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体纵投影图制作
- 格式:ppt
- 大小:1.63 MB
- 文档页数:10
垂直投影图(纵投影图)的编绘⽅法垂直投影图(纵投影图)的编绘⽅法垂直投影图(纵投影图)的编绘⽅法1.投影⾯⽅位,⼀般与矿体的平均⾛向线平⾏,即应垂直于矿体的勘探线。
两者不⼀致时,以后者为主。
2.投影图的基本线条为标⾼线与勘探线,标⾼线应与勘探线剖⾯图上的标⾼线⼀致。
当投影图⽅位与勘探线⽅向正交时,勘探线在图上为铅垂线,其在图上的间距,即为勘探线的实际间距。
当勘探线⽅向不与投影图正交时,应根据不同情况,分别按下述⽅法处理:(1)当⼀组正交于投影图⽅位的勘探线中夹有⼀条斜交于投影图⽅位的勘探线时,该勘探线与矿体投影基准⾯的交切线在投影图上的迹线,是⼀条斜线,甚⾄斜曲线(当矿体投影基准⾯的倾斜⾃地表⾄深部有变化时,为斜曲线)。
矿体倾斜愈缓,该斜线的斜度愈⼤。
⼀般可以⽤下列⽅法之⼀得出:①依下列公式计算出偏斜勘探线在垂直投影图上的倾伏⾓(即在投影图上,偏斜勘探线与⽔平标⾼线之间的夹⾓)x :tgθ式中:β——偏斜勘探线与垂直于投影⾯之勘探线之间的夹⾓;θ——矿脉垂直于投影⾯的平均倾⾓。
根据X ,在投影图上,通过偏斜勘探线与矿体投影基准⾯的地表交点,画成斜线。
②⽤作图法:即在地表及不同⽔平剖⾯上,求得矿体投影基准⾯与该偏斜勘探线及其相邻勘探线的交点,如图Ⅶ⼀25.图中Ⅱ、Ⅳ为正交于投影⾯的勘探线,Ⅲ为偏斜勘探线, A 、C 、B 为在 2500⽶⽔平上矿体投影基准⾯分别与Ⅱ,Ⅲ,Ⅳ勘探线的交点,A ′CB ′为平⾏矿体平均⾛向⽅向线,CA ′为 C 点⾄Ⅱ勘探线的垂直距离,⾃⽔平剖⾯上求得 C 点,依 CA ′落 C 点于垂直投影图的 2500⽶⽔平,其他⽔平类推,即得Ⅲ勘探线的投影迹线。
⼀般情形下,只按矿体平均倾斜作⼀个⽔平剖⾯图,取得该⽔平⾯上的交点C ,连结地表及该交点⽽取⼀直线,不必联成折线或曲线。
应注意⼏个问题:tgβX=90°- ar ctg (7-16)①⼀般要求,投影⾯应垂直于勘探线,以避免编图时⼯程定位的困难,并导致储量计算不够准确。
找矿勘探工作中投影图类的编绘方法和要求[导读]投影图的目的是为了说明某一侧面的矿体,特别是一些形状不规则或者有侧伏现象的矿体形态和产状的变化情况,阐明勘探程度和勘探深度,有时也为了储量计算之用。
这类图一般分三种:即垂直投影图、水平投影图及平行矿体倾斜投影图。
其比例尺一般等于或大于(如不用于储量计算,可小于)矿床地质图。
(一)投影图类概述投影图的目的是为了说明某一侧面的矿体,特别是一些形状不规则或者有侧伏现象的矿体形态和产状的变化情况,阐明勘探程度和勘探深度,有时也为了储量计算之用。
这类图一般分三种:即垂直投影图、水平投影图及平行矿体倾斜投影图。
其比例尺一般等于或大于(如不用于储量计算,可小于)矿床地质图。
其内容一般如下:1.垂直标尺(垂直投影图)或顺投影面的标高读数(顺倾斜投影图);对于垂直投影图及顺倾斜投影图还有:地形曲线(盲矿体根据具体情况及要求),两端注明方向;2.各类工程的投影位置及其编号,见矿、落空、设计、正在施工和竣工的工程分别以不同图例表示。
见矿工程旁注明矿体厚度(按垂直于投影面方向的厚度)及工程平均品位、各钻孔矿心采取率;3。
各种矿体边界的投影线、各储量类别、各储量级别的投影界线及代号、构造线及各类地质界线(各种切割矿体的地质体)的投影线及编号或代号,各种投影线分别以不同图例表示;4.旧硐、采空区、计划采掘区按规定图例表示出。
5.如用于储量计算,各计算块段的范围、面积编号、矿石量及金属量,如分层、分段或按不同矿石类型、矿石品级计算储量时,要分别说明有关参数。
如用解析方法计算矿块面积(参阅《储量计算》),有各矿块析点参数及基线位置。
6.如有平行工业矿体出现,应按不同矿体或分别制成投影图。
如两个以上矿体画在同一图上时,以清晰为原刚,否则分别制作,并须分别以不同图例表示各类投影线及有关参数。
注明矿体编号。
(二)投影基准面的选择及投影方法编制投影图时要首先确定两个基本问题:即投影基准面及投影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