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单元 第23讲神经调节
- 格式:ppt
- 大小:5.85 MB
- 文档页数:13
[基础达标]1.(2020·安徽安庆期末)下列变化属于人体内环境理化性质改变的是( )A.进食后肝细胞内储存的肝糖原增多B.饮用食醋后胃液pH下降C.剧烈运动过后血浆pH下降D.糖尿病患者的尿液因葡萄糖含量增加导致渗透压上升解析:选C。
内环境由细胞外液组成,主要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肝糖原存在于肝细胞内,不属于内环境,A不符合题意;胃与外界环境直接相通,不属于内环境,B不符合题意;剧烈运动过后血浆pH下降,属于内环境理化性质的改变,C符合题意;尿液属于外分泌液,不属于内环境,D不符合题意。
2.(2020·湖南衡阳一模)下列关于内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A.激素和神经递质都在内环境起作用B.内环境是一个由H2PO-4/HPO2-4构成的缓冲体系C.内环境的变化会引起机体自动地调节器官和系统的活动D.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种成分和理化性质保持不变解析:选C。
有的激素通过靶细胞表面的受体起作用,有的激素受体在细胞内,A错误;内环境的缓冲体系主要由H2CO3/NaHCO3构成,B错误;内环境的变化会引起机体自动地调节器官和系统的活动,C正确;稳态的实质是内环境的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D错误。
3.(2020·吉林大学附属中学模拟)右图表示人体中部分体液的关系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甲~丁均属于内环境B.甲中不会发生抗原与抗体的结合C.丙中的细胞参与了内环境的形成和维持D.丁可表示神经细胞的细胞内液解析:选C。
根据单箭头方向可以判断,甲为组织液,丙为淋巴,乙为血浆,丁为血细胞的细胞内液,丁不属于内环境,A项、D项错误;组织液中会发生抗原与抗体的结合,B项错误;淋巴细胞参与了内环境的形成和维持,C项正确。
4.(2020·山东青岛期初调研)下图为“细胞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图解,其中②④⑤为细胞外液。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①和③细胞所处的具体的内环境分别是血液和组织液、组织液B.若人长期营养不良,⑤中蛋白质含量降低,会使图中②液体增加,引起组织水肿C.⑤中蛋白质含量比②和④中多,所以⑤的渗透压高于②和④D.高原地区缺氧,人体内产生的CO2增多,所以⑤的pH会明显下降解析:选B。
第23讲神经调节考点一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及基本方式1.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2.组成神经系统的细胞(1)神经元(神经细胞)(2)神经胶质细胞神经胶质细胞广泛分布于神经元之间,数量为神经元数量的10~50倍,是对神经元起辅助作用的细胞,具有支持、保护、营养和修复神经元等多种功能。
提醒神经胶质细胞的突起无树突和轴突之分。
3.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1)条件反射与非条件反射的比较(2)反射弧提醒①反射活动需要经过完整的反射弧来实现。
反射弧中任何环节受损,反射就不能完成。
②直接刺激传出神经或效应器引起肌肉收缩,不属于反射。
③反射的进行需要接受适宜强度的刺激,刺激过弱过强,将导致反射活动无法进行。
④一个完整的反射活动的完成至少需要两个神经元,如膝跳反射。
(1)直接刺激传出神经也会引起效应器做出反应,这种反应也属于反射(×)(2)寒冷刺激皮肤引起皮肤血管收缩是条件反射(×)(3)如果破坏了反射弧的某一结构(如传出神经),则反射不能发生(√)(4)感受器是指感觉神经末梢,效应器是指运动神经末梢(×)(5)没有感觉产生,一定是传入神经受损伤;没有运动产生,一定是传出神经受损伤(×)1.膝跳反射与缩手反射在神经元之间的连接上有什么不同?选择性必修1 P23“思考·讨论”提示膝跳反射为二元反射弧没有中间神经元,缩手反射为三元反射弧有中间神经元。
2.“吃梅止渴”“望梅止渴”和“谈梅止渴”的反射类型一样吗?选择性必修1 P24“图示拓展”提示不一样。
“吃梅止渴”是人和动物出生后无须训练就具有的非条件反射;“望梅止渴”是在人和动物出生以后的生活过程中通过学习和训练而形成的反射,属于条件反射;“谈梅止渴”是与人类语言有关的条件反射,是人类特有的条件反射。
考向1结合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考查生命观念1.(2021·江苏盐城期末)当人体处于安静状态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交感神经活动占优势,代谢增强,血压升高B.交感神经活动占优势,血糖降低,胃肠蠕动减慢C.副交感神经活动占优势,呼吸减慢,血流量增加D.副交感神经活动占优势,代谢降低,胃肠蠕动加快答案D解析人体处于安静状态时,副交感神经活动占优势,血液循环减弱,胃肠蠕动加快,细胞代谢减慢。
八年级上册神经调节知识点神经调节是生物学中重要的一个分支,它研究的是神经系统与生理系统之间的互动和相互调节关系。
在中学的生物学教育中,八年级上册就涉及到了一些基本的神经调节的知识点,本文将依次介绍这些知识点。
1. 神经元的结构和功能神经元是组成神经系统的最基本的功能单元,它们通过神经冲动来传递信息。
神经元的结构包括细胞体、轴突和树突,它们通过突触传递信息。
神经元的功能有以下几个方面:(1) 接受和感知外部和内部的刺激;(2) 处理和集成信息;(3) 传递信息;(4) 控制机体的各种功能。
2. 神经系统的分类根据其位置和作用,神经系统可以被分为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
(1) 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
(2) 周围神经系统包括脑神经和脊神经。
3. 突触的结构和功能突触是神经元之间的连接点,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
突触的功能就是传递神经冲动,从而传递信息。
在突触间隙中,化学物质神经递质负责传递神经冲动。
4. 神经冲动的传递神经冲动就是神经元内部的电信号,其传递包括两个过程:兴奋和抑制。
兴奋是指神经元受到足够的刺激后,膜内部的电位发生变化,从而使得神经冲动得以传递。
抑制则是指神经元受到足够的抑制性刺激后,膜内部的电位变化被阻止,从而神经冲动无法传递。
5.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包括兴奋性调节和抑制性调节。
兴奋性调节是指神经系统通过兴奋神经元的方式来影响某些器官的功能。
抑制性调节则是指通过抑制神经元的方式来影响某些器官的功能。
6. 神经系统与内分泌系统的关系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都是人体调节体内稳定性的重要系统,它们之间相互影响、相互调节。
神经系统主要通过神经冲动来传递信息,而内分泌系统则主要通过分泌激素来传递信息。
7. 感觉神经元和运动神经元的作用感觉神经元主要负责传递外部和内部刺激的信息,而运动神经元则负责控制机体的各种运动。
感觉神经元和运动神经元的结构和功能都有其独特之处,因此在神经调节中有各自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