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体育教学改革的创新与实践
- 格式:pdf
- 大小:241.50 KB
- 文档页数:2
[摘要]对中职学生而言,完成了中职教育之后,就需要步入社会参加工作。
中职学生的未来工作规划与技术、技能等工作岗位相关,对身体素质的要求也更高,只有具备较高身体素质的人才能在其专业的技术岗位上发光发热,充分运用学校所学的专业知识,提升工作效率。
因此对中职学生的身体素养进行训练,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在新课改的要求下,学校在培养学生文化知识与身体素养的同时,还需要重视对学生精神世界的熏陶。
[关键词]新课改;中职;体育教学[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6-0603(2020)42-0076-02新课改下中职体育教学的思考之创新教学朱圣耀(浙江省嘉兴市秀水中等专业学校,浙江嘉兴314000)在新课改的背景下,需要对中职体育课程教学进行创新改革,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品性,以正确的眼光看待体育运动,并且将体育运动灵活地运用到未来的工作与生活中,既实现强身健体,为未来的工作打好基础,还能在未来的工作岗位上体现出体育精神。
因此本文对新课改背景下中职体育教育教学的创新教学方法进行思考,先分析了在新课改背景下中职体育课程教学的重点方向,之后分析了中职体育教育创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且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解决对策,以期能够推动中职体育课程教学创新工作的进展,为我国培养更多有扎实身体素养的高端技术人才。
一、新课改下中职体育教学的重点方向(一)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在新课改背景下,中职体育课程教学仍然需要重视对学生身体素质的教育,在开展体育课程的时候,需要设计合理的体育活动,帮助学生提升心肺功能与肢体协调程度。
组织学生进行拉伸运动以避免在运动过程中出现受伤等问题,帮助学生通过体育课程的训练,拥有强健的体魄,同时还可以提升学生的反应能力。
当学生的身体素养提升之后,在未来的学习与工作中,学生所能承受的压力与强度也会随之提升。
(二)重视学生的心理素养中职体育课程教学还需要重视学生的心理素养,因为在体育运动过程中,可以帮助学生充分体会到体育精神,帮助学生培养毅力与耐力等优秀的品质。
浅谈中职学校体育课的教学改革[摘要]中职学校体育教学是学生技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衡量中职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指标,根据国家素质教育的发展和中职学校人才培养的需求,中职学校体育教学已经处于严重滞后的现状,如何打破这一状态,让体育课的教学内容更加适合中职学生的实际需要,真正实现教育改革的意义,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以下对中职体育教学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初步探讨了改革的内容和方法。
[关键词]中职体育课教学改革1 中职体育教育的现状1.1教学内容现状长期以来,中职学校体育教材内容大多是田径中的跑、跳、投和球类中的篮、足、排三大球为主的项目,简单动作学生在初中小学学习过,而难度动作则表现出技术水平达不到。
从而使中职学校学生的身体素质没有得到本质上的提高。
其次没有考虑到中职学校的学生毕业后将直接面对社会的需要。
教学中把身体全面发展等同于平均发展,使得课堂教学目标过多,所学内容与社会体育不能有效的衔接,课堂教学法单一,服从规律,排斥了多样性、选择性、主动性、采用灌输式教学方法,权威化教学态度,单一教学模式功名式教育等泯灭了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
使得学生只为应付考试,关注分数,而从不考虑所学知识、技术是否对提高自身的身体素质有无作用,为应试而锻炼,而不是为“健康第一”而学习,更难享受体育锻炼所带来得心理和生理的快乐。
1.2 学生现状学生在体育教学中占主导作用,在上课过程中,由于学生有自己的专业课程而觉得其他课程无关紧要,因而对其他课程没有太大的热情,不能积极的投入其中。
另外,中职学生喜欢体育比赛,但对上体育课的积极性却不高,这主要是由于体育课活动量大、内容单一、教学方式单调所引起的。
学生喜欢“体育课”但不喜欢老师组织的“体育运动”,缺乏上课的积极性和主动参与性,从而也就不能发挥其主导作用。
人的本性是爱动的,一般来说自幼就爱“玩”。
“玩”对学生而言也是一种兴趣。
但在实际教学中发现,学生对体育课老师设置的内容并不太感兴趣,有的还产生了厌学情绪。
中职体育教学改革实验研究摘要:目的:对中职体育教学进行教学改革,以提高中职学生体育运动的兴趣,进而熟练掌握某(几)项运动技能,为实现终身体育锻炼打下坚实的基础。
方法:采用文献法、调查法、实验教学法、心理干预法、数理统计法等进行研究。
结果: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的教学效果比传统组有了非常显著性提高(p0.05),但经过不同的体育教学后,实验组的体育锻炼兴趣比传统组有了非常显著性提高(p<0.01)。
2.2 运动技能成绩的对比对传统组和实验组的学生在入学时和二年级末进行运动技能考核(主要以乒乓球选项为例),主要考核“正手攻球”和“左推右攻”(或“左拨右攻”)的两项基本技能,结果如表2所示。
由表2可知,经过不同的体育教学后,实验组的运动技能考核成绩比传统组有了非常显著性提高(p<0.01)。
2.3 课外体育锻炼人数结果对传统组和实验组的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人数进行调查。
每周锻炼3次以上(含3次),每次锻炼30min以上才符合统计标准。
统计结果如表3所示。
由表3可知,实验组与传统组课外体育锻炼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
3 分析与讨论要激发学生体育锻炼的兴趣,养成坚持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必须要树立正确的体育锻炼观念,更重要的是学生要掌握某(几)项运动技能,才能通过该项运动技能参与体育运动,否则,很多学生都羞于参与体育锻炼。
比如,很多学生都喜欢乒乓球,但是并没有掌握乒乓球的基本技能,例如,正手攻球不熟练,一个球来回的板数过低,控不住球。
而以选项为教学改革之后,学生主要学习乒乓球技术。
通过乒乓球基本功的训练,要求每个学生的正手攻球必须落在对角半台上,一个球的来回板数超过66板(或1min超过66板)。
经过一个学期的训练,绝大部分同学的正手攻球都接近满分。
正手攻球技术掌握后,再学习“左推右攻”、“两点攻”、“三点攻”、“搓球”、“拉球”等技术。
由于学生掌握了乒乓球的基本技术,练习乒乓球的兴趣大增,课外体育锻炼时间增多,培养了学生体育锻炼的习惯,同时也养成了终身体育锻炼的行为习惯。
体育教学改革的创新与实践研究摘要:中职体育教学在激发学生对体育活动的爱好,提高学生的运动技能和综合素质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现阶段,中职体育教学中存在着一些问题与不足,主要表现为教学的观念落后、教学目标不明确、与社会需求脱节。
为了应对这些问题,提高中职体育教学效果,今后在教学实践中需要采取相应的策略,明确中职体育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重视体育游戏的运用,并改革中职体育教学模式。
关键词:中职体育教学改革创新实践教学模式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6(b)-0000-00一、引言中职体育教学是中职教学工作的重要内容,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能够培养学生对体育活动的爱好,提高学生的运动技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然而,在教学实践中,由于受到师资力量、教学设施、教学观念等方面的影响,当前,中职体育教学中存在着一些问题与不足,这些问题与不足不仅影响教学目标的实现,还对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高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探讨分析当前中职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就这些问题与不足提出相应的课程教学改革策略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中职体育教学的现状分析1、教学的观念落后。
由于受到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目前在中职体育教学中仍然采用灌输式、以老师为中心的教学方法,不仅不利于调动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还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影响教学目标的实现。
此外,大部分中职学校的老师对体育教学存在着偏差,忽视体育教学的功能,对体育这门学科建设也不重视,影响教学工作的展开。
2、教学目标不明确。
体育在大多数学校为选修课,一般向学生传授体育知识,技术和技能。
但在教学中普遍存在着教学目标不明确的情形,究竟是让学生学习新的体育技能还是让学生利用所学技能来锻炼自己的身体。
轻视运动技能的提高,忽视对自身技能的训练,对业余爱好者进行职业化的培养,导致教学目标不明确,也影响了体育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
中职体育教学的创新模式初探摘要:新课程改革已经在包括中职学校的学校中大量推行,不断深入。
在教育部不断推行阳光体育,大力提倡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今天。
一些中职学校的体育教育和中职教育的职业特点及中职学生的特点发生了脱节,已经不能适应现代体育教育的需要。
所以,作为中职学校的体育教师,必须针对中职学校的特殊性及中职学生的具体特点,对中职体育教学进行改革和创新,才能让体育教学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好务。
基于以上情况,笔者将在文中将具体分析中职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现状。
并创新性的提出一系列改革措施。
关键词:中职学校体育教学创新一、中职体育教学现状传统教育观念仍然存在,新课程改革提倡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辅,但很多老师仍然在采用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一些老师虽然在进行新的尝试,但只是停留在形式上,没有理解其精神实质。
形式上的改革制约了学生体育的终身发展。
也让学生丧失了体育上课的兴趣。
1、不合理的教学目标中职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技能型人才。
因此中职学校既要对学生进行高中知识教育,也要根据学生专业的不同有针对性地进行职业知识教育和职业技能训练。
而现在中职体育教学中并没有处理好“终身体育”的思想和技能学习的关系,把体育课流于形式。
所以,中职学校必须要根据中职学生的职业需要,制订科学合理的体育教学目标。
2、教学内容与中职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不相符合进几年中职学校发展很快,学生生源质量下降,一些中职学生文化课差,体育锻炼习惯也不好。
一些体育老师没有具体分析学情,仍然按照传统的模式上课,这样导致学生的积极性不高。
违背了以学生为本的教育实质。
所以,很多中职学校的体育教学已经不能适应新课程改革下的体育教学的需要。
必须要改进教学内容。
二、针对以上情况需要采取的创新办法1、根据不同的专业特色对体育教学内容进行改编和整合。
针对学生将来从事职业的不同,制定适合将来职业发展需要的体育教学内容。
比如由于长期伏案工作者会产生眼睛疲劳、颈椎酸痛等现象,体育教师要让将来从事这些工作的学生学会眼保健操、伸展脊柱、球类、游泳等,将来从事电脑、文秘等职业的学生需要增强眼手的协调能力等,所以体育教师要安排比如乒乓球、排球等运动项目。
论新时期下中等职业学校体育教学的改革与创新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3)01-000-01摘要随着我国中等职业学校体育教学的不断发展和教学方法的不断更新,近年来,在中等职业体育教育中我们可以看到明显的进步与成功,但是,其中还存在着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与不足。
为了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具备良好综合素质的中等技术人才,中等职业学校必须积极探索体育教学的新出路,不能简单的以锻炼学生的身体为教学目标,而应该注重与学生的专业相结合,让中职学校的体育教学朝着多元化的方向迈进。
本文详细分析了当前中职学校体育教学存在的一些问题,并结合笔者实际教学经验,对中职学校如何对体育教学进行改革与创新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中职学校体育教学现状创新一、中等职业学校体育教学现状(一)学生的参与度不高中等职业学校的主要教学目标是为了向社会输送各种中等技术人才,很多中等职业学校都要求学生考取与自己专业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如会计从业资格证、护士资格证等。
学生也为了自己将来就业热衷于参加各种考试,根本不愿意参与体育活动,甚至认为体育学习对自己就业毫无作用,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不高,体育教师不能有效的进行体育课堂教学,渐渐让体育课教学流于形式。
(二)教学内容缺乏特色当前,很多中等职业学校在进行体育教学时还是沿用的以往的教学模式,在教学内容方面缺乏特色,不能结合中职学校自身实际与专业特色来改进教学手段,教师依然是根据传统的球类、田径等内容来制定教学计划,这就与新时期中等职业学校体育教学目标背道而驰,无法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中等技术人才。
(三)体育活动过于单一体育教学活动过于单一主要表现在课外健身活动项目单一,很多中职学校都偏重于对一些优势项目的训练,而忽略了一些大众化群众性的基础锻炼项目活动;其次,很多中职学校都是让体育教师对学生进行分工指导,但是教师无法顾及每一个学生的兴趣爱好,很多活动项目只能短时间的开展;第三,在中职学校中很多的体育活动都是由学生自己组织开展的,他们既没有专业人士的指导,对锻炼的目的也不明确,仅仅是凭一时兴起,难以持之以恒,无法完全发挥体育活动的作用。
中职体育教学改革的创新与实践摘要:作为中职学校一门必修的基础课程,20世纪五六十年代提出的体育教学纲要和对学生的培养目标,已经无法以更加好的状态去适应当前中职体育教学的发展目标和培养要求。
体育教学是中职教育的基础组成部分,体育课程的教学改革毋庸置疑也是学校教学改革的主要内容,有鲜明独特的学科特点以及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独特优势。
体育教学改革重要的一个方面是要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体现出新课程基本理念,让学生获得快乐、自主的情绪。
关键词:创新;实践;现状一、中职体育教学的现状分析现今我国大多数中职体育的教育模式,多以应试教育和专业性很强的竞技项目为主要教学目标,这与现阶段我国大力开展的素质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格格不入。
传统意义上的中职体育教学无法很好地和身心快速成长发展的中职生适应,不管是对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方面,还是学生进入社会后融入社会的推动作用方面,都不能很好地发挥它的促进作用,这些具体表现为:1.体育教学目的不明确现在的体育课大多按照项目技术特点,并且遵循体育培养轨迹,有序地传授给学生知识、技术和技能。
问题的关键是教学的旨趣在哪里:是仅仅让学生掌握一些常用运动技巧锻炼身体;还是让学生把握新难动作?脱离现实、忽视基本运动技术的提高,不注重培养锻炼身体的能力,向业余爱好者灌输职业化训练的倾向直接导致体育教学目的的不明确。
2.体育教学目标不合理许多中职学校的体育教学目标颇不合理,看似强调学生体质的增强,但在实际教学中还是把达标成绩作为测量学生体质的标准,把体育课活生生地变成了达标课。
在体育教学中如果只是单纯地追求达标成绩,为考试、达标而进行教学和体育训练,“健康第一”的体育教学理念被淡化,这样体育课就会变得枯燥无味,学生的积极性不高。
3.体育意识不强,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滞后在当今的体育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采用“灌输式”“传授式”等传统的教学方法。
这些传统的教学方法制约着体育教学的发展,因此体育教师就必须不断地自我更新意识、提高职业精神。
浅谈中职学校体育课教学改革的措施摘要:在我们国家,在全国推行全民健身计划,竞技体育水平不断提高的形势下,学校体育也越来越受到各级领导的重视。
在中职学校,在各级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体育设施不断完善,体育教学工作正在快速发展。
但是,为了适应形势,中职学校仍需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体育课教学改革,促进体育课教学水平和质量的提高。
提高体育课教学水平和质量的改革措施包括:一是树立责任感和荣誉感,质量观念和效率观念。
二是教学过程中以培养学生的兴趣为主。
三是培养学生的运动知识和技能。
四是改革考核制度。
五是重视传授体育卫生保健基本知识。
关键词:中职学校体育课教学改革在我们国家,在全国推行全民健身计划,竞技体育水平不断提高的形势下,学校体育也越来越受到各级领导的重视。
在中职学校,在各级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体育设施不断完善,体育教学工作正在快速发展。
但是,为了适应形势,中职学校仍需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体育课教学改革,促进体育课教学水平和质量的提高。
提高体育课教学水平和质量的改革措施包括:一是树立责任感和荣誉感,质量观念和效率观念。
二是教学过程中以培养学生的兴趣为主。
三是培养学生的运动知识和技能。
四是改革考核制度。
五是重视传授体育卫生保健基本知识。
一、树立责任感和荣誉感,质量观念和效率观念作为体育教师,首先要树立责任感和荣誉感。
我们要认识到,体育在中职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工作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是教育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例如,目前,中职学生的集体观念淡薄,组织纪律性较差,这是学生管理工作中的一大难题。
但是,如果体育工作开展得好,那么,这对解决上述难题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在校运会上,运动员每次获奖,本班同学都会欢呼雀跃,倍感自豪,集体观念在每个同学心目中得到最好的升华,全班同学空前团结。
因此,为了培养学生的集体观念,培养学生为集体争光的精神,我们要经常有针对性地组织全校学生参加一些集体性的体育比赛,而且特别要注意做好组织工作,充分调动每班每个同学的积极性,使全校学生都踊跃参与各种体育活动,在不断参与的过程里,最终达到培养学生集体观念、集体精神的目的。
职业高中体育教学改革与创新摘要:通过对职业高中体育教学改革发展相对滞后的因素分析,对“终身体育;健康第一”的真正含义认识深度不够、教改目的不够明确、形式方法不优化、缺乏提高体育教师专业素质的培训机制及激励机制等因素分析。
并针对当前职业高中体育教学在改革实践中产生的问题,研究问题产生的原因,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等提出一些教改观点,从而推动职业高中等中职学校的体育教学改革发展。
关键词:职业高中;体育教学;改革创新;近几年来,我国学校体育改革不断深入发展和推进创新,对中等职业学校的体育教学都提出了新的要求。
作为中等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职业高中的体育教学,理所当然顺应教育改革潮流,更新教育改革的观念,以“终身体育”“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把增进学生身心健康,培养学生的健身意识和健康的生活方式作为主要目标,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1、目前职业高中体育教学现状(1)体育教学发展滞后因素事实表明,大多职业高中在教育改革方面及基础设施建设方面都有了长足的发展,但在体育工作及体育教学改革方面的发展相对滞后了许多。
课程设置模式传统,教学内容、形式固定单一,竞技性较强,缺乏时代性、健身性。
教学考核评价标准缺乏科学全面的评价体制,忽略了体育教学评价目标的多维性、评价内容的多元性、评价方法的综合性、评价主体的差异性等特征。
(2)存在问题许多职业高中对体育教学改革的认识不深,重视程度不够,体育课程设置模式依然是沿袭着中等学校时的陈旧教学模式,“重智轻体”的教育观念普遍存在,随着我国各项体制改革的不断发展,职业高中作为中等教育的一种特殊类型,具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要求。
体育作为一门基础课程,必须符合中等职业教育发展需要,因此,中等职业院校的体育课程设置应注重适合性、实效性、差异性的教育教学模式。
2、职业高中体育教学改革的良性实施,教师是关键因素(1)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对学生的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未来社会对教育的要求,归根到底是对教师的要求,无论是教育观念的更新,还是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的改革,都将取决于教师的素质和态度。
浅谈中职体育课堂创新教学策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中等职业学校体育教育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如何更好地开展体育教学工作、切实提高学生的体育素养和综合素质,成为中职体育教师和学校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结合中职学校实际情况,探讨一些创新的体育课堂教学策略,以期为中职体育教学工作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一、充分了解学生的兴趣和特点中职学生的特点是他们的兴趣广泛,接受能力强,对新事物有强烈的好奇心。
教师在进行体育教学策略时,应该充分了解学生的兴趣和特点,结合实际情况设计内容,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
在体育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问卷调查、座谈会等形式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体育运动的特长,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内容,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到乐趣和快乐,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
二、突出实践性教学实践性教学是中职学校体育教学的一个重要特点。
教师在进行体育课堂教学时,应突出实践性教学,注重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运用能力。
在体育课堂上,教师可以设置各种实践性的教学环节,例如:组织学生进行体育运动比赛,引导学生进行体育考核训练,设计真实的体育运动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提高。
这样不仅能增加学生的体育知识,还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
教师还可以将课外的社会实践活动融入到体育课堂教学中,例如:组织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三、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多元化的教学手段是中职学校体育教学的一个重要特点。
教师在进行体育课堂教学时,应该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的生动性和趣味性。
在体育课堂上,教师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利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增强教学内容的可视化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可以采用互动式教学手段,让学生参与进来,与教师共同探讨问题,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还可以采用实验教学手段,进行各种实验活动,让学生在实验中学习,提高学生的实验观察力和实验技能。
中职体育教学的现状和改革摘要:随着国家对学生体育教育的重视,针对现行体育教学的弊端,体育教学改革就应运而生。
体育在中职教育中是必要的课程之一,其教学改革也是课程改革中重要的一环。
体育担当着锻炼提高学生体质的角色,有着其他学科无法代替的作用。
中职体育教学改革就是要体现体育教学的重要性,引入新课改基本理念,让学生快乐、自主地参与到体育课程中,在体育锻炼中不仅得到身体上的锻炼,还得到心理上的快乐。
结合中职传统教育现状,以树立终身体育的习惯和观念为出发点,提出一系列有效的改革创新措施。
关键词:中职体育教学;现状;改革;创新虽然新课改已经深入中职学校的每一门课程,但传统教学的顽固性依旧还在。
中职体育教学的任务和目的不仅是要学生掌握体育基本技术和知识,提高体质,还要培养学生勇于创新、开拓进取、团结友爱的精神,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体育习惯和观念。
为了促进中职体育教学健康发展,一定要从中职学生的实际考虑,把课外体育活动和理论教学结合起来,加强课外体育教学实践,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老师要做一位称职的引导者,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爱好,养成经常锻炼的好习惯。
下面让我们来具体谈一谈中职体育教育的现状和改革。
一、中职体育教学现状1.教学目的不明确中职的体育课,大多数都是按项目技术的特点,依据体育培养的顺序,有序地给学生传授知识点、技能和技术。
至于中职体育教学的目的是以让学生掌握运动技能进而锻炼身体为重心,还是以让学生掌握体育技能中的难点为重心并不清楚。
所以中职体育教学常常脱离实际,忽视强身健体的重要性,轻视基本技术的提高和应用,对业余学生进行专业化培训,导致了体育教学目的的混乱和错位。
2.教学观念和方法滞后在现今流行的中职体育教学模式中,我们依然还能看到许多以老师为中心灌输式或传授式的体育教学办法。
体育教学方法的落后影响着体育教学的健康发展,为此,我们必须建立落后教学办法的淘汰机制和创新优秀教学方法的激励机制,鼓励教师进行再教育,提高更新自己的教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