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家思维系列共42页文档
- 格式:ppt
- 大小:5.32 MB
- 文档页数:2
成功企业家的三大思维成功企业家具备的三大思维:产品思维、团队思维、客户思维(一)产品思维:产品思维解决的是如何赚钱(商业模式)的问题(卖什么、怎么卖、在哪里卖);而如何赚钱也是企业经营管理和发展遇到难题之一。
(1)企业如何赚钱也就是如何让客户持续买单!解决方案如下:赚钱——产品思维:★首要的是企业研发的产品必须能造福客户★[满足需求]:如何让公司的每一款产品都让顾客尖叫并疯狂购买?★[无中生有]:如何打造漏斗式的商业模式,让顾客持续不断买单?★[出奇制胜]:如何运用巅覆时空的思维模式创造并引领商业潮流?(二)团队思维团队思维解决的是如何分钱(分配机制)的问题(人,薪酬,考核,晋升,愿景,规则);而企业经营管理和发展中的三大难题之一就是如何让员工持续不断的跟随!解决的宗旨就是公司设定的机制必须能成就员工。
分钱——团队思维:★[建立依赖]:如何让员工离不开公司、如何让客户离不开公司?★[统一立场]:如何让员工像老板一样没日没夜、自动自发的工作?★[解放老板]:如何打造自动化运营的商业系统、让老板不再辛苦?(三)客户思维客户思维解决的是如何收钱(营销模式)的问题(不能靠能人,也不能靠神人,要靠业务流程);在企业经营管理和发展中如何让客户主动购买也是需要解决的三大难题之一。
那么首先公司设计的销售流程必须傻瓜式,其次需要解决的就是:收钱——客户思维:★[永续经营]:如何优化企业的三大利润来源、打造持续赚钱系统?★[赚钱机器]:如何优化企业的销售流程,让顾客持续主动的购买?★[纵横天下]:如何把一切社会资源为我所用、远交近攻纵横天下?三者与企业之间的密切联系:。
第1篇一、前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家在我国社会中的地位日益凸显。
企业家思维作为一种独特的思维方式,对于企业的成长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旨在总结企业家思维的特点、方法及其在实际工作中的运用,以期为我国企业家提供有益的借鉴。
二、企业家思维的特点1. 创新性企业家思维的核心是创新,敢于突破传统观念和行业惯例,寻找新的发展机遇。
创新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观念创新:企业家具有前瞻性思维,能够敏锐地捕捉到行业发展趋势,敢于提出新的观念和理念。
(2)产品创新:企业家关注市场需求,致力于开发具有竞争力的新产品,满足消费者需求。
(3)管理创新:企业家不断探索新的管理模式,提高企业运营效率。
2. 系统性企业家思维具有系统性,能够从全局角度分析问题,统筹兼顾。
具体表现在:(1)战略规划:企业家具备长远眼光,能够为企业制定明确的发展战略。
(2)资源配置:企业家善于整合资源,实现效益最大化。
(3)团队建设:企业家注重人才培养和团队建设,提高企业整体竞争力。
3. 实用性企业家思维注重实际效果,追求务实、高效。
具体体现在:(1)目标明确:企业家设定清晰的发展目标,确保企业发展方向。
(2)执行力强:企业家具备坚定的执行力,推动企业快速发展。
(3)风险管理:企业家具备较强的风险意识,善于规避潜在风险。
4. 持续性企业家思维具有持续性,能够不断适应市场变化,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
具体表现在:(1)学习意识:企业家具备强烈的学习意识,不断提升自身素质。
(2)创新机制:企业家建立创新机制,推动企业持续发展。
(3)企业文化:企业家培育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增强企业凝聚力。
三、企业家思维的方法1. 深入市场调研企业家思维要求企业家深入了解市场需求,掌握市场动态。
通过市场调研,企业家可以准确把握市场趋势,为企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2. 善于发现机遇企业家思维要求企业家具备敏锐的洞察力,善于发现市场机遇。
企业家要关注行业发展趋势,把握政策导向,寻找新的发展空间。
真正的聪明人,都懂得运用这些企业家思维最近有股风潮,好像身边所有人都把口头禅换成了:我太难了。
连表情包也换了:你要问难在哪里,似乎也答不上来,总之就是被困在工作或生活里,无法前进,不可动弹。
此时如果能换种思维方法,可能一切都会不一样。
今儿要来安利几种有代表性的“企业家思维”。
并不是只有企业家需要企业家思维,而是所有人都需要企业家思维。
因为它能让你在任何位置都具有突破天花板的能力。
从0到1思维从0到1思维是PayPal创始人、硅谷创投教父彼得·蒂尔提出来的。
他认为,我们要想在这个时代长久地生存下去,必须要做从0到1的事情——创新,发现新大陆,创造新市场。
不要做1到N的复制,跟风别人。
因为“就算只有一个有能力的竞争者比你先进入市场,都会大大降低你成功的可能性。
你必须在别人之前先找到一个‘独特’的事情,在该市场广开大门前开始大展拳脚。
”伊利攻克牛奶运输半径短的问题,让牛奶走进千家万户,就是一个从0到1思维的典型案例。
上世纪90年代之前,受到当时牛奶加工技术所限,只有附近养牛的人家才能喝到牛奶。
当时的伊利也只是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北方小企业,生产的牛奶走不出内蒙古,更走不到全国各地。
但伊利人已认识到,这个困扰全国乳业的技术难题,一旦突破就是重大发展机遇。
1998年,伊利引进瑞典利乐液态奶包装生产线,这是国内首次大规模引进液态奶生产线。
1999年,伊利又组建了液态奶事业部,迅速布局全国市场。
技术的引进,以及渠道的拓展,使得来自大草原的牛奶迅速走向了全国各地。
如果没有从0到1的思维,伊利就无法走向全国,也无法开启国人饮用液态奶的时代。
整合思维整合思维就是不仅考虑已有资源,还要善于嫁接外部资源纳入思考范围,通过内外资源的组合,达到为我所用的思维。
简而言之,整合思维要求一种全局性思维。
再拿伊利作为例子,伊利的目标是通过发展乳业为国人营养健康贡献力量,实现“健康中国梦”。
因此,伊利的目光很早之前就不只停留在伊利,而是放眼全球乳业的发展大势,为中国乳业谋篇布局。
企业家应具备的五大思维一、共赢思维企业家在思考企业生存和发展时,不是孤立的从企业自身的利益出发,而是寻求为同行业、同地域企业做大做强的宏观战略与策略,然后通过企业自身的努力,获得自己应有的份额,而不是思考如何将竞争对手置于死地。
好记星在2004年开发市场时,确定了“要把市场总量放大、从原有的品牌中分掉一些市场、颠覆整个市场格局”的三条策略,最终目标是:成为电子词典市场老大,成为学生英语教育市场老大。
为此他们从当时市场三大主力品牌好易通、记忆宝、文曲星中各取一个字,即好易通之“好”,记忆宝之“记”,文曲星之“星”,创造了一个“兼济天下”的品牌——“好记星”。
从2004年5月启动市场以来,他们强化“学英语,单词是关键”的差异诉求,“一台好记星,天下父母情”的情感诉求,配以央视黄金时段的广告发布,保健品式整版报纸广告的广告模式,电视购物与终端POP双管齐下的渠道策略,使英语电子词典市场迅速升温。
不仅好记星旺销,也带动了老品牌的销售,同期还涌现出乾坤英考王、e考通、e百分、ee星、诺亚舟新品牌电子词典。
经过3年,好记星牢牢的坐上了英语电子词典头把交椅。
2004年销售额2亿,2011年达到创纪录的24亿。
同样,蒙牛常把竞争对手称为“竞争队友”,在办公室里挂着的一副竞争态势图称为“竞争队友”战略分布图。
在解释为何这样做,时任蒙牛总裁牛根生曾解释道:“竞争伙伴不能称之为‘对手’,应该称之为‘竞争队友’。
以伊利为例,我们不希望伊利有问题,因为草原乳业是一块牌子,蒙牛、伊利各占一半。
虽然我们都有各自的品牌,但我们还有共有品牌——‘内蒙古草原牌’和‘呼和浩特市乳都牌’。
伊利在上海A股表现好,我们在香港的红筹股也会表现好;反之亦然。
蒙牛和伊利的目标是共同把草原乳业做大,因此蒙牛和伊利是休戚相关的。
既然奔驰和宝马可以在德国并驾齐驱,风靡世界,百事可乐和可口可乐可以共同引领全球饮料市场,那么伊利和蒙牛为什么不可以共生共荣,共同做大?”就是凭着这样的共赢思维,蒙牛、伊利分别成为年营业额超过236亿和216亿的乳液双雄。
最顶级的企业家思维,你知道几种?成功者之所以成功在于别人看不见的时候他出手了,别人看不起的时候他秒懂了!现实社会中,有很多成功的事例,但是成功者不一定是企业家,更不一定是成功的企业家!问:谁才是成功的企业家?答:有顶级企业家思维的人。
什么是顶级的企业家思维?第一种,升维思考,降维运作——跳出事物本身来思考升维思考的基本要求就是跳出事物本身看待事物!有一个很经典的问题:一只蚂蚁如何快速的从一张A4纸张的A点到达B点?很多人想到的是,两点间直线最短!这只是二维空间的解决方案。
但是如果把这个问题从二维升级到三维来解决,情况就大不一样了。
我们可以把A4纸折(卷)起来让A点和B点直接重合,这只蚂蚁甚至不用动脚就马上从A点到达了B点。
这就是升维思考的价值。
降维运作可以理解为“降维打击”。
降维打击一般形容两者势力太过悬殊,就像大象踩死几只蚂蚁一样,完全没有给蚂蚁商量的余地。
在升维思考之后,具有了完全不对等的实力以及充分的信息,这样做起事情来游刃有余、事半功百倍,也赢得了更广阔的胜利空间。
打开看点快报,查看高清大图第二种,以终为始,以始为生——从未来看现在一般常人的角度都是用现在看未来,比如一个人要去创业,基本的动机都是想赚到钱。
很多做投资的人都反馈一个现象,有钱的人创业成功的概率往往要高于没有钱的人。
穷小子去创业,想得最多的问题是如何改善生活,他会每天拘泥于现实生活的改善,遇到事情的时候很快就会向现实妥协。
而有钱的人往往能够从未来看今天,他做安排的时候会有一个长远目标,然后再去逐步推进。
所以真正能创业的人往往是那些不是为了挣钱而创业的人,而成功的企业家应该是通过企业来改变社会、推动社会的发展。
以终为始,以始为生就是要用确定的未来倒推你现在的决策和行动,这样你的行动和未来的目标才会保持高度的一致,这样你能够最终走到那个你确定的地方。
打开看点快报,查看高清大图第三种,零思维、零启动、零运作有一种人天天跟别人比较资源,有资源才做事、没资源就不做事。
企业家的思维方式企业家的思维方式成功的创业思维方式究竟有何不同?以下两位专家为我们做出了解答。
编者按:Jeffry A. Timmons(蒂蒙斯)博士和Quintin G. Tan(陈昆廷)教授对企业家的思维方式抱有浓厚的兴趣,于是进行了认真的系统研究。
蒂蒙斯博士是大学教授,著有多部专著,其中包括《企业家的思维》(The Entrepreneurial Mind)。
陈昆廷是The Asian Institute of Management(亚洲管理学院)工商管理硕士课程的骨干教师。
你们是如何定义企业精神和企业家的?蒂蒙斯:企业精神是人类的一种创造性行为,使人们在一无所有的基础上创造出有价值的东西来。
不管人们手头有无资源或有什么样的资源,它是人们对机遇的一种执着追求。
它要求创业者高瞻远瞩,孜孜以求地带领别人去追求自己的远景。
陈昆廷:企业家具有一套对他们取得成功至为关键的独特技能、个性和观念。
其中最重要的是,企业家能够酝酿出一种创意,激励他们将这种创意转化为产品和服务,提供给某种用户。
这种产品与用户的对应关系需要企业家能够生动形象地设想出消费者及其喜好。
你们如何区分创意和真正的机遇?陈昆廷:创意较为常见,各个年龄阶段的人都能自然而然地产生出一些创意来。
但真正的机遇却隐含在每个问题之中。
只有企业家才掌握从问题中发现创造性机遇的窍门。
蒂蒙斯:绝好的机遇有一种我称之为非常令人宽慰的经济特点:附加值。
但是,识别真正机遇的关键要素是日久天长的经验积累所生成的直觉。
当机遇的大门渐渐打开时,发现潜在机遇、把握时机抓住机遇的能力和感觉非常关键。
企业家很大程度上依靠直觉。
直觉能否学到?蒂蒙斯:我们所说的直觉实际上是日积月累的生活经验。
对大多数企业家来说,这种经验是在其它公司当学徒,或在观察父母如何做生意时得来的。
他们总是在自己所熟谙的行业里创业。
但我所说的直觉是那种要有各种不同的经历才能得来的智慧。
这种智慧需要长期的经验积累、非凡的记忆力、模式认知、诠释能力和良好的创造力。
一、你的薪水从哪里来:老板为什么付给你薪水?没有企业的快速发展和高额利润,员工不可能获取丰厚的薪水。
只有公司赚了钱,员工才可能获得较好的回报。
从某种意义上讲,为公司赚钱就是为自己加薪。
无论从事哪一行,你都必须用良好的业绩证明你是公司珍贵的资产,证明你可以帮助公司赚钱。
谁为公司创造的业绩多,谁的薪水就高。
比尔.盖茨:能为公司赚钱的人,才是公司最需要的人。
二、没有功劳,苦劳就是白劳:企业要的是结果,而不是过程在企业中,员工不管多么辛苦忙碌,如果缺乏效率,没有做出业绩,那么一切辛苦皆是白费,一切付出均没有价值。
1、我们追求正果。
出正果就是我们的工作要富有成效,做任何事都要追求一个好的结果。
我们反对只说不做,同时我们也反对做而无效。
只有持之以恒地付出,不折不扣地努力,才能得到理想的回报。
2、企业对员工价值认可的程度,取决于员工为企业创造业绩的多少。
3、我们坚持以绩效的获取和提升作为管理的出发点,以绩效水平作为考核管理工作有效性的依据。
4、工作价值和市场价值决定着员工的分配基准,绩效水平决定着员工的实际获得。
三、白猫黑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业绩是最有力的价值证明优秀员工的标准是什么?业绩!这是以结果论英雄的时代,这是以结果作为标准来检验一切的时代。
四、没有业绩就是剥削企业拿老板工资却不思进取,就是在白白耗费公司资源。
员工不能为公司创造价值,就是在剥削企业。
五、用一流的业绩套牢老板的心每个老板为了自己的利益,都只会留下那些,业务能力最强的员工。
馅饼并不会从天上白白掉下来,只有你努力工作并取得一定的成绩,老板才会重用你。
公司作为一个经营实体,必须靠利润去维持发展,而要发展,便需要公司中的每个员工都贡献自己的力量和才智。
公司是员工努力证明自己业绩的战场,员工证明自己的唯一法则就是业绩。
无论何时何地,如果你没有做出业绩,你迟早是一枚被弃用的棋子。
企业需要的是能够解决问题、勤奋工作的员工,而不是那些曾经作出过一定贡献,现在却跟不上企业发展步伐,自以为是、不干活的员工。
企业家的三大思维模式第一篇:企业家的三大思维模式企业家的三大思维模式“企业家决定版图,思路决定出路”,说的是思想对行为的指导与决定性作用。
企业要做大做强做久。
关键在于一个领导人的心灵格局是否海纳百川、在于他的思维模式是否高瞻远瞩。
很多企业家来到赢利课堂,谈到来学习的目的:学习更好的赢利模式;增强行动力;学习成功的方法;如何抓住机遇规避风险;如何做到行业第一;如何快速做大做强企业;如何超越竞争对手‘改变现状;多赚钱。
这些想法都很好都是对的,可是,什么行动力?怎样叫超越对手?改变现状要改变到什么样?赚钱要赚多少钱?不清楚!所以一切改变先来自思维模式的改变。
李践老师赢利模式训练一开始就开宗明义、旗帜鲜明地企业家的三大思维模式。
第一:数字思维。
学员们谈了来学习的目的都很美好也很明确,但都是相对应的“数字思维”。
其实做企业就是简单的数字思维。
一个简单的数学公式“10-8=2”就包括了做企业的全部思想与过程。
“10”是收入,“8”是成本,“2”是利润,企业家要做的只有两件事:(1)如何将“10”变成11、12;(2)将“8”变成7/6;利润是“2”自然就增大。
企业家的天职就是最大的赢利。
所以有“企业不赢利,企业家就是在犯罪”“企业家赚钱是道德,不赚钱是缺德”之说。
一定要有这个思维,时刻进行10-8=2的计算。
数字思维还包括:比如行销人员一天打多少通电话、拜访多少客户、成交几个单;花成本的部门比如采购,要对比几家后进行招标比价、采购多少的量、库存的控制在多少等等,都要数字,而不是模糊的概念“要提升管理效益”“要大大降低成本”“形式大好”“感觉不错”之类的语言。
第二:成果思维。
富人的思维:以成果为导向的思维作任何一个决定、一个政策、一项制度、包括招聘一个人进企业,首先一定要问“我想得到什么结果?”“我能得到这个成果吗?”“得不到成果怎么办?”,即成果导向思维,也叫“富人思维”。
富人思维模式是先设定想要的结果,在创造条件进行过程,然后得到成果;与富人思维模式不同的穷人思维模式,是先看条件再有过程再顺其自然的得到结果,也许这个结果不是自己想要的,但已经花费人力、财力、物力产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