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秋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58.50 KB
- 文档页数:4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期末质量检测试卷(含答案)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一、(本大题共11小题,3、4、5、6、11小题各3分,其它小题各2分,共27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灼热(zhuó)狭隘(yì)殉职(xùn)拈轻怕重(niān)B.庇护(bì)突兀(wù)蜷伏(juǎn)畏罪潜逃(qián)C.坍塌(tān)嗔怪(chēn)怂恿(yǒnɡ)大相径庭(jìnɡ)D.附和(hé)恍惚(huǎnɡ)热忱(chén)参差不齐(cī)2.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A.炫耀原委怪惮不经刨根问底B.辨别爱慕不可救药迫不及待C.安详惩戒兴高彩烈神采奕奕D.冤枉禁锢杞人忧天害人听闻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餐桌礼仪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载着____劳动、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
吃饭看起来是一个小细节,却体现一个人的______和素质。
不插队,方便你我他。
不论是在食堂还是在饭店,遇到就餐人多时都不应当插队,自觉排队,体现着文明就餐的_________。
A.尊重修养风范B.尊敬教养风韵C.尊敬修养风韵D.尊重教养风范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方框内的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发表于1934年的£雷雨£是剧作家曹禺的处女作和成名作,也是中国现代话剧的奠基作之一。
4月6日,该剧再登首都剧场的舞台。
“今年的演出,我们更加强调演员的‘心像’,要从内心上去接近人物。
”导演说£“传承这部戏的风格和韵味£要靠台词去体现。
演员得用剧中人物的方式去说话。
”A.《》:、B.“”:,C.“”,、D.《》,,5.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诫子书》中的“书”是书信的意思,此文一般被认为是诸葛亮写给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信。
部编版语文上学期七年级学业水平测试试卷C15一、语文知识积累(1~5题,每题2 分,第6题8 分,共18 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嘹亮化装憔悴翻来覆去B.干涩分歧烘托浑为一谈C.倾诉蓑衣朗润花枝招展D.娇媚诱惑悠远害人听闻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初春,乍暖还寒。
我身着冬装,漫步在广阔的田野,仍觉得不寒而栗....。
B.2019 游泳世锦赛中,我国体育一哥孙杨再次霸气夺得金牌,真是大快人心....。
C.近年来,我市因地制宜....,努力打造"一路一景",城市色彩愈加丰富。
D.对于是否参加课外兴趣班,家长和孩子的意见大同小异....,无法达成共识。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全校学生开展"献爱心",大家纷纷把书籍捐给了福利院的儿童。
B.他那锐利的眼睛投向了人群,喧闹的会场顿时安静下来。
C.认真经过学习语文,我提高了作文水平。
D.通过这次远足登山活动,我们班同学间的团结互助意识增强了。
5.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朱自清,字佩弦,散文家、诗人、学者。
著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你我》等B.古人称谓有尊称和谦称的区别,如"家父""令尊""贤弟"是敬辞,"赐教""小弟""寒舍"是谦辞。
C.《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它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四书"。
D.《皇帝的新装》作者是丹麦童话作家安徒生,代表作有童话《卖火柴的小女孩》《海的女儿》《丑小鸭》等。
6.根据提示填空。
(1~4题,每题1分,5~6题,每题2分,共8分。
凡出现加字、漏字、错别字中的任何一种情况,该空不得分)(1)夜发清溪向三峡,_ (李白《峨眉山月歌》)(2)崔九堂前几度闻。
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七年级语文期末测试题题亲爱的同学们:考试中只要细心认真地阅读、深入地思考,一切都会在你的掌握之中。
一张语文试卷展示的是你的语文素养,所以还要特别注意:字迹美观、卷面整洁、文笔优美,别忘..............了,做题前深呼吸,然后对自己说一声:我能行。
一、积累与运用。
(21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A.酝酿(niàng)黄晕(yùn)分歧(qǐ)着落(zhuó)....B.看护(kān)水藻(zǎo)贮蓄(chǔ)澄清(chéng)....C.唱和(hè)憔悴(qiáo cuì)匿(nì笑确凿(záo ).....D.踉跄(liàng qiàng)一霎时(chà)收敛(liǎn)搓(cuō)捻.....2、请选出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2分).....A.判逆花团锦簇恍然大悟人声鼎沸B.哄托洗耳恭听蛛丝马迹众目睽睽C.祷告鸦雀无声煞有解事截然不同D.俯视废寝忘食混为一谈油然而生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2分)......A.面对越来越高的求职门槛,许多大学生叹为观止。
....B.山东籍作家莫言先生在文学创作上精心钻研,持之以恒,于2012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
C.他成为“学习标兵”后,表现更加积极,几乎每节课都肆无忌惮地举手发....言。
D.汪老师的课讲得惟妙惟肖,赢得了全班同学的热烈掌声。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我们在生活中要有改正错误、认识错误的勇气。
B.有没有良好的班风和学风,是衡量一个优秀班级体的标准之一。
C.随着科学日新月异的发展,电脑已成为人们不可缺少的工具。
D.很多人在长期使用新的输入方法后,出现了提笔忘字和书写不够规范。
5、下列语句中标点使用正确的是()(2分)......A.2013年“青歌赛”上,歌手王晰凭借其出色的嗓音一举夺得流行组唱法冠军,被著名歌唱家韦唯誉为“低音王子”。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期末语文试卷1.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2.考生必须将自己的学校、班级、考试号、姓名按要求填在密封线的空格内。
3.所有答案都必须做在答题卷标定的位置上,务必注意试题序号和答题序号相对应一、积累与运用(30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项是()(2分)蹒跚(p d n)A、应和(h P)坍塌(d d n)嗔怪(di d n)B、攲斜(q l)哺乳(b U)荫蔽(y i n)抟土(tu a n)C、莅临(l i)庇护(p i)怂恿(s o ng)称职(ch e ng)D、秕谷(b i)褴褛(l&u)惩戒(ch e ng)感喟(w P i)2、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A翻来复去大相径庭提心掉胆争先恐B 、煞有介事人声顶沸怪诞不经喜出忘外C 、精益求精犹豫不决迫不急待兴高彩烈D拈轻怕重见异思迁刨根问底众目睽睽3.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2分)A.小张今天下午居然收到了哥哥寄给他的足球票,真叫他喜出望外。
B.在大家的眼里,他已经是一个不可救药的人了。
C.他俩师从一人,所以两幅画的风格大相径庭。
D.每个人都可以在这组美不胜收的收藏中找到适合自己风格的照片。
4.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2分)A.很少有行路人,除了我当前的两个:一个挟着蓝花布的破棉袄,一个拿了席子跟扫帚。
B.“咳!”我吃惊地喊道。
“这是怎么回事?”C.“不识来年梦,如何只近山。
”一次无意中读到石涛这两句诗,久久未能去怀。
D.《风雨中忆萧红》写得跌宕起伏、情真意切,字字句句叩击着读者的心弦。
5.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 被誉为“最美司机”的吴斌,几十年如一日服务乘客,任劳任怨,在生命的最后时刻,顶着肋骨被撞断和肝脏破裂的剧痛,停稳汽车,保障了乘客的安全。
B. 她小心翼翼地撕开信封,将里面的紫色信笺拿出来,认真地读着每一个字。
C. 他俩表演的双簧真是太有趣了,连一向严肃的林老师都忍俊不禁地笑了起来。
吉林长春市九台区2017-2018学年度期末统考七年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版)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课程改革教学质量测试七年级语文试卷一、阅读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组是()A.溉汲(jí)缥缈(piāo)钦差(qīng)木刻(kè)B.狭隘(ài)恍惚(huǎng)蜷伏(quán)确凿(zuò)C.菜畦(qí)粗犷(guǎng)敧斜(qī)搓捻(niǎn)D.掺和(he)怂恿(sǒng)蹒跚(pán)倜傥(tǎng)【答案】C【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字音的掌握情况,这就要求学生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音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多音字。
做注音题,要熟悉汉语拼音规则,同时可根据形声字的声旁来推断它的读音。
A 项应为钦差(qīn);B项应为确凿(záo);D项应为掺和(huo)。
故选C。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误的一组是()A.杞人忧天骇人听闻披蓑带笠咄咄逼人B.力不遐供随声附和怪诞不惊畏罪潜逃C.居心叵测疲倦不堪惊慌失措美不胜收D.人迹罕至莫不关心神采奕奕呼朋引伴【答案】C【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字形的掌握情况,对汉字字形的正确书写能力。
这就要求学生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形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
辨析字形既要注意平时的积累,也要联系整个词语的意思。
A项应为“披蓑戴笠”;B项应为“力不暇供”;D项应为“漠不关心”。
故选C。
3.对下列句中词语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雨已经化了妆,它经常变成美丽的雪花,飘然莅临人间。
(莅临:来临)B.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
(憔悴:形容人瘦弱,面色不好。
)C.我也怅然地,愤恨地,在阻骂着夺去我们东西的人。
(怅然:因不如意而感到不痛快。
)D.济南的冬天是响睛的。
(响晴:响亮而晴朗)【答案】D【解析】这道题考查的是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意思,这种词语的意思是语境临时赋予的,具有特殊的表情达意的作用。
湖南邵阳县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期末统一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版)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期末统一质量检测语文试卷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答题。
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
可别恼。
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lǒng着一层薄烟。
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
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hōng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
在乡下,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地里还有工作的农民,披着蓑戴着笠。
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1)根据拼音写汉字。
lǒng(______)着hōng(______)托(2)给加点字注音。
黄晕(_______)披着蓑(_______)【答案】(1).笼(2).烘(3).yùn(4).suō【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字音、字形的掌握情况,对汉字字形的正确书写能力。
这就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音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多音字,这样才能轻松应对该种题型。
(1)注意“笼”不能写成“茏”,“烘”不能写成“哄”。
(2)注意“晕”是多音字:[yùn]太阳或月亮周围形成的光圈,如“日晕”;[yūn]昏迷,如“晕倒”。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A.许多科幻书对地球的前景都抱着一种悲观的态度,这并非杞人忧天,如果我们不注意保护环境,科幻书中所描绘的情景就会成为可怕的现实。
B.想不到昔日的“浪子”今天却成了英雄,这就不得不令人刮目相看。
C.任何不称职的或者愚蠢得不可救药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
D.桂林的山水,黄山的松,真是巧夺天工。
【答案】D【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学生对词语的积累与理解能力,平时要有一定的词语或成语的积累,做题时还要会根据句子的意思,理解词语或成语的意思。
选择题一般可用排除法选择出正确答案。
D.“巧夺天工”的意思是人工的精巧胜过天然,形容技艺十分巧妙。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期末考试试卷一、积累与运用。
(27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A.酝酿.(niàng)黄晕.(yùn)分歧.(qí)一哄而散(hōng)B.看.护(kān)水藻.(zǎo)贮.蓄(chǔ)澄.清事实(chéng)C.唱和.(hè)憔悴..(qiáo cuì)匿.(nì)笑证据确凿.(záo )D.踉跄..(liàng qiàng)一霎.时(chà)收敛.(liǎn)搓.捻(cuō)2、请选出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2分)A 朗润小心翼翼各得其所混为一谈B 瘫痪彩棱镜煞有解事油然而生C 点缀饥肠漉漉众目睽睽人迹罕至D 荫蔽挖墙角恍然大悟洗耳恭听3、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2分)①整整花了十年心血,左思终于完成了《三都赋》.②陆机听了不禁嘲笑左思自不师恩力,说即使费力写成,也一定毫无价值。
③西晋文学家左思受张衡《两京赋》的启发,决定撰写《三都赋》。
④左思用行动证明:成功来自于认益智目标,持之以恒。
⑤左思毫不气馁,他广泛查了解,大量是收集资料,然后专心致志,奋力写作,反复修改。
A.③②⑤①④B.④③⑤②①C.③①②⑤④D.②③⑤①④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通过社会实践活动,让我们接触了社会,开阔了视野。
B.在学习上,老师要求我们独立思考、互相合作、积极探究。
C.具有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是一个人事业成败的关键。
D.为防止不再发生类似的伤害事故,政教处采取了很多安全措施。
5、古诗文默写。
(8分)(1) 水何澹澹,。
(《观沧海》)(2),风正一帆悬。
(王湾《次北固山下》)(3)、唐太宗李世民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由此可以联想到《论语》十则中孔子的话:“,”。
(4)李商隐在《夜雨寄北》中想象与友人团聚,秉烛夜谈的句子是:“,”。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学情评估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21分)1.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第(1)—(4)题。
(8分)汉语谐音艺术的出现,除了跟汉语语音特点有关以外,还与汉族的民俗传统和文化传统有着密切的联系。
比如中国人春节喜欢挂葫芦,不仅因其藤长子多,象征多子多孙,还因为葫芦的谐音是“福禄”;年画中通常会画一只喜鹊__________(zhù)立于梅枝之上,谐音为“喜上眉梢”;过年时,小孩子不小心打碎了杯碗,大人,会说一句“碎(岁)碎(岁)平安”……这些都体现出:做事说话要多和好事好词关联,即使不同字,也要争取是谐音,希冀.能幸福成功、快乐平安。
又如,在中国文化里,有以虚为美、文贵曲折的传统,而谐音正好可以起到化直露为含蓄、避粗俗成__①__的效果。
明末清初的文学家金圣叹含冤被斩,临终时对他的儿子说“莲子心中苦,梨儿腹内酸”,闻者皆为之落泪,知其用“莲”表示“怜”,用“梨”表示“离”,在内______(liǎn)委婉地表达对儿子未来__②__命运的怜惜和对黑暗社会害其骨肉分离的愤慨.。
这正是谐音与文化传统紧密相关的佐证。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A.愤慨.(gài)希冀.(yì)B.愤慨.(kǎi)希冀.(jì)C.愤慨.(kǎi)希冀.(yì) D.愤慨.(gài)希冀.(jì)(2)依据文中括号里的注音填写汉字,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A.伫敛B.贮敛C.伫潋D.贮潋(3)根据语意,分别在横线①②处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A.①含蓄②惊慌失措B.①含蓄②孤苦伶仃C.①典雅②惊慌失措D.①典雅②孤苦伶仃(4)借助文段中学到的知识判断,以下表述中不包含谐音文化的一项是()(2分)A.三味书屋中挂着一幅画,画着一只很肥大的梅花鹿伏在古树下,暗指书中自有“福禄”。
B.中国人年夜饭一定要有鱼,预示“年年有余”;喜欢数字“8”,而尽力回避数字“4”。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含答案)(根据最新部编版七年级语文教材编写)(总分:100分时间:120分钟)一、积累与运用(20分)1.下列加点字的字音和字形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A.酝酿.(liànɡ) 窠.巢(kē) 惩.戒(chéng) 发髻.(jì)B.水藻.(zǎo) 看.护(kàn) 花苞.(bāo) 棱.镜(lén) C.静谧.(mì) 高邈.(miǎo) 莅.临(lì) 吝啬.(sè) D.珊.瑚(shuān) 风筝.(zhēng) 咄.咄(duō) 菜畦.(qí)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他上课经常早退,老师批评了好几回还是改不了,已经到了不可..救药..的地步。
B.他心思缜密,做事总是瞻前顾后....,从未出过纰漏。
C.这些伪劣药品造成的危害骇人听闻....,药品市场非整顿不可。
D.科学工作者们在会上高谈阔论....,提出了许多宝贵的建议。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2分)A.通过社会实践活动,让我们接触了社会,开阔了视野。
B.史铁生双腿瘫痪后,脾气开始变得暴怒无常,他的母亲十分担忧。
C.具有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是一个人事业成败的关键。
D.白求恩同志是加拿大共产党员,大约五十多岁了。
4.将下列句子依次填入文段中的空缺处,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2分)①一首删改在夜空里的歌谣②沙漠中的一泓清泉③一场洒落在久旱的土地上的甘霖④一片冬日的阳光爱心是,使饥寒交迫的人感到人间的温暖;爱心是,使濒临绝境的人重新看到生活的希望;爱心是,使孤苦无依的人获得心灵的慰藉;爱心是,使心灵枯萎的人感到情感的滋润。
A.①②③④B.④②①③C.④③②①D.④①②③5.名著阅读(4分)(1)在《朝花夕拾》中鲁迅先生塑造“无常”这个“鬼而人,理而情”的形象受到民众的喜爱主要原因是:()(2分)A.形象好看B.活泼诙谐C.能勾摄恶人魂魄 D.公正的裁判是在阴间(2)《西游记》中唐僧在枯松涧火云洞落难,徒弟 (填人物)最终请来观音菩萨降伏了红孩儿。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第一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C16亲爱的同学们,少年正是读书时,让我们打开试卷,开启美妙的阅读和写作之旅! 一、品诗歌,知意象(27分) 【落花】阅读短诗,回答1-2小题。
1.[字词过关]阅读短诗,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
(3分)(1)(zhuì) (2)(sǎ) (3)瞥 (① piē ② piě)2.[朗读设计]请根据知识卡片提示,完成诗歌最后一句的重音朗读设计。
(3分)生命也.是这般的一瞥..么? 也:递进关系由鸟儿飞去落红满地联想到①一瞥:② “一瞥”③ ,应该读重音【落叶】根据情境,回答3-4小题。
3.下列诗句中不符合右图主题的一项是(3分)A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B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C .石小埋初尽,枝长落未终。
知识卡片:重音是指朗读时,为适应传情达意的需要,对语句中的某些词或短语以重读的形式加以强调。
重音常常落在下列几种上:①并列关系处,②对比关系处,③转折关系处,④递进关系处,⑤强调意味处,⑥修辞手法运用处。
残花(zhuì)在繁枝上, 鸟儿飞去了 (sǎ)得落红满地生命也是这般的一瞥.么?D.霜景催危叶,今朝半树空。
4.假如你是小雨,你能发挥想象,模仿妈妈的诗句接上一句吗?(3分)傍晚,小雨和妈妈徜徉在“落叶缓扫”一条街,一阵秋风吹过,金黄的银杏叶在空中翩翩起舞,妈妈轻轻地吟诵道:“风,跌倒了,才有了美丽的落叶!”小雨:!【落雪】阅读古诗,回答5-6题《别诗》范云洛阳城东西,长作经时别。
昔去雪如花,今来花似雪。
5.行知中学七年级语文组开展了“我爱古诗”微视频拍摄脚本比赛,下面是小雨编写的《别诗》拍摄脚本,脚本中四处画线部分处理不合理的一处是(3分)6.请从下面有关表现手法的提示中任选一个角度,结合诗句探究诗人的情感。
(4分)提示:①寓情于景②对比③比喻7.按要求默写诗句。
(8分)【意象】通过前面对诗歌探访,小雨发现,“意象”是诗歌情感的载体。
新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含参考答案满分: 120分考试时间: 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35分)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贮蓄(zhù)称职(chèn)狡黠(xiá)陛下(bì)B. 匿笑(nì)迸溅(bèng)伶仃(lín)炫耀(xuàn)C. 援助(yuán)猝然(cù)尴尬(gǎ)嬉戏(xī)D. 吆喝(yāo)诀别(jüé)扒窃(pá)头衔(xián)2.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饥肠辘辘花团锦簇恍然大悟截然不同B. 人声顶沸煞有介事顷盆大雨若无其事C. 众目睽睽悔恨莫及浑为一谈人迹罕致D. 废寝忘食感概万分全神惯注疲倦不堪3.下列加点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 如果我们对身边的丑闻总是抱有一种安之若素的态度, 那么幼儿园虐童事件就不可能让我们真正痛心和思考。
B. 最近, 一些奇葩的名字引发广泛争议。
有人给孩子起名“王者荣耀”, 无独有偶, 济南一对夫妇给孩子起名“北雁云依”, 被拒绝落户。
C.电影《芳华》上映后, 许多参加过自卫反击战的老兵认为电影所反映的部队文工团生活以及一些战争场面都与真实的情况大相径庭。
D.世界那么大, 我们想出去走走。
可是去哪儿省钱又好玩?去哪儿舒适又安全?这些问题, 大家讨论了好久, 莫衷一是。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培训, 大家懂得了责任重于泰山的道理, 受益匪浅。
B. 为了杜绝不出安全隐患, 当地政府采取了很多有效的措施。
C.小勇说他被骗的原因是由于轻信骗子, 错输验证码造成的。
D.相关专家呼吁尽快建立防控校园欺凌的有效机制, 以便及早干预、发现和制止欺凌行为。
5.下列句子没有使用修辞的一项是( )A. 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
B.鸟儿将窠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 高兴起来了, 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 唱出宛转的曲子, 与轻风流水应和着。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期末考试试卷一、选择题1.回忆《朝花夕拾》的内容,下列人物不是出自这部散文集的是()A.长妈妈B.藤野先生C.闰土D.范爱农二、基础知识综合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读书可以消除烦恼郁闷,让心灵愉悦平和。
对我而言,读书可以挣脱现实的重重束缚,驱.散生活中的不愉快,宛如冬天在温暖的火炉前烤火,所有的牢骚、忧愁、愤怒都会像衣服上的湿气一样被烤得烟消云散。
读《诗经》,让心灵在纯真无邪的原野上奔滕;读《庄子》,任自己的灵魂尽情“逍遥游”;读清新隽永的散文,如mù春风饮清泉般畅快……可以说,读到了一本早就想读的书,就像遇见了一位仰慕已久的朋友。
2.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驱.散(_____)如mù(_____)春风3.文段中有错别字的词语是“________”,正确写法是“__________”。
4.“纯真无邪”中“邪”的意思是()A.不正当B.不正常C.中医指引起疾病的环境因素D.迷信的人指鬼神给予的灾祸5.此文段主要运用了_________和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
三、情景默写6.古诗文默写(1)_________,不亦说乎?《论语》)(2)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_________,_________。
(曹操《观沧海》)(3)王湾在《次北固山下)中蕴含了时序变迁、新旧交替的自然规律,给人乐观向上的力量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4)唐代刘禹锡《秋词》(其一)中一反过去文人悲秋的传统,赞颂秋天美好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四、课内阅读阅读下面的课内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诫子书诸葛亮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7.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2017年秋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本卷共四大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基础知识积累及运用(35分)1.下列词语加点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A.棱镜(léng)蜷曲(quán)酝酿(niàng)咄咄逼人(duō)B.确凿(záo)坍塌(dān)感喟(wèi)人声鼎沸(ding)C.憔悴(qiáo)看护(kàn)静谧(mì)头晕目眩(xuán)D.啜泣(chuò)嗔怪(chēn)绽开(dìng)煞有介事(shà)2.下列词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A.御骋一霎云霄莫不关心B.朗润宽敞遮蔽畏罪潜逃C.干躁粗旷抖擞赅人听闻D.湛篮爱慕气慨一年之季在于春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A.当尧舜治理国家的时候,百姓各得其所....,大家安居乐业。
B.听了好人李淑娥的事迹介绍,我对她的崇敬之情油然而生....地产生。
C.大家认为他提出的这条建议很有价值,都随声附和....表示赞成。
D.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获颁诺贝尔医学奖,真是骇人听闻....啊。
4.班主任在小涵的毕业纪念册上题了“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的勉励语,下面哪一句话的含意与这句勉励的话最为接近?()(3分)A.不要虚度光阴,因为生命是由时间构成的。
B.真正的强者,能够忍受孤独。
C.别以登上高峰为满足,一山更比一山高。
D.掌握知识和技能,才是学习最积极的态度。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3分)A.把这个问题不搞清楚,提高语文总分恐怕难以实现。
B.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练习,他的写作水平明显改进了个人学习成绩的好坏,取决于他平时的勤奋。
D.为了防止酒驾事件再发生,我县加大了巡查整治力度。
6.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上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据报道,古长城现状堪忧,不少地段的长城淹没在杂草、乱石之中,甚至被人为损坏。
国家文物局公布的数据显示,,超过七成保存状况较差。
A.即使距今年代最近的明长城,虽然有8%的墙体保存完好B.只有8%的墙体保存完好的明长城,是距今年代最近的长城C.即使距今年代最近的明长城,也只有8%的墙体保存完好D.明代长城虽然距今年代最近,但也只有8%的墙体保存完好7.仿照下面示例的形式,以“读书,是人生一笔获利丰厚的储蓄”为开头再写一句话,要求修辞手法与示例一样,句式相近,字数相同。
(4分)示例:读书,是人生一笔获利丰厚的储蓄。
这储蓄,是发现未知的钥匙,是追求真理的阶梯,是超越前人的基础,是参与竞争的实力。
读书,是人生一笔获利丰厚的储蓄。
8.阅读下段文字,回答文后问题。
(5分)行者笑道:“嫂嫂勿得悭吝,是必借我使使。
保得唐僧过山,就送还你。
我是个志诚有余的君子,不是那借物不还的小人。
”罗刹又骂道:“泼猢狲!好没道理,没分晓!夺子之仇,尚未报得;借扇之意,岂得如心!你不要走!吃我老娘一剑!这段文字出自《西游记》哪一个情节?孙悟空为什么称罗刹为“嫂嫂”?罗刹说的“夺子之仇”是指什么?9.综合性学习。
(8分)为激发同学们阅读经典的兴趣,你所在班级正在开展“与经典同行,与好书为伴”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
(1)请你为这次活动拟写一条宣传标语。
(1分)(2)关于阅读,有很多名言警句,请你写出一句。
(1分)(3)各小组要用对联的形式表达对此次活动的感悟,已经写出了上联,请你补写出下联。
(1分)上联:阅经典传承文化瑰宝下联(4)如果你来主持本次活动,你会采取哪些活动形式?(三种以上)(2分)(5)请你为本次活动写一段开场白。
(3分)二、古诗文默写与阅读(25分)(一)古诗文默(10分)10.古诗文默写(10分每空1分)(1),我言秋日胜春朝。
(刘禹锡《秋词》)(2)海日生残夜,。
(王湾《次北固山下》)(3),随风直到夜郎西。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4)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论语》)(5)《峨眉山月歌》中点明远游路线,抒发惜别之情的句子是(6)《夜雨寄北》中,诗人想象回家团聚,剪烛西窗、共话今宵的诗是,。
(7)岑参在《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中寄托自己对饱经战争忧患的人民的同情,对早日平定安史之乱的渴望的诗句是,。
(二)阅读文言文,回答11-14题。
(15分)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11.解释加点的词。
(4分)(1)俭以.养德()(2)非宁静无以致远..()(3)多不接世..()(4)险躁则不能治性..()12.翻译下列句子。
(4分)(1)年与时驰,意与日去。
(2)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13.下列朗读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
B.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C.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D.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14.本文作者写这封信的用意是什么?就哪几个方面进行了论述?从这几个方面又是怎样展开论述的?(4分)三、现代文阅读(40分)(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5~19题。
(20分)唠叨与沉默巩超①秋色渐黄,天气渐凉,母亲打理好乡下的事务,来城里与我们同住,帮着我们看护孩子。
恰逢孩子发烧拉肚子,全家上下求医问药,忙得不可开交。
母亲以一个“过来人”的身份频频指导我们,她那些积攒多年的经验显然已经和现在的医学理念背道而驰。
爱孙心切之下,反复的“指示”已经演变成了唠叨,加上孩子身体不适引发的哭闹,愈发加剧了意见的不合,家里的气氛一度紧张。
说心里话,我心里有些不快,纵然有“隔代亲”这样的古话,但话说多了,时间长了就容易引起听觉的疲劳②刚强的母亲一向是心直口快的,自我打小就听尽了母亲的各种“唠叨”:上学时要认真听讲,不懂就问:放学时要按时回家,不能玩水;住校时要节约花钱,不染恶习;走路时要遵守交规,不闯红灯……及至工作,隔一段时间,母亲又会打电话来嘱咐一通:开车时要聚精会神,别抢道;停车时要勤检勤修,别大意;夏天时开调别太低,冬天时进出车勤换衣……真的是岁岁朝朝年龄不同,朝朝岁岁话语相似。
转眼我已近不惑之年,母亲的“唠叨”还是一如既往地存在着。
不仅对我,我家的亲戚们也听过母亲的“唠叨”,家长里短,琐事规划,母亲都会积极给予“建设性意见”。
我有时劝母亲,是至亲也不能总是话锋太直啊。
母亲总说自家人的事,咱不操心还能指望别人?③母亲就这样唠唠叨叨了半辈子,父亲去世后,形单影只的母亲更是事无巨细地挂念我们,而与她自己有关的事却什么都不肯言讲。
我婚后由于收入微薄,为子求医,而致经济压力增大,母亲看在眼里,急在心上。
她一面嘱我凡事宽心注意身体,面背着我在四乡打零工。
每次打电话给她,总说自己很好,不用我挂念。
偶然次回家听邻家大妈说起,母亲天未亮就坐车到几十里外的村子给人疏果,套苹果袋,摘苹果晚上很晚回来,累得饭都懒得做,只是简单凑合几口。
有一次因为劳累不慎摔折了肋骨。
这么大的事情母亲却没告诉我们并嘱咐街坊不要通知我,以免耽误我们治病求子的疗程。
她自己在家里静养,直到痊愈都没有在我面前透露一句。
听了这些,我心疼又自责,母亲单身度日且多年体弱,如今又为了给我贴补家用而受伤,独自承受苦楚。
我暗恨自己能力有限,非但不能给母亲以富贵安逸,累她一同奔波,反而自觉凡事皆懂嫌她啰嗦。
原来母亲的“唠叨”全是为了别人,自己的为难悉数咽下,这样的沉默饱含了多少大爱啊④儿时玩伴儿的母亲去世了,看着他逢年过节时无依无靠,生活的苦乐无人分享,我突然觉得母亲的“唠叨”竟是世上最悦耳的声音,而我也是世上最幸福的人。
⑤天下父母皆爱其子,俗语说世上只有不孝的儿和女,没有不对的爹和娘,那些听够了父母“唠叨”的人,细细品味其中的慈爱之意,对父母多一些包容与理解吧为人父母后你们少不了也会以这样的方式向子女表达自己的爱。
母亲啊,真希望您的“唠叨”能陪伴我一辈子,不过您也不能只顾着“唠叨”子女的事,把您的酸甜苦辣“唠叨”给我听,我们一家人不需要沉默,唠唠叨叨地陪伴终老真的挺好。
(选自《齐鲁晚报》,有改动)15.通读全文,说说“母亲”为什么“唠叨”,又为什么“沉默”?由此可以看出,母亲”是一个怎样的人?(4分)16.本文第②段画横线的一句话末尾的省略号有什么作用?(4分)17.你是怎样理解本文第④段画横线的一句话中加点的“世上最悦耳的声音”和“世上最幸福的人”的?(4分)18.本文第③段成功地运用了对比手法。
请分析对比手法的作用。
(4分)19.你认同本文第⑤段中的俗语“世上只有不孝的儿和女,没有不对的爹和娘”吗?为什么?(4分)(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20~24题。
(20分)秋日私语①我喜欢秋天。
②当空气中夏的浮躁气息渐渐弥散,街上女人色彩艳丽的衣服变成驼黄色系时一我静静地等待着,等待着秋的来临。
秋和春不一样,她几乎是一下子就翩然而至的,让人们猝不及防地在棉麻的夏衣上罩上一层秋衫。
③秋的到来,或许就是一阵不期而来的凉风,甚至是地上一片微微泛黄的树叶。
④秋天的天空是可以直接从颜料管中撤出的钴蓝,抹在画布上,再添上几笔错落有致的芦苇,倒影的河水,就是自然的风景画。
晚秋是最适合画山水的时候,当华美的叶子差不多落尽,露出生命清晰的脉络,于是用枯笔稍稍勾勒出她的生长方向,秋意也随之在笔尖流淌。
⑤秋天还有一样很入画的东西—一菊花。
她开得蓬勃而大气,涌动着无穷的生命力,充满丰盈之美。
野菊花更别有一番风致,雪白的花瓣托着金黄色的花芯,簇簇迎风飘摇着。
山里人家会收好野菊花,焙干制成菊花茶。
于是就有了玻璃杯里上下漂浮的菊花茶,泡开的花瓣近乎透明,花香缓缓升腾起,萦绕着,布满了整个小屋。
这时抿一小口,再吐一口气,你会觉得连呼吸都染着菊花香了。
⑥秋天的声音是需要谛听的,它是一首温情的和弦。
乡间的音乐在旷远的田野上萦绕,蛙儿的鸣叫声此起彼伏,谷粒一颗颗饱满地坠落在土地上,泛起金色的涟漪。
秋风起来了,沙沙地在吟唱,温柔地拂过。
等到了秋雨敲打芭蕉的黄昏,点一盏橘黄的小灯,再摊上一叠素纸,与自己的灵魂对话,是秋日里难寻的浪漫。
⑦秋天里还可以剥蟹煮酒呢。
十月的螃蟹最鲜美。
煮上一锅刚从河里捉来的蟹,在细细斩好姜末,制成姜米醋,家人就围坐在一起,蘸醋吃蟹,日子过得舒缓而惬意。
灵巧的主妇还会做蟹黄汤包,蟹粉狮子头,蟹粉豆腐羹,让走出水乡的女儿都比别处的润泽许多。
⑧喜欢秋天的理由还有许多。
在云淡风清的日子里,我可以松松垮垮套上件粗线毛衣,感受着织物摩擦传给身体的温暖气息。
再背上微微泛白的牛仔挎包,行走在秋天的白桦林。
阳光像钢琴明亮的音色洒在林间裸露的大地上,用它中性的调子铺上和谐而又高贵的色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