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量子力学初步(1)
- 格式:pdf
- 大小:813.20 KB
- 文档页数:49
第一章 原子的基本状况1.1 若卢瑟福散射用的α粒子是放射性物质镭'C 放射的,其动能为67.6810⨯电子伏特。
散射物质是原子序数79Z =的金箔。
试问散射角150οθ=所对应的瞄准距离b 多大?解:根据卢瑟福散射公式:20222442K Mv ctgb b Ze Zeαθπεπε==得到:2192150152212619079(1.6010) 3.97104(48.8510)(7.681010)Ze ctg ctg b K οθαπεπ---⨯⨯===⨯⨯⨯⨯⨯⨯米式中212K Mv α=是α粒子的功能。
1.2已知散射角为θ的α粒子与散射核的最短距离为220121()(1)4sinmZe r Mv θπε=+,试问上题α粒子与散射的金原子核之间的最短距离m r 多大?解:将1.1题中各量代入m r 的表达式,得:2min202121()(1)4sin Ze r Mv θπε=+ 1929619479(1.6010)1910(1)7.6810 1.6010sin 75ο--⨯⨯⨯=⨯⨯⨯+⨯⨯⨯143.0210-=⨯米1.3 若用动能为1兆电子伏特的质子射向金箔。
问质子与金箔。
问质子与金箔原子核可能达到的最小距离多大?又问如果用同样能量的氘核(氘核带一个e +电荷而质量是质子的两倍,是氢的一种同位素的原子核)代替质子,其与金箔原子核的最小距离多大?解:当入射粒子与靶核对心碰撞时,散射角为180ο。
当入射粒子的动能全部转化为两粒子间的势能时,两粒子间的作用距离最小。
根据上面的分析可得:220min124p Ze Mv K r πε==,故有:2min 04p Ze r K πε=19291361979(1.6010)910 1.141010 1.6010---⨯⨯=⨯⨯=⨯⨯⨯米 由上式看出:min r 与入射粒子的质量无关,所以当用相同能量质量和相同电量得到核代替质子时,其与靶核的作用的最小距离仍为131.1410-⨯米。
第三章 量子力学初步3.1 波长为οA 1的X 光光子的动量和能量各为多少? 解:根据德布罗意关系式,得:动量为:12410341063.6101063.6----∙∙⨯=⨯==秒米千克λhp 能量为:λ/hc hv E==焦耳151083410986.110/1031063.6---⨯=⨯⨯⨯=。
3.2 经过10000伏特电势差加速的电子束的德布罗意波长?=λ 用上述电压加速的质子束的德布罗意波长是多少?解:德布罗意波长与加速电压之间有如下关系:meV h 2/=λ 对于电子:库仑公斤,19311060.11011.9--⨯=⨯=e m把上述二量及h 的值代入波长的表示式,可得:οοολA A A V 1225.01000025.1225.12===对于质子,库仑公斤,19271060.11067.1--⨯=⨯=e m ,代入波长的表示式,得:ολA 319273410862.2100001060.11067.1210626.6----⨯=⨯⨯⨯⨯⨯⨯=3.3 电子被加速后的速度很大,必须考虑相对论修正。
因而原来ολA V25.12=的电子德布罗意波长与加速电压的关系式应改为:ολA V V)10489.01(25.126-⨯-=其中V 是以伏特为单位的电子加速电压。
试证明之。
证明:德布罗意波长:p h /=λ对高速粒子在考虑相对论效应时,其动能K 与其动量p 之间有如下关系:222022c p c Km K =+而被电压V 加速的电子的动能为:eV K =2200222/)(22)(c eV eV m p eV m ceV p +=+=∴因此有:2002112/c m eV eVm h p h +⋅==λ一般情况下,等式右边根式中202/c m eV 一项的值都是很小的。
所以,可以将上式的根式作泰勒展开。
只取前两项,得:)10489.01(2)41(260200V eVm h c m eV eVm h -⨯-=-=λ 由于上式中οA VeV m h 25.122/0≈,其中V 以伏特为单位,代回原式得: ολA V V)10489.01(25.126-⨯-=由此可见,随着加速电压逐渐升高,电子的速度增大,由于相对论效应引起的德布罗意波长变短。
第一章.原子的基本状况1. 若卢瑟福散射用的α粒子是放射性物质镭C'放射的,其动能为7.68×106电子伏特.散射物质是原子序数Z=79的金箔.试问散射角θ=1500所对应的瞄准距离b 多大?解:根据卢瑟福散射公式:222cot42Mv b Zeθπε= 而动能212k E mv =则20222cot442k E Mv b b Ze Zeθπεπε== 由此,瞄准距离为20cot 24kZe b E θπε=其中:79Z =12-1-108.854210A s V m ε-=⨯⋅⋅⋅191.6021910e C -=⨯0150θ=, 0cotcot 750.26802θ==3.14159π=6197.687.6810 1.6021910k E MeV J -==⨯⨯⨯得到:219215022126190cot 79(1.6021910)cot 4(4 3.141598.854210)(7.6810 1.6021910)k Ze b m E οθπε---⨯⨯==⨯⨯⨯⨯⨯⨯⨯153.969710m -=⨯2.已知散射角为θ的α粒子与散射核的最短距离为2202121()(1)4sin mZe r Mv θπε=+,试问上题α粒子与散射的金原子核之间的最短距离m r 多大?解:2min202121()(1)4sin Ze r Mv θπε=+ 2min0211()(1)4sin k Ze r E θπε=+ 其中,0150θ=, 0sinsin 750.965932θ==把上题各参数代入,得到192min12619179(1.6021910)1(1)4 3.141598.8542107.6810 1.60219100.96593r m ---⨯⨯=⨯⨯+⨯⨯⨯⨯⨯⨯143.014710m -=⨯4. 钋放射的一种α粒子的速度为71.59710⨯米/秒,正面垂直入射于厚度为710-米、密度为41.93210⨯3/公斤米的金箔。
第三章 量子力学初步
(1)为了证实德布罗意假设,戴维孙—革末于1927年在镍单晶体上做了电子衍射实验从而证明了:
A.电子的波动性和粒子性
B.电子的波动性
C.电子的粒子性
D.所有粒子具有二项性
(2)德布罗意假设可归结为下列关系式:
A .E=h υ, p =λh
; B.E=ω ,P=κ ; C. E=h υ ,p =λ
; D. E=ω ,p=λ
(3)为使电子的德布罗意假设波长为100埃,应加多大的加速电压:
A .11.51⨯106V ; B.24.4V ; C.24.4⨯105V ; D.0.015V
(4)基于德布罗意假设得出的公式V 26
.12=λ Å的适用条件是:
A.自由电子,非相对论近似;
B.一切实物粒子,非相对论近似;
C.被电场束缚的电子,相对论结果; D 带电的任何粒子,非相对论近似
(5)如果一个原子处于某能态的时间为10-7S,原子这个能态能量的最小不确定数量级为(以焦耳为单位):
A .10-34; B.10-27; C.10-24; D.10-30
(9)按原子力学原理,原子状态用波函数来描述.考虑电子自旋,对氢原子当nl 确定后,对应的状态数为:【A 】
A.2(2l +1);
B.2l +1;
C. n;
D.n 2
(10)按量子力学原理,原子状态用波函数来描述.考虑自旋对氢原子当nl m 确定后对应的状态数为:【B 】
A.1;
B.2;
C.2l +1;
D. n
3.简答题
(1)波恩对波函数作出什么样的解释?
(2)请回答测不准关系的主要内容)
(5)波函数满足标准条件是什么?写出波函数的归一化条件.。
量子力学入门量子力学是一门探究微观世界的分支学科,旨在解释物质的微观性质和微观粒子的行为规律。
它具有深刻的物理意义和广泛的应用价值,是现代物理学的一大支柱。
1. 量子力学的发展历程20世纪初,物理学家开始发现,经典物理无法解释微观粒子的现象。
1900年,德国物理学家普朗克提出了量子假设,认为能量不是连续的,而是由离散的“量子”组成。
此后,爱因斯坦、玻尔等科学家继续探究量子的奥秘,提出了经典物理无法解释的现象,如量子纠缠、不确定性原理等。
到了20世纪中期,量子力学成为物理学中的主流学科。
量子力学包括波粒二象性、量子叠加态等重要内容,为纳米技术、量子计算等应用领域提供了理论基础。
2. 量子力学的基本原理量子力学有两个基本原理:波粒二象性和量子叠加态。
波粒二象性:所有物质都具有波动性和粒子性,即微观粒子既可以像粒子一样具有质量和位置,也可以像波一样具有波长和频率。
这种特性被称为波粒二象性。
量子叠加态:在某些情况下,有两个或多个微观粒子可以同时处于不同的状态。
这些状态可以相互叠加,即各个状态波函数简单相加,形成一个新的波函数。
例如,电子在原子中的状态就可以用叠加态来描述。
3. 量子力学的应用量子力学的应用非常广泛。
以下是其中几个重要的领域:量子计算机:量子计算利用了量子叠加态和纠缠等性质,可以在理论上解决一些经典计算机难以处理的问题,如质因数分解、搜索问题等。
纳米技术:纳米技术使用了量子力学的原理,可以制造具有新型性质的材料和器件,如纳米管、量子点等。
量子通信:量子通信利用了量子纠缠等性质,可以实现加密通信,更安全可靠。
量子力学在科学技术、医药健康等诸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展现了其重要性和潜力。
4. 量子力学的未解之谜虽然量子力学被广泛应用,但仍存在一些未解之谜。
比如:不确定性原理:不确定性原理指出,对于某个物理量的测量,只能得到其位置或者动量的其中一个值,而不能同时确定两者。
这一原理在微观物理世界中非常重要,但仍没有被完全理解。
量子力学入门量子力学是一门研究微观世界的物理学科,它描述了微观粒子的行为和性质。
本文将带领您进入量子力学的奇妙世界,介绍其基本原理和应用。
1. 历史回顾量子力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
曾有许多科学家做出了重要贡献,其中包括普朗克、爱因斯坦、玻尔等人。
他们的研究揭示了微观粒子行为的非经典性质,为量子力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 波粒二象性量子力学的一个核心概念是波粒二象性。
根据波动理论,微观粒子具有波动性质,可以表现为波动的形式;同时,它们也具备粒子性质,可以作为离散的点粒子进行计算和描述。
这一概念对于理解微观世界的奇异现象具有重要意义,如光的干涉和电子的双缝实验。
3. 不确定性原理不确定性原理是量子力学的另一个重要基石,由海森堡提出。
简而言之,不确定性原理认为,在某些测量中,我们无法同时准确地确定一粒子的位置和动量,精确的测量必然会对另一项属性产生不确定度。
这个原理颠覆了经典物理学中可确定性的概念,引发了对微观世界的新认识。
4. 薛定谔方程薛定谔方程是量子力学的基本方程之一,表征了量子系统的时间演化。
它描述了粒子的波函数随时间的变化规律,从而使我们能够预测和计算微观粒子的性质和行为。
薛定谔方程的解对于解释原子、分子和凝聚态物质等的结构和性质具有重要意义。
5. 量子纠缠量子纠缠是量子力学的一项重要现象,涉及两个或更多微观粒子之间的关联性。
当两个粒子发生纠缠后,它们的状态将无法独立地描述,即使它们被远离彼此。
量子纠缠在量子通信和量子计算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为未来的科技发展带来了巨大潜力。
6. 应用领域量子力学在许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在原子、分子和凝聚态物质领域,量子力学为我们揭示了物质的微观结构和性质;在量子信息科学中,量子力学为我们提供了更安全的通信和更强大的计算能力;在核物理学和高能物理学中,量子力学帮助我们研究更深层次的物质构成和相互作用。
7. 未来展望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对量子力学认识的深入,人们对于量子力学的应用前景充满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