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篮球进攻中无球队员的跑动
- 格式:doc
- 大小:35.00 KB
- 文档页数:10
研究篮球比赛中的无球跑动美国篮球教练菲尔·杰克逊曾经说过:“篮球是一种无球的比赛。
”这句话强调了在篮球比赛中无球跑动的重要性。
无球跑动是指队员在没有控球的情况下,在场上通过走动、奔跑和变换位置来创造出优势的行为。
本文将研究篮球比赛中无球跑动的重要性,技巧以及如何有效运用无球跑动来提高球队的整体实力。
1. 无球跑动的重要性无球跑动在篮球比赛中具有极高的重要性。
首先,无球跑动帮助球队打破对手防守的包夹和控球封堵。
当一个球员拥有球权时,对手通常会选择包夹或者防守控球者,以阻止对方得分。
通过无球跑动,球队其他队员可以创造出空位,为控球者提供传球选择,从而打破对方的防守战术。
其次,无球跑动能够有效地分散对手的防守重心。
当球员在场上持球时,对方防守会更加集中在持球者周围,形成压迫性的局面。
而通过无球跑动,其他队员可以快速变换位置,分散对方的防守注意力,制造出更多的机会。
最后,无球跑动促进了球队的流畅配合和团队合作。
在篮球比赛中,团队合作和默契配合是球队获胜的关键。
通过无球跑动,队员们可以密切配合,通过传球和移动来创造出更多的得分机会,提高整体的进攻效率。
2. 无球跑动的技巧成功的无球跑动需要掌握一些关键的技巧。
首先是快速变换位置。
队员应该时刻保持警惕,观察场上的情况,并在合适的时机迅速变换位置。
这样可以扰乱对手防守的节奏,为自己和队友创造空位。
其次是有效的伪装动作。
在进行无球跑动时,伪装动作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虚晃、变速、突然停下等动作,可以迷惑对方防守,让自己更容易获得出手机会。
另外,与对手的接触也是无球跑动中需要掌握的技巧之一。
通过巧妙利用身体接触,队员可以迅速挤开对手,创造出空间,为自己和队友提供更好的得分机会。
3. 无球跑动的运用无球跑动应该根据不同的比赛情况和战术来灵活运用。
在进攻中,无球跑动可以通过掩护和挡拆来帮助队友创造出空档和得分机会。
例如,球员可以利用队友的掩护,迅速冲破对方防线,接球得分。
浅析青少年篮球比赛中无球队员的跑动技术【摘要】青少年篮球比赛中,无球队员的跑动技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比赛中,无球队员的跑动位置选择直接影响到团队的进攻和防守效果。
掌握跑动节奏控制可以更好地调动整体队形,发挥团队合作优势。
智慧的跑动与空间利用可以增加进攻突破和得分机会。
通过培养跑动意识,青少年球员可以提高对场上局势的把握能力。
配合与协作能力的训练则可以加强团队之间的默契,提高整体比赛水平。
优化青少年篮球比赛中无球队员的跑动技术,不仅可以提高球队的竞技水平,同时也培养青少年球员的团队精神和领导能力,为他们未来的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在篮球训练中,应注重无球队员的跑动技术的培养和提升。
【关键词】青少年篮球比赛、无球队员、跑动技术、位置选择、节奏控制、智慧跑动、空间利用、跑动意识、配合能力、协作能力、优化、结论。
1. 引言1.1 青少年篮球比赛中的特点青少年篮球比赛是青少年体育活动中一项重要的项目,具有很高的参与度和关注度。
在比赛中,青少年球员们会展现出他们的技术和激情,为球队争取胜利。
与成年篮球比赛相比,青少年篮球比赛有其独特的特点。
青少年篮球比赛中的球员年龄较小,经验和技术水平参差不齐。
有些球员可能是初学者,还在学习基本技能,而有些球员可能已经有一定的篮球经验和训练。
这种差异使得整个比赛的水平和节奏变化多端,需要更多的耐心和指导来引导球员们逐步提高。
青少年篮球比赛中的球员们通常对比赛充满激情和活力,但也易受情绪影响。
有时候球员们可能会因为失误或失败而情绪波动,需要更多的心理疏导和稳定情绪的指导。
青少年篮球比赛中的球员们往往在身体素质和技术水平上还有待提高,因此在比赛中可能出现更多的体能不足或技术不过关的情况。
所以在训练和比赛中需要更多的注重基础素质和技能的提升,以保证比赛的质量和水平。
青少年篮球比赛具有其特有的特点和挑战,在训练和指导中需要更多的耐心和关注,以帮助球员们全面提高自己的素质和水平。
2. 正文2.1 无球队员的跑动位置选择无球队员的跑动位置选择在青少年篮球比赛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浅析青少年篮球比赛中无球队员的跑动技术青少年篮球比赛中,无球队员的跑动技术对于球队的整体作战能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无论是在进攻端还是防守端,无球队员的跑动技术都会直接影响到比赛的结果。
在篮球比赛中,运动员的跑动技术包括接球后的快速移动、无球跑动、换向跑、追击防守等多种技术动作,这些动作都需要球员在比赛中灵活应用,才能更好地为球队争取胜利。
本文将对青少年篮球比赛中无球队员的跑动技术进行浅析,希望能为广大篮球爱好者提供一定的指导和借鉴。
无球队员的跑动技术在进攻端的作用不可小觑。
在进攻端,无球队员的跑动技术主要包括接球后的快速移动、无球跑动和换向跑。
接球后的快速移动是指球员在接到传球后,能够迅速把球传给队友或者将球投进篮筐,这需要球员具备出色的身体协调能力和快速反应能力。
无球跑动是指球员在没有球的情况下,要能够在场上快速奔跑,创造出空间,为队友制造出投篮机会,这需要球员具备出色的爆发力和耐力。
换向跑是指球员在经过一段距离奔跑后,需要在瞬间改变方向,这需要球员具备灵活的脚步和敏捷的身体协调能力。
这些跑动技术对于球队的进攻效率和得分能力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如果球员能够灵活运用这些技术,就能够更好地为球队争取胜利。
在防守端,无球队员的跑动技术同样至关重要。
在防守端,无球队员的跑动技术主要包括追击防守和架盘跑。
追击防守是指球员在对方队员持球进攻时,及时追上对方队员,限制对方得分机会,这需要球员具备出色的速度和反应能力。
架盘跑是指球员在场上架盘,及时拦截对方的传球或者投篮,限制对方得分机会,这需要球员具备出色的跳跃和身体控制能力。
这些跑动技术对于球队的防守能力和抢断能力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只有具备了出色的无球跑动技术,球员才能更好地在防守端限制对手得分,为球队赢得比赛。
无球队员的跑动技术需要在训练中不断加以强化。
为了提高无球队员的跑动技术,训练过程中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练习。
可以进行经常性的无球跑动训练,让球员在没有球的情况下不断地练习奔跑、变向和快速移动等动作,提高运动员的爆发力和速度。
浅析青少年篮球比赛中无球队员的跑动技术1. 引言1.1 青少年篮球比赛中无球队员的跑动技术的重要性在青少年篮球比赛中,无球队员的跑动技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虽然无球队员没有球在手,但他们的跑动可以有效地拉开防守,为持球队员创造出空位投篮的机会。
无球队员的跑动路线如同一幅画,能够给队友以有力的引导,协助球队完成进攻。
无球队员的跑动也可以消耗对方防守球员的体力和注意力,让对手难以保持高效的防守。
无球队员的跑动技术也是一种团队配合的体现。
通过与队友默契配合,无球队员可以选择最佳的跑动路线,让全队的进攻更加流畅。
无球队员的跑动也需要良好的节奏控制和速度调节,这需要团队内部的默契和配合,确保整个进攻不会出现混乱。
青少年篮球比赛中无球队员的跑动技术的提高至关重要。
只有通过不断地训练和实践,才能让无球队员在比赛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为整个团队带来更多的胜利。
建议青少年篮球队员们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训练,不断提升无球跑动技能,从而提高球队整体的竞争力。
1.2 青少年篮球比赛中无球队员的跑动技术的研究现状青少年篮球比赛中无球队员的跑动技术一直是篮球训练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目前在这一领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如何提高运动员的跑动效率和技巧上。
研究表明,无球跑动的技术对于球员在比赛中的表现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当前的研究现状表明,无球队员的跑动技术在青少年篮球比赛中被普遍关注。
许多研究者通过观察和分析不同比赛中运动员的跑动情况,总结出了一些有效的技巧和方法。
他们发现,有效的路线规划和执行技巧可以帮助球员更好地躲避对手的防守,提高球队的进攻效率。
与队友的默契配合也是无球跑动中的关键因素之一,只有通过团队合作和配合,球队才能在比赛中取得成功。
青少年篮球比赛中无球队员的跑动技术的研究现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有许多待探索和提高的空间。
通过不断的训练和改进,可以帮助青少年球员更好地运用无球跑动技术,提高整个团队的竞技水平。
建议未来的研究可以结合实际比赛情况,深入探讨不同技术和策略在比赛中的应用,从而更好地指导训练和提升球员的技术水平。
篮球比赛中的无球跑动对策分析无球跑动是篮球比赛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它可以让球队的进攻更加顺畅、多样化,同时也可以帮助球员提高自己的个人进攻能力和认识。
然而,在实战中,无球跑动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球员有足够的意识和技巧才能够做到。
因此,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对篮球比赛中的无球跑动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
一、针对不同位置球员的无球跑动技巧1. 控球后卫对于控球后卫而言,他们的无球跑动往往是为了寻找机会传球或者突破。
在无球跑动时,控球后卫应该重视以下技巧:(1)常保持在离球的右侧,这样可以更容易接到传球。
(2)学会变换速度和方向,以便更好地给防守球员制造疑惑和失误。
(3)准确地掌握队友的位置和跑位,以便及时做出正确的反应。
2. 得分后卫得分后卫在无球跑动中的重点是寻找空位、制造投篮机会,同时也需要与控球后卫配合完成进攻。
对此,得分后卫需要注意以下技巧:(1)准确地判断自己的距离和位置关系,以便在空位出现时迅速抓住机会。
(2)学会伪装,通过突然加速或者变换方向来摆脱防守球员。
(3)与控球后卫配合默契,掌握好进攻的节奏和方向。
3. 小前锋/大前锋小前锋和大前锋的无球跑动有两个目的:一是切入内线得分,二是协助控球后卫和得分后卫展开进攻。
他们在无球跑动时需要注意以下技巧:(1)学会变换跑位方式,通过折返、V形、环绕等方式来吸引防守球员。
(2)加强对手后卫的体力消耗,不断进行拉扯和挡拆。
(3)寻找篮下空位,通过反跑、转身等方式制造空档位置。
二、针对对手的防守方式的无球跑动对策1. 压迫防守压迫防守常常会使球员感到局促无比,无法进行有效的无球跑动。
在面对这种情况时,球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2)运用队友的屏障来躲避防守球员,切入篮下或者外线。
(3)诱使防守球员犯规或者拉出远离篮筐的位置,缩小对方的防守范围。
2. 伏击防守伏击防守是指对手在特定位置等待球员的出现,以便进行抢断或者干扰。
在这种情况下,球员应该注意以下对策:(1)提高对局势的敏感度,警惕对手的伏击。
浅析青少年篮球比赛中无球队员的跑动技术
随着青少年篮球的普及和发展,无球队员的跑动技术在比赛中显得越来越重要。
无球队员是指没有控球的球员,他们需要通过跑动来为队友创造更多的机会,并且能够快速反应并参与到比赛中。
无球队员的跑动技术可以分为两个方面:进攻时的跑动技术和防守时的跑动技术。
进攻时,无球队员需要不断地跑动,寻找空位并为队友提供传球机会。
他们要学会使用变速跑,即快速切换步伐并突然加速或减速,以摆脱对手的防守。
他们要学会使用换向跑,即在跑动中突然改变方向,使对手无法追上并阻拦自己的进攻。
他们要学会使用曲线跑,即在跑动中画出一个曲线,以躲避对手的防守并保持与队友的距离,以便接到传球。
无球队员还需学会使用模拟跑,即在没有球的情况下模拟接球和射门的动作,以吸引对手的防守并为队友创造出空间。
防守时,无球队员需要快速反应并追踪对手的跑位。
他们需要学会侧身防守,即保持侧面的朝向,以便观察和阻挡对手的跑位。
他们需要学会使用追身跑,即在对手跑动的保持一定的距离并跟随其后,以防止对手接球射门。
他们需要学会使用撞位跑,即通过撞击对手,干扰其跑位并减少其接球射门的机会。
无球队员还需具备快速的反应能力和判断能力,能够迅速判断对手的跑位和出球方向,并及时调整自己的防守位置。
无球队员的跑动技术在青少年篮球比赛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他们需要学会使用不同的跑动技术来为队友提供支持,并且需要具备快速反应和判断能力,以适应比赛中复杂的情况。
通过不断的训练和实战经验的积累,无球队员的跑动技术将不断提高,为球队的胜利做出更大的贡献。
浅谈篮球进攻中无球队员的跑动涟水县红窑实验学校封其新[摘要]: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比赛观察法、从理论上阐述了篮球进攻中后卫、前锋、中锋在无球状态下的主要跑动内容以及所采用某种跑动方式的作用和产生的效果。
在此基础上简要分析了我国篮球运动员无球跑动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关键词]:篮球进攻移动配合无球跑动1 前言在一场篮球比赛中,大量的战术配合是有球队员和无球队员通过穿插跑位进行的。
无球队员通过跑位寻求最有利的接球位置,或者为进攻者进行挡拆掩护,或者几个人互相掩护换位打乱防守者的阵型,其目的都是使防守方在防守中出现漏洞,以利于无球队员在无人防守的情况下接到传球,进行投篮或突破得分。
总之,篮球进攻战术是由无球队员在跑动中建立和实施的,没有无球队员的跑动就不会有各种战术组合。
在篮球进攻中,移动不仅仅是技术问题,还具有丰富的战术内涵。
进攻移动随着篮球整体的发展变化而变化,是进攻整体配合特点的体现。
2研究对象与方法2.1研究对象2009年——2010年NBA常规赛某8场比赛中后卫、前锋、中锋的跑动内容2.2研究方法2.2.1文献资料法查阅有关篮球进攻移动的相关资料,为论文的研究和撰写做准备。
2.2.2比赛观察法通过对2009年——2010年NBA常规赛某8场比赛的观察进行统计、整理、分析。
主要统计有效的跑动内容,也就是能够直接得分或者造成进攻威胁的有效跑动。
统计内容是后卫、前锋、中锋在无球状态下进行有效跑动的方式及内容。
3研究结果与分析3.1篮球进攻移动的特点①3.1.1移动的快速性由于篮球规则中对时间规定的改变,使进攻时间在不断缩短,时间短则要求进攻方以更快的速度推进到前场。
且在现代防守体系中,防守方加强了全场紧逼防守和半场紧逼防守战术的运用,以此来限制球的推进,这些因素要求进攻方要加快移动速度来带动球的运行,使人、球在速度上能够很好地结合以争取前场的进攻时间。
因此,对无球队员的移动速度就有了更高的要求,场上的进攻机会瞬息万变,一旦错过就很难再把握,所以无球队员移动的快速性就显得尤为重要。
篮球比赛中的无球跑动对策分析篮球比赛是一项需要团队配合和个人技术的体育运动,其中无球跑动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在比赛中,队员不仅需要在进攻端与持球队友配合,还需要有出色的无球移动技巧,从而打开空间和寻找出手机会。
针对无球跑动,队员和教练需要有一系列对策分析,以便在比赛中取得最佳效果。
一、注意身体调动和休息在篮球比赛中,无球跑动需要队员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耐力,注意身体调动和休息是非常重要的。
在比赛前,队员需要进行充分的热身活动来准备好身体,以确保在比赛中有充沛的体能表现。
而在比赛中,队员需要根据比赛的节奏和自己的感觉来控制自己的体力消耗,合理安排休息时间,避免过度疲劳导致无球跑动的效果下降。
二、掌握无球跑动的基本技能无球跑动是篮球比赛中非常重要的技能之一,队员需要掌握一定的无球跑动基本技能,包括快速起步、变向、突破等。
在训练中,教练可以通过设置各种各样的无球跑动训练项目来加强队员的技能和意识,同时也可以通过观摩职业球员的比赛和视频来学习他们的无球跑动技巧。
只有掌握了基本的无球跑动技能,队员才能更好地在比赛中展现自己的能力。
三、与持球队友配合在无球跑动时,与持球队友的配合非常重要。
持球队友需要及时发现无球队友的位置和动向,并通过传球将球送到位,从而保证持球者能够在最佳位置进行出手或组织进攻。
队员需要在训练中多加强与持球队友的配合,包括传球的准确性、无声的默契和瞬间的反应等。
只有良好的配合才能更好地发挥无球跑动的作用。
四、寻找出手机会无球跑动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寻找出手机会,队员在无球跑动时需要时刻留意球的位置和自己的位置,合理地移动和调整,并在正确的时间找到出手的机会。
在比赛中,教练可以通过战术安排和指导,帮助队员更好地寻找出手机会,包括利用队友的掩护、寻找空当和跑动空间等。
只有在拥有出色的出手机会时,队员的无球跑动才更加具有实际的价值。
五、抓住对手的失误在无球跑动时,队员还需要及时抓住对手的失误,寻找机会进行突破或出手。
浅析青少年篮球比赛中无球队员的跑动技术【摘要】青少年篮球比赛中无球队员的跑动技术扮演着重要角色。
在比赛中,无球队员的跑动技术不仅能够为队友创造空档得分机会,还能够加强球队整体的进攻和防守。
要求无球队员具备良好的速度、节奏感和战术意识,同时需要注重体能和耐力的训练。
为了提高跑动技术,青少年篮球运动员可以通过不断练习和模拟比赛场景来提升自己的能力。
跑动技术在比赛中的应用涉及到进攻和防守两方面,对于比赛结果具有重要影响。
跑动技术的训练方法尤为重要,包括有针对性的训练计划和技术细节的讲解。
通过不懈努力和系统训练,青少年篮球运动员可以提高无球队员的跑动技术,从而为球队的胜利做出贡献。
在青少年篮球比赛中,无球队员的跑动技术是至关重要的。
【关键词】青少年篮球比赛、无球队员、跑动技术、要求、提高、应用、重要性、训练方法、结论。
1. 引言1.1 青少年篮球比赛中的特点青少年篮球比赛中的特点主要包括竞技性强、团队合作、技术要求高以及训练落后等方面。
在青少年阶段,篮球比赛通常是以学校或社区为单位进行,参与选手年龄相对较小,所以对比赛的热情和动力往往比成年比赛更加充沛。
尤其是在青少年篮球比赛中,球员们热爱篮球运动,有着强烈的团队合作意识,学习和进步的积极性也较高。
在青少年篮球比赛中,无球队员的跑动技术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无球队员的跑动技术不仅可以为持球队员提供更多的传球选择,还可以帮助球队打破对手的防守,制造更多得分机会。
无球队员的跑动技术还可以提高整个球队的跑动效率和战术执行能力,是球队取得胜利的重要保障之一。
青少年篮球比赛中,提升无球队员的跑动技术水平势在必行。
通过系统的训练和不断的实战经验积累,可以有效提高无球队员的跑动技术水平,为球队取得更好的成绩提供坚实的基础。
1.2 无球队员的跑动技术作用在青少年篮球比赛中,无球队员的跑动技术至关重要。
虽然他们没有球在手,但他们的跑动可以有效地打开空间,为持球队员创造更好的传球机会。
浅析青少年篮球比赛中无球队员的跑动技术青少年篮球比赛中,无球队员的跑动技术是十分重要的一环。
一支优秀的篮球队伍,需要有出色的组织进攻和默契的配合,而无球队员的调动和跑动是组织进攻和默契配合的关键。
无球队员的跑动技术不仅决定着篮球比赛的胜负,也代表着一个队员的个人技术水平。
本文将从如何跑动以及无球队员的基本技术等角度来分析无球队员的跑动技术。
在篮球比赛中,常见的无球队员跑动方式为“过人后跑切、V型切、环绕切和回传切”等几种。
这些跑动方式,不仅要求跑动者具备较高的篮球技术水平,而且需要跑动者具有良好的跑动意识和空间感知能力。
在这些跑动方式中,最常见和基本的跑动方式为跑切。
跑切是指在队友持球时,无球队员通过变向、加速等方式,快速移动身体,扔开防守者,前往篮球场上另一个位置的行为。
这种方式不仅能够制造杀伤性的空中进攻威胁,还能够分散防守者的注意力和分散防守,成为进攻制胜的关键因素。
跑切技巧是无球队员必备的基本技术,跑切的关键是在队友持球时,要时刻保持队友和防守者的联结关系,掌握好距离感和节奏感。
跑切者需先观察队友持球人的动作,感受传球方向,并快速判断和指向跑切的位置。
在跑动中,应根据防守者跟进的情况进行调整,采用变向、加速等方式扔开防守者的紧逼,以获得空间和时间。
同时,运用虚晃和脱手动作,制造出更好的出手机会和进攻威胁,从而助攻队友得分。
对于无球队员,除了跑切技巧以外,还需要掌握好位置变换和速度控制等基本技术。
较好的位置变换能够在对方不知情的情况下快速转移位置,并制造出有利的进攻机会。
而速度控制则能够在跑动时保持更好的平衡和体位,利于接球、出手。
同时,速度控制还能够让无球队员有更多的选择,决定是否继续跑切或者提前转身罚球线外等着传球。
总之,无球队员的跑动技术是篮球比赛中不可或缺的一环,需要跑动者具有出色的篮球技术和空间感知能力。
跑切是无球队员最常用的跑动方式,掌握好跑切技巧和位置变换、速度控制等基本技术,是成为一名优秀无球队员的必要条件,更能够为球队的进攻和胜利做出重要贡献。
浅谈篮球进攻中无球队员的跑动涟水县红窑实验学校封其新[摘要]: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比赛观察法、从理论上阐述了篮球进攻中后卫、前锋、中锋在无球状态下的主要跑动内容以及所采用某种跑动方式的作用和产生的效果。
在此基础上简要分析了我国篮球运动员无球跑动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关键词]:篮球进攻移动配合无球跑动1 前言在一场篮球比赛中,大量的战术配合是有球队员和无球队员通过穿插跑位进行的。
无球队员通过跑位寻求最有利的接球位置,或者为进攻者进行挡拆掩护,或者几个人互相掩护换位打乱防守者的阵型,其目的都是使防守方在防守中出现漏洞,以利于无球队员在无人防守的情况下接到传球,进行投篮或突破得分。
总之,篮球进攻战术是由无球队员在跑动中建立和实施的,没有无球队员的跑动就不会有各种战术组合。
在篮球进攻中,移动不仅仅是技术问题,还具有丰富的战术内涵。
进攻移动随着篮球整体的发展变化而变化,是进攻整体配合特点的体现。
2研究对象与方法2.1研究对象2009年——2010年NBA常规赛某8场比赛中后卫、前锋、中锋的跑动内容2.2研究方法2.2.1文献资料法查阅有关篮球进攻移动的相关资料,为论文的研究和撰写做准备。
2.2.2比赛观察法通过对2009年——2010年NBA常规赛某8场比赛的观察进行统计、整理、分析。
主要统计有效的跑动内容,也就是能够直接得分或者造成进攻威胁的有效跑动。
统计内容是后卫、前锋、中锋在无球状态下进行有效跑动的方式及内容。
3研究结果与分析3.1篮球进攻移动的特点①3.1.1移动的快速性由于篮球规则中对时间规定的改变,使进攻时间在不断缩短,时间短则要求进攻方以更快的速度推进到前场。
且在现代防守体系中,防守方加强了全场紧逼防守和半场紧逼防守战术的运用,以此来限制球的推进,这些因素要求进攻方要加快移动速度来带动球的运行,使人、球在速度上能够很好地结合以争取前场的进攻时间。
因此,对无球队员的移动速度就有了更高的要求,场上的进攻机会瞬息万变,一旦错过就很难再把握,所以无球队员移动的快速性就显得尤为重要。
3.1.2移动的多变性3.1.2.1移动方向的多变性相对于防守队员来讲,移动的方向有正切和反切;相对于场地来讲,移动有外拉、空切、下压及上提等。
进攻队员在移动争取进攻主动性的过程中,经常采用变化进攻移动方向的策略以达到佯攻及避实就虚的战术目的。
由于现代防守战术的贴身防守的加强,个人的进攻摆脱依靠的不仅仅是速度,而且要求变化方向移动,利用变向跑、后转身等技术来争取合理的攻击位置。
3.1.2.2移动速度的多变性通过改变移动的速率,来改变防守者的防守节奏,从而争取合理的攻防距离和争取进攻上的主动,如有球队员利用运球急停技术来拉大攻守之间的差距,再结合体前变向运球技术来摆脱对手的防守,或是利用防守节奏减慢的惯性通过突然的加速来超越对手。
同时速度的变化是整体配合的需要,配合需要多人行动的一致性,它不只是速度的问题,而是要通过合理的速度控制创造合理的配合时机。
3.1.2.3移动目的的多变性进攻移动的目的要因防守情况的改变而经常变化。
对于每个进攻者而言,每一次的移动要有随时变化的准备,一个为主,一个为辅,防守队员限制了第一个,则要随时准备改变移动目的。
如前锋队员空切篮下目的是摆脱接球攻击,但其防守队员封堵了进攻的接球角度,且另一侧的防守队员已到协防的位置,这时,进攻队员可上提为三分弧顶的队友做掩护使其摆脱。
3.1.3移动的连续性随着现代篮球防守攻击性和整体性的加强,进攻方向的节奏在加快,这不仅仅体现在速度的快慢上,也体现在整体移动的衔接上,队员要根据球的位置进行有效的配合行动,但随着球的转移,新的移动又需进行,现代篮球进攻为了适应防守的攻击性的加强和打破防守的整体性,加快了移动速度以破坏防守的“人、球、区”兼顾,随之是使球是转移加快,以人领球——以球领人——以人领球的不断反复使进攻的移动保持着较好的连续性。
3.1.4移动的整体性“牵一发而动全身”是现代篮球战术移动的一个特点。
整体的移动有利于调动大多数防守队员,使防守的视野受到局限以求进攻配合更加隐蔽,也更利于防守的有效摆脱。
移动具有明显的整体配合的性质,一名进攻队员的移动位置发生变化就会相应地要求其余同伴进行移动,以达到局部和整体的配合功效,如NBA 国王队的进攻战术中,当球传给罚球线的策应队员后,左右两侧的弧顶队员做向内线的空切,相应两侧的前锋队员也要做内切后的变向以求与空切的弧顶队员形成各自的掩护关系摆脱,通过策应队员的策应以达到进攻的目的。
3.1.5移动的应变性传统呆板的站立式打法已经过时,按照教练战术规定的路线移动容易被对方适应,而使防守更加有预先准备,战术的效果会大打折扣。
现代的进攻更加趋向与移动进攻,教练员会根据自己队员的实际情况设计进攻的原则,在原则的指导下,队员根据场上的情况进行决策。
作为进攻战术重要因素的移动也就相应地加大了其灵活性,传球后的移动是移动进攻战术的一项原则,同时整体移动的要求使战术移动要根据防守情况应变选位进行配合。
3.2个人进攻移动的战术行为分析3.2.1后卫在进攻过程中的主要跑动内容分析根据录像统计,无球的后卫在进攻过程中主要有以下几种移动内容,站弧顶等接应、拉边、纵切、罚球线附近为队友掩护、溜底线5类。
(见下表)从图1中可以看出,无球后卫在进攻过程中主要的跑动情况:在8场比赛中站弧顶的次数为152次所占比列45.2%、拉边124次所占比列36.95、纵切16次所占比列4.8%、罚球线附近为队友掩护16次所占比列4.8%、溜底线28次所占比列8.3%。
2009年——2010年NBA常规赛某8场比赛后卫无球跑动内容统计表(图1)站弧顶接应拉边纵切罚球线附近为队友掩护溜底线次数152 124 16 1628百分比45.2% 36.9% 4.8% 4.858.3%3.2.1.1站弧顶等接应控球后卫和得分卫一般都具有很强的控球能力和外围的投篮能力,因此他们大部分的时间都会在外围活动。
从表中可以看出,组织后卫站弧顶的次数高达152次,占所有有效跑动次数的45.2%。
控卫传完球后,一般都站在弧顶周围移动,一是可以接应回传球直接投篮得分;二是当内线进攻受阻后,后卫接应后继续组织进攻,保证了进攻的连续性。
3.2.1.2拉边后卫运球推进到前场,组织进攻,有时为了给前锋后中锋创造进攻的空间,很多时候会选择从罚球线位置斜拉至底角两边,在所有的跑动内容中,124次的高频率也仅次于上一种方式,可见其作用重大,一是可以吸引防守队员制造进攻空间;二是可以接应回传球直接投篮得分。
3.2.1.3纵切无球时后卫利用假动作摆脱防守向篮下纵切进攻或佯攻也是后卫队员的移动路线,但用的较少,因为后卫队员身材相对矮小,进入内线进攻的机会较少,即使进去了也很容易遭到封盖,所以主要以佯攻为主。
3.2.1.4罚球线附近为队友掩护罚球线为队友做定位掩护,使队友摆脱防守获得有利的进攻机会。
掩护时可以为有球队员掩护,也可以为无球队员进行掩护,运用时要根据场上的实际情况而定,灵活运用。
3.2.1.5溜底线后卫队员移动速度快、反应迅速,可以利用突出的身体条件,迅速溜底线偷袭,获得进攻机会。
3.2.2中锋在进攻过程中的主要跑动内容从图2可以看出主要有以下几种移动内容,三秒区要位、上提为队友掩护、摆脱拉外线投篮、内线卡位抢篮板球4类。
其中中锋在三秒区要位总共64次所占比列为23.5%;上提为队友掩护共80次所占比列为29.4%;摆脱拉外线投篮共48次所占比列为17.6%;内线卡位抢篮板球共80次所占比列为29.4%。
详见下表2009年——2010年NBA常规赛某8场比赛中锋的无球跑动内容统计表(图2)三秒区要位上提为队友掩护摆脱拉外线投篮内线卡位抢篮板球次数 64 80 48 80 百分比 23.5% 29.4% 17.6% 29.4%3.2.2.1三秒区附近要位中锋的特点是越靠近篮筐,进攻的威胁就越大,所以中锋的活动区域大都在三秒区附近,而三秒区要位准备接球进攻是中锋的主要移动目的和选择进攻的主要路线。
通过合理的移动占据最佳的进攻位置,是取得进攻成功的首要前提。
3.2.2.2上提为队友掩护中锋在内线的进攻受阻后或无法占据合理的进攻位置时大都选择上提为队友掩护,与队友做局部的两三人小配合来打开进攻的局面。
中锋的身材高大,掩护的效果往往都比较好,能够为队友成功的摆脱防守提供有力的帮助。
3.2.2.3摆脱拉外线投篮现代篮球发展过程中中锋的技术更加的全面,尤其是中远距离的投篮能力,例如火箭队的姚明和爵士队的奥库等等都具有很强的中距离投篮技术。
因此,中锋通过合理的移动获得很好的投篮机会也显得越来越重要。
3.2.2.4 内线卡位抢篮板球在篮球比赛中,篮板球的多少对比赛的胜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对前场篮板球的争抢,其作用一是可以直接进攻;二是为有球队员的投篮创造心理上的优势,有助于投篮命中率的提高。
中锋身材高大,抢篮板球有着先天的优势,因此,移动到内线的有利位置争抢前场篮板球就成了中锋非常重要的任务。
所以在比赛中我们经常会看到中锋在内线奋力抢位的激烈镜头。
3.2.3 前锋在进攻过程中的主要跑动内容根据录像统计主要有以下几种移动内容,移动到三秒区附近准备接球、给队友做掩护、合理的位置扯动为有球队员拉开进攻空间、沿罚球线横移摆脱接球、假切入真反跑接球六类。
2009年——2010年NBA常规赛某8场比赛前锋无球跑动内容统计表(图3)移动到三秒区附近给队友合理的位置扯动为有球沿罚球线横移假切入真准备接球做掩护队员拉开进攻空间摆脱接球反跑接球次数 240 160 80 6465百分比 39.4% 26.3% 13.2% 10.5%10.7%图3是2009年——2010年NBA常规赛某8场比赛的数据统计,从中可以看出,前锋在进攻过程中,无球时的主要跑动内容有移动到三秒区附近准备接球共240次所占比列39.4%;给队友做掩护共160次所占比列26.3%;合理的位置扯动为有球队员拉开进攻空间共80次所占比列13.2%;沿罚球线横移摆脱接球共64次所占比列10.5%;假切入真反跑接球共65次所占比列10.7%。
3.2.3.1 移动到三秒区附近准备接球进攻这是很多大前锋在无球移动过程中的主要活动内容,大前锋移动到合适的位置不仅可以利用高度和力量背筐单打,还可以利用灵活的脚步和速度面框进攻。
因此,大前锋活动的区域主要在三秒区附近。
3.2.3.2 给队友掩护给队友掩护不只是为持球队员掩护,在激烈的比赛中,盯防都比较严密,当为持球队员掩护效果不佳时,无球的前锋通过跑动,根据场上的情况结合其他无球队员的攻击条件时跑位,和其他无球队员进行挡拆配合,使自己和其他无球队员能及时摆脱对方的紧密盯防,给对手造成一时无法换防的状态,取得进攻中的个人优势,使对方难于防守造成以强打弱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