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音乐会考试卷
- 格式:doc
- 大小:24.00 KB
- 文档页数:2
2017年上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音乐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初级中学)(精选)参考答案及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答案】D。
解析:钢琴五重奏的主要乐器是一架钢琴和四件其他乐器组成的室内乐重奏形式,这四种其他乐器通常为:第一、第二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
2.【答案】A。
解析:模进亦称移位。
这一手法是将歌曲的主题旋律或其他乐句的旋律再或他们的乐节、乐汇等作重复出现,每一次的高度都不相同。
模进通常有:(1)上行模进或下行模进(模进的方向),二度模迸或三度、四度、五度模进等(模进的音程关系)。
(2)首调模进(模进仅限于一个调性的范围内)或转调模进(模进是从原有的调转到另一个新调)。
3.【答案】D。
解析:A选项为柔板,每分钟56拍,速度较慢;B选项慢板,每分钟52拍,比柔板还要慢;C选项广板,每分钟46拍,速度最慢;D选项快板,每分钟132拍,速度比较欢快。
布谷鸟欢快地飞过山林农田,快板比较符合,因此答案选D。
4.【答案】D。
解析:三叠指一个曲调变化反复叠唱三次之意。
5.【答案】A。
解析:谱例给出的是d小调的旋律,第二小节为I级主和弦的五音。
6.【答案】C。
解析:谱例中给出的歌曲是施光南先生作曲,关牧村演唱的女中音独唱曲《打起手鼓唱起歌》。
7.【答案】B。
解析:图中的乐器是蟒筒,是宗教仪式上的吹奏乐器,藏语叫热阿冻。
形制有大有小,长的3米余,短的1米余。
由三节组成,从上至下由小到大,下端有一喇叭口。
顶部吹口,形如拉管号嘴管身有木制或铜制,多处装饰环圈。
无音孔,能发基音,8度音,5度音。
音量洪大,闷浊、低沉。
8.【答案】B。
解析:工尺谱,一般用合、四、一、上、尺、工、凡、六、五、乙等字样作为表示音高(同时也是唱名)的基本符号,可相肖于sol、la、si、do、re、mi、fa(或升Fa)、sol、la、si。
9.【答案】D。
解析:《海韵》是由语言学家、音乐学家赵元任于1927年以诗人徐志摩诗集《翡冷翠的一夜》第二集的同名长诗所作的大型合唱曲。
2017上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音乐(高中)》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字母按要求涂黑。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下面谱例中的音乐形象是蹦蹦跳跳的袋鼠,适合此段音乐的术语是3.一首歌曲由“起承转合”四个乐句构成,下列哪一个选项符合其中“转”的功能?5.下列谱例中的旋律发展手法是()6.下列剧目与剧情发生的地点对应正确的是()7.下列谱例出一首民歌,它的载体是()8.下列传统乐种中属于丝竹乐的是()9.下列图片显示的是哪一戏曲剧目的场景()11.下列哪一首作品是聂耳根据民间乐曲《倒八板》改编的民族器乐合奏曲()12.下列谱例出自于吴祖强根据华彦钧名作改编的同名弦乐合奏曲,其曲名是()13.西周时间,在祭祀天地,神灵,祖先等典礼仪式中,提供使用的音乐是()15.下列表述正确的是()17.与亨德尔《弥塞亚》体裁相同的作品是()22.参照下面人声音域表,判断合唱例谱声部Ⅲ是()23.在高中音乐鉴赏课《走进非洲》,老师组织学生分小组备课并当“小老师”上课,各小组从学科知识,语言表达,教学方式等方面相互打分,这种评价方式是()25.某老师请同学按下列谱例中的唱名演唱小调音阶,这位老师运用哪一音乐教育家的教法()28.老师在广播操时间组织全校学生,跳校园集体舞,下列曲目中适合做背景音乐的是()29.最早系统的论述古代儒家礼乐的思想名著是()二、音乐编创题(本大题1题,共10分)31.旋律写作要求:(1)、下列谱例中乐局作为第一乐句,运用同头换尾的手法创作第二句,构成第一乐段。
(3分)(2)、写作由两个乐句构成的第二乐段,与第一乐段构成再现单二部曲式。
(7分)三、音乐作品分析题(本大题1小题,15分)32.分析下面的谱例。
要求:(1)写出调式调性。
(3分)(2)画出曲式结构图式。
(6分)(3)写出曲式的整体结构名称。
教师资格认定考试初级中学音乐真题2017年上半年一、单项选择题1. 下图是舒伯特《鳟鱼五重奏》的演出照,图中的哪一件乐器不属于钢琴五重奏的常规编制?______A.小提琴B.中提琴C.大提琴D.低音提琴正确答案:D[解析] 钢琴五重奏是一架钢琴和四件其他乐器组成的室内乐重奏形式,这四种其他乐器通常为第一、第二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
图右侧为低音提琴,不属于钢琴五重奏的常规编制。
2. 下面谱例出自里姆斯基一科萨科夫的《舍赫拉查达》,其中两乐句之间的关系是______。
A.模进C.变奏D.重复正确答案:A[解析] 通过分析谱例可知,该谱例旋律的第二行是对第一行的上行五度模进。
模进是将歌曲的主题旋律或其他乐句的旋律再或它们的乐节、乐汇等做重复出现,每一次的高度都不相同。
B项模仿指的是相同的旋律(或具有主题意义的旋律声部)在不同声部中先后出现(完成相同旋律或加以变化),或再依次出现音乐材料的不同部分,便形成了前后呼应、层次分明的模仿关系;C项变奏是指在原旋律的基础上加上一些修饰或者围绕原旋律做一些变形,使乐曲具有更丰富的表现形式;D项重复是指把某一音乐材料(原型)原封不动地反复一次或多次。
3. 下面谱例表现的是布谷鸟欢快地飞过山林农田时的情景,适合此段音乐的速度标记是______。
A.AdagioB.LentorgoD.Allegro正确答案:D[解析] A项为柔板,每分钟56拍,速度较慢;B项为慢板,每分钟52拍,比柔板还要慢;C项为广板,每分钟46拍,速度最慢;D项为快板,每分钟132拍,速度比较欢快。
布谷鸟欢快地飞过山林农田的情景与快板节奏更符合。
4. 《阳关三叠》是我国古代的一首琴歌,其中“三叠”的意思是______。
A.有三段歌词B.有三件乐器C.有三个乐章D.变化重复三次正确答案:D[解析] 琴曲《阳关三叠》产生于唐代,是根据诗人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创作而成的。
三叠指一个曲调变化反复叠唱三次。
一、【单项选择题】【1】一次,刘德华在日本开演唱会,但他拒绝用日语和粤语演唱,他说:"虽然音乐是无国界的,但是音乐家是有国界的。
"随后,他演唱的曲目是(《中国人》)【2】贝多芬在完全耳聋的情况下,创作了第九交响曲"合唱",他将(德国)诗人(席勒)的诗谱写进作品,创造了交响音乐和合唱相结合的经典范例,也体现了贝多芬" 自由、平等、博爱"的思想追求。
【3】京剧的表演形式:唱、念、做、打。
【4】《故乡的亲人》是(美国)的歌曲。
【5】我国人民音乐家冼星海于1939年创作的《黄河大合唱》,以黄河两岸的人民英勇斗争为题材,歌颂了伟大祖国和勤劳勇敢的人民,塑造了中华民族巨人般的形象,下列哪些是《黄河大合唱》中的歌曲。
(246 )(1)《祖国颂》(2)《黄水谣》(3)《松花江上》(4)《保卫黄河》(5)《铁蹄下的歌女》(6)《黄河怨》【6】京剧的四大名旦是(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和荀慧生。
【7】下列不属于弹拨乐器的是(笙)【8】《蓝色多瑙河》的作者是(约翰·施特劳斯)。
【9】音乐史上被称为"钢琴诗人"的作曲家是(肖邦),他的国籍是(波兰)。
【10】(巴赫)是巴洛克音乐时期的代表人物之一。
【11】中国民歌中的小调是指(地方小曲)。
【12】音乐术语中"Mezzoforte"表示(中强)。
【13】进行曲的节拍特点为(强弱)。
【14】音乐进行的快慢称为(速度)【15】流行于陕北等地的"信天游"属于民歌中的(山歌)类。
【16】俄国亚历山大三世血腥统治的黑暗时代,悲观主义的思想、情绪强烈地影响着俄国的知识分子,柴可夫斯基的(《第六(悲怆)交响曲》)作品是受其影响的。
【17】根据下列描述,他是哪位音乐家?(贝多芬)(1)他是集古典之大成,开浪漫之先河的音乐家。
(2)他的作品具有平等、博爱、自由的思想。
2016年北京市东城区普通高中夏季会考音乐试卷第一部分:必修《音乐鉴赏》模块试题 一、听辨题(本大题共32小题,每小题2分,共64分) (一)单段听辨 听第一段音响 1.曲作者及作品名称:( ) A.柴可夫斯基《第六(悲怆)交响曲》 B. 贝多芬《#c 小调(月光)奏鸣曲》 C.勋伯格《五首管弦乐曲》 D. 吴祖强等《草原放牧》 2. 和声织体形态(或称“伴奏音型”)是:( )3. 演奏类型为:( )A.琵琶协奏B.弦乐四重奏C. 钢琴独奏D. 管弦乐合奏听第二段音响4. 所属地区及唱法: ( )A. 亚洲呼麦B. 非洲原生态C. 欧洲约德尔D.欧亚唱法5. 演唱特点:( )A. 多声部直声重唱B.一个人同时独唱高、低两个声部C. 真假声迅速交替的独唱D. 一个人同时独唱高、低两个声部6.曲作者为:()A.清唱剧之父---亨德尔B.捷克的“格林卡”---斯美塔那C. 音乐神童---莫扎特D.艺术歌曲之王——舒伯特7.钢琴伴奏的音型及其所描绘的形象是:()A.三连音、父亲的担忧B. 三连音、马的疾驰C.五连音、魔王的魅惑D. 五连音、儿子的惊恐8. 演唱者的人声类别为:()A.女高音B.女中音C.男高音D. 男中音听第四段音响9. 同学们演唱的主旋律中最为典型的节奏型为: ()10.伴奏乐器为:()11. 这一乐器属于世界乐器分类法中的: ()A.弦鸣乐器 B.膜鸣乐器 C.气鸣乐器 D.体鸣乐器听第五段音响12.所属歌剧及唱段名称为:()A.《洪湖赤卫队》 B.《白毛女》唱段“北风吹”C.《江姐》D.《小二黑结婚》13.符合这一主题的旋律线为:()14.此唱段的演唱方法属于:()A.原生态唱法B. 民族唱法C. 美声唱法D.流行唱法15.所属念白和行当为:()A.韵白、生 B.韵白、旦 C. 韵白、净 D. 京白、丑16.演唱者及唱段名称为:()A. 裘盛戎《驸马不必巧言讲》B. 马连良《我正在城楼观山景》C.梅兰芳《看大王在帐中和衣睡稳》 D. 程砚秋《苏三离了洪洞县》17.下列刚刚离开我们的艺术家中,属于录音中所体现的戏曲流派传承人的是:()A.周小燕 B.梅葆玖 C.闫肃 D. 李世济听第七段音响18.作品所属地区和名称:()A. 山东《沂蒙山小调》B.山西《刨洋芋》C. 湖北《幸福歌》D.陕西《脚夫调》19. 这首歌曲是在()的旋律基础上变换歌词而构成。
2017年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音乐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高级中学)参考答案及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答案】B。
解析:该谱例运用了螺蛳结顶的旋律发展手法。
螺蛳结顶是将原有的乐句逐步紧缩,直至最后形成简洁的顶端。
谱例中的旋律发展符合这一特征,是减缩发展手法的运用。
2.【答案】C。
解析:京剧快板的节拍特点是有板无眼,用1/4拍来记谱,因此正确答案为C。
3.【答案】A。
解析:“Rondo”有回旋曲和回旋曲式的意思,但作为交响曲下属的某个乐章,出现“Rondo”一词时,则表明该乐章的曲式结构为回旋曲式。
奏鸣曲为古典音乐的一种器乐体裁,奏鸣曲式为一种曲式结构,一般包括呈示部、展开部和再现部三个部分。
4.【答案】A。
解析:谱例第二行与第一的不同在于保持了核心旋律框架的同时,填充了一些旋律过渡音,使旋律更为流畅、丰富,这是变奏的旋律发展手法的特征。
B选项,扩大是使旋律中相邻两音的时值间距按照一定的规律拉大;C选项,减缩是将原有的乐句逐步紧缩,直至最后形成简洁的顶端;D选项,模进是指将旋律的某个片段作为原型,移到不同音高上进行重复。
5.【答案】A。
解析:起承转合是民族音乐中常见的曲式结构,所谓“起”即最初的呈示;“承”是继续,常有重复强调的含义;“转”即变化对比;“合”是总结,常体现为再现。
音乐是发展变化的,“合”也较多表现为变化再现。
B选项,对比在“起承转合”中体现为“转”;C选项,模进是指将旋律的某个片段作为原型,移到不同音高上进行重复;D选项,倒影是模仿写作中的创作手法,是指当应句模仿起句时,以起句的倒影来写作,即应句模仿起句时,其旋律以某音为轴加以倒置,形成旋律方向上的变化。
6.【答案】B。
解析:通过演唱分析得出这条旋律出自《草原小姐妹》。
《草原小姐妹》是当代作曲家吴祖强、王燕樵、刘德海共同创作的一首琵琶协奏曲。
A选项,《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是美丽其格创作的独唱歌曲;C选项,《森吉德玛》是贺绿汀创作的管弦乐曲;D选项,《辽阔的草原》是蒙古族长调歌曲。
教师资格认定考试高级中学音乐真题2017年下半年一、单项选择题1. 下面谱例出自《金蛇狂舞》,其旋律发展手法是______A.扩大B.减缩C.模仿D.模进正确答案:B[解析] 《金蛇狂舞》运用了螺蛳结顶的旋律发展手法。
所谓螺蛳结顶是指将原有的乐句逐步紧缩,直至最后形成简洁的顶端。
故答案为B。
2. 京剧快板的节拍特点是______A.一板一眼B.一板三眼C.有板无眼D.无板无眼正确答案:C[解析] 快板相当于拍,为有板无眼。
故答案为C。
3. 某一部交响曲第四乐章的开始处标有术语“Rondo”,其含义是______A.这首乐曲的结构一定是回旋曲式B.这首乐曲的结构一定是奏鸣曲式C.这首乐曲的体裁一定是奏鸣曲式D.这首乐曲的体裁一定是回旋曲式正确答案:A[解析] Rondo的含义是回旋曲,标在某一部交响曲第四乐章的开始处,表示这个乐章的结构为回旋曲式。
故答案为A。
4. 下面谱例中的旋律发展手法是______A.变奏B.扩大C.减缩D.模进正确答案:A[解析] 选项A,变奏是指在保持主题和结构相似的前提下,把旋律、节奏等方面加以变化的手法,与题干相符。
选项B,扩大是指当应句模仿起句时,每个音的时值按一倍或两倍的比例加以伸长,形成旋律句法长度上的变化,与题干不符。
选项C,减缩是指当应句模仿起句时,其节奏按比例加以缩短,形成旋律句法长度上的变化,与题干不符。
选项D,模进是将乐曲的主题旋律或其他乐句的旋律再或它们的乐节、乐汇等作重复出现,每一次的高度都不相同,与题干不符。
故答案为A。
5. 一首歌曲由“起承转合”四个乐句构成,下列哪一个选项符合其中“合”的功能______A.变化再现B.对比C.模进展开D.倒影正确答案:A[解析] 所谓“起”即最初的呈示;“承”是继续,常有重复强调的含义;“转”即变化对比;“合”是总结,常体现为再现。
故答案为A。
6. 下面谱例出自哪部音乐作品______A.《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B.《草原小姐妹》C.《森吉德玛》D.《辽阔的草原》正确答案:B[解析] 谱例出自吴祖强等人创作的《草原小姐妹》。
音乐部分(满分15分)每题所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的字母代号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第一部分:听音乐做答题(共12题,每题1分,共12分)1.该音乐片段属于A.江西民歌 B.湖北民歌 C.青海民歌 D.安徽民歌2.以下对该音乐片段的解释,错误的是A.流行于山东省的一种说唱艺术,语言节奏性强,风趣幽默B.流行于四川省的一种说唱艺术,曲调属于“鲜花调”C.伴奏乐器有琵琶、高胡、二胡与中胡D.唱腔运用了其特有的“哈哈腔”,节奏明快、旋律突出、地域风格浓郁3.该音乐片段选自歌剧,演唱形式是A.《洪湖水,浪打浪》齐唱 B.《白毛女》独唱C.《洪湖赤卫队》二重唱 D.《洪湖赤卫队》齐唱4.该音乐片段刻画的人物角色是,行当是______ A.杨贵妃旦行 B.诸葛亮生行C.杨子荣生行 D.胡传魁净行5.下列不属于该音乐片段所使用的演奏乐器是A.定音鼓 B.单簧管 C.镲 D.小军鼓6.该音乐片段所表达的情绪是A.不安 B.鼓舞人心 C.欢快 D.热烈7.该音乐片段的剧种属于A.豫剧 B.京剧 C.昆曲 D.黄梅戏8.该音乐片段中与歌词“紫罗兰微笑地耳语,仰望着明亮的星”相对应的旋律是9.该音乐片段的创作原型来自于A.美国民歌《老黑奴》 B.加拿大民歌《红河谷》C.英国民歌《绿袖子》 D.南非民歌《当太阳降落》10.该音乐片断的演奏形式是A.大提琴独奏 B.弦乐四重奏 C.民乐合奏 D.管弦乐合奏11.该音乐片段的曲作者被誉为A.钢琴诗人 B.西部歌王 C.钢琴之王 D.音乐神童12.该拼接的两段主题音乐对比后,对其解释正确的是A.主奏乐器不同,前段为小提琴,后段为马头琴B.不属于同一部作品,前段的曲作家是陈钢,后段的曲作家是蒙蒂C.取自同一首乐曲,两段在节拍、调号、速度、音乐情绪等方面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D.前段热烈奔放,充满跳跃性;后段速度缓慢、情绪深沉而忧伤,带有歌唱性第二部分:其它类型题(共3题,每题1分,共3分)13.下列旋律中的三个力度记号依次表示A.中弱、渐强、中强 B.弱、渐弱、强C.很弱、渐弱、中强 D.中弱、渐强、很强14.下列旋律中与拍号不对应的是15.下列说法正确的①此音符前面的装饰音和上面的音乐记号分别是倚音和延长记号②此为小调式音阶③中国民族五声调式中的五个音是:1 2 3 4 6这五个音在古代分别被称为宫、商、角徵、羽④该反复记号的实际唱(奏)顺序为⑤该旋律的切分节奏是×וA.①②③ B.②④⑤ C.①③④ D.①④⑤。
益阳市普通初中毕业学业考试艺术、体育试卷音 乐一、 填空题。
(听音乐,写出歌曲名称,每小题1分,共5分)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_________________4、 _________________5、 _________________二、 选择题。
(聆听音乐片段,将正确答案填在横线上。
每小题1分,共10分)1、该乐曲的作者是( )A 、门德尔松B 、普契尼C 、巴赫 2、歌曲的演唱形式是( )A 、男声独唱B 、混声四部合唱C 、童声合唱 3、该歌曲属于哪个地区的民歌( )A 、陕北B 、陕西C 、江西 4、该歌曲的曲名是( )A 、《保卫黄河》B 、《黄河船夫曲》C 、《游击队歌》 5、该歌曲的作者是( )A 、聂耳B 、洗星海C 、王梓 6、该乐曲的名称是( )A 、《十面埋伏》B 、《春节序曲》C 、《百鸟朝凤》 7、该乐曲是( )独奏曲A 、笛子B 、琵琶C 、二胡 8、该乐曲的作者是( )A 、刘铁山B 、刘天华C 、华彦钧9、该乐曲的名称是( )A 、《G 弦上的咏叹调》B 、《如歌的行板》C 、《匈牙利狂想曲第二号》 10、作者的国籍是( )A 、加拿大B 、奥地利C 、德国三、听音乐排序。
(聆听音乐,按播放顺序将下列戏曲曲种的序号填写在横线上上。
5分)1、__2、__3、__4、__5、 __ ①豫剧 ②评剧 ③京剧 ④越剧 ⑤黄梅戏三、 连线题。
(聆听音乐,将音乐作品与对应的演奏形式和作曲家用线连接起来。
每小题1分,共5分)1、《春节序曲》 小提琴独奏 比才2、《卡门序曲》 弦乐四重奏 门德尔松3、《匈牙利狂想曲第二号》 管弦乐合奏 巴赫4、《如歌的行板》 管弦乐曲 李焕之5、《G 弦上的咏叹调》 钢琴独奏 李斯特学校: 姓名: 座位号:附件:考试音乐.zip初中音乐中考答题卡.pdf“双击可打开文件”参考答案:一、1、《回忆》2、《让世界充满爱》3、《红河谷》4、《凤阳花鼓》5、《十面埋伏》二、B/B/B/C/C/C/A/B/B/C三、③①②④⑤四、《春节序曲》—管弦乐合奏—李焕之《卡门序曲》—管弦乐曲—比才《匈牙利狂想曲第二号》—钢琴独奏—李斯特《如歌的行板》—弦乐四重奏—柴可夫斯基《G弦上的咏叹调》—小提琴独奏—巴赫。
2017年下半年全国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音乐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初级中学)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答案】C。
解析:首先从题干可以得出这道题主要考查我们对于基本乐理中常用记号与装饰音的使用。
其次用数字8写在音符的上面或下面,表示移高或移低八度。
用记号8-----记在五线谱的上面表示虚线范围内的音移高八度。
用记号8-------记在五线谱下面表示移低八度。
2.【答案】B。
解析:首先从题干中我们可以看出这道题主要考查对于基本音乐术语的认识,其次我们了解到A选项ragtime为散板;B选项Andante为行板;cresc.为渐强;Grave为庄板,最后经分析得出正确答案为B。
3.【答案】A。
解析:首先从题干中得出题眼为#3与4之间的关系,其次:3到4之间为半音关系,#为升半音,所以#3=4,故,#3与4之间为等音关系,最后经分析得出正确答案为A。
4.【答案】C。
解析:首先从题干中可以看出这道题主要考查的是我们对于曲式结构中带再现单二部曲式的了解,其次要清楚带再现单二部曲式的概念。
带再现的单二部曲式的B乐段的最后一个乐句一定要再现A乐段当中的任意一个乐句。
最后经分析得出C正确。
5.【答案】C。
解析:首先从题干中得出这道题主要考查的是我们对于和声连接法与旋律连接法的作用。
其次了解和声连接法,指两个和弦连接时,将和弦中的共同音保持在相同的声部内,没有共同音的和弦不能使用和声连接法。
这里的关键词为“共同音”。
我们可以看下A选项,以C大调为例,SⅡ56(462)与D2(4572)的共同音为“2”,故可以使用和声连接法;B选项TSⅥ(613)与S(246)的共同音为“6”,故也可以使用和声连接法;C选项T(135)与SⅡ(246)这两个和弦之间我们可以很清楚的看到没有共同音,故不可以使用和声连接法,只可以使用旋律连接法;D选项DⅦ7(7246)与D34(2457)之间的共同音为“2”与“4”,故可以使用和声连接法。
2017年德兴一中音乐鉴赏会考试卷
姓名:班级: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
(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
共30分。
)
1、由一件或数件独奏乐器和乐队协同演奏,既有对比又有相互交融的作品是()
A.回旋曲
B.协奏曲
C.交响曲
D.独奏曲
2、下列乐器中属于中国乐器的是()
A.长笛
B.单簧管
C. 古筝
D.小号
3、《摇篮曲》演唱时的力度为()
A.弱
B.强
C.中强
D.极强
4、歌曲热情地歌颂了长江的雄浑、壮丽,表达了炎黄子孙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它是电视剧《话说长江》的主题音乐,这首歌曲是( )
A.《长江之歌》
B.《黄河颂》
C.《松花江上》
D.《祖国颂》
5、圆舞曲之王约翰·施特劳斯的代表作是()
A.《英雄》B.《跳蚤之歌》C.《蓝色多瑙河》 D.《茶花女》
6、作曲家()是巴洛克晚期的代表人物,他的去世标志着巴洛克音乐时期的终结。
A.贝多芬
B.巴赫
C.莫扎特
D.肖邦
7、伯牙鼓琴遇知音是演奏乐曲()而和子期成为知音的。
A.《阳关三叠》B.《梅花三弄》C.《阳春白雪》D.《流水》
8、歌曲()选自电影《大路》的插曲。
由聂耳作曲,孙师毅作词,是中国最早的工人歌曲。
A.《革命军》
B.《卖报歌》
C.《卖布谣》
D.《开路先锋》
9、蒙古族民歌按照体裁分类,可以分为长调和()两类。
A.民歌
B.短调
C.大调
D.小调
10、歌曲()把海外游子眷念祖国的无限深情抒发得淋漓尽致。
歌手平安的完美演唱让这首老歌再次焕发出了新的魅力。
A.《祖国颂》 B.《今天是你的生日》 C.《春天的故事》 D.《我爱你中国》
11、学堂乐歌是清末民初时期的学校歌曲,当时的新学校称做(),以李叔同、沈心工为代表的一批有识人事,在学堂中开设―乐歌课以此得名。
A.课堂B.书堂 C. 学堂D.歌堂
12、巧妙运用了小提琴与大提琴音色的不同,成功的用音乐扮演了梁山伯与祝英台的角色,其中小提琴扮演的是祝英台的角色,这部作品是()
A《梁山伯与祝英台》 B.《欢乐颂》 C.《步步高》 D.《鸟儿在歌唱》
13、《命运交响曲》的作者是()
A、莫扎特
B、海顿
C、贝多芬
D、舒伯特
14、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歌全名是()
A、《东方红》
B、《红太阳照边疆》
C、《五星红旗》
D、《义勇军进行曲》
15、《春节序曲》十分生动地表现了我国人民在传统节日中敲锣打鼓、载歌载舞、喜气洋洋的场面。
这首乐曲的演奏情绪是()
A.优美、稍慢
B.庄严、缓慢
C.热烈、欢腾
D.抒情、写意
二、请写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歌词。
(10分)
三、简答题。
请听音乐《森林狂想曲》,你在这段音乐里听到了哪些声音?这首歌曲的主奏乐器有哪些?这段音乐描述了怎样的场景?音乐的情绪是怎么样的?说说你的感受。
(2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