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名著阅读导学案(全部完整版12部)
- 格式:doc
- 大小:425.66 KB
- 文档页数:26
名著导读《儒林外史》导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儒林外史》“众多文人逸闻趣事连缀而成”之结构,理解当时普通士人日常生活中的生存状态与精神世界。
2.了解儒林人物、赏析讽刺笔法。
3.参阅相关资料,理解小说主旨,联系现实体会作品的批判精神和力量。
【重难点】1.梳理重要人物的情节,分析人物形象,对重要人物进行分类。
2.结合具体语段品味作品叙事艺术,欣赏讽刺笔法。
【学习过程】预习案1.作家作品吴敬梓(1701年~1754年),清代小说家,字敏轩,又字粒民,晚号文木老人,又因自家乡安徽滁州全椒县移至江苏南京秦淮河畔,故又称“秦淮寓客”。
代表作长篇小说《儒林外史》是中国小说史上一部带有开创意义的杰作,奠定了中国讽刺小说的基石,对后世文学的影响巨大而深远。
《儒林外史》全书五十六回,以写实主义描绘各类人士对于“功名富贵”的不同表现,一方面真实地揭示人性被腐蚀的过程和原因,从而对当时吏治的腐败、科举的弊端、礼教的虚伪等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和嘲讽;一方面热情地歌颂了少数人物以坚持自我的方式所作的对于人性的守护,从而寄寓了作者的理想。
小说白话的运用已趋纯熟自如,人物性格的刻画也颇为深入细腻,尤其是采用高超的讽刺手法,使该书成为中国古典讽刺文学的佳作。
2.借助阅读卡,用4周时间完成《儒林外史》整本书阅读(每天阅读30分钟左右)。
《儒林外史》阅读卡序号回目回目主要出场人物阅读日期1第一回2第二回——第四回3第五回——第六回4第七回——第九回5第十回——第十二回6第十三回——第十四回7第十五回——第十六回8第十七回——第十八回9第十九回——第二十回10第二十一回——第二十二回11第二十三回——第二十四回12第二十五回——第二十六回13第二十七回——第二十八回14第二十九回——第三十回15第三十一回——第三十二回16第三十三回——第三十四回17第三十五回——第三十六回18第三十七回——第三十八回19第三十九回——第四十回20第四十一回——第四十二回21第四十三回——第四十四回22第四十五回——第四十六回23第四十七回——第四十八回24第四十九回——第五十回25第五十一回——第五十二回26第五十三回——第五十四回27第五十五回——第五十六回学习案活动一:回顾全书知架构回顾全书,借助阅读卡中“回目主要出场人物”一栏,想一想:本书在结构上(人物安排)与一般小说(如《水浒传》)有什么不同的特点?与以往长篇小说不同,这本小说没有贯穿全书的中心人物和主要情节,而是由众多故事连缀而成,讲述的是当时众多普通士人的故事,展现的是士人日常生活中的生存状态和精神世界。
如何应对中考名著导读中考语文名著导读试题涉及这样一些内容:①概述某一部文学名著的主要情节、某一故事片段、主要人物及性格;②对文学名著的某一内容或某个人物作出自己的评价;③能说出自己阅读文学名著的感受与体验;④按要求向他人推介某一部文学名著;⑤了解与文学名著有关的作家作品以及相关的诗句、名言、成语与歇后语等;⑥品析文学名著的某个语言片段。
文学名著导读考查的主要是考生的阅读状态,其篇目主要是教育部推荐的文学名著。
题型分析:全国中考文学名著导读的题型主要有:①概述题:概述某一部文学名著某一片段的故事情节。
②推介题:从作家、作品及推荐理由三个方面向同学推荐一部文学名著;在指定的文学名著中选一部用备选词语写一段话进行介绍;从文学名著名称、内容、理由三个方面给同学推荐一部文学名著。
③填写题:以某一部文学名著为范围,从备选人物中选填与某一情节相关的人物。
解题方略:名著导读着重考查考生对中外文学名著的了解情况和阅读状态。
因此,解答文学名著题必须建立在阅读的基础之上,不仅要“博闻强记”,还要有自己的独到见解。
课标推荐的中外文学名著,对其名称、作者、主要人物形象、精彩的故事情节、内容提要等方面都要有所了解,深入思考,力求从作品中得到一定的启发。
例题分析:1、时值隆冬,天气严寒,彤云密布。
行无数里,忽然朔风凛凛,瑞雪霏霏;山如玉簇,林似银妆。
张飞曰:“天寒地冻,尚不用兵,岂宜远见无益之人乎!不如回新野以避风雪。
”玄德曰:“吾正欲使孔明知我殷勤之意。
如弟辈怕冷,可先回去。
”飞曰:“死且不怕,岂怕冷乎!但恐哥哥空劳神思。
”玄德曰:“勿多言,只相随同去。
”(1)这段文字选自我国古典名著《三国演义》,作者是。
(2)“三顾茅庐”的故事在史书《三国志》中只用五个字作了记录:“凡三往,乃见。
”《三国演义》中,作者却洋洋洒洒写了数千字。
请说说为什么会有这种区别。
(3)选段在写法上有哪些显著特色?2、例《水浒传》塑造了108位草莽英雄形象。
初中语文十二篇名著导读初中语文十二篇名著导读名著是中学语文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通过导读名著,学生能够接触到优秀的文学作品,培养阅读兴趣,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以下是初中语文课程中常见的十二篇名著,以及它们的简要导读。
1.《红楼梦》《红楼梦》是中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描绘了贾宝玉和林黛玉等人的爱情悲剧。
通过红楼梦的故事,读者可以了解到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伦理道德、家族制度以及女性的地位等问题。
2.《水浒传》《水浒传》是一部描写梁山好汉的英雄史诗,通过故事展现了忠义之士对抗腐败官员的斗争。
通过读《水浒传》,读者可以了解到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黑暗面以及人性的复杂性。
3.《西游记》《西游记》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讲述了孙悟空等人保护唐僧西天取经的故事。
通过《西游记》,读者可以了解到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佛教文化以及人与妖魔的斗争。
4.《三国演义》《三国演义》是中国古代历史小说的经典之作,描绘了三国时期的英雄豪杰的故事。
通过《三国演义》,读者可以了解到中国古代的历史事件、政治斗争以及人性的复杂性。
5.《红岩》《红岩》是一部反映中国革命时期的小说,描写了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的英勇斗争。
通过《红岩》,读者可以了解到中国近代史的重要事件、革命精神以及人民对抗侵略的勇气。
6.《围城》《围城》是一部描写都市生活的小说,通过主人公方鸿渐的人生经历,探讨了个人命运和社会现实的关系。
通过《围城》,读者可以了解到现代社会中人们的追求、挣扎以及对自我价值的思考。
7.《茶馆》《茶馆》是一部反映晚清时期社会现实的话剧,通过茶馆的故事展现了官僚主义、封建制度以及人民生活的困境。
通过《茶馆》,读者可以了解到中国晚清时期的社会变革以及人民对抗苦难的斗争。
8.《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一部反映苏联工人阶级斗争历程的小说,通过主人公保尔·柯察金的成长经历,展现了坚持真理、追求进步的精神。
通过《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读者可以了解到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艰辛与伟大。
中学九年级语文导学案--名著阅读2012、4审核九年级备课组姓名【背景】“大纲”强调初中生“要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
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并有相应的读书笔记。
“新课标”要求学生课外阅读总量达到260万字以上,阅读材料包括适合学生阅读的各种图书和报刊。
为了强化名著阅读,各地市已将名著阅读列入中考考查的范围,因此正确复习“名著阅读”已势在必行。
【计划课时】2课时【名著复习方法】1、熟悉名著中的开篇词以及相关的重要句子例(1)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红楼梦》(2)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三国演义》(3)人最宝贵的东西就是生命,生命对于我们只有一次。
一个人的生命应当是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这样,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整个的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献给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2、熟悉名著中的主要情节、回目或梗概例:《水浒传》中“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花和尚倒拔垂杨柳”、“宋公明三打祝家庄”、“武松打虎”、“智取生辰纲”等脍炙人口故事情节应熟练掌握。
《西游记》中的“大闹天宫”、“大闹五庄观”、“真假美猴王”、“三打白骨精”、“三借芭蕉扇”等等,这些妇孺皆知的故事情节,阅读名著时也应予以重点掌握,相关人物要能对号入座,切勿张冠李戴。
《童年》:(前苏联作家高尔基)小说讲述阿廖沙三岁到十岁的童年生活。
阿廖沙:听外祖母讲故事,还有乐观纯朴的小茨冈、正直的老工人格里戈里、献身于科学的知识分子“好事情”,都给过阿廖沙以力量和帮助,使他在黑暗污浊的环境中仍保持着生活的勇气和信心,并逐渐成长为一个坚强、勇敢、正直和充满爱心的人。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理想主义的旗帜与人生的教科书(前苏联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保尔柯察金当过童工,从小就在社会最低层饱受折磨和侮辱。
【精挑细选】(部编版)初中语文必读名著(12部)方法指导及专题探究课件一、名著导读的重要性初中语文名著导读部分,不仅是对学生阅读能力的考察,更是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通过阅读名著,学生可以开阔视野,丰富知识,提高文学素养,同时也能更好地理解语文知识。
二、12部名著简介1. 《西游记》——神话、童话,帮助学生了解古代神话故事和丰富的想象。
2. 《水浒传》——反映北宋农民起义的伟大史诗,培养学生的正义感。
3. 《朝花夕拾》——鲁迅先生的散文集,让学生了解鲁迅先生的成长历程和思想。
4. 《骆驼祥子》——描绘老北京车夫形象,让学生了解旧社会的生活状况。
5. 《繁星·春水》——诗歌集,让学生领略诗歌的美,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
6. 《格列佛游记》——科幻小说,让学生了解不同的国家和社会制度,拓宽他们的视野。
7. 《名人传》——名人成长传记,让学生了解名人的成长历程和奋斗精神。
8. 《童年》——高尔基自传体三部曲之一,让学生了解作者的成长经历和坚韧不拔的精神。
9.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鼓舞人心的励志小说,让学生了解如何面对困难和挑战。
10. 《海底两万里》——科幻小说,让学生了解海底世界的神秘和奇妙。
11. 《简·爱》——女性独立的故事,让学生了解女性的自尊、自爱和自强。
12. 《红岩》——革命历史小说,让学生了解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和崇高精神。
三、阅读方法指导1. 整体把握:首先了解名著的背景、主题和主要人物,然后再深入阅读。
2. 精读与泛读:对于精彩的部分要精读,对于不感兴趣的部分可以泛读。
3. 做笔记:记录重要的信息、感想和问题,便于以后回顾和思考。
4. 交流讨论:与同学、老师或家长讨论,分享阅读心得,加深理解。
四、专题探究1. 主题探究:根据名著的主题进行探究,如《西游记》中的“取经之路”、《红岩》中的革命精神等。
2. 人物分析:分析名著中的人物形象,如孙悟空、祥子、阿廖沙等,探究他们的性格特点和成长历程。
名著阅读研学案(学生版)【学习目标】1.学习完本课,你要了解名著阅读在第6 题的基本题型。
2.你要懂得答题的方法,了解解题的思路。
3.为了更好的应对考试,你要积累相关的名著知识。
【学习重点、难点】学习答题的方法。
积累相关的名著知识。
【学习方法】交流讨论法,总结归纳法,思维导图法。
【学习内容】本节课的名著阅读复习主要是应对第6 题题型。
请你利用好周末时间完成名著阅读的复习、整理,为下阶段名著的文段阅读训练作铺垫。
【学习过程】:预习作业:请根据你自己的实力,完成下列的题目。
菜鸟练习题:1、【2018年广州市真光学校九年级语文模拟试题】面的名著阅读是从作者、作品、内容、人物、性格品质几方面进行概述的,请按这一思路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内容。
(5 分)我从吴承恩写的《西游记》那西天取经的奇幻神话故事中,看到的勇敢机智爱憎分明;从施耐庵写的《水浒》那反抗暴政的英雄传奇中,看到李逵的、;从写的《骆驼祥子》那旧北京人力车夫的辛酸故事中,看到祥子的自尊好强,吃苦耐劳;从笛福写的《鲁滨逊漂流记》那的传奇中,看到鲁滨逊的非凡意志,英雄本色。
2、【2019年增城区九年级一模试题】近处传来清晰的话语声:“婚礼不能继续举行,我声明,确有障碍。
”我紧紧闭着双眼,还用双手蒙住。
漩涡般的黑暗似乎围绕着我,思绪滚滚而来,如同浊乱的暗流。
我将自己放弃、放迎、放松,不着一丝气力,仿佛躺在宽阔却干涸的大河的河床上,却听见远山中洪水爆发,分明感觉到激流即将涌来;但我不想爬起来,也没有气力逃跑:只是虚弱地躺在那儿,渴望就这样死去。
只有一个念头,仍像有生命似的在我心头悸动,我想起了上帝,无声的祈祷由此而生。
这些话在我黯无光的内心沉沉浮浮,似乎明明必须低声倾诉的话语,却无力表达。
“求你不要远离我,因为急难临近了,没有人帮助我。
”急难确实临近了,但我并没有祈求上天消灾灭祸——急难果然降临,滚滚洪流尽情倾泻,将我倾覆。
我的人生孤寂、爱情已逝、希望幻天、信念被摧毁,这整个想法犹如黑压压的庞然大物盘桓在我的头顶。
部编初中中考十二篇名著导读
1、《三国演义》:讲述了三国时期的历史故事,描写了著名的军事家赵云、关羽、张飞等人的传奇故事,以及东汉末年的政治局势。
2、《水浒传》:讲述了宋朝官府与江湖恶棍的斗争,以及江湖恶棍林冲、宋江、秦明等人的英雄传奇故事。
3、《西游记》:讲述了唐朝时期孙悟空等神仙的传奇故事,以及他们在西天取经的冒险经历。
4、《红楼梦》:讲述了清朝时期一个贵族家庭的发展史,以及它们的爱情、人性、社会、政治等方面的细节。
5、《三字经》:讲述了中国古代孝道、礼仪、品德、智慧等方面的箴言,也是一部典型的中国古典文学作品。
6、《史记》:讲述了中国历史上许多著名人物的事迹,也是一部典型的中国古典文学作品。
7、《孟子》:讲述了中国古代教育家孟子的思想,以及他对于政治、社会、道德等方面的见解。
8、《桃花源记》:讲述了中国古代仙家的传奇故事,以及对于仙境的渴望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9、《庄子》:讲述了中国古代哲学家庄子的思想,以及他对于宇宙、人生、道德等方面的见解。
10、《论语》:讲述了中国古代儒家学派的思想,以及孔子、墨子、孟子等人对于政治、社会、道德等方面的见解。
11、《诗经》:讲述了中国古代的文学作品,以及古代人对于爱情、婚姻、家庭等方面的见解。
12、《易经》:讲述了中国古代关于宇宙运行规律的理论,以及古代人对于人生、道德等方面的见解。
最新人教部编版中考语文名著导读必备手册(一)《朝花夕拾》【考点梳理】(二)《西游记》5、孙悟空形象:①号称:美猴王和齐天大圣。
②出世:仙石化成。
③本领:手持一根一万三千五百斤,能任意伸缩的金箍棒;能耍七十二变;一个筋斗能翻十万八千里;在太上老君的炼丹炉里炼了四十九天不死,反而炼出一双火眼金睛;能识破世间一切妖魔鬼怪。
④性格:桀骜不驯、忠心耿耿、聪明幽默、爱憎分明、勇敢机智。
6、猪八戒形象:①身世:原是仙界天蓬元帅,因醉调嫦娥,被贬下凡,投错了胎,长成一副长嘴大耳、呆头呆脸的模样。
②性格:好吃懒做、见识短浅、搬弄是非,耍小聪明、说谎、爱占小便宜,贪恋女色;忠勇、善良、勇敢、知错就改、淳朴憨厚。
(三)《骆驼祥子》4、人物性格:祥子:起初老实、坚忍、吃苦耐劳,后来成了麻木、狡猾、好占便宜、吃喝嫖赌、自暴自弃的行尸走肉。
刘四:残忍霸道虎妞:大胆泼辣、有些变态5、主题:小说无情地批判了那个社会"不让好人有出路"。
(四)《海底两万里》【人物涉及的相关故事】1.①尼摩船长:是小说里一个居主要地位的人物。
这个知识渊博的工程师,遇事头脑冷静,沉着而又机智。
他不是关在书斋之中和温室里经不起风吹雨打的科学家,而是一个在反抗殖民主义斗争的烈火中成长起来的民族志士。
②阿龙纳斯教授:生物学家,博古通今,乘潜艇在水下航行,使他饱览了海洋里的各种动植物;他和他那位对分类学入了迷的仆人康塞尔,将这些海洋生物向我们做了详实的介绍,界、门、纲、目、科、属、种,说得井井有条,使读者认识了许多海洋生物;阿龙纳斯还把在海洋中见到的种种奇观,一一娓娓道来,令读者大开眼界。
③康赛尔:阿龙纳斯教授的仆人,生性沉稳,他从不大惊小怪。
总是那么气定神闲,为人随和,从不着急上火——至少你看不出他着急上火。
他精通分类理论,遇到什么总是认认真真或者说一本正经地把它们分类,但是对那些东西的名字却一无所知,可以说他是个分类狂。
(五)《红星照耀中国》【人物涉及的相关故事】①在斯诺的笔下,毛泽东是什么样的人?答:第一,毛主席是个非常精明而又博学多才的知识分子;第二,毛主席是个天才的军事家和政治战略家;第三,毛主席代表了中国人民大众的迫切要求;第四,毛主席是个苏区人民拥护他,南京政府却对他恨之入骨的人;第五,毛主席生活简朴,廉洁奉公,能吃苦耐劳,身体像铁打的。
新人教版七年级下语文导学案全集目录第一单元1.邓稼先学案2。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学案3.回忆鲁迅先生学案4。
孙权劝学学案第二单元5.黄河颂学案6。
最后一课学案7。
土地的誓言学案8。
木兰诗学案第三单元9.阿长与《山海经》学案10.老王学案11.台阶学案12.卖油翁学案第四单元13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学案14.驿路梨花学案15.最苦与最乐学案16。
短文两篇学案第五单元17.紫藤萝瀑布学案18.一颗小桃树学案19.外国诗两首学案20.古代诗歌五首学案第六单元21.伟大的悲剧学案22.太空一日学案23.带上她的眼睛学案24.河中石兽学案第一单元第1课《邓稼先》学案学习目标:1.理清作者的思路,深入理解课文思想内容;2.了解邓稼先的生平事迹,学习他的伟大精神;3.学习本文通过对比表现人物的写作方法;4.积累“可歌可泣”“当之无愧”等词语。
学习重点:理清作者的思路,深入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
学习难点:本文通过对比表现人物的写作方法.勤学过程:一、了解作者及背景:二、积累字词:三、解决以下问题:1.速读课文,了解文章内容结构,课文按小标题可分六个部分,请同学们概括各部分大意。
说出文章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2.你认为邓稼先是一个怎样的人?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3.合作探究:①在写邓稼先以前,为什么先概述我国近一百多年来的历史?可否去掉?②第三部分为什么把邓稼先与奥本海默对比着写?③第四部分似乎对邓稼先的伟大作用不大,作者为什么要安排此环节?④文中第五部分中引用《吊古战场文》的用意是什么?同时该部分中还引用“五四”时期的一首歌,其用意又是什么?⑤作者将“百年屈辱”与“站起来了”比照在一起表达了怎样的情感?4.研读赏析:请同学们采用跳读的方式再次快速阅读课文,先用波浪线把你认为美妙的句子或段落标示出来,然后按照“我发现……句子或段落写得美妙,它的美妙在于……”的句式组织语言。
5.你认为邓稼先的那些品质值得我们终身学习?第2课《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学案学习目标:1.积累生动形象的语句,提高语言运用的能力;2.在感情朗读的基础上,整体感悟文意;3.学习本文结构严谨、选材精当的技法;4.品读重要语句,探究体会语言的内蕴。
凤州中学七年级语文导学案
主备人邢长安审核:
学生姓名:班级:使用时间:
【课题】《名著导读—<童年><昆虫记>》
【教学目标】
1、能准确识记两篇名著的作者、主人公、主要内容等。
2、阅读课本附录的名著片段。
3、课外阅读名著全本。
【课时安排】一课时
【导语】阅读名著,可以拓宽我们的视野,可以丰富我们的知识,可以提高我们的写作能力,可以提高我们的文学修养。
一、《童年》:(20分钟)
步骤一:阅读导读《<童年>:在苦难中长大》,识记下面重要内容:(8分钟)1、作者是谁?哪国人?他的生平?
2、这部小说的主人公是谁?
3、这部小说主要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了什么主题?
步骤二:(12分钟)
阅读附录【精彩片段】,对这部小说有个感性的认识。
二、《昆虫记》:
步骤一:阅读导读《<昆虫记>:谱写昆虫生命的诗篇》,识记下面内容:
1、作者是谁?哪国人?他的主要生平?
2、这部名著的主要内容:
3、这部名著的写作特色:
步骤二:阅读附录【精彩片段】,对这部名著有个感性的认识。
【课外拓展】在学校图书室借阅原本名著进行预读,以真正达到对两部名著的整体感性认识,汲取营养,培养自己的文学素养,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自我评价】【老师评价】。
初中语文全册名著阅读教案年级:八年级学科:语文教材版本:人教版课时安排:2课时(90分钟)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名著的基本情况,包括作者、背景、主要人物等。
2. 培养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和习惯,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3. 通过阅读名著,使学生领悟到作品中的人生哲理,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和审美情趣。
教学内容:1. 名著简介:《西游记》、《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等。
2. 阅读方法指导:泛读、精读、跳读等。
3. 名著人物分析:孙悟空、贾宝玉、曹操、宋江等。
4. 名著情节解析:三打白骨精、黛玉葬花、草船借箭、武松打虎等。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 教师简要介绍名著的概念,引导学生了解名著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自己对名著的认识和阅读经历。
二、名著简介1. 教师分别介绍《西游记》、《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等名著的基本情况。
2. 学生记录名著的基本信息,对名著产生初步了解。
三、阅读方法指导1. 教师讲解泛读、精读、跳读等阅读方法,并示范操作。
2. 学生跟随教师实践各种阅读方法,提高阅读效果。
四、名著人物分析1. 教师选取名著中的典型人物,如孙悟空、贾宝玉、曹操、宋江等,进行分析。
2. 学生学习分析人物的方法,关注人物的性格特点、形象特征等。
第二课时:一、名著情节解析1. 教师选取名著中的经典情节,如三打白骨精、黛玉葬花、草船借箭、武松打虎等,进行解析。
2. 学生跟随教师分析情节,理解作品中的道德观念和审美情趣。
二、阅读交流1.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阅读名著的心得体会。
2. 教师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激发学生对名著的热爱。
三、总结拓展1. 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名著阅读的重要性。
2. 学生展示自己制作的名著手抄报、读书笔记等成果。
3. 布置课后作业:选择一部名著进行阅读,下节课分享阅读心得。
教学评价:1. 学生对名著的基本情况了解程度。
2. 学生运用各种阅读方法的熟练程度。
初中名著导读十二篇好的,以下是初中名著导读十二篇的正文与拓展:1. 《西游记》正文:《西游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章回体长篇神魔小说。
作品主要描写了孙悟空出世及大闹天宫后,遇见了唐僧、猪八戒、沙僧和白龙马,西行取经,历经艰险,降妖除魔,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到达西天见到如来佛祖,最终五圣成真的故事。
该小说以“玄奘取经”这一历史事件为蓝本,经作者的艺术加工,深刻地描绘出明代百姓的社会生活状况。
拓展:- 《西游记》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除了文学价值,也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该小说生动地描绘了唐朝时期人民群众的信仰、习俗和文化,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和人民的愿望。
- 《西游记》中的主人公孙悟空被誉为“齐天大圣”、“斗战胜佛”,其形象深入人心。
他机智、勇敢、乐观,被誉为中国文化中的代表性形象之一。
- 《西游记》中描绘了许多神话传说,如天宫、地狱、海底世界等,这些想象丰富的场景为中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 《水浒传》正文:《水浒传》是中国古代第一部章回体长篇白话小说。
该小说讲述了北宋末年,宋江等人在梁山泊起义的故事,并以宋江、吴用、卢俊义、林冲等梁山泊英雄为中心,描绘出当时的社会现实和人民的愿望。
该小说以“忠义”为灵魂,歌颂了好汉们的英勇事迹和爱国精神。
拓展:- 《水浒传》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除了文学价值,也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该小说生动地描绘了北宋末年的社会现实和人民的愿望,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状况。
- 《水浒传》中的主人公宋江被誉为“忠义之士”,其形象深入人心。
他一心为公,爱国爱民,是中国文化中的代表性形象之一。
- 《水浒传》中描绘了许多英雄人物形象,如林冲、卢俊义、吴用等,这些形象已成为中国文化中的重要符号之一。
部编版初中语文12部必读必考名著梳理朝花夕拾《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是现代文学家鲁迅的散文集,收录鲁迅于1926年创作的10篇回忆性散文。
此文集作为“回忆的记事”,多侧面地反映了作者鲁迅青少年时期的生活,形象地反映了他的性格和志趣的形成经过。
前七篇反映他童年时代在绍兴的家庭和私塾中的生活情景,后三篇叙述他从家乡到南京,又到日本留学,然后回国教书的经历;揭露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种种丑恶的不合理现象,同时反映了有抱负的青年知识分子在旧中国茫茫黑夜中,不畏艰险,寻找光明的困难历程,以及抒发了作者对往日亲友、师长的怀念之情。
文集以记事为主,饱含着浓烈的抒情气息,往往又夹以议论,做到了抒情、叙事和议论融为一体,优美和谐,朴实感人。
作品富有诗情画意,又不时穿插着幽默和讽喻;形象生动,格调明朗,有强烈的感染力。
作者介绍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山,后改豫才,“鲁迅”是他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也是他影响最为广泛的笔名,浙江绍兴人。
著名文学家、思想家,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毛泽东曾评价:“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分篇简介⑴《狗·猫·鼠》描写了作者仇猫的原因,取了“猫”这样一个类型,讽刺了生活中与猫相似的人。
⑵《阿长与山海经》记述作者儿时与阿长相处的情景,表达了对她的怀念感激之情。
⑶《二十四孝图》重点描写了在阅读“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两个故事时所引起的强烈反感,揭露了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揭示了旧中国儿童的可怜的悲惨处境。
⑷《五猖会》以赶会为背景,描写了封建制度对儿童天性的束缚和摧残。
⑸《无常》通过描写无常救人反遭毒打事件,表达了旧时代中国人民绝望于黑暗的社会,愤慨于人世的不平。
⑹《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描述了作者儿时在家中百草园得到的乐趣和在三味书屋读书严格但不乏乐趣的生活,揭示儿童广阔的生活趣味与束缚儿童天性的封建书塾教育的尖锐矛盾。
初三语文一轮复习教学案(内容:名著《艾青诗选》《水浒传》)姓名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 等第___________【复习目标】1、 对名著作者、年代及主要人物的了解;2、 对名著中人物形象(包括人物性格)的分析与评价;3、 对名著中著名场景或经典情节的认知与理解;4、 对多部名著的作者、情节、人物进行辨别与选择;5、 在综合题中运用名著知识进行语文实践活动。
【复习重难点】1、对名著中人物形象(包括人物性格)的分析与评价;2、对名著中著名场景或经典情节的认知与理解;3、对多部名著的作者、情节、人物进行辨别与选择;【课前诊断】(1)诗歌中的意象(3分)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 ……中国,我的在没有灯光的晚上所写的无力的诗句能给你些许的温暖么?这段文字题为《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选自《 》,作者这一时期诗歌中的主要意象是“ ”和“ ”。
(2)名著中的人物(2分) A 听得,收住了手看时,只见墙缺边立着一个官人 B 。
怎生打扮?但见:头戴一顶青纱抓角儿头巾,脑后两个白玉圈连珠鬓环。
身穿一领单绿罗团花战袍,腰系一条双搭尾龟背银带。
穿一对磕瓜头朝样皂靴,手中执一把折叠纸西川扇子。
那官人生的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八尺长短身材,三十四五年纪。
这是《水浒传》里的文字,请写出A 、B 两处人物名字。
(2分)A B (3)名家人物评论(7分)清代金圣叹对这两个人物有如下评论:A 自然是上上人物,写得心地厚实,体格阔大。
论粗卤处,他也有些粗卤;论精细处,他亦甚是精细。
B 自然是上上人物,写得只是太狠。
看他算得到,熬得住,把得牢,做得彻,都使人怕。
这般人在世上,定做得事业来,然琢削元气也不少。
①金圣叹评论人物A “精细”,请结合相关情节解说。
(3分)②金圣叹为什么说B “熬得住”“做得彻”?请结合相关情节解说。
(4分)【巩固练习】(一)根据你对《艾青诗选》的阅读,判断下面哪句是艾青的诗,并说明理由。
《西游记》导学案班级姓名时间教师寄语只要你见性志成,念念回首处,即是灵山学习目标1.概括主要故事情节;2.分析主要人物形象;3.了解西游内涵。
自主学习1.作者作品《西游记》的作者是,字,号,汉族,代小说家,淮安府山阳县河下人(现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
《西游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长篇小说。
这部小说以“”这一历史事件为蓝本,通过作者的艺术加工,深刻地描绘了当时的社会现实。
《西游记》是中国神魔小说的经典之作,达到了古代长篇的巅峰,与并称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
2.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西游记》的主要内容。
合作探究3.你觉得《西游记》中最精彩的故事是哪个?试着讲给你的同学听。
(注意故事六要素)4.你最喜欢《西游记》中的哪个人物?为什么?他哪一点品质最让你感动?多元链接吴承恩通过西天取经的神话故事,引领我们在人生路上不断地去克服内心、战胜心魔,最终取得真经、成就人生。
《西游记》中,孙悟空、唐僧、猪八戒、沙和尚、白龙马这师徒五人,其实只是一个人。
孙悟空是人的心,唐僧是人的身,猪八戒是人的情欲,沙和尚是人的本性,白龙马是人的意志力。
孙悟空是斜月三星洞中菩提祖师的弟子,“斜月三星”就是个心字。
斜月就是那一勾,三星就是那三点。
所以孙悟空是心的弟子,也是心。
这一颗骚动不安的心,于天堂地狱善恶之间自由穿梭。
《楞严经》上说心有七十二相,悟空也就有七十二变。
世人的心非常善变,瞬息间七十二变。
金箍棒一万三千五百斤,《黄帝八十一难经》上说“人昼夜呼吸一万三千五百息”,所以金箍棒是气。
什么东西能够上至三十三天,下至十八层地狱;大能通天,小之则如绣花针呢?就是人的气度。
炼心能使人的心眼明亮,灼亮心眼,所以八卦炉烧不死反而能让孙悟空炼成火眼金睛。
悟空的眼睛明亮了,象征着心眼明亮了。
孙悟空一个筋斗十万八千里,也逃不出如来佛的手掌心。
五行山压住悟空,象征着世俗世界的金木水火土那样强大地压住了那颗上天入地的心。
五行山也象征着佛学中的“贪、嗔、痴、慢、疑”。
佛祖说这五个字,概括了一切人的身行心念。
即便是孙悟空,依旧逃不出这五个字。
闹天宫时的孙悟空,正是被这五毒所困。
现实中,又有多少佛门弟子,自以为有所悟,精心力修“戒、定、慧”,到头来依旧不离“贪、嗔、痴”,只因不了解“贪、嗔、痴”的本质。
五行山后为两界山,过了这一山,曾经那颗骚动不安的心终于跳出三界了。
孙悟空一个筋斗就十万八千里,正好是灵山的距离,意思就是:灵山再远也就是心的一个念头就到了!善恶只在一念之间,一念就可成佛,一念也可成魔。
师徒五人在西天路上打妖怪,其实指的就是一个人在人生路上除心魔,取经就是一个修心的过程。
真正的灵山,就在我们的心中。
这也就是孙悟空常常对唐僧说的那句话:“只要你见性志成,念念回首处,即是灵山。
”还有唐僧刚开始踏上取经路时,乌巢禅师传授他一部《心经》,并且也对他说:“佛在灵山莫远求,灵山只在汝心头。
”适时检测1.某校初三(6)班同学在阅读《西游记》时,对猪八戒这个人物有两种不同的看法,为此语文老师组织了一场辩论。
假如你是正方,针对反方辩词该怎么说?反方:我方认为,猪八戒好吃懒做,见识短浅,在取经的路上,意志不坚定,遇到困难就嚷嚷着要散伙。
而且还经常搬弄是非、耍小聪明、说谎,又爱占小便宜,贪恋女色。
是一个贪生怕死、自私自利的人。
正方:2.读《西游记》有感而发:某位观众抒发内心的情怀,请以相同的句式,进行抒情:唐僧师徒一路走来,我看到一支充满激情的乐队演奏生命之曲;唐僧师徒一路走来,唐僧师徒一路走来,3.读了《西游记》后你感受最深的一点是:《朝花夕拾》导学案班级姓名时间教师寄语旧亲朋散尽,余亦等轻尘。
学习目标1.引导学生用略精读相结合的方法,了解全书的内容,熟悉精彩片断;2.了解作品创作的文化历史背景,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作品内容。
3.了解作品的主要内容,并能够对重要的作品作深入的了解。
自主学习1.查找资料,了解鲁迅,请把有关童年鲁迅的信息,摘录记下。
2.请抢答以下问题。
(1)童年鲁迅的宠物是?(2)童年鲁迅最不喜欢的动物是?(3)童年鲁迅的游乐园在哪里?(4)童年鲁迅的私塾,相当于现在的幼儿园,这私塾的名字是?(5)童年鲁迅喜欢上学吗?长大后呢?(6)童年鲁迅上课开小差时做什么?(7)童年鲁迅有一个很好的伙伴,他的名字叫?(8)童年鲁迅有一个保姆,她的名字叫?(9)童年鲁迅眼中的父亲是慈父还是严父?(10)本书写了鲁迅的两个老师,他们分别是?合作探究3.阅读文本,把握整体内容;《朝花夕拾》目录(1)小引(2)狗•猫•鼠(3)阿长和山海经(4)二十四孝图(5)五猖会(6)无常(7)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8)父亲的病(9)琐记(10)藤野先生(11)范爱农(12)后记4.小组讨论,畅谈喜爱篇目;5.踊跃演讲,发表独到见解。
6.找出在全书中你认为认为描写得最好或者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人物并讲述。
多元链接《朝花夕拾》写的虽然是个人的生活经历和心路历程,是对亲人和师友的缅怀、眷念,但同时又超越于此而表现了一个特定历史时代中国社会的面貌,提供了丰富、详实的文献资料。
这是一般的回忆散文所不可企及的。
因为这些散文中习见的只是一些纯属个人的所谓家务事、儿女情,纯属个人的沉浮起落和情感波澜;主人公仿佛置身于世外桃源,一点也看不到身外涌动的时代风云和飘散的炮火硝烟。
有些散文作品有助于了解某个时期一部分知识分子的心态,却难以展示他们所生活的那个时代的整体面貌,《朝花夕拾》则与此不同。
由于作者具有远大的志向和博大的襟怀,这就使作品显示了抒写个人遭遇与关注民族命运的紧密关联,不仅展现了作者个人的足印也展示了一个历史时代的行迹。
《朝花夕拾》是一本具有鲜明的个性色彩的散文集。
这使它与同时期许多散文作家的作品明显地区别开来。
它具有一种适性任隋、洒脱不羁的风格,想说就说,想骂就骂,心中的种种爱憎悲欢,任其在笔下自然流泻。
他将叙事、写景、议论、抒情这几种表现方法紧密地融合在一起,使笔底波澜呈现出千变万化的态势。
他在格式上不断出新,使每一篇作品都具有不同的构架。
他继承了中国古代散文的简约、严谨,又借鉴了西方散文的灵动、机趣,可谓博采众长,为我所用,但又不为所囿,而是大胆超越,自成一体。
所有这些无不体现了他作为思想解放的先驱和艺术革新的旗手的特色,而且也正因为这样,使《朝花夕拾》成为中国现代回忆散文的典范之作。
[9]《朝花夕拾》是鲁迅从自我生命的底蕴里,寻找光明的力量,以抵御由外到内的漫漫黑暗;是鲁迅在“战斗”的间歇期,以一种特殊的“休息”方式,去“更深刻地思考”人生的问题;亦是言志与载道的结合,将中国现代散文的写作拓展进一个新的境界。
适时检测7.《朝花夕拾》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8.运用这些艺术手法的好处是什么?《艾青诗选》导学案班级姓名时间教师寄语诗的内在和谐是通过联想来传达的,诗是迷醉心怀的智慧。
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及作品,把握诗人的爱国者形象。
2.了解诗歌内容,把握诗歌的思想感情。
3.诵读《艾青诗选》中喜欢的诗作,参加诗歌朗诵比赛。
自主学习1.作者作品艾青,原名,1910年3月27日生于,现代文学家、诗人。
代表作:、、(写三个)2.摘抄艾青名言(10句)合作探究3.探讨诗歌的意象艾青诗歌有着丰富的时代文化内涵,值得我们细细品味。
阅读诗集,不妨归纳分析一下,艾青诗歌中最常见的意象有哪些?哪些最让你有所触动,甚至产生心灵共鸣?朗读这些诗篇,仔细体会其中的意象和情感,理解其中丰富的思想内涵。
4.分析诗歌的艺术手法艾青诗歌创作常从感觉出发,把握瞬间的印象或感受,用来营造能暗示或者象征某种强烈情思的意象。
他还提倡散文化的自由体诗,在奔放与约束之间取得协调,参错里有某种统一。
试结合读过的艾青的诗,从一个或者几个方面加以艺术分析。
多元链接读诗方法指导读现代诗歌(包括汉译外国诗),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要注意诗歌的表现形式。
二、品味诗歌的语言。
三、把握诗歌的意象。
四、体味诗歌的情感。
五、体会诗歌的理性美。
适时检测我爱这土地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5.有感情地朗读这两首诗,说说你是怎样读好这两首诗的?6.举办诗歌朗诵会在班里举办诗歌朗诵会。
每位同学自己先准备好适合朗诵的诗歌,可以是自己创作的。
根据诗歌内容决定朗诵的形式,安排个人朗诵,或者小组、全班集体朗诵,还可以配乐朗诵。
朗诵要预先练习准备,讲究技巧方法,读出情味与韵律《太阳的话》打开你们的窗子吧,打开你们的板门吧,让我进去,让我进去,进到你们的小屋里。
我带着金黄的花束,我带着林间的香气,我带着亮光和温暖,我带着满身的露水。
快起来,快起来快从枕头里抬起头来,睁开你的被睫毛盖着的眼,让你的眼看见我的到来。
让你们的心像小小的木板房,打开它们的关闭了很久的窗子,让我把花束,把香气,把亮光,温暖和露水撒满你们心的空间。
《海底两万里》导学案班级姓名时间教师寄语展开科学幻想之翼,漫游海底神秘世界。
学习目标1.通过课外阅读,学生感知并交流故事情节,培养阅读习惯。
2.学会并运用读书方法,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3.梳理小说情节,分析人物形象。
自主学习1.作者简介儒勒•凡尔纳(1828---1905),国著名的科幻和小说家。
创作了许多科幻小说,其中的科学幻想如今大部分已变成现实,因此被人们誉为“”和“”。
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是“海洋三部曲”:、、。
2.故事情节《海底两万里》主要讲述的故事。
1866年有人以为在海上看到了一条,法国生物学家最后发现那是一艘名为的潜艇,并且带着仆人和一个捕鲸手,被囚禁在这艘潜艇做了的环球旅行。
合作探究3.你能说出《海底两万里》中最吸引你的三个情节吗?4.人物性格分析尼莫船长:彼埃尔•阿龙纳斯:康塞尔:尼德•兰:多元链接《海底两万里》是一部科幻小说,于1870年问世,暨今已有140多年的历史,而仍能以多种文字的各种版本风行世界,广有读者,仅此一端,即可见其生命力之强,吸引力之大。
这部作品集中了凡尔纳科幻小说的所有特点。
曲折紧张、扑朔迷离的故事情节,瞬息万变的人物命运,丰富详尽的科学知识和细节逼真的美妙幻想融于一炉。
作者独具匠心,巧妙布局,在漫长的旅行中,时而将读者推入险象环生的险恶环境,时而又带进充满诗情画意的美妙境界;波澜壮阔的场面描绘和细致入微的细节刻画交替出现。
情节引人入胜,让人欲罢不能。
适时检测填空1.儒勒•凡尔纳是国科幻小说家,他是现代科幻小说的重要奠基人。
他被公认为“”。
2.《海底两万里》是凡尔纳的三部曲之一,其余两部是:3.凡尔纳的作品形象夸张地反映了19世纪“”人们征服自然,改造世界的意志和幻想,我国科幻小说大多也受到他作品的启发和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