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杭州市统测(语文)
- 格式:doc
- 大小:42.00 KB
- 文档页数:9
2008年杭州市各类高中招生文化考试语文考生须知:1.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
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题前,必须在答题卷的密封区内填写校名、姓名和准考证号。
3.所有答案都必须做在答题卷标定的位置上,务必注意试题序号和答题序号相对应。
4.考试结束后,上交试题卷和答题卷。
试题卷一(30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A.匿.名(nì)骸.骨(hái)即物起兴.(xìnɡ)B.菜畦.(qí)踌躇.(chú)苦心孤诣.(zhǐ)C.嗔.视(chēn)眼睑.(liǎn)毛骨悚.然(sǒnɡ)D.差.使(chā)骈.进(pián)叱.咤风云(chì)2.下列词语中没有别字的一项是(3分)A.筹划一愁莫展谰言色彩斑斓B.摇晃恍然大悟题词金榜提名C.审议顾名思义沦陷语无伦次D.勇猛永往直前瞭望眼花缭乱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①新的《未成年人保护法》颁布实施已近一年,近日杭州市人大常委会对未成年人的保护工作进行了调研。
②美国科学家日前成功出世界上第一个转基因人类胚胎,用以研究细胞和疾病的早期发展状态。
③结尾是整篇文章的着力点,千万不能,一笔带过,给人虎头蛇尾的感觉。
A.修订培养轻而易举B.修正培养轻描淡写C.修订培育轻描淡写D.修正培育轻而易举4.填入下面文字中横线上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杭州岳庙内的松柏威严高大,使人油然而生敬意。
如果能言,它们将告诉我们多少人间的故事;即使缄言,①。
几百年过去了,几千年过去了,多少人事成了过眼云烟,只有这些树,依旧碧绿苍翠,根深叶茂,②。
它们是历史的见证,是圣明的智者。
A.①它们也向我们昭示了生生不息的年轮②以卓然不凡的姿态笑看人间的风风雨雨B.①它们也向我们昭示了生生不息的年轮②以婀娜多姿的风韵装点秀丽的山山水水C.①我们也能感受到它们历经磨难的苦痛②以卓然不凡的姿态笑看人间的风风雨雨D.①我们也能感受到它们历经磨难的苦痛②以婀娜多姿的风韵装点秀丽的山山水水5.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A.据统计,江苏、上海和浙江出生的院士合计占我国两院院士总数的41.19%,这三地堪称“中国院士的摇篮”。
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语文(浙江卷)一、作文 ( 本大题共 1 题, 共计 60 分)1、(60分) 【提示写作重点:无论选择触摸都巿还是感受乡村,都需要揭示各自的环境的特点,各自生活的特色,立足于自身所获得的“触摸感”和“感受”,倡导真心真情真感作文,要善于化大为小,化虚为实,争取小中见大立意。
注意是命题作文,不再是话题作文,两选一,写作时可将都市或乡村作为主要角度,而将另一点作为对应或对比。
审题是零难度,考生得分的高下全在选材、组材和立意及语言等功夫上。
】【名家示范1】感受乡村爷爷留下来的家谱厚厚地四大本,摆在桌子上有半尺厚,沉甸甸的。
拥挤不堪的家谱中,代表我的那三个字所占的地方还没有一片槐树叶大。
但这就足够了,对一个人来说,一辈子走到最后,所能撑起天地也不过如此。
多年后的某天,如果后辈中的某人有幸目及这三个字,他们也知道有这样一个人存在过,就像我看到家谱中的诸位先人一样,没有具体形象,没有音容笑貌,只有在我身体中流动着的一脉相承的血液。
我不敢妄想后辈们对我知道许多,一个过往的人相对于一个后来者来说,就像是深不可测的宇宙,无边无际,即使毕其一生来琢磨也只能晓得皮毛。
但我知道,在我生存过的这个土地上,一定有些什么会记得我,就像小鸟记着自己当年风雨之夜曾栖息过的一棵树,蜜蜂曾记得自己初次酿出来的一点蜂蜜一样。
有什么能记住我这个曾在这块土地上走过活过的人呢?同辈的人都已和我一样消逝于无形,后辈们在他们的时代急不可耐地体验着自己的生活。
谁也不会关心一个平凡的如田野中的土块一样的人。
村口的那棵大椿树也许还会记得一些我的童年。
对于当时等待长大的我来说,童年漫长得就像失眠的夜晚躺在床上等待天亮。
而现在当我回首童年时,却短暂的如同一天。
童年的一年和成年后的一年如此不同,以致我常困惑于时间的公平和可靠性。
大椿树从我生命初始前的漫长岁月一直站到我无法预知的未来,从我生命的此岸看着我到达彼岸,它一定会在某一刻忽然想起,在一个迟来的夏天的午后,有一个六岁的孩子在蝉声中怯怯地从坐在树阴下打盹的老人们中间穿过,他双手紧紧地拉住自己的裤子,小心翼翼,神情惶惑。
杭州外国语学校2008年高中招生考试语文试题(样卷)注意事项:1、语文卷总分值150分,总答题时间150分钟。
2、本试卷分“试题卷”与“答题卷”,其中“试题卷”19页,“答题卷”8页。
3、请将你的学校、姓名、准考证号写在“答题卷”的密封线内相应的空格中。
4、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卷”上,否则无效。
5、答题一律用蓝色、黑色的钢笔或圆珠笔,否则无效。
一、基础知识积累及其运用。
(24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迸.裂(bèng)对峙.(shì)诘.问(jié)追溯.(sù)B.匀称.(chèng)游弋.(yì)龟.裂(jūn)散佚.(yì)C.诓.骗(kuāng)绾.结(wăn)相形见绌.(chù)D.惘.然(măng)伫.立(zhù)岿.然不动(kuī)2.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罹难修葺丘壑重峦叠障B.学藉贮藏肆虐根深蒂固C.荒谬捆缚惩戒辨伪去妄D.湮没安祥揩油高官厚禄3.根据句意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建筑是艺术,是的音乐,又是简洁的诗。
从寺庙可以读出佛教,从道观可以老子的声音,银行大楼的坚固正透出它的隐忧,茅草屋的却映衬着主人的高洁志趣。
任何建筑,不管设计者和建造者是否,其实都在表达一个思想。
A.凝聚抒情教条倾听质朴自愿B.凝固哲理信条聆听简朴自觉C.凝重散文信念细听淳朴意愿D.凝练山水信仰谛听简陋意愿4.填入下面句子中空缺处的最恰当的诗句是()。
“”,燕语呢喃,落花飞絮,徘徊庭前篱下,缕缕莫名的惆怅和空虚萦绕胸臆。
心之深处像是失去了什么,而究竟失去了什么呢?我亦茫然。
A.春色恼人眠不得B.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C.流水落花春去也D.试问闲愁有几许5.浙江大学校长潘云鹤在中外大学论坛上曾经说过一句话——大学要培养‘不伦不类’的‘四不像’学生。
对这句话中所体现的教育观念的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浙江省杭州市十四中2008年5月高考语文试题卷考生须知:1.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在答题卷密封区内填写学校、班级和姓名。
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上,写在试题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只需上交答题卷。
第Ⅰ卷(共42分)一(18分,每小题3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攻讦.(jié)狡黠.(xiá)风流倜.傥(tì)瞠.目结舌(chēn)B.酗.酒(xù)箴.言(zhēn)面面相觑.(qù)余勇可贾.(jiǎ)C.眼睑.(jiǎn)寒伧.(chen)怙恶不悛.(quān)否.极泰来(pǐ)D.机械.(xiè)阐.释(chǎn)不容置喙.(huì)卷.秩浩繁(juàn)2.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每个人自呱呱坠地起,接受的都是这种了的“恶狼传说”,多年的“狼外婆”影响,使得公众对于狼产生了种超乎实际的恐惧。
②一个连自己的父亲都不认的学生,哪有半点“德”字可言?③他自作主张,结果把事情办砸了。
面对人们的不满和指责,他先是怒目而视,口出狂言,实在是不可理喻。
A.神化亲身既而 B.神化亲生继而C.神话亲生继而 D.神话亲身既而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A.2005年5月,日本宣布钓鱼岛灯塔“国有化”一事表明,日本国内右翼势力又沉渣泛起....,兴风作浪,将严重影响亚太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B.国家安监总局将以“清纠”为契机,在以后的事故调查中重点查处事故背后的腐败,拔除非法矿主的“保护伞...”。
C.只要努力,丑小鸭就可以变成白天鹅;而不好好用功,白天鹅也可以变成唐老鸭。
请相信,用人单位是不会“有眼不识泰山”.......的。
D.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播放的“易中天品三国”一直备受关注,易老说得好:大雅在某种意义上一定是大俗,大俗才能大雅,雅俗共赏....是好作品的最高境界。
2008学年第一学期期中杭州地区七校联考试卷高二年级语文学科命题人:萧山中学金伟强审校:吴家旺第Ⅰ卷(共30分)一、(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句子中无错别字且注音正确的一项是A.中国军人的屠戳妇婴的伟绩,八国联军的惩创(chuàng)学生的武功,不幸全被这几缕血痕抹杀了。
B.这一朵爱的蓓(péi)蕾,靠着夏天的暖风的吹拂,也许会红我们下次相见的时候,开出鲜艳的花朵。
C.譬(pì)如粘一棵柳树吧,干和枝的每条线条该多长,该怎么歪曲,他们能把铜丝恰如其份地剪好曲好。
D.荔枝壳表面有细小的块状裂片,好像龟甲,特称龟(jūn)裂片。
2.下列句中加点的的成语或俗语的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他的作文想象丰富,表达流畅,老师十分赞赏,称他的文章如天马行...空.,有特色。
B.面对王进华同学一家的不幸遭遇,大家纷纷伸出援助之手,你五十,我一百,二一..添作五...,不一会儿功夫,捐了三千多元钱。
C.潜入毒犯内部抓毒枭,其危险性不亚于火中取粟....,但李队长主动请缨,不顾个人安危,这种精神值得大家学习。
D.王蒙的新著《青狐》的确是一本优秀小说,我读着读着,经常被小说中精彩的情节和精到的描写感动,时不时地拍案而起....,击节叫好。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春节前,扬州的“老字号”出现“井喷”现象,牛皮糖卖火了,包子卖空了,酱菜卖疯了:传统食品销售异常火爆。
B.在韩国教头金昶佰的魔鬼训练下,中国女曲又在韩国的土地上继世界杯夺冠后战胜奥运会冠军东道主韩国队,夺得了女子曲棍球比赛的金牌。
C.如今的春节长假成了商家收获颇丰的“黄金周”,全市重点商贸企业春节期间销售额共3.4亿元,与同期销售额相比同比增长20%以上。
D.近几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广大农村地区拖欠农民工工资、工伤、经济纠纷引起的民事、刑事案件不断发生。
4.下列两句中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语意连贯、文气流畅的是(1)月亮离地,大约不盈尺的光景,霎时间,,淡得比初春的嫩草还虚无缥缈……(2)从天宁门或北门上船,,,岸上的喧扰像没有似的。
2008年浙江省杭州市高考语文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考生须知:1.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l50分钟。
2.答题前,在答题卷密封区内填写学校、班级和姓名。
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上,写在试题卷上无效。
第I卷(42分)一、(18分,每小题3分)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注音正确的一项是A.面对突如奇来的冰雪灾情,电力、交通、公安等系统的干部职工恪(kè)尽职守,顽强拼搏,用自己的勇气、毅力和奉献精神,诠释着“责任”这沉甸甸的字眼。
B.过去五年,我国科技工作者励精图治,勇于攻坚,他们取得的累累硕果在振奋人心、温暖民生的同时,也进一步夯(hāng)实了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基础。
C.传说天地未开之时,宇宙混沌一片,是老鼠将密封的天地咬破,漏出阴阳之气,使万物得以滋生,因此鼠有创世奇功,排十二生肖(xiāo)之首。
D.碳烧咖啡采用日式烧制方法,口味香淳苦涩,较多地保留了咖啡原有的风味,煮上一杯这样的咖啡,那种惬(xiè)意的感觉就妙不可言了。
2.依次填入下列句子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1983年春节联欢晚会有许多创新,比如设立节目主持人、实况直播、开设热线电话等,这些形式成为日后“春晚”一直的“规矩”。
②“嫦娥一号”推进分系统了1台大推力的变轨发动机和12台小推力的推力器,保证了“嫦娥一号”的正常运行。
③所谓珍惜生命就是珍惜当下,珍惜你今天所拥有的,世上所有的一切皆可重来,惟有生命不可以。
A.沿用配制由于B延用配制因为C.沿用配置因为D.延用配置由于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句是A.姓名文化,作为最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活的传承,没有任何文化遗产像姓名文化那样,与我们每一个人休戚相关。
B.中国男子乒乓球队的主力队员久经沙场,在49届世乒赛中初生之犊不怕虎,敢打敢拼,又一次夺得了男子团体冠军。
C.艺术需要磨砺,追求“短平快”是违反创作规律的,因此为跟时尚、赶浪头而炮制“伪精品”的做法,应该彻底叫停。
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浙江卷) 语文试题 答案详解第I 卷(共42分) 一、(18分 每小题3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 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 删 除膻 味籼 米潸 然泪下 B 信笺 歼 灭缄 默间 不容发 C 飙 升鱼鳔 剽 悍彪 炳青史 D血 缘戏谑 噱 头空穴 来风 1 B【解析 A 删、膻、潸都读“shān” 籼读“xiān” B 笺、歼、缄、间、都读“jiān” C 飙、彪念“biāo”鳔念“biào” 剽念“piāo” D 血、谑读“xuè” 噱、穴读“xué”。
】 2 下列各句中 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书刊要装帧 门面要装潢 居室要装修 营造一个舒适温馨而又口味高雅的家可以说是工薪阶层中许多人的梦想。
B 舞台上 弟弟的朗颂声情并茂 姐姐的伴奏锦上添花 母亲心中的那丝担忧很快便烟消云散了。
C2008年1月以来 中国居民物价指数CPI出现了明显的涨幅 不少低收入家庭倍感通货膨涨的压力。
D 在骄阳的曝晒下 牵牛花堰旗息鼓 美人蕉慵倦无力 矜持的牡丹也耷拉下了高贵的头颅 失去了先前的神采。
2 A【解析 B颂—诵 C涨—胀 D堰—偃。
】 3 下列各句中 加点词语能被括号中的词语替换且不改变句意的一项是 A 中国高等教育用不到十年的时间实现了从精英教育到大众教育的跨越B但大发展过程中 难免会泥沙俱下 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
鱼龙混杂 她不属于学院派 自然少受那些清规戒律 的约束 其创作往往天马行空 充满神奇瑰丽的想象。
金科玉律 C 最近 浙江手机上网资费全面下调 广大用户对此额手称庆 。
专家预测 未来通过手机收看体育赛事或许会成为一种潮流。
弹冠相庆 D NBA季后赛中 由于缺少了主力姚明 火箭队内线空虚 在防3 D【解析 A泥沙俱守上往往顾 此失彼 实力明显削弱。
捉襟见肘下 泥土和沙子一起随河水流下来 比喻人或事物不论好坏都一齐显现出来 B鱼龙混杂 鱼和龙混合搀杂在一起。
杭州市第二次高考科目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说明: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42分)一、(18分,每小题3分)1.下列加粗字的读音,全都不同的一组是()A.沅水玩耍浣纱莞尔而笑B.嗔怪审慎瞋目川滇公路C.鸟瞰坎坷门槛勘测地形D.渐染溅落缄默从谏如流2.下列词语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是()A.逛街破天荒哀声叹气味同嚼蜡B.通牒戴高帽各行其事蜂涌而至C.演绎砍大山不循私情关怀倍至D.坐标炒鱿鱼耳嚅目染偃旗息鼓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①________信息通信技术的进步,知识的传播以空前的速度,几乎无时空阻隔地迅速扩散。
②长久以来,露天早点摊卫生差、质量差、影响环境等问题一直________着这里的居民。
③王刚________惯了,现在遇上个严肃的领导,觉得浑身不舒服。
A.由于干扰轻松 B.因为困扰轻松C.因为干扰轻浮 D.由于困扰轻浮4.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他看上去也不过十六、七岁的样子,但说起话来却显得格外老练,让人刮目相看。
B.古人说:“文无定法”。
鲁迅说,所谓“作文秘诀”都是“骗人”的;后来邓拓说写作只有一条“不要秘诀的秘诀”,其看法与鲁迅实质相同。
C.王三胜——沙子龙的大伙计——在土地庙拉开了场子,摆好了家伙。
D.水有动态美和静态美,静者如湖、沼、潭、池、泽;动者如江、河、溪、泉、滩、瀑……等等。
5.下列句子加粗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这几名外援的到来,真是如汤沃雪,让原本处于降级边缘的球队看到了一线生机。
B.美国科学家目前正在紧锣密鼓地筹建火星科学实验室,并加紧研制新一代火星车。
C.“小丫已经主持过好几回学校的大型活动了,这次让她担任联谊活动的主持人,真是赶鸭子上架,算找对人了。
”余老师一脸自豪地说。
D.在这个南方的小城,几乎看不到雪,可是昨夜一场沸沸扬扬的大雪竟把全城都变成了银白的世界。
08年高考语文统测试卷第1卷(选择题共30分)一、(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辛酸居中调停文眉闻过则喜B.贸然各书己见明晰晨露未晞C,拖堂厚集薄发仿真起成转合D.诡辨忘恩负意历数声泪具下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我们在密切关注“西藏独立”事态的发展,达赖集团铤而走险,企图分裂祖国,必将石沉..,付出沉重代价。
..大海B.中国军团在雅典奥运会上夺下了金牌榜第二名后,在北京奥运会上赶超美国就丁是..于卯是卯....地成了下一个目标。
C.雪灾最严重的时候,广州火车站的形势连续告急,值勤民警数十次倾巢出动....,组成“人墙”,化解了一次次危机。
D.把第一手材料好好整理一下肯定得多花点儿时间,可是磨刀不误砍柴工.......,到了用这些材料的时候咱们就省事儿了。
3.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日本的高技术海基导弹防御系统正在不断建立,但是如何提高使用士兵的能力则是今后的重要课题。
B.《劳动合同法》就是要让劳动者减少依法维权的代价,让企业增加违法经营的成本;让守法者得益,让违法者得咎。
C.要想做成这笔生意,不投入足够的资金肯定不行,我看最少需要五六万块钱。
D.各位观众,今天是二十四节气中的小寒,它代表今天是入冬以来最寒冷的季节。
4.依次填人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走进三江湿地,我体味到了生命的真谛。
,, , , , 。
①涉过沼泽②那种生命与大自然的融洽③每当穿过农田④常常让我感动得泪流满面⑤或自由翱翔于绿地上蓝天间时⑥看到东方白鹳、丹顶鹤等珍稀鸟类在我的镜头里信步闲行A.⑥①④③⑤②B.③⑥①⑤④②c.③①⑥⑤②④D.⑥③①⑤②④二、(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萨满教萨满教本质上是一种作为生存手段被不断重复的巫术的实践。
它具有信仰的统一性,但这个统一性不是以神灵的唯一作为标志的,即使在萨满教发展的兴盛阶段,多神信仰的格局也依然存在。
高中语文2008年第一学期期中杭州地区七校联考试卷试题 2019.091,阅读下面诗歌,完成:村居(宋)张舜民水绕陂田竹绕篱,榆钱落尽槿花稀。
夕阳牛背无人卧,带得寒鸦两两归。
1、能表现出诗人的目光由远及近的诗句是:2、下面对作品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榆钱落尽表明时已清秋,尽管残存几朵木槿花,但盛时已过,不免有美人迟暮之叹,清寂之意自在言外。
B、诗的前两句写了田地、翠竹、屋篱、榆树、槿花等“静”物,更加凸显了整首诗宁静的基调。
C、此诗通过细致的描摹,以新巧亮丽的语言,勾勒出别致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忘情田园的悠闲心境。
D、此诗描绘了一幅农村的风景画,充分体现了诗人所说的“诗是无形画,画是无形诗”的特点。
3、“夕阳牛背无人卧,带得寒鸦两两归”两句颇为时人推赏,你认为其写法好在何处?请作简单的赏析。
2,阅读下文,完成;宋既平天下,公①始出仕。
其在朝廷,疾当事者不忠,故凡言天下之要,必本天予比怜百姓、劳心万事之意,而推大臣从官观望怀奸、不称天子属任之心。
至其难言,则人有所不敢言者。
虽屡不合而出②,其所言益切,不以利害祸福动其意也。
公之言,其大者,以自唐之衰,民穷久矣,海内既定,天子方修法度,而用事者尚多烦碎,治财利之臣又益急,公独以谓宜遵简易,以与民休息,塞天下望。
祥符③初,道家之说滋甚,自京师至四方,毕大治宫观。
公益诤,以谓天命不可专任,宜绌奸臣,修人事,反复至数百千言。
呜呼!公之尽忠,天子之受尽言,何必古人。
此非传之所谓主圣臣直者乎?何其盛也!公卒以龃龉④终,其功行或不得在史氏记。
藉令记之,当时好公者少,史其果可信欤?后有君子欲推而考之,读公之碑与其书,及余小子之序其意者,具见其表里,其于虚实之论可核矣。
(曾巩《先大夫集后序》,有删改)[注]①公:指曾巩的祖父曾致尧,本文是曾巩为祖父文集所作之序。
②出:从京城到地方做官。
③祥符:宋真宗的第三个年号。
④龃龉:意见不合,互相抵触。
1、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2008年杭州市高一年级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卷考生须知:1.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2.答题前,在答题卷密封区内填写学校、班级和姓名。
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上,写在试题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上交试题卷和答题卷。
一(18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A.百舸.(kě)啮.噬(niè)恪.尽职守(kè)B.诳.语(kuánɡ)氤氲.(yūn)面面相觑.(xū)C.伛.偻(yǔ)炽.热(chì)茕茕孑.立(jié)D.甄.别(zhēn)骸.骨(hái)熠.熠生辉(xì)2.下列词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A.精致克敌致胜崇尚礼上往来B.辐射幅员广阔精粹人才荟萃C.征集旁证博引路径不经而走D.殉职恂私舞弊世故人情事故3. 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①通过合理调配和技术改造,提高了,全厂干部和群众的干劲更大了。
②兴建南水北调工程,对我国北方水源严重短缺的局面,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③不法分子在拉萨制造的的血腥事件,引起了全国人民的极大愤慨。
A.工效缓解骇人听闻 B.功效延缓骇人听闻C.功效缓解耸人听闻 D.工效延缓耸人听闻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且语意明确的一项是(3分)A.今年西湖博览会在杭州黄龙体育中心演出的大型文艺晚会,受到了广大观众的普遍好评。
B.美国政府虽然表示仍然支持强势美元,但这到底是嘴上说说还是要采取果断措施,经济学家对此看法是否定的。
C.松下公司这个新产品14毫米的厚度给人的视觉感受,与索尼公司的产品不一样,有一种比实际厚度稍薄的错觉。
D.有关专家指出,形成新医学的过程,必须是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这三种力量在同时不断发展。
5.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只选三小题)。
(3分)①欲流之远者,;思国之安者,。
(魏徵《谏太宗十思疏》)②故不积跬步,;不积小流,。
(荀子《劝学》)③老当益壮,;穷且益坚,。
(王勃《滕王阁序》)④雕阑玉砌应犹在,。
问君能有几多愁,。
(李煜《虞美人》)6.仿照下面的句子,写两个句子,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感悟。
(3分)假如生活是一场春雨,我愿把它当作是一种恩赐;,;,。
二(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1题。
烛之武退秦师《左传》九月甲午,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公从之。
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许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
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惟君图之。
”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
公曰:“不可。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
吾其还也。
”亦去之。
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越国以鄙.远(当作边邑)B.焉用亡郑以陪.邻(增加)C.夫晋,何厌.之有(满足)D.失其所与,不知.(知晓)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项是(3分)A.以.其无礼于晋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B.若亡郑而有益于.君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C.朝济而.夕设版焉涂有饿莩而.不知发D.且.贰于楚也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9.从下面三句话中任选两句,把它们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①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②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③阙秦以利晋,惟君图之。
10.烛之武是一个血肉丰满的人物形象,请就其性格特征作简要分析。
(4分)11.阅读下面两首李商隐写的咏柳诗,完成(1)(2)两小题。
(6分)赠柳章台从掩映,郢路更参差。
见说风流极,来当婀娜时。
桥回行欲断,堤远意相随。
忍放花如雪,青楼扑酒旗。
柳曾逐东风指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
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
(1)从时间上看,《赠柳》写的是之柳,《柳》写的是之柳。
(2)这两首诗中诗人对柳的情感有什么不同?请作简要分析。
三(22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2—17题。
(一)在体制性写作霸权的坚冰消融之后,创作出现了怪异新奇之象。
写作的低龄化就是其一。
一些中学生,生活经历和学识积累仅仅处在人生的开端,可是,却写出了有人爱读的散文和小说。
而那些在生活经历和学识积累方面远远超过孩子们的体制性写作,却受到图书市场的冷落。
写作的低龄化不值得提倡,但没有心灵参与的写作也不值得鼓励。
不一定一写就是一部书,一篇文章,其实,只要有心灵的观照,即使一句话也是佳作。
如孔子面对黄河的一句话:“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也是散文——语录体散文,随感录散文,大散文。
我对钱穆如下的话深信不疑:“只要写得好,写封书信也就是文学。
在报章上写报道、杂记等,也都成文学。
”散文是遍在的,却没有洞开的门径,正如宇宙没有门径一样,惟有心灵之光能将它照亮。
散文的全部生命包含了古往今来、四面八方。
散文也是回归后的自我,与我同在。
散文以自由为灵魂,散文不固执于散文时,才见散文。
但最要紧的是我们的心灵不能缺席。
心灵是一道光,能将天地贯通,能将混沌照亮。
人类每一次大的发明和创造,岂不都是心灵闪亮刹那的定格?让勤奋顽强的个别人不厌其烦地沉溺于指法技巧的训练吧,大多数人还是爱听贝多芬在钢琴上弹奏出的心灵的歌唱。
在人类给诗歌、小说、戏剧做出界定后,请不要再给散文限定疆域。
让散文专业性最差,普及性最强;文体确定性最差,而作者的主体性最强。
让散文因人而异吧!千姿百态的心灵,千姿百态的散文,才是匹配的。
散文从产生之初就是大的,是谓“大散”,后有“小说”与其相对应。
散文一度变小,乃畸形的环境使然。
但这也说明散文是可大可小的。
所谓“其大无外,其小无内”,归根结底还是大的。
孟子说:“充实而有光辉谓之大。
”我思谋着这就是大散文的大。
我在内蒙古时,每当草肥水美之际,看到牧人放牧的羊群总驮动着闪烁的光辉,那不也是大散文的大吗?一个人精神自由,思想充实,具有美好的心灵和独立的人格,坚守正义和良心,其散文方可得之“大”。
大散文,说到底还是人的提升和超越。
在古今中外的文学史上,还没有出现过势利小人写出大散文的奇迹。
中国的散文走出单一的政治空间以后,显得多元,有些异彩了。
但我们很难说出庄子那样的话:“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鼹鼠饮河,不过满腹。
”也很难说出《易经》上那样的话:“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在思维着的悟性方面,我们与先秦诸子相比,确实自叹弗如。
原因即在于,我们的心灵依然被部分或全部地遮蔽着。
鲁迅有句名言:“盖人文之遗留后世者,最有力者莫如心声。
”凡心灵照亮的地方才能有散文。
这大概就是大散文。
12.作者在文中对大散文创作提出了哪两个主要观点?请简要回答。
(4分)13.文章多处引用,请分析下列两处引用在文中的作用。
(4分)①我对钱穆如下的话深信不疑:“只要写得好,写封书信也就是文学。
在报章上写报道、杂记等,也都成文学。
”②但我们很难说出庄子那样的话:“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鼹鼠饮河,不过满腹。
”(二)秋意庞俭克窗外的小院已是枯燥的景象了。
一架丝瓜枝藤牵挂,三几朵小黄花斜上墙头,孤零零地失却了嫩绿叶片的扶持,徒有花枝上起伏不平的细细梗条持枪武士般地守护。
叶凋零了不少,留在枝上的也已风干得黄爽爽的,还有些绿意的也是叶面上滋漫着青灰,操尽了心似的憔悴,老迈的枯黄从叶的边缘渐渐上来了。
瓜细瘦弱小地垂着,花蒂呈褐色,吞噬光阴的无常似的把不祥延上来。
花,叶,瓜,一层层地衬着,清冷如一幅年月久远的古画。
眼光定定地逗留,心里寻思,那古旧的枯色何时涂抹上去的,那份萧瑟是谁的手裁剪出来的,心里便游移不定。
盈盈的绿色和凋敝的枯萎,鲜明的对比恍若隔世。
数月前的光阴蓦然倒流回来。
也是黄昏,风推着云块飘上头顶,夕阳的余辉才斜上墙,雨便轻款着潇洒而来。
美人蕉嫣红的蕾摇曳,文竹平铺的叶俯仰。
撑一伞飞溅的雨丝,老父亲努力认真地在墙根堆起了土,点上了瓜种。
润物细无声哪。
五月的桂林雨水多,门窗紧闭也挡不住湿润的潮气。
一阵风来,一场雨去,湿漉漉的潇潇雨声打发了时日。
待到天色放晴,阳光淡淡洒下,屋里人开窗向院,一抹嫩绿抢上眼来,新条毛茸茸的,叶片嫩生生的,宛若羞怯的小姑娘衣袂临风。
润泽的生气便把身心荡漾得激动。
才几日过去,那藤缠着竹枝攀上去,藤尖举着蜷曲的叶苞,其下却已次第招摇着健硕的叶了。
眼看着就竹枝附满绿叶,枝头已有小黄花迎风了。
招摇的两枝,朝窗户倚过身来。
足足两尺远呢,那稚嫩的枝条能腾身过来?不料想第二天清晨拉开窗帘,见粉色的须条已弹簧似的圈住窗棂,那韧性,似乎没有千斤之力,莫想移之毫厘。
如今那须条仍缠住窗棂。
枝叶也牢牢护定生命的青春年华。
只是凉风渐起,枝干瘪了,叶萎谢了,花也蔫了。
静静地扶持,稀疏地攀缘,偎着九月的萧瑟。
目送粗枝绿叶走过的一程程心路,我不忍将枝藤除却。
就这样聆听冬的脚步吧,悬垂的一个大丝瓜透身金黄,正冥入沉思。
待来年,一腔蕴积该催发多少生命!如此沉静的思索,该凝着多少渗透季节的悟性?所谓草木摇落而变衰,见衰而哀的古人多多少少把物人格化了,而这种伤感的感情外推可曾念及被推者的生来澄明?推而广之,花落野岭,蛙鸣池畔,月上柳梢头,日落山坳里。
落花为结蒂,鼓噪为求偶,月光流泻因为太阳已成昨日辉煌,夕阳耀眼在于坐地人已行八万里,缘何见风落泪,遇雨伤怀?这些事物若解人语,当不屑如此断续诗行,说不定犹抱怨俗世中人,蝇营狗苟,浑浑噩噩,无奈人生之际便把酸腐倾倒。
一悬丝瓜可清千年的积尘。
想来亿万年前的孢子组合,云涌潮落,风掀开无数岁月,花落瓜熟,枯藤新枝,在我眼前凝结成那么一段新鲜而古老的方块字,展现生命的永恒与瞬间的美丽,我想那沐着夕阳的成熟的丝瓜会做夜来残梦的亮色衬景了。
14.请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4分)①一悬丝瓜可清千年的积尘.....。
②我想那沐着夕阳的成熟的丝瓜会做夜来残梦的亮色衬景....了。
15.面对花落叶凋的秋景,作者的感情经历了哪些变化?(3分)16.下列句子写得生动形象,富有表现力,请作具体赏析。
(4分)①瓜细瘦弱小地垂着,花蒂呈褐色,吞噬光阴的无常似的把不祥延上来。
②一抹嫩绿抢上眼来,新条毛茸茸的,叶片嫩生生的,宛若羞怯的小姑娘衣袂临风。
17.从丝瓜的生命历程中,作者得到了怎样的生命感悟?请简要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