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专题:小船渡河及绳子末端速度的分解问题
- 格式:docx
- 大小:55.34 KB
- 文档页数:4
曲线运动习题课一、船过河模型1、处理方法:小船在有一定流速的水中过河时,实际上参与了两个方向的分运动,即随水流的运动(水冲船的运动)与船相对水的运动,即在静水中的船的运动(就就是船头指向的方向),船的实际运动就是合运动。
2、若小船要垂直于河岸过河,过河路径最短,应将船头偏向上游,如图甲所示,此时过河时间:3、若使小船过河的时间最短,应使船头正对河岸行驶,如图乙所示,此时过河时间(d为河宽)。
因为在垂直于河岸方向上,位移就是一定的,船头按这样的方向,在垂直于河岸方向上的速度最大。
二、绳端问题(绳子末端速度分解)绳子末端运动速度的分解,按运动的实际效果进行可以方便我们的研究。
例如在右图中,用绳子通过定滑轮拉物体船,当以速度v匀速拉绳子时,求船的速度。
解析:船的运动(即绳的末端的运动)可瞧作两个分运动的合成:a)沿绳的方向被牵引,绳长缩短,绳长缩短的速度等于左端绳子伸长的速度。
即为v;b)垂直于绳以定滑轮为圆心的摆动,它不改变绳长。
这样就可以求得船的速度为, 当船向左移动,α将逐渐变大,船速逐渐变大。
虽然匀速拉绳子,但物体A却在做变速运动。
绳子末端速度的分解问题,就是本章的一个难点,同学们在分解时,往往搞不清哪一个就是合速度,哪一个就是分速度。
以至解题失败。
下面结合例题讨论一下。
例1、如图1所示,在河岸上利用定滑轮拉绳索使小船靠岸,拉绳速度大小为v1,当船头的绳索与水平面夹角为θ时,船的速度多大?解析我们所研究的运动合成问题,都就是同一物体同时参与的两个分运动的合成问题,而物体相对于给定参照物(一般为地面)的实际运动就是合运动,实际运动的方向就就是合运动的方向。
本例中,船的实际运动就是水平运动,它产生的实际效果可以A点为例说明:一就是A点沿绳的收缩方向的运动,二就是A点绕O 点沿顺时针方向的转动,所以,船的实际速度v可分解为船沿绳方向的速度v1与垂直于绳的速度v2,如图1所示。
由图可知:v=v1/cosθ点评不论就是力的分解还就是速度的分解,都要按照它的实际效果进行。
专题强化 小船渡河与关联速度问题[学习目标]1.能利用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的知识,分析小船渡河问题和关联速度问题.2.建立两种模型的一般分析思路和解法.一、小船渡河问题 1.运动分析小船渡河时,同时参与了两个分运动:一个是船相对水的运动(即船在静水中的运动),一个是船随水漂流的运动. 2.两类常见问题 (1)渡河时间问题①渡河时间t 取决于河岸的宽度d 及船沿垂直河岸方向上的速度大小,即t =d v ⊥. ②若要渡河时间最短,只要使船头垂直于河岸航行即可,如图1所示,此时t =dv 船.图1(2)最短位移问题①若v 水<v 船,最短的位移为河宽d ,船头与上游河岸夹角满足v 船cos θ=v 水,如图2甲所示.图2②若v 水>v 船,如图乙所示,从出发点A 开始作矢量v 水,再以v 水末端为圆心,以v 船的大小为半径画圆弧,自出发点A 向圆弧作切线即为船位移最小时的合运动的方向.这时船头与河岸夹角θ满足cos θ=v 船v 水,最短位移x 短=dcos θ.(多选)(2019·宜宾市高一质检)如图3所示为长江一段平行江道,一轮船的船头始终垂直指向江岸方向,轮船在静水中运动的速度保持不变,水匀速流动(假设整个江道水流速度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3A.水流速度越大,轮船行驶位移越大B.水流速度增大,轮船行驶位移不变C.水流速度越大,过江时间越短D.水流速度增大,过江时间不变正确答案AD详细解析因为船垂直于江岸方向的速度不变,而水流方向是垂直于这个方向的,在这个方向上没有分速度,设江道宽为d,船垂直于江岸的速度为v,t=d v,所以不论水速多大,船过江时间不变,故C错误,D正确.若水速越大,相同时间内沿水速方向的位移就越大,船在水中运动的总位移也就越大,故B错误,A正确.已知某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为v1=5 m/s,现让船渡过某条河,假设这条河的两岸是理想的平行线,河宽为d=100 m,水流速度为v2=3 m/s,方向与河岸平行,(1)欲使船以最短时间渡河,渡河所用时间是多少?位移的大小是多少;(2)欲使船以最小位移渡河,渡河所用时间是多少?(3)若水流速度为v2′=6 m/s,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为v1=5 m/s不变,船能否垂直河岸渡河?正确答案(1)20 s2034 m(2)25 s(3)不能详细解析(1)由题意知,当船在垂直于河岸方向上的分速度最大时,渡河所用时间最短,河水流速平行于河岸,不影响渡河时间,所以当船头垂直于河岸渡河时,所用时间最短,最短时间为t=d v1=1005s=20 s.如图甲所示,当船到达对岸时,船沿平行于河岸方向也发生了位移,由几何知识可得,船的位移为l=d2+x2,由题意可得x=v2t=3×20 m=60 m,代入得l=2034 m.(2)当船的实际速度方向垂直于河岸时,船的位移最小,因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为v 1=5 m /s,大于水流速度v 2=3 m/s,故可以使船的实际速度方向垂直于河岸.如图乙所示,设船斜指向上游河对岸,且与河岸所成夹角为θ,则有v 1cos θ=v 2,cos θ=v 2v 1=0.6,则sin θ=1-cos 2 θ=0.8,船的实际速度v =v 1sin θ=5×0.8 m /s =4 m/s,所用的时间为t =d v =1004s =25 s.(3)当水流速度v 2′=6 m /s 时,则水流速度大于船在静水中的速度v 1=5 m/s,不论v 1方向如何,其合速度方向总是偏向下游,故不能垂直河岸渡河.1.要使船垂直于河岸横渡,即路程最短,应使v 船在水流方向的分速度和水流速度等大、反向,这种情况只适用于v 船>v 水时.2.要使船渡河时间最短,船头应垂直指向河对岸,即v 船与水流方向垂直.3.要区别船速v 船及船的合运动速度v 合,前者是发动机(或划行)产生的分速度,后者是合速度. 针对训练1 (2018·泸州市高一检测)一艘船的船头始终正对河岸方向行驶,如图4所示.已知船在静水中行驶的速度为v 1,水流速度为v 2,河宽为d .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图4A.船渡河时间为dv 2B.船渡河时间为dv 21+v 22C.船渡河过程被冲到下游的距离为v 2v 1·dD.船渡河过程被冲到下游的距离为v 2v 21+v 22·d 正确答案 C详细解析 小船正对河岸运动,渡河时间最短,t =dv 1,沿河岸运动的位移s 2=v 2t =v 2v 1·d ,故A 、B 、D 错误,C 正确. 二、关联速度问题关联速度分解问题是指物体拉绳(杆)或绳(杆)拉物体的问题(下面为了方便,统一说“绳”):(1)物体的实际速度一定是合速度,分解时两个分速度方向应取沿绳方向和垂直绳方向. (2)由于绳不可伸长,一根绳两端物体沿绳方向的速度分量大小相等. (3)常见的速度分解模型(如图5)图5(多选)如图6所示,人在岸上用跨过定滑轮的绳子拉船,已知船的质量为m ,水的阻力恒为F f ,当轻绳与水面的夹角为θ时,船的速度为v ,人的拉力大小为F ,则此时( )图6A.人拉绳行走的速度大小为v cos θB.人拉绳行走的速度大小为v cos θC.船的加速度大小为F cos θ-F fmD.船的加速度大小为F -F fm正确答案 AC详细解析 船的运动产生了两个效果:一是使滑轮与船间的绳缩短,二是使滑轮与船间的绳偏转,因此将船的速度按如图所示(沿绳方向与垂直于绳方向)方式进行分解,人拉绳行走的速度大小v 人=v ∥=v cos θ,选项A 正确,B 错误;绳对船的拉力大小等于人拉绳的力的大小,即绳的拉力大小为F ,与水平方向成θ角,因此F cos θ-F f =ma ,解得a =F cos θ-F fm,选项C 正确,D 错误.针对训练2(2019·鹤壁市期末)如图7所示,物体A套在竖直杆上,经细绳通过定滑轮拉动物体B在水平面上运动,开始时A、B间的细绳呈水平状态,现由计算机控制物体A的运动,使其恰好以速度v沿杆匀速下滑(B始终未与滑轮相碰),则()图7A.绳与杆的夹角为α时,B的速率为v sin αB.绳与杆的夹角为α时,B的速率为v cos αC.物体B也做匀速直线运动D.物体B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正确答案B详细解析如图所示,将A物体的速度按图示两个方向分解,绳子速率v绳=v∥=v cos α;而绳子速率等于物体B的速率,则物体B的速率v B=v绳=v cos α,故A错误,B正确;因物体A向下运动的过程中α减小,则cos α增大,v B增大,B物体加速运动,但不是匀加速运动,故C、D错误.1.(小船渡河模型)(多选)下列图中实线为河岸,河水的流动方向如图中v的箭头所示,虚线为小船从河岸M驶向对岸N的实际航线.则其中可能正确的是()正确答案AB详细解析小船渡河的运动可看成水流的运动和小船运动的合运动.虚线为小船从河岸M驶向对岸N的实际航线,即合速度的方向,小船合运动的速度方向就是其实际运动的方向,分析可知,实际航线可能正确的是A、B.2.(小船渡河模型)(多选)河水的流速与某河岸的距离的变化关系如图8甲所示,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如图乙所示.若要使船以最短时间渡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8A.船渡河的最短时间为100 sB.船在行驶过程中,船头始终与河岸垂直C.船在河中航行的轨迹是一条直线D.船在河水中的最大速度为7 m/s正确答案AB详细解析由运动的独立性可知,垂直河岸方向速度越大,渡河时间越短,即船头始终与河岸垂=100 s,选项A、B正确;由题图甲可知,水流速度在变化,船直,航行时所用时间最短,t min=dv船的合速度大小及方向均会随位置发生变化,因此轨迹不是直线,选项C错误;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与水流速度方向垂直,水流速度最大值为4 m/s,则船在河水中的最大速度为5 m/s,选项D错误.3.(关联速度模型)(多选)如图9所示,一人以恒定速度v0通过光滑轻质定滑轮竖直向下拉绳使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当运动到绳与水平方向成45°角时()图9A.小车运动的速度为12v 0B.小车运动的速度为2v 0C.小车在水平面上做加速运动D.小车在水平面上做减速运动 正确答案 BC详细解析 将小车速度沿绳方向与垂直绳方向进行分解,如图所示人拉绳的速度与小车沿绳方向的分速度大小是相等的,根据三角函数关系v cos 45°=v 0,则v =v 0cos 45°=2v 0,B 正确,A 错误;随着小车向左运动,绳与水平方向的夹角越来越大,设夹角为α,由v =v 0cos α知,v 越来越大,则小车在水平面上做加速运动,C 正确,D 错误.4.(关联速度模型)(2019·泉港一中高一下学期期末)如图10所示,有人在河面上方20 m 的岸上用跨过定滑轮的长绳拴住一条小船,开始时绳与水面的夹角为30°.人以恒定的速率v =3 m/s 拉绳,使小船靠岸,那么( )图10A.5 s 时绳与水面的夹角为60°B.5 s 时小船前进了15 mC.5 s 时小船的速率为5 m/sD.5 s 时小船到岸边距离为10 m 正确答案 C详细解析 5 s 内人前进的距离s =v t =3×5 m =15 m,滑轮至船的距离l ′=hsin 30°-15 m =25 m,设5 s 时拉船的绳与水平方向夹角为θ,则sin θ=2025=45,由此可知,θ=53°,cos θ=v v 船,故v 船=5 m/s,小船到岸边的距离s ′=20tan 37° m =15 m,则5 s 时小船前进的距离为s 1=htan 30°-s ′=(203-15) m,故A 、B 、D 错误,C 正确.一、选择题题型一小船渡河模型1.小船船头指向对岸,以相对于静水的恒定速率向对岸划去,当水流匀速时,它渡河的时间、发生的位移与水速的关系是()A.水速小时,位移小,时间也短B.水速大时,位移大,时间也长C.水速大时,位移大,但时间不变D.位移、时间大小与水速大小无关正确答案C详细解析小船渡河时参与了顺水漂流和垂直河岸横渡两个分运动,由运动的独立性和等时性知,小船的渡河时间决定于垂直河岸的分运动,等于河的宽度与垂直河岸的分速度之比,由于船以一定速率垂直河岸向对岸划去,故渡河时间一定.水速大,水流方向的分位移就大,合位移也就大,反之则合位移小.2.(多选)在河道宽度为d的河中,水流速度为v2,船在静水中速度为v1(且v1>v2),方向可以选择,现让该船开始渡河,则该船()A.可能的最短渡河时间为dv2B.可能的最短渡河位移为dC.只有当船头垂直河岸渡河时,渡河时间才和水流速度无关D.不管船头与河岸夹角是多少,渡河时间和水流速度均无关正确答案BD详细解析当船头与河岸垂直时,渡河时间最短,为dv1,故A错误;当合速度与河岸垂直时,渡河位移最小为d ,故B 正确;将船的实际运动沿垂直水流方向和水流方向分解,由于各个分运动互不影响,因而渡河时间等于沿船头方向的分运动时间,为t =x 1v 1(x 1为沿船头指向的分位移),显然与水流速度无关,故C 错误,D 正确.3.(2019·山西平遥中学高一下期中)在抗洪抢险中,战士驾驶摩托艇救人,假设江岸是平直的,洪水沿江向下游流去,水流速度为v 1,摩托艇在静水中的航速为v 2,战士救人的地点A 离岸边最近处O 的距离为d ,若战士想在最短时间内将人送上岸,则摩托艇登陆的地点离O 点的距离为( ) A.d v 2v 22-v 21B.0C.d v 1v 2D.d v 2v 1正确答案 C详细解析 摩托艇登陆的最短时间t =dv 2,登陆点到O 点的距离s =v 1t =d v 1v 2,故选C.4.一只小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为v 1=5 m /s,它要渡过一条宽为d =50 m 的河,河水流速为v 2=4 m/s,则( )A.这只船过河位移不可能为50 mB.这只船过河时间不可能为10 sC.若河水流速改变,船过河的最短时间一定不变D.若河水流速改变,船过河的最短位移一定不变 正确答案 C详细解析 当船头垂直指向河岸航行时,渡河时间最短,t min =d v 1=505 s =10 s,B 错误;由于船在静水中的速度大于河水流速,船的实际航向可以垂直河岸,即过河最短位移为s =d =50 m,A 错误;根据运动的独立性,渡河最短时间为10 s,与水速无关,C 正确;若河水流速大于船在静水中的速度,则船过河最短位移大小大于河宽,D 错误.5.(2019·厦门市高一下学期期末)某人划小船横渡一条两岸平行的河流,船在静水中的速度大小不变,船头方向始终垂直于河岸,水流速度与河岸平行,已知小船的运动轨迹如图1所示,则( )图1A.各处水流速度大小都一样B.离两岸越近水流速度越小C.离两岸越近水流速度越大D.无论水流速度是否变化,这种渡河方式耗时最长 正确答案 B详细解析 从轨迹曲线的弯曲形状上可以知道,小船先具有指向下游的加速度,后具有指向上游的加速度,故加速度是变化的,水流是先加速后减速,即越接近河岸水流速度越小,故A 、C 错误,B 正确;根据运动的独立性,船身方向垂直于河岸,这种渡河方式耗时最短,故D 错误. 6.(多选)(2019·山东省实验中学高一下期中)如图2,河水由西向东流,河宽为800 m,河中各点的水流速度大小为v 水,各点到较近河岸的距离为x ,v 水与x 的关系为v 水=3400x (m /s),让小船船头垂直河岸由南向北渡河,小船在静水中的速度大小恒为v 船=4 m/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2A.小船渡河的轨迹为直线B.小船在河水中的最大速度是5 m/sC.小船渡河的时间是200 sD.小船在距南岸200 m 处的速度小于距北岸200 m 处的速度 正确答案 BC详细解析 小船在垂直河岸方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在沿河岸方向上做变速运动,合加速度的方向与合速度方向不在同一条直线上,做曲线运动,选项A 错误;当小船行驶到河中央时水流速度最大,v水=3400×400 m /s =3 m/s,那么小船在河水中的最大速度v max =32+42 m /s =5 m/s,选项B 正确;小船船头垂直河岸由南向北渡河,那么小船渡河的时间是t =d v 船=8004s =200 s,选项C 正确;在距南岸200 m 处的河水速度大小与距北岸200 m 处的河水速度大小相等,根据矢量的合成法则,则两种情况下小船的合速度大小相等,选项D 错误.7.如图3所示为一条河流,河水流速为v ,一只船从A 点先后两次渡河到对岸,船在静水中行驶的速度为v 静,第一次船头向着AB 方向行驶,渡河时间为t 1,船的位移为s 1;第二次船头向着AC 方向行驶,渡河时间为t 2,船的位移为s 2,若AB 、AC 与河岸垂线方向的夹角相等,则( )图3A.t 1>t 2,s 1<s 2B.t 1<t 2,s 1>s 2C.t 1=t 2,s 1<s 2D.t 1=t 2,s 1>s 2正确答案 D详细解析 因为AB 、AC 与河岸的垂线方向的夹角相等,则在垂直于河岸方向上的分速度相等,渡河时间t =du ⊥,所以两次渡河时间相等.设AB 、AC 与河岸夹角为θ,船头向着AB 方向时,沿河岸方向的分速度v 1=v 静cos θ+v ,船头向着AC 方向行驶时,沿河岸方向的分速度v 2=|v -v 静cos θ|<v 1,水平方向上的位移x 1>x 2,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s 1>s 2,故D 正确,A 、B 、C 错误. 8.如图4所示,一条小船位于200 m 宽的河中央A 点处,离A 点距离为100 3 m 的下游处有一危险的急流区,当时水流速度为 4 m/s,为使小船避开危险区沿直线到达对岸,小船在静止水中的速度至少为( )图4A.433 m/sB.833 m/sC.2 m /sD.4 m/s正确答案 C详细解析 小船刚好避开危险区域时,小船合运动方向与水流方向的夹角设为θ,则tan θ=1001003=33,则θ=30°,当船头垂直合运动方向渡河时,小船在静水中的速度最小,在静水中的最小速度v min =v 水sin 30°=2 m/s,C 正确.题型二 关联速度模型9.人用绳子通过光滑轻质定滑轮拉物体A ,A 穿在光滑的竖直杆上,当以速度v 0匀速地拉绳使物体A到达如图5所示位置时,绳与竖直杆的夹角为θ,则物体A实际运动的速度大小是()图5A.v0sin θB.v0sin θ C.v0cos θ D.v0cos θ正确答案D详细解析由运动的合成与分解可知,物体A参与两个分运动:一个是沿着与它相连接的绳子的运动,另一个是垂直于绳子斜向上的运动.而物体A的实际运动轨迹是沿着竖直杆向上的,这一轨迹所对应的运动就是物体A的合运动,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由几何关系可得v=v0cos θ,所以D正确.10.如图6所示,某人用绳通过定滑轮拉小船,设人匀速拉绳的速度为v0,小船水平向左运动,绳某时刻与水平方向夹角为α,则小船的运动性质及此时刻小船的速度v x为()图6A.小船做变加速运动,v x=v0cos αB.小船做变加速运动,v x=v0cos αC.小船做匀速直线运动,v x=v0 cos αD.小船做匀速直线运动,v x=v0cos α正确答案A11.(2019·康杰中学期中)如图7所示,汽车用跨过定滑轮的轻绳提升物块.汽车匀速向右运动,在物块到达滑轮之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7A.物块将竖直向上做匀速运动B.物块将处于超重状态C.物块将处于失重状态D.物块将竖直向上先加速后减速 正确答案 B详细解析 设汽车向右运动的速度为v ,绳子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α,物块上升的速度为v ′,则v cos α=v ′,汽车匀速向右运动,α减小,v ′增大,物块加速上升,A 、D 错误;物块的加速度向上,处于超重状态,B 正确,C 错误.12.(2019·眉山高中下学期期末质检)如图8所示,人用轻绳通过定滑轮拉穿在光滑竖直杆上的物块A ,人以速度v 0向左匀速拉绳,某一时刻,绳与竖直杆的夹角为θ,与水平面的夹角为α,此时物块A 的速度v 1为( )图8A.v 1=v 0sin αcos θB.v 1=v 0sin αsin θC.v 1=v 0cos αcos θD.v 1=v 0cos αcos θ正确答案 D详细解析 人和A 沿绳方向的分速度相等 可得v 0cos α=v 1cos θ 所以v 1=v 0cos αcos θ.13.如图9所示, 一根长直轻杆AB 在墙角沿竖直墙和水平地面滑动.当AB 杆和墙的夹角为θ时,杆的A 端沿墙下滑的速度大小为v 1,B 端沿地面滑动的速度大小为v 2,则v 1、v 2的关系是()图9A.v1=v2B.v1=v2cos θC.v1=v2tan θD.v1=v2sin θ正确答案C详细解析将A端的速度沿杆方向和垂直于杆的方向分解,沿杆方向的分速度为v1∥=v1cos θ,将B端的速度沿杆方向和垂直于杆方向分解,沿杆方向的分速度v2∥=v2sin θ.由于v1∥=v2∥.所以v1=v2tan θ,故C正确,A、B、D错误.二、非选择题14.如图10所示,河宽d=120 m,设小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为v1,河水的流速为v2.小船从A点出发,若船头指向河对岸上游的B点,经过10 min,小船恰好到达河正对岸的C点;若船头指向河正对岸的C点,经过8 min,小船到达C点下游的D点.求:图10(1)小船在静水中的速度v1的大小;(2)河水的流速v2的大小;(3)在第二次渡河中小船被冲向下游的距离s CD.正确答案(1)0.25 m/s(2)0.15 m/s(3)72 m详细解析(1)小船从A点出发,若船头指向河正对岸的C点,则此时v1方向的位移为d,故有v1=dt min =12060×8m/s=0.25 m/s.(2)设AB 与河岸上游成α角,由题意可知,此时恰好到达河正对岸的C 点,故v 1沿河岸方向的分速度大小恰好等于河水的流速v 2的大小,即v 2=v 1cos α,此时渡河时间为t =dv 1sin α,所以sin α=dv 1t=0.8,故v 2=v 1cos α=0.15 m/s. (3)在第二次渡河中小船被冲向下游的距离为s CD =v 2t min =72 m.15.一辆车通过一根跨过光滑轻质定滑轮的轻绳提升一个质量为m 的重物,开始车在滑轮的正下方,绳子的端点离滑轮的距离是H .车由静止开始向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过时间t 绳子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如图11所示.试求:图11(1)车向左运动的加速度的大小; (2)重物m 在t 时刻速度的大小. 正确答案 (1)2H t 2tan θ (2)2H cos θt tan θ详细解析 (1)车在时间t 内向左运动的位移:x =Htan θ,由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得:x =12at 2,解得:a =2x t 2=2Ht 2tan θ.(2)t 时刻车的速度:v 车=at =2Ht tan θ, 由运动的分解知识可知,车的速度v 车沿绳的分速度大小与重物m 的速度大小相等,即: v 物=v 车cos θ, 解得:v 物=2H cos θt tan θ.。
运动的合成与分解实例——小船渡河模型一、基础知识(一)小船渡河问题分析(1)船的实际运动是水流的运动和船相对静水的运动的合运动.(2)三种速度:v 1(船在静水中的速度)、v 2(水流速度)、v (船的实际速度). (3)三种情景①过河时间最短:船头正对河岸时,渡河时间最短,t 短=dv 1(d 为河宽).②过河路径最短(v 2<v 1时):合速度垂直于河岸时,航程最短,s 短=d .船头指向上游与河岸夹角为α,cos α=v 2v 1.③过河路径最短(v 2>v 1时):合速度不可能垂直于河岸,无法 垂直渡河.确定方法如下:如图所示,以v 2矢量末端为圆心,以v 1矢量的大小为半径画弧,从v 2矢量的始端向圆弧作切线,则合速度沿此切线方向航程最短.由图可知:cos α=v 1v 2,最短航程:s 短=dcos α=v 2v 1d .(二)求解小船渡河问题的方法求解小船渡河问题有两类:一是求最短渡河时间,二是求最短渡河位移. 无论哪类都必须明确以下四点:(1)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是:正确区分分运动和合运动,船的航行方向也就是 船头指向,是分运动.船的运动方向也就是船的实际运动方向,是合运动, 一般情况下与船头指向不一致.(2)运动分解的基本方法,按实际效果分解,一般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按水流 方向和船头指向分解.(3)渡河时间只与垂直河岸的船的分速度有关,与水流速度无关.(4)求最短渡河位移时,根据船速v 船与水流速度v 水的大小情况用三角形法 则求极限的方法处理.二、练习1、一小船渡河,河宽d =180 m ,水流速度v 1=2.5 m /s.若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为v 2=5 m/s ,则:(1)欲使船在最短时间内渡河,船头应朝什么方向?用多长时间?位移是多少? (2)欲使船渡河的航程最短,船头应朝什么方向?用多长时间?位移是多少? 解析 (1)欲使船在最短时间内渡河,船头应朝垂直河岸方向.当船头垂直河岸时,如图所示.合速度为倾斜方向,垂直分速度为v 2=5 m/s. t =d v 2=1805 s =36 s v =v 21+v 22=525 m/s x =v t =90 5 m(2)欲使船渡河的航程最短,应垂直河岸渡河,船头应朝上游与垂直 河岸方向成某一夹角α,如图所示. 有v 2sin α=v 1, 得α=30°所以当船头向上游偏30°时航程最短. x ′=d =180 m.t ′=d v 2cos 30°=180523 s =24 3 s答案 (1)垂直河岸方向 36 s 90 5 m (2)向上游偏30° 24 3 s 180 m 2、一条船要在最短时间内渡过宽为100 m 的河,已知河水的流速v 1与船离河岸的距离x 变化的关系如图甲所示,船在静水中的速度v 2与时间t 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则以下判断中正确的是( )A .船渡河的最短时间是25 sB .船运动的轨迹可能是直线C .船在河水中的加速度大小为0.4 m/s 2D .船在河水中的最大速度是5 m/s 答案 C 解析 船在行驶过程中,船头始终与河岸垂直时渡河时间最短,即t =1005 s =20 s ,A 错误;由于水流速度变化,所以合速度变化,船头始终与河岸垂直时,运动的轨迹不可能是直线,B 错误;船在最短时间内渡河t =20 s ,则船运动到河的中央时所用时间为10 s ,水的流速在x =0到x =50 m 之间均匀增加,则a 1=4-010 m /s 2=0.4 m/s 2,同理x =50 m到x =100 m 之间a 2=0-410 m /s 2=-0.4 m/s 2,则船在河水中的加速度大小为0.4 m/s 2,C 正确;船在河水中的最大速度为v =52+42 m/s =41 m/s ,D 错误.3、如5所示,河水流速与距出发点垂直距离的关系如图甲所示,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如图乙所示,若要使船以最短时间渡河,则( )A .船渡河的最短时间是60 sB .船在行驶过程中,船头始终与河岸垂直C .船航行的轨迹是一条直线D .船的最大速度是5 m/s 答案 BD解析 当船头指向垂直于河岸时,船的渡河时间最短,其时间t =d v 2=3003 s =100 s ,A错,B 对.因河水流速不均匀,所以船在河水中的航线是一条曲线,当船行驶至河中央时,船速最大,最大速度v =42+32 m /s =5 m/s ,C 错,D 对.4、(2011·江苏·3)如图所示,甲、乙两同学从河中O 点出发,分别沿直线游到A 点和B 点后,立即沿原路线返回到O 点,OA 、OB 分别与水流方向平行和垂直,且OA =OB .若水流速度不变,两人在静水中游速相等,则他们所用时间t 甲、t 乙的大小关系为 ( ) A .t 甲<t 乙 B .t 甲=t 乙C .t 甲>t 乙D .无法确定 答案 C解析 设两人在静水中游速为v 0,水速为v ,则 t 甲=x OA v 0+v +x OAv 0-v =2v 0x OA v 20-v2 t 乙=2x OB v 20-v 2=2x OAv 20-v 2<2v 0x OAv 20-v 2 故A 、B 、D 错,C 对.5、甲、乙两船在同一条河流中同时开始渡河,河宽为H ,河水流速为v 0,划船速度均为v ,出发时两船相距233H ,甲、乙两船船头均与河岸成60°角,如图所示.已知乙船恰好能垂直到达对岸A 点,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甲、乙两船到达对岸的时间不同B .v =2v 0C .两船可能在未到达对岸前相遇D .甲船也在A 点靠岸 答案 BD解析 渡河时间均为Hv sin 60°,乙能垂直于河岸渡河,对乙船由v cos 60°=v 0得v =2v 0,甲船在该时间内沿水流方向的位移为(v cos 60°+v 0)H v sin 60°=233H ,刚好到达A 点,综上所述,A 、C 错误,B 、D 正确.6、一快艇要从岸边某处到达河中离岸100 m 远的浮标处,已知快艇在静水中的速度图象如图甲所示,流水的速度图象如图乙所示,假设行驶中快艇在静水中航行的分速度方向选定后就不再改变,则( )A .快艇的运动轨迹可能是直线B .快艇的运动轨迹只能是曲线C .最快到达浮标处通过的位移为100 mD .最快到达浮标处所用时间为20 s 解析 快艇的实际速度为快艇在静水中的速度与水速的合速度.由图象可知快艇在静水中为匀加速直线运动,水为匀速直线运动,两速度不在同一条直线上,故快艇必做曲线运动,A 错误,B 正确;当快艇与河岸垂直时,到达浮标处时间最短,而此时快艇做曲线运动,故位移大于100 m ,C 错误;由题图甲可知快艇的加速度为a =ΔvΔt =0.5 m/s 2,最短位移为x =100 m ,对快艇由x =12at 2得:t =2x a= 2×1000.5s =20 s ,即最快到达浮标处所用时间为20 s ,D 正确. 答案 BD。
专题
姓名:
一、小船渡河问题
小船渡河问题一般有渡河时间最短和渡河位移最短两类问题:
(1)渡河时间最短问题
若要渡河时间最短,由于水流速度始终沿河道方向,不能提供指向河对岸的分速度.因此只要使船头垂直于河岸航
行即可.由图3可知,此时t短=V船,此时船渡河的位移x=sin冷,位
移方向满足tan 0=—
V水
(2)渡河位移最短问题(V水VV船) 最短的位移为河宽d,此时渡河所用
时间t=—,船头与
V船sin 0 上游河岸
夹角0满足V船cos 0 = V 水,如图4所示.
【例1】小船在200 m宽的河中横渡,水流速度是2 m/s,小船
在静水中的航速是4 m/s.求:
(1)要使小船渡河耗时最少,应如何航行?
(2)要使小船航程最短,应如何航行?
延伸思考当船在静水中的航行速度V1大于水流速度V2时,船航行的最短航程为河宽.若水流速度V2大于船在静水中的航行速度 V1,则怎样才能使船的航程最短?最短航程是什么?
二、“绳联物体”的速度分解问题
“绳联物体”指物拉绳(杆)或绳(杆)拉物问题(下面为了方便,统一说“绳”)•解题原则是:
把物体的实际速度分解为垂直于绳和平行于绳的两个分量,根据沿绳方向的分速度大小与绳上各点的速率相同求解.
1.合速度方向:物体实际运动方向
2.分速度方向:
(1)沿绳方向:使绳伸(缩)
(2)垂直于绳方向:使绳转动
3.速度投影定理:不可伸长的绳,若各点速度不同,各点速度沿绳方向的投影相同.
【例2】如图5所示,汽车甲以速度V1拉汽车乙前进,乙的速度为V2,甲、乙都在水平面上
运动,拉汽车乙的绳子与水平方向夹角为a求V1 : V2.
练习题
1.关于运动的合成与分解,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合运动的速度大小等于分运动的速度大小之和
B .物体的两个分运动若是直线运动,则它的合运动一定是直线运动
C.合运动和分运动具有等时性
D .若合运动是曲线运动,则其分运动中至少有一个是曲线运动
2.一物体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运动,在相互垂直的x方向和y方向上的分运动速度随时间变
化的规律如图6所示.关于物体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体做曲线运动
B .物体做直线运动
C.物体运动的初速度大小为50 m/s
D .物体运动的初速度大小为10 m/s
3.如图7所示,某人用绳通过定滑轮拉小船,设人匀速拉绳的速度为
向夹角为a,则船的运动性质及此时刻小船水平速度 V x为(
A .船做变加速运动,V x = —V0-
cos a
40
20
O
-20
-40
u/(m ・ s ')
3 4/A
V0,
)
绳某时刻与水平方
B .船做变加速运动,V x = V o cos a
V O C .船做匀速直线运动,V x=
cos a D .船做匀速直线运动,V x= v o cos a
7.下列图中实线为河岸,河水的流动方向如图中
岸N 的实际航线.则其中可能正确的是
^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
v 的箭头所示,虚线为小船从河岸M 驶向对
()
4.如图11所示,物体A 和B 的质量均为m,且分别与跨过定滑轮的轻绳连接(不计绳与滑轮、 滑
轮与轴之间的摩擦)在用水平变力F 拉物体B 沿水平方向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的过程中, 则
()
A .物体A 也做匀速直线运动
B •绳子拉力始终等于物体A 所受重力 C.绳子对A 物体的拉力逐渐增大 D •绳子对A 物体的拉力逐渐减小
5•如图12所示,重物M 沿竖直杆下滑,并通过绳带动小车沿斜面升高•问:当滑轮右侧的 绳与竖直方向成0角,且重物下滑的速率为V 时,小车的速度为() vsin 0
v/cos
C. vcos
T
-h zflk 1
I XJX ・
_■
■
-i ・h
v/si n 6. (2014南•京模拟)小船在静水中速度为4 m/s ,它在宽为200 m ,流速为3 m/s 的河中渡河,
船头始终垂直河岸,如图13所示.则渡河需要的时间为 ()
A. 40 s
B. 50 s 河岸
C. 66.7 s
D. 90 s
水流
8.某小船在静水中的速度大小保持不变,该小船要渡过一条河, 岸.若船行至河中间时,水流速度突然增大,则 ( B .小船航行方向不变
D .小船到达对岸地点不
变
A .小船渡河时间不变 C.小船航行速度不变
9.如图14所示,一条小船位于
渡河时小船船头垂直指向河 )
200 m 宽的河中央A 点处,从这里向下游100/3 m 处有一危
险的急流区,当时水流速度为 4 m/s,为使小船避开危险区沿直线到达对岸,小船在静水 中的速度至少为
11.已知某船在静水中的速率为 平行线,河宽为d= 100 m, (1)欲使船以最短时间渡过河
去,船的航向怎样?最短时间是多少?到达对岸的位置怎样? 船发生的位移是多大? ⑵欲使船渡河过程中的航行距离最短,船的航向又应怎样?渡河所用时间是多少?
B.普 m/s D. 4 m/s
A 4^/3 A.-^ m/s C. 2 m/s
10 .小船在200 m 宽的河中横渡,水流速度为3 m/s, 水中的航速是5 m/s,求:
(1) 当小船的船头始终正对对岸行驶时,它将在何时、
船在静
何处到达对岸? 应如何行驶?多长时间能到达对岸? (sin 37°=
V 1 = 4 m/s,现让船渡过某条河,假设这条河的两岸是理想的
河水的流动速度为V 2= 3 m/s,方向与河岸平行.试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