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篮球运动中无球队员的进攻
- 格式:doc
- 大小:67.00 KB
- 文档页数:7
篮球比赛中的无球跑动对策分析篮球比赛是一项集体协作的运动,其中无球跑动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无球跑动指的是球员在没有持球的情况下的移动和位置调整,通过无球跑动,球员可以为持球球员创造出更多的传球空间,同时也可以创造得分机会。
无球跑动对策是篮球比赛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需要球员在比赛中根据场上的形势和对手的防守特点进行灵活的调整和变化。
本文将对篮球比赛中的无球跑动对策进行分析,探讨如何在比赛中进行无球跑动的合理安排,以及面对不同的对手如何应对。
一、无球跑动的重要性在篮球比赛中,持球球员通常会面对对手的强烈防守,而想要创造出得分机会,就需要其他球员通过无球跑动来为持球球员创造出传球和得分的机会。
在篮球比赛中,无球跑动可以帮助球队建立起更流畅的进攻体系,提高得分效率。
精确的无球跑动也可以让球队在防守端更好地保护篮板,避免对手的进攻得分。
无球跑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球队的每位球员都需要在比赛中注重无球跑动的角色和意义。
二、无球跑动的基本原则在篮球比赛中,有些球员可能会觉得无球跑动并不重要,因为他们不是得分手或者持球者,但实际上,每一个球员都需要在比赛中进行无球跑动。
无球跑动并不局限于得分手,而是所有球员都需要参与的一项基本技能,只有通过无球跑动,球队才能建立起更好的进攻体系。
2. 主动寻找空位在无球跑动中,球员需要不断地寻找空位,这样才能为持球球员创造出传球和得分的机会。
无论是在外线还是内线,球员都要时刻警惕对手的防守,根据比赛的情况和队友的位置,主动寻找空位,及时给持球球员传球的机会。
3. 快速移动和位置转换在比赛中,球员需要保持快速的移动和位置转换,及时地调整自己的位置,为球队的进攻创造更多的机会。
无球跑动需要球员具备较强的速度和爆发力,在比赛中能够迅速地调整位置,抓住对手防守的失误,创造得分的机会。
三、无球跑动的对策分析1. 针对对手的防守特点进行调整在比赛中,对手的防守特点可能会有所不同,有些球队可能更偏向内线防守,有些可能更善于外线封堵。
研究篮球比赛中的无球跑动美国篮球教练菲尔·杰克逊曾经说过:“篮球是一种无球的比赛。
”这句话强调了在篮球比赛中无球跑动的重要性。
无球跑动是指队员在没有控球的情况下,在场上通过走动、奔跑和变换位置来创造出优势的行为。
本文将研究篮球比赛中无球跑动的重要性,技巧以及如何有效运用无球跑动来提高球队的整体实力。
1. 无球跑动的重要性无球跑动在篮球比赛中具有极高的重要性。
首先,无球跑动帮助球队打破对手防守的包夹和控球封堵。
当一个球员拥有球权时,对手通常会选择包夹或者防守控球者,以阻止对方得分。
通过无球跑动,球队其他队员可以创造出空位,为控球者提供传球选择,从而打破对方的防守战术。
其次,无球跑动能够有效地分散对手的防守重心。
当球员在场上持球时,对方防守会更加集中在持球者周围,形成压迫性的局面。
而通过无球跑动,其他队员可以快速变换位置,分散对方的防守注意力,制造出更多的机会。
最后,无球跑动促进了球队的流畅配合和团队合作。
在篮球比赛中,团队合作和默契配合是球队获胜的关键。
通过无球跑动,队员们可以密切配合,通过传球和移动来创造出更多的得分机会,提高整体的进攻效率。
2. 无球跑动的技巧成功的无球跑动需要掌握一些关键的技巧。
首先是快速变换位置。
队员应该时刻保持警惕,观察场上的情况,并在合适的时机迅速变换位置。
这样可以扰乱对手防守的节奏,为自己和队友创造空位。
其次是有效的伪装动作。
在进行无球跑动时,伪装动作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虚晃、变速、突然停下等动作,可以迷惑对方防守,让自己更容易获得出手机会。
另外,与对手的接触也是无球跑动中需要掌握的技巧之一。
通过巧妙利用身体接触,队员可以迅速挤开对手,创造出空间,为自己和队友提供更好的得分机会。
3. 无球跑动的运用无球跑动应该根据不同的比赛情况和战术来灵活运用。
在进攻中,无球跑动可以通过掩护和挡拆来帮助队友创造出空档和得分机会。
例如,球员可以利用队友的掩护,迅速冲破对方防线,接球得分。
篮球比赛中无球队员移动对篮球整体进攻技术作用浅析华南师范大学体育教育20042701081 林英常指导老师:黄江岩内容摘要:随着篮球运动的不断发展,篮球比赛速度和攻防节奏加快,攻守争夺激烈。
篮球运动员的无球移动是进攻的纽带,是得分和战术配合不可或缺的技术之一。
也是篮球运动员全面掌握篮球技术的重要内容。
无球进攻移动意识的强弱、技术动作的好坏,以及移动路线的选择,都会直接影响到进攻战术配合的质量与效果,这对无球队员的移动要求更高。
那么在无球状态中队员应该做什么? 是都去要球或抢球、是合理有目的的移动、还是盲目的移动跑位;个人是积极地与同伴进行配合、还是单兵作战;以及怎样移动才能促进整体的进攻,对整体的进攻起什么的作用?本文就这些问题作一些探讨。
关键词:篮球,无球队员,移动,整体进攻Analysis on the Function of the Movement of the Players without the Ball on Whole Attack Skills in the Basketball Match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basketball sport, the speed of attack-defense increases greatly. The movement of the players without the ball is the ligament effect in attack; it is one of the indispensable skills in cooperation and scoring. For the players, it is also the main points of mastering the basketball skills comprehensively. The strong or weak sense of the movement of the players without the ball, the good or bad mastering of skills, and the choice of the movement routes all influence directly the quality and effect of cooperating and attacking. It calls for higher requirement of the movement of the players without the ball. This paper makes an attempt to answer the following questions: what should the players without the ball do? Should they all fight for the ball? Should they move reasonably with aims or blindly? Should they play actively and individually or cooperate with others? And how to promote the whole attack by moving; what’s the function of the movement on attacking?Key words: basketball sport, the players without the ball, movement, whole attack1、前言在现代篮球的比赛中, 比赛的节奏和速度大大加快,这就要求队员在激烈对抗中抢时间、速度、空间、节奏和加大范围濒繁穿插。
篮球比赛中的无球跑动对策分析无球跑动是篮球比赛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它可以让球队的进攻更加顺畅、多样化,同时也可以帮助球员提高自己的个人进攻能力和认识。
然而,在实战中,无球跑动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球员有足够的意识和技巧才能够做到。
因此,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对篮球比赛中的无球跑动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
一、针对不同位置球员的无球跑动技巧1. 控球后卫对于控球后卫而言,他们的无球跑动往往是为了寻找机会传球或者突破。
在无球跑动时,控球后卫应该重视以下技巧:(1)常保持在离球的右侧,这样可以更容易接到传球。
(2)学会变换速度和方向,以便更好地给防守球员制造疑惑和失误。
(3)准确地掌握队友的位置和跑位,以便及时做出正确的反应。
2. 得分后卫得分后卫在无球跑动中的重点是寻找空位、制造投篮机会,同时也需要与控球后卫配合完成进攻。
对此,得分后卫需要注意以下技巧:(1)准确地判断自己的距离和位置关系,以便在空位出现时迅速抓住机会。
(2)学会伪装,通过突然加速或者变换方向来摆脱防守球员。
(3)与控球后卫配合默契,掌握好进攻的节奏和方向。
3. 小前锋/大前锋小前锋和大前锋的无球跑动有两个目的:一是切入内线得分,二是协助控球后卫和得分后卫展开进攻。
他们在无球跑动时需要注意以下技巧:(1)学会变换跑位方式,通过折返、V形、环绕等方式来吸引防守球员。
(2)加强对手后卫的体力消耗,不断进行拉扯和挡拆。
(3)寻找篮下空位,通过反跑、转身等方式制造空档位置。
二、针对对手的防守方式的无球跑动对策1. 压迫防守压迫防守常常会使球员感到局促无比,无法进行有效的无球跑动。
在面对这种情况时,球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2)运用队友的屏障来躲避防守球员,切入篮下或者外线。
(3)诱使防守球员犯规或者拉出远离篮筐的位置,缩小对方的防守范围。
2. 伏击防守伏击防守是指对手在特定位置等待球员的出现,以便进行抢断或者干扰。
在这种情况下,球员应该注意以下对策:(1)提高对局势的敏感度,警惕对手的伏击。
浅析青少年篮球比赛中无球队员的跑动技术
随着青少年篮球的普及和发展,无球队员的跑动技术在比赛中显得越来越重要。
无球队员是指没有控球的球员,他们需要通过跑动来为队友创造更多的机会,并且能够快速反应并参与到比赛中。
无球队员的跑动技术可以分为两个方面:进攻时的跑动技术和防守时的跑动技术。
进攻时,无球队员需要不断地跑动,寻找空位并为队友提供传球机会。
他们要学会使用变速跑,即快速切换步伐并突然加速或减速,以摆脱对手的防守。
他们要学会使用换向跑,即在跑动中突然改变方向,使对手无法追上并阻拦自己的进攻。
他们要学会使用曲线跑,即在跑动中画出一个曲线,以躲避对手的防守并保持与队友的距离,以便接到传球。
无球队员还需学会使用模拟跑,即在没有球的情况下模拟接球和射门的动作,以吸引对手的防守并为队友创造出空间。
防守时,无球队员需要快速反应并追踪对手的跑位。
他们需要学会侧身防守,即保持侧面的朝向,以便观察和阻挡对手的跑位。
他们需要学会使用追身跑,即在对手跑动的保持一定的距离并跟随其后,以防止对手接球射门。
他们需要学会使用撞位跑,即通过撞击对手,干扰其跑位并减少其接球射门的机会。
无球队员还需具备快速的反应能力和判断能力,能够迅速判断对手的跑位和出球方向,并及时调整自己的防守位置。
无球队员的跑动技术在青少年篮球比赛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他们需要学会使用不同的跑动技术来为队友提供支持,并且需要具备快速反应和判断能力,以适应比赛中复杂的情况。
通过不断的训练和实战经验的积累,无球队员的跑动技术将不断提高,为球队的胜利做出更大的贡献。
篮球比赛中如何正确运用无球跑动技术无球跑动技术是篮球比赛中非常重要的战术之一,它能够帮助球队创造出更多进攻机会和得分机会。
以下是在篮球比赛中正确运用无球跑动技术的一些关键要点。
首先,要有良好的空间意识。
运用无球跑动技术时,球员应该时刻注意场上的空间分布情况。
他们应该知道在哪里有可以利用的空间,以及如何快速且有效地利用这些空间。
一个有良好的空间意识的球员能够在场上迅速找到合适的位置,使得队友可以顺利找到他们并传球。
其次,要学会正确的切入。
切入是无球跑动技术中最常见的动作之一、它指的是球员离开自己原来的位置,迅速跑到另一个位置,以为队友创造出接球的机会。
切入可以是直线切入,也可以是弧线切入。
球员应该选择适当的切入方式,并注意时机和速度。
切入时,球员还应该尽量避免与其他球员发生碰撞,以避免浪费空间和犯规。
另外,要学会远离防守球员。
在比赛中,有时候防守球员会对无球跑动球员进行紧密盯防。
这时候,球员应该学会远离防守球员,以创造出更大的空间。
他们可以使用变向、加速或者外线传送等技巧来摆脱防守球员。
一旦远离了防守球员,球员就可以更容易地接到球,并且有更多的进攻机会。
此外,要学会与队友的配合。
在篮球比赛中,无球跑动技术通常都需要与队友的配合才能真正发挥作用。
球员应该与队友建立默契,学会相互信任和相互配合。
他们应该能够准确地预判对方的跑动轨迹和意图,并根据对方的跑动来进行自己的无球跑动。
球员之间可以通过眼神交流、手势指示等方式与队友进行配合,以确保无球跑动的顺利进行。
最后,要学会与进攻战术相结合。
无球跑动技术是进攻战术中的一部分,它们应该相互配合。
球员应该根据比赛的战术要求,合理安排自己的无球跑动。
例如,在快攻时,球员应该选择快速切入并寻找篮筐的位置;而在半场进攻时,球员应该选择远离防守球员的位置,并尽可能地拉开空间。
无球跑动技术应该与进攻战术紧密结合,以发挥其最大的效用。
总的来说,正确运用无球跑动技术需要有良好的空间意识、正确的切入、远离防守球员、与队友的配合以及与进攻战术的结合。
浅谈无球队员进攻技术教学与训练在篮球运动中,所有的技术动作和战术配合,都是有脚和手的动作来完成的。
在现代世界篮球运动向高速度、高空优势和高超技巧发展的今天,只有速度和高度,而没有技术,或者是技术不全面,不熟练,己经远远不能适应于现代篮球运动发展的需要。
然而,高超的技巧主要是靠脚步动作来完成的。
因此,移动技术是篮球运动中的一项重要的基本技术。
一致认为,队员在比赛中,绝大多数的移动时间均处于无球状态,而无球移动中又必然与其他有球和无球队友形成有机整体,动多动少直接影响比赛能否使本队向更有利“进攻得分”方向去发展。
因此,本文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为提升无球队员的进行技术训练及教学提供一定的参考。
标签:篮球;无球队员;进攻技术;教学训练一、摆脱球的基本方法(一)小范围内移动摆脱接球的基本方法(1)跨步变向移动摆脱接球;(2)后转身变向移动摆脱接球;(3)前转身变向移动摆脱接球;(4)反跑移动变速摆脱接球;(5)反跑移动变向摆脱接球;(6)左或右虚晃交叉步变向移动摆脱接球;(7)原地或行进间前、后转身移动摆脱接球;(8)策应抢位移动摆脱接球;(9)横滑步挤位移动摆脱接球;(10)掩护后的移动转身摆脱接球;(11)下压后上提变速移动摆脱接球。
(二)横切、纵切、插上摆脱接球方法(1)横切移动后转身摆脱接球;(2)横切移动变速摆脱接球(3)横切移动反跑摆脱接球;(4)纵切移动摆脱接球;(5)插上移动摆脱接球;(6)全场进攻移动摆脱接球。
(三)运用的时机根据进攻防守的应用情况,移动摆脱接球方法的运用时机,主要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考虑:1、小范围内移动摆脱接球的方法。
主要运用于半场的攻守对抗,特别是在对方采用人盯人、紧逼人盯人、对位联防防守时,表现得更为突出。
其中,左右虚晃交叉步变向移动,原地或行进间前、后转身移动、策应抢位移动、横滑步挤位移动等动作,中锋队员动用较多;原地或行进间前、后转身移动、下压后上摆移动、左右虚晃移动、反跑移动等动作,前锋运用较多;下压后上摆移动,反跑移动、左右虚晃移动、后转身变向移动等动作,则后位运用较多。
浅谈篮球进攻中无球队员的跑动涟水县红窑实验学校封其新[摘要]: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比赛观察法、从理论上阐述了篮球进攻中后卫、前锋、中锋在无球状态下的主要跑动内容以及所采用某种跑动方式的作用和产生的效果。
在此基础上简要分析了我国篮球运动员无球跑动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关键词]:篮球进攻移动配合无球跑动1 前言在一场篮球比赛中,大量的战术配合是有球队员和无球队员通过穿插跑位进行的。
无球队员通过跑位寻求最有利的接球位置,或者为进攻者进行挡拆掩护,或者几个人互相掩护换位打乱防守者的阵型,其目的都是使防守方在防守中出现漏洞,以利于无球队员在无人防守的情况下接到传球,进行投篮或突破得分。
总之,篮球进攻战术是由无球队员在跑动中建立和实施的,没有无球队员的跑动就不会有各种战术组合。
在篮球进攻中,移动不仅仅是技术问题,还具有丰富的战术内涵。
进攻移动随着篮球整体的发展变化而变化,是进攻整体配合特点的体现。
2研究对象与方法2.1研究对象2009年——2010年NBA常规赛某8场比赛中后卫、前锋、中锋的跑动内容2.2研究方法2.2.1文献资料法查阅有关篮球进攻移动的相关资料,为论文的研究和撰写做准备。
2.2.2比赛观察法通过对2009年——2010年NBA常规赛某8场比赛的观察进行统计、整理、分析。
主要统计有效的跑动内容,也就是能够直接得分或者造成进攻威胁的有效跑动。
统计内容是后卫、前锋、中锋在无球状态下进行有效跑动的方式及内容。
3研究结果与分析3.1篮球进攻移动的特点①3.1.1移动的快速性由于篮球规则中对时间规定的改变,使进攻时间在不断缩短,时间短则要求进攻方以更快的速度推进到前场。
且在现代防守体系中,防守方加强了全场紧逼防守和半场紧逼防守战术的运用,以此来限制球的推进,这些因素要求进攻方要加快移动速度来带动球的运行,使人、球在速度上能够很好地结合以争取前场的进攻时间。
因此,对无球队员的移动速度就有了更高的要求,场上的进攻机会瞬息万变,一旦错过就很难再把握,所以无球队员移动的快速性就显得尤为重要。
D O I:10.14036/ k ll-4513. 2017. 06. 013首都侦育学院学报Journal of Capital University of P hysical Education and Sports•运动训练理论与实践篮球比赛中无球队员的进攻移动Offensive Movement of P layers without Ball in Basketball Matches许利民XU Limin第29卷第6期/2017年11月V ol. 29 No.6 / November 2017529〜536摘要:篮球比赛进攻方常有4个人处于无球状态,在配合中无球队员的移动有其特定的规律^为了 增加队员间的有效配合,给无球队员创造合理的进攻机会,采用文献资料法、案例分析法等阐释无球 队员落位及其移动的基本原则。
结果表明:无球队员单人摆脱向外拉出动作要结合反跑、后撤步及身 前、身后切入技术;无球队员掩护摆脱要结合身前切入、反跑及假掩护等技术;同伴持球突破,内线应 选择溜底、外拉或插中策应的方式,外线应选择交错移动和平衡位置接应;内线被夹击时,强侧无球队 员要运用切入或拉开间距方法,弱侧队员相应采用轮转接应或切入移动方式;进攻不同的防守阵型, 无球队员应采取中路接应(策应),边线队员应根据选择均衡移动路线。
研究成果可为运动员、教练员、 教师的训练与比赛提供理论与实战指导。
关键词:篮球比赛;无球队员;进攻;移动;方式中图分类号:G 841文章编号:1009-783X (2017)06-0529-08文献标识码:AAbstract : In basketball match, there are always 4 players without ball for offensive team where, in teamwork,the movement of players without ball has its specific rules. In order to increase the effective coordination among the players, and provide the reasonable chance to attack for players without ball, this paper, through using the methods of literature review and case analysis, explains the basic rule of players' position and movement without ball. The result shows that a player without ball should combine backdoor, drop step, and front & back cutting-in technique in pulling-out move; players without ball should involve cutting-in, backdoor and dummy screen and so on in screen move; when teammates with ball choose to break through, low-post players should slip bottom line, pull out or play at medium post, while perimeter players should cooperate with staggered movement and equilibrium position; when the low-post player is double-teamed, strong side without ball players should cut or widen space, while weak side players should work with rotating meet or moving cut; in offending different defensive formations, players without ball should meet in the middle route (in coordination), while sideline players should cooperate with equilibrium moving routes. This study aims to provide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guidance for athletes, coaches and teachers' training.Keywords : basketball match; players without the ball; attack; movement; way随着现代篮球运动科学研究的发展及运动员身体素质、跑 跳与个人动作能力的提高,攻防双方争夺对抗更加激烈,取胜难 度加大。
篮球比赛中的无球跑动对策分析随着篮球运动的不断发展,无球跑动已经成为了篮球战术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在比赛中运用无球跑动可以提高球队的得分效率,使得进攻更加顺畅,因此,各支队伍都需要掌握一些无球跑动的对策。
一、策略制定1、合理安排球员位置在无球跑动中,合理安排球员位置可以让球员更容易找到机会,并且无球跑动更加顺畅。
球员需要根据自己的位置、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确定自己应该在哪个位置进行跑动。
2、创造空间创造空间是无球跑动中非常重要的一环,球员需要通过与队友的配合,在场上制造出足够的空间给自己和队友使用,这样才能更好地进行无球跑动。
3、及时切换战术在比赛中,对手会不断地调整防守战术,因此,球队需要及时切换无球跑动的战术,以满足比赛的需要。
比如说,通过经常性的位置调整和角色交换,来欺骗对手的防守,然后再产生出对空隙的利用。
二、技术要求1、控制距离在无球跑动中,球员需要注意和队友之间的距离,保持得当的距离,通过利用距离的变化来对防守球员造成困扰,制造空前的机会。
例如,球员与队友之间的距离过大,防守球员可以轻松地把他们两个分开,从而更加容易进行有效的防守;而如果距离适宜,球员可以利用远近之间的变化,来欺骗防守球员的位置并且找到空档。
2、切换方向无球跑动同时也需要球员具备快速地改变方向的能力。
在比赛中,如果一个球员只能跑直线,那么他就很容易被对方球员折回来防守。
因此,球员需要学会改变方向,在跑动过程中不断地变化方向,从而可以更有力地攻击对手的防线。
3、利用角度利用角度是无球跑动中一个重要的技巧。
球员需要根据自己的位置和队友的位置,选择好攻击的角度。
例如说,在三分线外,球员跑向球场左侧,他可以选择更加斜角度的路线,从而可以更好地调整出最佳的射门位置。
三、实战锻炼1、组织有针对性的小组训练在小组训练中,可以将球员进行小组训练,这样他们就能够根据比赛中的情况,更加有针对性地进行无球跑动的练习。
比如说,将三名球员分为两组,一组在攻击端,一组在防守端进行对话交叉跑动的训练。
浅议篮球运动中无球队员的进攻运动训练专业杨晓宇指导老师罗立摘要:随着篮球运动的不断发展,无球进攻队员在球队进攻体系中所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其技战术的种类也逐渐丰富。
例如,无球进攻队员运用迂回跑动牵制对手,破坏对方防守队形的平衡;运用掩护、策应、挡拆等助攻手段为队友创造机会;利用力量、速度、弹跳以及灵敏素质挡人、摆脱等手段争抢前场篮板球实施二次进攻,等等。
因此,要想有效地实施攻击和二次攻击,提高比赛的质量和进攻效率,应在训练和比赛中抓好并提高上文所涉及的无球进攻队员的技术质量要素。
关键字:篮球进攻无球队员Abstract:Since the tactics of “Moving Attack” first appeared in America in the 1960’s ,the world basketball circle was greatly influenced1The traditional way of Fixed Position Attack has been out of date1In order to show the spiri t of “flexible,nimble,sudden,speedy”, to develop the pioneering spirit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actics of “Moving Attack” is under the circumstances1Hence ,the author has some exploration on the characteristics ,examples and training methods of the tactics1Key words : basketball ;Moving attack ;characteristics1. 前言在现代篮球比赛中,高强度、高对抗的比赛对队员身体、心理素质和体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尤其是随着比赛水平的提高,移动进攻法的日益成熟,比赛过程中运动员的每一次移动都暗藏杀机,每一个动作都可能是“致命一击”。
而这些技术都需要移动把它们巧妙地联系起来,才能运用自如,行云流水般流畅。
篮球场上的移动技术,不仅体现个人的篮球技术水平,而且是贯彻全队战术意图的直接表现。
篮球运动中的移动是指在篮球比赛中,队员为了一定的目的,而采取的各种合理的脚步动作的总称。
“为了一定的目的”:指移动有鲜明的目的性和指向性,是为了改变位置、方向速度和争取高度,获得有利的时机和空间,从而达到战术目的所采取的各种脚步动作。
“合理”:则是指移动应在规则允许的范围内,不能违例或犯规。
移动贯穿于整个篮球比赛中,表现出很强的攻守技术特点,它不仅是其他技术的基础,还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专门技术[1]。
一场篮球比赛,队员平均持球时间仅约4分钟,而90%的时间处于无球状态。
在比赛中,场上10名队员仅有I名队员是有球队员,另外9名均为无球队员。
进攻队也是由一名队员控制球而其他4名队员处于无球状态。
这一组简单的数据表明,无球队员在一场比赛中的作用。
无球进攻队员的移动是没有预定指令的。
移动进攻的基础是场土5名队员的连续移动,从而使队员常处于不同的位置上。
要求进攻者能够根据临场防守者的防守情况和进攻者所处的位置,选择合理的进攻方法,因此,观察和预见性是无球队员在移动中能否摆脱防守,获得良好进攻机会的关键。
无球队员合理运用进攻技术吸引防守队员的注意力,可以减轻持球同伴的压力,破坏对方的协防配合,起到威胁作用。
大多情况下,无球进攻是有球进攻的前奏,有球进攻是无球进攻的延续。
随着现代篮球比赛的高强度、高对抗特点的凸显,队员在比赛中消耗的体能相当大,那么在疲劳强度下无球进攻队员如何合理地高质量地完成技术动作就显得格外重要。
[2]2. 研究方法和对象2.1 研究对象移动进攻是现代篮球进攻战术中最具创新活力的一类进攻,它集中体现了现代篮球进攻“要表现机动、灵活、忽然、快速”的战术思想,是当代篮球进攻战术中最具代表性和攻击性的打法。
它是篮球运动今后发展的必然趋势。
[4]移动进攻的产生是由于篮球防守质量不断提高而逐步形成的。
它是建立在“ ∞字进攻”和“换位进攻”的基础上,新的战术概念是在 60 年代中期,由美国佩珀代因大学教练罗伯特・道尔首先提出来的。
只因当时的佩珀代因大学在篮球界并不著名,所以,当时“移动进攻”并没有引起大家的重视,直到 70 年代后,由卡诺来纳大学的著名教练迪安、史密斯设计的一套破人盯人的移动进攻战术,它具有很强的灵活性和攻击性,才逐渐被人们所重视。
它的基本阵式是四个较高队员站于半场的四角,另一核心队员居中,五个队员不停的传球、跑动,不轻易投篮,直到把防守阵式打乱出现绝好机会时再投篮。
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移动进攻朝着更加机动方面发展。
具体说,移动进攻是一种建筑在两三人基础上的有控制的自由打法,它不同以往只围绕 1~2 名突出队员,组织固定位置、固定路线、简单换位、呆板而僵化的全队战术,而是根据进攻与防守的规律,在一定原则指导下,以 2~3 人熟练配合为基础,有针对性、有重点的实施技术移动,既保证了个积极抢位进攻,又随时为同伴创造了摆脱机会,使进攻保连续运动和攻守平衡之中。
对于篮球界的同仁来说,深入了解移动进攻,切实掌握其运动特点、基本原则,多方位探求战略和训练方法是非常必要的。
然而,笔者在寻找资料中发现国内有关篮球移动进攻方面的理论研究并不多。
2.2 研究方法笔者通过查阅文献和实践总结,对相关的一些知识进行了初步归纳,以提供帮助和参考。
3. 分析与讨论3.1 对无球进攻队员移动的原则总体来说:要动,场上无论有球或无球要为每次传球移动;多传球、少运球,运球只是在进攻中处于调整位置,一般来说,进攻时,球在手中控制的时间不超过 3 秒。
具体原则:(1)持球队员传球后,立即向球、向篮移动,突出切入或绕切准备接球;(2)无球队员的移动要有目的,或空切、掩护或摆脱接球或空出有球区,为持球者攻击创造更多技战术空间。
(3)掩护形成后,切入者要先动,掩护队员后动,先把被掩护人挡在身后,并及时移动接球攻击 (完成挡拆配合) 。
(4)强调连续移动意识,总是“走一个,跟一个”,在有效攻击区空出的位置,要有人快速补充,准备接球进攻,在进行半场扩大人盯人防守时尤其适用。
(5)在罚球线附近,要始终保证有一个人作策应,以便内外呼应。
(6)处于底线的队员要根据球、自己与防守员及同伴的位置,作为“自由人”选择各种移动路线,随时到有效攻击位置接球进攻。
(7)移动后的位置要保持相对平衡,若两人同时切入一个地区,后者或外线队员立即转向另外空区或拉到外围,位于近篮区的同伴随时准备冲抢篮板球保持攻守平衡。
3.2 对无球进攻队员移动的要求3.2.1鲜明的针对性篮球比赛中攻守双方实际是在进行着限制与反限制的争夺。
所以进攻中无球队员只有突破防守的限制才能获得有利的进攻。
因而,进攻中无球队员的移动必须针对放哪个手的具体情况采取行动,增强移动的攻击性,不断给防守施加压力,减轻有球队员的负担。
[6]3.2.2 准确的时间性进攻中无球队员的移动作为全队战术配合的一个组成部分,要求其行动在时间上同全队战术配合紧密协调,达到进攻配合默契的目的。
要求进攻中无球队员注意以下几个时间关系:移动突然是摆脱防守的关键,不动则已,动则迅速突破。
尤其是篮球运动高速发展的今天,时常3-5米或1-2秒内可结束一次攻守战斗,因此,能领先对手半步,超过对手一肩,动作领先半拍,攻击效果将会发生质变。
时间精确是另外一个重要的因素。
进攻中无球队员在进行战术性移动中与同伴在时间上协同配合要十分精确,谁先动、谁后动有一定的规律,这些移动的时间不允许有百分之几秒的误差,达不到这一点,配合机会就会丧失。
进攻中无球队员与传球队员在传球时间上的协调配合。
进攻中无球队员的移动主要是为获得良好的得球进攻机会,然而只有得到同伴的传球才能展开进攻,所以就要求移动和传球过程在时间上十分精确,即:球领人动,人迎球去,球到位,人到区,人球相遇一点。
3.2.3良好的位置感觉同样进攻中无球队员移动的一个重要任务是抢占合理位置,为自己和同伴创造一个有利与进攻的条件,为此,进攻中无球队员必须通过移动调整位置来完成这一任务。
无球队员在移动时要认真贯彻教练的战术思想,头脑中有清晰的路线,积极摆脱,抢占有利的进攻点(要采取各种谋略或欲得故放,或狭路勇夺等达到目的) ,选择合理的移动路线,争取更大的控制范围。
同时也要注意进攻或配合上的连续性,不能掩护结束后不知道转身,也不能一次掩护不成功就此放弃,要培养可以反复掩护,连续切入的意识。
另外,无球进攻队员还要时刻保持和持球队友之间的距离,一般在4~5 m 的距离,才有利于队友的突破和传球顺利完成[6]。
试想,NBA 马刺队的队员帕克,如果每次突破时都面对非敌即友的重重人群,他能够以1. 88 m 的身高在内线频频得手吗? 因为如果无球的队友离自己太近,不仅不利于持球队员,而且把防守队员也吸引过来,更增加了本队进攻的难度。
另外,NBA 活塞队队员汉密尔顿,也是无球移动的高手。
他频繁利用队友无球队员的定位掩护,已经练就了“溜弧线—借队友定位掩护—接球急停—急转跳投”的招牌动作,一气呵成,令人叹为观止。
[7]3.3 无球进攻队员移动的技术动作分析3.3.1 “动”是移动进攻的基本特点。
它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人动,二是球动,它不仅是两三个人动,而是五个人都动,不是杂乱无章地动,而是有配合地动,不是时动时停的动,而是连续不断地动。
3.3.2 随机应变是移动进攻的实质所在。
移动进攻不同于固定战术,因它不是按照教练事先训练固定的两三人配合,而是根据比赛时防守情况灵活运用,它更大地发挥了场上队员的主观能动性,领先他们的应变能力来应付各种防守变化。
可根据本队自身的特点与水平确定自己的战术决策。
可塑性较大也是其一大特点。
它可以结合各种需要灵活运用,教练可把移动进攻作为一种通用战术来运用,只要临场稍作调整就可适应任何防守战术移动技术包括准备姿势、起动、衔接下一个技术动作这3 个环节。
其中,准备姿势是移动获得初速度的基础。
有人通过对世界50 名篮球运动员的测定,他们经常保持的膝角是120°~130°,采用这个角度,移动快、发力大,而且不易疲劳;另外,两脚分开,重心落在两脚之间对于准备性动作尤为重要,它可以使身体向任一方向顺利移动[3]。
保持尽量小的膝角,就意味着重心的降低,也保证了动作的稳定性比较高。
起动是队员获得时间差和空间差的第一次也是最关键的一次机会,要求队员做到突然性,攻其不意。
衔接下一个技术动作则要求队员篮球的基本技术要扎实娴熟,要能够在高对抗、快速度中发挥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