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我和太阳做游戏

我和太阳做游戏

我和太阳做游戏
我和太阳做游戏

《我们和太阳做游戏》(第1课时)

“奇妙的光和影”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学生能感受春天阳光的温暖和户外活动的快乐,表现对大自然的喜爱与亲近,激发探究大自然的兴趣。

2.学生能通过观察、实验活动,养成爱观察、好提问的好习惯,使学生逐步有好奇心,爱问“为什么”的习惯。

3.学生能知道阳光与我们的生活有密切的关系,初步了解光与影的关系。

二、学情分析

从学生的心理特点与认知程度来看,对小学一年级的学生来说,太阳既熟悉又陌生。他们能从自己的生活经验出发感受到太阳与人类、自然界是有关系的,也知道影子的形成与太阳有关。但是太阳究竟对我们的生活、自然界有什么作用,影子与太阳,影子与我们自身有什么关系,影子有什么变化,他们并不太明白。

从学生的社会环境与生活基础来看,农村小学生处在一个信息相对比较封闭、教学资源比较薄弱的环境里,大部分的学生对这类涉及科学知识的自然现象的了解仅限于课本或家长的口述,他们对相关的知识了解还比较缺乏。

通过对学生的困惑和障碍分析,我们发现,由于缺乏影子形成、变化等这类自然科学知识了解,因此,学生对太阳的认识是浮于表面的,缺乏深入地认识和探究。这就需要我们在课堂上把握教学的深度和广度,尽量让学生更加全面深入地了解相关的知识。虽然他们对自然现象有探究的兴趣,但是对于探究的方法掌握不够。所以最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因此,本课针对以上的学情分析,确定的教学重点是感受春天阳光的温暖和户外活动的快乐,表现对大自然的亲近。通过实验活动,探究一些和阳光有关的自然现象。教学难点是培养学生乐于探究的意识和探究的能力。

针对学生实际,要想突破重难点,让学生有所感悟,教师以激发学生兴趣切入主题,通过师生交流,知道阳光与自然、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使学生产生对太阳、自然的喜爱。通过观看视频“踩影子”引出“影子”这一话题,引导学生讲述影子形成的原因。然后让“踩影子”游戏冠军介绍获胜秘诀和借助手电筒玩手影游戏,使学生知道影子是随着人的行动、姿势变化而变化的。通过学生课前观察记录,课上交流,使学生了解影子变化的规律。最后,教师通过光的解析实验使学生知道光的组成,从而突破难点。

三、教学重点与教学难点

1.教学重点:感受春天阳光的温暖和户外活动的快乐,表现对大自然的亲近;通过实验活动,探究一些和阳光有关的自然现象。

2.教学难点:初步了解光与影的关系,养成爱观察、好提问的好习惯,表现探究大自然的兴趣。

四、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制作教学课件。课前组织学生玩“踩影子”“做手影”的游戏。

2.学生准备:了解太阳在我们生活中有哪些作用,观察自己的影子在一天中的变化。

五、教学过程

活动一激趣导入

1.谈话:今天老师要给大家介绍一位朋友,你们猜一猜它是谁?

[出示图片:谜语]有位长寿老公公,天亮从东来出工,他把光明给世界,还把温暖洒人间。(谜底:太阳)

2.提问:春天来了,天气渐渐暖和了,老师和同学们在阳光下做游戏,还记得游戏叫什么名字吗?

[出示图片:学生踩影子、手影游戏]

3.追问:游戏好玩吗?怎么好玩呀?

4.小结:是啊,在温暖的阳光下,我们一起玩踩影子游戏,做手影游戏真是快乐极了!

活动二奇妙的光和影

(一)初步认知影子的形成

1.提问:同学们,在游戏时,你们观察过自己的影子吗?影子都在什么时候出现?

2.追问:为什么只有物体在光的下面,影子才会出现呢?

[出示图片:影子]

3.小结:光照在物体时,物体挡住了光,于是影子就出现了。我们站在阳光或灯光下时,我们的身体挡住了光,所以影子就出现了。

(二)初步认知影子变化的原因

1.谈话:课前,老师让大家观察自己的影子在一天中的变化,哪位同学愿意来汇报一下自己的观察结果?

2.交流:影子在一天中的变化。

3.提问:一天当中,影子什么时候长?什么时候短?

4.过渡:同学们说的对不对呢?我们一起看看录像是怎么说的吧。

[播放动画:不同时间影子的变化]

5.小结:在一天当中,早晨日出时影子特别长,随着时间的推移,影子将逐渐缩短,到了正中午影子最短,午后影子又由短慢慢变长,日落时影子又会像早晨一样很长很长。

6.提问:那么,是谁让我们的影子发生了变化?我们一起做个小实验研究一下吧。

7.实验:影子的变化。

[出示图片:实验要求]实验的要求是:把胶棒立在桌上,不要触摸胶棒,想办法,利用自己手中的手电筒,使胶棒的影子发生变化。

(1)活动:学生按要求进行实验。

(2)提问:胶棒的影子发生变化了吗?都发生哪些变化了?谁到前面来给大家做一做。

(3)讨论:刚才,胶棒的影子发生了变化,可我们并没有动胶棒,为什么胶棒的影子却发生变化呢?

(4)小结:当我们变换手电筒的位置时,胶棒的影子也跟着发生了变化。

8.提问:做完小实验,你能说说在一天当中为什么我们的影子会发生变化吗?

9.小结:原来,当太阳在空中位置发生变化时,我们的影子也就跟着发生了变化。

活动三人们生活离不开太阳

1.谈话:你们知道吗?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太阳,它和我们有着密切的关系。课前,老师让同学们进行了调查,请你举一个例子说一说吧。

2.交流:教师根据学生课上的发言,适时引导归纳总结。

(1)太阳给我们带来光明和温暖。

[出示图片:带来光明和温暖]

(2)人、植物、动物的生长都离不开太阳。我们多晒太阳会增加钙质,有利于身体健康。

[出示图片:植物、动物生长离不开太阳]

(3)暖暖的阳光,可以帮我们把湿衣服晒干,阳光中的紫外线还可以杀菌。

[出示图片:晾晒衣服]

3.谈话:太阳是个取之不尽,用之不完的能源,人们正在想方设法利用太阳能为我们做事情,你知道吗?谁来说一说。

(1)太阳能热水器:只要有太阳,随时可以洗热水澡。

[出示图片:太阳能热水器]

(2)太阳灶:我们可以利用太阳灶做饭。

[出示图片:太阳灶]

(3)太阳能发电:利用太阳能发电,不仅方便了我们的生活,而且还节约了能源,对环境无任何污染。

[出示图片:太阳能发电]

(4)太阳能灯:白天收集太阳的能量,晚上就发光,照得路上灯火通明。

[出示图片:太阳能灯]

4.小结:太阳带给我们光明和温暖,万物生长都靠太阳,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我们人类还利用太阳做了很多的事情,太阳跟我们的生活关系真密切呀!

六、板书设计

奇妙的光和影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原创】《太阳系》教案

《太阳系》教案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太阳和围绕它运动的行星、矮行星和小天体组成了太阳系。太阳系是一个较大的天体系统。 过程与方法: 1、收集资料认识和了解太阳系。 2、按一定比例对数据进行处理,并在此基础上用一定的材料建立太阳系的模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识到收集和整理资料,并进行交流,是科学学习的一种方式。 2、学会与他人合作,并能在合作中发挥自己的作用。 3、意识到太阳系中天体的运动是有规律的,并可以逐渐被人们认识的。 【教学重点】太阳和围绕它运动的行星、矮行星和小天体组成了太阳系。 【教学难点】根据八大行星距太阳的平均距离及各行星赤道直径数据表建立太阳系的模型。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太阳系图片、多媒体资料、八大行星数据表、八个铁丝制成的支架、橡皮泥、小皮球、直尺等;教师事先考察制作太阳系模型的室外场地。 学生准备:课前收集有关太阳系的资料,小组内先进行交流。 【教学过程】 一、认识太阳系。(10分钟) 1、提出问题:我们知道地球在不停的围绕太阳运动,那么还有哪些天体也在不停地围绕着太阳运动呢? 2、课前同学们都进行了有关太阳系资料的收集,现在让我们来开个有关太阳系的交流会,请各组派代表进行全班交流,资料可以是文字的,也可以用图片的形式展示。说说:(1)哪些天体在围绕着太阳运动? (2)这些天体有哪些特点? (3)它们之间是如何排列的? 3、教师展示自己收集的资料做补充。(有关太阳系的科普录像资料) 4、小结:太阳系是以太阳为中心,包括围绕它转动的八大行星(及围绕行星转动的卫星)、矮行星、小天体(包括小行星、流星、彗星等)组成的天体系统。 二、建立太阳系模型。(30分钟)

太阳系成员简介

太阳在浩瀚的宇宙中谈不上有什么特殊性。组成银河系的有大约两千亿颗恒星,而太阳只是其中中等大小的一颗。太阳已的年龄有五十亿岁,正处在它一生中的中年时期。作为太阳系的中心,地球上所有生物的生长都直接或间接地需要它所提供的光和热。太阳内核的温度高达摄氏一千五百万度,在那儿发生着氢-氦核聚变反应。核聚变反应每秒钟要消耗掉约五百万吨的物质,并转换成能量以光子的形式释放出来。这些光子从太阳中心到达太阳表面要花一百多万年。光子从太阳中心出发后先要经过辐射带,沿途在与原子微粒的碰撞丢失能量。 水星距太阳五千八百万公里,是太阳系中和太阳最近的行星。水星没有卫星,它的体积在太阳系中列倒数第二位,仅比冥王星大。因为水星与太阳非常接近,所以它的白昼地表温度可高达摄氏四百二十七度;而到晚上又骤降至摄氏零下一百七十三度。 美国水手10号探测器发回的近距离水星图片。这是水星的一个半球,上北下南。 金星分别在早晨和黄昏出现在天空,古代占星家一直认为存在着两颗这样的行星,于是分别将它们称为“晨星”和“昏星”。在英语中,金星——“维纳斯”是古罗马的女神,像征着爱情与美丽。而一直以来,金星都被卷曲的云层笼罩在神秘的面纱中。 地球(我们的家):地球这颗有着广阔天空和蓝色海洋的行星始终给人以坚实巨大的感觉。而在宇宙中,地球给人的印象却并非如此:这个在一层薄薄而脆弱的大气笼罩下的星球并不见得有多大。在太空中,地球的特征是明显的:漆黑的太空、蓝色海洋、棕绿色的大块陆地和白色的云层。地球是太阳的从里往外数第三颗行星,距太阳大约有 150000000 公里。地球每 365.256 天绕太阳运行一圈,每 23.9345 小时自转一圈。它的直径为 12756 公里,只比金星大了一百多公里。人们梦想能在太空中旅行,能欣赏宇宙的奇观。而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都是太空旅行者。我们的宇宙飞船是地球,飞行速度是每小时 108000 公里。 火星是地球的近邻。它与地球有许多相同的特征。它们都有卫星,都有移动的沙丘、大风扬起的沙尘暴,南北两极都有白色的冰冠,只不过火星的冰冠是由干冰组成的。火星每24小时37分自转一周,它的自转轴倾角是25度,与地球相差无几。 木星,太阳系九大行星中最大的一颗,按离太阳由近及远的次序为第五颗。中国古代就认识到木星约12年运行一周天,而把周天分成十二份,称十二次,木星每年行经一次,用木星所在的星次可以纪年,因此木星被称为岁星。是天空中的第三亮星,最亮时达-2.4等,只有金星和冲日时的火星比它亮。木星有众多的卫星,

幼儿园大班教案——太阳系九大行星

幼儿园大班教案——太阳系九大行星 设计构想: 随着神舟五号的顺利登空,吸引着世界各国的关注目光,杨利伟,这个本来陌生的名字,现已变得耳熟能详。神秘的太空、美丽的地球,使孩子们发生了浓烈的兴趣。因此,我便萌生了这个活动设计的念头。 活动目标: 1、巩固认识太阳系的九大行星,并通过游戏,学习九大行星的排列位置; 2、大胆想象、动手制作飞船,愿意在集体面前展示并讲述句型:我驾着飞船飞到×星上,因为……。 3、鼓励幼儿大胆创造肢体语言,表现各行星的特征。 4、培养幼儿从小爱祖国、爱科学的情感。 活动准备: 1、数码相机、电视机; 2、地球照片; 3、太阳系照片; 4、太阳系轨道图; 5、事先在教室里划好轨道; 6、各星球字卡及图片; 7、板上布置好星空背景图,图上画有行星; 8、收集的纸盒若干(保证每个幼儿有5个盒子)、各颜色吸管、各种小瓶子、双面胶、透明胶、剪刀。活动过程: 一、引起兴趣。 1、请幼儿观看地球的照片——美丽的地球。 师:唉!我国有个航天英雄,他是我们国家第一个载人航天飞行取得圆满成功的航天员,他驾的飞船叫做什么?(神舟五号)他是叫什么名字呢?(杨利伟叔叔)杨利伟叔叔从小就爱学习、爱科学,长大要成为对社会、对国家有贡献的人。结果,他实现了他的理想,做了一名出色的宇航员。我们也要向杨利伟叔叔学习,将来也做一个有用的人,好不好? 杨利伟叔叔还拍了一张很美丽的照片,你们看,这是什么?这是杨利伟叔叔在神舟五号的机舱里拍的,漂亮吧。他还拍下我们广州在地球上的样子呢。你们看!好神奇哦!所以,我们要爱我们的城市我们的家——广州!爱我们的地球,保护它、珍爱它,因为我们只有一个地球。他还告诉我们,地球有一个很美丽、很大的家,它的家叫做太阳系,地球在这个家里排行第三,她有九个兄弟姐妹。哪九个呢? 2、提出问题:你想知道这九个兄弟姐妹在太阳系的位置吗?下面,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二年级第一讲我们一起做游戏康蕊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二年级第一讲我们一起做游戏康蕊 教学内容: 题目:《我们一起做游戏》。本节课主要培养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兴趣,学会看图说话的基本技巧,培养学生观察力。 【设计意图】 以游戏为主题,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下掌握知识。爱上写作。 【教学目标】 1、明确课堂常规,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锻炼学生口语交际能力,鼓励学生大胆表现自己的想法。 3、根据图片提示,能够说出一句完整的话。老师指导学生用上一些好词好句。 4、参与活动时,学会观察同学们的表现,完成一篇作文,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好习惯,做到活跃而不乱,达到教学目的。完成游戏作文的写作。 【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细致说出观察到的现象,学会表达自己的感受,并把它写出来。 【教学准备】 图片幻灯片奖品布条彩笔例文 【教法学法】 图片展示,吸引学生注意,激起学生的表达欲望。参与课堂游戏,让学生有真切的体验。在老师的引导下,边观察边学习作文的入门方法。 【教学流程】 一、导入 同学们,今天上课前,老师带个大家了一个好消息,想不想知道是什么呀? 从今天开始,你们要升入二年级了,老师就要带领大家学习二年级的内容了。能够提前学到别人不知道的东西,你们真棒!来,伸出你们的小手为自己鼓鼓掌吧! 二、生活保健操 同学们的掌声已经表达了大家学好作文的信心,老师再教给大家一个学习好的秘方,那就是良好的学习习惯。出示幻灯片科学坐姿和定点凝视训练 师:同学们表现的真棒! 师:你们喜欢做游戏吗? 生:喜欢 师:你都玩过什么样的游戏?谁能为大家表演一下,让大家来猜一猜看他表演的游戏你玩过没有? 生:…… 三、生活加油站 看来同学们的课外生活真是丰富多彩,游戏能让我们体验到很多乐趣,接下来我们来看一看,同学们是怎么玩这些游戏的,出示图片《跳绳》 师:同学们,观察图片除了要用眼睛看以外,还要用什么去想? 生:心脑 师:同学们说的真好,我们不仅要看清楚,还要用心去想怎么用词语把它接下来

我和太阳做游戏

《我们和太阳做游戏》(第1课时) “奇妙的光和影”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学生能感受春天阳光的温暖和户外活动的快乐,表现对大自然的喜爱与亲近,激发探究大自然的兴趣。 2.学生能通过观察、实验活动,养成爱观察、好提问的好习惯,使学生逐步有好奇心,爱问“为什么”的习惯。 3.学生能知道阳光与我们的生活有密切的关系,初步了解光与影的关系。 二、学情分析 从学生的心理特点与认知程度来看,对小学一年级的学生来说,太阳既熟悉又陌生。他们能从自己的生活经验出发感受到太阳与人类、自然界是有关系的,也知道影子的形成与太阳有关。但是太阳究竟对我们的生活、自然界有什么作用,影子与太阳,影子与我们自身有什么关系,影子有什么变化,他们并不太明白。 从学生的社会环境与生活基础来看,农村小学生处在一个信息相对比较封闭、教学资源比较薄弱的环境里,大部分的学生对这类涉及科学知识的自然现象的了解仅限于课本或家长的口述,他们对相关的知识了解还比较缺乏。 通过对学生的困惑和障碍分析,我们发现,由于缺乏影子形成、变化等这类自然科学知识了解,因此,学生对太阳的认识是浮于表面的,缺乏深入地认识和探究。这就需要我们在课堂上把握教学的深度和广度,尽量让学生更加全面深入地了解相关的知识。虽然他们对自然现象有探究的兴趣,但是对于探究的方法掌握不够。所以最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因此,本课针对以上的学情分析,确定的教学重点是感受春天阳光的温暖和户外活动的快乐,表现对大自然的亲近。通过实验活动,探究一些和阳光有关的自然现象。教学难点是培养学生乐于探究的意识和探究的能力。 针对学生实际,要想突破重难点,让学生有所感悟,教师以激发学生兴趣切入主题,通过师生交流,知道阳光与自然、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使学生产生对太阳、自然的喜爱。通过观看视频“踩影子”引出“影子”这一话题,引导学生讲述影子形成的原因。然后让“踩影子”游戏冠军介绍获胜秘诀和借助手电筒玩手影游戏,使学生知道影子是随着人的行动、姿势变化而变化的。通过学生课前观察记录,课上交流,使学生了解影子变化的规律。最后,教师通过光的解析实验使学生知道光的组成,从而突破难点。 三、教学重点与教学难点 1.教学重点:感受春天阳光的温暖和户外活动的快乐,表现对大自然的亲近;通过实验活动,探究一些和阳光有关的自然现象。 2.教学难点:初步了解光与影的关系,养成爱观察、好提问的好习惯,表现探究大自然的兴趣。 四、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制作教学课件。课前组织学生玩“踩影子”“做手影”的游戏。 2.学生准备:了解太阳在我们生活中有哪些作用,观察自己的影子在一天中的变化。

六年级下册科学太阳系

太阳系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太阳和围绕它运动的行星、矮行星和小天体组成了太阳系。太阳系是一个较大的天体系统。 过程与方法: 1、通过网络收集资料认识和了解太阳系。 2、分享自己对八大行星的了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识到收集和整理资料,并进行交流,是科学学习的一种方式。 2、学会与他人合作,并能在合作中发挥自己的作用。 3、意识到太阳系中天体的运动是有规律的,并可以逐渐被人们认识的。【教学重点】太阳和围绕它运动的行星、矮行星和小天体组成了太阳系。 【教学难点】根据八大行星距太阳的平均距离及各行星赤道直径数据表建立太阳系的模型。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平板电脑、八大行星多媒体资料和网络链接、八大行星数据表 学生准备:平板电脑八大行星资料电子教材 【教学过程】 一、明确目标创景激趣 1、提出问题:地球在不停的围绕太阳运动,那么还有哪些天体也在不停地围绕着太阳运动呢? 2、拿出平板,课前同学们都进行了有关太阳系资料的收集,现在让我们来开个有关太阳系的交流会,请各组派代表进行全班交流,对你收集到的关于太阳系的了解进行展示。说说: (1)哪些天体在围绕着太阳运动?(2)这些天体有哪些特点?(3)它们之间是如何排列的? 是否还有补充的?

3、教师投影展示自己收集的资料做补充。(最好是有关太阳系的科普录像资料) 4、小结:太阳系是以太阳为中心,包括围绕它转动的八大行星(及围绕行星转动的卫星)、矮行星、小天体(包括小行星、流星、彗星等)组成的天体系统。 二、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建立太阳系模型。 1、谈话:我们已经对太阳系有了初步的了解,为了能更好地认识太阳系,让我们用试着画一个太阳系的模型。 2、讨论:怎样才能建好模型?需要哪些相关数据才能保证我们建的模型相对准确? 3、阅读电子课本中有关八大行星的数据资料。 4、尝试根据八大行星与太阳的距离来建模型,思考: (1)如何在平板上将八大行星摆列出来? (2)如果要对八大行星与太阳距离的数据进行处理,该如何处理? (4)建好之后有何发现?与我们平时看到的太阳系的示意图有何不同? 三、汇报交流排疑解惑 1、尝试依据八大行星与太阳的距离,以及八大行星的赤道直径进行画图: 2、投影交流在建造模型过程中的体会。 四、回归教材评价小结 五、拓展延伸巩固应用 在建太阳系模型的过程中,你们有什么体会或发现吗? (学生根据处理后的数据建立的太阳系模型,可以清晰地认识到:八大行星在太阳系的空间分布不是均匀的;八大行星的大小差异很大;在太阳系中,八大行星是十分渺小的。)

太阳系行星介绍

水星(英语:Mercury,拉丁语:Mercurius)是太阳系八大行星最内侧也是最小的一颗行星,也是离太阳最近 的行星。水星是一颗类地行星,由于其非常靠近太阳,所以只会出现在凌晨成为晨星,或是黄昏出现作为昏星。除 非有日食,否则在阳光的照耀下通常是看不见水星的。 内部构造 水星是太阳系内与地球相似的4颗类地行星之一,有着与地球一样的岩石个体。它是太阳系中最小的行星,在赤道的半径是2,439.7公里。水星由大约70%的金属和30%的硅酸盐材料组成,水星的密度是5.427克/cm3,在太阳系中是第二高的,仅次于地球的5.515克/cm3。 地形地貌 美国发射的“水手10号”在1974年3月、9月和1975年3月探测了水星,并向地面发回5000多张照片,为我们了解水星提供了珍贵的信息。从照片上我们看出,水星的外貌酷似月球,有许多大小不一的环形山,还有辐射纹、平原、裂谷、盆地等地形。水星的表面很像月球,满布着环形山、大平原、盆地、辐射纹和断崖。1976年,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开始为水星上的环形山命名。 水星表面上有着星罗棋布的大大小小的环形山,既有高山,也有平原,还有令人胆寒的悬崖峭壁。据统计,水星上的环形山有上千个,这些环形山比月亮上的环形山的坡度平缓些。 水星表面平均温度约452K,变化范围从90-700K,是温差最大的行星。白天太阳光直射处温度高达427℃,夜晚太阳照不到时,温度降低到-173℃。可以比较一下地球,地球上的度温变化只有11K(这里只是太阳辐射能量,不考虑“季节”,“天气”)。水星的表面的日照比地球强8.9 倍,总共辐照度有9126.6W/㎡。 令人惊讶地是,在1992年所进行的雷达观察显示,水星的北极有冰。一般相信这些冰存在于阳光永无法照射到的环形山底部,由于彗星的撞击或行星内部的气体冒出表面而积累的。由于没有大气调节,这些地方的温度一直维持在华氏零下280度(约合-173℃)左右。 大气层 水星上有极稀薄的大气,大气压小于2×10百帕,大气中含有氦、氢、氧、碳、氩、氖、氙等元素。由于大气非常稀薄,水星的表面白天和夜晚的温度相差很大,实际上水星大气中的气体分子与水星表面相撞的频密程度比它们之间互相相撞要高。出于这些原因,水星应被视为是没有大气的。 水星的大气非常少,主要成份为氦(42%)、汽化钠(42%)和氧(15%),而且在白天气温非常高,平均地表温度为179℃,最高为427℃,最低为零下173℃,因此水星上看来不可能存在水;但1991年科学家在水星的北极发现了一个不同寻常的亮点,造成这个亮点的可能是在地表或地下的冰。水星上真的有可能存在冰吗?由于水星的轨道比较特殊,在它的北极,太阳始终只在地平线上徘徊。在一些陨石坑内部,可能由于永远见不到阳光而使温度降至零下161℃以下。这样低的温度就有可能凝固从行星内部释放出来的气体,或积存从太空来的冰。 真正发现水星有冰 2014年,美国航天局派往水星的探测器信使号,早前传来的照片中,却发现北极地区一个陨石坑附近有冰的存在,是首次真正发现水星有冰。 学者早于两年前已透过间接的分析指水星上存在着冰,但这次则是首次直接看到。专家估计冰块有数以十米厚,但亦可能延伸至坑洞内。虽然水星围绕太阳转一圈需时58个地球日,几乎整个大地都被阳光照射,但水星的极地则永远无法被太阳照到,温度低得有机会让冰形成。

中班音乐教案:我们一起做游戏

中班音乐教案:我们一起做游戏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音乐教育可以陶冶幼儿性情,萌发美的情感。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班音乐教案:我们一起做游戏”,欢迎阅读。 中班音乐教案:我们一起做游戏 教学目标: 1、能跟随音乐的节奏变化做出与音乐相匹配的动作 2、积极参与表演活动,体验韵律活动带来的乐趣 3、尝试创编螃蟹走路、吐泡泡、洗澡等动作并跟随音乐律动。 教学准备: 螃蟹图片、音乐《捉螃蟹》场景布置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激发幼儿兴趣教师:

可爱的小朋友们,跟着老师到海边去玩咯,走,出发。(随音乐入场)海边到了,你们看这里是一个美丽的沙滩,有一群可爱的小螃蟹们会在这里做一些有趣的事情,这些事情就藏在一段音乐里,来,一起听听,猜猜会是哪些有趣事情呢? 二、欣赏乐曲,感受乐曲的节奏1、幼儿倾听音乐第一遍感知乐曲的旋律提问:听完了,有谁来说说看,小螃蟹听了这段音乐会做些什么事情呢?(幼儿迁移生活经验,自由表达)。教师:哦!有的说螃蟹在洗澡,有的说螃蟹在游泳,说的好,那是不是像你们说的那样呢?我们再来听一遍,这次要用自己动作表现出来。(幼儿听第二遍音乐) 三、肢体动作感应乐曲的节奏和不同乐段。 教师通过肢体动作的变化引导幼儿感应不同乐段。例如:a段拍手、b段跺脚、c段拍肩、d段拍腿,注意强调聆听前的准备。 (1)播放音乐,放慢速度,肢体动

作感应 (2)引导幼儿随音乐的不同乐段变换肢体动作,感应乐曲结构 四、分段创编动作 (1)创编a段教师:小螃蟹走起路来可爱极了,你们知道它是怎样走路的?(引导幼儿模仿螃蟹横着走路的动作,集体模仿。除了可以这样走还可以哪样走,试试看) (2)创编b段教师:螃蟹在沙滩上快乐的走着,它还做了什么事情?(引出吐泡泡,创编吐泡泡的动作)你看我的泡泡可以往上吹,你的呢?可以俩俩小朋友对着吐泡泡,可以跑着吐泡泡等。 (3)创编c段教师:真是一群可爱的螃蟹,哎呀呀?玩得一身脏兮兮的,去洗个澡吧。洗澡的动作,幼儿学习洗澡的动作,还有没有和老师不一样的。 (4)创编d段教师:螃蟹洗完澡真舒服呀?我要和小伙伴跳舞去咯,找找你的好朋友,一起学学它是怎样跳舞的。创编跳舞的动作。

人教版品德与生活一年级下册我们和太阳做游戏

我们和太阳做游戏 教学目标 1.通过探究活动,让学生了解太阳和影子的关系,体验到人与自然的依存关系,培养热爱自然的情感。 2.让学生学会观察生活中的自然现象,并能够从中提出问题,引发思考,养成爱观察、好提问的好习惯,初步培养学牛的创新意识。 课前参与 课前让学生分别观察、记录不同时间段(上午8:00、中午12:00、下午6:00)自己在同一个地点影子长短和方向的变化。通过观察思考:影子的长短和方向有什么变化?这些变化与什么有关系?能否通过查找资料进行解答? 教学过程 活动一:讨论、合作、交流,引导学生探究阳光与影子的变化 师:小朋友们,上节课老师布置给大家一个非常艰巨的任务,你们还记得吗? 生:记得。 师:是什么艰巨的任务? 生:在操场上选一个地方,在上午8:00、中午12:00、F午6:00观察影子的变化。 生:还要做记录。 师:请各组拿出记录表,哪组愿意汇报一下你们的观察记录结果? 生:我们组发现影子的长短是不断变化的。 师:怎么变化? 生:我们发现上午和下午的影子都很长,而中午的影子最短,就在我们的脚底下,我们都没法量了。 师:你们观察得可真仔细,其他的组还有什么发现? 生:我们发现早晨影子在我后面,中午影子在我们脚底下,下午影子在我们的前面。 师:当时你们面对哪里? 生:我们面对着太阳。 师:还有哪组愿意汇报? 生:我们组观察的和他们组不一样,早晨影子在我的前面,中午影子在我脚下,下午影子在我的身后。 师:你们面对哪里? 生:面对的是学校操场上的甬道。 师:那是背对着太阳的方向,也就是面朝西站着。你们发现没有,不管你面朝哪里站着,我们的影子和我们自己还有太阳都在一条直线上。(画示意图)不管你怎么站,早中晚影子的方向都发生了── 生:变化。 师:小朋友们,你们观察得可真仔细,通过观察和记录,我们发现一天中影子的长短和方向是不同的。当我们面对太阳时,早上我们的身后会有一个很长很长的影子,中午我们的脚下会有一个小小的影子,下午我们的身后又会出现一个很长很长的影子。 师:你们还有什么问题吗? 生:老师,为什么地上会有影子?

中学生科学小知识介绍八大行星是哪八大

中学生科学小知识介绍八大行星是哪八大中学生科学小知识介绍八大行星 八大行星其实指的就是在太阳系中的;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这颗八行星,而其中只有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这六颗行星有自己的卫星。 我给你一一介绍认识,那么就先从水星开始吧,水星是最接近太阳的,它也是太阳系中最小最轻的行星。常和太阳同时出没。早在公元前3000年的苏美尔时代,我们的祖先便发现了水星,在水星上温差是整个太阳系中最大的,温度变化的范围为90到700。相比之下,金星的温度略高些,但更为稳定。金星在史前就已被人所知晓。它是在太阳系除了太阳外,它是最亮的一颗的。金星是一颗内层行星,从地球用望远镜观察它的话,会发现它有位相变化。告诉你在金星上大气压力为90个标准大气压(相当于地球海洋深1千米处的压力)人一上去就是死啊,大气大多由二氧化碳组成的,金星表面温度大约在400度,你知道吗温度超过了740开时(足以使铅条熔化)。金星表面自然比水星表面热,虽然金星比水星离太阳要远两倍。 火星这或许是由于它鲜红的颜色外表而得来的;火星有时被称为“红色行星”。火星是在史前时代为人类所知。由于它被认为是太阳系中人类最好的住所(除地球外),它受到科幻小说家们的喜爱。火星的两极永久地被固态二氧化碳(干冰)覆盖着。这个冰罩的结构是层叠式的,它是由冰层与变化着的二氧化碳层轮流叠加而成。在北部的夏天,二氧化碳完全升华,留下剩余的冰水层。由于南部的二氧化碳从没有完全消失过,所以我们无法知道在南部的冰层下是否也存在着冰水

层。这种现象的原因还不知道,但或许是由于火星赤道面与其运行轨道之间的夹角的长期变化引起气候的变化造成的。或许在火星表面下较深处也有水存在。这种因季节变化而产生的两极覆盖层的变化使火星的气压改变了25%左右。 木星在太阳系中是最大的一颗除了太阳,是所有其他的7颗行星总和质量的2.5倍,是地球的318倍,体积为地球的1316倍。所以被人们被称为“行星之王”。木星表面的云层是多彩的可能是由于大气中化学成分的微妙差异及其作用造成的,可能其中混入了硫的混合物,造就了五彩缤纷的视觉效果,色彩的变化与云层的高度有关:最低处为蓝色,跟着是棕色与白色,最高处为红色。我们只能通过高处云层的洞才能看到低处的云层。 土星它是太阳系上密度最小的行星,甚至它可以浮在水上。通过小型的望远镜观察也能明显地发现土星是一个扁球体。它赤道的直径比两极的直径大大约10%。这其实是因为它快速的自转和流质地表的结果。其他的气态行星也是扁球体,不过没有这样明显。还有土星是最疏松的一颗行星,它的比重比水星的还要小。但是与木星一样,土星是由大约75%的氢气和25%的氦气以及少量的水,甲烷,氨气和一些类似岩石的物质组成。这些组成类似形成太阳系时,太阳星云物质的组成。而且土星内部和木星一样,由一个岩石核心,一个具有金属性的液态氢层和一个氢分子层,同时还存在少量的各式各样的冰。 天王星的体积比海王星大,质量却比海王星的小。大多数的行星总是围绕着几乎与黄道面垂直的轴线自转,可天王星的轴线却几乎平行于黄道面。在卫星旅行者2号探测的那段时间里,天王星的南极几乎是接受太阳直射的。这一奇特的事实表明天王星两极地区所得到来自太阳的能量比其赤道地区所得到的要高。然而天王星的赤道地区仍比两极地区热,这其中的原因还不为人知。

太阳系介绍

太阳系Solar System 一、太阳系的组成The composition of the solar system 太阳系由太阳、行星和其他物质组成。 The solar system is made up of the sun, the planets, and other objects. 四个较小的内行星,水星,金星,地球和火星,是陆地行星,主要由岩石和金属组成。 The four smaller inner planets, Mercury, Venus, Earth and Mars, are terrestrial planets, being primarily composed of rock and metal. 四个外行星都是巨大的行星,木星和土星是两个最大的气态巨星,主要由氢和氦组成。两个最外层的行星,天王星和海王星,都是冰巨星。 The four outer planets are giant planets. The two largest, Jupiter and Saturn, are gas giants, being composed mainly of hydrogen and helium; the two outermost planets, Uranus and Neptune, are ice giants.

二、太阳与行星的尺寸比较Size comparison of the Sun and the planets 太阳直径相当于地球直径的109倍,体积大约是地球的130万倍,其质量大约是地球的330000(33万)倍。 The diameter of the sun is 109 times the diameter of the earth, its volume is about 1 million 300 thousand times that of the earth, its mass is about 330 thousand times that of the earth. 太阳系的八个行星尺寸由大到小是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地球、金星、

小学思品 我们和太阳做游戏

我们和太阳做游戏 小学思品教案 教学目标: 1、感受春天阳光的温暖和户外活动的快乐,表现对大自然的亲近。 2、通过实验活动,探究一些和阳光有关的自然现象。 3、养成爱观察、好提问的好习惯,表现探究大自然的兴趣。 教学重点: 1、感受春天阳光的温暖和户外活动的快乐,表现对大自然的亲近。 2、通过实验活动,探究一些和阳光有关的自然现象。 教学难点: 养成爱观察、好提问的好习惯,表现探究大自然的兴趣。 课前准备: 三棱镜、放大镜、吹泡泡的肥皂水、管子、歌曲音带、录像带、教学课件。教学设计: 教学流程图 学习内容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感受阳光的温暖 1晒一晒太阳 2观看迎着阳光上学的动画 3说一说太阳帮我们做了些什么 组织学生晒太阳 播放动画 了解影子与太阳的关系 观察影子在不同时间有不同的变化 组织学生观察 了解彩虹与太阳的关系

欣赏彩虹图片 用三棱镜进行小实验 做游戏吹泡泡 出示彩虹图片 使用三棱镜 与学生一起吹泡泡 了解太阳的有关知识 欣赏太阳图片 学习有关的知识 欣赏太阳升落的动画 出示太阳图片 讲解有关的知识 播放动画 扩展学习知识 自己找寻资料 给学生安排任务 教学过程设计: ●一、引导新课: 1、组织学生晒太阳 2、观看动画《早晨上学》 3、同学们晒太阳舒服吗?那你们喜欢太阳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 板书课题: ●二、讲授新课: 1、了解太阳都有那些用处 同学们你们知道太阳都可以为我们做些什么吗? 板书:晾衣服、杀菌、帮助人体钙的吸收、帮助植物生长、给我们温暖出示图片: 2、你们知道影子和太阳的关系吗?

出示思考题: (1)什么时候能看到影子? (2)一天中自己的影子有变化吗? (3)影子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作用吗? 出示图片: 讲解:在有阳光照射的情况下,任何不透明的物体都有影子。在一天中观察影子,你会发现早晨日出时影子特别长,随着时间的推移影子逐渐的缩短,到了正中午,影子最短。日落时影子又会跟早晨一样长。影子可以帮我们辨别方向,判断大概的时间,等等¨¨ 3、了解彩虹与太阳的关系 欣赏彩虹图片,出示图片: (1) (2)了解彩虹的由来 讲解:夏天雨过天晴之际,常常会看到天边出现一道五彩缤纷的圆弧,好似天宫的彩桥,这就叫“彩虹”。它为什么总在雨过天晴时突然出现在人们的面前呢?原来雨过初晴时,天边还有雨幕,阳光透过大量细小水滴时发生折射、反射、衍射,于是被分解成红、橙、黄、绿、青、蓝、紫七种颜色,形成彩虹。 彩虹有主虹和副虹。主虹鲜艳,色彩排列外红内紫;副虹又称为“霓”,不如主虹鲜艳,色彩排列内红外紫。这主要是光线反射、折射次数不同的缘故。 (3)用三棱镜进行小实验 (4)做游戏:吹泡泡 4、学习一些简单的太阳知识 (1)了解有关太阳的知识 (2)欣赏太阳的图片 (3)观看太阳升落的动画 (4)说一说你们还知道哪些有关太阳的知识? 太阳能既是一次能源,又是可再生能源。它资源丰富,既可免费使用,又无需运输,对环境无任何污染。人类对太阳能的利用有着悠久的历史。我国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期就知道利用钢制四面镜聚焦太阳光来点火;利用太阳能来干燥农副产品。发展到现代,太阳能的利用已日益广泛,它包括太阳能的光热利用,太阳能的光电利用和太阳能的光化学利用等。

认识太阳

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是离我们最近的一颗恒星。太阳系的九大行星和其他天 占整个太阳系质量的99.86%),平均密度为1.4克/厘米3。太阳具有强大的吸引力,是控制太阳系天体运动的主要力量源泉。 太阳是一个炽热的气体球,表面温度约6000℃,愈向内部温度愈高,中心温度高达1500万K。在这样的高温高压下,太阳中心区不停地进行着氢核聚变成氦核的热核反应,产生巨大的能量。太阳每秒钟释放出约4×1033尔格的能量,相当于0.5亿亿亿马力;其中只有二十二亿分之一的能量辐射到我们的地球,是地球上光和热的主要来源。 太阳是银河系中的一颗普通恒星,位于银道面之北的猎户座旋臂上,距银心约2.3光年,它以每秒250公里的速度绕银心转动,公转一周约需2.5亿年。太阳也在自转,其周期在日面赤道带约25天;两极区约为35天。通过对太阳光谱的分析,得知太阳的 还有碳、氮、氧和各种金属。据推算,太阳的寿命约为100亿年,目前已度过约50亿年。 行星 沿椭圆轨道环绕太阳运行的、近似球形的天体叫行星。太阳系有九大行星,按距离 王星离太阳最远,其轨道直径约120亿公里;天文学家认为太阳系的疆界可能比这个范围还要大得多。 九大行星按它们距离太阳的远近分为内行星和外行星两群:水星、金星、地球和火星为内行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为外围行星。若按它们的质量、大小和结构特征,则分为类地行星和类木行星两类。体积小而密度大、自转慢、卫星少的行星与地球相似,称为类地行星,如水星、金星、火星称为类地行星;体积大而密度小,自转相当快、卫星多的行星称为类木行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和冥王星都是类木行星。 行星本身不发射可见光,以其表面反射太阳光而发亮。在星空背景上,行星有明显的相对移动。这种移动都沿着黄道进行。九大行星中,最先被人们知道的是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和土星。太阳系中的另外三颗行星是在发明天文望远镜后发现的。1781年英国F.W.赫歇耳发现天王星;法国的勒威耶和英国的亚当斯各自推算出海王星的位置,1846年由德国的伽勒所观测到;冥王星则是1930年由美国的汤博发现。 银河系是地球和太阳所属的星系。因其主体部分投影在天球上的亮带被我国称为银

我们和太阳做游戏

我们和太阳做游戏 以下是关于我们和太阳做游戏,希望内容对您有帮助,感谢您得阅读。 教学目标:1、感受春天阳光的温暖和户外活动的快乐,表现对大自然的亲近。 2、通过实验活动,探究一些和阳光有关的自然现象。 3、养成爱观察、好提问的好习惯,表现探究大自然的兴趣。 教学重点: 1、感受春天阳光的温暖和户外活动的快乐,表现对大自然的亲近。 2、通过实验活动,探究一些和阳光有关的自然现象。 教学难点: 养成爱观察、好提问的好习惯,表现探究大自然的兴趣。 课前准备: 三棱镜、放大镜、吹泡泡的肥皂水、管子、歌曲音带、录像带、教学课件。 教学设计: 教学流程图 ·

学习内容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感受阳光的温暖 1晒一晒太阳 2观看迎着阳光上学的动画 3说一说太阳帮我们做了些什么 组织学生晒太阳 播放动画 了解影子与太阳的关系 观察影子在不同时间有不同的变化组织学生观察 了解彩虹与太阳的关系 欣赏彩虹图片 用三棱镜进行小实验 做游戏吹泡泡 出示彩虹图片 使用三棱镜 与学生一起吹泡泡 了解太阳的有关知识 欣赏太阳图片 ·

学习有关的知识 欣赏太阳升落的动画 出示太阳图片 讲解有关的知识 播放动画 扩展学习知识 自己找寻资料 给学生安排任务 教学过程设计: 一、引导新课: 1、组织学生晒太阳 2、观看动画《早晨上学》 3、同学们晒太阳舒服吗?那你们喜欢太阳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我们和太阳做游戏》。 板书课题:我们和太阳做游戏 二、讲授新课: 1、了解太阳都有那些用处 同学们你们知道太阳都可以为我们做些什么吗? 板书:晾衣服、杀菌、帮助人体钙的吸收、帮助植物生长、给我们温暖 出示图片: ·

小学思品 我们和太阳做游戏课堂实录

我们和太阳做游戏课堂实录 小学思品教案 师:小朋友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首特别好听的歌曲,请听── (师放歌曲《种太阳》) 师:这首歌曲的名字叫── 生:种──太──阳。 师:我们不仅要播种太阳,种下我们美好的愿望。今天,我们还要和太阳做游戏。(大屏幕出示课题──我们和太阳做游戏。) 师:(师手指大屏幕)看,小朋友们在阳光下玩得多开心啦!谁愿意来告诉大家在太阳底下玩耍时你又有什么样的感觉呢? 生:我觉得在太阳底下跳绳特别高兴。 生:我喜欢在太阳底下捉迷藏,因为我觉得很好玩。 生:我觉得在太阳底下很暖和。 生:我在太阳底下就觉得不冷了。 师:是啊,阳光能够给我们带来温暖和快乐!看,小朋友们和太阳公公玩得多快乐呀! (师播放在太阳底下小朋友们踩影子的录像并配上欢快的音乐。) 师:在上一节课,我们也和太阳公公玩了这个游戏的,小朋友们,还记得这个游戏叫什么名字吗? 生:(兴奋地大声嚷道)踩──影──子。 师:和太阳公公做游戏有趣吗? 生:(高兴)有趣。 师:那小朋友们,你们想过吗,为什么在阳光下就会出现影子吗? 生:我想是因为阳光照在我们身上的缘故。 生:我觉得是因为我们挡住了阳光。 师:我们的身体挡住了阳光,所以才会出现影子。小朋友们能在活动中学会思考,真能干!老师相信昨天给小朋友们布置的观察作业,你们也一定是仔细观察、认真思考了!对吧? 生:(大声)对! 师:老师让大家观察自己的影子在一天中的变化,哪个小朋友愿意来汇报一下自己的观察结果?

生:我早晨起床太阳公公就在我的前面,我的影子就在我的后面。 生:我观察到在灯光下我动一下,我的影子也会动一下。我怎么动我的影子就会跟着我动, 像我的小尾巴一样。 师:你观察了影子在灯光下会跟着你一块儿动。观察得真仔细。 生:我发现早晨影子长,中午影子短,晚上影子又很长了。 生:我的观察结果和他是一样的。 师:小朋友们果然观察得很仔细。(师手指大屏幕)早晨,当太阳公公从东方升起,我们面向太阳公公时,在我们的身后就会出现一条长长的影子。中午,太阳公公爬到了我们的头顶上,影子就躲到了我们的脚下,小小的一团。傍晚,太阳公公在西方准备回家了,调皮的影子就跑到东方去了,它又变得长长的了。 师:小朋友们发现了这么多有关太阳公公的小秘密。太阳公公觉得你们可真聪明,他还想和聪明的小朋友们做游戏,你们愿意吗? 生:(兴奋的)愿意。 师(开幻灯机):这个亮亮的幻灯机就像是我们人造的太阳公公,看,老师把手放到了幻灯下面── (师把手放在幻灯下,屏幕上出现像孔雀头一样的手影) 生:(兴奋得嚷道)孔雀、孔雀。 师:小朋友,你们也想到阳光下来试试吗? (一生上台做手影) 师:小朋友们,这像什么? 生:(大声嚷道)兔子,兔子! 生:(大声嚷道)像小鸟在天上飞。 生:不,像是鹰在飞翔。 师:小朋友们的想象力真丰富,你觉得它像什么那它就是什么。 (一生上台做手影) 生:像棵小苗。 师:小朋友们,当我们的手在阳光下时,也会像现在这样出现各种各样的影子,有的像植物,有的像动物。你们觉得有趣吗? 生:(大声)有趣!

我们和太阳做游戏教案

我们和太阳做游戏 教学目标: 1、感受春天阳光的温暖和户外活动的快乐,表现对大自然的亲近。 2、通过实验活动,探究一些和阳光有关的自然现象。 3、养成爱观察、好提问的好习惯,表现探究大自然的兴趣。 教学重点: 1、感受春天阳光的温暖和户外活动的快乐,表现对大自然的亲近。 2、通过实验活动,探究一些和阳光有关的自然现象。 教学难点: 养成爱观察、好提问的好习惯,表现探究大自然的 兴趣。 课前准备: 三棱镜、放大镜、吹泡泡的肥皂水、管子、歌曲音带、录像带、教学课件。 教学设计: 教学流程图 学习内容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感受阳光的温暖 1晒一晒太阳 2观看迎着阳光上学的动画 3说一说太阳帮我们做了些什么 组织学生晒太阳 播放动画 了解影子与太阳的关系 观察影子在不同时间有不同的变化组织学生观察 了解彩虹与太阳的关系 欣赏彩虹图片 用三棱镜进行小实验 做游戏吹泡泡 出示彩虹图片 使用三棱镜 与学生一起吹泡泡 了解太阳的有关知识 欣赏太阳图片 学习有关的知识 欣赏太阳升落的动画 出示太阳图片 讲解有关的知识

播放动画 扩展学习知识 自己找寻资料 给学生安排任务 教学过程设计: 一、引导新课: 1、组织学生晒太阳 2、观看动画《早晨上学》 3、同学们晒太阳舒服吗?那你们喜欢太阳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我们和太阳做游戏》。 板书课题:我们和太阳做游戏 二、讲授新课: 1、了解太阳都有那些用处 同学们你们知道太阳都可以为我们做些什么吗? 板书:晾衣服、杀菌、帮助人体钙的吸收、帮助植物生长、给我们温暖 出示图片: 2、你们知道影子和太阳的关系吗? 出示思考题: (1)什么时候能看到影子? (2)一天中自己的影子有变化吗? (3)影子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作用吗?

(完整)一年级下册口语交际《一起做游戏》教学设计

一年级下册口语交际《一起做游戏》教学 设计 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引导学生观察游戏的过程,在做游戏中产生口语交。 2.规范学生的口头语言,能大方、简单地说出游戏的。 3.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说态度和语言习惯,互相交流。 二、教学重难点分析 重点:知道做游戏的一般步骤规则。 难点:有秩序。 三、教学策略选择(教法、学法) 情境教学法,让学生演中说、说中创。 四、教学资源准备 1.教师课前带孩子们玩游戏:老鹰捉小鸡。 2.让学生找几个小伙伴去玩一下自己喜欢的游戏。 3.黑板上先画一张小熊的笑脸,准备一个鼻子粘贴, 一条蒙眼睛的布。 五、教学过程 第1~2课时 一、游戏激趣,导入新课 (教师课间带领孩子们玩一玩“老鹰捉小鸡”的游戏。 上课铃声响后,孩子们仍意犹未尽。)

师:小朋友们,刚才我们玩的是什么游戏? 生:老鹰捉小鸡。 师:这个游戏好玩吗? 生:好玩极了! 师:那这节课我们一起做游戏好吗?(板书课题) 二、引导交流,自由表达 师:告诉老师,你觉得刚才“老鹰捉小鸡”的游戏哪儿 最好玩? 生1:老师当老鹰,跑得好快,我差点儿被捉住了。 生2:我当鸡妈妈,保护我的“孩子”,真有趣! 生3:我的手紧紧抓住前面的“小鸡”的衣服,生怕被 甩掉了,真好玩! 生4:老师,下次再玩,我当老鹰,你当鸡妈妈,好不好?因为你的胳膊比我们的长。 师:小朋友们说得真好!那你们还喜欢玩什么游戏呢?(学生边说老师边板书。) 生:丢手绢、跳皮筋、贴鼻子…… 师:那我们再来玩个贴鼻子的游戏吧!咱们一边玩游戏,一边观察游戏的过程,看看这个游戏是怎么玩的,好吗? 生:太好啦! 师:那我先请一位同学来给这只可爱的小熊贴鼻子吧!(把学生的眼睛用布条蒙住。)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 “一起做游戏” 教案

口语交际指导方案 “一起做游戏”教案设计 教材分析 本次口语交际的主题是“一起做游戏”。教材利用主题图小朋友熟悉的贴鼻子游戏引发兴趣,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亲自参与游戏,让他们观察游戏的过程,感受到游戏多么有趣,激发他们把自己做过的游戏介绍给同学,同时向别人学习做游戏的兴趣。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观察游戏的过程,在做游戏中产生口语交际的愿望。2.规范学生的口头语言,能大方、简单地说出游戏的过程,有趣的地方和心理感受。(重点) 3.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说态度和语言习惯,互相交流,学习询问。(难点) 课前准备 1.教师课前带孩子们玩游戏:老鹰捉小鸡。 2.让学生找几个小伙伴去玩一下自己喜欢的游戏。 3.黑板上先画一张小熊的笑脸,准备一个鼻子粘贴,一条蒙眼睛的布。 教学过程 一、游戏激趣,导入新课 (教师课间带领孩子们玩一玩“老鹰捉小鸡”的游戏。上课铃声响后,孩子们仍意犹未尽。)

师:小朋友们,刚才我们玩的是什么游戏? 生:老鹰捉小鸡。 师:这个游戏好玩吗? 生:好玩极了! 师:那这节课我们一起做游戏好吗?(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让学生带着情感、怀着浓厚的兴趣走进交际情境中。由生活中最熟悉的“老鹰捉小鸡”的游戏引入课题,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起学生参与游戏、乐于表达的愿望。 二、引导交流,自由表达 师:告诉老师,你觉得刚才“老鹰捉小鸡”的游戏哪儿最好玩? 生1:老师当老鹰,跑得好快,我差点儿被捉住了。 生2:我当鸡妈妈,保护我的“孩子”,真有趣! 生3:我的手紧紧抓住前面的“小鸡”的衣服,生怕被甩掉了,真好玩! 生4:老师,下次再玩,我当老鹰,你当鸡妈妈,好不好?因为你的胳膊比我们的长。 师:小朋友们说得真好!那你们还喜欢玩什么游戏呢?(学生边说老师边板书。) 生:丢手绢、跳皮筋、贴鼻子…… 师:那我们再来玩个贴鼻子的游戏吧!咱们一边玩游戏,一边观察游戏的过程,看看这个游戏是怎么玩的,好吗? 生:太好啦!

我和太阳做游戏教案

我和太阳做游戏(教案) 教学目标: 情感与态度:感受春天阳光的温暖和户外活动的快乐,表现对大自然的喜爱与亲近,激发探究大自然的兴趣。 行为与习惯:培养学生爱观察、好提问的好习惯。 知识与技能:知道阳光与我们的生活有密切的关系,了解影子在不同的时间里是不同的,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探究与阳光有关的自然现象的原因。教学重点 感受春天阳光的温暖和户外活动的快乐,表现对大自然的亲近;通过实验活动,探究一些和阳光有关的自然现象。 教学难点 了解影子与太阳的关系,养成爱观察、好提问的好习惯,表现探究大自然的兴趣。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课前组织学生玩“踩影子”的游戏;组织学生观察、测量影子。 学生准备:肥皂水吹泡泡工具

教学过程: 活动一感受阳光 1.猜谜语:“一个球,热哄哄。落在西,出在东。”猜一猜是什么?2.提问:太阳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作用呢? 小结:太阳在我们的生活中作用可真大呀!它不仅提供给我们光和热,还帮助我们做很多事情。【设计意图:感受阳光与自然、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激发学生产生对太阳、自然的喜爱。】活动二:我们和太阳做游戏 1.[播放课件:不同时间影子的变化] 2.讨论:一天当中,影子什么时候长?什么时候短? 学生汇报后小结:在一天当中,早晨日出时影子特别长,随着时间的推移,影子将逐渐缩短,到了正中午影子最短,午后影子又由短慢慢变长,日落时影子又会像早晨一样很长很长。 3.[课件出示图片:我们和太阳做游戏] 4.根据课前的观察及游戏,进行交流讨论:阳光、我们和我们影子是什么关系?说说你的发现。】 小结:在玩“踩影子”游戏的时候,我们会发现:阳光和我们的影子分别在我们身体的两侧。每个同学都必须根据情况调整自己身体的动作与姿势,这样才能使影子处于不断地变化之中,才能避免被追赶的同学踩到自己影子的头。(板书:我们和太阳做游戏)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探究阳光与影子的关系,激发探究大自然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