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动能和势能1讲解

动能和势能1讲解

动能和势能1讲解
动能和势能1讲解

动能和势能1

一、选择题(每题分,计分)

1.自行车是我们熟悉的交通工具,从自行车的结构和使用来看,它涉及不少有关力学的知识.以下各项内容中叙述正确的是 ········································································ ( )

A. 车铃中装有弹簧,使用时利用了弹簧的弹性势能来复位

B. 车轴里的滚珠利用了滚动代替滑动,从而减小了摩擦

C. 坐垫呈马鞍型,它能够增大坐垫与人体的接触面积以减小臀部所受的压强

D. 车的把手上有凹槽、脚踏板凹凸不平,是通过改变接触面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

2.在探究“物体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红同学让同一铁球从斜面的不同高度由静止释放,撞击同一木块,如图所示。该实验是通过观察木块移动的距离来说明铁球对木块做功的多少。下列实验与此实验方法相同的是【】 ······································· ( )

A. 用红墨水在水中的扩散现象来认识分子是运动的

B. 建立牛顿第一定律用“伽利略斜面小车实验”进行研究

C. 用不同的电阻和相同的电源研究电流和电阻的关系

D. 研究光的直线传播时引入“光线”

3.如图所示是火箭发射升空时的情景,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

A. 火箭上升过程中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增大,机械能增大

B. 火箭升空利用了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C. 火箭升空时受到平衡力的作用

D. 火箭升空时受到惯性力的作用

4.喷洒农药的飞机在喷洒农药的过程中,在空中某一高度匀速飞行,则飞机在此过程中( )

A. 动能保持不变

B. 重力势能保持不变

C. 机械能保持不变

D. 机械能逐渐减小

5.下列物理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 ( )

A. 硬币越过“栏杆”是因为空气流速越快压强越大

B. 铁锁下降时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C. 箱子没有被推动时所受的摩擦力大于推力

D. 物体被小球撞击得越远则原来滚动的小球具有的能量越大

6.司机开车上坡前,往往加大油门,以提高汽车的速度,这是为了························· ( )

A. 增大动能

B. 增大势能

C. 增大惯性

D. 减小阻力

7.如图给出的各种现象中,物体动能发生改变的是 ·············································· ( )

A. 运动员把飞来的足球踢出去

B. 小孩匀速从滑梯滑下

C. 核外电子绕原子核匀速转动

D. 刚刚起飞的火箭

8.关于能量及能量之间的转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

A. 火山具有内能,冰山不具有内能

B. 火箭在加速上升时,机械能保持不变

C. 拦河大坝使水位升高,增加了水的重力势能

D. 坠落的陨石在空中划过一道亮光时,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二、填空题(每题分,计分)

9.踢毽子起源于汉代,高承《事物纪原》记:“今时小儿以铅锡为钱,装以鸡羽,呼为毽子,三四成群走踢…”。在如图所示的游戏中,毽子被踢出主要表明________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被踢出后,毽子在上升过程中,其动能________,重力势能________(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在________的作用下,毽子最终会落向地面。

10.2012年8月26日,江苏洪泽湖出现了巨大的龙卷风,形成了如图所示的“龙吸水,景象。龙卷风是一种高速旋转的气流,具有非常大的_________能,其内部的气压___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外部的气压。

11.小明、小华和小丽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时,

小明猜想:物体的动能可能与物体的质量有关.

小华猜想:物体的动能可能与物体的速度有关.

小丽做了如下两个实验分别对两位同学的猜想进行了探究.

实验一:让不同小车分别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下滑,撞击水平面上的同一木块,看哪次木块被推得远(如图所示).

(1)实验中通过观察来比较动能大小的.

实验二:小丽接着又用所提供的实验器材进行实验,探究另一个猜想是否正确.

(2)小丽的做法是.

12.如图是竖直向上抛出的小球上升过程中每隔相等的时间曝光一次所得的照片。从图中可以判断:小球在a、b位置间的平均速度_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在c、d位置间的平均速度;在上升过程中,小球的重力势能________(选填“逐渐增大”、“逐渐减小”或“不变”)。

13.工人只用一只动滑轮将重400N的木箱匀速向上提升,不计摩擦和滑轮重在此过程中,工人所用的拉力大小为 N,木箱的重力势能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14.今年4月20日,四川雅安发生7.0级地震,引发了人们对灾区的高度关注。

(1)地震是地壳变动的形式之一,板块的_________和张裂是引起地壳变动的最主要原因。

(2)5月初,灾区普降暴雨,局部引发山体滑坡。高处滑下的泥石流由于具有巨大的_____能,对灾区群众的生命财产造成新的危害。

15.如图所示,滑轮可以看作是等臂杠杆(选填“A”或“B”);若物体所受重力均为20牛且处于静止状态,不计摩擦和滑轮重力,力F2的大小为牛;物体上升时,它的重力势能 (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16.如图是研究物体的动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本实验是通过观察木块来比较物体动能的大小.要研究动能的大小与质量是否有关,应选用质量的两个球

从的高度滚下(选填“相同”或“不同”).

17.2012年11月,我国自行研制的舰载多用途歼一15战斗机,首次成功起降在中国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舰”上,如图所示。

(1)“辽宁舰”的排水量为6.7×104t,其满载并静止在海面上时,受到的浮力是_______N,排开海水的体积为_______m3。(ρ海水=1.03×103kg/m3)

(2)歼一15在航母上起飞时相对于_____,它是运动的,当它飞离舰时,航母受到的浮力将_____,在起飞上升过程中,歼一15的重力势能将_____。(后两空均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3)歼一15降落着舰后,虽受阻拦索作用并关闭发动机,但飞机仍会向前滑行一段距离,这是因为歼一15具有_____。

18.今天,小明是学校的升旗手,他将一面国旗在国歌声中匀速升到旗杆顶端。

(1)旗杆顶端装有定滑轮,利用它来升国旗,目的是改变;

(2)国旗匀速上升过程中能会逐渐增大;

19.在下列空格中填上动能、势能或弹性势能:

(1)机械手表的发条具有;

(2)风具有;

(3)街道旁边路灯具有.

20.2012年11月25日,“歼·15”舰载机返回“辽宁号”航母上时,虽已关闭发动机,但由

于仍向前滑行。舰载机被航母上的弹性绳钩住,速度迅速减小,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该过程中舰载机的动能转化为内能和弹性绳子的能。

21.如图所示,2013年4月26日,我国在酒泉卫星反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将“高分一号”卫星反射升空.这是我国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的第一颗卫星.在卫星和火箭加速升空过程中火箭的重力势能将,以火箭为参照物,卫星是的.

22.“五一”小长假,同学们去海棠山郊游,在爬山过程中他们的重力势能在不断;爬累了就在树下的影子里休息,影子是由于形成的.

23.神舟十号飞船与天宫一号对接时要完成数百个动作,是通过喷射燃气来实现变轨(改变运行高度,运行方向),这说明力可以;北京测控中心通过与宇航员联络,当神舟十号绕远地点向近地点运动时其动能(选填“增大”“缩小”或“不变”)

24.为捍卫祖国海疆,人民解放军某航空兵大队在南海上举行了多次实兵实战对抗演习.在演习过程中,一空中加油机给某歼﹣10战机进行空中加油,加油后该歼﹣10战机仍以原来的高度和速度匀速飞行,则该战机的动能,机械能(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25.用力向下甩溜溜球,手提悬线不动,溜溜球会上下来回运动.它上升的过程中速度逐渐,重力势能逐渐.

26.如图所示,a、b为竖直向上抛出的小石块在上升过程中动能和重力势能随高度变化的两条图线(不计空气阻力),其中是动能—高度关系图线,小石块上升的最大高度为 m,小石块在最高点时的机械能为 J.

27.如图所示,下面几幅图是课本中的一些实验装置图,请在题中空格处填入相应的内容.

(1)实验甲中抽气机不断向罩外抽气,罩内响铃的铃声越来越小,直到听不见,这说

明;

(2)实验乙是研究滚摆的动能与的相互转化;

(3)实验丙中A管液面上升,此实验证明.

28.以同样速度行驶的大卡车和小轿车,的动能大,所以在同样的道路上,不同车型的限制车速是不同的,大卡车的最大行驶速度应比小轿车 (填“大”或“小”)

三、实验题(每题分,计分)

29.在探究“物体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丽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甲、乙、丙三次实验.让铁球从同一斜面上某处由静止开始向下运动,然后与放在水平面上的纸盒相碰,铁球与纸盒在水平面上共同移动一段距离后静止.

(1)要探究动能大小与物体质量的关系应选用两图;实验中应保证相同,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所采取的具体操作方法是.

(2)选用甲、丙两次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3)该实验是通过观察来比较铁球动能的大小,从而得出结论的.下面的四个实例中也采用这种研究方法的是.

A. 认识电压时,我们可以用水压来类比

B. 用磁感线来描述磁场

C. 探究电功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通过重物提升的高度来判断电流做功的多少

D. 保持电阻不变,改变电阻两端电压,探究电流与电压关系

(4)若水平面绝对光滑,铁球将做运动.

30.如图所示的是探究“动能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

(1)在实验中,物体B被推动的距离能够反映小球A动能的大小,理由是物体B被推动的距离越远,说明小球A对物体B越多.

(2)为了探究动能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应该选用质量(选填“相同”或“不同”)的小球从斜面的(选填“相同”或“不同”)位置由静止释放.

(3)为了探究动能的大小与速度的关系,应该选用质量(选填“相同”或“不同”)的小球从斜面的(选填“相同”或“不同”)高度由静止释放.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分,计分)

1.ABCD

2.A

3.B

4.D

5.D

6.【解析】

试题分析:动能跟物体的质量和速度有关。司机开车上坡前,为了增大上坡的动力,往往加大油门,以提高汽车的速度,这是为了增大动能。故选A。

考点:动能

7.AD

8.【解析】

试题分析:任何物体都具有内能,A错;火箭加速上升时,速度越来越快,高度越来越高,动能和势能都在变化,所以机械能肯定在变化,B错;重力势能的大小与物体质量与物体所处高度有关,质量一定,高度越高,重力势能越大,C对;陨石在空气中燃烧释放的内能转移到空气中和陨石本身,没有转化为机械能,D错。

考点:内能、机械能、动能、重力势能及相互关系。

二、填空题(每题分,计分)

9.力;减小;增大;重力

10.【解析】由于龙卷风是一种高速旋转的气流,速度大,故它具有非常大的动能,当其速度大时,气压就会较小,故内部的气压小于外部的气压。

11.【解析】

试题分析:(1)实验中通过观察木块被推动的距离来比较动能大小的;

(2)要探究小华的猜想,小车的质量不变,让小车从斜面的不同高度处滑下,从而可以得到不同的初速度,可以探究动能与物体的速度的关系.

考点:探究影响物体动能大小的因素.

点评:此题探究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考查了转换法和控制变量法在实验中的

应用,其中注意学习控制变量和改变变量的方法.

12.大于,逐渐增大

13.200N;增加

14.(1)碰撞;(2)动。

15.A;10;增大。

16.【解析】

试题分析:(1)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对外做的功多说明它具有的能量大,小球动能的大小通过它对木块做功的多少来反映;

(2)在实验中采用了控制变量法分别研究动能与运动速度和质量的关系.

(1)小球动能的大小通过它对木块做功的多少来反映,对木块做功的多少又通过小球推开木块的距离来体现,采用了转换法;

(2)小球动能的大小与多个因素有关,实验中采用了控制变量法:让质量不同的小球从斜面的相同高度滚下,控制它的运动速度相同,改变质量,研究动能大小与质量的关系.

考点:探究影响物体动能大小的因素

点评:该题考查了转换法、控制变量法等研究方法在探究实验中的应用,在平时做实验时要多观察,多思考.

17.(1)6.7×1086.5×104(2)航空母舰(或海面等)变小变大(3)惯性

18.【解析】

试题分析:国旗杆上的滑轮为定滑轮,所以利用它来升国旗,可以改变改变施加力的方向;国旗匀速上升过程中,高度增大,国旗的重力势能逐渐增大;

考点:定滑轮及其工作特点;势能的影响因素.

点评:解决此类问题要结合定滑轮的特点及重力势能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19.【解析】

试题分析:(1)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质量、速度.质量越大,速度越大,动能越大;

(2)影响重力势能大小的因素:质量、被举的高度.质量越大,高度越大,重力势能就越大;

(3)影响弹性势能大小的因素:弹性形变程度.弹性形变程度越大,弹性势能就越大.

(1)机械手表的发条发生了形变,所以具有弹性势能;

(2)风是空气的流动形成的,所以风具有动能;

(3)街道旁边路灯具有一定的高度,所以具有重力势能.

考点:动能和势能的概念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动能和势能的概念,属于基本内容,比较简单.

20.【解析】舰载机在甲板上向前滑行是由于它具有惯性的作用;舰载机被弹性绳钩住后的速度减小,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弹性绳伸长时,绳子具有了弹性势能。

考点:运动和力的关系。

21.【解析】

试题分析:(1)火箭加速升空的过程,卫星的速度增大,动能增大,高度增大,重力势能增大,因此卫星的机械能增大.

(2)火箭在加速升空过程中,卫星相对于火箭的位置不发生变化,因此卫星相对于火箭是静止的.

考点: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能量转化的现象

点评:该题以我国发射的“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为问题背景,考查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动能和重力势能的影响因素等知识点,是一道综合题,但难度不大

22.【解析】

试题分析:(1)影响重力势能大小的因素:质量、被举得高度.质量越大,高度越高,重力

势能越大.

(2)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在爬山过程中他们的质量不变,高度越来越大,所以他们的重力势越来越大;

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沿直线传播的光遇到不透明物体,被不透明的物体挡住,在物体后面形成了光照不到的区域,形成了物体的影子.即影子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考点:势能的影响因素;光直线传播的应用

点评:本题考查了影响重力势能的因素和影子的形成原因,本题是一道基础题

23.【解析】

试题分析:①力的作用效果有二:改变物体的形状,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其中运动状态的改变包括速度的变化和方向的变化;

②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③飞船在绕地飞行过程中,动能和重力势能不断转化.

①神舟十号飞船与天宫一号对接时要完成数百个动作,是通过喷射燃气来实现变轨(改变运行高度,运行方向),这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②北京测控中心通过电磁波与宇航员联络;

③当神舟十号绕远地点向近地点运动时,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质量不变,速度变大,所以动能增大.

考点:力的作用效果;信息与信息传播;动能和势能的大小变化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力的作用效果、电磁波的特点和动能的影响因素,属于基本规律的应用,难度不大

24.【解析】

试题分析:动能大小的影响因素:质量和速度,质量越大,速度越大,动能越大;

重力势能大小的影响因素:质量和高度,质量越大,高度越高,重力势能越大;

根据影响重力势能和动能的因素分析能量变化,再根据机械能等于动能加势能来最终做出判断.

歼﹣10战机在空中加油后,其质量增大,速度不变,因此,其动能增大;同时其高度不变、质量增大,其重力势能增大.故其机械能也一定增大.

考点:动能和势能的大小变化

点评:解答此题首先要明确动能和势能的影响因素,再注意分析飞机在加油后,是哪一个量发生了变化,对动能、势能、机械能分别造成了怎样的影响

25.【解析】

试题分析:重力势能和物体被举的高度和物体的重力有关,动能和物体运动的速度和物体的质量有关,溜溜球上升的过程中高度增加,速度减小,故动能逐渐减小,重力势能增大。考点:重力势能、动能

26.【解析】

试题分析:图形横坐标代表石头上升的高度,单位m,纵坐标代表能量,单位J。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叫动能,动能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速度有关,质量越大,速度越大,动能越大;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量叫重力势能,大小取决于物体的质量和高度,质量越大,高度越高,重力势能越大。动能与势能之和叫机械能。石块在上升过程中,质量不变,高度越来越高,所以重力势能越来越大,而速度越来越小,所以动能越来越小,所以a是动能—高度关系图线,b是势能—高度关系图像。小石块在上升过程中,速度越来越小,到达最高点时,速度为0m/s,动能为0J,由图可知,石头上升的最高高度为4m;石头上升到最高点时,速度为0m/s,动能为0J,势能为2J,所以机械能=动能+势能=0J+2J=2J

考点:动能、势能、机械能,图像分析

27.【解析】

试题分析:(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能够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真空不能传声.

(2)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做动能,动能与质量和速度有关;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叫做重力势能,重力势能与质量和高度有关.

(3)在气体或液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

(1)抽气机不断抽出玻璃罩内的空气,罩内响铃的铃声逐渐减小,直到听不见,说明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2)滚摆上升过程中,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增大,动能转化成重力势能;滚摆下落过程中,重力势能减小,动能增大,重力势能转化成动能.

(3)通过B管在A管的上端吹气,A管上端空气流动速度大,压强小,在大气压的作用下,水沿A管上升.

考点:声音的传播条件;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动能和势能的转化与守恒

点评:本题全部来源于课本插图,考查学生对课本插图蕴含物理知识的了解情况,要求学生在平时学习中不要忽略这部分内容

28.【解析】

试题分析:以同样速度行驶的大卡车和小轿车,由于大卡车的质量大,所以动能大;大卡车和小轿车的动能相同,由于大卡车的质量大,所以大卡车的最大行驶速度应比小轿车小.考点:动能大小的比较.

点评:掌握有关物体动能的决定因素的基础知识是解决此题的关键.

三、实验题(每题分,计分)

29.【解析】

试题分析:首先需掌握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速度和质量;

(1)要探究动能大小与物体质量的关系,需保持物体的速度相同;则需使小球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运动;

(2)分析甲、丙两次实验中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得出影响动能的因素;

(3)掌握转换法在实验中的应用,通过对纸盒做功的多少,来体现小球动能的大小;

(4)若运动的物体不受阻力,将永远运动下去.

(1)要探究动能大小与物体质量的关系,应保持小球的速度相同,质量不同,所以应使质量不同的小球从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滚下,因此要选择甲、乙两图;

(2)甲、丙两次实验,球的质量相同,甲滚下的高度大于丙滚下的高度,甲将纸盒推动得更远,说明动能更大,可得质量相同的物体,运动速度越大,它具有的动能就越大;

(3)该实验是通过观察纸盒被撞击后移动的距离来比较铁球动能的大小的,这种方法是转换法;

A. 认识电压时,我们可以用水压来类比,这是类比的方法;

B. 用磁感线来描述磁场,属于建模法;

C. 探究电功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通过重物提升的高度来判断电流做功的多少,采用了转换法的思想;

D. 保持电阻不变,改变电阻两端电压,探究电流与电压关系,采用了控制变量法的思想,所以应选C;

(4)若水平面绝对光滑,铁球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考点:探究影响物体动能大小的因素

点评:此题是探究“物体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考查了转换法和控制变量法在实验中的应用及控制速度的方法,同时考查了动能与物体速度的关系,在总结结论时注意控制的变量,也涉及到了物理中的其他研究方法,要注意理解和区别

30.【解析】

试题分析:(1)物体B被推动的距离越远,说明小球能够对外做的功越多,具有的动能越大;

(2)为了探究动能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应保持小球的速度相同,而质量不同,所以应选用质量不同的小球从斜面的相同位置由静止释放;

(3)为了探究动能的大小与速度的关系,应保持小球的质量相同,而速度不同,所以应该选用质量相同的小球从斜面的不同高度由静止释放.

考点:探究影响物体动能大小的因素

点评:此题是探究“动能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注意转换法和控制变量法在此实验中的应用,同时考查了改变和控制变量的方法

《动能 势能 机械能》说课省级公开课

《动能势能机械能》说课 大家好我是来自四川省都江堰李冰中学的XX老师。接下来呢我将从五个方面,对我的这堂课做一简单的说明。 第一个方面:本章以及本节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第二方面这节课的的教学目标,第三方面本节课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分别是什么。第四方面教学过程及方法第五方面学习方法等五方面。 (一)首先说教材 首先说一下本章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对于能量而言,能量是物理学中非常重要的基本概念。能量的转换和守定律是自然界中一条最基本的规律,是物理学最重要的基础知识之一。教科书之所以要单独开辟一章“机械能和内能”,旨在希望学生对能量有一定的认知。 而这一节的能量是与功紧密相连的一个物理量,同时它又是对后面即将学习认识的内能的的一个铺垫。所以这一节在整个教材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二)教学目标 接着说一下,本节教学内容的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方面: (1)能用实例说明什么是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以及他们大小的影响因素。 (2)知道势能与动能统称为机械能。 (3)认识并理解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能够解释生活中简单的现象。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体验。然后分析总结物体具有动能,重力势能以及弹性势能的条件。从而培养学生观察总结的能力。 (2)通过探究“动能大小的影响因素”“模拟打桩”,还有通过PPT观察总结“弹性势能的影响因素”。以及通过分析单摆的能量转化等教学过程。培养学生的设计实验以及实验探究的能力,小组合作的能力以及分析现象解决问题等方面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实验观察分析,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思维、方法和精神,激发学生对未知领域的探索欲望。 (2)利用从物理走向社会这一环节,主要想激发出学生,想对未知领域的能量的一种去探索的一种欲望。同时树立利用科学知识去造福人类的一种意识。(三)重点与难点 本节的的重点认识动能,势能以及弹性势能这三种能量形式。难点是从功的的角度去认识动能和势能。 四、教学过程及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中都是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的。利用各种手段,例如刚开始利用同学们特别感兴趣的电影引入。立马激发了学生们对去认识能量的一种欲望。在这种氛围下,同学们始终带着一股探究的欲望进入新课,有效的激起了同学们学习的兴趣。紧接着,在每个小的环节的引入,要么同学们利用身边的器材感受,体会动能,势能。以及他们的大小关系。要么利用一些惊险刺激的语言等时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利用学生面亲自体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教案一】第3节 动能和势能

第3节动能和势能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动能势能的概念。 (2)在探究实验中理解影响动能势能的因素。 (3)用能量的初步知识理解分析简单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认识动能势能的存在。 (2)通过归纳概括得到动能势能的概念。 (3)在讨论探究实验中总结影响动能势能的因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探究实验和合作学习,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敢于探索创新的科学精神及交流合作的团队意识。 教学重点: 通过实例说明物体的动能和势能。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探究影响动能和势能大小的因素。 教具: 斜槽,钢球,木块,橡皮筋,压缩弹簧等。 教学过程: 1、引入新课 教师:听一则新闻:《一铁路职工“中弹”昏倒》,为什么小小的馒头能把人砸伤?学完这节课大家自然会明白。 出示斜槽,并演示钢球从斜槽上滚下,在水平桌面上撞击木块,使木块移动了一段距离。让学生分析碰撞过程中,做没做功? 教师:一个物体能够做功,我们就说它具有能量。可见物理学中,能量和功有着密切的联系,能量反映了物体做功的本领。不同的物体做功的本领不同。一个物体能够做的功越多,表示这个物体的能量越大。 2、新课学习 教师:物体具有能量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以后我们将逐步认识各种形式的能量。刚才的实验中钢球撞击木块能够做功,但若将钢球停靠在木块一侧(边讲边演示),这时的钢球并不能推动木块做功。只有运动的钢球才能推动木块做功。我们要是想给他七个名字,叫什么好呢? 学生:动能,运动能…… 教师: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叫做动能。你能举出一些例子吗?

学生:运动的空气、水和各种物体都能够做功,而具有动能。 教师:一切运动的物体都具有动能。运动的物体具有的动能多少不尽相同。如狂风能吹倒大树,而微风只能使树枝摇动。决定物体动能大小的因素是什么呢? 学生:速度、质量。 教师:下面我们来探讨一下。 演示课本实验,实验可分三步: ①将同一个钢球,从斜面不同高度滚下,让学生观察钢球将木块推动的距离。木块被推动的距离不同,说明钢球对木块做的功不同。木块被推动得越远,表明钢球的动能越大。实验说明:从不同高度滚下的网球,具有不同的动能。 ②上面的实验表明钢球从较高处滚下时具有的动能大。那么钢球从不同的高度滚下时有什么不同呢?我们可通过观察实验来得到结论。将质量相同的两个钢球,同时从斜槽的最高点和接近斜槽底部的位置释放。从最高点滚下的钢球能在水平槽上追上从接近底部滚下的钢球。 教师:你得到了什么结论? 学生:物体的动能与速度有关,速度越大,物体的动能越大。 ③换用不同质量的钢球,从同一高度让其滚下,让学生观察钢球推动木块的距离。 教师:你能得出什么条件? 学生:运动物体的质量越大,动能就越大。 教师:运动物体的速度越大,质量越大,动能就越大。 教师:物体由于运动的原因而具有动能,物体还可能由于其他的原因而具有能量。例如,同学们都玩过用橡皮筋弹射纸弹的游戏,拉长的橡皮筋能给纸弹一个力,并推动纸弹移一段距离,从而对纸弹做了功。同样拉弯的弓、压缩的弹簧也能够做功,它们都具有能量,这种能量叫做弹性势能,物体由于弹性形变而具有的能量叫做弹性势能。你还能举出其他的例子吗? 学生:拉长的弹簧,压扁的皮球,弯曲的钢锯条,上紧的钟表发条,撇开的弓等。 将两个性质相同弹簧,压缩到不同的长度。先后将拉紧弹簧的绳烧断,两次砝码被弹起的高度不同。弹簧压得越紧,放松时它做的功越多,表示它的弹性势能越大。 教师:其实被举高的重物,也能够做功。例如:举高的铅球,落地时能将地面砸个坑;举高的夯落下时能把木桩打入地里。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量叫重力势能。重力势能和什么有关呢? 教师:物体的质量越大,举得越高,它具有的重力势能越大。如:举起同样高度的铅球和乒乓球,铅球落下时做的功多,具有的重力势能大。铅球举得越高,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第三节动能和势能导学案

NO:20 第三节动能和势能 学习目标 1.能说出什么是能量,记住能量的单位 2.能说出什么是动能,能运用实验探究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3.能说出什么是重力势能,能运用实验探究重力势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4.能说出什么是弹性势能及影响的因素。 【预习生成】 (一)能量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提到能,你能说出几种来?诸如:。“能”确是物理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能的概念跟功的概念有密切联系。比如:电流能做功,说明具有电能;燃料燃烧放热可以做功,说明具有热能;因此,我们认为:一个物体能 够它就具有。 思考:一个物体具有能量它一定做功吗? 小结:能与功的关系是: 。 (二)动能 1.什么样的物体具有动能? 急流的河水能把石头冲走,流水能做功;飞行的子弹能把木板打穿,飞行的子弹能做功;风 吹动帆船航行,空气流动形成的风能做功。这些物体能做功,它们都具有能。它们的能量由 于才具有的。水由于、子弹由于、空气由于而具有能。 物理学中把而具有的能叫动能。一切运动的物体都具有能。 2.请同学们判断下列物体中哪些物体具有动能。 A、静坐的人; B、足球场上奔跑的运动员; C、炮膛中准备发射的炮弹; D、从飞机上投出的炸弹; E、被电风扇吹动的空气。 具有动能的是:;理由是; 3.动能的大小或多少跟哪些因素有关。 思考: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有: (三)势能 运动的物体具有动能。生活中也有很多物体并没有运动,但是它们也能做功,也具有能。 1.什么样的物体具有重力势能? 人们在打桩时,必须把重锤高高举起,当重锤落下时可以做功,因为重锤受到竖直向下 的重力,重锤下落时沿着重力的方向向下通过了一段距离,所以举高的重锤可以做功,将木

沪科版2020年春八年级下册第十章第六节合理利用机械《第1课时 动能与势能》教案

《第1课时动能与势能》教案 教学目标 1、初步理解动能、势能的概念。 2、探究影响动能和重力势能大小的因素。 3、知道决定动能、势能大小的相关因素;并能解释简单的现象。 教学重点 动能和势能的概念,探究影响动能和重力势能大小的因素。 教学难点 理解势能的概念。 课时安排 1课时 课前准备 钢球、木球、木块、钩码、沙箱、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复习“功”的概念之后指出,列举生活中的水、风、弓等,它们是如何对别的物体做功,引入生活、生产中包含多种多样的“能”;再确定今天要学习的是动能和势能。 二、讲解新知 探究点一动能与势能 1.认识能量。 流动的水可以推动水轮机做功;风可以推动帆船前进而做功;张开的弓可以使箭射出而做功;等等。 物理学中,一个物体能够对别的物体做功,即它具有做功的本领,我们就说它具有能量。因此,流动的水、风,张开的弓都具有能量。能量这个概念与前面学过的功的概念有着密切的联系,物体做功的过程就是能量转化的过程,一个物体能够做的功越多,表示这个物体具有的能量就越大。打个比方,一家企业对外能够支付的钱越多,就表示这家企业的资金越雄

厚。 2.动能与势能。 我们周围的能量形式多种多样,最常见的是动能与势能;我们先来认识几个具有动能和势能的物体做功的实例。 (1)风吹帆船航行;急流的河水把石块冲走;运动的钢球把木块推开。这些都是运动的物体对外做功的实例,表明运动的物体具有能量。 (2)人在打桩时,先把重锤高高举起,重锤落下就能把木桩打入地里;铅球从高处落下时能把地面砸个坑。重锤和铅球由于被举高而能够对外做功,表明被举高的物体具有能量。 (3)弓被拉弯后能把箭射出去,弹簧被压缩后能把压在它上面的物体弹起,弓和弹簧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能够对外做功,表明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具有能量。 概念规律: (1)物体由于运动具有的能叫作动能。 (2)势能分为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叫作重力势能;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具有的能叫作弹性势能。 探究点二影响动能和势能大小的因素 1.探究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 问题:物体动能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呢? 猜想:学生猜想…… 探究: (1)将木板放在光滑斜面下的水平桌面上,将木块放在木板上,分别让同一钢球从不同的高度(h1和h2)由静止开始向下运动,撞击木块,记下木块被撞击后运动的距离。 (2)分别让体积相同的实心木球和钢球从同一高度(h)由静止开始向下运动,撞击木块,记下木块被撞击后运动的距离。 (3)把数据记入下表,并比较各组数据。 序号下滑物体下滑高度/cm木块运动的距离/cm 1钢球15 4.5 2钢球258.3 3木球20 2.2 4钢球20 6.6

第十一章 第三节 动能和势能

第八章运动和力单元测试 试卷考试时间6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命题人:米凤山 一、选择题(本题共22小题,共48分。1~18题为单选题,每题2分;19~22题为多选 题,每题3分,漏选得2分,错选得0分,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入下表中)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答案 题号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答案 1、打木桩的重锤自由下落时,关于它的动能和势能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动能不变,势能不变 B.动能增大,势能不变 C.动能增大,势能减小 D.动能减小,势能增大 2、质量较大的鸽子与质量较小的燕子,在天空中自由翱翔,如果它们的动能相等,那么() A.燕子比鸽子飞得快 B.燕子比鸽子飞得慢 C.燕子与鸽子飞得一样快 D.无法比较 3、一个物体在平衡力的作用下() A.它的动能一定不变 B.它的重力势能一定不变 C.它的弹性势能一定不变 D.无法确定 4、关于弹性势能的说法正确的是() A.橡皮泥的形变越大,它具有的弹性势能越大 B.弹簧的弹性越大,它具有的弹性势能越大 C.弹簧越长,它具有的弹性势能越大 D.对于给定的弹簧来说,它的弹性形变越大,它具有的弹性势能越大 5、如图所示,小明在玩蹦蹦杆,在小明将蹦蹦杆中的弹簧向下压缩的过程中,小明的重力势能、弹簧的弹性势能的变化是() A.重力势能减小,弹性势能增大 B.重力势能增大,弹性势能增大 C.重力势能减小,弹性势能减小 D.重力势能增大,弹性势能减小

6、关于重力势能的说法,正确的是() A.质量大的物体,重力势能一定大 B.被举得高的物体,重力势能一定大 C.质量相等的物体,被举得越高,重力势能就越大 D.质量相等的物体,速度越大,重力势能就越大 7、下列情况中,物体既具有动能又具有重力势能的是() A.海面上航行的轮船 B.空中飞行的子弹 C.吊在天花板上的电灯 D.拉长的橡皮筋 8、我国成功研制的超音速反舰导弹,因为它接近敌舰的速度极快,故很难拦截,导弹发射后,若敌舰侥幸将其拦截击中,但导弹的残骸仍能以极高的速度横扫敌舰,给其以重创,高速飞行的导弹残骸能有这么大的威力,是因为它们具有:() A、较大的动能; B、较大的势能; C、较大的质量; D、较大的外形。 9、“跳远”是一项体育运动。跳远运动员在比赛中都是先助跑一段距离后才起跳,这样做:() A、增大了跳远运动员的惯性; B、减小了跳远运动员的惯性; C、增大了跳远运动员的动能; D、减小了跳远运动员的动能。 10、我国发射“神舟6号”载人飞船完成科学实验任务后,准确返回,安全着陆,若飞船穿越大气层时,有一段匀速降落的过程(飞船质量不变),则在此过程中飞船的:() A、动能减小,势能增大; B、势能减小,动能增大; C、动能不变,势能减小; D、动能减小,势能不变。 11、一架飞机在投放救灾物资的过程中,保持飞行高度不变,飞行速度不变,则飞机的:( ) A、重力势能不变,动能减小; B、重力势能减小,动能不变; C、动能和重力势能均减小; D、动能和重力势能均不变。 12、自行车沿斜坡匀速驶下的过程中,它的:() A、重力势能减小,动能增大; B、重力势能减小,动能不变; C、重力势能减小,动能减小; D、重力势能增大,动能不变。 13、下列关于物体动能或势能的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物体小于乙物体被举的高度,则甲物体的重力势能比乙物体大 B.拉长的弹簧一定比压缩的弹簧弹性势能大 C.高速飞行的子弹一定比缓慢航行的轮船的动能大 D.很大速度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行驶的汽车,它的动能和势能都保持不变

认识动能和势能-教案

南塗中学九年级物理教案 13.4认识动能和势能(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⑴知道什么是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机械能。 ⑵知道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分别与哪些因素有关, 2.过程与方法 ⑶通过描述所观察各种能量现象的主要特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 ⑷通过探究动能和势能分别跟哪些因素有关,学习运用控制变量研究问题的方法,进一步加强科学方法教育。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⑸通过探究实验和合作学习,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敢于探索创新的科学精神及交流合作的团队意识。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动能和势能的概念;探究影响动能的因素. 难点:势能的概念 教学课时:1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老师讲述故事,提示学生思考相关的问题。 (1)《小子弹和大石头》:抗日战争期间,一天,日军进攻我军,火力很猛,我军的子弹快要打光了。“准备大石头,节约子弹!”我军连长发出了命令。战士们立即利用战斗间隙,把一块块石头搬到战壕前沿。“敌人进攻了,滚石头!”连长又发出了命令。战士们用力向下一推,几百块巨大的石头从山头滚下,犹如发生了山崩,砸得日军死的死,伤的伤,龟缩到山脚下面去了。滚下的石头为什么具有这么大的杀伤力? (2)一铁路职工“中弹”昏倒:一乘客从疾驰的火车里扔下一个小小的馒头,正好砸在一位在铁路边值班的工人的头上,这位工人当即昏倒。为什么小小的馒头能把人砸伤?学完这节课大家自然会明白。 二、进行新课 1.什么是能 让学生仔细观察教材上的图13-19,讨论分析: (1)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是什么? (2)这些物体是否能够做功?你判断的依据是什么? (3)从功的角度来看,这些图片有什么共同特点?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给出“能量”的定义。再引导学生列举一些生活和自然界中物体做功事例,让学生正确认识、感悟“能量——物体能够对外做功,就说这个物体具有

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11章 第3节 动能和势能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第十一章第3节《动能和势能》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能通过实例从做功的角度描述能量。能说出能量与做功的关系。记住能的单位。 2.能利用实例或实验初步认识动能、势能的概念,并能运用其解释相关的现象。 3.能通过实验探究,了解动能、势能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认识动能势能的存在,通过归纳概括得到动能势能的概念。 2.在了解动能、势能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活动中,学会用科学探究的方法研究物理问题。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具有从能量的角度分析物理问题的意识。 2.通过科学探究,使学生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探究方法,发展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形成尊重事实、探索真理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 本节内容由“动能”“势能”两部分构成。其中,动能、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概念的引入均以能做功的物体具有能量的思想为基础。教科书先简单介绍功和能的关系,然后通过大量实例让学生感受到动能、势能的存在。 影响动能和势能大小的因素是本节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其中涉及测量量的转换问题。教科书安排了相应的实验,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认识动能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这个实验是进一步认识势能的基础,可以引导学生利用身边的器材设计实验,加强他们的实践体验。 教学重点:影响动能和势能大小的因素。 教学难点:影响动能和势能大小的因素。 三、教学策略 首先在学生学过的功的知识的基础上,直接从功和能的关系引入了能量的初步概念,不追求严密性,这是因为初中只要求学生对能量的概念有初步的认识。接着列举了风、流水等能够做功,以便使学生对运动物体具有能量形成比较清楚的具体印象,同时也为讲水能和风能的利用埋下伏笔。由此引出了动能的概念,用实验说明动能的大小跟速度、质量的关系,能够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势能的教学也是从做功的角度先引入势能概念,再由实验或观察生活中的现象学习决定势能大小的因素。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十一章 第三节 动能和势能 检测题

第三节动能和势能检测题 1.把上紧发条的玩具车放置在水平桌面上,玩具车由静止开始加速跑动,此过程中玩具车能量的变化情况是 A.弹性势能减小,动能增大 B.弹性势能减小,动能减小 C.弹性势能增大,动能增大 D.弹性势能增大,动能减小 2.据报道,一辆横穿铁路的拖拉机,因故障而停在铁道上,此时远处驶来一列火车,尽管司机及时采取紧急制动措施,但缓慢驶进的列车还是将拖拉机撞飞了,这是因为火车的 A.动能很大B.速度很大 C.势能很大D.功率很大 3.小明乘坐直达电梯从一层匀速上升至商场顶层的过程中,他的 A.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增大 B.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减小 C.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增大 D.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减小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用同样的速度抛出去的铅球和乒乓球具有相等的动能 B.重力势能相等的物体一定在同一高度上 C.两辆相同的汽车,行驶在同一条公路上,它们具有相等的动能 D.同一物体的弹性形变越大时,它所具有的弹性势能也越大 5.骑自行车上坡前,一般要加紧蹬几下,这是为了 A.增大惯性 B.增大动能 C.增大势能 D.增大冲力 6.物体在平衡力的作用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具有的机械能一定不变 B.具有的动能一定不变 C.具有的重力势能一定不变 D.无法判断 7.如图所示,青蛙从跳起到落地的过程中,它的重力势能( ) A.一直增大 B.一直减小 C.先增大后减小 D.先减小后增大 8.下列物体具有弹性势能的是( ) A.在水平公路上行驶的小轿车 B.悬挂在天花板上的电灯 C.被拉开的弹弓 D.在空中飞行的飞机 9.如图所示,小伟在玩蹦蹦杆,蹦蹦杆中的弹簧向上弹起的过程中,小伟的重力势能、 弹簧的弹性势能的变化是( ) A.重力势能减小,弹性势能增大 B.重力势能增大,弹性势能减小 C.重力势能减小,弹性势能减小 D.重力势能增大,弹性势能增大 10、利用下图研究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让静止的小钢球从斜面滚下,观察木块被推动的距离。关于该实验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该实验的设计思路是采用转换法,用木块移动的距离来表示动能的大小 B.该实验研究的基本方法是控制变量法,如分别控制小球滚下的高度、小球的质量等 C.在实验器材的选择时,可以不考虑斜面的光滑程度、被撞木块的质量和软硬等因素 D.在实验过程中,让同一小球从不同高度滚下,目的是为了让小球获得不同的运动速度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同步测试-第10章 第6节 合理利用机械能 第1课时 动能和势能

课时作业(十六)A [第十章第六节合理利用机械能第1课时动能和势能] 一、选择题 1. 关于能的概念,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一个物体能够做的功越多,这个物体具有的能量越多 B. 动能、势能及机械能的单位都是焦耳 C. 用线悬挂着的静止的小球没有做功,所以小球不具有能 D. 在空中飞行的子弹,具有做功的本领,所以具有能 2. 下列加点的物体中,具有弹性势能的是链接例1方法指导( ) A. 弓.开如满月 B. 箭.去似流星 C. 云.来云又往 D. 蜻蜓 ..立竿头 3. 上紧发条的玩具车在水平桌面上由静止开始运动,运动所需的能量来源于( ) A. 动能 B. 电能 C. 重力势能 D. 弹性势能 4. 如果汽车、摩托车与列车三种车辆的速度相等,下面按照它们的动能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 汽车、摩托车、列车 B. 列车、汽车、摩托车 C. 摩托车、汽车、列车 D. 汽车、列车、摩托车 5. 若甲物体比乙物体速度大,则( ) A. 甲的动能一定比乙大 B. 乙的动能一定比甲大 C. 动能一定相等 D. 缺少条件,无法比较 6. 扬州城区的高层建筑越来越多,但高空抛物却存在巨大的安全隐患,因为高处的物体具有较大的( ) A. 弹性势能 B. 重力势能 C. 体积 D. 阻力 7. 下列事例中,物体的重力势能变大了的是链接例3方法指导( ) A. 铁球从斜面顶端滚下来 B. 骑自行车冲上坡顶 C. 飞机在高空水平飞行 D. 立在山顶上的石头

8. 为了研究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课本中设计了“小钢球撞木块”的实验(如图16-K-1所示),让静止的小钢球从斜面滚下,观察木块被推动的距离.关于该实验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链接例2实验点拨( ) 图16-K-1 A. 该实验的设计思路是采用转换法,用木块移动的距离来表示小钢球动能的大小 B. 该实验的基本研究方法是控制变量法,如分别控制小球滚下的高度、小球的质量等 C. 在选择实验器材时,可以不考虑斜面的光滑程度、被撞木块的质量和软硬等因素 D. 实验过程中,让同一小球从不同高度由静止滚下,目的是让小球获得不同的运动速度 9. 小明用如图16-K-2所示的装置探究“重力势能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16-K-2 A. 实验研究对象是小方桌 B. 让同一木块从三个不同的高度由静止下落 C. 让质量不同的木块从不同的高度由静止下落 D. 用小方桌下陷的深度来表示木块重力势能的大小 10. 小华用如图16-K-3所示装置做“探究弹性势能大小与形变程度关系”的实验,实验时将钢锯条末端压下一定距离后释放,观察棋子跳起的高度.以下设计方案可行的是( ) 图16-K-3 A. 只改变棋子的位置,重复做几次实验 B. 只改变棋子的数量,重复做几次实验 C. 只改变钢锯条伸出桌边的长度,重复做几次实验 D. 只改变钢锯条末端扳下的距离,重复做几次实验 11. 小明从家里去上学,如图16-K-4所示是他在上学路上的路程-时间图像.请你判断小明在哪一段时间内动能最大链接例3方法指导( )

八年级物理《动能和势能》评课稿

星期四听老师的公开课 - 动能和势能的温度,所以我受益。温老师设计的每个实验,每种语言的融合,选择每一种情况,都展示了老师的聪明才智的温暖。整个班级容易理解,氛围轻松活跃,师生积极互动,达到教学目标。 在教学过程中有很多实验,讨论,演讲和示范,展示了教室的丰富性,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要作用,使教室生活起来。 文老师通过飞机在空中飞行视频,容易引导飞机的运动有能力做工作,然后通过各种能量和形式的存在的例子;然后影响动能,势能因子探讨实验,和学生巧妙的交互,使学生体验动能,潜能和什么因素,使动能,势能和什么因素相关的教学活动非常简单。控制变量法,转化法在教学中的渗透,使学生再次巩固实验探索的方法。小组实验的学生,老师的示范实验,与主题密切相关,刺激学生对学习的兴趣。 本课从感知的概念到概念的概念形成的概念巩固到概念的概念的类后,我提供了非常有效的教学灵感。 这一课展示了新课程教学哲学的魅力,我想从这三个方面评价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一,从老师的领导角色。老师走下讲台,与学生讨论学习过程中发现的问题,鼓励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学生分享成功的探索活动带来的喜悦。例如,课堂开始的时候,老师通过小型过山车考试的示范,使学生回答知识知识,学生有了答案,突然回答了很多形式的能量,老师对黑板做记录。然后告诉学生,我今天也准备了几种能量,让学生分类。学生通过分类聪明导致本课的主题。显示教师组织的温暖老师,掌握教室的能力。 二,从学生的主要角色。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思考,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教学理念,真正实现学生学习风格的变化。学生在课堂学习表现是积极的,学生学会投资高达90%以上。在本课中,学生积极合作,主动学习,手脚,主动探索,敢于表达自己不同的观点,表明老师在平常教学中激发学生的身体兴趣,所以学生真的向上移动,探索,合作学习能力。 第三,从教育,教学和教育的性质,关心所有学生的发展。例如,当学生讨论演讲时,老师关心的是学生的前面,但也注意到后面的学生,也就是照顾女孩,还要考虑到男孩;导游的实验,温度老师参加每组学生和他们的交流讨论,并及时地给予肯定的语言,如你真的强大!真的很棒!,你是非常好的表现!这提高了所有学生的学习勇气和信心,从而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当然,对于整个班级的表现细节,我个人认为会有一些不同的想法,教学量太大,教学时间为45分钟,结束的教室有点仓促,为动能势能可分为两类完成。 当然,有缺陷的,这不影响老师在这一节的示范课显示的风格和魅力,因为有一个温柔的老师这么扎实的基础和独特的技能,特别是积极的参与和互动的学生,使本课仍然是一个罕见的好课。

公开课动能和动能定理教案

动能和动能定理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动能的定义式,会用动能的定义式进行计算。 (2).理解动能定理及其推倒过程,知道动能定理的适用范围。 (3).利用动能定理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 (1).运用归纳推导方式推导动能定理的表达式。 (2).对比分析动力学知识解决问题与动能定理解决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动能定理的演绎推导.感受成功的喜悦,培养学生对科学研究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 动能的概念 三、教学难点 对动能定理的理解和应用 四、教学过程 1.复习上节课所学 重力势能变化重力做功(1) (功是能量变化的量度。) 物体能量的变化往往跟力做功相关联。弹性势能变化弹力做功 动能变化合外力做功 (2)从我们的日常生活经验知道,速度变化越大,动能变化越大即合外力对物体做功越多。 (3)通过上节课的实验探究得出结论:合外力所做的功和速度的平方成正比。 即W∝V2 本节课我们再沿另一条线索探索物体动能的表达式,如果两者相互支持,我们就可以做出比较正确的结论。 2.影响动能的因素 (1)根据动能的定义和日常生活经验,我们知道速度是影响动能的一个重要因素的。 (2)情景一,有一个小球以速度V迎面滚来 情景二,视频中石球以速度V迎面滚来.

速度相同的两个球迎面向我们滚过来,面对不同的球体为何人会做出不同的反应这两个球体都因为运动而具有动能,那么它们的动能是否相同 因为两个球具有的能量不一样,因为运动而具有的这种能量叫做动能。 结论:石球的的动能很巨大,物体的质量也是影响动能大小的一个重要因素。 3. 问题情景:在光滑水平面上有一物体的质量为m ,在与运动方向相同的恒力F 的作用下发生一段位移L,速度由v1增加到v2,如图所示. 提出问题: (1) 物体受到的合外力是:F 合=F (2)合外力对物体所做的功是:W=F ×L (3)物体的初速度、末速度、位移之间有: 2 122v v -=2aL (4) 结合上述三式你能综合推导得到什么样的式子 推导:这个过程中,力F 所做的功为W=FL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ma 而2 122 v v -=2aL,即 L=a v v 22122- 把F 、L 的表达式代入W=FL,可得F 做的功W=a v v ma 2) (212 2- W = 21222 121mv mv - 结论: 2 1mv 2 是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物理量,表现在: 1. 这个式子中包含了影响动能的两个因素:m 和v 2. 这个过程终了与开始的差,正好等于力对物体做的功 3. 这个量涵盖了我们上节课探究得到的结论W∝V 2 4.根据这段时间一系列的探究:质量为m 的物体,以速度v 运动时的动能为Ek E k =2 1mv 2 总结:(1)物体的动能等于物体质量与物体速度的二次方的乘积的一半. (2)动能的标矢性:标量,没有正负. v 1 v 2

九年级物理:动能和势能(教学设计)

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教材 物理教案( 2019 — 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 ) 学校: 年级: 任课教师: 物理教案 / 初中物理 / 九年级物理教案 编订:XX文讯教育机构

动能和势能(教学设计) 教材简介:本教材主要用途为通过学习物理知识,可以让学生培养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对事物的理解认识也会有一定的帮助,本教学设计资料适用于初中九年级物理科目, 学习后学生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本内容是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的编写,可以放心修改调整或直接进行教学使用。 教学目标 1、了解能量的初步概念. 2、知道什么是动能及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 3、知道什么是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及影响势能大小的因素. 4、能举例说明物体的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 5、能用动能、势能大小的因素解释简单的现象. 6、通过演示实验、生活中的现象归纳和总结,提高学生观察、比较、想象、归纳的能力. 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首先在学生学过的功的知识的基础上,直接从功和能的关系引入了能量的初步概念,不追求严密性.这是因为初中只要求学生对能量的概念有初步的认识.教材列举了风、流水等能够做功,以便使学生对运动物体具有能量形成比较清楚的具体印象,同时也为讲水能和风能的利用埋下伏笔.由此引出了动能的概念,用实验说明动能的大小跟速度、质量的

关系,能够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势能的教学也是从做功的角度先引入势能概念,再由实验或观察生活中的现象学习势能的大小的决定因素.最后,教材给出了机械能的概念,并指出动能、势能、机械能的单位和功的单位相同,都是焦耳. 教法建议 对于能量的引入,可以从一些涉及能量的词中,知道“能”是重要概念.再联系做功的知识,列举实例如课本上的实例和演示小实验. 用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让学生列举运动物体能做功的现象,并分析这些不同事物的相同点,进而得出运动的物体具有的能量是动能的结论.进一步用实验或多媒体资料发现动能大小的决定因素,并进而用学到的知识,即动能定义、动能大小的决定因素来分析和解释生产和生活中的现象. 对于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的学习,也用同样的方法,可以设计与动能相同的学习框架,让学生用科学探究的方法学习,同时学生可以加深体验学习物理的方法和感觉到学习物理的乐趣. 对于机械能的学习,可以用学生阅读课本或提供给学生的阅读材料,教师进行总结,注意要用联系实际的事例使学生能够分析机械能的实际问题,并理解统称为机械能中“统称”的含义.

八年级下册物理第3节 动能和势能(教案)

第3节动能和势能 师院附中李忠海 【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出自郑燮的《新竹》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动能和势能的基本概念,并能识别具有动能和势能物体的事例. 2. 理解动能、势能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 二、过程与方法 1.熟练掌握分类法、控制变量法等具体的研究方法. 2.通过参与科学探究活动,培养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使学生通过知识的探索过程形成研究探索的意识和敢于创新的精神. 2.在与小组成员一起探索的过程中,养成与人共处、协作学习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动能和势能的概念;动能和势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教学难点】探究动能和势能的影响因素. 【教具准备】斜面(光滑的长木板)、钢球(大、小钢球各一个)、木块、刻度尺、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课时】1课时 【巩固复习】 教师引导学生复习上一节有关功率的知识,并讲解学生所做的课后作业(教师可针对性地挑选部分难题讲解),加强学生对知识的巩固. 【新课引入】 教师演示实验,请同学们认真观察,并思考:小球对木块做功了吗? 实验操作:让一个小球沿桌面滚动,撞击木块,使木块移动了一段距离. 生:做了功.

师小球能够对外做功,它有能量吗? 生:(齐声回答)当然有能量. 师运动的物体有什么能量?有什么特点?这正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问题. 【进行新课】 能量 师一个物体能够对外做功表示这个物体具有能量,简称能,能量的单位与功的单位相同,也是焦耳(J).下面请大家说说生活中都有哪些种类的能量? 生1:生活中常见的能量有电能、太阳能、风能、水能、热能等. 生2:我所知道的还有化学能、核能. 师很好,生活中能量无处不在,人们就是利用能量来做功的,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生活中一些常见事例中的能量.(教师用多媒体展示动能、势能的事例)事例:①汹涌的洪水冲击泥石流前行; ②树枝上的苹果; ③拧紧发条的玩具车; ④提起在高处的打桩机重锤; ⑤被射箭运动员用力拉弯的弓; ⑥行驶的汽车. 师上面的这些物体都具有能量,请大家分析、讨论并提出分类的方案,说出你的依据.(提示学生从运动和静止的角度分) 生:(讨论中)方法一:从运动和静止的角度分: 方法二:从自然和人为的角度分: 师很好,同学们从方法分类中,发现一些物体运动时具有能量,另外一些物体尽管静止,但也储存了能量,下面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动能和势能.(引出动能和势能)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 第3节 动能和势能 初中八年级下册物理教案教学设计教学反思人教版

教学过程设计

新课活动3:高举的铁柱砸碎泡沫块; 活动4:流动的水撞击乒乓球。观察、思 考、交流 结论。激发学生的学 习兴趣。 二、探 究 新 知一、能量 1.定义:物体能够对外做功,表示这个物体具 有能量,简称能。 2.单位:焦耳 二、动能 ◆探究活动1: 请同学们观察下面的图片,这些具有能量的 物体,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1.定义: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做动能。 ◆探究活动2: 问题:通过以下图片和生活实例猜猜动能可能跟 哪些因素有关? 实验:选取下列图片中所示的实验器材: 质量不同的金属柱木块斜面 思考: (1)动能的大小是通过什么形式体现出来的呢? (2)在实验的过程中,需要研究的物理量是什么? (3)通过什么方法来实现的呢? 2.影响因素:物体的速度和质量 运动物体的速度越大,质量越大,动能越大。 想想议议:(课本P68) 请用物理学的术语解释: 1.为什么要对机动车的行驶速度进行限制? 2.为什么在同样的道路上不同车型限速不同? 归纳、 总结 思考、 交流 归纳、 总结 观察、 思考、 交流 合作、 交流、 操作 思考、 交流、 分析、 归纳、 总结 思考、 交流 通过学生对照 片的观察思考,总结 得出能量的概念。 通过教师的问 题设置,进一步激发 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学生归纳 总结,让学生进一步 体会物理概念的得 出过程。 学生通过不同 实验现象的对比,进 行猜想,体会物理分 析问题的方法。 进行探究实验, 体会物理思想和方 法。 学生带着问题进 行实验,可以对实验 理解得更加深刻。 体会物理概念的 建立过程。 在归纳总结的过 程中,体会物理概念 的建立过程。 重力势能的影响因 素。

(最新)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十一章第3节 动能和势能》省优质课一等奖教案

《动能和势能》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1.本节内容由“动能”和“势能”两部分构成。 2.功和能有密切联系,本节内容既密切联系前面所学过的运动、重力、弹力等知识,还注意引导学生观察生产、生活中的能量现象,是后面学习其他各种形式的能以及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的基础。 3.教科书通过大量实例让学生感受到动能和势能的存在,并安排了相应的实验让学生定性认识动能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还引导学生利用身边的器材设计实验,认识势能的大小,加强了他们的实践体验能力。 二、学情分析: 1、在前一段的科学学习中,学生对“能量“这一词眼已不间断 地有所认识,这是学生学习动能和势能的认识基础; 2、学生对生活现象当中蕴含的一些科学知识颇有兴趣,这是学 生学好本课知识的兴趣基础; 3、学生已具备了科学实验探究意识及方法,乐于运用身边的器 材来设计实验来探究其中的物理道理,具备了一定的合作与交流意识,为教师课堂上的顺利指导奠定了基础;

4、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动手能力参差不齐,分组探究时要注意按 照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合理搭配,做好分工与合作。三、教学思路: 本节课的主体思路:利用思维导图为主线的方式,采用先统后分的思路,先从能量这一大概念入手,通过引导学生对能量进行分类得出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的概念,然后通过实验探究得出影响动能和势能的因素。以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能量、机械能、动能、势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的概念及相互间的包含与被包含关系有较清楚的认识。同时用彗星撞地球为第二条主线,依次引出课题、动能的应用以及最后的课后练习题形成首尾呼应,使整堂课思路清晰,内容完整。另外以观察现象为过程方法线,在一定的情景下通过学生的活动解决问题,从而转化为学生的认知,通过针对训练把学生的认识运用到实际的生活中,从而提高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四、教学用具: 多媒体、平抛装置(斜槽、水平纸板),钢球、玻璃球,面粉,橡皮筋、足球、子弹等。 五、教学过程:

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第三节动能和势能

宝坻区中小学课堂教学教案授课教师: 授课时间: § 11?3动能和势能 1.知道动能和势能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并能结合实例说明。 2?经历探究影响动能和势能大小因素的实验过程; 3?在经历实验得出动能和势能概念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初步分析能力和 概括能力。学会探究、综合、归纳的科学方法。 教学重点实验探究动能和势能的决定因素; 教学难点 培养从能量的角度分析物理问题的意识。 教学方法讨论法、观察法、实验法 教学手段PPT课件课时1课时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引入 新课 ?问题引入: 为何小小的馒头能造成如此大的伤害? MA** 一铁窜职工'申卵?号旳 ?探究活动1 : 请同学们观察下面的图片,它们具有哪些共 观察、 思考、 交流 观察、 思考、 交流 同点?

思考: (1) 动能的大小是通过什么形式体现出来的呢? (2) 在实验的过程中,需要研究的物理量是什么 ? (3) 通过什么方法来实现的呢? 2 .影响因素:物体的速度和质量 运动物体的速度越大,质量越大,动能越大。 想想议议: 、能量 二、探究 新知 1 ?定义:物体能够对外做功,表示这个物体具 有能量,简称能。 归纳、 总结 2 ?单位:焦耳 二、动能 ?探究活动2 : 请同学们观察下面的图片,这些具有能量的 物体,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1.定义: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 叫做动能。 ?探究活动3: 问题:通过以下图片,猜猜动能可能跟哪些因素 有关? 实验:选取下列图片中所示的实验器材设计实 验,验证你的猜想并利用讲台上的对应实物展示 探究过程。 思考、 交流 总结 观察、 思 合作、 交流、 操作 思考、 交流、 分析、 归纳、 轿车相撞 赛车相撞 火车相撞 实验器材: 质量不同的小球

高中物理7.8机械能守恒定律优质课公开课教案

8 机械能守恒定律 本课教学从动能和势能的复习入手,引导学生观察生活现象,思考动能和势能的变化之间的关系.机械能守恒定律是本章教学的重点内容,重点是使学生掌握物体系统机械能守恒的条件;能够正确分析物体系统所具有的机械能;能够应用机械能守恒定律解决有关问题.进而利用动能定理推导出机械能守恒定律的表达式. 分析物体系统所具有的机械能,尤其是分析、判断物体所具有的重力势能,是本节学习的难点之一.在教学中应让学生认识到,物体重力势能大小与所选取的参考平面(零势面)有关;而重力势能的变化量是与所选取的参考平面无关的.在讨论物体系统的机械能时,应先确定参考平面.要启发学生注意,势能的变化是由于重力或弹力做功而引起的.如果重力作为外力对物体做正功,重力势能减少,动能增加,意味着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反之,如果重力做负功,重力势能增加,动能减少,意味着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这样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教材中所说的“通过重力或弹力做功,机械能可以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 能否正确运用机械能守恒定律解决问题是本节学习的另一难点.通过本节学习应让学生认识到,从功和能的角度分析、解决问题是物理学的重要方法之一;同时进一步明确,在对问题作具体分析的条件下,要能够正确选用适当的物理规律分析、处理问题. 教学重点

1.机械能守恒的条件. 2.在具体的问题中能判定机械能是否守恒,并能列出数学表达式. 教学难点 1.判断机械能是否守恒. 2.灵活运用机械能守恒定律解决问题. 课时安排 1课时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动能与势能的相互转化. 2.掌握机械能守恒定律的表达式. 过程与方法 经过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际应用,进一步理解机械能守恒的条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思想,通过规律、理论的学习,培养学以致用的思想. 课前准备 1.自制课件、学案. 2.麦克斯韦滚摆、单摆、弹簧振子.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影片导入

高中物理《动能和动能定理1(1)》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7.7 动能和动能定理》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动能和动能定理》是本章教学重点,也是整个力学的重点。本节内容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既深化了对功的概念的理解,使学生对“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有了进一步的理解,拓展了求功的思路,也为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学习打下了基础,并为用功能关系处理问题打开了思维通道。 《新课程标准》要求“探究恒力做功与动能变化的关系,理解动能和动能定理,用动能定理解释生活和生产中的现象”。因此,在实际教学中要注重全体学生的发展,注重科学探究,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强调过程和方法的学习。 二、学情分析: 在实际学习中学生对动能概念的理解较为容易,能够掌握外力对物体做的功与物体动能的变化之间的定性关系,能够理论推导它们之间的定量关系,但真正从深层次理解存在困难。在前几节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建立了一种认识,那就是某个力对物体做功一定对应着某种能量形式的变化。因为有前几节的基础,本节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推导动能的表达式。让学生经过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教学的过程中要求不能太高,要循序渐进,从生活中的众多实例出发,通过分析、感受真正体验动能定理的内涵。让每一位同学都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每一位同学都能享受成功的喜悦。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理解动能的概念。熟练计算物体的动能。 2. 理解动能定理,会用动能定理解决力学问题,掌握用动能定理解题的一般步骤。 过程与方法 1. 运用演绎推理方式推导动能定理的表达式,体会科学探究的方法。 2. 理论联系实际,学习运用动能定理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通过演绎推理的过程,培养对科学研究的兴趣。 2. 通过对动能和动能定理的演绎推理,使学生从中领略到物理等自然学中所蕴含的严谨逻辑关系,反映了自然界的真实美。 四、教学重点: 1. 理解动能的概念;会用动能的定义式进行计算。 2. 理解动能定理的物理意义;会用动能定理解决力学问题。 五、教学难点:动能表达式的得出,应用动能定理解决力学问题。 六、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引入】:拿出弓箭实物,让学生体验拉弓射箭的兴趣,之后思考弓的弹力对箭做的功怎么求,利用公式 W=Fl 求可以吗,提问:此公式的使用条件是什么,恒力做功,那么弓对箭的弹力是恒力还是变力呢,通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