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养老选择——社区居家养老
- 格式:pdf
- 大小:174.71 KB
- 文档页数:2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城市居家养老服务现状研究孟 娜 河北经贸大学摘 要:随着人口老龄化速度的加快和老年人口规模的日益扩大,整个社会对老龄化和老年人的相关问题更加关注,人口老龄化是21世纪人类面临的最严峻的考验之一。
在中国,老年人中普遍存在未富先老的问题,这一基本国情使得老年群体的养老问题变得更加复杂。
为了应对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各种问题,让老年人能够安享晚年生活,实践证明,城市居家养老社区服务具有重大意义和现实可能性。
关键词:居家养老 人口老龄化 社区服务一、概念界定1.人口老龄化的概念。
目前,学术界对于人口老龄化没有形成统一的定义。
1986年我国出版的《人口学词典》将人口老龄化定义为:“人口老年人比重日益提高的现象,尤其是指已达年老状态的人口中老年人比重继续提高的过程。
”联合国国际人口学会将人口老龄化定义为:“当老年人在人口中的比例增大时,我们称之为人口老龄化。
”世界银行将人口老龄化定义为: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人口占人口总数的10%,或者65岁以上人口达到或者超过总人口数的7%时,这样的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则称为“老年型”人口,这样的社会被称为“老龄化社会”。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同时也是老年人较多的国家。
在1999年,中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是较早进入老龄社会的发展中国家之一。
根据我国的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数据显示,我国现阶段60岁及以上人口为1.78亿,占总人口的13.26%,与第五次人口普查结果相比上升了2.93%;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比例为8.87%,上升了1.91%。
二、城市居家养老社区服务的需求状况1.日常生活服务类照料的需求状况。
日常生活照料类需求是指老年人的日常生活起居需要他人提供帮助服务的需求。
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老年人身体机能逐渐下降,从外部环境中获取所需的能力逐渐下降,特别是对于空巢老人或者失独老人来说,更需要外界给予全方位的日常生活照料服务。
调查显示,在列举的城市老年人的日常生活中,吃饭有些困难的为2.3%,做不了饭的为0.5%;80岁以上的老年人中,吃饭有些困难的为7.9%,做不了饭的为1.7%。
大多数老人的选择居家养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老年人的养老问题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社会议题。
在养老方式的选择上,大多数老人更倾向于居家养老。
居家养老是指老年人在自己的家中生活,通过社区和家庭的支持来满足日常生活和养老需求。
本文将探讨大多数老人选择居家养老的原因,并分析居家养老的优势和挑战。
一、选择居家养老的原因1. 熟悉的环境:居家养老可以让老人在熟悉的环境中生活,不需要适应新的居住环境。
老人们对自己的家有着深厚的感情,居家养老可以让他们保持对家的依赖和归属感。
2. 保持社交联系:居家养老可以让老人保持与家人和朋友的社交联系。
老年人在家中可以与家人共度时光,与邻居交流,参加社区活动,保持社交生活的丰富和多样性。
3. 经济成本:居家养老相对于其他养老方式来说,经济成本较低。
老人可以继续使用自己的住房,不需要支付养老院或养老社区的高额费用。
此外,居家养老还可以减少老人的交通费用和生活费用。
4. 自主权和尊严:居家养老可以让老人保持更多的自主权和尊严。
老人可以自由决定自己的生活方式和作息时间,不受养老机构的限制和规定。
他们可以保持自己的生活习惯和个人喜好,享受更多的自由和尊重。
二、居家养老的优势1. 家庭支持:居家养老可以得到家庭的支持和照顾。
家人可以提供日常生活的帮助,如购物、烹饪、清洁等。
此外,家人还可以提供情感上的支持和陪伴,让老人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关爱。
2. 社区服务:居家养老可以享受社区提供的各种服务。
社区可以提供医疗保健、健康咨询、康复护理等服务,满足老人的养老需求。
社区还可以组织各种活动和社交聚会,让老人保持社交联系和参与社区生活。
3. 心理健康:居家养老可以保持老人的心理健康。
老人在熟悉的环境中生活,可以减少适应新环境的压力和焦虑。
此外,家庭和社区的支持可以提供情感上的安慰和支持,减少老人的孤独感和抑郁情绪。
三、居家养老的挑战1. 家庭压力:居家养老需要家人承担更多的责任和压力。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长沙市社区养老现状分析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口结构的变化,我国社会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
长沙市作为湖南省的省会城市,也不可避免地面临着人口老龄化的挑战。
在这种背景下,社区养老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
本文将重点分析长沙市社区养老的现状,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长沙市人口老龄化趋势长沙市作为湖南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城市化进程较快,人口总量和人口密度较大,老龄化问题较为突出。
据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长沙市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例已超过20%,整体老龄化水平较高。
而预计到2030年,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占总人口的比例将达到30%以上,老龄化问题将更加严重。
二、长沙市社区养老现状分析1.养老服务设施不足长沙市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较为匮乏,主要集中在城市中心地区,而郊区和农村地区的养老服务设施相对较少。
一些社区养老机构设施老化、服务质量不高,无法满足老年人的养老需求。
2.养老服务体系不完善现有的长沙市社区养老服务体系中,医疗、护理、康复等服务项目并不全面,养老服务多次还停留在提供基本的庇护和膳食服务。
而社区养老服务的专业化水平偏低、人才储备不足,无法满足老年人多样化、个性化的养老需求。
3.居家养老需求未得到充分满足由于社区养老设施不足和服务体系不完善,很多老年人只能选择在家中居家养老。
由于子女工作繁忙或者离家遥远,老人在家中的养老需求未得到充分满足,缺乏有效的居家养老服务。
1. 加大社区养老投入政府和社会应该加大对社区养老服务的投入,加强养老设施的建设,提高服务质量。
通过政府引导和社会力量共同承担社区养老服务的责任,逐步实现社区养老服务设施的全覆盖。
政府应该推动建立完善的社区养老服务体系,包括医疗、护理、康复等服务项目,提高养老服务的专业化水平,丰富养老服务的内涵。
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养老服务行业,推动养老机构的多样化发展。
3. 推动家庭养老服务政府可以出台相关政策支持,鼓励社会力量开展家庭养老服务,建立居家养老服务团队,为居家养老老年人提供专业化的护理、照料和陪伴服务。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居家养老成为了老年人养老的主要方式之一。
居家养老服务的有效供给对于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养老需求,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保障社会的和谐稳定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然而,在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居家养老服务供给面临着诸多问题,如服务设施不完善、服务人员短缺、服务质量不高、资金投入不足等。
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提高居家养老服务的供给水平,成为了当前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居家养老服务供给存在的问题(一)服务设施不完善居家养老服务设施是提供居家养老服务的基础条件。
然而,目前我国许多地区的居家养老服务设施建设还存在着严重不足的问题。
社区养老服务设施的数量较少,覆盖面不广,无法满足老年人的需求。
尤其是在一些老旧小区和农村地区,缺乏基本的养老服务设施,如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康复护理站等。
另服务设施的功能不完善,设施配备不齐全,无法提供全方位的养老服务。
一些社区的养老服务中心虽然有活动室、休息室等,但缺乏医疗保健、康复护理等专业设施,无法满足老年人的医疗康复需求。
(二)服务人员短缺居家养老服务人员是提供居家养老服务的关键力量。
然而,目前我国居家养老服务人员短缺的问题十分突出。
服务人员的数量严重不足,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养老服务需求。
据统计,我国目前每千名老年人仅拥有养老护理员 2.1 人,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的水平。
另服务人员的素质不高,专业技能缺乏。
大多数居家养老服务人员没有经过专业的培训,缺乏养老护理、康复服务、心理疏导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无法为老年人提供高质量的服务。
服务人员的待遇较低,工作环境较差,也导致了服务人员的流失率较高。
(三)服务质量不高居家养老服务质量是衡量居家养老服务水平的重要指标。
然而,目前我国居家养老服务质量不高的问题较为普遍。
服务内容单一,无法满足老年人多样化的需求。
大多数居家养老服务仅限于提供生活照料、家政服务等基本服务,而对于老年人的医疗保健、康复护理、精神慰藉等方面的服务还不够完善。
劳动保障世界36老龄化背景下西安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研究朱晓晖(西安外事学院,陕西 西安 710077)【摘 要】社区居家养老是应当西安市人口老龄化趋势的重要措施,根据西安市居家养老存在的问题,政府应加大对社区养老服务的财政支持力度,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广泛发动社会力量参与社区养老服务,提升社区养老服务管理能力,注重对社区养老服务监管。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西安市;社区居家养老养老服务1.引言随着我国城市老龄化问题的曰益严重,老年人的养老问题也日益突出,政府对养老问题也越来越重视。
建国以来经过几十年的探索,我国已建立了一套养老保障体系,但随着城市化和市场经济的发展,现行的养老保障体系已逐渐凸显出不足和缺陷,尤其是在家庭养老功能不断弱化的今天,如何充分发挥养老保障体系中各责任主体的作用,建立符合我国传统文化和当下国情、适应群众养老需求的养老保障服务体系成为一个重要的理论和实践课题。
西安是一个典型的老龄化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在全国属于相对落后的城市,对西安市养老保障服务体系的研究在西北地区乃至整个中国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都具有典型性、代表性。
对西安市养老保障服务体系的研究,有助于我们有效解决老龄化背景下的养老问题,提高西安市整体的生活质量,优化西安市改革和发展的社会环境。
2.社区养老的特点西安市属于历史文化积淀深厚的城市,人们深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居家养老是人们首选的养老方式[1]。
但现代社会家庭规模的缩小和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子女在日间无暇照料父母,家庭养老不断功能弱化。
这使得居家养老存在许多现实问题,急需政府、社会统筹来解决。
社区居家养老作为一种新兴的养老方式,是指老年人在家居住,由社区提供养老辅助服务的一种社会化养老方式[2]。
这种养老方式通过整合社区内各种服务资源,为老年人提供各种养老服务,既解决了竞争日益激烈的现代社会子女由于事业上的拼搏、发展日间无法照料老人的问题,又丰富了居家养老的老人日常生活,使普通群众的居家养老的愿望具有了现实基础。
社区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分析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口老龄化的加剧,社区老年人的居家养老服务需求日益受到关注。
居家养老作为一种符合老年人心理和生活习惯的养老方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为了更好地满足社区老年人的居家养老服务需求,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我们有必要对其进行深入的分析。
一、社区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的背景目前,我国老年人口数量不断增加,且老龄化速度加快。
在这种情况下,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面临着诸多挑战,如子女工作繁忙、家庭规模缩小等。
同时,机构养老由于资源有限、费用较高等原因,也难以满足大多数老年人的需求。
因此,居家养老成为了一种重要的养老选择。
二、社区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的类型(一)生活照料需求老年人由于身体机能下降,在日常生活中往往需要他人的帮助。
比如,购物、做饭、打扫卫生等基本的生活照料服务是他们较为常见的需求。
对于一些行动不便的老年人,还需要提供上门送饭、协助穿衣洗漱等服务。
(二)医疗保健需求老年人是疾病的高发群体,对医疗保健服务的需求较为迫切。
他们希望能够定期进行身体检查,及时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
同时,对于患有慢性病的老年人,需要提供长期的医疗护理和康复指导。
此外,在家中突发疾病时,能够得到及时的救治也是他们所期望的。
(三)精神慰藉需求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社交圈子逐渐缩小,容易感到孤独和寂寞。
他们渴望有人陪伴、交流,得到情感上的支持和安慰。
家庭的关爱对于老年人来说至关重要,但社区的关怀和志愿者的服务也能给他们带来温暖。
(四)文化娱乐需求老年人在退休后,有了更多的闲暇时间,他们希望能够参与各种文化娱乐活动,丰富自己的精神生活。
例如,参加书法、绘画、舞蹈等兴趣班,观看文艺演出,进行棋牌活动等。
三、影响社区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的因素(一)经济状况经济条件较好的老年人可能更愿意购买高质量的居家养老服务,而经济困难的老年人则可能对价格较为敏感,更倾向于选择基本的免费服务。
(二)健康状况健康状况较差的老年人对医疗保健和生活照料服务的需求较高,而健康状况较好的老年人则可能更注重文化娱乐和精神慰藉方面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