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教学模式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 格式:pdf
- 大小:49.78 KB
- 文档页数:2
多媒体在外语教学中的运用随着科技的发展,多媒体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普遍。
它不仅可以增加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还可以提高他们的听说读写能力。
下面是本文对多媒体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探讨的详细内容。
1.视听教学多媒体可以提供真实的语言环境,让学生在听、说、读、写四个方面都得到练习。
通过多种多样的视频、相片、音频等教材,可以帮助学生模仿口音、学习配音、理解语言文化。
例如,当我们学习英语时可以通过播放纪录片、MV、电影等改善听力技能,同时借此学习美国文化,加强自己对英语表达的理解。
2.网络学习多媒体可以在网络环境下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
比如,通过观看与所学课程相关的视频、访问学习网站、使用学习APP等,可以扩展学生的词汇量、拓展语言知识、注意音素对比。
网络课程提供了自主学习的机会,增加了外语学习的趣味性。
3.互动式学习多媒体教学可以增加课堂互动性。
包括播放游戏、互动式PPT、电子白板、语音聊天等。
运用互动式多媒体教学能够让学生更加积极参与,增进了学生与老师之间的沟通和互动。
一方面,学生在小组活动和个人分组练习中可以快捷的学习到外语知识,表达和理解能力得以提升,更有利于是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口语和听力方面的技巧。
另一方面,多媒体也为其他不具备外语背景的同学提供了学习机会,其中还包括一些孤岛少儿、下岗再就业人员等人群,在互动式学习中与老师互动,获得更多学习机会。
4.创新的评估方法多媒体可以提供更加全面的评估机制。
在不同形式的作业中,跑步机、托福听力等评估方式比传统的评估方法更能评估到学生的语言技能和语言应用能力。
此外,学生的反馈也可以通过多媒体进行,从而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关注学生的思考、对话和沟通,提高教学效果和学习成果。
5.在外语学习中,多媒体也有很多限制,比如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多媒体技能,学习效果会因学生的兴趣变化而产生变化,以及使用多媒体还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等等。
此外,多媒体学习也需要防止盲目跟从,要根据自己的情况和学习目标,选择实现针对性的多媒体课程,充分理解外语的本质和语言规律。
乏;执鬟I歉浅析多媒体网络技术在外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朴莲花(延边大学外国语学院大学外语教研部,吉林延吉133002)【}商要]多媒体网络教学作为一种现代化教学模式,为大学外语教学带来了契机。
在大学外语课堂教学中灵活运用多媒体。
不仅能够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单—课堂教学模式,还能满足不同学习层的学生的需要,激发了学生学习外语的兴趣。
有利于学生提高夕陌水平o.[关键词]多媒体网络技术;外浯澡堂教学;辅助手段;运用近年栗,多媒体教学焕发出了旺盛的生命力,受到广大师生的普遍青睬。
它在外语课堂教学及检验教学效果方面,使广大师生受益匪浅,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
在外语教学中合理使用多媒体网络技术,可以为学生提供形象生动的视觉效果,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创造真实的语言环境,增加课堂教学密度,真正做到因材施教,从而达到素质教育的基本目标。
一、多媒体网绍赦术在外语教学中的优势1)多媒体网络技术增添了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灵活性。
单一的教师讲授,枯燥而又乏味。
而多媒体可以将文字、图片、音象和视频等多媒体信息融为—体,多方位刺激学生感官,克服了传统教学中抽象、枯燥的弊端,使教学内容更形象、更直观地展现出来,增强了课堂教学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2)多媒体技术丰富和完善了课堂容量,提高了教学质量。
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从网络上挑选适合学生阅读的文化背景知识,下载到自己的文件夹中供学生使用。
此外网络信息的更新速度快,我们可以很容易地读到当天的电子版报刊杂志。
多媒体教学模式可以节省宝贵的课堂时闻。
在计算机多媒体教室,教师可以利用计算机实物投影等手段代替传统的板书,既节省时间又加大单位时间内的授课信息量。
3)多媒体技术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参与热情。
多媒体综合利用声音、图形、图像、动画等信息,在很大程度上满足学生的感官需求。
在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兴趣,活跃课堂的教学气氛。
这符合“乐学”原则,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现代教学理念。
多媒体教学一体机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多媒体教学一体机的使用实现了教师备课资源的共享,它集文字、图像、动画等信息功能于一体,实现了课堂教学大容量、多信息、多趣味和课堂教学的高效率,使课堂教学更直观、更生动。
既能方便地引入数字化信息资源,又能增强师生参与、对话和交互的教学环境。
为课堂互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提供了技术可能和方便。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利用一体机完成呈现、展示、交流、互动、合作等活动,拓展教学资源,优化教学过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率。
在此谈谈多媒一体机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一、利用多媒体教学一体机,活化教材合理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能活化教材,提高课堂效率。
教师在制作课件时,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明确教学目标,把复杂的教学内容简单化,把教材活化为交际,利用多媒体直观、形象、丰富多彩的特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发学生想象力,创造良好的交际情境。
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学会英语思考、用英语表达。
例如: 在讲授人教版八年级(下册)Unit 7 What' s the highest mountain in the world ? SectionA-3a “ Qomolangma一the Most Dangerous Mountain in the World?”短文,上网查找珠穆朗玛峰顶部恶劣的气候环境、登山运动员攀登珠穆朗玛峰的图片及搜索攀登运动员成功登上山顶的记载。
运用多媒体教学一体机在图片上附有英文及配音,学生边看图边听朗读,加深了对文章的理解,对重点短语及句型掌握和运用。
如:Mountain climbing is one of the most dangerous sportsin the world. When climbing, More serious difficulties include freezing weather and heavy storms. It is very hard to take in air as you get near the top.又在网上搜索攀登运动员成功登上山顶的图片,配有读音及英文的图片,学生很浅显的就明白The spirit of these climbers shows humans can sometimes be stronger than the forces of nature.这样一来,语法规则、句型结构、表达方式, 都被激活起来,学生很容易掌握了文章的大意。
多媒体技术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摘要]多媒体在教学中的引入改变了我国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
文章分析了我国传统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的弊端,指出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并根据教学实践,着重探讨了构建这一新型模式的具体措施,以促进大学英语教学改革。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网络大学英语教学改革随着21世纪的到来,电脑和网络技术迅猛发展,多媒体网络教学设计是大学英语教学理念上的一次重大创新,多媒体网络教学的实际运用为大学英语教学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其模式将外语教学置于真实语言环境之中,可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参与热情,优化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
如何利用电脑和网络进行多媒体课件制作,如何有效利用电脑和网络改进大学英语教学,是摆在每位大学英语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大学英语教学引进多媒体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1.皮亚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也称为结构主义,是认知理论的一个分支。
它由认识发展领域最有影响的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J.Piaget)于20世纪60年代最先提出。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是一个被动吸收、反复练习和强化记忆的过程,而是一个以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通过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主动建构“意义”的过程。
建构主义理论的内容很丰富,但其核心只用一句话就可以概括: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
当代最新信息技术成果对建构主义所要求的学习环境提供了强有力支持,多媒体网络教学正是在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使用多媒体和网络通信技术来建构学习环境,创设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模式的。
2.戴尔的“经验之塔”学习理论。
如右图所示,戴尔的“经验之塔”,把人们获得知识与能力的各种经验,分为三类十个层次。
人的经验(信息的获得)从低到高分为:做的经验、观察的经验、抽象的经验。
所谓的高低,是指人获得信息或经验的累积程度,也就是说,人首先是从做中学习的,随着经验的累积,通过平时观察和看到的事物或事情,即可获得一定的经验,即使自己没有亲手参与,也能够在大脑中形成记忆。
浅谈多媒体教学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刘俊平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多媒体以其形象、生动、直观和良好的视觉优势特点已经广泛被人们接受。
多媒体介入英语教学,对传统的教学起到了更好的补充、发展和优化的作用。
一、多媒体教学的优势1.多媒体的运用可以以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英语多媒体教学创造了丰富多彩的语境,使课堂教学情景化、交际化,引导学生在接近真实的语境中开展听、说、读、写的练习,能够使学生的各方面综合能力得到训练。
当学生置身于多媒体教学环境中时,他们会对即将开始的学习活动充满渴望和自信,学生可以自主地选择自己感兴趣地学习材料和学习通道,完全没有焦虑感,而且对学生的感官和视觉产生强烈冲击,学生在课堂上更加活跃、更加主动地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2.多媒体的运用可以极大地增加课堂容量并优化语法教学。
人对图像的记忆要优于文字记忆,多媒体教学摒弃了传统的只有文字的教学,解释了好长时间的问题,不如用几个图片、几个场景来得更快、更直接。
“语言课堂就是联系语言和文化的场所。
在中国尤其如此,因为课堂是学外语的主要场所”在多媒体教学模式下,教师完全可以用之前准备好的课件,这样由鼠标的轻点代替了粉笔的“飞舞”,其效率的提高是显而易见的。
在现阶段,伴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在多媒体环境下制作的课件界面美观、操作简洁,这都节省了大量的宝贵课堂时间。
优质、高效的课堂教学效率意味着“高密度”和“快节奏”,尤其是对于英语这种需要大量板书的科目,其时间利用率的提高是十分明显的,效率的提高意味着课堂信息量的增大,知识容量的扩充。
在有限的时间内,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可以给学生们更多的机会了解更丰富的知识,课堂的45分钟在这里得到了有效的运用和延伸。
3.多媒体的运用能更好地突出教学重点和突破教学难点。
在多媒体教学过程中教材的呈现则是多通道,多元化的。
集合声音、图像、动画和文字为一体,这样,抽象或枯燥的内容具有生动活泼的表现形式,可以调动学生的参与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潜力,从而达到最佳学习效果。
3多媒体教学模式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李韶丽 范佳程(辽宁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辽宁大连116029)摘 要:发展多媒体技术,充分利用多媒体计算机,对外语教学,特别是提高学习效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改变学生学习方式极为有利,多媒体辅助教学对传统的外语教学方式提出了新的挑战,也为提高外语教学质量提供了可能性和有利条件。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建构主义理论;教学模式中图分类号:TP3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9795(2010)01-0113-02收稿日期:作者简介:李韶丽(),女,山东烟台人,讲师,从事英语语言文学方向研究。
范佳程(6),男,辽宁喀左人,副教授,从事英语语言文学和英语教学方向研究。
一、问题的提出多媒体教学网在大学外语教学中的应用,改善了教学媒体的表现力和交互性,使媒体所展示的内容更具体、更直接,并能及时获取学生的反馈信息,及时调整教学内容,使课堂教学有条不紊地进行。
但是,由于受学科因素、设备因素、教师因素、学生因素、课件因素等各种因素的影响,若不能很好地把握好利用多媒体网进行课堂教学的规律并克服一些不利因素,课堂教学的效果反而不理想。
笔者的研究目的旨在探索出一条利用多媒体进行听、说、读、写、译一体化教学的路子,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媒体,改进大学外语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使大学外语教学上一个新台阶。
二、多媒体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和教学模式探究1.理论依据——建构主义理论近年来随着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作为现代教育技术最新理论基础的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在国际上迅速流行,向人们展示了空前的活力。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获取知识的过程,而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包括文字材料、音像资料、多媒体课件以及从Internet 上获取的信息)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
建构主义理论强调:(1)以学生为中心,认为学生是认知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只对学生的意义建构起帮助和促进作用;(2)强调“情景”对意义建构的重要作用;(3)强调协作学习对意义建构的关键作用;(4)强调对学习环境的设计。
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结构是近年来随着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的日益普及才逐渐发展起来的,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结构中,“教学媒体”除了包含传统的投影、幻灯等传统教学媒体外,还包括多媒体计算机、网络技术等多种现代电子媒体。
“教学内容”也不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教材,而应当包括与当前学习主题相关的录音带、录像带、CAI 课件、多媒体课件以及可以从因特网上获取的各种信息资源。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结构注意在学习过程中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相应的教学设计主要围绕“自主学习策略”和“学习环境”两个方面进行。
前者是整个教学设计的核心——通过各种学习策略激发学生去主动建构知识的意义(诱发学习的内因);后者则是为学生主动建构创造必要的环境和条件(提供学习的外因)。
这种教学结构由于强调学生是学习过程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因而有利于学生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有利于创造型人材的培养。
2.基于建构主义的多媒体辅助大学外语教学模式多媒体教学有着许多传统教学无法比拟的优势,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保持学生学习积极性,综合学生多种感官,提高信息的获取量,扩充了课堂知识容量,提高了学生口语能力和运用英语的能力。
(1)多媒体课堂教学模式。
在外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参与整个教学过程,开发出适合本教学系统使用的多媒体教学软件,同时教师改变以往由词到句再到篇的线性授课方式,运用多媒体,通过语言实验室的音视频系统,非线性呈现教学内容,教师在一旁讲解、提示。
对于教学中的重点或难点内容,教师口授或板书不易表达和阐述清楚的,可借助多媒体计算机的图形、图像、动画、音乐、文字等形式来表现教学内容,让学生充分感知、加深理解,以提高教学效果。
(2)个别化教学模式。
针对大学外语授课人数多、班级多的难点,我们充分利用双向可控闭路电视系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在统一学习阶段后,根据具体情况,对完成任务较好的学生开通其它几个通道,由他们选择下一级的学习内容,满足不同个体的需要。
教师则继续指导其他学生,并监控个体的学习。
个别化教学模式的教学方法设计包括以下内容:能引起争论的初始问题;能将讨论一步步引向深入的后续问题;通过提问能引起学生注意的一些问题。
方式也可以多种多样,如:学生在家中随时学习,在多媒体阅览室进行学习。
学生通过E-mail 、BBS 等与教师进行交流,教师定期通过BBS 留言板向学生发布讨论题目,布置课外练习,或将各种练习题粘贴到布告栏供学生练习。
(3)第二课堂教学模式。
利用录音、录像、VCD 、多媒体课件等巩固课堂教学内容,扩大知识面。
大学校园外语广播电台不仅可以承担公外听力教学播放任务,还能够承担师生英语学习节目的播放。
外语电台可以专门开辟英语过级考试辅导,外教热线问答、英语歌曲欣赏、名片精彩对话、文体娱乐等节目。
语言实验中心的直播系统,可以面向全校,直播学术讲座、优质课示范等活动。
多媒体语言教学环境,大大丰富了学生第二课堂,营造了浓郁的英语学习氛围。
(下转第112页)112009-11-191972-197-对x =2由上述变换结果的第一行知-2y +3=0得y =1+或y=1-∴原方程共有六组解,分别为(-1,2)(-1,3)(0,1)(0,3)(2,1+)(2,1-)例8:求下列曲线的直角坐标方程X=-t +1y =2+t-3解:令f (x)=-t+(1-x )g (x )=2+t-(3+y)∵x,y 的取值应使得f (t ),g (t )有公共根,也即把x,y 看成参数时f (t ),g (t)应有非常数公因式∴=0化简得:这便是所求的直角坐标方程。
注:(1)此方法可作为用来判定一个n 次方程有n 重,n -1重,2重,无重根的充分必要条件;(2)可以用来解多个方程构成的高次方程组或求多个多项式的公因式;(3)可用来求最大公因数;(4)在变换时还允许首位不对齐。
三、多媒体教学模式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是指利用多媒体计算机,综合处理和控制符号、语言、文字、声音、图形、图像、影像等多种媒体信息,把多媒体的各个要素按教学要求,进行有机组合并通过屏幕或投影机投影显示出来,同时按需要加上声音的配合,以及使用者与计算机之间的人机交互操作,完成教学或训练过程。
但是在实际运用中,我们应该注意从实际出发,紧扣教材重点,避免随意呈现。
教师应正确处理好两大关系和设计好六大步骤。
人机关系教学的过程实际上是一种“情感的交流过程,是灵魂的对视”,机器无论如何不能代替人,多媒体只能是教学的一种辅助手段。
传统的板书过程给了学生理清思路的,及时调整状态,消化所讲内容的缓冲时间。
利用多媒体也可以完成传统板书的功能,且做得更好。
我们可以将讲义按板书的要求重新组织,利用章节标题使用一级、二级标题格式,每节的小标题按从属关系依次降低。
课堂讲述时,可随讲课的进行点击标题,像黑板教学一样保持一定的停留时间。
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应始终处于主体地位,要有选择的使用器材和编排教学程序,使器材服务于教师,防止上器材表演课。
师生关系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建构内在的心理表征的过程,学习者并不是把知识从外部搬到记忆中,而是以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通过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建构新的理解”(D .J .Cunningham ,1991)。
学习环境应包括四大要素:“情景、协作、会话、意义建构”。
多种媒体优化组合构成系统环境,是实现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的理想条件。
多媒体教学应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路。
由于教师不得不坐在控制台前操纵设备,老师与学生面对面的直接接触少了,但师生间的内心接触不能少。
老师要事先多预测些学生可能遇到的问题,以便使教学内容和程序环环相接,做到“激生之疑、导生之思、启生之智、育生之能”,逐渐引导学生达到“识记、复用、交际”三个层次的学习目标。
根据教学基本原则,参照基础课教学结构,笔者认为利用多媒体实施教学的步骤如下:说明本课题目、目的利用多媒体打印课题及教学目的,其用意在于让学生明确学习内容,通过标题形成思维预置,使之新旧知识形成联系,以便掌握全部的学习内容。
进行启发性谈话启发性教学手段多种多样,可以通过对背景、作者的介绍引起学生的兴趣,也可以通过一种“支架式”手段,为学生创设纲要性问题和一定的情景氛围,引导学生独立思考。
深入课文在视听中深入课文,这是增加学生获取知识信息的有效途径,通过刺激学生的不同感官,达到印象加深的效果,为今后信息的提取提供便利。
讲解与讨论讲解与讨论的重心放在教学目标中的重点、难点上。
教师在讲解过程中故意重读,利用箭头等方式,引导学生进入思考范围从而达到切题的目的。
练习与交际经以上四个环节的教学过程后,应初步完成在师生关系中所提及的“识记”任务。
接下来的练习是“复用”阶段即掌握知识的第二阶段。
首先给学生一定时间利用实验室的录音机、录像机、复读机、麦克风及语言训练系统的设备进行对话、模仿、朗读,重复练习达到熟练。
最后,进入第三阶段“交际”的训练:教师为学生设置情景或播放录像,引导学生参加实际演练,把所学知识应用到情景中去,从而进一步获取知识。
总结和留作业利用多媒体演示教学内容,学生接受的知识是零散的,所以每讲完一个章节我们都要对教学内容进行总结,以使学生掌握所学知识的总体结构。
不论是总结,还是留作业,目的在于巩固已学知识。
这也是教学反馈和师生间自我评价的过程。
教师可利用这一时机进行从实际到理论的归纳,并及时发现遗漏,对某些问题进行补充,并为下一节课做一定的准备。
参考文献:[1]胡恩明,郭文莉,周健儿主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与实践》[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5月第1版.[2]吴疆,陈瑛编著.《现代教育技术教程(二级)》[M].人民邮电出版社,2003年10月第1版.[3]王西靖.学校现代教育技术应用指南[M].百家出版社,1999版.[4]高金岭.现代教育技术与现代教育[M].广西师大出版社,1999版.[5]解月光.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课堂教学用CAI 课体设计的指导意义[J].中国电化教育,1999,第二期.[6]贾冠杰.外语教育心理学[M].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版.(上接第113页)[责任编辑:郑文昌][责任编辑:周志媛]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