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图主要图件格式
- 格式:doc
- 大小:1.40 MB
- 文档页数:37
数字化制图要求引用标准:《1:5000,1:10000地形图图式》GB/T 5791-93《1:500,1:1000,1:2000地形图图式》GB/T 7929-95《1:50000区域地质图图例》GB 958-89《铀矿地质勘查测量图件编绘规范》EJ/T 1120-2000《地质图用色标准及用色原则》总则1、编绘图件时,必须熟悉本要求、有关规范及地质勘查技术要求。
2、图件要以准确的原始资料为基础,及时对原始资料进行综合整理工作,以保证资料的准确性。
各种图件应突出主题,层次分明。
3、各种图件,必须做到及时、准确、齐全、清晰、统一。
4、图幅要求整洁,字体大小适当,颜色统一。
5、图件数字比例尺:选用宋体,高12mm,宽10mm (比例符号必须用半角)。
6、图件线条比例尺:选用宋体,高8mm,宽7mm;线段:X=20,Y=15,线型为90-0,线宽0.1mm,长度40mm。
7、图件坐标注记采用公里为单位,选用宋体,高5mm,宽4.5mm。
8、坐标线及高程线:黑色,线宽0.15mm,线型为1-0,X=Y=10,且必须用“键盘输入线”功能画线,尽量不用投影变换生成坐标。
9、图名要确切、简短,置于图框外顶部。
用黑色,图名距图幅两边大于50mm,字大小根据实际而定。
10、图外框线与内框线间距为12mm,外框线宽为1.5mm,内框线宽为0.15mm。
A3或更小的图件,可适当酌减少。
坐标线及图框线应采用“数字输入”,不能使用鼠标画制。
11、地层等符号用黑体,高4.5mm,宽4.0mm,尽量直接输入,不用子图库中符号,花岗岩可用子图表示,且应垂直向上,不旋转。
12、主要构造应有编号,构造编号字体用黑体,高4.5mm,宽4.0mm,数字编号须用下标表示(如F800 )。
13、图例中应包括图内所给的各种符号及色调,地形图上的惯用符号可不列出,图例与图幅内容一致,尽可能使用最简明的技术语言。
图例排列顺序一般先地层—地层界线—产状—构造—矿物、蚀变—工程—其它,最后为工作范围。
主要图件格式6.1 地质平面图、地质剖面图6.1.1 矿区地质图格式6.1.2 其他地质平面图格式6.1.3 勘探线地质剖面图格式6.2 地质平面图的整饰6.2.1 图名、图廓6.2.2 比例尺(1)图廓下方的比例尺:(2)图廓上方的比例尺:6.2.3 图例6.2.4 图签6.3 地质剖面图的整饰注:1.图中标注的线划规格、距离尺寸均以毫米为单位。
2.注记字体、字号执行国家标准GB5791—86《1:500、1:1000、1:2000地形图图式》的规定。
6.4 原始地质编录图图式6.4.1 钻孔投影图a、b、c、d、e—钻孔倾角转换点;l1、l2、l3、l4、l5—钻孔转换点水平投影线段长;o、a′、b′、c′、d′、e′—转换点方位偏斜方面投影点;o、a″、b″、c″、d″、e″—方位偏斜沿剖面法线投影线与过转换点的水平线交点6.4.2 钻孔柱状图6.4.3 探槽地质素描图(1)斜坡槽探地质素描图:(2) 露天平台槽探地质素描图:6.4.4 探井地质素描图(1)方井地质素描图:×××探井地质素描图(2) 圆井素描图:6.4.5 坑道地质素描图(1) 坑道素描图展开方式:a—内展图示;b—旋转图示;c—外展图示(2) 弯曲坑道素描图:(3) 穿脉坑道素描图:(4)沿脉坑道素描图:(5)倾斜坑道素描图:6.4.6 天井地质素描图天井地质素描图如下:6.4.7 露天采场掌子面地质素描图6.4.8 回采矿块地质素描图6.4.9 开拓掌子面地质素描图开拓掌子面素描图如下:6.4.10 掘沟地质素描图掘沟地质素描图如下:6.5 综合地质编录图图式6.5.1 综合地层柱状图综合地层柱状图如下:6.5.2 地形地质图地形地质图如下:6.5.3 地质横剖面图地质横剖面图如下:1—第四纪;2—石英岩;3—千枚岩;4—假象赤铁石英岩;5—绿泥假象赤铁石英岩;6—极贫矿;7—混合岩;8—磁铁石英岩;9—煌斑岩;10—地质界线;11—实测断层;12—不整合界线;13—钻孔及编号;14—开采平台6.5.4 矿体垂直纵投影图矿体垂直纵投影图如下:6.5.5 矿体底板等高线图矿体底板等高线图如下:6.5.6 平台地质平面图平台地质平面图如下:6.5.7 矿石品位分布图矿石品位分布图如下:6.5.8 矿石品位等值线图矿石品位等值线图如下:①中深变质岩地区,在未查清地质年代的情况下,可先建立岩组、岩段的相对层序。
MapGis1、采用统一的典型矿床汇总slib2、填充色:Q R(含N和E) J K T-J T P C-P 620 649 733 672 738 745 805 850C D S O 寒武系震旦系前震旦系Pt1855 895 923 973 996 565 773 894/896 Pt2 Pt3 太古代湖泊Ar881-883 885-887 282 61 2823、填充色:花岗岩黑云母花岗岩花岗闪长岩闪长岩石英闪长岩花岗斑岩石英斑岩正长(斑)岩555 553 528 524 525 557 559 556正长辉长岩辉绿(玢)岩(脉) 闪长玢岩辉长岩煌斑岩玄武岩300 297 300 285 353石英脉伟晶岩脉细晶岩脉/霏细岩方解石脉酸性脉岩中性脉岩基性脉岩434 450 448 22 559 297 2854、线参数线名称地质界线不整合界线断层矿区范围线型 1 42 1 1线色 1 1 6 5粗细0.2 0.2 0.4/0.3 0.5系数 35、点参数点名称矿床子图矿床名称地名子图地名文字地层符号子图号55 字体1 782 字体1 字体1大小 3 4 2 3 4颜色 2 1 1 16、区域地质图范围:30km*30km;7、图中地层按时代合并,若图面过于简单时应区分上中下统;8、在图中只区分不同岩性的岩体,不再按岩体的时间来划分;9、图例顺序:地层由新到老,岩体由酸性到中性,脉岩由酸性到基性,地质界线,不整合界线,断层,典型矿产,地名,水库,矿区范围等;10、每行图例个数8个,数字标示,长宽比为3:2。
11、范围10km*10km;地层细分至统;。
一、1:1000地质剖面(一)工作方法1.地质剖面测量是地质填图工作的基础,因此在填图工作之前,测制1-2条完整的地质剖面,比例尺采用1:1000,用以划分填图单元,研究地层及构造,为1:10000地质填图服务。
2.剖面线应垂直地层走向布置,位置应选择在地层层序较齐全,相带明显,构造简单,接触关系和标志层清楚,基岩出露较好,具有代表性的地段进行。
为确保剖面的实测精度,剖面上的地层、矿层界线、构造线若被浮土掩盖,应予揭露。
3.实测剖面应逐层对岩石和地质矿产特征进行细致的观察描述,系统地采集标本,按不同岩石类型分层采集一定数量的样品。
4.地质剖面用半仪器法测制,采用定地质点的方法进行。
分层距离用皮尺丈量,地质体出露宽度在1米以上者在图上应有表示,小于1米,具有特殊地质意义的地质体应放大表示。
5.实地分层界线用小红旗作标记。
6.地质记录内容应全面、准确,地质体产状及所采各种样品应按分队的统一格式标绘于剖面图相应位置上,并做文字记录。
7.根据实测地质剖面和其它地质工作所取得的各项地质资料建立较合理的地层层序,查明岩层厚度,岩性、岩石组合特征,物质成份,岩相组合等。
研究地层、岩石的含矿性,尽可能确定其时代,选定标志层,划分填图单元。
8.地质剖面图的内容和布局参照附图1。
要加强导线平面图的绘制,绘制方法采用展开法,表示内容:导线、导线点、产状(可选择表示)、地质界线、地层代号、含矿层、断层、主要地物等。
9.进行地层厚度计算工作。
用统一表格,采用下述公式计算。
D=L(sin α·cosβ·sinγ±cosα·sinβ)式中:D-岩层真厚度;L-斜坡距α-岩层真倾角β-地层坡度角γ-剖面线与地层走向线的夹角。
地形坡向与岩层倾角相反时用“+”,相同时用“-”。
10.随着剖面测制工作的进展,应加强室内整理工作,特别是当日整理、文字记录补正、图件绘制及着墨。
11.编写剖面地质小结。
《地质填图记录格式》人员分工:路线目的:路线号:i—l(组号—线号)点号:d00l位置。
位于×××高程点(或明显的地物)××方向××米。
gps数值:经距纬距高程性质:分界点(控制点)描述。
内容包括岩性、地(岩)层或岩体产状、地质构造特征、矿化及矿产特征、目测矿石品位、围岩蚀变特征、地质界面产状、标本及样品编号以及主要的素描图、路线信手剖面和照片。
岩性分界点应对观察点两侧的岩性特点分别进行描述。
点间地质:要求观察和记录连续,自本点至下点之间不同的岩性分层要有方向、米距。
如:自本点向北,××米为×××岩。
每条路线结束后,应有简明扼要的路线小结。
第二篇:填图记录与小结格式×幅地质填图l××路线小结(另起页,仿床三小,居中,段前、后.5行,1.25倍行距)路线小结与前文间勿用过多的回车符,而用插入命令中的“分隔符”→,选点分页符正文部分全为宋体五号,1.25倍行距,首行空2字符。
主要总结内容如下。
本路线主要是为了查明…(或(控制)…,追索…,圈闭…),始于d××于终d××。
一、主要工作量(一级标题加粗)①路线长度××km,②定地质点×个,③照片×张,素描×幅,④主要样品:标本薄片×,…全岩稀土微量×,…。
二、主要在成果与认识(一级标题加粗)(一)主要地质填图单元路线所控制的主要填图单位有①…、②…。
①…。
简要介绍本填图单位的主要特征,与其他填图单位的区别标志,接触关系,主要依据。
②…。
同①…介绍。
(二)构造特征①断裂、②褶皱、③节理。
④…。
(三)沉积环境或矿化蚀变或脉岩或…(四)新发现(如无可不写)三、存在问题与建议(一级标题加粗)1.因…,××填图单位与××填图单位接触关系(或××构造产状)不清,或新发现××岩类、××构造、××脉岩…因…控制不够,预计在本路线之西(或其他方向)可能延伸通过,建议相邻路线予以重视…2.本条路线上d××处××岩性发现了孔雀石化/辉铜矿转石/蓝铜矿转石,填图小组对其延伸走向上进行了追索,因地形条件困难,仅控制矿化延长约××米,未能控制全面,建议建议相邻路线予以重视。
地形图、地质图概念及国标分幅详解1、地形图⽤规定的图式符号表⽰地物,⽤等⾼线表⽰地形起伏,根据设定的⽐例,⽤特定的⽅法投影的平⾯图件。
地形图是地⾯地形、地物空间位置的实际反映。
地表地形指⼭峰、洼地等;地物指地⾯天然或⼈⼯形成的各种固定物体,如河流、道路、森林等。
地质⼯作中、地形图是⼀种⼗分重要的基础图件,是野外⼯作的向导、原始地质资料和最终成果的重要载体,正确使⽤地形图是我们必须掌握的知识,也是作为⼀名合作的地质⼯作者必须具有的基本功。
需要强调的是:地形图是重要的国家机密图件,必须按照国家的相关法规依法使⽤,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2、地质图⽤规定的颜⾊、花纹、符号,按⼀定的⽐例尺将某地的地质现象(包括地层、岩性、岩体、地质构造、矿产、物化探异常等)投影到平⾯图或地形图上所构成的图件。
地质图是反映地表地质现象的图件。
分类:根据反映的地质内容不同分为普通地质图和专⽤地质图。
常⽤地质图的形式有平⾯地质图、地质剖⾯图和综合地层柱状图。
3、国标分幅1991年开始,地形图、地质图分幅及编号采⽤《国家基本⽐例尺地形图分幅和编号》国家标准实施。
1:50万~1:5000图编号均由5个元素10位代码构成,利于计算机管理。
(图1)(图⼀▲)从⾚道起,纬度每40为⼀列,⾄南北纬880,共为22横列,依次⽤拉丁字母A、B,C … …V表⽰其相应的列号,列号前加N和S,区别南北半球。
从1800经度(国际⽇期变更线)算起,⾃西向东每60为⼀纵⾏,将全球分为60纵⾏,依次⽤1、2、3 … …60来表⽰。
(图2)图⼆(▲)5元素10代码释疑列号—⾏号相结合,即为某1:100万地形图的编号。
如:北京(39056/N,116020/E)位于第10列(J)第50⾏,所以北京所在1:100万地形图分幅编号为:NJ—50。
以1:100万地图为基础,按规定的经差和纬差划分图幅。
(图3)(图三▲)(1)编号:以1:100万地形图编号为基础,采⽤⾏、列编号法:(2)⽐例尺代码(图4)⽐例尺1:50万1:25万1:10万1:5万1:2.5万1:1万1:5000代码B C D E F G H(图四▲)(3)表⽰图幅编号的⾏、列代码均采⽤三位数字表⽰(不⾜三位时前⾯补0),取⾏号在前,列号在后的排列形式标记,加在1:100万图幅的图号之后。
区域水文地质图空间数据库图层及属性文件格式标准二00一年六月目录前言..................................................................................................................................... 错误!未定义书签。
1 主题内容及适用范围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 参考及引用标准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 术语定义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 图元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 图层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3 数据项.............................................................................................................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主要图件格式
6.1 地质平面图、地质剖面图6.1.1 矿区地质图格式
6.1.2 其他地质平面图格式
6.1.3 勘探线地质剖面图格式
6.2 地质平面图的整饰6.2.1 图名、图廓
6.2.2 比例尺
(1)图廓下方的比例尺:
(2)图廓上方的比例尺:
6.2.3 图例
6.2.4 图签
6.3 地质剖面图的整饰
注:1.图中标注的线划规格、距离尺寸均以毫米为单位。
2.注记字体、字号执行国家标准GB5791—86《1:500、1:1000、1:2000地形图图式》的规定。
6.4 原始地质编录图图式
6.4.1 钻孔投影图
a、b、c、d、e—钻孔倾角转换点;l1、l2、l3、l4、l5—钻孔转换点水平投影线段长;o、a′、b′、c′、d′、e′—转换点方位偏斜方面投影点;o、a″、b″、c″、d″、e″—方位偏斜沿剖面法线投影线与过转换点的水平线交
点
6.4.2 钻孔柱状图
6.4.3 探槽地质素描图(1)斜坡槽探地质素描图:
(2) 露天平台槽探地质素描图:
6.4.4 探井地质素描图
(1)方井地质素描图:×××探井地质素描图
(2) 圆井素描图:
6.4.5 坑道地质素描图(1) 坑道素描图展开方式:
a—内展图示;b—旋转图示;c—外展图示(2) 弯曲坑道素描图:
(3) 穿脉坑道素描图:
(4)沿脉坑道素描图:
(5)倾斜坑道素描图:
6.4.6 天井地质素描图天井地质素描图如下:
6.4.7 露天采场掌子面地质素描图
6.4.8 回采矿块地质素描图
6.4.9 开拓掌子面地质素描图开拓掌子面素描图如下:
6.4.10 掘沟地质素描图掘沟地质素描图如下:
6.5 综合地质编录图图式
6.5.1 综合地层柱状图
综合地层柱状图如下:
6.5.2 地形地质图地形地质图如下:
6.5.3 地质横剖面图地质横剖面图如下:
1—第四纪;2—石英岩;3—千枚岩;4—假象赤铁石英岩;5—绿泥假象赤铁石英岩;6—极贫矿;7—混合岩;8—磁铁石英岩;9—煌斑岩;10—地质界线;11—实测断层;12—不整合界线;13—钻孔及编号;14—开采
平台
6.5.4 矿体垂直纵投影图
矿体垂直纵投影图如下:
6.5.5 矿体底板等高线图矿体底板等高线图如下:
6.5.6 平台地质平面图平台地质平面图如下:
6.5.7 矿石品位分布图矿石品位分布图如下:
6.5.8 矿石品位等值线图矿石品位等值线图如下:
①中深变质岩地区,在未查清地质年代的情况下,可先建立岩组、岩段的相对层序。
其命名可用地方性代表性剖面的地理名称或加有关岩性名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