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样控制系统分析
- 格式:doc
- 大小:538.51 KB
- 文档页数:6
北航自控原理实验五采样系统研究
采样系统是指从被测系统采集信号、将其转换为数字信号、利用数字
信号进行信号处理和反馈等。
本次实验要求设计和实现一个采样系统,用
以采集模拟信号,进行数字采样、处理,最后发出控制信号,实施反馈控制。
本次实验使用的采样系统是由工控机、采样卡、示波器、模拟信号源、四路输出模拟量信号和调试软件组成。
工控机用于数据采集与处理,采样
卡用于连接工控机,完成对模拟电压的采样与数据处理;示波器可以用来
监视实验过程中模拟电压和调制调整量的变化;模拟信号源模拟和产生各
种信号,提供给采样系统进行实验;四路输出模拟量信号模块可以输出四
种不同的信号,用于实验测试。
实验步骤:
一、查看实验目的,了解实验中用到的仪器状态
二、设置采样条件,检查模拟源输出的信号
三、用示波器检查采样系统和信号源的连接情况
四、使用调试软件,进行采样,编写采样程序
五、实验验证,随机改变被控对象,检查采样系统反馈控制的效果
六、实验报告,书写实验详细过程,以及采样系统的参数和调试软件的运行结果。
自动控制原理采样数据系统知识点总结自动控制原理采样数据系统是现代控制理论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如工业控制、仪器仪表和机电设备等。
它通过对被控对象进行采样和处理,实现对系统的控制和监测。
本文将对自动控制原理采样数据系统的相关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采样基础知识采样是将连续时间的信号转换为离散时间的信号,即在一定时间间隔内对信号进行测量、记录或存储。
采样频率是采样的重要参数,它决定了信号的还原能力。
根据香农采样定理,采样频率应不小于信号最高频率的两倍。
二、理想采样器理想采样器是指对输入信号进行瞬时量化和保持的装置,它的输出是离散时间的序列。
理想采样器的输入输出关系可以用冲激函数表示,即输出等于输入乘以冲激函数。
三、采样定理采样定理是指信号在连续时间和离散时间之间的转换条件。
香农采样定理是其典型例子,它要求采样频率大于信号最高频率的两倍。
违反采样定理会导致混叠现象,即高频信号在离散频谱中出现。
四、模拟滤波器模拟滤波器用于对采样信号进行滤波,以去除混叠现象和噪声。
常见的模拟滤波器包括低通滤波器、带通滤波器和带阻滤波器等。
滤波器的设计要考虑滤波器类型、频率响应和滤波器阶数等参数。
五、采样保持电路采样保持电路用于对输入信号进行保持,使得采样结果能够在采样间隔内有效保存。
采样保持电路一般由开关、电容和运算放大器等组成。
在采样阶段,开关闭合,将输入信号传递到电容上;在保持阶段,开关断开,电容上的电压被保持。
六、数字滤波器数字滤波器用于对采样信号进行滤波和处理,以获取目标信号。
常见的数字滤波器包括FIR滤波器和IIR滤波器等。
滤波器的设计要考虑滤波器类型、截止频率和滤波器阶数等参数。
七、采样数据系统的实现采样数据系统的实现主要包括信号采样、信号处理和控制算法等步骤。
信号采样通过采样器和采样保持电路实现,信号处理通过模拟滤波器和数字滤波器实现,控制算法通过计算机或专用芯片实现。
八、采样数据系统的应用采样数据系统广泛应用于仪器仪表、机电设备和工业控制等领域。
采样周期对控制系统稳定性的影响采样周期对控制系统稳定性的影响采样周期是指控制系统中每个采样周期内进行一次测量和控制操作的时间间隔。
控制系统的稳定性是指系统在受到外部干扰或系统参数变化时,能够保持输出稳定在期望值附近的能力。
采样周期对控制系统的稳定性有着重要的影响,下面将逐步分析其影响因素。
1. 采样周期与系统动态响应:采样周期的长度会直接影响控制系统的动态响应。
较长的采样周期会导致系统响应迟缓,反馈控制信号的延迟较大,可能会引起系统的超调和振荡。
相反,较短的采样周期能够更快地控制系统响应,减小超调和振荡的可能性。
2. 采样周期与采样误差:采样过程中可能会引入采样误差,即由于测量和模拟过程的离散性而引起的误差。
采样周期越短,采样误差就越小。
因此,较短的采样周期有利于提高控制系统的精确度和稳定性。
3. 采样周期与信号截断:在控制系统中,如果采样周期过长,可能会导致对控制信号的截断。
即使在采样周期内,控制信号的变化可能也无法完整地表示出来。
这种截断会引起控制系统的不稳定行为,可能导致系统振荡或失稳。
4. 采样周期与采样频率:采样周期和采样频率是对采样过程的不同描述。
采样周期是指采样点之间的时间间隔,而采样频率是指在单位时间内进行采样的次数。
较高的采样频率意味着较短的采样周期,可以提高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和性能。
5. 采样周期与系统带宽:控制系统的带宽是指系统能够有效响应输入信号的频率范围。
较短的采样周期可以增加系统的带宽,提高系统对高频输入信号的响应能力。
然而,过短的采样周期可能会引起采样噪声和混叠效应,从而降低系统的稳定性。
综上所述,采样周期对控制系统的稳定性有着重要的影响。
较短的采样周期可以提高系统的响应速度、精确度和稳定性,但也可能引入额外的采样误差和噪声。
控制系统设计时需要根据实际需求和系统特性选择合适的采样周期,以达到最佳的控制性能和稳定性。
自动控制原理实验报告(七)采样控制系统分析班级:自动1002班学号:06101049姓名:强倩瑶3.5 采样控制系统分析一.实验目的1.了解判断采样控制系统稳定性的充要条件。
2.了解采样周期T对系统的稳定性的影响及临界值的计算。
3 观察和分析采样控制系统在不同采样周期T时的瞬态响应曲线。
三、实验内容及步骤1.闭环采样系统构成电路如图3-5-1所示。
了解采样周期T对系统的稳定性的影响及临界值的计算,观察和分析采样控制系统在不同采样周期T时的瞬态响应曲线。
2.改变采样控制系统的被控对象,计算和测量系统的临界稳定采样周期T。
图3-5-1 闭环采样系统构成电路闭环采样系统实验构成电路如图3-5-1所示,其中被控对象的各环节参数:积分环节(A3单元)的积分时间常数Ti=R2*C2=0.2S,惯性环节(A5单元)的惯性时间常数T=R1*C1=0.5S,增益K=R1/R3=5。
(1)用函数发生器(B5)单元的方波输出作为系统振荡器的采样周期信号。
(D1)单元选择“方波”,(B5)“方波输出”孔输出方波。
调节“设定电位器1”控制相应的输出频率。
(2)用信号发生器(B1)的‘阶跃信号输出’和‘幅度控制电位器’构造输入信号R(t):B1单元中电位器的左边K3开关拨下(GND),右边K4开关拨下(0/+5V阶跃)。
阶跃信号输出(B1-2的Y测孔)调整为2.5V(调节方法:调节电位器,用万用表测量Y测孔)。
(3)构造模拟电路;(4)运行、观察、记录:①运行LABACT程序,选择自动自动控制菜单下的采样系统分析实验项目,就会弹出虚拟示波器的界面,点击开始后将自动加载相应源文件,即可使用本实验机配套的虚拟示波器(B3)单元的CH1测孔测量波形。
②调节“设定电位器1”,D1单元显示方波频率,将采样周期T(B5方波输出)依次调整为15ms(66.6Hz) 、30ms(33.3Hz)和90ms(11.1Hz),按下信号发生器(B1)阶跃信号按钮(0→+2.5V阶跃),使用虚拟示波器CH1观察A6单元输出点OUT(C)的波形。
采样控制系统的分析试题及答案【课后自测】8-1 求下列拉氏变换式的Z 变换。
(1)1()()()E s s a s b =++ (2)21()(1)E s s s =+(3)21()s E s s += (4)21()(1)se E s s s --=+ (5)3()(1)(2)s E s s s +=++解:(1)1111()()()E s s a s b b a s a s b ⎛⎫==- ⎪++-++⎝⎭,查表知11,()()aT bTz zZ Z s a z e s b z e --⎛⎫⎛⎫== ⎪ ⎪+-+-⎝⎭⎝⎭ 查表及由Z 变换的线性性质,可得11()()aTbT z z Z s a s b b a z ez e --⎛⎫⎛⎫=- ⎪ ⎪++---⎝⎭⎝⎭ (2)221111()(1)(1)1E s s s s s s ==--+++,查表知 22111,,11(1)()T T T z z Tze Z Z Z s z s z e s z e ---⎛⎫⎛⎫⎛⎫=== ⎪ ⎪ ⎪-+-+-⎝⎭⎝⎭⎝⎭ 查表及由Z 变换的线性性质,可得221(1)1()T T Tz Tze zZ s s z z e z e---⎛⎫=-- ⎪+---⎝⎭ (3)22111()s E s s s s+==+,查表知 2211,1(1)z Tz Z Z s z s z ⎛⎫⎛⎫== ⎪ ⎪--⎝⎭⎝⎭ 查表及由Z 变换的线性性质,可得2211(1)s z Tz Z s z z +⎛⎫=+ ⎪--⎝⎭(4)()221111()1(1)1s s e E s e s s s s s ---⎛⎫==--+ ⎪++⎝⎭,查表知22111,,1(1)1Tz Tz z Z Z Z s z s z s z e -⎛⎫⎛⎫⎛⎫=== ⎪ ⎪ ⎪--+-⎝⎭⎝⎭⎝⎭ 查表及由Z 变换的线性性质,可得12211(1)(1)1s TT e Tz z z Z z s s z z z e ---⎛⎫⎛⎫⎛⎫-=--+ ⎪ ⎪ ⎪+---⎝⎭⎝⎭⎝⎭ (5)311()(1)(2)12s E s s s s s +==+++++,查表知 211,12T Tz z Z Z s z e s z e --⎛⎫⎛⎫== ⎪ ⎪+-+-⎝⎭⎝⎭ 查表及由Z 变换的线性性质,可得23(1)(2)T Ts z zZ s s z ez e --⎛⎫+=+ ⎪++--⎝⎭ 8-2 求下列函数的Z 反变换。
北京联合大学
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采样控制系统分析
学院:自动化专业:物流工程姓名:学号:
同组人姓名:学号:
班级:成绩:
实验日期:2014年12月18日
完成报告日期:2014年12月21日
实验5 采样控制系统分析
一.实验目的
1. 掌握判断采样控制系统稳定性的充要条件。
2. 掌握采样周期T对系统的稳定性的影响及临界值的计算。
3. 观察和分析采样控制系统在不同采样周期T时的瞬态响应曲线。
二、实验内容及步骤
1.闭环采样系统构成电路如图5-1所示。
掌握采样周期T对系统的稳定性的影响及临界值的计算,观察和分析采样控制系统在不同采样周期T 时的瞬态响应曲线,填入表中。
2. 改变采样控制系统的被控对象,计算和测量系统的临界稳定采样周期T,填入表中。
图5-1 闭环采样系统构成电路
[a].闭环采样系统实验构成电路如图5-1所示,其中被控对象的各环节
参数:
积分环节(A3单元)的积分时间常数Ti=R2*C2=0.2S,
惯性环节(A5单元)的惯性时间常数T=R1*C1=0.5S,增益K=R1/R3=5。
实验步骤:注:(B5)单元的‘S ST’不能用‘短路套’短接!
(1)用函数发生器(B5)单元的方波输出作为系统振荡器的采样周期信号。
(D1)单元选择“方波”,(B5)“方波输出”孔输出方波。
调节“设定电位器1”控制相应的输出频率。
(2 ) 用信号发生器(B1)的‘阶跃信号输出’和‘幅度控制电位器’构造输入信号R(t):
B1单元中电位器的左边K3开关拨下(GND),右边K4开关拨下(0/+5V 阶跃)。
阶跃信号输出(B1单元的Y测孔)调整为2.5V(调节方法:调节电位器,用万用表测量Y测孔)。
(3)构造模拟电路:按图5-1安置短路套及测孔联线,表如下。
(4)运行、观察、记录:
三、数据处理(现象分析)
①运行LABACT程序,选择自动自动控制菜单下的采样系统分析实验项目,就会弹出虚拟示波器的界面,点击开始后将自动加载相应源文件,即可使用本实验机配套的虚拟示波器(B3)单元的CH1测孔测量波形。
②调节“设定电位器1”,D1单元显示方波频率,将采样周期T(B5方波输出)依次调整为15ms(66.6Hz) 、30ms(33.3Hz)和90ms(11.1Hz),按下信号发生器(B1)阶跃信号按钮(0→+2.5V阶跃),使用虚拟示波器CH1观察A6单元输出点OUT(C)的波形。
观察相应实验现象,记录波形,并判断其稳定性,填入表5-1。
T=66.6Hz
T=11.8Hz T=11.1Hz
[b].,两个闭环采样系统的被控对象参数分别为:
(1)闭环采样系统实验构成电路如图5-1所示。
积分环节(A3单元)的积分时间常数Ti=R2*C2=0.2S,
惯性环节(A5单元)的惯性时间常数T=R1*C1=0.5S,增益K=R1/R3=5。
(2)改变图5-1所示闭环采样系统积分环节(A3单元),惯性环节(A5单元)参数构成实验系统:
积分环节(A3单元)的积分时间常数Ti=R2*C2=0.1S,
惯性环节(A5单元)的惯性时间常数T=R1*C1=0.2S,增益K=R1/R3=2。
计算和测量两组系统的临界稳定采样周期T,填入表5-2。
表5-2
T=8.9Hz
四、实验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