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导学案
- 格式:docx
- 大小:40.57 KB
- 文档页数:6
《钢铁是这样炼成的》导学案(精选2篇)《钢铁是这样炼成的》导学案篇1课题:第六课为坚强喝彩第二框钢铁是这样炼成的一、学习目标:1、通过学习分析使学生了解自己意志品质的现状。
2、掌握磨练意志的方法。
3、树立磨练意志的信念,制定意志磨练计划,并坚持磨练意志。
二、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分析自己意志品质的思想及外在行为表现,真正理解和掌握磨练意志的方法。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制定意志磨练计划,并坚持磨练意志。
三、课前准备1.投影片(自制):目标及思考题;2.学案四、学习过程及指导(一)揭示目标并指导自学(3分钟)师:在前边的第一个框题,我们主要分析了坚强意志的表现和作用,从而了解到坚强的意志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种品质,是我们战胜困难、克服弱点、完成学业、取得成功的一把利剑,所以,我们要努力地把自己培养成为一个意志坚强的人。
那么你了解自己的意志品质的现状吗?你知道坚强的意志是从哪里来的吗?你知道磨练坚强意志的方法有哪些吗?这就是我们第六课第二个框题“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要学习和探究的内容。
板书课题:钢铁是这样炼成的,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投影学习目标,请*同学朗读一下学习目标。
生:朗读学习目标。
师:为了达到这个目标,请大家一起看课本本框题的内容,大字部分慢看,小字部分快看,积极动脑,围绕思考题看书并在书中找到思考题的答案,10分钟后检查,看谁学得又快又好。
(教师投影目标思考题)目标思考题:1. 了解自己的意志品质的现状? (自己坚强意志和懦弱意志的表现)2. 磨砺坚强意志的方法?(二)学生自学,教师巡视(10分钟)学生进行紧张的自学,教师面向全体学生,督促每个学生认真自学,并注意纠正学生的不良习惯。
(三)教师检查并点拨更正和补充(17分钟)1、师:同学们,你了解自己的意志品质的现状吗?回顾自己的成长历程,我们每个人都在“意志银行”里储存了一些意志品质,有些是坚强的,有些是懦弱的。
让我们拿着自己的“意志存折”到意志银行里核对一下,以便理解自己意志品质的现状,然后相互交流有无坚强意志所产生的不同后果。
【七年级】《钢铁是这样炼成的》导学案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了解坚强意志取决于自我意识磨练的真理。
逐渐增强意志力。
能力目标:能够分析自己的意志品质。
能够运用培养意志品质的方法,逐步培养自己良好的意志品质。
知识目标:掌握磨砺意志的方法。
要知道,要磨砺意志,你应该养成良好的学习、工作习惯和生活态度。
重点磨练坚强意志的方法教学难点磨练你的坚强意志,在困难的环境中主动锻炼自己。
教学方法:讨论归纳体悟;情景教学法;事例教学法。
知识链接:1、1973年12月,肯尼出生在美国宾夕法尼亚洲拉昆村,当母亲看到婴儿只有半截身体时,哭得死去活来,做父亲的比较冷静,再三安慰妻子:“我们要面对现实,不要绝望,生命还在,希望还在。
”肯尼一岁半时,做了两次手术,腰以下的神经无法恢复,连坐都成了问题。
医生却劝肯尼的母亲,凡事要尽量靠他自己的意志和能力去做。
母亲接受了医生的忠告,尽量让肯尼料理自己的事情。
数月后,肯尼竟奇迹般地坐了起来。
不久,他开始尝试用双手走路。
肯尼开始上学了,每天都要装上重达6公斤的假肢,坐着轮椅上厕所很不方便,每次都有同学帮助他。
在这样的环境熏陶下,加上几位老师的爱护,使肯尼的心灵得到极大的净化。
他爱生命,爱自己身边的每一个人。
他帮妈妈买东西,有时也替邻居洗车、剪草,这对一个没有下肢的人来说,要有多大的毅力啊!如今,肯尼已经是加拿大的小影星了,他成功地主演了影片《小兄弟》。
他对记者说:“我的生活没有困难,遇到困难就和大家一样,坚强地想办法解决。
”小镇上,几乎每个人都迷恋着肯尼,有个老太太每天都站在门口,就是为了多看他一眼。
为什么人们都迷恋半截身体的少年肯尼呢?肯尼的邻居乔安说:“每个人都有烦恼,但是只要看到肯尼,就会觉得自己的烦恼是何等的渺小。
”还有一位邻居说:“我们热爱肯尼,因为有了他,我们提高了战胜困难的勇气,我们要像肯尼那样,对生活充满信心。
”2.马和驴的故事唐太宗贞观年间,长安城西的一家磨坊里,有一匹马和一头驴子,它们是好朋友。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导学案导读:一、知识点拨与学法引导(一)整体感知《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一部描写新人成长历程和揭示新人优秀品质的优秀小说。
通过保尔.柯察金的成长道路,小说告诉人们,一个人只有在革命的艰难困苦中战胜敌人也战胜自己,只有在把自己的追求和祖国、人民的利益联系在一起的时候,才会创造出奇迹,才会成长为钢铁战士。
(二)复习引导课内外结合,读完整本书。
了解全书内容,熟悉、掌握其中的精彩片断。
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各种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加深对作品的理解,提高语文能力。
(三)审美鉴赏《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一部自传体的小说,小说中的许多故事都来自于作者的亲身经历,因此读来更加真实可信,亲切感人。
但作者又不拘泥于生活事实,对人物和情节作了大量典型化处理。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和高尔基的“自传体三部曲”一样,对自传体小说的革新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小说的全部描写都围绕着主人公的成长来展开,结构紧凑自然.在刻画主人公性格的时候,又从不同的侧面来表现他的优秀品质。
通过描写保尔怎样对待监狱、战争、工作、友谊、爱情、疾病、挫折,亦即怎样对待革命与个人、公与私、生与死等重大问题的态度,把保尔这一钢铁战士的形象塑造得格外丰满生动,光彩照人。
(四)重点难点突破1、你知道《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题目的含义吗?奥斯特洛夫斯基在解释这部作品的标题时说:“钢是在烈火里烧、高度冷却中炼成的,因此它很坚固。
我们这一代人也是在斗争中和艰苦考验中锻炼出来,并学会了在生活中不灰心丧气。
”2、我们生活在这样的一个年代,可以从保尔身上汲取到什么精神?保尔身上体现出他敢于向命运挑战,有一种自强不息、奋发向上的精神,保尔崇高的革命思想、高尚的道德情操、忘我的献身精神、坚强的斗争意志、乐观的生活的态度以及明确的人生目标的精神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3、谈谈你对生命的理解。
人活着,不应该追求生命的长度,而应该追求生命的质量。
人活着的最高境界就是把他的整个生命奉献给全人类。
2024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导读教案第一章:课程介绍【教学目标】1. 了解《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作者、背景及主要内容。
2. 把握小说中的主人公保尔·柯察金的成长历程。
3. 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阅读兴趣。
【教学重点】1. 掌握作者及作品背景。
2. 分析主人公保尔的成长过程。
【教学难点】1. 理解作品中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精神。
2. 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作品现实意义。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资料,如作者简介、作品背景等。
2. 学生预习课文。
【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介绍《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作者尼·奥斯特洛夫斯基及作品背景。
2. 学生分享预习成果,对作品有初步了解。
3. 教师引导学生关注主人公保尔的成长历程,分析其性格特点。
4. 学生分组讨论,总结保尔的成长过程中面临的困境与挑战。
5. 教师总结,强调作品中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精神。
第二章:分析主人公保尔的性格特点【教学目标】1. 分析保尔·柯察金的性格特点,如顽强、勇敢、坚定等。
2. 理解保尔成长过程中面临的困境与挑战。
3. 培养学生对人物性格的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1. 掌握保尔的性格特点。
2. 分析保尔成长过程中的困境与挑战。
【教学难点】1. 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保尔的性格特点。
2. 启发学生从作品中汲取成长力量。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资料,如关于保尔的片段。
2. 学生预习课文,关注保尔的言行举止。
【教学过程】1. 回顾上一章内容,引导学生关注保尔的性格特点。
2. 学生分享预习成果,描述保尔在作品中的表现。
3.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保尔的成长过程中面临的困境与挑战。
4. 学生分组讨论,总结保尔如何克服困境,坚定信念。
5. 教师总结,强调从保尔身上汲取的成长力量。
第三章:探讨作品的现实意义【教学目标】1. 理解《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现实意义,如勇敢面对困难、坚定信念等。
2. 引导学生将作品中的精神运用到现实生活中。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导读导学案(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导读目标】: 1、掌握阅读长篇小说的基本方法。
2、学会从阅读中总结出一些读书心得。
3、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4、对学生进行一些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
【导读重难点】: 1、小说的人物分析是重点。
2、从阅读中导出读书心得是难点。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同学们,在北京残奥会上,我们领略到了残疾人体育健儿儿自强不息、奋能拼搏的风采。
在世界文学史上也有这样一位身残志坚,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作家。
他是谁呢?想必大家一定能猜得出来,他就是前苏联业余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走进他的代表作长篇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去感受他那身残志坚,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历程吧。
二、自主学习1、作者简介由学生发言介绍,教师汇集补充,主要让学生了解作家以下信息:奥斯特洛夫斯基(1904-1936),前苏联业余作家。
出生于乌克兰小镇舍佩托夫卡,并在那里度过了一个没阳光的少年时代,后参加革命,1929年,他在全身瘫痪、双目失眠的情况下,用自己的战斗经历素材,以顽强的意志,历时三年创作完成《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其后又开始小说《暴风雨所诞生的》的创作,只完成了第一部,就与世长辞,年仅三十二岁。
●读书心得:作家的经历与书中主人公保尔的经历相仿,因此,本书是一部自自传性小说。
对我们写作文的启示是,写作素材来源于生活。
2、标题解析标题是文章的眼睛。
乍看标题,本文似乎要告诉我们如何练钢,读完后方知本文乃是在讲如何炼人。
这个比喻形象生动,因此作家十分钟爱,不忍更换。
奥斯特洛夫斯基在解释这部作品的标题时说:“钢是在烈火里燃烧、高度冷却中炼成的,因此它很坚固。
我们这一代人也是在斗争中和艰苦考验中锻炼出来的,并且学会了在生活中从不灰心丧气。
”●读书心得:给作文安一个明眸善睐的眼睛十分重要。
三、走进文本教师导学:长篇小说人物众多,情节复杂,读完之后对它们进行一番梳理十分必要。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教案(导学案)第一章:课程导入教学目标:1. 了解《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作者及作品背景。
2. 把握本书的主题及写作特点。
教学内容:1. 介绍作者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及其作品背景。
2. 分析本书的主题思想及写作技巧。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阅读书籍封面、序言、目录,了解作品的基本信息。
2. 组织学生讨论本书的写作特点,如现实主义、浪漫主义、革命激情等。
作业布置:1. 预习第一章内容。
2. 写一篇关于本书写作特点的短文。
第二章:主要人物及故事情节教学目标:1. 掌握本书的主要人物及其性格特点。
2. 了解本书的主要故事情节。
教学内容:1. 分析本书的主要人物保尔·柯察金的成长历程。
2. 概括本书的主要故事情节,如保尔的家庭背景、革命经历、创作历程等。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阅读第一章,了解保尔·柯察金的家庭背景及成长历程。
2. 组织学生讨论保尔的性格特点,如勇敢、坚定、无私等。
3. 讲解本书的故事情节,引导学生关注保尔的革命经历和创作历程。
作业布置:1. 预习第二章内容。
2. 写一篇关于保尔·柯察金成长历程的短文。
第三章:保尔的成长与革命斗争教学目标:1. 了解保尔在革命斗争中的成长过程。
2. 把握本书所反映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精神。
教学内容:1. 分析保尔在革命斗争中的角色变化,如工人、红军战士、共青团干部等。
2. 探讨本书所反映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精神,如阶级斗争、共产主义信念等。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阅读第二章,了解保尔在革命斗争中的成长过程。
2. 组织学生讨论保尔在不同阶段的角色变化及其所体现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精神。
作业布置:1. 预习第三章内容。
2. 写一篇关于保尔在革命斗争中成长过程的短文。
第四章:保尔的情感世界与创作历程教学目标:1. 了解保尔的情感世界,如亲情、友情、爱情等。
2. 掌握保尔的创作历程及其作品特点。
教学内容:1. 分析保尔的情感世界,如与家人、朋友、恋人的关系。
八年级语文《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读后分享课导学案【学习目标】1、能够复述主人公保尔的成长史。
2、能够分析主人公保尔性格3、能够识记小说刻画人物的方法。
4、能够理解保尔精神对当代中学生的意义。
【学法指导】1、通过绘制保尔成长史和人物关系思维导图,把握全书人物、情节。
2、通过写摘抄批注,剧本,表演与朗诵,感受小说刻画人物方法,把握人物性格。
3、通过写读后感,理解保尔精神对当代中学生的意义。
【自主学习】一、保尔的成长史我来绘1、画出保尔的成长史思维导图。
【学法指导】(1)标注出每个阶段地点、人物、事件(2)另外用纸创作小组个性化的思维导图二、保尔性格形象我来演1、小组设计一个课堂展示的表演活动,以小组为单位,把你们组印象最深刻的故事情节片段改为剧本。
2、学案第3页【重要片段节选】也有可参考的情节3、剧本要求:(1)要有剧目名、旁白、台词、演员动作、表情(2)能体现作品展现人物性格的方式(现在书本上做好批注,写出艺术特色等)(3)能总结保尔性格【剧本写法指导】:(1)剧目名、时间、地点、天气、场景。
(2)旁白、人物、(动作)(表情)(3)总结:(4)另外用纸写:把小组印象最深刻的故事情节片段改为剧本三、保尔精神启示我来谈1、以《保尔精神过时了吗?》为主题写读后感【学法指导】1、结合“新冠疫情”、“医护人员”等人谈2、结合你了解的名人谈3、联系学习、生活谈【交流展示】1、小组合作:保尔的成长史我来绘——思维导图2、课堂检测:保尔历练考验我来测——知识竞赛3、小组展示:保尔性格形象我来演——剧本朗读4、小组分享:保尔精神启示我来谈——能写敢说【课堂总结】保尔身上的为理想献身,钢铁般的精神、顽强的志,不仅没有过时,而且永远不会过时,而且永远不会过时。
自我的提升进步、自我价值的实现需要它,国家的建设、民族的复兴需要它,疫情的抗击更需要它。
它体现在李兰娟院士身上,它体现在钟南山院士身上,它体现在千千万万在抗疫一线的医护人员和为了抗击疫情众志成城的中国人民身上。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教案(导学案)第一章:小说的背景和作者简介教学目标:1.了解小说的背景和作者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的生平和创作动机。
2.分析小说的重要性和在苏联文学史上的地位。
教学内容:1.介绍苏联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背景。
2.讲解作者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的生平经历和创作《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动机。
3.引导学生了解小说在苏联文学史上的地位。
教学活动:1.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苏联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的背景。
2.教师讲解作者的生平经历和创作动机。
3.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小说的重要性和在苏联文学史上的地位。
第二章:小说的结构和主要人物教学目标:1.分析小说的结构特点。
2.了解小说中的主要人物及其性格特点。
教学内容:1.分析小说的结构,包括序章、和尾声。
2.讲解小说中的主要人物,包括保尔·柯察金、朱赫来、冬妮娅等。
3.引导学生了解人物的性格特点。
教学活动:1.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小说的结构示意图。
2.教师讲解小说中的主要人物及其性格特点。
3.学生阅读教材,分析小说的结构特点,了解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
第三章:小说的主题和思想内涵教学目标:1.分析小说的主题思想。
2.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小说的思想内涵。
教学内容:1.讲解小说的主题思想,包括革命理想、英雄主义、乐观主义等。
2.分析小说通过保尔·柯察金的成长道路,展现的革命理想和英雄主义精神。
3.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小说的思想内涵。
教学活动:1.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相关资料,讲解小说的主题思想。
2.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讨论、写作等方式,深入理解小说的思想内涵。
第四章:小说的人物描写和艺术特色教学目标:1.分析小说的人物描写手法。
2.了解小说的艺术特色。
教学内容:1.讲解小说的人物描写手法,包括肖像描写、心理描写、言行描写等。
2.分析小说的艺术特色,包括现实主义风格、个性化语言、丰富想象力等。
教学活动:1.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相关资料,讲解小说的人物描写手法。
八年级下册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导学案课时1、了解作品背景,梳理保尔成长的故事情节。
2、能够联系生活实际,体会作品主题,抒发感想。
3、了解全书内容,熟悉并掌握其中精彩的片段,从保尔身上汲取精神力量。
1、作者及作品背景简介:奥斯特洛夫斯基(1904年9月29日-1936年12月22日),苏联著名无产阶级革命家、作家,布尔什维克战士。
出生于工人家庭,因家境贫寒,11岁便开始当童工,15岁上战场,16岁在战斗中不幸身受重伤,23岁双目失明,25岁身体瘫痪,年仅32岁。
历时三载,克服难以想象的困难,创作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部不朽的杰作,实现了重返战斗岗位的理想。
小说的结尾,保尔在近乎绝望地期待中,终于迎来了州委的电报:“小说大受赞赏。
即将出版。
祝贺成功。
”现实生活中的奥斯特洛夫斯基却没有那么幸运,而是经历了更多的磨难。
小说寄给出版社之后,吃了个闭门羹——退稿。
后来经过朋友们的努力,才被一家杂志社小心翼翼地接受。
前苏联业余作家。
出生于乌克兰小镇舍佩托夫卡,并在那里度过了一个没阳光的少年时代,后参加革命,1929年,他在全身瘫痪、双目失眠的情况下,用自己的战斗经历素材,以顽强的意志,历时三年创作完成《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其后又开始小说《暴风雨所诞生的》的创作,只完成了第一部,就与世长辞,年仅三十二岁。
作者的经历与书中主人公保尔的经历相仿,因此本书是一部自自传性小说。
2、梳理情节通读原著,结合目录,梳理保尔的四个成长历程,完成合作探究。
1、下面是从名著里筛选出来的保尔的阅读书目,请探究保尔“成长”与“阅读”之间的内在联系。
(1)《朱泽培·加里波第》:介绍意大利爱国志士、军人加里波第献身于意大利统一运动,亲自领导了许多军事战役的事迹。
(2)《牛虻》:塑造了具有坚强意志,为了信仰甘受命运折磨的意大利革命者牛虻的形象。
[来om](3)《斯巴达克斯》:描述了意大利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奴隶起义的领袖斯巴达克斯的英雄事迹。
名著导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导学案名著导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导学案《钢铁是怎样炼成的》1---4章导学案1.让学生了解作品写作背景,以及作者情况。
2.在通读全文的同时,把握第1一4章内容,熟悉、掌握其中精彩的片段。
3.在各种语文实践活动中加深对作品的理解,提高语文综合能力。
1、了解《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写作背景、作者情况2、从名著中汲取养分,从保尔身上汲取精神力量,培养崇高的道德品质。
3、熟悉第1一4章精彩片断,初步把握人物形象。
【阅读名著的方法】1.不妨先读前言、后记和目录。
以便对这本书的写作背景、作者情况、写作目的和大致内容有个初步的了解。
2.略读与精读相结合。
略读全书,有利于整体把握主要内容。
精彩部分和难点,则需要像读课文那样精读。
二者结合,收获更多。
3.做点读书笔记。
如抄名言,写摘要,作批注等【资料链接】作家简介: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1904--1936),苏联著名的布尔什维克作家,自他的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问世以来,他就同书中的保尔.柯察金一道,成了世界上千万千万有志青年的朋友和楷模。
1904年,奥斯特洛夫斯基出生在乌克兰一个工人家庭,父亲是一家酿酒厂的季节工,母亲在大户人家当厨娘,家境十分贫寒。
因此,他只念了三年的书,十岁左右就开始干活谋生。
奥斯特洛夫斯基干过各种职业,如帮人家牧马,在车站食堂当小伙计,在发电厂当助理司炉等,贫困屈辱的生活培养了他对旧世界的仇恨和反抗性格。
13岁的时候,他就开始积极参加革命活动。
1918年,奥斯特洛夫斯基的家乡一度被德国军队占领,他冒着生命危险去完成组织上交给自己的收集敌人情报和将革命布告贴到德军司令部哨兵棚上的任务,显示了他机智、勇敢、不怕牺牲的精神,得到了同志们的赞扬。
1919年7月,奥斯特洛夫斯基的家乡成立了共青团,他成了第一代共青团,并参加红军奔赴前线同白匪军作战。
第二年在一次激战中,他的头部、腹部多处受伤,右眼重点难点学习目标资料链接因伤而丧失了80%的视力。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教案(导学案)第一章:课程导入【教学目标】1. 了解作者及作品背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 把握作品的主题及写作特色。
【教学内容】1. 介绍作者尼·奥斯特洛夫斯基及其作品《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2. 阐述作品的主题思想及现实意义。
3. 分析作品的写作特色,如人物塑造、情节安排等。
【教学活动】1. 教师简要介绍作者及作品背景。
2. 学生分享对作品主题的思考及感悟。
3.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作品的写作特色。
第二章:人物形象分析【教学目标】1. 把握作品中的主要人物形象,理解其性格特点。
2. 分析人物形象之间的矛盾冲突及成长变化。
【教学内容】1. 分析主人公保尔·柯察金的成长经历及性格特点。
2. 探讨作品中其他重要人物的形象特点及作用。
3. 理解人物形象之间的矛盾冲突及成长变化。
【教学活动】1.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保尔·柯察金的性格特点。
2. 学生分组讨论其他人物形象的特点及作用。
3. 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第三章:情节梳理【教学目标】1. 梳理作品的主要情节,把握作品的故事脉络。
2. 分析情节安排的合理性及对人物形象塑造的作用。
【教学内容】1. 教师带领学生梳理作品的主要情节。
2. 学生思考情节安排的合理性及对人物形象塑造的作用。
【教学活动】1. 教师用PPT展示作品的情节脉络。
2.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回顾主要情节。
3. 学生分组讨论情节安排的合理性及对人物形象塑造的作用。
第四章:主题探讨【教学目标】1. 深入理解作品的主题思想,感悟作品的教育意义。
2. 结合个人经历,谈谈对作品主题的思考及感悟。
【教学内容】1. 教师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作品的主题思想。
2. 学生结合个人经历,谈谈对作品主题的思考及感悟。
【教学活动】1. 教师分享对作品主题的思考及感悟。
2. 学生分组讨论作品主题对自己的启示。
3. 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第五章:总结与拓展【教学目标】1.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成果,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宿豫区实验初级中学“333”课堂教学模式八年级语文“学练一体案”名著推荐与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主备人:张同审核人:张贵华学什么——【学习目标】1.初步学会阅读整本书,课内外结合,读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了解故事情节。
2.通过略读感知全文主要内容,理清情节和人物关系,扼要分析小说的主题。
3.通过精读评析作品中人物形象的典型意义,对社会和人生有新的领悟。
怎样学——【学习过程】一、自学1.课余时间用略读浏览的方法通读全书,弄清主要内容、情节和人物关系等。
自我检查一下读书的速度和质量。
2.根据阅读需要参阅附录的资料和课外及网上搜集的有关资料,了解作者经历、创作背景,理解作品的重要思想和重点内容。
3.一边读,一边摘录,加批注,写心得。
〖课前演练〗1.给下列加点字词注音:黏.泥()拧.衣服()泥泞.()嘟囔..()栅.栏()绿茵.()两颊.()碌.碌无为()2.《筑路》和《生命的意义》均选自_____ ___(人名)的________________(篇名)。
小说的主人公是___ _____。
3.选读两个片段《筑路》和《生命的意义》分别是小说第一、二两部的精彩片段,第一部小说主要以为背景;第二部主要以为背景。
4.说出书中除主人公保尔外至少5个人物的名字,并简单介绍他们的身份。
二、导学1.学生复述本书的故事梗概,其他同学进行补充。
2.小说哪一些章节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为什么?3.阅读《筑路》片段,思考:筑路者面临哪些困难?他们面对这些困难采取了什么态度?表现了什么精神?4.阅读《生命的意义》片段,思考:保尔是在什么情况下思考生命的价值的?他为什么想得那样深刻?三、探究1.作者为什么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作为书名?2.你最喜欢作品中的哪位人物?为什么?3..《生命的意义》片段中作者浓墨重彩地描写环境有什么作用?4.《筑路》和《生命的意义》两个片段对于塑造保尔这一人物形象有何作用?5.结合理解作者生平和作品内容,谈谈你所理解的“生命的意义”。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教案(导学案)一、教学目标1. 通过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了解作品的基本情节和主要人物。
2. 分析保尔·柯察金的成长道路,体会作品中所传递的乐观向上、顽强拼搏的精神。
3. 学习作品中的人物描写方法,提高自己的写作技巧。
4. 结合个人生活实际,谈谈如何面对困难和挫折,培养自己的坚强意志。
二、教学重点1.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基本情节和主要人物。
2. 保尔·柯察金的成长道路及其所体现的精神品质。
3. 作品中的人物描写方法。
三、教学难点1. 作品中复杂的人物关系和事件发展。
2. 保尔·柯察金精神品质的深入理解。
3. 将作品中的精神品质与自己的生活实际相结合。
四、教学方法1. 阅读指导:通过阅读引导,帮助学生了解作品的基本情节和主要人物。
2. 讨论交流: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保尔·柯察金成长道路的理解和感悟。
3. 写作练习:结合作品中的描写方法,进行人物描写练习。
4. 生活分享:鼓励学生结合个人经历,谈谈如何面对困难和挫折,培养自己的坚强意志。
五、教学内容1. 第一课时:介绍《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作者和作品背景,阅读第一章,了解作品的基本情节和主要人物。
2. 第二课时:分析保尔·柯察金的成长道路,体会作品中所传递的乐观向上、顽强拼搏的精神。
3. 第三课时:学习作品中的人物描写方法,进行写作练习。
4. 第四课时:讨论保尔·柯察金的精神品质,并结合个人生活实际,谈谈如何面对困难和挫折,培养自己的坚强意志。
5. 第五课时: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课后拓展阅读推荐。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2. 课堂讲解:详细讲解《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第一至第五章的内容,包括保尔·柯察金的成长经历、家庭背景、学校生活等。
3. 分析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保尔·柯察金成长道路的理解和感悟。
名著导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导学案设计(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共3篇名著导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导学案设计(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1作为一部经典的文学作品,《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已经被广泛读者所熟悉和喜爱。
但对于初学者来说,想要深入理解这部作品的内涵,还需要进行一定的导读和解析。
本文将从下列几个方面对该作品进行导学设计,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部名著。
一、导论:如何欣赏《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作为一部反映工业化进程的艺术作品,《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具有丰富的内涵和意义。
而如何欣赏这部作品,理解其中蕴含的思想和价值观念,则需要在阅读前进行必要的导论。
在课上,可以通过讲述本书的历史背景、作者的生平和创作背景等来引导学生进入这部作品的内在世界,并提醒学生应该注意哪些关键词和情节。
二、情节导读:关注主线剧情和支线情节《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一部具有严谨结构的小说,在剧情上也有清晰的主线和支线。
因此,在深入阅读该书时,需要注意如何把握故事情节。
我们可以按照时间线索,逐步讲述小说中不同阶段的情节发展,同时注重点明各个情节对主题的贡献,逐渐展开整个故事。
三、角色解析:从性格、特点、行为入手了解角色人物形象是小说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每个角色的性格特点、行为方式对故事的推进和文化内涵都有着不同的影响。
在读完小说后,可以通过分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从性格刻画、行为体现、表达方式等方面来解析书中的人物。
不仅可以让学生把握角色的特点,还可以帮助他们加深对小说思想和文化内涵的了解。
四、主题探究:“感恩”是本书的核心主题“感恩”是《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核心主题,影响了整个故事的发展,以及人物之间的互动。
因此,想要把握这部作品的深度内涵,就必须探究这一主题的内容,如何在小说中得到体现。
同学们可以在小组内讨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场景,同时分析其中传达的价值观念,并讨论它们与大家的生活和现实的关联。
五、结语:从名著中启示人生作为一部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不仅是一本文化经典,也是一本教人感恩、学习、进步的书。
初中语文【名著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导学案【学习目标】1.学习用略读和精读相结合的方法阅读名著,了解全书的内容,熟悉精彩片段。
进一步提高读整本书的能力。
2.通过略读感知全文主要内容,理清情节和人物关系,扼要分析小说的主题。
3.通过精读评析作品中人物形象的典型意义,对社会和人生有新的领悟。
【学习重点、难点】通过精读评析作品中人物形象的典型意义。
【课前预习】1.课余时间用略读浏览的方法通读全书,弄清主要内容、情节和人物关系等;用精读的方法阅读精彩片段,评析作品中人物形象的典型意义,理解作品的艺术价值,品味作品的语言特点。
2.根据阅读需要参阅附录的资料和课外及网上搜集的有关资料,了解作者经历、创作背景,理解作品的重要思想和重点内容。
1.结合观看电视连续剧,将剧中的人物形象与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进行比较。
4.一边读,一边摘录,加批注,写心得。
【课内探究】一、导入《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部小说,它被译介到中国半个多世纪以来,一直盛传不衰,被视为生活教科书、人生路标和精神补品,受到一代代读者的喜爱,后来它又被改编成电视连续剧,一部外国作品在我国产生如深远的影响是罕见的,今天让我们走近这部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今天我们将通过略读和精读的方法对这部名著进行不同层次的赏析。
二、名著略读1.认识作者,了解时代背景1927年底,他开始构思规模更大的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1934年小说出版,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他也被吸收为苏联作家协会会员。
随后,奥斯特洛夫斯基开始创作另一组三步曲长篇小说《暴风雨中诞生》,以表彰他在文学方面的创造性劳动和卓越贡献。
1936年12月,由于重病复发,奥斯特洛夫斯基在莫斯科逝世。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一部自传性的长篇小说,奥斯特洛夫斯基对自己一生的经历加以概括和提炼,以自己为原形塑造了保尔.柯察金这一平凡而又伟大的英雄形象。
他本人及他塑造的保尔﹒柯察金形象却永远地留在了后人的心目中。
名著导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学案主备人:思语1、阅读小说,了解作者、书名、故事情节了。
2、了解主人公的成长史,分析人物形象。
3、学习保尔精神,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
预学过程一、预学准备1.布置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2.同学互相复述故事情节二、自主学习查阅资料,制作完成下列读书卡片:书名:作者:国籍:书名的含义:主人公的名字:他的精神品质:阅读收获:三、合作探究1、梳理保尔.柯察金的成长史,列出提纲,给保尔、柯察金写一个小传。
2、分析保尔.柯察金的人物形象。
3、探究阅读“红色经典”的意义。
(1)保尔的时代已经离我们远去,保尔的精神还有学习的必要吗?请说说理由。
名著导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答案)一、自主学习查阅资料,制作完成下列读书卡片:书名:《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作者:奥斯特洛夫斯基国籍:苏联阅读收获:略二、合作探究战士而且还是一名优秀的政治宣传员。
他特别喜欢读《牛虻》、《斯巴达克斯》等作品,在一次激战中,他的头部受了重伤,他的身体状况使他不能再回前线,于是他立即投入了恢复和建设国家的工作。
他做团的工作、肃反工作,并忘我地投入到艰苦的体力劳动中去。
特别是修建铁路的工作尤为艰苦;秋雨、泥泞、大雪、冻土,大家缺吃少穿,露天住宿,而且还有武装匪徒的袭扰和疾病的威胁。
在筑路工作要结束时,保尔得了伤寒并引发了肺炎,组织上不得不把保尔送回家乡去休养。
病愈后,他又回到了工作岗位,并且入了党。
由于种种伤病及忘我的工作和劳动,保尔的体质越来越坏,丧失了工作能力,在海滨疗养时,他偶然认识了女民工达雅并相爱。
保尔一边不断地帮助达雅进步,一边开始顽强地学习,增强写作的本领。
1927年,保尔已全身瘫痪,接着又双目失明,肆虐的病魔终于把这个充满战斗激情的战士束缚在床榻上了。
保尔也曾一度产生过自杀的念头,但他很快从低谷中走了出来。
这个全身瘫痪、双目失明并且没有丝毫写作经验的人,开始了他充满英雄主义的事业——文学创作。
保尔忍受着肉体和精神上的巨大痛苦,先是用硬纸板做成框子写。
八年级下册
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导学案
课时
1、了解作品背景,梳理保尔成长的故事情节。
2、能够联系生活实际,体会作品主题,抒发感想。
3、了解全书内容,熟悉并掌握其中精彩的片段,从保尔身上汲取精神力量。
1、作者及作品背景简介:
奥斯特洛夫斯基(1904年9月29日-1936年12月22日),苏联著名无产阶级革命家、作家,布尔什维克战士。
出生于工人家庭,因家境贫寒,11岁便开始当童工,15岁上战场,16岁在战斗中不幸身受重伤,23岁双目失明,25岁身体瘫痪,年仅32岁。
历时三载,克服难以想象的困难,创作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部不朽的杰作,实现了重返战斗岗位的理想。
小说的结尾,保尔在近乎绝望地期待中,终于迎来了州委的电报:“小说大受赞赏。
即将出版。
祝贺成功。
”现实生活中的奥斯特洛夫斯基却没有那么幸运,而是经历了更多的磨难。
小说寄给出版社之后,吃了个闭门羹——退稿。
后来经过朋友们的努力,才被一家杂志社小心翼翼地接受。
前苏联业余作家。
出生于乌克兰小镇舍佩托夫卡,并在那里度过了一个没阳光的少年时代,后参加革命,1929年,他在全身瘫痪、双目失眠的情况下,用自己的战斗经历素材,以顽强的意志,历时三年创作完成《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其后又开始小说《暴风雨所诞生的》的创作,只完成了第一部,就与世长辞,年仅三十二岁。
作者的经历与书中主人公保尔的经历相仿,因此本书是一部自自传性小说。
2、梳理情节
通读原著,结合目录,梳理保尔的四个成长历程,完成合作探究。
1、下面是从名著里筛选出来的保尔的阅读书目,请探究保尔“成长”与“阅读”之间的内在联系。
(1)《朱泽培·加里波第》:介绍意大利爱国志士、军人加里波第献身于意大利统一运动,亲自领导了许多军事战役的事迹。
(2)《牛虻》:塑造了具有坚强意志,为了信仰甘受命运折磨的意大利革命者牛虻的形象。
[来om]
(3)《斯巴达克斯》:描述了意大利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奴隶起义的领袖斯巴达克斯的英雄事迹。
(4)《俄国史》:以马克思主义观点介绍俄国的历史。
(5)《资本论》(第三卷):弄清了资本主义剥削制度的复杂结构。
(6)《叛乱》:描写了在哈萨克斯坦进行的国内战争。
2、人物形象分析:
保尔:
冬妮娅:
朱赫来:
丽达:
阿尔焦姆:
的头。
大地可怕地、不可思议地旋转起来,向一边翻过去。
保尔像一根稻草似的,被甩出了马鞍,翻过马头,沉重地摔在地上。
黑夜立刻降临了。
.....
柯察金额上的伤口看样子好多了。
换药的时候他那种非凡的毅力真叫我们这些医生吃惊。
一般人在这种情况下总要不断地呻吟,发牌气,可是他却一声不吭。
给他伤口上碘酒的时候,他把身子挺得像根绷紧了的弦。
他常常疼得失去知觉,但是从来没有哼过一声。
现在大家都知道:要是柯察金也呻吟起来,那就是说他昏迷了。
他这种顽强精神是从哪里来的呢?我真不明白。
1、请结合《钢铁是怎样练成的》中的其他情节简要说说,保尔是怎么从一个普通的穷苦孩子逐渐成长为钢铁战土的。
2、选文内容主要体现了保尔怎样的性格特点?主要采用了什么描写手法?
3、选文写的是保尔在战场上英勇杀敌和负伤之后治疗的情节读后你有什么感受?
阅读理解(二):
保尔从小在苦水中长大,早年丧父,母亲替人洗衣、做饭,哥哥是工人。
保尔12
岁时,母亲把他送到车站食堂当杂役,他在食堂里干了两年,受尽了凌辱。
十月革命爆发后,保尔的家乡乌克兰谢别托夫卡镇也和苏联其他地方一样,遭受了外国武装干涉者和国内反动派的践踏。
红军解放了谢别托夫卡镇,但很快就撤走了,只留下老布尔什维克朱赫莱在镇上做地下工作。
朱赫莱在保尔家里住了几天,给保尔讲了关于革命、工人阶级和阶级斗争的许多道理:“现在全世界都着火了,奴隶们起义了,他们要把旧世界推翻,但是,为了这个,需要的是一伙勇敢的、能够坚决斗争的弟兄。
”朱赫莱的启发和教育对保尔的思想成长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突然,朱赫莱被匪徒抓去了。
保尔急着四处打听。
一天,在匪兵押送朱赫莱的时候,保尔出其不意地猛扑过去,把匪兵打到壕沟里,与朱赫莱一起逃跑了。
但是由于波兰贵族李斯真斯基的儿子维克多的告密,保尔被投进了监牢。
从监狱出来后,保尔拼命地跑,他怕重新落入魔掌,不敢回家,便不自觉地来到冬妮亚的花园门前。
他纵身一跳,进了花园。
冬妮亚喜欢保尔的“热情和倔强”的性格,保尔也觉得冬妮亚“跟别的富家女孩不一样”。
后来他们又有几次见面,慢慢地产生了爱情。
保尔为了避难,便答应了冬妮亚的请求,住了下来。
几天后冬妮亚找到了保尔的哥哥阿尔青,他把弟弟送到喀查丁参加了红军。
在一次激战中,保尔头部受了重伤。
但他以惊人的顽强毅力战胜了死亡。
出院后,他已不宜于重返前线,便参加恢复和建设国家的工作。
在这里他同样以工人阶级主人翁的姿态,紧张地投入各项艰苦的工作。
他做团的工作、肃反工作,并直接参加艰苦的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