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中通关键技术及性能测试
- 格式:pdf
- 大小:219.52 KB
- 文档页数:3
国内动中通天线自跟踪技术介绍1 动中通卫星通信系统的组成 (1)2 动中通天线跟踪方式介绍 (2)2.1 精确指向跟踪系统 (2)2.2 单脉冲自动跟踪方式 (3)2.3 混合跟踪方式(差分GPS) (3)3 动中通惯导比较 (4)1 动中通卫星通信系统的组成动中通卫星通信系统主要由天线自动跟踪系统和常规卫星通信系统两大部分组成,其中天线自动跟踪系统是关键技术。
2 动中通天线跟踪方式介绍目前,国内动中通系统天线自动跟踪系统有三大类:1精确指向跟踪系统;2单脉冲自动跟踪系统;3混合跟踪系统(差分GPS),这几种方式根据其技术特点,应用范围有所不同,分别介绍如下:2.1 精确指向跟踪系统精确指向跟踪方式根据车辆运动过程中位置(经度、纬度、高度)及姿态(航向角、俯仰角及横滚角)等参数,计算出天线指向卫星的方位角,俯仰角和极化角。
该系统要求陀螺惯导系统精度高,稳定性好(不漂移),但不能解决卫星定点位置的漂移问题,因而此种方式的优点是不需要捕获引导,可实现盲対星,不怕遮挡(但卫星通信本身还是怕遮挡的)。
但缺点是高性能高稳定度陀螺惯导(法国进口光纤惯导)价格昂贵,而且不能解决卫星定点位置的飘移,因而跟踪精度稍低。
经过国内相关机构多次调研和实际测试,在相同精度的陀螺设备中,激光陀螺比光纤陀螺的漂移累计周期短,一年内需进行多次相校。
进口光纤陀螺稳定周期长,漂移累积小,一般选用OCTANS法国高精度光纤陀螺惯性导航系统作为该跟踪系统的测姿部件。
相关指标如下:2.2 单脉冲自动跟踪方式单脉冲自动跟踪方式是跟踪卫星的信标,其主要的技术特点是利用单脉冲精密跟踪技术,实现卫星通信天线在移动载体上对卫星的精密跟踪。
因而主要的优点是跟踪精度高,不怕卫星漂移(由于受太阳和月亮引力的影响,静止卫星会在一个与地球赤道平台夹角不断变化的倾斜轨道上运行。
假设卫星轨道的东西位置保持不变,则从地球显道表面观察卫星的日漂移轨迹是一个对称于同步静止卫星轨道位置的“8”字形)。
0.6米Ku波段低高度动中通天线1.概述DGTX-600D型0.6米Ku波段动中通卫星通信天线是针对应急移动宽带通信需求,严格按军标标准开发的高性能、低高度的动中通卫星通信天线,天线的低轮廓特性很好地解决了运动载体对天线安装高度的严格限制。
天线系统采用三轴陀螺惯导跟踪与卫星信标跟踪相结合的混合跟踪方式,具有抗颠簸能力强、遮挡恢复快、跟踪精度高的优点,最大支持4MHz通信带宽(跟使用卫星有关),天线适用于国内、外全部Ku波段的通信卫星。
2.产品照片3.技术指标4.1电性能指标●工作频率发射14~14.5GHz接收12.25~12.75GHz●天线增益发射(14.25GHz)≥ 36.5dBi接收(12.5GHz)≥ 34.7dBi(20°仰角)上行馈线损耗≤0.6dB天线罩损耗≤0.4dB●G/T值≥ 12.4(12.5 GHz) dB/K(天线仰角≥20°,晴空,LNA噪声温度80°K)●极化方式线极化,收发正交●极化角可调范围≥180°●电压驻波比(VSWR):≤1.35●交叉极化隔离度≥30dB●收、发端口隔离度≥85dB●旁瓣特性第一旁瓣≤ -14 dBi(方位)远旁瓣满足国际电联CCIR-580-4标准●功率容量≥100W●馈源接口收发接口均为BJ-120(WR75)4.2机械性能●天线运动范围方位:360°无限俯仰:20°~75°●天线运动速度、加速度方位:速度≥100°/s ,加速度≥400°/s2俯仰:速度≥100°/s ,加速度≥400°/s2●汽车最大运动速度≤120Km/h●驱动方式电动●极化调整方式自动极化跟踪●天线高度(含天线罩):275mm●占用车顶面积:212501250mm●天线控制器采用19英寸标准机箱,高度1U●天线总重量: 不大于75Kg4.3天控系统性能●跟踪方式自动跟踪●跟踪精度0.2°●天线静态初始对星时间:小于2分钟●天线运动中初始对星时间:小于2分钟●遮挡再捕获时间:小于3秒(目标遮挡20分钟内)4.4天线控制的主要功能●自动采集载体所处位置的经度、纬度和载体的方向,显示天线的方位角、俯仰角;●能够存储5颗以上卫星的星位参数;●定位采用GPS、北斗二代双模式;●能够根据输入的数据,自动控制天线对准卫星;●具有记忆功能,掉电保护功能;●具有自检功能。
动中通天线美国TracStar公司的宽带双向卫星通信系统天线系列产品——IMVS450M柱面反射器天线系统,突破了低轮廓相控阵天线系统的限制。
是专为运动中的车载VSAT卫星通信系统而设计的中等轮廓、宽带、高码速率卫星通信天线产品。
创新的天线系统自动展开技术,自动搜索、捕获指定的卫星信号,容许非专业人员在改良或非改良的公路上操作移动VSAT卫星通信天线。
存取宽带卫星通信信息。
在车辆运动过程中,可通过自动控制方位、仰角和极化角,自动跟踪保持精确的指向效果。
系统特点:∙系统最大特点是满足宽带卫星通信需要。
上行数据传输速率可大于2Mbps.天线效率和增益高,G/T值高达11dB;∙系统高度只有30cm;∙单键操作自动捕获卫星,无需手动对星;∙可配置世界范围的Ku波段卫星;∙可与任何卫星MODEM互联;∙跟踪车速大于95mph(150Km/h);∙无需专用天线校准测试设备;∙无需计算机或外部设备去操作天线;∙无需电话呼叫网络操作手或服务;∙无需标校。
系统部件(1)天线IMVS450M天线系统包括柱面反射器、极化调节器、无源RF部件和天线罩组成。
(2)远程位置调节器远程位置调节器是一个机电一体化的组合件,在规定的速度和加速度要求下使天线波束指向期望的卫星,远程位置调节器有马达、驱动部件、角位置反馈器件、速度反馈器件以及需要的结构件组成,在天线控制器的控制下使天线旋转。
(3)天线控制器天线控制器(ACU)完成控制模式、位置环闭环,极限值监控、故障监控、平台运动补偿以及天线伺服环路补偿。
ACU 可以为每个远程位置调节器马达提供放大的驱动信号,并从每个远程位置调节器反馈器件接收位置和速度数据。
(4)惯性敏感元件惯性敏感元件可以测量移动平台在惯性空间(横摇、纵摇和艏摇)的位置和动态运动并向ACU提供这些数据,以便在卫星捕获、再捕获和正常运转时补偿或隔离平台的扰动。
天线利用综合性的GPS接收机测量移动平台在地面上某一点的位置并把该数据提供给ACU, 让ACU 来确定卫星的角位置。
动中通方案1、具备车载电视会议系统点对点解决方案图中两台爱斯乐超级诺华视频会议终端组成了一个点对点视频会议系统。
爱斯乐丰富的通讯线路接口满足用户在多种通讯线路上组建视频会议系统的需求:IP广域网、ISDN(BRI/PRI)、E1、DDN专线、卫星线路(V.35)等。
会议带宽根据所用线路的情况可从64Kbps—2Mbps。
同时爱斯乐视频会议设备也是业界音视频接口最全的视频会议设备之一。
他丰富的音视频接口可以同时连接电子白板、实物展台、电视机、投影机、外接摄像头、音频矩阵、功放等。
爱斯乐视频会议设备支持硬件动态双视频流(H.239)可以同时把电脑XGA信号(分辨率1024×768)和会场画面传给对方显示出来。
或者同时传送二路活动视频,使会议内容更加丰富。
爱斯乐设备支持WEB界面管理,即使不在会场,只要有管理权限一样可以控制、调试。
中型视频会议组网方案某企业根据网络环境的特点和业务的需求,该系统需要建设19个点的视频会议系统,而信息中心还需设置一台爱斯乐多点控制器(MCU)。
该视频会议网络终端选用AETHRA意大利电讯公司会议室型终端产VEGA X5、VEGA X3和多点控制器(MCU)进行搭建。
在整个方案的设计中,充分考虑了原有网络的实际状况,以保持原有网络结构不变为前提,尽最大可能地利用原有系统设备,以节省经费投资,达到优化网络的目的。
同时方案也使网络构架更为灵活,保证网络平滑升级,以满足企业政府需求的不断增长,最大程度上保护了用户的投资和资源。
该系统建成后,大大提高了企业办公的效率。
以往企业内的半年经济工作会的会期一般耗时两天左右,而参会人员只限于各单位的主要领导。
在会后各部门和各单位还要花大量的时间去传达会议精神,而这些精神在传达之中往往出现了偏差,存在许多个人意见,这主要基于传达人对会议文件精神的理解,理解程度的深浅直接影响到会议精神的传达。
目前利用了该系统后,可以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
动中通卫星通信系统同步卫星的移动通信应用俗称“动中通”,是当前卫星通信领域需求旺盛、发展迅速的应用。
“动中通”除了具有卫星通信覆盖区域广、不受地形地域限制、传输线路稳定可靠的优点外,真正实现了宽带、移动通信的目的。
“动中通”卫星通信系统由中心站和“动中通”用户站组成,系统的网络拓扑结构以星状网为宜,中心站为固定地面站。
“动中通”用户站根据移动载体的区别可以是船载站、车载站(列车、汽车)、机载站,通过“动中通”用户站可以实现与中心站之间的双向数据、话音、图象传输。
“动中通”在铁路系统主要应用在客运列车的通信方面,装备“动中通”卫星通信系统后,在客运列车上可以开通卫星电视,装备车载电话厅,也可以用专用车厢,装备几间移动办公室,因为有Internet接入和电信通道,移动办公室内可配备计算机,电话,传真机。
“动中通”卫星通信的主要技术特点传输容量较大:可以实现几十——几百kb/s信息速率传输。
不平衡传输:接收DVB卫星广播信号和Internet接入。
单向接收:接收卫星电视广播系统组成“动中通”卫星通信系统由中心站和“动中通”用户站组成,系统的网络拓扑结构通常为星状网、也可以为网状网结构。
中心站与其他卫星系统主站相似,根据系统提供的业务要求设计、配置软件和硬件,并与地面网络连接,包括地面电话交换网、Internet地面接入口等。
“动中通”用户站由卫星接收和发射设备分系统、“动中通”天线伺服分系统组成,“动中通”天线伺服分系统是本项目应用的核心部分,通过其对选择卫星的跟踪功能,始终保持对准卫星转发器,实现信号的接收和分发。
卫星通信分系统卫星通信系统选择Ku频段,以获得较小的天线口径和较高的天线增益。
设备主要由收发信机和调制解调器组成,通信终端可以和以太网相连,提供数据应用和Internet接入;与话音网关连接,提供VoIP电话。
天线伺服分系统车载“动中通”Ku波段0.8米卫星天线,可在车行进期间始终高精度地对准所使用的同步通信卫星,实现高质量的通信。
“动中通”技术简析邹佳男(四川邮电职业技术学院,四川成都610067)摘要:近年来卫星通信在抢险救灾、重大活动的通信保障中表现活跃,引起了各界的关注。
“动中通”技术作为卫星通信中卫星地面站的一种常用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
文章介绍了什么是“动中通”,“动中通”与“静中通”的比较,“动中通”的技术原理以及“动中通”在应急通信中的应用。
关键词:动中通;静中通;卫星通信;应急通信中图分类号:TN92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1131(2016)10-0220-021“动中通”技术概述1.1什么是“动中通”技术“动中通”是卫星通信中的一种新兴技术,英文名称是“Satcom on the move”,其实质是一种移动中的卫星地面站通信系统。
“动中通”技术从分类上来讲与国际电信联盟(ITU)规定的传统的卫星固定业务(FSS)、卫星移动业务(MSS)都不相同。
“动中通”是一种较新的技术手段,主要使用Ku频段实现地面站与地球卫星之间的通信。
“动中通”技术解决了了卫星地面站在移动中与卫星间持续不间断的语音、数据、图像等信息的传输的难题,实现了地面站在移动中与卫星的实时通信。
1.2“动中通”技术与“静中通”技术的对比“静中通”技术是静止状态下的卫星地球站与通信卫星完成信息传递的一种技术,主要使用Ku频段,最高速率可达50Mbps。
“静中通”系统工作前需要给伺服系统设置通信卫星的位置参数,系统加电之后天线自动完成对星,即可进行通信。
“静中通”系统要求天线展开时间不超5min,对星不超3min。
“静中通”使用的是地球同步卫星,故在地面站完成对星后不再需要做其余操作。
“静中通”主要应用在超视距、多业务、大容量、高速率传输场合,例如大型活动的通信保障、电视实况转播等。
“动中通”和“静中通”在应用及网络拓扑结构上是相同的,但是也有不同点如下:(1)状态需求不同:“动中通”能在静止状态下进行通信,也能够在运动状态下进行信息传送;“静中通”只能在信号覆盖区以静止状态进行通信;(2)天线口径不同:“动中通”天线一般选用0.8m、0.9m或1.2m;“静中通”一般选用1.2m、1.5m或1.8m口径,天线口径可以做大,这样能高质量接收、发送信号,效果更好;(3)传输速率不同:“静中通”的速率一般在几十Mbps,“动中通”传输速率在几十到几百Kbps;(4)功率放大比不同:“动中通”功率放大比“静中通”要大;(5)成本不同:“动中通”的建设成本相对于“静中通”要高;(6)机动性、隐蔽性不同:“动中通”机动能力、隐蔽性要强于“静中通”。
米Ku波段低高度动中通天线1.概述DGTX-600D型米Ku波段动中通卫星通信天线是针对应急移动宽带通信需求,严格按军标标准开发的高性能、低高度的动中通卫星通信天线,天线的低轮廓特性很好地解决了运动载体对天线安装高度的严格限制。
天线系统采用三轴陀螺惯导跟踪与卫星信标跟踪相结合的混合跟踪方式,具有抗颠簸能力强、遮挡恢复快、跟踪精度高的优点,最大支持4MHz通信带宽(跟使用卫星有关),天线适用于国内、外全部Ku波段的通信卫星。
2.产品照片3.技术指标电性能指标工作频率发射 14~接收~天线增益发射()≥接收()≥(20°仰角)上行馈线损耗≤天线罩损耗≤G/T值≥( GHz) dB/K(天线仰角≥20°,晴空,LNA噪声温度80°K)极化方式线极化,收发正交极化角可调范围≥180°电压驻波比(VSWR):≤交叉极化隔离度≥30dB收、发端口隔离度≥85dB旁瓣特性第一旁瓣≤ -14 dBi(方位)远旁瓣满足国际电联CCIR-580-4标准功率容量≥100W馈源接口收发接口均为BJ-120(WR75)机械性能天线运动范围方位: 360°无限俯仰: 20°~75°天线运动速度、加速度方位:速度≥100°/s ,加速度≥400°/s2俯仰:速度≥100°/s ,加速度≥400°/s2汽车最大运动速度≤120Km/h驱动方式电动极化调整方式自动极化跟踪天线高度(含天线罩):275mm占用车顶面积:212501250mm天线控制器采用19英寸标准机箱,高度1U天线总重量: 不大于75Kg天控系统性能跟踪方式自动跟踪跟踪精度°天线静态初始对星时间:小于2分钟天线运动中初始对星时间:小于2分钟遮挡再捕获时间:小于3秒(目标遮挡20分钟内)天线控制的主要功能自动采集载体所处位置的经度、纬度和载体的方向,显示天线的方位角、俯仰角;能够存储5颗以上卫星的星位参数;定位采用GPS、北斗二代双模式;能够根据输入的数据,自动控制天线对准卫星;具有记忆功能,掉电保护功能;具有自检功能。
科技成果——动中通卫星通信系统技术开发单位北京航天万鸿高科技有限公司东莞分公司技术概述动中通卫星通信系统采用我所惯性导航和伺服控制等自主技术,实现了移动载体在运动中实时不间断传输语音、数据、视频图像等信息,是卫星通信领域一次重大技术突破。
主要技术指标动中通对星和跟踪需要天线极化轴对准通信卫星,通过实时调整天线的方位角和俯仰角来实现。
我单位动中通采用惯性导航系统(采用高精度陀螺和石英加速度计)实时精准和解算载体三个坐标轴的角速度姿态以及载体位置,通过高精度伺服系统进行天线的方位角和俯仰角的实时调整,实现天线的对星和跟踪。
自主对星:利用惯性导航系统完全实现自主对星,不依赖任何外界信号,静态对星时间≤60s;盲区对星:在没有卫星、GPS信号等情况下(如车库、船坞内),可以进行对星;行进中对星:在载体移动过程中能够进行动态对星,行进中对星时间≤3min;动态换星:可以在载体运动状态下切换通信卫星;抗遮挡与抗颠簸功能:载体剧烈颠簸时,通信不受影响;动态跟踪性能好:在载体大动态转向情况下通信正常,如绕“0”字每圈<8s,绕“8”字每圈<20s;可靠性高:系统中的部件和元器件具有严格的质量保证,核心技术均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生产线。
先进程度国内领先技术状态批量生产、成熟应用阶段适用范围直升机、无人机应急通讯系统无人船载通信系统森林防火与抢险救灾高速列车宽带多媒体收发系统重大事件、灾害应急通信系统电信运营商应急保障系统消防、人防等其它领域应用电视移动转播系统军队数字化信息化指挥系统武警移动通讯网络系统公安防爆反恐指挥车合作方式合作开发预期效益自2006年交付首套动中通系统以来,经十余年技术创新,开发出宽带双频、高集成度和多通信体制融合的系列化产品,仅去年一年即实现收入达3亿元。
动中通卫星通信系统可为大型阅兵、运动会、博览会、环球会议等重大活动做通信保障,可执行地震、水灾、暴恐活动等事件的救援维稳保障任务,可在无人地区、海域实行开发和探测。
引言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动中通方案成为了一种趋势。
动中通方案是一种利用动态通信技术实现信息传递和交流的解决方案。
它能够快速、高效地将信息传递给用户,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
本文将介绍动中通方案的概念、应用场景以及实施步骤。
动中通方案的概念动中通方案是基于动态通信技术的一种信息传递解决方案。
它包括了动态通信技术的各种应用,例如实时通信、推送服务、消息队列等。
动中通方案能够实时地将信息传递给用户,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
动中通方案的应用场景1.实时通信:动中通方案可以实现实时通信,例如即时聊天、实时视频通话等。
这些应用可以帮助用户实时地与他人进行交流,提高工作效率。
2.推送服务:动中通方案可以实现消息推送服务,例如手机应用的推送通知、邮件提醒等。
这些推送服务可以及时地将重要信息传递给用户,提高用户体验。
3.消息队列:动中通方案可以通过消息队列实现异步通信,例如日志处理、订单处理等。
这些应用可以提高系统的吞吐量和并发性能。
动中通方案的实施步骤1.需求分析:首先,需要进行需求分析,明确要实现的功能和效果。
这包括了用户需求、系统需求等。
根据需求分析结果,确定动中通方案的具体实现方式。
2.技术选型:根据需求分析结果,选择合适的动态通信技术。
常用的动态通信技术包括WebSocket、消息队列系统等。
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技术。
3.系统设计:根据需求和技术选型结果,进行系统设计。
包括系统架构设计、模块划分等。
设计过程中要考虑系统的可扩展性、可靠性等因素。
4.开发实现:根据系统设计,进行具体的开发实现工作。
包括服务器端开发、客户端开发等。
在开发实现过程中需要注意代码的质量和性能。
5.测试验证:完成开发实现后,进行测试验证。
包括功能测试、性能测试等。
确保系统能够满足需求,并具备稳定性和可靠性。
6.部署运维:完成测试验证后,将系统部署到生产环境中,并进行运维工作。
包括系统监控、故障处理等。
通过运维工作,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
动中通天线自动跟踪系统结构及刚度研究摘要:“动中通”天线自动跟踪系统,采用两轴稳定平台,安装一个抛物面环焦天线。
具有ka和ku两个波段。
在车辆运动或静止时,天线实时跟踪同步地球卫星,实现地面车辆和卫星通讯。
本文介绍结构设计、系统刚度研究等方面关键技术。
系统采用A-E型双轴转台的通用结构形式,方位轴、俯仰轴可以自由转动,俯仰轴承载一个支撑座,天线、IMU及其控制电路安装在支撑座上。
天线极化方向通过控制馈源旋转解决。
系统采用等刚度设计原则,为了提高结构刚度,降低重量,选用比强度和比刚度高的材料;优化设计结构形状,合理布置各搭载部件的位置,减小转动体的转动惯量;对转动轴进行静平衡设计,使质心落在轴心,减少配重块的质量;采用合理的散热措施,避免赋形环焦天线局部受热变形。
关键词:“动中通”;稳定平台;自动跟踪;刚度1.概述1.1国内外研究动态“动中通”天线自动跟踪系统,在车辆运动或静止时,控制天线实时跟踪同步地球卫星,实现运动车辆和同步地球卫星信号传输。
“动中通”系统工作原理是,车辆在移动过程中,由于其运动姿态和地理位置发生变化,会引起卫星天线偏离卫星,使通信信号减弱甚至中断,因此必须对车体的这些变化进行隔离,同时通过卫星上信标信号完成天线漂移修正,使天线始终对准通讯卫星,实现移动状态下的不间断通讯[1] [2]。
目前国内外研究和生产动中通的单位较多,主要研制单位有:重庆航天新世纪卫星应用技术有限责任公司、重庆巴山仪器厂、中电集团第39研究所、航天恒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爱科迪信息通讯技术有限公司等。
1.2 系统组成“动中通”天线自动跟踪系统由赋型环焦天线、稳定平台、控制部分组成。
里程计信息、GPS信息由总体提供。
赋型环焦天线安装在稳定平台上。
稳定平台对于“动中通”系统是至关重要的,必须严格隔离车体角运动,隔离程度越高越好。
稳定平台采用A-E两轴结构,包括方位环和俯仰环,每个环上装有旋转变压器和力矩电机。
动中通天线美国TracStar公司的宽带双向卫星通信系统天线系列产品——IMVS450M柱面反射器天线系统,突破了低轮廓相控阵天线系统的限制。
是专为运动中的车载VSAT卫星通信系统而设计的中等轮廓、宽带、高码速率卫星通信天线产品。
创新的天线系统自动展开技术,自动搜索、捕获指定的卫星信号,容许非专业人员在改良或非改良的公路上操作移动VSAT卫星通信天线。
存取宽带卫星通信信息。
在车辆运动过程中,可通过自动控制方位、仰角和极化角,自动跟踪保持精确的指向效果。
系统特点:∙系统最大特点是满足宽带卫星通信需要。
上行数据传输速率可大于2Mbps.天线效率和增益高,G/T值高达11dB;∙系统高度只有30cm;∙单键操作自动捕获卫星,无需手动对星;∙可配置世界范围的Ku波段卫星;∙可与任何卫星MODEM互联;∙跟踪车速大于95mph(150Km/h);∙无需专用天线校准测试设备;∙无需计算机或外部设备去操作天线;∙无需电话呼叫网络操作手或服务;∙无需标校。
系统部件(1)天线IMVS450M天线系统包括柱面反射器、极化调节器、无源RF部件和天线罩组成。
(2)远程位置调节器远程位置调节器是一个机电一体化的组合件,在规定的速度和加速度要求下使天线波束指向期望的卫星,远程位置调节器有马达、驱动部件、角位置反馈器件、速度反馈器件以及需要的结构件组成,在天线控制器的控制下使天线旋转。
(3)天线控制器天线控制器(ACU)完成控制模式、位置环闭环,极限值监控、故障监控、平台运动补偿以及天线伺服环路补偿。
ACU 可以为每个远程位置调节器马达提供放大的驱动信号,并从每个远程位置调节器反馈器件接收位置和速度数据。
(4)惯性敏感元件惯性敏感元件可以测量移动平台在惯性空间(横摇、纵摇和艏摇)的位置和动态运动并向ACU提供这些数据,以便在卫星捕获、再捕获和正常运转时补偿或隔离平台的扰动。
天线利用综合性的GPS接收机测量移动平台在地面上某一点的位置并把该数据提供给ACU, 让ACU 来确定卫星的角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