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全册 第十章 第6节合理利用机械能(第1课时 动能和势能)导学案(新版)沪科版
- 格式:doc
- 大小:15.50 KB
- 文档页数:5
八年级物理全册第10章第6节合理利用机械能导学案(新版)沪科版10、6 合理利用机械能学习目标:1、理解动能、重力势能的概念及影响它们大小的因素;能用实例说明物体的动能和势能;知道弹性势能;知道机械能及其单位。
2、了解动能、势能可以相互转化,能用实例说明物体动能和势能的转化。
3、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
培养学生用能量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和意识。
4、结合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重点、难点动能、势能的相互转化。
用动能和势能相互转化的原理解释简单的物理现象学习过程知识点一能量阅读课文列举生活中的物体具有的能量1现象探究(1):钢球从斜槽上滚下,在水平桌面上撞击木块,使木块移动了一段距离,说明____________(2)如果一个物体能移对别的物体做功,我们就说这个物体具有____________。
注意:能反映了物体做功的本领,不同的物体做功的本领也不同,一个物体能移做功越多,表示这个物体的能量越大。
知识点二、动能结合动能的材料完成下面问题1、动能定义:物体由于_________而具有的能叫做动能2、举例生活中的具有动能的物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汽车和火车为例,设问:运动的汽车和运动的火车都有动能,它们动能是一样大吗?动能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呢?(引出新问题)3、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1)让同一钢球以不同的速度对木块做功。
现象:速度较大钢球推着木块运动得________。
结论:(2)让质量不同的钢球和木球,以相同的速度对木块做。
现象:质量较大的钢球推着木块运动得_______结论:_____________归纳小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知识点三、势能结合势能的材料完成下面问题势能分为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1、弹性势能①定义:物体由于发生_____________而具有的能叫做弹性势能②举例具有弹性势能的物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影响弹性势能的因素(4)观察弹簧和橡皮筋弹性势能的变化。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一册导学案:10.6 合理利用机械能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一册第10章第6节“合理利用机械能”。
本节主要让学生了解什么是机械能,以及如何通过合理利用机械能来实现节能减排,提高生活质量。
具体内容包括:1. 理解机械能的概念及其表现形式;2. 掌握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3. 学会利用机械能的原理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机械能的基本概念,理解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2.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 增强学生的节能环保意识,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机械能的概念及其表现形式,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
难点:如何利用机械能的原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黑板、粉笔;学具:课本、笔记本、练习题。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可以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的机械设备,如汽车、自行车、电梯等,让学生观察这些设备是如何利用机械能来完成工作的。
2. 知识讲解:教师在黑板上写出机械能的定义,解释动能和势能的概念,并通过示例让学生理解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
3. 例题讲解:教师可以选择一些与机械能相关的例题,讲解解题思路和方法,引导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4. 随堂练习:教师可以给出一些随堂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检验他们对于机械能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5. 课堂小结: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应包括机械能的概念、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等关键知识点。
七、作业设计1. 请简述机械能的概念及其表现形式。
2. 请举例说明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
3. 请运用机械能的知识,分析生活中的一种节能减排措施。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教师应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查看学生对于机械能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对于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改进。
同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拓展延伸,探索机械能在其他领域的应用,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教具与学具准备一、PPTPPT是现代教学中常用的一种辅助教学工具,它可以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将抽象的物理概念和原理形象化、直观化,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理解能力。
第十章第六节合理利用机械能学案学习目标1.知道能量,动能,势能以及机械能定义。
2.探究动能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探究势能大小和哪些因素有关。
活动1功和能有密切的联系,他们有什么联系呢?1、物体做功的过程就是的过程,物体做的功越多,说明某种能转化为的能越多。
2、国际单位制中,功的基本单位是焦(J),能的单位也是活动2请同学们看书完成活动1.物体由于运动具有的能叫做,列举生活中哪些物体有动能。
2、物体由于高度位置所具有的能叫,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具有的能叫做、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这类能叫势能动能和势能的统称叫做。
列举生活中哪些物体有势能。
活动3、探究影响机械能的因素有哪些1、探究动能的大小和哪些因素有关想一想:同一辆汽车以不同的速度撞向同一个木箱,它们使木箱移动的距离一样大吗?具有的动能大小相同吗?汽车、摩托车如果速度相同,它们具有的动能大小相同吗?有什么不同?(1)猜想:动能的大小可能和、有关。
(2)讨论:①要研究动能的大小跟速度是否有关,应保持不变,改变从而改变通过比较得到物体的动能与速度的关系。
通过实验你得了什么出结论:质量相同时,速度的物体具有的动能②要研究动能的大小跟质量是否有关,应保持不变,改变,从而改变通过比较得到物体的动能与质量的关系。
通过实验你得了什么出结论:速度相同时,质量的物体具有的动能。
2、巩固练习(1).如果卡车空载和满载时都以同样的速度行驶,那么空载时具有的动能_________满载时具有的动能.停放在山顶上的卡车具有的重力势能_________该卡车下山时具有的重力势能.(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2).如下图所示,在“研究物体动能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
①要研究动能与质量的关系,我们要选择________两图来进行比较,要研究动能与速度的关系,我们要选择________两图来进行比较。
②从图中可以看出,甲、乙、丙图中三个小球刚到达水平面时,_____________球的动能最大。
沪科版八年级下册第十章第6节合理利用机械能导学案1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源于沪科版八年级下册第十章的第6节,具体章节为“合理利用机械能”。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包括:1. 了解机械能的概念及其表现形式;2. 掌握动能、势能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3. 掌握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4. 学会运用机械能的原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1. 能够准确地描述机械能的概念及其表现形式;2. 能够运用动能、势能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解决实际问题;3. 能够理解和掌握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原理;4. 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1. 机械能的概念及其表现形式;2. 动能、势能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3. 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原理。
难点:1. 动能、势能的计算方法;2. 运用机械能原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1. 投石器;2. 滑梯;3. 篮球;4. 斜面。
学具:1. 笔记本;2. 彩笔;3. 练习题。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并描述投石器、滑梯、篮球和斜面等教具在运动过程中的能量变化。
2. 知识点讲解:讲解机械能的概念及其表现形式,动能、势能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原理。
3. 例题讲解:分析并解答投石器、滑梯等实例中的能量变化问题。
4.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物体在斜面上下滑过程中的动能和势能变化。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1. 机械能的概念及其表现形式;2. 动能、势能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3. 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原理。
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1. 解释机械能的概念及其表现形式;2. 列出影响动能、势能的因素;3. 阐述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原理;4. 应用机械能原理解决实际问题。
答案:1. 机械能是物体运动过程中所具有的能量,包括动能和势能。
动能是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势能是物体由于位置而具有的能量。
2. 影响动能的因素有物体的质量和速度,影响势能的因素有物体的质量和高度。
10.6合理利用机械能(第1课时)导学案班级姓名组号【学情分析】上节课刚学完功的计算,本节是上节的延伸,比较做功的快慢【学习内容分析】认识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探究影响动能的因素【学习目标】1.知道什么是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机械能。
2.知道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经历探究动能和重力势能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过程,学习运用控制变量研究问题的方法,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
3.知道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可以相互转化,并能解释自然界中机械能相互转化的现象,认识到自然界中的事物都不是孤立的,是相互联系的。
【学习重、难点】重点:会进行有关功率的简单计算。
难点:了解比值定义物理量的方法【知识链接】1.比较做功的快慢三种方法2.怎样计算功率?功率的国际单位是什么?【新课教学】学时安排本节用2学时,第一学时;第二学时探究影响重力势能的因素,学习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
第一学时课前准备1.自带物品1号干电池一节、2号干电池一节、木块(或泡沫块)、橡皮、硬纸板等。
2.预习记录通过预习课文,你学会了什么,有哪些疑问,请简要记录下来:合作探究一、动能和势能活动1:列举生活中能够做功的物体。
活动2:思考、讨论下列问题:1.射出的箭、运动的球、流动的水、流动的空气等物体都能够做功,它们有什么共同点?2.悬吊的电扇、起重机吊起的重物、被举起的杠铃等物体都能够做功,它们有什么共同点?3.张开的弓、变形的撑杆、蹦极时张紧的橡皮绳等物体都能够做功,它们有什么共同点?活动3:探究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1.运动着的不同物体具有的动能大小一样吗?你认为动能的大小可能跟哪些因素有关?根据上面的活动和你的生活经验,提出你的猜想。
2.讨论:①要研究动能的大小跟质量是否有关,应保持不变,改变,比较;②要研究动能的大小跟速度是否有关,应保持不变,改变,比较。
3.根据以上设计思路,自选器材,设计实验。
提供的器材有:A.1号干电池B.2号干电池C.木块(或泡沫块)D.橡皮E.硬纸板F.大钢球G.小钢球H.斜面所选器材是思考:所选器材在实验中各起什么作用?动能的大小如何显示?4.按照自己的设计方案进行实验。
第6节 合理利用机械能学习目标、重点、难点【学习目标】1.了解能量的初步概念。
2.知道什么是动能及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
3.知道什么是势能及影响势能大小的因素。
4.知道什么是机械能及机械能的单位。
5.知道动能和势能、弹性势能可以相互转化。
6.能解释有关动能和势能相互转化的例子。
【本节重点】1.决定动能、势能大小的因素。
2.动能和势能相互转化【本节难点】1.判断物体所具有的机械能。
2.能解释有关动能和势能相互转化的简单物理现象。
本节知识概览图能量:如果一个物体能够对外做功,我们就说这个物体具有能量,简称能新课导引如图所示,小朋友在玩荡秋千,当被推动几下后,秋千越往高荡,速度就越慢,往低处荡时速度就加快.秋千速度为何发生上述的变化?教材精华 知识点 1 能量能量:如果一个物体能够对外做功,我们就说这个物体具有能量,简称能.物体做功的过程就是能的转化过程,物体做的功越多,说明某种能转化为别的形式的能越多.能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功的单位是焦(J),能的单位也是焦(J). 机械能定义: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 大小的决定因素:质量、速度 动能 定义: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 大小的决定因素:质量、高度 重力势能 定义: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具有的能 大小的决定因素:弹性形变的程度 弹性势能 势能 动能和势能可以相互转化知识点2 动能重点;掌握概念: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叫做动能.与动能大小有关的因素:物体的质量和速度.物体的质量越大,速度越大,物体具有的动能就越大.探究实验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能是物体具有做功的本领,动能大,表示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大,所以动能可能与物体的运动速度有关,还可能与物体的质量有关.(1)小球从光滑斜面上由静止开始下滑,到达斜面底端的速度只与起点高度有关,起点越高,到达底端的速度越大.(2)不同质量的小球分别从光滑斜面上由静止下滑,并撞击平面上的木块,被撞击的木块运动距离越长,小球具有的动能越大.(1)将木块放在水平面上,让小球由静止开始沿斜面向下运动,撞击木块,通过比较木块运动距离的长度,比较小球动能的大小(如图9—142甲所示).(2)比较木块分别被从不同高度处滚下的同一钢球撞击后运动的距离,如图9—142乙所示.(3)比较木块分别被从同一高度处滚下的木球、钢球撞击后运动的距离,如图9—142丙所示。
教案:沪科版2020年春八年级下册第十章第六节合理利用机械《第1课时动能与势能》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源于沪科版2020年春八年级下册第十章第六节《合理利用机械》的第一个课时,主要讲述动能与势能的概念、影响因素以及能量的转化。
1. 动能: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有关。
2. 势能:物体由于位置或状态而具有的能量,包括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
3. 能量转化:动能和势能之间可以相互转化,如物体下落过程中,势能转化为动能。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动能与势能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
2. 掌握动能与势能之间的转化规律。
3. 能够运用动能与势能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动能与势能的转化规律及其在实际中的应用。
2. 教学重点:动能与势能的概念、影响因素及其能量转化。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物理实验器材。
2. 学具:课本、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一个简单的滚摆实验,让学生观察和感受动能与势能的转化。
2. 概念讲解:讲解动能与势能的概念,以及影响动能与势能的因素。
3. 例题讲解:举例说明动能与势能之间的转化规律,并分析实际问题中的动能与势能转化。
4. 随堂练习:设计一些有关动能与势能的练习题,让学生当场解答,巩固所学知识。
5. 能量转化应用:讨论动能与势能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汽车行驶、电梯上升等。
6. 课堂小结: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主要包括动能、势能的概念,影响因素以及能量转化规律。
七、作业设计1. 题目:判断下列实例中动能与势能的转化是否正确,并说明原因。
实例1:物体从高处下落,速度越来越快。
实例2:投掷物体,物体在空中飞行。
2. 答案:实例1:正确。
物体下落过程中,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实例2:正确。
物体在空中飞行过程中,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讲解、练习等多种教学手段,使学生掌握了动能与势能的概念、影响因素和能量转化规律。
《10.6 合理利用机械能》学案【学习目标】1.知道能量,动能,势能以及机械能定义。
2.探究动能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探究势能大小和哪些因素有关。
3.实验探究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并解释生活中动能和势能转化的例子。
4.了解风能、水能的利用。
【重点难点】1.重点:学生通过探究知道决定动能、势能大小的相关因素;并能解释简单的现象。
2.难点:抽象的动能、弹性势能、重力势能、势能、机械能的理解。
【新知预习】1.如果一个物体能对别的物体做功,就说这个物体具有,单位:。
2.物体做功的过程是。
3.物体由于运动具有的能叫做,物体由于被举高或发生弹性形变具有的能叫做,前者叫做,后者叫做。
动能和势能的统称叫做。
4.物体的动能与物体的和有关,越大,越大,物体具有的就越大。
5.物体被举的越,质量越,它具有的重力势能就越大。
6.物体的弹性形变越,具有的弹性势能就越。
7.物体具有的和可以相互转化。
【课堂探究】探究一【针对练习】如高速公路上,小汽车限速120,客车限速110,货车限速100,请思考:1.为什么要对机动车的行驶速度进行限制?2.为什么在同样的道路上,不同车型的限制车速不一样探究二【达标练习】1.为探究物体的动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某同学利用钢球、斜面、木块做了如图3所示的实验。
让钢球从h高处由静止滚下,为了将水平面上的木块撞得更远,他可采用的办法是()A.其它条件不变,换质量较小的钢球B.其它条件不变,换质量较大的钢球C.其它条件不变,降低钢球离地面的高度D.其它条件不变,增加斜面的倾角2.下面的四幅图中属于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的是A、小刚用弹弓上形变的橡皮将“子弹”弹射出去B、小明脚踩滑板从高处滑下C、上海“明珠线”上的轻轨车无动力滑上站台D、子弹水平穿过苹果的瞬间【学后反思】答案预习新知1.能量焦耳2.能量转化的过程3.动能势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机械能4.速度质量速度质量动能5.高大6.大高7.动能势能课堂探究针对练习(1)因为物体的动能越大,它能做的功就越多,发生交通事故时造成的损失就越大,所以对机动车的行驶速度要进行限制,也就是限制它动能的大小.(2)质量较小的车,同样的速度,动能要小一些,所以允许质量较小的车的速度大些.达标练习1.B2.C。
第十章机械与人课题:第六节合理利用机械能(一)主备人:课时:一课时课型:新授课我们的实验?针对练习二追逐打闹的同学,能够对其他同学做功,但(填“一定”或“不一定”)正在做功,所以好多同学存有侥幸心理,认为没事。
但是他由于而具有能,当撞到别的同学时,就可以做功,把别人撞伤.所以,校园内严禁追逐打闹!机起飞、降落及低空、超低空飞行。
鸟重0.45公斤,飞机速度80公里/小时,相撞将产生1500牛顿的力;鸟重0.45公斤,飞机速度960公里/小时,相撞将产生21.6万牛顿的力;鸟重1.8公斤,飞机速度700公里/小时,相撞将产生比炮弹还大的冲击力。
鸟与飞机相向飞行时,虽然鸟飞行的速度不会很快,但是飞机的飞行速度很快,鸟相对飞机速度很大,所以,撞击时的造成的伤害非常大。
材料二:“禁止高空抛物!”只是因为不爱惜环境卫生吗?第四环节三、势能实验探究:势能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合作学习)知识储备三1、重力势能:物体由于所具有的能。
2、弹性势能:物体因而具有的能。
重力势能、弹性势能都称为。
实验一:重力势能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探究结论:物体的质量相同时,物体被举得,它具有的重力势能越大。
物体被举的高度相同时,质量,它具有的重力势能越大。
物体的重力势能与物体的和有关。
重力势能的标志量是。
实验二:弹性势能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探究结论:弹性势能是物体因而具有的能。
物体的越大,它的弹性势能就。
针对练习三1、唐诗中有“黄河远上白云间”、“不尽长江滚滚来”的诗句,这动人的诗句生动、形象地反映这两条江河藏了大量的能。
2、如图所示的撑杆跳运动的情景。
发生形变的杆具有较大的能。
第五环节小结第六环节课堂反馈1、下列选项中,一定具有动能的是()A. 汽车B. 飞机C. 巨浪D. 小鸟2、高速飞行的子弹能够射进木块并把木块推向前,是由于子弹具有很大的___能,能够对木块做功。
3、如右图所示,一辆在水平面上匀速行驶的洒水车正在洒水作业。
八年级物理全册 10.6 合理利用机械能导学案(新版)沪科版10、6 合理利用机械能【学习目标】知道什么是能、动能、势能、机械能。
知道动能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
学习运用控制变量研究问题的方法。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能量的理解、影响动能的大小的因素难点:影响动能的大小的因素【学习过程】一、认识机械能阅读课本206207页的内容,完成下列问题:1、如果一个物体能够对别的物体做功,我们就说这个物体具有,简称。
2、物体由于运动具有的能叫做,举物体由于被举高具有的能叫做,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具有的能叫做,3、动能和势能的统称叫做。
体验活动:1、列举几个物体做功的例子。
2、举出具有动能、势能和弹性势能的实例。
二、探究动能的大小和哪些因素有关想一想:同一辆汽车以不同的速度运动,具有的动能大小相同吗?汽车、摩托车与列车如果速度相同,它们具有的动能大小相同吗?有什么不同?猜想:动能的大小可能和、有关。
阅读课本207---208页部分,完成下列问题:探究动能的大小和哪些因素有关(1)阅读课本第207页“加油站”1、2(2)交流讨论实验中注意什么?(3)实验中我们应用了哪些物理方法?点拨:1、质量相同时,速度的物体具有的动能。
2、速度相同时,质量的物体具有的动能。
三、探究势能的大小和哪些因素有关猜想:重力势能的大小和哪些因素有关?为什么?阅读课本208---209页部分,完成下列问题:探究重力势能大小和哪些因素有关(1)阅读课本185页“加油站”3(2)请说出实验中注意的问题?(3)实验中用到了哪些物理方法?点拨:1、同一物体被举得越高,小方桌陷入沙中的深度越,说明它具有的重力势能越。
2、不同物体从相同高度落下撞击小方桌,质量越大,小方桌陷入沙中的深度越,具有的重力势能越。
体验活动:设计实验,证明弹性势能的大小和什么因素有关?点拨:物体的弹性形变越,具有的弹性势能越四、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体验活动:1、观察滚摆在上下运动过程中速度和位置怎样变化?动能和重力势能是如何转化的?2、观察小朋友所玩的蹦蹦杆,它在使用时能量是如何转化的?【课堂小结】谈收获,本节课你学会了什么?存在什么疑惑?【分层训练】基础过关1、汶川地震后的5月14日,我空降兵15勇士不畏牺牲,勇敢地从4999m的高空跳伞执行侦查营救任务,为上级决策提供了第一手资料,为组织大规模救援赢得了宝贵时间,受到了中央军委的通令嘉奖。
八年级物理全册 10.6 合理利用机械能导学案1(新版)沪科版1、知识目标:熟记能、动能、势能、机械能的概念及影响动能、势能的因素。
2、技能目标:能通过实验探究得出影响动能、势能的因素,能结合动能、势能的影响因素简单分析动能与势能之间的相互转化现象。
3、情感目标:通过查阅资料认识到能量是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树立合理利用能源的意识,养成节约能源的习惯。
学导重点及方法重点:建立能量的初步概念,理解动能、重力势能的概念及影响它们大小的因素,这是理解物体的动能和势能变化及其转化的前提基础,是学习的重点,难点:理解并能用实例说明物体动能和势能转化的具体过程,是本节课的难点。
问题预设1、风、流动的水和张开的弓能对物体做功,为什么?你听说过风能、水能、机械能吗?这都涉及到能,可见能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那么什么是能?请将你对能的理解写下来,并举出4个具有能的物体的例子。
2、水电站中以上游流下的水冲击水轮机,可以推动水轮机转动而做功,高空落下的物体会伤人,拉弯的弓能将箭射出,他们分别具有什么能?各举4个例子说明。
3、xx年5月,一架太原飞往厦门的飞机在高空疑遭遇“鸟击”,机头被撞凹受损,是由于小鸟相对于飞机的速度很大,因而具有很大的什么能?这种能量的影响因素还有什么?在实验探究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4、受高空落物伤人的启示,美军正在研制一种名为“上帝之杖”的太空武器。
它要依托太空平台的搭载,借助小型火箭助推和高空下落产生的巨大能量,它产生的巨大能量的来源是什么?这种能量的影响因素有哪些?在实验探究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5、夏天,为了缓解空气干燥,洒水车会向马路洒水,洒水车在洒水过程中洒水车的机械能如何变化?请分析。
6、你荡过秋千吗?请分析荡秋千过程中动能和势能是如何转化的;秋千最终会停下来,机械能哪去了?由此你能得到什么启示?7、滚摆在上下运动的过程中,具体分析能量是怎样相互转化的并写在下面。
在蹦床运动中,具体分析运动员从空中下落又被蹦床弹起上升整个过程中的能量转化。
10.6合理利用机械能(第1课时)导学案班级姓名组号【学情分析】生活中有许多地方涉及机械能的地方,因此学生并不感到陌生【学习内容分析】介绍动能和势能,知道影响动能和势能的因素【学习目标】1.理解动能、势能。
2.通过实验探究理解影响动能和势能大小的因素。
【学习重、难点】理解动能和势能【新课教学】一.自学教材P206-207有关内容,简要回答下列问题(1)物体具有“能量”是怎么回事?(2)动能指的是什么?势能指的是什么?二、动能:1、能量:物体能够,表示这个物体具有能量2、动能:物体由于而具有的能。
3、实验探究:动能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1)学会设计实验。
(2)结论:质量相同的物体,越大,它的动能越大;运动速度相同的物体,越大,它的动能也越大。
1、重力势能:(1)概念:物体由于被而具有的能。
(2)影响因素:物体的和物体被举高的。
2、弹性势能:(1)概念:物体由于而具有的能。
(2)影响因素:物体的大小和物体弹性形变量的大小。
3、能的单位:三、典型例题:例1.判断下列物体是否具有动能或势能,如果有,说出能量的名称,如果没有,说明原因。
(1)在水平地面上滚动的铅球:____________;(2)悬挂在室内的电灯:____________;(3)玩具汽车中被卷紧的发条:_____________;(4)弹簧:_____________;(5)在空中飞行的波音747客机:_____________;(6)静止在水平轨道上的列车:_____________。
例2.跳伞运动员在空中匀速下落的过程中,他的()A、动能增大,势能不变B、动能不变,势能减小C、动能、势能都不变D、动能减小,势能增大例3.玩具小车中,有的有一个“惯性轮”,该“轮子”不是用塑料制成的,而是用金属制成的,其原因是()A、增大车的质量B、使该“轮子”玩的时间较长,不易损坏C、用增大质量的方法来增大惯性D、用增大质量的方法来增大动能【当堂训练】课本第210页1.2题【当堂检测】KKL第67页1-7。
八年级物理全册 10.6 合理利用机械能导学案(新版)沪科版1、理解动能、势能、机械能的概念。
2、采用实验的方法让学生知道决定动能,势能大小的相关因素。
经历探究动能和重力势能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过程,学习运用控制变量研究问题的方法。
3、能用实例说明物体的动能和势能及它们的转化。
重点目标知道决定动能,势能大小的相关因素难点目标用实例说明物体的动能和势能及它们的转化。
导入示标大家都知道生火取暖,实际上木头燃烧有能量释放。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下大家平时不注意的机械能目标三导学做思一:认识机械能导学:阅读教材206-207,思考并完成以下问题。
导思导做::1、如何定义动能?2、如何定义势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3、如何定义机械能?学做思二:探究机械能的大小和哪些因素有关导学:*1、动能的大小可能与什么因素有关?(用桌上器材探究)导思:猜想:动能的大小可能与_ 因素有关导做:准备的器材:_采用的方法:_ 法导思:思考:试验中我们通过观察什么来判断动能的大小?导学:*2、重力势能的大小可能与什么因素有关?(用桌上器材探究)导思:猜想:重力势能的大小可能与_ 因素有关导做:准备的器材:_ 采用的方法:_ 法思考:试验中我们通过观察什么来判断重力势能的大小?导学:*3、弹性势能的大小可能与什么因素有关?(用桌上器材探究)导思:猜想:弹性势能的大小可能与_ 因素有关导做:准备的器材:_ 采用的方法:_ 法思考:试验中我们通过观察什么来判断弹性势能的大小?学做思三:机械能的相互转化导学:1、探究滚摆中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导思:A、在下降过程中动能如何变化?势能如何变化?能转化为能B、在上升过程中动能如何变化?势能如何变化?能转化为能导学:2、探究单摆中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导思:A、在最高点向最低点摆动过程中动能如何变化?势能如何变化?能转化为能B、在最低点向最高点摆动过程中动能如何变化?势能如何变化?能转化为能导学:3、探究蹦蹦杆中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导思:A、在下降过程中动能如何变化?势能如何变化?能转化为能B、在上升过程中动能如何变化?势能如何变化?能转化为能达标检测导做:1、物体由于_________而具有的能叫动能。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一册10.6《合理利用机械能》同步导学案作为一名幼儿园教师,我深刻认识到教育孩子们的过程中,机械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
因此,我设计了一堂关于“合理利用机械能”的课程,旨在帮助学生了解机械能的概念,以及如何在生活中合理利用机械能,提高生活质量。
一、设计意图本节课的设计方式采用了问题驱动的方式,通过引入实践情景,引导学生了解机械能的概念,以及如何在生活中利用机械能。
活动的目的是帮助学生了解机械能的概念,以及如何在生活中合理利用机械能,提高生活质量。
二、教学目标1.了解机械能的概念,掌握机械能的计算方法。
2.学会合理利用机械能,提高生活质量。
3.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教学难点:机械能的计算方法,机械能的转化。
2.教学重点:合理利用机械能,提高生活质量。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教具:滑轮组、杠杆、小车等。
2.学具:计算器、纸张、彩笔等。
五、活动过程1.引入实践情景:通过展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机械设备,如电梯、汽车等,引导学生了解机械能的概念。
2.讲解机械能的概念:通过教具演示,讲解机械能的概念,让学生了解机械能的计算方法。
3.实践操作:让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利用教具进行机械能的计算和转化,加深学生对机械能的理解。
4.生活中的机械能: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利用机械能的例子,让学生了解如何在生活中合理利用机械能,提高生活质量。
5.创新设计:让学生利用学具,设计一种可以利用机械能的设备,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六、活动重难点1.活动难点:机械能的计算方法,机械能的转化。
2.活动重点:合理利用机械能,提高生活质量。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该已经了解了机械能的概念,以及如何在生活中合理利用机械能。
在课后,可以让学生思考更多的机械能利用例子,进一步拓展学生的思维。
同时,也可以让学生尝试自主设计更多的机械能利用设备,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有些学生对于机械能的计算方法还不太理解,因此在课后可以针对这部分学生进行辅导,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机械能的计算方法。
第六节合理利用机械能第1课时动能与势能【学习目标】1.通过实验分析,认识到运动的物体能做功,具有动能。
2.通过探究,知道动能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运动速度有关,并能解释简单的现象。
【学习重点】动能和势能的概念;动能和势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学习难点】探究动能和势能的影响因素。
行为提示:1.认真阅读学习目标,用双色笔将行为动词画上记号。
2.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方法指导:物体做功的过程就是能量转化的过程,物体做的功越多,说明某种能转化为别的形式的能就越多。
情景导入生成问题自学互研生成能力知识板块一能量自主阅读课本第206页的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1.风可以推动帆船前进而做功,张开的弓可以使箭射出,流动的水可以推动水轮机转动做功。
流动着的水、风、张开的弓都可以对别的物体施力,并能够在力的方向上移动一段距离而做功,说明它们都具有能量。
像这样,如果一个物体__能够对别的物体做功__,我们就说这个物体具有能量。
2.什么是能量?能量的单位是什么?答:一个物体能够对别的物体做功,我们说这个物体具有能量,国际单位制中,能量的单位是焦(J)。
独立完成知识板块一、二,教师巡视。
根据完成情况挑几组同学带领大家分别学习板块一、二,其他同学补充或纠错。
教师选择两组同学在全班展示方案一、二,小组同学互相点评。
各小组将各知识板块中不能解决的问题展示到小黑板上,寻求小组间合作探究,共同解决。
对照学习目标思考:1.今天我学到了什么知识?2.我掌握了哪些研究方法?3.我还存在的疑惑是什么?知识板块二动能和势能自主阅读课本第206~209页的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甲) ,乙) ,丙) ,丁) 1.如图甲所示,子弹能击穿障碍物;如图乙所示,流水能推动竹排;如图丙所示,打桩机上被举高的重锤落下来可以把桩打进地里;如图丁所示,被压弯的跳板可以弹起运动员。
像这样,物体由于__运动__而具有的能叫做动能;物体由于__高度位置__所具有的能叫重力势能;物体因__弹性形变__而具有的能叫做弹性势能。
合理利用机械能 导 学 案导学目标1. 理解动能、势能、机械能的概念;2. 知道决定动能,势能大小的相关因素;3. 经历探究动能和重力势能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过程,学习运用控制变量研究问题的方法。
重点难点1. 理解动能和重力势能;2. 能的概念的建立。
导学过程一、能的概念(一)阅读课本P206-P207动能与势能,完成下列各题。
1、 我们就说这个物体具有能量,简称 2、功的单位是 ,能的单位是 。
3、动能:4、势能分为 和5、机械能: 二、动能与势能我们周围的能量形式具有多种多样,最常见的是动能与势能;我们先来认识几个具有动能和势能的物体做功的实例(1) 风吹帆船航行;急流的河水把石块冲走;运动的钢球把木块推开。
这些都是运动的物体对外做功的实例,表明运动的物体具有能量。
(2) 人在打桩时,先把重锤高高举起,重锤落下就能把木桩打入地里;铅球从高处落下时能把地面砸个坑。
重锤和铅球由于被举高而能够对外做功,表明被举高的物体具有能量。
(3) 弓被拉弯后能把箭射出去,弹簧被压缩后能把压在它上面的物体弹起,弓和弹簧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能够对外做功,表明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具有能量。
说明:(1)一切运动的物体都具有动能;以地面为零势能点,一切在高处的物体都具有重力势能。
(2)“弹性形变”是指在外力消失后,能够自动回复到原来形状的形变。
如:拉长的弹簧,拉力消失后能够自己自动恢复原来的形状。
(3)一个物体可以单独具有动能、势能;也可以同时具有动能和势能。
如:在空中飞行的飞机因为它在运动而具有动能,又因为它在高处而具有重力势能。
【合作探究活动】(一)影响动能和势能大小的因素 1.探究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问题:物体动能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呢?猜想:物体动能的大小可能与 有关,还可能与 有关。
探究方案设计1.让不同钢球从斜面上同一高度滚下,是为了控制钢球的 相同,改变运动物体的 。
2.让同一钢球从斜面上不同高度滚下,是为了控制 相同,改变物体的 。
八年级物理全册第十章第6节合理利用机械能(第1课时动能和势能)导学案(新版)沪科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能量的初步概念;
2、知道什么是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
3、初步理解动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知道重力势能、弹性势能、弹性势能与哪些因素有关。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了解动能、重力势能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并能解释简单的现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科学探究,使学生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探究方法,发展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形成尊重事实、探索真理的科学态度。
2、遵守交通规则,不超速,不超载,关爱生命。
【教学重难点】
重点: 理解动能、势能;知道影响动能、势能大小的因素。
难点: 用控制变量法研究影响动能、势能大小的因素
【导学过程】
【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1962年11月在美国马里兰州上空,一架正在飞行的子爵号飞机与一只天鹅相撞,使飞机坠毁。
机上17人全部死亡。
问小小的飞鸟为什么能对飞机产生这么大的破坏力?
【自主预习案】
1、一个物体____________,我们就说这个物体具有能。
物体能够做的功越多,说明具有的能量就越______。
能量的单位是
_________。
2、运动的钢球,流动的空气,水共同特点:它们都在
________,都在对外________,因而都具有________。
这种形式的能叫________。
3、物体的动能大小与________、________有关:关系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叫重力势能,与物体_______、
_______有关。
物体由于发生______具有的能叫弹性势能,物体弹性势能的大小与______有关。
【课堂探究案】
探究点一:动能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1、如狂风能吹倒大树,而微风只能使树枝摇动。
猜测:动能的大小可能与________有关。
2同样速度行驶的大货车和出租车,假设撞在电线杆上,货车将其撞弯的程度要比出租车严重。
猜测:动能的大小可能与________有关
3、设计本实验的目的是探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实验中是通过观察来反映小球的动能的大小。
5、让质量不同的钢球从同一高度滚下是为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实验中,将
A、
B、C三小球先后从同一装置的h
A、h
B、hC高处滚下(mA=mB<mC,hA=hC>hB),推动纸盒运动一小段距离后停止、(1)探究动能与质量的关系应选择_______两图来进行比较、得出结论。
要探究动能和速度的关系应选择两图来进行比较。
得出结论。
(2)从图中可以看出,
A、
B、C三个小球刚到达水平面时,_____球动能最大、(3)此实验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这个实验用到的探究方法有和。
8、实验结论物体的动能与物体的________和________有关、质量相同的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大,它的动能越______,运动速度相同的物体,质量越大,它的动能越_____、探究点二:重力势能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在探究物体的重力势能与哪些因素有关的
实验中,三个相同的木桩被从空中静止释放的铁块撞击,陷入沙坑中的情况如图所示,
1、在此实验中,我们是通过观察____________________来比较各铁块重力势能的大小。
2、这个实验所采用的探究方法是 ?结论是?若A,B两铁块质量相等,则两铁块下落高度的关系是hA_____hB;若A,C两铁块下落的高度相等,则两铁块质量的关系是mA_____mC;实验得出的结论是:物体重力势能的大小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当堂训练案】
1、下列物体具有什么形式的能,请写在空白处、(1)在水平公路上行驶的汽车__________(2)竖直上抛的小球在最高点时
________(3)静止在空中的气球_________(4)从空中降落的雨点
__________(5)被压缩了的弹簧___________、(6)飞流之下的瀑布_______________
2、下列物体中具有重力势能的是_______________;具有弹性势能的是____________
A、因挤压而变形的气球
B、在水平路面上飞驰的小轿车
C、正在下坠的桩锤
D、停在空中不动的直升机
E、钟表中卷紧的发条
F、高山上的石头
G、三峡水库中的水
H、被推开的弹簧门的弹簧
I、跑百米的运动员
3、“黄河远上白云间”说明黄河水具有____________能、
4、有一辆汽车和一列火车,若以相同的速度行驶,则_______具有
的动能大;处在同一高度以相同的速度飞行的子弹和炮弹相比
较,_______的重力势能大、5、洒水车匀速行驶在平直路面上洒水,在此过程中它的动能将_____,这是因为速度虽不变,但
___________、6、空中自由下落的石块速度会逐渐增大,下落过
程中,动能_______,重力势能_______。
7、小明和妈妈一起去超市购物,乘坐自动扶梯匀速从一楼到二楼,这个过程中,他们的动能_______,重力势能_______。
8、下列物体中重力势能最大的是( )A 放在一楼窗台上的质
量是4kg的石块 B 放在三楼窗台上的质量是4kg的陶罐C 放在五楼窗台上质量是4kg的一盆花 D 晾晒在五楼窗台上的质量是
1、5kg的球鞋
9、关于能的概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举得高的物体重力势能一定大
B、悬挂着的物体因为没有做功,所以没有能
C、在空中飞行的子弹,具有做功的本领,所以具有能
D、一个物体可同时既具有动能,又具有势能
10、直升飞机在空中匀速上升过程中,它的( )A 重力势能增大,动能减小 B 重力势能和动能增大C 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增大 D 动能和重力势能减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