治疗病人应及时按甲类传染病严格隔离治疗至症状消失6日后大便培养致细菌线每日一次,连续两次阴性,方可解除隔离出院。
[肠道门诊就诊流程] 肠道门诊工作流程肠道是人体最大的消化器官,也是人体最大的排毒器官。
因此,肠道的状态决定了人的容颜和美丽。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肠道门诊就诊流程,给大家作为参考,欢迎阅读!肠道门诊就诊流程一. 诊断步骤诊断是腹泻门诊工作的基础和前提,许多疾病早期均有腹痛腹泻等非特异症状,应避免大病小治,防止误诊,漏诊。
1. 病史主要内容包括:发病时间、腹痛部位及性质、腹泻次数、大便形状,及是否有伴随症状如恶心,呕吐,畏寒、发热及口渴等脱水症状。
相关内容:是否有明确(或疑似)不洁饮食史及时间;是否同餐者有类似症状;糖尿病、高血压、肾功能不全、前列腺增生、青光眼等主要病史;月经史;药物过敏史;治疗经过。
2. 查体重点包括:体温等一般生命体征;是否有脱水相关体征(如皮肤及眼球弹性);腹部查体(腹肌紧张度,压痛反跳痛,肠鸣音等)3. 辅助检查大便常规(必做)正常大便不应有红细胞,白细胞数量小于3/HP。
白细胞数量大于5/HP应考虑肠炎,如伴有少量或中等量红细胞,肠炎可能性更大。
如有吞噬细胞应高度怀疑痢疾杆菌、空肠弯曲菌等侵袭性细菌感染,建议进一步作大便培养。
如有大量红细胞甚至血便应高度怀疑急性出血性疾病(详见鉴别诊断)有时大便常规改变与病情不成比例,如大量水样便时大便常规通常无明显异常(疑似霍乱应做快诊)。
血常规血象增高且伴有中性粒细胞比例增加通常表明细菌性血流感染(包括毒血症),但应注意血液浓缩及应用皮质激素的可能。
血象无明显异常也不能排除细菌性食物中毒(单纯摄入细菌毒素或非侵袭性细菌感染) 腹透,CT, 淀粉酶,血生化,肝肾功,妊娠试验等根据病情选作。
二. 临床诊断急性胃肠炎:各种原因导致的急性胃肠粘膜炎症。
通常表现为急性起病,阵发性腹部绞痛,恶心,呕吐,腹泻,可伴有发热。
急性肠炎:以腹痛,腹泻为主要临床表现,大便常规有多量白细胞。
细菌性食物中毒:是进食被细菌或细菌毒素污染的食物而引起的急性感染中毒性疾病,包括细菌感染和毒素中毒两个过程。
肠道门诊工作制度一、肠道门诊实行24小时应诊制度,医护人员必须在岗在位,认真做好诊断、治疗、隔离、消毒等工作。
二、肠道传染病病人及疑似病人必须到肠道门诊就诊。
三、诊断为霍乱、伤寒及副伤寒、痢疾、感染性腹泻、细菌性食物中毒的病人,要按《肠道门诊登记表》的项目逐项登记,填写时做到项目齐全,地址详细,字迹清楚,准确无误。
四、发现法定报告的传染病人,要按《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报告时限进行网络报告;对确认或疑诊的霍乱病人,要以最快的方式报告医院领导和黔江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并在2小时内进行网络报告。
按月向黔江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汇总报告腹泻病例总数。
五、诊断为霍乱、伤寒及副伤寒、重症痢疾的病人,应立即收入院隔离治疗。
根据病情轻重立即给以补夜和使用抗菌药物,在使用抗菌药物前,采集吐泻物及其污染物品、血标本做病原学检查。
实验室分离到的霍乱弧菌、伤寒(含副伤寒)、沙门氏菌、痢疾菌株必须送黔江疾控中心复核鉴定。
六、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做好工作人员和陪护人员的自我防护,对腹泻病人的吐泻物及其污染物品和场所要进行随时的消毒,病人离开后进行终末消毒。
七、配合黔江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完成肠道传染病的监测工作。
肠道门诊消毒隔离制度一、肠道门诊与普通门诊、肠道传染病病房与其他病房必须隔开,设专用厕所和便器,单独的出入口,并在入口处放置消毒药液浸泡的脚垫和消毒洗手设施,医、护、检、陪护人员离开隔离区时均应该消毒洗手,更换衣、裤、鞋、帽。
二、确诊、疑似病人要分室收治,尽量减少陪护人员并且中途不要更换,严禁无关人员出入。
三、隔离区的诊疗室、观察室、病房及专用厕所应有防蝇设施,每隔三天灭蝇灭蟑螂一次。
(一)凡是患者经过的走廊、巷道、诊疗室用500一1000mg/L有效氯消毒液喷洒或洗擦;观察室、病室、专用厕所的地面和墙壁每天用上述消毒液喷洒一次;专用厕所的蹲位粪池、污水沟可定期投放漂白粉消毒。
(二)病人的吐泻物用漂白粉按药物:吐泻物=1:4混合放置2~4小时倒入化粪池。
山亭区西集镇中心卫生院
感染疾病科肠道疾病诊疗流程
年龄3岁以上的急性腹泻患者到肠道门诊就诊
医师详细询问患者病史并登记、检查
肠道门诊卫生间留便(卫生间必要时留取血标本
门口取洁净便盒)
放入化验室窗口化验
肠道门诊卫生间洗手
取化验单
诊室看化验单、开药
“02”培养或快捡阳性,非“02”培养或快捡阴性的非感染性腹泻
单室隔离、消毒、治疗感染性腹泻,隔离、消毒、治疗常规治疗
报告科主任报告预防保健科
医务部、院值班
上报区CDC进行流调
温馨提示:
⑴.急性腹泻患者应尽量卧床休息。
⑵.多补充液体,按时喝口服补液盐溶液或米汤、稀粥等。
⑶.应禁食生冷油腻,如肉、豆类、冷饮、酒类、含纤维素较多的蔬菜、水果,刺激性强的饮料、食物和调味品等。
⑷.应注意饮食卫生,饭前便后洗手。
患病期间建议分餐。
⑸.与菌痢病人密切接触的家属,应认真洗手。
病人使用的物品建议使用消毒液擦拭,发现有新腹泻病人,要及时去医院肠道门诊就诊。
肠道门诊工作制度
一、医院每年1-12月开设腹泻门诊,实行24小时开诊,节、假日交接班制度。
二、腹泻门诊应具备专门的诊察室和观察室,专职医护人员和医疗设备、专用厕所、腹泻病人专用病历和登记本、有纱门纱窗、抢救药品、消毒药品、排泄物和呕吐物盛具、洗手池(盆)、碱性蛋白胨、采样管(或长棉签)。
三、在霍乱流行地区和流行季节。
对就诊病人做到有泻必检,非流行时做到有疑必检。
但对重点人群如霍乱密切接触者、渔民、服务行业人员、清洁员、疫区回归人员等应做到有泻必检。
四、所有腹泻病人一律到腹泻门诊就诊,坐诊医师要认真填写腹泻门诊专用病历及专用登记本,内容要完整,准确,字迹工整,并存档备查、对高度疑似病人,除采送检外,应留院观察,并立即报告上级卫生行政部门。
五、医院每月应对肠道门诊工作情况进行一次自检。
内容包括:门诊是否达到耍求.就诊人数,采样人数、检查结果、登记情况等。
六、对因医务人员玩忽职守而致霍乱流行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肠道门诊护士工作制度一、工作职责1. 肠道门诊护士在护士长领导下,负责肠道门诊的护理工作。
2. 严格执行各项诊疗技术操作规范和消毒隔离制度,确保病人安全。
3. 负责接诊、登记、查体、化验、诊断、治疗等环节的护理工作。
4. 做好腹泻病人的就诊专册登记,密切观察病人病情变化,及时报告医生。
5. 参与腹泻病人的抢救治疗及留床观察工作,确保病人得到及时救治。
6. 做好腹泻病人及护理家属的宣教与指导,提高病人的自我护理能力。
7. 参加业务学习,提高护理业务水平。
8. 完成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二、工作流程1. 接诊:护士接到病人后,进行初步评估,了解病人病情,做好解释工作,引导病人进行相关检查。
2. 登记:认真填写〈肠道门诊登记表〉,字迹清楚、不漏项。
3. 查体:协助医生对病人进行查体,观察病人一般情况,如生命体征、意识状态等。
4. 化验:协助医生进行标本采集,做好标本标记,确保检验结果准确。
5. 诊断:根据病人的症状、体征和检查结果,协助医生进行诊断。
6. 治疗:按照医生开具的医嘱,执行药物疗法、物理疗法等治疗措施。
7. 观察:密切观察病人病情变化,及时报告医生,并根据医生指示调整护理措施。
8. 宣教:向病人及家属讲解疾病知识、治疗方案及注意事项,提高病人的自我护理能力。
9. 消毒: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做好诊室、病例、器械等的消毒工作。
三、工作规范1. 护士应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尊重病人,关爱生命,忠于职守。
2. 遵守医院规章制度,严格执行各项诊疗技术操作规范。
3. 保持良好的工作态度,积极主动地为病人提供护理服务。
4. 注重团队协作,与医生、其他护士及工作人员保持良好的沟通与配合。
5. 积极参加业务学习,提高护理业务水平,为病人提供高质量的护理服务。
6. 保持工作环境的整洁与安全,确保病人及自身的安全。
四、考核与评价1. 考核内容包括:工作态度、业务水平、团队协作、病人满意度等。
2. 考核方式:定期考核、不定期抽查、病人反馈等。
肠道门诊工作制度优秀文档(可以直接使用,可编辑优秀版资料,欢迎下载)肠道门诊工作制度一.肠道门诊要做到专人、专室,专用医疗器械、专用厕所,有专用的治疗观察室。
二.肠道门诊的工作人员要认真学习《传染病防治法》,自觉做好传染病报告工作,不漏报、不迟报。
三.要做到“ 逢泻必采”,样品合格。
就诊病人要逐个登记,写明家庭详细地址等,上下班要与值班医师认真做好交接班. 四.肠道门诊采得的样品要有专人及时送检, 检验科对送检样品要验收签字。
五.工作人员要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上班必须穿隔离衣,戴口罩和工作帽,诊治病人后必须严格洗手或手消毒. 六.肠道门诊室每天要进行一次彻底清扫和消毒。
七.肠道门诊如发现霍乱病人或疑似霍乱病人时应立即隔离,并报告防保科及院领导,共同做好有关工作。
肠道门诊消毒隔离制度一、诊室和治疗室固定医护人员,并进行上岗前的培训,熟悉《传染病防治法》的有关规定.二、工作人员须穿隔离衣和工作鞋、戴帽子,检查、治疗、护理时戴口罩.三、检查每一患者后用0.1%含氯消毒剂溶液泡手2 分钟。
每日更换泡手消毒液及擦手毛巾。
四、室内桌、椅、门把手用0。
5%过氧乙酸擦拭消毒,每日两次. 用过的器械以500 mg/L 含氯消毒剂溶液浸泡30 分钟后清洗送高压蒸汽灭菌,凡不能浸泡消毒者,用2000mg/L 含氯消毒剂溶液擦拭消毒。
每日下班前地面用500mg/L 含氯消毒剂溶液拖地。
五、检查可疑“02"患者后,更换隔离衣和床单。
用500mg/L 含氯消毒剂溶液擦拭并浸泡被污染物品30 分钟。
患者呕吐物、排泄物,可用漂白粉,按1:2 的比例搅拌消毒,放置2 小时倒入下粪池。
便器、痰盂可用1500mg/L 含氯消毒剂溶液浸泡2 小时。
六、废纸垃圾用红色垃圾袋双层闭封包扎并标记“传染性污物”,送垃圾无害化处理中心处理。
七、凡留观的“02"患者走后要做好终末消毒处理.诊室用1g /m3 过氧乙酸薰蒸消毒,布类和器械先浸泡消毒后清洗再送高压蒸汽灭菌消毒后清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