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15.掌声(类文)
- 格式:doc
- 大小:32.50 KB
- 文档页数:4
掌声作文篇一掌声是成功的伴奏,是上进的力量,是生活的交响曲。
人人都需要掌声,没有人甘愿寂寞,没有人愿意在压抑中生存,没有人受得了死一般的沉寂。
“路漫漫其修远兮”,如果生命中没有掌声,生命就如同一口枯井,了无生趣。
人的一生不可能平坦,它必定坎坷曲折、布满荆棘,如果没有掌声的鼓励,怎能保持一腔热血,奋斗到底。
当鲜花与泪水、追逐与冷落在我们左右时,惟使你不变的,让你坚定的就是掌声,就是朋友真诚的喝彩,师长无言的鼓励。
记得我第一次演讲,至今回想起来依然清晰可见,那一刻我的心在颤抖,我的手,不,全身甚至连头发都在不停地跳着,我把词背得滚瓜烂熟,可就在走上台的一瞬间,全忘了,全忘了,脑海中一片空白,这时台上似乎有千万双眼睛都盯着我,他们期盼、等待,刹那间台下响起了一片雷鸣般的掌声。
这掌声响得透彻,响得震天。
我深深地知道这掌声不是嘲笑、叽讽、鄙夷,而是真诚的鼓励,掌声不仅是成功的伴奏,还是失败的安慰、掌声激起我努力、奋发。
掌声是成功的伴奏,是失败的安慰,是生活的交响曲,那么,在掌声中,有人言:生活是一出戏,包含着人生的喜、怒、哀、乐,高潮迭起却又不时跌入低谷,在雷鸣般地掌声中,有人曰:生活像一本包罗万象,富含哲理地大百科全书,它字字句句都像甘甜的乳汁哺育着我们,告诉我们很多很多,生活无时无刻不在用事实教导着我们。
是啊!生活需要掌声,成功需要掌声,失败更需要掌声。
如果人生是那田间一株麦穗,那掌声就是滋润它的雨露;如果人生是一只展翅飞翔的小鸟,掌声就是给它舒展自由的蓝天;如果人生是一株挺拔的大树,掌声就是抚慰它的每一束阳光;如果人生是一朵香花,掌声就是孕育一世所吐露的芬芳。
是啊!掌声有无穷的力量,有时可以冲昏你的头脑,有时可以让你陶醉其中,有时可以让你意气风发。
掌声的作文篇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对自己要有信心,绝对不要吝于给自己掌声,因为掌声是最大的坚持动力,而我又会在什么时候给自己一个掌声呢?现在就让我来位各位一一道来吧!当我失败的时候,我都会给我自己一个安慰的'掌声,毕竟,我已经尽力了!当我快要成功的时候,我都会给我自己一个鼓励的掌声,希望自己再接再厉,下次一定能成功!当我成功的时候,我都会给我自己一个赞美的掌声,告诉自己:我已经做的很好了!给自己掌声,并不是无意义的赞美,而是要让自己更有信心,随时知道自己的光芒与优点。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类文阅读:25掌声(含答案)类文阅读-25 掌声美丽的吻几年前,在西雅图残疾人运动会上,9名参赛者全部是身体或者智力方面有缺陷的孩子。
他们整齐地排在百米速跑的起跑线上。
接着枪声一响,所有的人都跑了起来。
确切地讲他们并不是速跑,可是他们都满心欢喜地要跑完全程并争取获胜。
突然,一个男孩子在跑道上跌倒了,他坚强地爬起来,再次跌倒,他又坚强地爬起来……连续好几次,男孩终于哭了。
其他8个孩子听到男孩的哭声,放慢速度停下来,然后转身回跑,无一例外。
这时,一个患有“恐低综合症”的女孩弯下腰,在那个男孩的脸上轻轻吻了一下说:“这会让你好些的。
”然后,9个孩子手挽着手走向终点。
体育馆的所有观众都站起来,掌声和欢呼声一浪高过一浪,持续了将近10分钟。
(选自《感动青少年心灵的感悟故事》安徽人民出版社)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满心欢喜:无一例外:2.读文中的画线句子,可以体会到()A.男孩子怎么都爬不起来,他太脆弱了。
B.男孩子尝试了很多次,可是他太爱哭了。
C.爬起又摔倒的情况发生了很多次,对男孩子的打击很大。
3.男孩子跌倒后,其他孩子是怎么做的?用“”在文中画出来。
4.观众为什么会站起来为孩子们鼓掌?请写出你的理解。
【参考答案】1.心中充满欢喜的情绪意愿。
都是这样,没有其他特殊的。
2.C3.其他8个孩子听到男孩的哭声,放慢速度停下来,然后转身回跑,无一例外。
这时,一个患有“恐低综合症”的女孩弯下腰,在那个男孩的脸上轻轻吻了一下说:“这会让你好些的。
”4.因为9个孩子手挽着手走向终点,观众们被他们的善良、友爱、团结感动了,所以会站起来为孩子们鼓掌。
一双暖和的脚圣诞节的时候,凯瑟琳得到了一身漂亮的衣服,包括一个可爱的帽子和与之配套的鞋还有袜子。
新衣服穿在身上,好像整个人都变新了。
她蹦蹦跳跳地走在大街上,感觉所有的人都在看她,这种感觉真的是太好了。
天气很冷,商店窗户上的冰花更增添了节日的气氛。
仿写掌声三年级作文在我的生活中,有那么一次经历,那热烈而真挚的掌声,就像温暖的阳光,照亮了我心中的角落,让我至今难以忘怀。
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周末,我所在的社区举办了一场才艺表演大赛。
我这个人吧,平时没啥特别突出的才艺,唱歌跑调,跳舞像做操,可偏偏对朗诵有着那么点儿兴趣。
于是,在家人和朋友的鼓励下,我头脑一热就报名参加了这次比赛,准备朗诵一首我特别喜欢的诗歌。
比赛那天,现场那叫一个热闹。
舞台周围围满了观众,有带着孩子来凑热闹的家长,有悠闲散步过来的老人,还有一群叽叽喳喳的小朋友。
我站在后台,心就像揣了只小兔子似的,怦怦直跳。
看着前面的选手们一个接一个地上台表演,有的唱歌宛如夜莺,有的跳舞婀娜多姿,我心里越发没底了。
“下面有请……”主持人的声音传来,我深吸一口气,硬着头皮走上了舞台。
站在舞台中央,灯光直直地打在我身上,我感觉自己的腿都在微微颤抖。
我抬眼看向台下,那一双双眼睛都聚焦在我身上,这让我更加紧张了。
我清了清嗓子,开始朗诵:“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一开始,因为紧张,我的声音都有些发颤,读得磕磕绊绊的。
我心里不停地念叨着:“完了完了,这下丢人丢大了。
”可就在这时,我听到台下传来了一阵轻轻的掌声。
我顺着声音看去,只见一个小女孩正笑着看着我,她的小手拍得通红。
这阵掌声就像有魔力一般,让我的心渐渐平静了下来。
我重新调整了呼吸,声音也逐渐变得平稳而有力。
“喂马,劈柴,周游世界……”我沉浸在诗歌的世界里,仿佛忘记了台下的观众,只专注于用我的声音去传达诗歌中的情感。
我越读越投入,声音也越来越响亮。
当我朗诵完最后一句“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时,台下先是一片寂静,紧接着爆发出了雷鸣般的掌声。
那掌声震耳欲聋,就像汹涌的海浪,一波接着一波。
我看到观众们有的站起身来,用力地鼓掌;有的脸上洋溢着笑容,冲我竖起了大拇指;还有的大声叫好,眼神中满是赞许。
那一刻,我的心里充满了喜悦和感动。
这掌声,是对我的肯定,是对我的鼓励,更是让我战胜自己的力量。
三年级语文上册《掌声》课文原文
在三年级的小学生活中,有一个小女孩始终孤独地坐在教室的角落里。
她叫英子,由于患有小儿麻痹症,腿脚不灵便,行动也不方便。
她不愿意与人交流,总是独自默默地待在一边。
然而,一切都在一次意外的机会中发生了改变。
那是一次班级活动,老师要求每个同学上台表演。
看着其他同学一个个充满自信地走上台,英子内心充满了焦虑和不安。
当轮到英子上台时,她犹豫了一下,然后慢慢地走上台。
台下的同学们看着英子,一开始有些惊讶,因为他们从未见过英子上台表演。
然而,他们并没有嘲笑或歧视英子,而是静静地等待她的表演。
就在这时,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这些掌声像是温暖的阳光,打破了英子内心的冰山,让她感到无比的温暖和鼓励。
那一次的掌声带给英子巨大的变化。
她开始重新审视自己,发现自己也有很多优点和长处。
在同学们的关心和鼓励下,英子逐渐变得开朗起来,愿意与同学们交流和玩耍。
她不再是那个孤独的、自我封闭的小女孩,而是一个充满自信和活力的孩子。
现在,英子和同学们快乐地相处着。
她学会了如何与人沟通、如何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在她的成长过程中,掌声成为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见证了她的勇气和努力。
对于英子来说,
掌声不仅仅是一种鼓励和肯定,更是一种成长的动力和源泉。
三年级掌声作文300字八篇三年级掌声作文300字篇1生活中,处处有掌声,不仅是在课堂上、台上。
心中,那朵默默绽放的花正昭示着心中深情的爱,可我们却迟迟等待,将在有一天才能真正感受到隐藏起来的爱。
有一次,我成绩考得很差。
回到家,拎着这块沉重的石头坐在凳子上写作业。
半个小时过去了,我的作业也做得差不多了。
这时,妈妈回来了,我却浑然不知晓妈妈已经知道了我的成绩。
她一回到家就责怪我:“你说你怎么考得这么差,以前难道没复习吗?快去做练习去,再这样考不好,以后就罚你每天做练习卷2张,还不快去做!”妈妈的这句话,是彻底地“刺穿”了我的心脏,让我的心沉重了1000倍,我跑回自己的床上失声痛哭。
哭完后,我伤心地在桌子上写试卷,妈妈叫我吃晚饭了我也不吃,痛恨之心显露了出来,不断地在我的.心里蔓延。
到九点钟了,我还是没睡觉,心里悲痛欲绝。
这时,妈妈给我送来热水喝,然后就出去了,伤心悲痛的我根本没在乎,可我听到那个声音后,我的心彻底暖了。
妈妈在外面继续整理东西,把我的东西都放得整整齐齐、干干净净,累得倒在沙发上,彻底感动了我。
随着热水气体飘散,回想着妈妈关心我照顾我鼓励我的一幕幕往事,我的怨恨渐渐释怀,心长出了绿色的根茎,开出了一朵粉红的花。
三年级掌声作文300字篇2我已经是三年级的学生了,平常我戴着一副眼镜,就像一个小博士。
可是我的学习成绩并不突出,在上小学的这三年,我一直都是默默无闻的。
前几天上语文课,老师提问题让同学们回答。
有一个问题难住了大家,同学们都在认真地思考。
我心里暗暗高兴:这个问题我会回答,因为头天晚上妈妈带我预习过,当时妈妈给我讲解过。
我要不要举手呢?我犹豫不决。
我看别人都没有举手,老师正用期盼的.眼神看着我们,终于我鼓起勇气举起了手。
回答完问题,老师表扬我——发言很精彩。
这时不知是在谁的带动下,班级里响起了一阵掌声。
那掌声热烈持久。
我非常激动,脸红红的,心砰砰直跳。
我明白了:学习并不是很困难的事,只要多用心,课前多预习,我也一样可以学得很好。
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掌声》教案优秀10篇篇一:《掌声》优秀教案篇一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识记“残、犹、豫”等10个生字,积累“掌声”等7个词语。
正确书写6个汉字。
方法与过程:1、通过对描写两次掌声句子的朗读,体会到小英情感的变化。
2、学习提出问题,重点:着眼词、句提出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掌声”的魅力,懂得人与人之间都需要尊重、关心和鼓励。
二、教学重点、难点:1、通过对描写两次掌声句子的朗读,体会到小英情感的变化。
2、继续学习从词、句角度提出问题。
三、内容分析:这篇课文主要在叙述一位脚残疾的女孩范小君。
因为走路有点瘸,范小君极力回避在人前走动。
但是,一位新调来的老师的唐突,让她面临一场考验。
终于,在同学的掌声中,她不仅走上了讲台,并且从此拥有了自信。
这掌声的力量,源自同学的友情,源自对人的尊重。
对于缺乏自信的人,尊重可以改变他许多。
四、学生实际:本单元的目标是“读课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根据课题、词语、句子和课文内容、标点符号等方面进行提问。
以“掌声”为主线组织教学,让学生学会抓住“掌声”对课题进行质疑,通过寻找描写掌声响起的句子,再一次进行质疑,让学生感悟掌声给范小君带来的巨大变化,通过梳理小英情感的变化过程“自卑――感动――感激――树立信心――鼓起生活勇气”,懂得人与人之间需要尊重和关心。
最后联系班级学习生活实际:我把掌声送给,因为。
使文本的主旨深化。
五、教学过程:时间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谈话引入,揭示课题1、师:小朋友,说说我们在什么情况下会听到掌声呢?2、师:今天,我们也来学习一篇和掌声有关的课文。
出示课题,学习根据课题提出问题1、学生交流,师适当点拨2、指名读题,学习生字“掌”3、学生提问题对课题进行质疑,让学生带疑入学,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根据“学习小建议”读课文。
1)借助拼音,读通课文。
2)读准字音,学习生字新词。
3)思考:边读边思:课文写谁获得了掌声?获得了几次掌声?2、反馈学习情况1)检查生字词掌声残疾取笑轮流犹豫稳定默默地讲述经久不息投向调来1、学生阅读课文,同桌合作用归类识字法学习生字,交流思考题2、学生交流“残”用换部首识记“犹、默”侧重字形“稳”前鼻音细读课文,学习提问1、师:小君获得的两次掌声是怎样的掌声呢?再读课文,用直线划出描写两次掌声的句子。
【导语】《掌声》写的是⼀位原本内⼼⾃卑的⼩⼥孩英⼦在同学们⿎励与爱的掌声中变成了⼀个活泼开朗的孩⼦。
以下是⽆忧考整理的⼩学三年级语⽂《掌声》原⽂、教案及教学反思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篇⼀】⼩学三年级语⽂《掌声》原⽂ 上⼩学的时候,我们班有位叫英⼦的同学。
她很⽂静,总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
上课前,她早早地就来到教室,下课后,她⼜总是最后⼀个离开。
因为她得过⼩⼉⿇痹症,腿脚落下了残疾,不愿意让别⼈看见她⾛路的姿势。
⼀天,⽼师让同学们轮流上讲台讲故事。
轮到英⼦的时候,全班四⼗多双眼睛⼀齐投向了那个⾓落,英⼦⽴刻把头低了下去。
⽼师是刚调来的,还不知道英⼦的情况。
英⼦犹豫了⼀会⼉,慢吞吞地站了起来,眼圈红红的。
在全班同学的注视下,她终于⼀摇⼀晃地⾛上了讲台。
就在英⼦刚刚站定的那⼀刻,教室⾥骤然间响起了掌声,那掌声热烈⽽持久。
在掌声⾥,我们看到,英⼦的泪⽔流了下来。
掌声渐渐平息,英⼦也镇定了情绪,开始讲述⾃⼰的⼀个⼩故事。
她的普通话说得很好,声⾳也⼗分动听。
故事讲完了,教室⾥⼜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英⼦向⼤家深深地鞠了⼀躬,然后,在掌声⾥⼀摇⼀晃地⾛下了讲台。
从那以后,英⼦就像变了⼀个⼈似的,不再像以前那么忧郁。
她和同学们⼀起游戏说笑,甚⾄在⼀次联欢会上,还让同学们教她跳舞。
⼏年以后,我们上了不同的中学。
英⼦给我来信说:“我永远不会忘记那掌声,因为它使我明⽩,同学们并没有歧视我。
⼤家的掌声给了我极⼤的⿎励,使我⿎起勇⽓微笑着⾯对⽣活。
”【篇⼆】⼩学三年级语⽂《掌声》教案 学习⽬标: 1、认识“⿇、症”等10个⽣字,会写“愿、姿”等13个字,能正确读写“掌声、⽂静、愿意”等16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在整体感知课⽂内容的基础上,精读课⽂第⼀段。
导学流程: ⼀、解读课题,导⼊新课 1、今天,有这么多⽼师到我们班来听课,你会⽤什么⽅式来表⽰对他们的欢迎? (学⽣不由⾃主地⿎起掌来。
) 2、板书课题:掌声(学⽣齐读课题。
山洪一样的掌声
1966年3月8日,河北省邢台地区发生了6.8级地震,周恩来总理不顾余震危险去慰问受灾的群众。
日头偏西的时候,滏阳河畔的邢家寨猛然间从地震后的悲痛气氛中挣脱出来,沸腾了,激荡了。
县委书记张建随着汹涌的人流,一溜小跑,向村西头打谷场奔去。
时值“九九”的冀南平原,正是春寒料峭的季节。
一阵紧似一阵的西北风,从滏阳河的两岸卷过大地,带着凌厉的呼啸,裹着雪粒和尘沙扑打过来。
张建急匆匆地跑着,老远就望见周总理乘坐的直升机停在打谷场北面的麦地里,机身闪耀着银灰色的光泽。
他的心激烈地跳动起来———敬爱的周总理马上就要在大会上同群众见面,亲自把党的关怀和温暖送到灾区群众的心坎儿上。
作为大会的召集人,他心情能平静吗?
按照张建的嘱咐,人们纷纷在打谷场坐下来了。
没有主席台,张建和救灾部队的同志商量,在南面场地一辆运送救灾物资的卡车拖斗上安上了麦克风。
卡车司机是个年轻的战士,他扒住车门,问道:
“书记同志,主席台设在哪儿?”
是啊,主席台设在什么地方合适呢?张建抬起头。
凛冽的北风丝毫没有减去它锐利的锋芒,仍然劲头十足地呼啸着,打着旋儿;卷扬起来的雪粒和尘沙迷迷蒙蒙遮人眼目,打在人们的脸上和脖子上,冰
冷而又疼痛。
张建感到一阵揪心:会场上,一面是数以千计的受灾群众,一面是敬爱的周总理,究竟怎么安排好呢?
张建又环视了一下会场。
人们都在卡车的北面,仿佛有谁下了命令似的,整齐地朝北坐着。
尽管干冷砭骨的寒风肆无忌惮地狂吹着,但他看不到一张脸庞———谁也没有背过脸来躲避风沙。
黑压压的打谷场上,只看到冀南平原庄稼人裹在头上的羊肚手巾和方格巾在寒风中飘动着。
顿时,张建心头一热,感到群众和自己想到一个点子上了,他看看年轻的司机,果断地说:
“把卡车开到北头!”
司机得到命令,很快从人们闪开的通道上把卡车开到了打谷场的北头。
车停了。
张建跟部队的同志搬了两把椅子,靠在卡车跟前当阶梯,他转身去找总理。
这时,总理正蹲在打谷场边上,跟一群社员亲切交谈,还不时地打着手势。
他穿一身朴素的蓝中山装,脚着黑色旧皮鞋,没有戴帽子,炯炯的目光透露出对人民群众的亲切关怀。
张建轻声说:“总理,会场布置好了。
”
“哦。
”总理站起来,环视着在场的群众。
骤然,他浓黑的双眉拧成了一线,他的目光盯在张建脸上:
“风沙这么大,你怎么让老乡们冲着风坐呀?”
“大家都坐好了,”张建解释说,“这样您讲话也方便一些。
”
“我讲话是方便一些,可是,他们呢?”总理用抬得不高的右手指着群众。
张建喃喃地说:“是群众主动坐好的。
”他的声音虽然不高,心里却如浪涛翻腾:总理啊,灾区群众哪一颗火热的心不是这样想的!
“不对,”总理的声音很严厉,似乎略带责备,“你是负责召集大会的县委书记!你说,一个人跟几千个人相比,哪一个更重要?”
张建感动地望着总理,然后低下了头。
“是的,我作为国家总理来看望受灾群众,”停了一下,总理看看张建,用深沉的语调继续说,“但是,我是一个共产党员。
你想想,共产党员哪有为了自己方便,而让群众吃苦的道理呢?”
说罢,总理来到卡车跟前。
突然,就在这瞬间,广场上的群众“呼”地一下全站了起来,掌声、欢呼声汇成一片。
张建甚至还分明看到那些黧黑布满皱纹的脸上,闪着晶莹的泪珠。
这当儿,总理一面挥手向群众致意,一面用浑厚的声音喊道:
“同志们,现在,请你们听我的口令……”
黑压压的会场上静下来了。
“向后———转!”
总理令人感动的口令传到了每个角落,可是人们互相看了一下,立即又恢复了原来的样子。
总理看了看,浓黑的眉毛抖动了一下,随即疾步向打谷场南头走去,张建等人紧跟在后面。
人们的目光随着总理移动着,身子也不由自主地转过来了。
“请坐!”总理喊道。
人们静静地坐下了。
总理站在临时找来的几只木箱上,凛冽的寒风不时地掀起他中山装的衣襟。
总理面对群众迎风伫立,脸上闪现着无比激动的神情。
突然,就像猛然暴发的山洪一样,会场上又响起一阵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
这欢呼发自人们的心灵深处,是那么响亮,那么激越!它在冀南平原这个普普通通的村庄上空,久久地回荡着,回荡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