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苏锡常镇四市2020届高三语文教学情况调研(一)试题
- 格式:doc
- 大小:112.50 KB
- 文档页数:9
苏锡常镇四市高三教学情况调研语文一、语言文字运用(12分)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和同行相比,郭开先生的精神也是的。
多年来,他不囿陈见,著述严谨,哪怕是一个脚注,一个标点,他都细加推敲,,在业内赢得了良好的声誉。
A.质疑当仁不让无微不至B.置疑不遑多让无微不至C.置疑当仁不让一丝不苟D.质疑不遑多让一丝不苟D2.下列楹联与所吟咏的名胜古迹对应正确的一项是(3分)①此地似曾游,想当年列坐流觞未尝无我仙缘难逆料,问异日重来修禊能否逢君②一楼萃三楚精神,云鹤俱空横笛在二水汇百川支流,古今无尽大江流③杰阁重开,依然万里群峰小斯楼更上,犹觉千秋此地高④我辈复登临,目极湖山千里而外奇文共欣赏,人在水天一色之中A.①醉翁亭②岳阳楼③鹳雀楼④蓬莱阁B.①兰亭②黄鹤楼③鹳雀楼④滕王阁C.①醉翁亭②黄鹤楼③天一阁④滕王阁D.①兰亭②岳阳楼③天一阁④蓬莱阁B3.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月光洒满庭院,,,,。
,,。
她脚下的绿茵和近旁的花草也披了月光,柔软无声地在她脚下延展。
①泛着皎洁的月光②承载着银色的光华③在那里荡漾④喷水池里的微波⑤远处枝叶扶疏的桂树⑥轻逸而静寂⑦烘出淡灰的影A.④②⑥⑤⑦①③B.⑤②⑦⑥⑦①③C.⑤①⑦④②③⑥D.④①③⑦⑤②⑥B4.下列诗句中,与右图漫画的情境最吻合的一项是(3分)A.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
B.送到江头惆怅尽,归时重上去时船。
C.田翁烂醉身如舞,两个儿童策上船。
D.蓑笠双童傍酒船,湖山相引到房前。
C二文言文阅读(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盛溪绿生志胡胤嘉吾乡吕水山先生,通博异才,微及艺事,率尔造极。
书法精劲,画无尘埃气。
余尝得其所写《双柑图》,枝叶扶映,生气可摘。
性好奖成人材,凡有片长,引接不倦。
我家乡的吕水山先生,通达渊博,才能特出,稍一接触艺术之事,就能达到最高境界。
书法精妙道劲,绘画没有尘俗之气。
徐州市、淮安市、连云港市、宿迁市2020届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语文I一、语言文字运用(12分)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们都亲切地叫他“老刘”。
A.忠贞不渝诚然谈笑自若B.矢志不渝诚然谈笑风生C.矢志不渝俨然谈笑风生D.忠贞不渝俨然谈笑自若2.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那是一幅怎样宏伟、浩大、摄人心魄的巨卷啊!但见田畴之上、天地之间,▲掀起金色的骇浪了……①没有树木,没有建筑,甚至看不见一只飞鸟,②有的只这一片广袤得连天接云、浓烈得让人窒息的金黄。
③那金黄的起伏滚动愈愈大,愈愈浓,很快凝成道,连成块,涌成云,④风从海边吹过,天际一缕金黄缓缓起伏,慢慢滚动。
⑤海塘外几万亩的油菜花如金黄的海洋向天的尽头无穷连绵,⑥转眼间那金黄就卷成金色的波涛,A.①②⑥③⑤④B.⑤②①⑥③④C.①②⑤④③⑥D.⑤①②④③⑥3.下列楹联与名山,对应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分)①面壁十年求道力,渡江一苇济时心。
②黄水昆仑泻浩荡,太华巨掌摩苍穹。
③山高则配天阳鲁阴齐资化育,坤厚故载物西河东海仰生成。
④北望神州,擎天四岳皆吾友;南胜景,播誉千秋是此山。
A.①嵩山②泰山③华山④衡山B.①嵩山②华山③泰山④衡山C.①衡山②华山③嵩山④泰山D.①衡山②嵩山③泰山④华山4.对下面一段文字主要意思的提炼,最准确的一项是(3分)通过访贤,周人起用了伯达等八个有才能的人。
周文王死后,八士就成为周武王的谋臣,积极参与了灭商建周的战斗。
文王曾征询八士意见,八士以“神弃殷商,天助周兴”的鲜明观点支持伐纣的正义战争。
后随国师姜子牙攻下了都城朝歌,八士奋勇当先攀登城头,与敌军肉搏。
武王伐纣大获全胜,八士可谓功不可没。
A.周人礼贤下士,重用人才,积极纳谏,成就灭商大业。
B.八士作为谋臣通过贡献智慧,帮助武王取得最终的胜利。
C.八士具智勇兼备之才,在灭商建周过程中起到重大作用。
D.八士积极参战,英勇无畏,冲锋陷阵,最终成就历史伟业。
2019~2020学年度苏锡常镇四市高三教学情况调研(一)语文2020.03注意:本试卷共8页,21小题,满分16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请按照题号将答案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相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将答案直接书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一、语言文字运用(12分)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古人论诗、论词或论文,往往只是写出自己凭直觉领悟到的东西,虽能以寥寥数语▲,但难免缺乏思辨性和系统性,给后人留下▲、语焉不详的遗憾。
今天,我们需要用新的文艺观,重新审视和整理这些古文论宝藏,以期古为今用,▲。
A.切中肯綮一鳞半爪推陈出新B.高屋建瓴雪泥鸿爪推陈出新C.高屋建瓴一鳞半爪革故鼎新D.切中肯綮雪泥鸿爪革故鼎新2.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小说家作为时代的喉舌,担负着反映时代精神和民族灵魂的使命。
▲,▲,▲。
▲,▲,▲。
而优秀的作品正是在给人以美的享受、真的启示、善的教育的同时,也把对社会生活的深刻认识熔铸于其中。
①他们通过理性的思考形成整体的理性认识②他们站在时代的前沿,敏感地关注人类命运③以独特的视角去反映客观事物④因而思想比普通人更敏锐、超前、博大、深邃⑤思考人类的发展和探索宇宙万物的规律⑥综合地、整体地揭示社会生活的本质规律A.①③⑤②⑥④B.①⑥③②⑤④C.②③⑤①④⑥D.②⑤④①③⑥3.下列诗句描写的民间风俗,不是..迎接新春的一项是(3分)A.扫除茅舍涤尘嚣,一炷清香拜九霄B.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C.生盆火烈轰鸣竹,守岁筵开听颂椒D.半盏屠苏犹未举,灯前小草写桃符4.对下面一段文字中“一座粲然”原因的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3分)祇园上人招余辈小聚,或问座中何人最惧内,众未及答。
祇园曰:“惟老僧最惧内。
”众讶之,笑曰:“惟惧内,故不敢娶耳。
”一座粲然。
A.感谢上人替他们掩饰,保住他们的颜面。
B.明白上人在开玩笑,因为僧人不能娶妻。
C.发现上人和他们一样因惧内而不敢娶妻。
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高三年级语文阶段教学质量调研试卷命题人:吴燕芬审卷人:钱国雷(考试时间:180分钟,总分:200分(文科) 150分钟,总分:160分(理科)一、语言文字运用(12分)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时尚圈总是那么,又处处充满惊喜。
有人穿得光鲜靓丽,颠倒季节甚至混淆性别;有人穿得动感前卫,想法怪异,总要变着法子搞些新花样——总之让人。
当现实版的“装在套子里的人”频频出现在大街小巷,曾经饱受争议的T台夸张设计也就渐渐了。
A.五光十色注目不足为训B.光怪陆离侧目不足为奇C.五光十色侧目不足为训D.光怪陆离注目不足为奇2.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鲁迅是除张爱玲之外,另一位让我感觉非常冷的作家。
是冷,构成了鲁迅的辨别度,他的冷和张爱玲的冷,还是有很大区别的。
①但如果你对鲁迅有一个整体性的阅读,你会发现,鲁迅的基础体温其实是非常高的②他太克制了,克制得让人心疼③为什么会这样?我的理解是他很克制④读《呐喊》,我们不仅感受不到那种炙热而又摇晃的体温,相反,我们感到了冷⑤他的冷不是动态的、北风呼啸的那种,而是寂静的、天寒地冻的⑥这是一个触目惊心的矛盾A.①③②④⑤⑥B.①⑥③②④⑤C.⑤①⑥③②④D.⑤③②④①⑥3.下列对联与所描绘的传统文化精品,对应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分)①一口叙述千古事,双手对舞百万兵②翻转折叠演万象,撕烫剪刻话春秋③泼墨为山皆有意,看云出岫本无心④投入红炉身软化,选成碧玉质坚凝A.①书画②陶瓷③皮影④剪纸B.①皮影②陶瓷③书画④剪纸C.①书画②剪纸③皮影④陶瓷D.①皮影②剪纸③书画④陶瓷4.礼嘉中学举行“全校师生读书月”徽标征集活动,下列是各徽标及推荐理由,其中最切合活动主题的一项是A.①以学生作为画面主体,展现当代青年意气风发的精神风貌,定能引起学生的共鸣。
B.②画面洗练风趣,猫头鹰专心读书的神态启迪学生读书要专注,给学生方法的指导。
【苏派语文】2021—2022 学年度苏锡常镇四市高三教学情况调研语文试卷及答案2020.04苏派高中语文备考2022大市(名校)模考课件01.【苏派原创】(四大公众号联合推荐)苏州市2022届高三第一学期期初调研语文解析课件02.【苏派原创】(四大公众号联合推荐)南京市2022届高三第一学期期初卷03.【苏派原创】泉州市2022届高中毕业班质量监测(一)语文解析课件04.【苏派原创】湖北省黄冈市高三上学期九月调研语文解析05.【苏派原创】扬州市高三上学期十月部分学校测试语文解析课件06.【苏派原创】(四大公号联合推荐)潍坊市2021年10月份过程性检测07.【苏派力荐】广州市2022届高三年级阶段训练(零模)语文课件08.【苏派力荐】苏州市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试卷讲评课件(文言文+诗歌+作文)09.【苏派原创】盐城市2022届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中测试语文解析课件10.【苏派原创】无锡市2021年秋学期高三期中教学质量调研测试解析11.1611.【苏派力荐】山东省潍坊市2022届高三期中测试文言文解析课件12.【苏派语文】常州市2022届高三期中语文解析课件13.【苏派语文】山东烟台2021-2022学年度高三第一学期期中学业水平诊断语文课件14.【苏派语文】南附、天一、海安、海门 2022届高三年级四校联考语文解析课件15.【苏派语文】江苏省百校大联考高三第二次考试语文解析课件16.【苏派语文】广州市2022届高三年级调研测试语文课件(1220)17.【苏派语文】八省T8名校2022届高三第一次联考语文解析课件(苏派定稿,值得收藏)18.【苏派语文】南京盐城2022届高三年级一模1.12解析课件(完整版)19.【苏派语文】湖北省部分市州2022年元月高三年级联合调研考试语文1.12(详细解析版)20.【苏派语文】山东省潍坊市2022届高三期末测试语文解析课件(0115)21.【苏派语文】广东韶关市2022届高三测试(一)语文解析课件22.【苏派语文】苏北四市2022届高三第一次联考作文课件23.【苏派语文】2022届高三广东华附、省实、广雅、深中四校联考语文课件24.【苏派语文】河北省邯郸市2022届高三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课件(河北邯郸刘老师)25.【苏派语文】苏州市2022届高三期末考试语文课件26.【苏派语文】2022届高三无锡期末考试语文课件分析2.1127.【苏派语文】南通市2021-2022学年度高三年级第一次调研语文课件(0216)28.【苏派语文】广东六校联盟2022届高三第四次联考语文课件(02.22)29.【苏派语文】2022年深圳市高三年级第一次调研考试作文解读及完整版课件(02.25)30.【苏派语文】2022年潍坊市高三年级第一次调研考试语文课件(03.01)31.【苏派语文】2022年广州市普通高中毕业班综合测试(一)语文课件(03.22初稿)32.【苏派语文】南通市2022届高三年级第二次调研测试语文课件(完整版)33.【苏派语文】济南市高三一模语文模拟解析课件(完稿)2022.0334.【苏派语文】南京市、盐城市2022届高三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课件(03.27)2021—2022 学年度苏锡常镇四市高三教学情况调研语文试卷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2019~2020学年度苏锡常镇四市高三教学情况调研(一)语文2020.03注意:本试卷共8页,21小题,满分16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请按照题号将答案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相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将答案直接书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一、语言文字运用(12分)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古人论诗、论词或论文,往往只是写出自己凭直觉领悟到的东西,虽能以寥寥数语▲,但难免缺乏思辨性和系统性,给后人留下▲、语焉不详的遗憾。
今天,我们需要用新的文艺观,重新审视和整理这些古文论宝藏,以期古为今用,▲。
A.切中肯綮一鳞半爪推陈出新B.高屋建瓴雪泥鸿爪推陈出新C.高屋建瓴一鳞半爪革故鼎新D.切中肯綮雪泥鸿爪革故鼎新2.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小说家作为时代的喉舌,担负着反映时代精神和民族灵魂的使命。
▲,▲,▲。
▲,▲,▲。
而优秀的作品正是在给人以美的享受、真的启示、善的教育的同时,也把对社会生活的深刻认识熔铸于其中。
①他们通过理性的思考形成整体的理性认识②他们站在时代的前沿,敏感地关注人类命运③以独特的视角去反映客观事物④因而思想比普通人更敏锐、超前、博大、深邃⑤思考人类的发展和探索宇宙万物的规律⑥综合地、整体地揭示社会生活的本质规律A.①③⑤②⑥④B.①⑥③②⑤④C.②③⑤①④⑥D.②⑤④①③⑥3.下列诗句描写的民间风俗,不是..迎接新春的一项是(3分)A.扫除茅舍涤尘嚣,一炷清香拜九霄B.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C.生盆火烈轰鸣竹,守岁筵开听颂椒D.半盏屠苏犹未举,灯前小草写桃符4.对下面一段文字中“一座粲然”原因的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3分)祇园上人招余辈小聚,或问座中何人最惧内,众未及答。
祇园曰:“惟老僧最惧内。
”众讶之,笑曰:“惟惧内,故不敢娶耳。
”一座粲然。
A.感谢上人替他们掩饰,保住他们的颜面。
B.明白上人在开玩笑,因为僧人不能娶妻。
C.发现上人和他们一样因惧内而不敢娶妻。
苏锡常镇四市2020届高三教学情况调研(一)数学Ⅰ试题参考公式:样本数据12n x x x L ,,,的方差2211()n i i s x x n ==-∑,其中11n i i x x n ==∑. 球的体积34π3V R =,其中R 表示球的半径. 柱体的体积V Sh =,其中S 表示柱体的底面积,h 表示柱体的高.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5分,共计70分.不需要写出解答过程,请把答案直接填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1.已知i 为虚数单位,复数11z i=+,则|z |= . 2.已知集合A ={x |0≤x ≤1},B ={x |a -1≤x ≤3},若A ⋂B 中有且只有一个元素,则实数a 的值为 .3.已知一组数据1.6,1.8,2,2.2,2.4,则该组数据的方差是 .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已知双曲线2221(0)4x y a a -=>的一条渐近线方程为23y x =,则a = . 5.甲乙两人下棋,两人下成和棋的概率是12,乙获胜的概率是13,则乙不输的概率是 . 6.右图是一个算法的流程图,则输出的x 的值为 .7.“直线l 1:ax +y +1=0与直线l 2:4x +ay +3=0平行”是“a =2”的 条件.(填“充分不必要”、“必要不充分”、“充分必要”或“既不充分又不必要”) 8.已知等差数列{a n }的前n 项和为S n ,a 1=9,9595S S -=-4,则a n = .9.已知点M 是曲线y =2ln x +x 2-3x 上一动点,当曲线在M 处的切线斜率取得最小值时,该切线的方程为 .10.已知3cos2α=4sin(π4-α),α∈(π,π4),则sin2α= . 11.如图在矩形ABCD 中,E 为边AD 的中点,AB =1,BC =2.分别以A ,D 为圆心,1为半径作圆弧EB ,EC ,将两圆弧EB ,EC 及边BC 所围成的平面图形(阴影部分)绕直线AD 旋转一周,所形成的几何体的体积为 .ED CBA (第6题图) (第11题图)12.在∆ABC 中,()AB AC BC λ-⊥u u u r u u u r u u u r(1λ>),若角A 的最大值为π6,则实数λ的值是 .13.若函数f (x )=a x (a >0且a ≠1)在定义域[m ,n ]上的值域是[m 2,n 2](1<m <n ),则a 的取值范围是 . 14.如图,在∆ABC 中,AB =4,D 是AB 的中点,E 在边AC 上,AE =2EC ,CD 与BE 交于点O ,若OB=OC ,则∆ABC 面积的最大值为 .二、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计90分.请在答题卡指定区域作答,解答时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江苏省苏锡常镇四市2021年高三教学情况调研(一)化学试题选择题(共40分)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2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2021年世界环境日我国确定的主题是“改善环境质量,推动绿色发展”。
下列做法不应该提倡的是A.发展清洁能源 B.增加植被面积C.燃烧煤炭供热 D.选择绿色出行2.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A.中子数为20的氯原子:Cl B.硫离子的结构示意图:C.N2H4的电子式: D.丙烯的结构简式:CH2CHCH33.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A.NH3极易溶于水,可用于工业制冷剂B.木炭具有还原性,可用于冰箱和居室除臭剂C.Al2O3是两性氧化物,可用于制造高温材料D.Na、K合金熔点低且导热,可用于快中子反应堆的导热剂4.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的原子半径比Y的小,Y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内层电子总数的3倍,W原子的核电荷数等于X、Z原子的核电荷数之和,X和Z同主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r(W)>r(Z)>r(Y)B.Z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比W的强C.化合物X2Y2和Z2Y2所含化学键类型完全相同D.工业上常用电解熔融W的氧化物制备W的单质5.下列指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向Al2(SO4)3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Al3++3OH-=Al(OH)3↓B.向Fe(OH)3胶体中加入氢碘酸溶液:Fe(OH)3+3H+=Fe3++3H2OC.将NaClO溶液与亚硫酸钠溶液混合:ClO-+SO32-=SO42-+Cl-D.用石墨作电极电解氯化镁溶液:2Cl-+2H2O H2↑+Cl2↑+2OH-6.下列装置用于实验室制备氨气并配制银氨溶液,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检查气密性 B.制备氨气 C.吸收氨尾气 D.配制银氨溶液7.在探究Ba2ClO(OH)3·H2O性质的实验中,取该物质溶解后,分别和下列溶液充分混合搅拌,反应后溶液中主要存在的一组离子正确的是A.加入过量浓盐酸:H+、Ba2+、Cl-、ClO-B.加入过量NaHCO3稀溶液:Na+、HCO3-、CO32-、C1O-C.加入过量 Fe(NO3)2溶液:Ba2+、NO3-、Fe2+、C1O-D.加入过量 Na2SO4溶液:Ba2+、ClO-、Na+、SO42-8.在给定的条件下,下列选项所示的物质间转化均能一步实现的是A.B.C.D.9.化学中常用图像直观地描述化学反应的进程或结果。
2020年某省苏锡常镇四市高三语文教学情况调查试卷及答案(调查一)摘要:2020年苏锡常镇四市高三教学情况调查(一)语文ⅰ2020.3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a.泥淖/绰约股肱/女红偌大/一诺千金 b.汲取/秘笈湮没/模样斐然/流言蜚语c.绽放/积淀埋怨/......2020年苏锡常镇四市高三教学情况调查(一)语文Ⅰ2020.3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A. 泥淖/绰约股肱/女红偌大/一诺千金B. 汲取/秘笈湮没/模样斐然/流言蜚语C. 绽放/积淀埋怨/叶脉杳然/纷至沓来D. 搭讪/籼米露怯/绿林自诩/栩栩如生2.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 面对餐饮业的寒潮,我们要根据市场变化,努力创新经营思路,积极开展外卖业务,菜品结构合理调整,以促进消费。
B.参加晚宴的客人除了瑞典的王室成员、政府要员、诺贝尔奖得主所在国的大使及夫人外,还有诺贝尔基金会邀请的重要客人也会参加。
C.支持异地高考者认为,突破户籍制度的桎梏,实行高考同等待遇,将实现更公平、更合理的教育资源,是“有教无类”的理想写照。
D.继摘得2006年“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后,同里古镇保护工程又荣获2020年联合国人居署“迪拜国际改善居住环境最佳范例奖”中的全球良好范例称号。
3. 根据下面材料,请用一句话概括什么是“细节”(不超过30个字)。
(4分)材料一:1912年4月10日,“泰坦尼克”号游轮启航后,船员突然发现船上唯一的望远镜锁在坚固的工具箱里,而钥匙却不在船上。
船员们未加重视,他们认为没有望远镜不会对航行产生多大影响。
然而,黑夜来临后,当船员突然发现前方出现一个庞然大物时,巨大的游轮想转向已经来不及了,一头撞向了冰山,造成1522人丧生。
材料二:台湾有一位博士,在意大利某名牌鞋店买鞋。
最合脚的尺码已经卖完了,就选了一双小一号的,但有一点紧。
2020~2020学年度苏锡常镇四市高三教学情况调研(一)语文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依次填入下面各句空缺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1)如果没有丰富的生活积累与深厚的艺术功底,没有较高的语言文字修养,是很难写出高▲的作品来的。
(2)在3D投影技术的帮助下,一代歌后▲,“邓丽君”不仅和周杰伦共同演绎其经典金曲《你怎么说》,更为周杰伦的《千里之外》献声,引发万人大合唱。
(3)准确优雅地使用本国语言文字,对于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时代的大学生都很重要。
这种能力的习得,不是▲的事,也不是政治课或通识课所能取代。
A.品味栩栩如生一蹴而就B.品位栩栩如生一朝一夕C.品味惟妙惟肖一朝一夕D.品位惟妙惟肖一蹴而就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尽管顶着诺贝尔文学奖的光环,莫言作品仍然遭到书店退货,这成为文学书籍市场滞销最新的、令人多少有点吃惊的案例。
B.仅仅把学生记住一些知识性的东西,记住教师对文本解读的结果作为目标是不够的,教师还应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C.2020年就在苹果商店上线的“芒果TV”移动应用,能够在近日引爆用户下载,主要得益于《我是歌手》在其网络平台的独家播出而助推的。
D.随着各种手机APP的普及,无形中放大了人们对雾霾的焦虑,因为随手一划就能看到实时的空气质量指数,坏天气带给人的压迫感让你躲无可躲。
3.下列交际用语使用得体的一项是(3分)A.本人昨天在学生阅览室遗失英汉词典一本,务请拾获者从速归还。
B.你推荐的那家饭店菜品新颖,价格公道,下次我们一定还会惠顾的。
C.新业务的开展,承蒙贵公司鼎力相助,终于小有所成,不胜感激。
D.府上乔迁之喜,理当拜贺,只因琐事缠身,无法赏光,祈请海涵。
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无题诗是李商隐独创的一种诗歌体式。
他创作的无题诗颇多,▲而这种寄寓又往往是模糊隐晦,在有无之间,所谓不便明言的情感隐秘。
①由于表达隐晦曲折,历代的研究者解说各异,更有不少穿凿附会。
②其中不乏直接写爱情相思的,但更多借“香草美人”的比兴传统抒发身世感喟。
③往往以男女爱情相思为题材。
④这些诗篇是诗人人生感受与情感的原生态的展现。
⑤辞藻精丽,意境要眇,情思婉转,读来令人荡气回肠。
A.③①②⑤④B.③⑤①④②C.④①②③⑤D.④②⑤③①5.下列诗句中,不属于表达“人事沧桑,自然永恒”感慨的一项是(3分)A.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B.旧苑荒台杨柳新,菱歌清唱不胜春。
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
C.梁园日暮乱飞鸦,极目萧条三两家。
庭树不知人去尽,春来还发旧时花。
D.纱窗日落渐黄昏,金屋无人见泪痕。
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满地不开门。
二、文言文阅读(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论澧州瑞木乞不宣示外廷札子欧阳修臣近闻澧州进柿木成文,有“太平之道”四字。
其知州冯载,本是武人,不识事体,便为祥瑞,以媚朝廷。
臣谓前世号称太平者,须是四海晏然,万物得所。
方今西羌叛逆,未平之患在前;北虏骄悖,藏伏之祸在后。
一患未灭,一患已萌。
加以西则泸戎,南则湖岭,凡与四夷连接,无一处无事。
而内则百姓困弊,盗贼纵横。
昨京西陕西出兵八九千人,捕数百之盗,不能一时翦灭,仅能溃散,然却于别处结集。
今张海虽死,而达州军贼已近百人,又杀使臣,其势不小。
兴州又奏八九十人。
州县皇皇,何以存济?以臣视之,乃是四海骚然,万物失所,实未见太平之象。
臣又思若使木文不伪,实是天生,则亦有深意。
盖其文止曰“太平之道”者,其意可推也。
夫自古帝王,致太平皆自有道。
得其道则太平,失其道则危乱。
臣视方今,但见其失,未见其得也。
愿陛下忧勤万务,不生逸豫,则二三岁间,渐期修理。
若以前贼张海等稍衰,便谓后贼不足忧;以近京得雪,便谓天下大丰熟;见北虏未来,便谓必无事;见西贼通使,便谓可罢兵。
指望太平,渐生安逸,则此瑞木乃误事之妖木耳。
臣见今年曾进芝草者,今又进瑞木。
窃虑四方相效,争造妖妄。
其所进瑞木,伏乞更不宣示臣寮。
仍乞速诏天下州军,告以兴兵累年,四海困弊,方当责己忧劳之际,凡有奇禽异兽草木之类,并不得进献。
所以彰示圣德,感励臣民。
(选自《欧阳修集》,有删节)6.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便为祥瑞,以媚朝廷媚:讨好B.须是四海晏然,万物得所晏:强盛C.致太平皆自有道致:达到D.所以彰示圣德,感励臣民励:劝勉7.下列选项中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组是(3分)A.而内则百姓困弊,盗贼纵横今张海虽死,而达州军贼已近百人B.以臣视之,乃是四海骚然则此瑞木乃误事之妖木耳C.若使木文不伪,实是天生,则亦有深意得其道则太平,失其道则危乱D.以近京得雪,便谓天下大丰熟告以兴兵累年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州县皇皇,何以存济?(2)愿陛下忧勤万务,不生逸豫,则二三岁间,渐期修理。
(3)窃虑四方相效,争造妖妄。
9.作者认为澧州瑞木虚妄的原因是什么?请简要概括。
(4分)三、古代诗歌阅读(9分)10.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宿山寺项斯栗叶重重复翠微,黄昏溪上语人稀。
月明古寺客初到,风度闲门僧未归。
山果经霜多自落,水萤穿竹不停飞。
中宵能得几时睡,又被钟声催著衣。
(1)简述本诗的行文思路。
(5分)(2)分析“山果经霜多自落,水萤穿竹不停飞”一联的表达效果。
(4分)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11.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是鸟也,。
南冥者,天池也。
(《庄子•逍遥游》)(2),又重之以修能。
(屈原《离骚》)(3)岂无山歌与村笛?。
(白居易《琵琶行》)(4)取之无禁,用之不竭,,而吾与子之所共食。
(苏轼《赤壁赋》)(5),草色遥看近却无。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6)树林阴翳,鸣声上下,。
(欧阳修《醉翁亭记》)(7),。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诗经•邶风•击鼓》)五、现代文阅读(一)(20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2~15题。
变奏的乡愁李新勇多年以前,不管是在新闻里还是在文学作品中,一旦出现“大凉山”“西昌”或者“安宁河”这些字眼,心头澎湃的情绪就如同初恋时节在路上遇见暗恋的女孩。
那时候,我的文字总走不出由这三个字眼组成的故乡,连做梦都奔走在回家路上。
因为那里有我的父母兄弟,有熟悉的乡音,有熟谙的粗茶淡饭,有熟稔的山山水水。
这些年,逮上个机会我就会回故乡住上几天。
跟爷爷同时代的老人,走得一个不剩了;跟父亲同时代的,已都步入老年;我的同龄人已到中年,各忙各的生计;比我年轻的,我们彼此都不认识。
小村无法挽留年轻人的脚步,翅膀稍硬,便飞进城市。
小村的道路不断改变,房屋不断翻建。
一次次回去,一次次积淀着陌生。
故乡能被我感知的气息越来越微弱,乡愁变得越来越不可捉摸。
火车提速、机票打折,让曾经在火车上熬五十多个小时的漫长细节,一下子缩短为一二十个小时甚至三四个小时。
快到我还没有把频道调过来,就到老家大门口了。
还有电话和手机,从前四天才能寄达的情绪,如今动一下指头就搞定。
还有微博、微信,故乡每天发生的大小事情,从天气到高原湿地开发、排污抗污,都在眼睛到手机屏幕那么短的距离间。
我在第二故乡有了自己的孩子,她的出生让我有一种在脚下的土地上生根发芽的感觉,我将成为孩子的起点和圆心。
孩子长大了,小学、初中、高中,眼看就要上大学了……我对老家的乡愁跟春天开河的冰凌一样,再坚强也无法阻止崩塌的命运。
我的父母在故乡替我留了一小块土地,希望我回去建房子。
有现在这份工资,再在老家的自留地上经营一个梭罗笔下的庄园,那种无忧无虑的田野牧歌生活的确令人向往。
我估计,待到退休,我早已没有这份心境。
到那时候,我成了我女儿的故乡。
人生的维度就那么复杂地交织在一起,却又非常简单。
任何人心头都有一份乡愁,哪怕从来没离开过自己的出生地。
比如我的邻居,买土豆要买本地土豆,买鸡蛋要买家户蛋,买鱼虾要买野生的,诸如此类。
本地土豆、家户蛋、野生鱼虾我们也喜欢,虽然我从前生活在四川,他们一直生活在江苏,那是我们童年和少年时候共同的味道。
良种蔬菜抑或转基因蔬菜吃到嘴里,口味差得跟从前的猪食一样。
乡愁从味蕾开始,跟离不离开故乡没有多大因果关系。
这种乡愁已不属于地理范畴。
2020年,从鲁迅文学院毕业后,很长一段时间的梦境都在文学馆路、中国现代文学馆、鲁院的教室和宿舍里。
后来多次到北京出差,无论时间多么紧张,都要挤出时间回去看一看。
铁打的鲁院,流水的学员。
树长高了,院子更美了,池中的红鲤鱼变大了。
但在我心底,“我们”的气场还在。
仿佛我们同届的学员都还在宿舍里指尖飞舞,构筑皇皇大著,只要在楼下喊一声“打球啰”“拔河啰”,就能把大家热热闹闹地招呼到楼下来……徜徉半日,徘徊于小径,在往事中流连忘返。
临到要离开,人就落到现实了。
落到现实是很痛的,不过,要是不落到现实,更痛。
这个别致的学院,成了多少中国作家的精神故乡。
乡愁如果有生长期,其童年、青年、壮年,大概也是一直生长着,变化着的吧。
12.文章开头用“多年以前”这种方式叙述有什么作用?(4分)13.第三段最后写道,“我对老家的乡愁跟春天开河的冰凌一样,再坚强也无法阻止崩塌的命运”。
请具体说说哪些因素造成了这种“崩塌”。
(4分)14.“落到现实是很痛的,不过,要是不落到现实,更痛。
”解释这句话在文中含意。
(6分)15.本文题为“变奏的乡愁”,说说作者表达了哪些形态的乡愁,并简析其具体内容。
(6分)六、现代文阅读(二)(18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6~18题。
中国哲学家表达思想的方式冯友兰①一个西方人开始阅读中国哲学著作时,第一个印象也许是,哲学作者的言论和著述往往十分简短,甚至互不连贯。
打开《论语》,每一小段只包含几个字,各段之间往往也没有联系。
打开《老子》,全书只有约五千字,但是老子的全部哲学都在其中了。
习惯于长篇大论进行理性论辩的学生,遇到这种情况,会感到摸不着头脑,不知这些中国哲学家在说什么,由此不免会认为,这是中国哲学家的思想不够连贯。
假如果真是这样,中国哲学就不存在了。
不相连贯的思想,怎能称得上是哲学呢?②中国哲学家的言论著述,表面看来似乎不相连贯,乃是由于它们本不是专门的哲学著作。
按照中国传统,学习哲学不是一个专门的行业。
人人都应当读经书,正如在西方传统看来,人人都应当去教堂。
读哲学是为了使人得以成为人,而不是为了成为某种特殊的人。
因此,中国没有专业的哲学家;非专业的哲学家不认为自己要写专门的哲学著作。
在中国历史上,没有专门哲学著作的哲学家比有专门著作的哲学家,为数多得多。
如果要想读这些人的著作,就需要从他们对友人和学生的言论集和书信中去辑录。
因此其中不免有不相连贯,甚至互相矛盾的地方,这是不足为怪的。
③在有些哲学家如孟子、荀子的著作里,的确也有长篇大论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