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血常规指标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表现

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血常规指标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表现

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血常规指标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表现

导读:再生障碍性贫血简称再障,是一组由多种病因所致的骨髓造血功能衰竭性综合征,对身体的伤害是比较大的,因此了解其血常规指标,积极的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治疗是非常重要的。

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血常规指标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表现。再生障碍性贫血简称再障,是一组由多种病因所致的骨髓造血功能衰竭性综合征,对身体的伤害是比较大的,因此了解其血常规指标,积极的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治疗是非常重要的。

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血常规各项指标

再生障碍性贫血在临床上常表现为贫血、出血和感染。再生障碍性贫血,由于其病理生理机制复杂,治疗难度大,疗效低。血常规检查可以帮助确诊再障,其血常规各项指标呈现以下特点:

1.血小板:最少可在5×109/L以下,最多可达40×109/L以上,多数在(10~20)×109/L。

2.血红蛋白及红细胞:为正细胞正色性贫血或大细胞性贫血。血红蛋白和红细胞平行下降,多为中度贫血,血红蛋白最低可达20~30g/L,最高可达l00g/L,多数在30~40g/L。

3.网织红细胞:0.8%~2.3%,最多可达3%~5%,多数>1%,但绝对值低于正常值。

4.白细胞及分类:白细胞计数最少可在1×109/L以下,最多可达4×109/L,多数在(2~3)×109/L;分类计数淋巴细胞的比例增高,最高可达60%~70%以上。

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表现:

1.急性型再障

起病急,进展迅速,常以出血和感染发热为首起及主要表现。病初贫血常不明显,但随着病程发展,呈进行性进展。几乎均有出血倾向,60%以上有内脏出血,主要表现为消化道出血、血尿、眼底出血(常伴有视力障碍)和颅内出血。皮肤、黏膜出血广泛而严重,且不易控制。病程中几乎均有发热,系感染所致,常在口咽部和肛门周围发生

坏死性溃疡,从而导致败血症。肺炎也很常见。感染和出血互为因果,使病情日益恶化。

2.慢性型再障

起病缓慢,以贫血为首起和主要表现;出血多限于皮肤黏膜,且不严重;可并发感染,但常以呼吸道为主,容易控制。若治疗得当,坚持不懈,不少患者可获得长期缓解以至痊愈,但也有部分患者迁延多年不愈,甚至病程长达数十年,少数到后期进展为重型或极重型再障。

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血常规指标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表现。温馨提示:血常规检查是再生障碍性贫血的重要辅助诊断检查,进行骨髓穿刺检查一般可以对再障进行诊断,再障是疑难病症,明确病情后需要选择正规医院来进行治疗。

再生障碍性贫血

再生障碍性贫血 一、概念: 再生障碍性贫血是一组由化学、物理、生物因素,药物及不明原因引起骨髓干细胞及造血微环境损伤,以致红髓被脂肪髓代替、血中全血细胞减少的疾病。 二、临床表现及分型: 再生障碍性贫血病人由于骨髓受抑制,全血细胞减少、免疫功能异常,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贫血、出血、感染。体现在各个病例的症状不完全相同,有的病例以贫血症状为主,有的则以出血和感染为突出表现。 根据起病缓急、病情严重程度,进展情况不同,再生障碍性贫血可分为两个类型,即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和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 1、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基本特点是起病急,病情进展快,贫血较重,病 人出现皮肤苍白、明显乏力、头晕、心悸、气短,呈进行性加剧。出血 倾向重,可出现全身各部位广泛出血,表现为皮肤紫癜或大片淤斑,口 腔黏膜血泡,齿龈、鼻腔出血,消化道出血如便血、呕血、血尿、女病 人月经量增多等表现,严重者可出现头痛、颈项强直、视物模糊、双侧 瞳孔不等大、意识改变等颅内出血表现,常可危及生命。病人易合并感 染症状,出现持续高热,感染部位以咽部、肺部、肛周及泌尿道感染较 为多见,常合并有败血症。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绿脓杆菌、金黄色 葡萄球菌等多见,感染不易控制,且往往与出血互为因果,并加重贫血,使病情进一步恶化。 2、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基本特点是起病和进展均较缓慢,常见病人诉头 晕、疲乏、心悸、气短,以活动后明显。皮肤可见散在出血点和淤斑, 可见口鼻腔少量出血,内脏出血较少见。约半数病人出现发热,以上呼 吸道感染多见,感染易控制。浅表淋巴结、肝、脾一般无肿大。 三、ATG的药理作用: ATG(抗胸腺细胞球蛋白)产生免疫抑制的基本原理是作用于活化的T淋巴细胞,使淋巴细胞衰竭,ATG在衰竭T细胞作用的基础上,可激发其它引起免疫抑制活性的淋巴细胞功能。 四、ATG的副作用: ATG治疗最初几天,大多数患者可出现发热、寒颤、多形性皮疹、低血压/高血压;治疗过程中可引起血小板及中性粒细胞减少、出血加重、血小板输注需求量增加;较少见的副作用包括: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溶血、心律失常及癫痫发作;如果ATG经周围静脉输注,可发生静脉炎;治疗后7~10天约60%患者可发生血清病,其常见症状有:反复发热、皮疹、胃肠道症状、肌痛、关节痛及蛋白尿等,严重时可危及生命,血清病发病率取决于ATG 类型、剂量及疗程;肝肾毒性极少见。ATG治疗期间需严密监护,应用小剂量皮质类固醇可减轻或预防绝大多数急性副作用。 五、ATG的治疗方法: ATG主要用于治疗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用法:ATG3~5mg/kg/d,连用五天,同时应用激素,激素主要是抗过敏的作用,用ATG后继续使用激素主要是为预防迟发过敏反应,后激素逐渐减量,一般在一个月内减完。 六、再生障碍性贫血患儿的护理:

获得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简介

获得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简介 目录 •1拼音 •2英文参考 •3概述 •4获得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诊断 o 4.1诊断依据 o 4.2诊断分型 ▪ 4.2.1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AA) ▪ 4.2.2超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VSAA) ▪ 4.2.3非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NSAA) •5获得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治疗 o 5.1免疫抑制治疗 ▪ 5.1.1抗胸腺/淋巴细胞球蛋白(ATG/ALG) ▪ 5.1.2环孢素(CsA) o 5.2对症支持治疗 ▪ 5.2.1小剂量丙种球蛋白 ▪ 5.2.2促造血治疗 ▪ 5.2.3胸腺肽 ▪ 5.2.4“白膜”输注 o 5.3造血干细胞移植 •6参考资料 •附: o1获得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相关药物 o2治疗获得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中成药 1拼音 huò dé xìng zài shēng zhàng ài xìng pín xuè 2英文参考 acquired aplastic anemia,AA[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

2012年版.化学药品和生物制品] 3概述 获得性再生障碍性贫血(acquired aplastic anemia,AA)是指原发性无纤维化和异常浸润的骨髓衰竭(低增生)导致的全血细胞减少[1]。目前认为,获得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是一类T淋巴细胞功能亢进、过度凋亡骨髓细胞而导致的骨髓衰竭性疾病[1]。 4获得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诊断 4.1诊断依据 (1)血常规提示一系或多系血细胞减少[1]。 (2)骨髓增生减低或重度减低,小粒空,淋巴细胞比例高[1]。 (3)T细胞功能亢进指标:如CD4+/CD8+比值减低,IL2、IFNγ水平增高,辅助性T细胞(Th)1/Th2比值增高等[1]。 (4)除外其他可引起血细胞减少的血液系统疾病(如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先天性骨髓衰竭症等)及非血液系统疾病[1]。 4.2诊断分型 4.2.1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AA) 血象满足以下两项:中性粒细胞<0.5×109/L,PLT<20×109/L,网织红细胞<20×109/L;骨髓增生减低或重度减低(小于正常的25%,或为正常的25%~50%,但残存造血细胞<30%)[1]。 4.2.2超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VSAA) 符合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AA)标准,但中性粒细胞<0.2×109/L[1]。 4.2.3非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NSAA) 不符合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AA)和超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VSAA)标准的AA患者[1]。 5获得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治疗 5.1免疫抑制治疗 5.1.1抗胸腺/淋巴细胞球蛋白(ATG/ALG) ATG/ALG有马、兔、猪等不同来源,不同来源的制剂临床用量不

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血常规指标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表现

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血常规指标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表现 导读:再生障碍性贫血简称再障,是一组由多种病因所致的骨髓造血功能衰竭性综合征,对身体的伤害是比较大的,因此了解其血常规指标,积极的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治疗是非常重要的。 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血常规指标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表现。再生障碍性贫血简称再障,是一组由多种病因所致的骨髓造血功能衰竭性综合征,对身体的伤害是比较大的,因此了解其血常规指标,积极的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治疗是非常重要的。 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血常规各项指标 再生障碍性贫血在临床上常表现为贫血、出血和感染。再生障碍性贫血,由于其病理生理机制复杂,治疗难度大,疗效低。血常规检查可以帮助确诊再障,其血常规各项指标呈现以下特点: 1.血小板:最少可在5×109/L以下,最多可达40×109/L以上,多数在(10~20)×109/L。 2.血红蛋白及红细胞:为正细胞正色性贫血或大细胞性贫血。血红蛋白和红细胞平行下降,多为中度贫血,血红蛋白最低可达20~30g/L,最高可达l00g/L,多数在30~40g/L。 3.网织红细胞:0.8%~2.3%,最多可达3%~5%,多数>1%,但绝对值低于正常值。 4.白细胞及分类:白细胞计数最少可在1×109/L以下,最多可达4×109/L,多数在(2~3)×109/L;分类计数淋巴细胞的比例增高,最高可达60%~70%以上。 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表现: 1.急性型再障 起病急,进展迅速,常以出血和感染发热为首起及主要表现。病初贫血常不明显,但随着病程发展,呈进行性进展。几乎均有出血倾向,60%以上有内脏出血,主要表现为消化道出血、血尿、眼底出血(常伴有视力障碍)和颅内出血。皮肤、黏膜出血广泛而严重,且不易控制。病程中几乎均有发热,系感染所致,常在口咽部和肛门周围发生

再生障碍性贫血—搜狗百科

再生障碍性贫血—搜狗百科 展开全文 流行病学 再障呈世界性分布,国内流行病学调查资料表明,发病率约为0.74/10万人口,较西方国家常见。国内发病以中青年居多,男性略高于女性,原发性多于继发性。 发病原因 约半数以上患者无明确病因可寻,称为原发性再障。以下所述为继发性再障的可能病因。 1.化学因素:包括种类繁多的化学物质和药物。职业暴露是继发性再障经常关联的病因。近年来苯及其相关制剂引起的再障病例有所增多,且屡有职业群体发病的情况。其他危险暴露包括除草剂和杀虫剂以及长期染发(氧化染发剂和金属染发剂)等。化学物质引发的骨髓增生不良可呈剂量相关性和剂量非相关性(个体敏感性)。药物是另一类诱发再障的可疑危险因素,但往往难以确定其因果关系。细胞毒化疗药物引起预期和可控的骨髓抑制,很少导致不可逆的骨髓衰竭和永久性再障。 2.物理因素:γ射线和X射线等高能射线产生的离子辐射能造成组织细胞损伤,阻止DNA复制。骨髓是放射敏感组织,其后抑制程度与放射呈剂量依赖性效应。全身放射1~2.5Gy剂量可造成骨髓增生不良,4.5Gy半数受照者死亡,10Gy全部死亡。 3.生物因素:流行病学调查和研究表明,再障发病可能与多种病毒感染有关,其中以病毒性肝炎最为重要。肝炎相关性再障(hepatitis associated aplastic anemia,HAAA)多继发于非甲非乙型肝炎,发病率<1.0%,约占再障患者的3%。发病机制可能与病毒抑制造血细胞或免疫因素有关。HAAA患者多为青年男性,在肝炎恢复期发病,常表现为重型再障,预后较差。其他可疑相关病毒尚有EB病毒、微小病毒B19、巨细胞病毒、登革热病毒以及HIV病毒等。 发病机制

最新:再生障碍性贫血诊断与治疗中国指南(最全版)

最新:再生障碍性贫血诊断与治疗中国指南(最全版) 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红细胞疾病(贫血)学组在广泛征集专家建议和意见的基础上,结合再生障碍性贫血(AA)最新诊治进展及我国国情对2017年版AA专家共识进行更新,制订《再生障碍性贫血诊断与治疗中国指南(2022年版)》。 一、AA概述及发病机制 AA是一种骨髓造血衰竭(BMF)综合征。其年发病率在我国为0.74/10万,可发生于各年龄组,AA高发年龄分别为15~25岁的青壮年和65~69岁的老年人,男、女发病率无明显差异。AA分为先天性及获得性。目前认为T淋巴细胞异常活化、功能亢进造成骨髓损伤在原发性获得性AA发病机制中占主要地位,新近研究显示辅助性T细胞亚群Th1/Th2分化偏移、调节性T细胞(Treg)及NK细胞调节功能不足、Th17、树突状细胞(DC细胞)以及巨噬细胞等功能异常甚至某些遗传背景都参与了AA发病。先天性AA较为罕见,主要为范可尼贫血(FA)、先天性角化不良(DKC)、先天性纯红细胞再生障碍(DBA)、Shwachmann-Diamond综合征(SDS)等。绝大多数AA属获得性,本指南主要讨论原发获得性AA。 二、AA的诊断建议 (一)诊断AA的实验室检测项目

1.推荐检测项目: ①血常规检查:白细胞计数及分类、红细胞计数及形态、HGB水平、网织红细胞百分比和绝对值、血小板计数和形态。②不同平面多部位骨髓穿刺:至少包括髂骨和胸骨。骨髓涂片分析:造血细胞增生程度;粒、红、淋巴系细胞形态和各阶段百分比;巨核细胞数目和形态;小粒造血细胞面积;是否有异常细胞等。③骨髓活检:至少取2 cm骨髓组织(髂骨)标本用以评估骨髓增生程度、各系细胞比例、造血组织分布(有无灶性CD34+细胞分布等)情况,以及是否存在骨髓浸润、骨髓纤维化等。④流式细胞术检测骨髓CD34+细胞数量、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PNH)克隆(CD55、CD59、Flaer)。⑤肝、肾、甲状腺功能,病毒学[包括肝炎病毒、EB病毒(EBV)、巨细胞病毒(CMV)、细小病毒B19等]及免疫球蛋白、补体、免疫固定电泳检查。⑥血清铁蛋白、叶酸和维生素B12水平。⑦免疫相关指标检测:T细胞亚群(如CD4+、CD8+、Th1、Th2、Treg等)、细胞因子(如IFN-γ、IL-4、IL-10等)、NK细胞亚群、自身抗体和风湿抗体,大颗粒淋巴细胞白血病相关标志检测。⑧细胞遗传学:常规染色体核型分析、荧光原位杂交[del(7)、del(7q-)、+8、del(5q)、del(20q)等]以及遗传性疾病筛查(儿童或有家族史者推荐做染色体断裂试验),胎儿血红蛋白检测。⑨其他:心电图、腹部超声、超声心动图及其他影像学检查(如胸部X线或CT等)等。 2.建议检测项目:

常见血液学疾病的血象、骨髓象(临床版)

我们知道,广义的骨髓象已经包括了血象,另外还包括了细胞化学染色 红细胞检验 再生障碍性贫血(AA) 简称再障,是因为化学、物理、生物因素及不明原因使骨髓造血组织减少导致骨髓造血功能衰竭,引起外周血全血细胞减少的一组造血干细胞疾病。 特征是造血干细胞功能障碍和(或)造血微环境功能障碍,造血红髓被脂肪组织所替代(红髓脂肪变),导致全血细胞减少的一类贫血。临床表现为进行性贫血、出血和感染(伴发热),罕有淋巴结核肝脾肿大。 1、血象:以全血细胞减少,网织红细胞绝对值降低为主要特征,三系减少的程度各病例有所不同。贫血多为正常细胞性,少数为轻、中度大细胞性。网织红细胞绝对值明显减少。各类白细胞都减少,其中以中性粒细胞减少尤为明显,而淋巴细胞比例相对增多 血小板不仅数量减少,而且体积小、颗粒减少。急性AA时,网织红细胞<1%,绝对值<15×10^9/L;中性粒细胞绝对值常<0.5×10^9;血小板<20×10^9/L;慢性再障血红蛋白下降速度较慢,网织红细胞、中性粒细胞和血小板减低,但各指标叫急性再障指标为高,达不到急性再障的程度。 2、骨髓象

①.急性再障:红髓脂肪变是AA的特征性病理改变,骨髓涂片可见脂肪滴明显增多。多部位穿刺结果均显示有核细胞增生减低。造血细胞(粒/红/巨核系细胞)明显减少,早期阶段细胞减少或不见,巨核细胞减少或缺如,无明显的病态造血。非造血细胞(包括:淋巴/浆/肥大细胞等)相对增多,非造血细胞比例增高,大于50%,淋巴细胞比例可增高达80%。如有骨髓小粒,染色后镜下为空网状结构或为一团纵横交错的纤维网,其中造血细胞极少,大多为非造血细胞。 ②.慢性再障:病程中骨髓呈向心性损害,骨髓拥有代偿能力仍可有残存散在的增生灶,常因不同的穿刺部位,骨髓象表现不一致,需多部位穿刺或进行骨髓活检,才能获得较明确的诊断。多数患者骨髓增生减低,三系或两系减少,巨核细胞减少明显。非造血细胞比例增加,常>50%。如穿刺到增生灶,骨髓可表现为增生良好,红系代偿性增生,以核高度固缩的“炭核”样晚幼红细胞多见,粒系减少,主要为晚期及成熟粒细胞。骨髓小粒中非造血细胞增加,以脂肪细胞较多见。 3、细胞化学染色: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NAP)活性增高 缺铁性贫血(IDA),重点 由于机体铁的需要量增加和(或)铁吸收减少,导致体内储存铁耗尽而缺乏,又不能得到足够的补充,致使用于合成血红蛋白的铁不足所引起的贫血。为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1、血象:IDA患者为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但因缺铁的发展阶段不同,贫血的轻重不一,血象表现不同。早期常无贫血,当缺铁加重时出现轻度正常细胞性贫血,红细胞数可在正常范围,Hb下降,红细胞形态镜下观察已有变化,RDW升高,RDW配合MCV可对IDA进行诊断/鉴别诊断。随着缺铁进展,RBC和Hb进一步下降,骨髓红系代偿性增生,呈典型的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镜下可见红细胞大小形态不等,以小红细胞为主,中心浅染区扩大,甚至呈环形。WBC和PLT计数一般正常,慢性失血者可有PLT增多,贫血较重的儿童患者可有PLT减少。钩虫病引起的IDA可有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Ret检测:大多正常,但急性出血造成的IDA,Ret可明显增高,IDA患者服用铁剂后Ret 可迅速升高,常于1周左右达到高峰。Ret是反映骨髓红细胞造血功能的重要指标,进行相关检测可用于IDA与慢性炎症性疾病和血红蛋白病引起的溶血性贫血的鉴别诊断。目前一些血细胞分析仪可通过直接测定或公式推算外周血网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CHr),其降低对铁缺乏的诊断灵敏性和特异性均较高,对铁缺乏的筛检和IDA的诊断作用均优于传统的血细胞分析仪检测指标。 2、骨髓象:IDA为增生性贫血骨髓象,骨髓有核细胞增生活跃或明显活跃,个别患者减低。主要以红系增生为主,粒红比值降低。增生的红系细胞以中、晚幼红为主,其体积较正常为小,胞质少而着色偏蓝,边缘不整,呈锯齿状或如破布,显示胞质发育落后,血红蛋白合成不足。胞核小而致密、深染,甚至在核的局部呈浓缩块状;表现为“核老质幼”的核质发育不平衡改变。分裂象易见。

儿童再生障碍性贫血诊断指引与操作规范

儿童再生障碍性贫血诊断指南与操作规范 【诊断与分型标准】 1.诊断标准:需要符合下列5项条件: (1)全血细胞减少,如只有1〜2系下降,则需有血小板计数降低。 (2)一般无脾肿大。 (3)骨髓至少1个部位增生减低或重度减低,伴有巨核细胞明显减少(全片<7个)。如有增生活跃现象,须有巨核细胞明显减少,骨髓小粒非造血细胞增多。有条件者尽量行骨体活检,显示造血组织减少,脂肪组织增多,巨核细胞减少。对于临床表现和外周血象符合再障,但骨髓涂片检查不符合者,必须进行骨髓活检以利及时确诊。 (4)能除外引起全血细胞减少的其它疾病。如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骨髓 异常增生综合征、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急性造血功能停滞、骨髓纤维化、恶性组织细胞病和急性白血病等。 (5)一般抗贫血药治疗无效 2.分型标准:同时符合下列三项血象标准中的两项者,应诊断为重型再障(SAA): (1)网织红细胞<1%,绝对计数<15X109/L。 (2)中性粒细胞绝对计数<0. 5X109/L O

⑶血血小板<20X109/L。 根据分型标准,再障一般可分为三种类型:①急性再障(重型再障一I型,SM—I):病情进展迅速,外周血象下降较快,一般在3个月内达到SAA标准者。②慢性重型再障(重型再障-II型,SAA-II):病情较缓慢,>3个月进展到上述SAA标准者。 ③一般慢性再障9八八):外周血象未达到SAA标准者。 3.其它参考分型: (1)极重型再障(Very Severe Aplastic Anemia,VSAA):国外Camitta诊断标准中,将5八人外周血中性粒细胞绝对计数<0. 2X10/L者,定为VSAA。 (2)中型再障(Moderate, AA):近年国外文献又将未达到SAA 标准,但造血功能已下降到一定程度的患者视为中等程度再障,标准为: ①髓细胞成分<50%; ②加以下三条中的两条:a.中性粒细胞计数<1. 0X109/L;b.网织红细胞绝对值<30X109/L;c.血小板计数<60x109/L, 持续6周以上。 (3)难治型再障(Refractory Aplastic Anemia, RAA):正规治疗1年以上无明显血象回升者为RAA。 4.诊断分型标准补充说明: (1)全国再障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中第1条为:全血细胞减少、 网织红细胞 绝对计数减少」J。但是儿童再障,尤其是大多数CAA患儿

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诊治

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诊治 再生障碍性贫血(简称再障)是骨髓造血功能衰竭致全血细胞减少(包括Hb、WBC、PLT)的一组综合病症。其发病机制为某些理化及病毒等因素引起造血干细胞受损、骨髓微环境缺陷及免疫功能失调。其主要病理变化为红髓脂肪化。临床根据发病缓急、病情轻重、血象减低及骨髓损伤的程度等将本病分为急性再障(又称重型再障)和慢性再障。各年龄组均可发病,以青壮年居多,男性多于女性。年发病率为0.72/10万, 其中急性再障为0.11/10万, 慢性再障为0.60/10万。急性再障自然病程多于1年内死亡;慢性再障经中西医结合治疗多能长期存活。 一、再障的诊断 (一)临床表现 本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进行性贫血、皮肤黏膜及内脏出血、反复感染性发热。 1.急性再障:起病急,进展迅速。常以出血及感染为主要表现,贫血为进行性发展。除皮肤黏膜广泛严重出血外,内脏出血常见,主要为消化道、泌尿道、眼底及颅内出血。感染常表现为高热,以口腔感染、肛周感染、肺炎及败血症为多见。 2.慢性再障:起病及进展均缓慢。以贫血为首起和主要表现,•出血发生率不高且较轻,多限于皮肤黏膜,青年女性可有不同程度的子宫出血;病程中可并发轻度感染,但容易得到有效控制。 (二)实验室检查

1.血象:呈全血细胞减少,发病早期可有一系列或二系列减少。•贫血呈正色素、正细胞型。网织红细胞显著减少,急性型常<1%, 少数慢性型可轻度升高,•但绝对值几乎都减少。 2.骨髓象:骨髓增生不良,以急性型为显著,多数慢性型增生低下。巨核细胞减少,成熟淋巴细胞、浆细胞、组织嗜碱细胞及网状细胞等非造血细胞相对增多。 3.骨髓活检:正常人骨髓造血组织与脂肪组织的比例平均为1:1, •若其比例在2:3以下,非造血细胞增多并分布于间质组织中,巨核细胞数减少,•则提示造血功能低下。不典型再障诊断有困难时可做骨髓活检。 4.核素99mTCS或111InCl3骨髓扫描可估计造血骨髓量及其分布;血清铁增高,59Fe半衰期延长;抗碱血红蛋白大多数升高;成熟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活力增高。 (三)诊断标准 1987年第四届全国再生障碍性贫血学术会议修订的标准: 1.全血细胞减少,网织红细胞绝对值减少。 2.一般无肝脾肿大。 3.骨髓至少1个部位增生减低或重度减低(如增生活跃,须有巨核细胞明显减少),骨髓小粒非造血细胞增多(有条件者应做骨髓活检等检查)。 4.除外能引起全血细胞减少的其他疾病,如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中的难治性贫血、急性造血功能停滞、骨髓纤维化、急性白血病、恶性组织细胞病等。

第八讲 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诊断与治疗

第八讲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诊断与治疗 再生障碍性贫血(aplastic anemia,AA)简称再障,系以外周血全血细胞减少和骨髓低增生为特征的免疫介导的骨髓造血衰竭综合征。其年发病率在我国为0.74/10万人口,可发生于各年龄组,老年人发病率较高,男、女发病率无明显差异。AA分为先天性和获得性两大类,以获得性AA居大多数,先天性AA甚罕见。按临床表现分型,又可分为重型再障(SAA)和非重型再障(NSAA)。目前认为T淋巴细胞异常活化、功能亢进造成骨髓损伤、造血细胞凋亡和造血功能衰竭在原发性获得性AA发病机制中占主要地位,新近研究显示遗传背景在AA发病及进展中也可能发挥一定作用,如端粒酶基因突变,也有部分病例发现体细胞突变。 1 AA 的诊断 1.1 AA的临床表现 (一)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起病急,进展迅速,病情重。病初贫血常不明显,但随着病初发展呈进行性进展。常以出血和感染/发热为首起和主要表现。一般无肝、脾、淋巴结肿大。大多数病人有发热,系感染所致,以呼吸道感染最常见。几乎具有出血倾向,主要表现为消化道出血、血尿、眼底出血和颅内出血。感染和出血互为因果,病情日益恶化。

(二)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起病和进展较缓慢,病情较重型轻。以贫血为首起和主要表现;感染相对易控制;出血倾向较轻,多限于皮肤粘膜。 1.2 AA的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检查示全血细胞减少,网织红细胞比例<l%,淋巴细胞比例增高。至少符合以下三项中两项:Hb <100g/L;Plt<50×109/L;中性粒细胞(ANC)<1.5×109/L。 多部位骨髓穿刺:至少包括两处髂骨,必要时做胸骨。提示增生减低或重度减低;小粒空虚,非造血细胞(淋巴细胞、网状细胞、浆细胞、肥大细胞等)比例增高;巨核细胞明显减少或缺如;红系、粒系细胞均明显 减少。 骨髓活检:至少取2cm骨髓组织(髂骨)标本用以 评估骨髓增生程度、各系细胞比例、造血组织分布情 况,以及是否存在骨髓浸润、骨髓纤维化等。全切片增 生减低,造血组织减少,脂肪组织和(或)非造血细胞 增多,网硬蛋白不增加,无异常细胞。 除外检查:必须除外先天性和其他获得性、继发性BMF。 1.3 AA的诊断标准 (一)重型AA诊断标准(Camitta 标准)

再生障碍性贫血(优质参考)

再生障碍性贫血诊断与治疗 一、再生障碍性贫血定义 再生障碍性贫血是一种骨髓造血衰竭。其发病率在我国每年为0.74 / 10万,可发生于各年龄组,老年人发病率较高,男、女发病率无明显差异。再生障碍性贫血分为先天性、获得性。获得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又分为原发性、继发性。 原发性获得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占绝大多数(本专家共识主要讨论它),发病机制为T淋巴细胞异常活化、功能亢进、损伤骨髓;其中一些患者(你可能是这一类),可合并继发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治疗方法相似。 二、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诊断 (一)实验室检测 1.必需检测项目: (1)血常规检查 (2)多部位骨髓穿刺 (3)骨髓活检。 (4)肝、肾、甲状腺功能检查,肝炎病毒检查。 (5)血清铁蛋白、叶酸、维生素B12水平。 (6)免疫相关指标检测。 (7)其他:心电图、超声、胸部X线、CT等。 2.有条件的医院可开展多检查一些项目 (二)一般型再生障碍性贫血诊断标准 1.血常规检查 一般全血细胞(包括网织红细胞)减少,淋巴细胞比例增高。 至少符合以下三项中两项: 血红蛋白< 100 g / L;正常细胞型贫血,网织红细胞减少。 血小板计数< 50 × 109 / L; 中性粒细胞绝对值< 1.5 × 109 / L。 2.骨髓穿刺:

——多部位骨髓增生减低或重度减低(故要在人的不同水平面的骨髓进行穿刺); ——有小粒细胞空虚,非造血细胞(淋巴细胞、网状细胞、浆细胞、肥大细胞等)比例增高(细胞免疫增强); ——巨核细胞明显减少(巨核细胞是产生血小板的); ——红系、粒系细胞均明显减少。 3.骨髓显微镜活检: ——多部位骨髓增生减低; ——小粒细胞空虚;脂肪细胞、非造血细胞增多(尤其淋巴细胞)增多,占50%以上; ——造血细胞明显减少,尤其是巨核细胞减少(可引发血小板减少)和幼红细胞(网织红细胞)减少; ——一般无脾肿大。 ——一般的抗贫血药物治疗无效。 4.除外检查。 一些病人在检查时,已发现原发性获得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可能与高龄、细胞免疫异常增强、免疫功能不平衡);同时发现有一些继发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如长期缺乏某些营养,引发造血细胞/ 全部血细胞的减少;骨髓增生减低,巨核细胞减少,引发血小板减少;如肝硬化及肝炎,可引发血红蛋白、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减少,能促进继发性再生障碍性贫血。而血小板减少到< 10 × 109 / L时,一般会有出血症状。要预防在前。可能是原发性(与高龄、T细胞异常增加等相关)+ 某些继发性再生障碍性贫血。 (三)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诊断标准 (1)骨髓细胞增生能力< 正常的25%; (2)血常规:需具备下列三项中的两项: 中性粒细胞绝对值< 0.5 × 109 / L; 网织红细胞绝对值< 20 × 109 / L; 血小板< 20 × 109 / L。 (3)若中性粒细胞绝对值< 0.2 × 109 / L为极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 三、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一般性治疗建议

再生障碍性贫血

再生障碍性贫血 作者:王蕾 来源:《健康人生》2018年第06期 再生障碍性贫血简称再障。再障虽不是一种恶性疾病,但仍是一种较难治愈的血液系统疾病。重度的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低可以导致严重感染或出血,危及患者生命。再障是一种由多方原因造成骨髓造血功能衰竭,从而导致血细胞减少的疾病。各个年龄段均可发病,以青壮年多见,男性发病略高于女性。 一、再障是如何发生的 正常人的造血干细胞可以增殖分化成为我们血液中的红细胞、血小板、白细胞(包括单核细胞、粒细胞)等;而再障患者的自身免疫组织会错误地攻击自己的造血干细胞,使造血干细胞减少,导致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也相应地减少。如果把骨髓比喻成土地,血细胞比喻成庄稼,那么正常人的骨髓是一块长满庄稼的土地;而再障患者的骨髓就是一块不能长庄稼的土地。

二、可能引起再障的原因 再障分为先天性再障和后天获得性再障。先天性再障非常罕见,约50%~75%的病例原因不明为特发性,而后天获得性再障(继发性)主要与药物及其他化学物质、感染及放射线有关。与再障发生密切相关的药物有氯霉素、抗肿瘤药物等;长时间接触化学物质苯、病毒感染如肝炎病毒都可引起再障;短期大剂量放射线接触可引起急性再障,小剂量长期接触放射线可引起慢性再障。 三、再障会引起哪些症状 我们血液中的白细胞、红细胞和血小板均来源于骨髓造血组织。再障由于多种原因出现了骨髓造血功能下降,血液中的白细胞、红细胞和血小板也就随之减少,从而引起相应的症状。再障根据严重程度分为重型再障和慢性再障。重型再障主要以感染和出血症状为突出表现,而慢性再障以贫血的症状为主。 1.贫血的症状 血液中单位体积的红细胞数量减少称为贫血。红细胞的正常功能是携带人体各个器官正常运转所需要的氧气。红细胞的减少导致血液中携带氧气的量减少,因此出现人体器官缺氧的症状。比如神经系统缺氧可表现为头晕、耳鸣、记忆力下降。消化系统缺氧可表现为食欲减低、

血常规贫血分级诊断标准

血常规贫血分级诊断标准 贫血是一种常见的血液疾病,主要通过血常规检查进行诊断和分级。以下是一份血常规贫血分级诊断标准,旨在帮助医生和患者更好地理解和评估贫血的严重程度。 一、贫血定义 贫血是指血液中红细胞数量或质量不足,导致血液携氧能力降低的一种病理状态。在成年男性中,血红蛋白(Hb)浓度低于130g/L;成年女性中,Hb浓度低于120g/L;孕妇低于110g/L,可初步诊断为贫血。 二、贫血分级 根据血红蛋白浓度,贫血可分为轻度、中度、重度和极重度四个级别: 1.轻度贫血: 1)血红蛋白浓度:男性110129g/L,女性100119g/L 2)症状:通常无明显症状,可能在剧烈运动后感到 轻度乏力 2.中度贫血: 1)血红蛋白浓度:8099g/L 2)症状:体力活动后感到心悸、气促,皮肤黏膜略 显苍白 3.重度贫血: 1)血红蛋白浓度:6079g/L

2)症状:休息时即感乏力、心悸、气促,皮肤黏膜 明显苍白,可能出现头晕、耳鸣、失眠等症状 4.极重度贫血: 1)血红蛋白浓度:<60g/L 2)症状:严重乏力、心悸、气促,可能出现心绞痛、 心力衰竭,皮肤黏膜极度苍白,意识模糊等严重症状 三、特别说明 1.以上分级标准主要适用于缺铁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等常见类型。对于其他类型的贫血(如溶血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等),诊断和分级标准可能有所不同。 2.贫血的严重程度不仅与血红蛋白浓度有关,还与患者的年龄、性别、基础疾病等因素有关。因此,在诊断贫血时,医生需综合考虑患者的各项检查结果和临床表现。 3.对于孕妇、儿童、老年人等特殊人群,贫血的诊断和分级标准可能有所调整。如有疑虑,请及时就医咨询。

血常规检验鉴别诊断贫血的具体方法及价值评定

血常规检验鉴别诊断贫血的具体方法及价值评定 血常规检验是临床医学中常见的一种检查方法,通过对患者血液中各项指标的检测, 可以帮助医生判断患者的健康状况,提供诊断和治疗方案的参考依据。血常规检验在鉴别 诊断贫血方面具有重要的价值,本文将对血常规检验鉴别诊断贫血的具体方法及其价值进 行详细介绍。 一、血常规检验鉴别诊断贫血的具体方法 1. 血红蛋白浓度 血红蛋白(Hb)是红细胞中的主要成分,其浓度直接反映了血液中氧的携带能力。正 常成人男性血红蛋白浓度在130-175g/L,女性在115-150g/L。贫血患者血红蛋白浓度下降,可以通过检测血红蛋白浓度来初步判断患者是否患有贫血。 2. 红细胞计数 红细胞数是指每升全血中红细胞的数量,正常成人红细胞计数在(4-5.5)×10^12/L。如果红细胞数量减少,也可能导致贫血。检测红细胞计数可以为贫血的鉴别诊断提供重要 参考。 3. 红细胞压积 红细胞压积(HCT)是指血液中红细胞所占体积比例,正常成人在40-50%。当红细胞数量或体积降低时,红细胞压积也会下降,因此可以通过检测红细胞压积来辅助诊断贫血。 4. 红细胞平均体积 红细胞平均体积(MCV)是指单位红细胞的平均体积,正常范围在80-100fL。贫血的病因不同,红细胞大小也有所不同,通过检测红细胞平均体积可以帮助医生明确贫血的类型,为进一步的治疗提供依据。 5. 血红蛋白分布宽度 血红蛋白分布宽度(RDW)是反映红细胞大小和形状变异程度的指标,正常成人在 11.5-14.5%。在贫血的病因不明时,通过测定血红蛋白分布宽度可以帮助医生进行鉴别诊断。 二、血常规检验鉴别诊断贫血的价值评定 血常规检验在鉴别诊断贫血方面具有重要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提供诊断依据

病例分析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

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 病史 1.病史摘要: 蔡××,男,16岁。主诉:皮肤出血点、头晕乏力1周,发热、视物模糊2天。 患者于1周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双下肢皮肤出血点、面色苍白、头晕乏力、鼻出血,2天前又咳嗽、咳白色粘痰,自觉左眼视物模糊,发热,体温最高“39.8℃”,发热前感畏寒、无寒战,无头痛、恶心、呕吐,无骨关节酸痛,食欲不振,大小便正常,外院就诊后诊断“全血细胞减少”。两月前因乏力、尿黄,化验肝功能后曾被诊断为“非甲非乙型病毒性肝炎”,经药物(具体用药不详)治疗后肝功能恢复正常。既往体健。患者为中学生,无射线、毒物接触史。 2.病史分析: (1)同时有贫血、出血、感染症状的病史采集应高度怀疑全血细胞减少性疾病。要重点询问起病情况及严重情况,是否有病毒感染史、药物(解热镇痛药、细胞毒药物、氯霉素等)服用史、电离辐射史,是否有血吸虫感染病史,是否有骨关节酸痛、皮疹、盗汗,局部和左上腹部肿块及不适,巩膜黄染、小便颜色变化等。从症状可以大致鉴别如下:起病急、病情重、进展快者可能为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反之可能为轻型再生障碍性贫血;巩膜黄染、晨尿为浓茶色或酱油色,提示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起病缓,有血吸虫病

史、上腹部不适,提示脾功能亢进;伴骨关节酸痛、盗汗、皮疹等,考虑急性白血病或自身免疫性疾病等。 (2) 病史特点:①年轻男性,起病急、病情重、进展快。 ②无明显诱因出现贫血、出血、感染等临床表现。③2月前有病毒性肝炎史、血象正常。 体格检查 1.结果: T 39.8℃,P118次/分,R 28次/分,Bp 120/ 70mmHg。 发育正常,营养中等,精神差,自主体位,面色苍白,神志清楚、查体合作;皮肤无黄染及皮疹,四肢、胸部皮肤密布瘀点;浅表淋巴结未触及;巩膜无黄染,角膜透明,双侧瞳孔等大正圆,左眼视物模糊,眼底检查(眼科会诊):左眼视神经乳头境界尚清,视网膜见出血灶,尤以颞侧明显,黄斑部结构不清,提示左眼底出血;口腔黏膜未见充血、水肿及出血点,牙龈未见肿胀、出血,咽部黏膜未见充血、红肿,扁桃体无肿大;胸骨无压痛,双肺叩诊为清音,左下肺闻及少许细湿啰音;心界无扩大,心率118次/分,律齐,未闻杂音;腹平软,肝脾肋下未触及,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正常;双下肢无水肿;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 2.体检分析: (1)查体特点:①高热、左下肺闻及细湿啰音。②面色苍白,四肢、胸部皮肤密布淤点,左眼底视网膜见出血灶,尤以颞侧明显。③浅表淋巴结、肝脾无肿大,胸骨无压痛。 (2)该患者特异性的阳性体征不多。虽然贫血、出血、感染的体征可能提示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但不能完全排除其他血液系统疾病如急性白血病。 辅助检查 1.结果:

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诊断标准

慢性再障的诊断 (1)临床表现:发病缓慢,贫血、感染、出血均较轻。 (2)血象:血红蛋白下降速度较慢,网织红细胞、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及血小板值常较急性再障为高。 (3)骨髓象: ①3系或2系减少,至少1个部位增生不良,巨核细胞明显减少; ②骨髓小粒中非造血细胞及脂肪细胞增加。 糖尿病诊断标准 (1997年美国糖尿病协会) 1、有糖尿病症状, 2、血糖检查:任意时候血浆葡萄糖浓度≥200mg/dl(11.1mmol/l)。或者*空腹至少8小时后,血浆葡萄糖浓度≥126mg/dl(7.0mmol/l)。或者*OGTT2小时的血浆葡萄糖浓度≥200mg/dl(11.1mmol/l)。 上述检查结果需要在另外一天进行重复测定,以对糖尿病诊断进行核实。 慢性活动性肝炎 1、有明显的肝炎症状。 2、体征:可有肝病面容,肝掌,蜘蛛痔,脾肿大或黄疸(排除其他原因) 3、肝功能检查:ALT反复和/或持续升高,血浆蛋白降低,A/G蛋白比例失常,r-球蛋白升高和/或胆红素长期或反复异常。 4、HBV标记物检测:同2-3)。 5、肝脏病理组织学特征:临床上慢活肝轻型与慢迁肝很难区别,确诊须借助病理组织学特征与临床表现相结合加以鉴别。慢活肝的病理改变以碎屑状坏死为主要特征,

小叶内点状或灶状坏死,甚至灶性融合性坏死以及变性和炎症反应。并依据坏死程度分为轻型,中型和重型慢活肝。 颈椎病的诊断。 临床表现与影象学所见相符合者,可以确诊(仅有影象学表现异常,而无颈椎病临床症状者,不应诊断颈椎病)。 一、分型诊断 1、颈型:①主诉头、颈、肩疼痛等异常感觉,并伴有相应的压痛点。②X线 片上颈椎显示曲度改变或椎间关节不稳等表现。③应除外颈部其他疾患(落枕、肩周炎、风湿性肌纤维组织炎、神经衰弱及其他非椎间盘退行性变所致的肩颈部疼痛)。 2、神经根型:①具有较典型的根性症状(麻木、疼痛),且范围与颈脊神经所支配的区域相一致。②压头试验或臂丛牵拉试验阳性。③影象学所见与临床表现相符合。④痛点封闭无显效(诊断明确者可不作此试验)。⑤除外颈椎外病变(胸廓出口综合征、网球肘、腕管综合征、肘管综合征、肩周炎、肱二头肌腱鞘炎等)所致以上肢疼痛为主的疾患。 3、脊髓型:①临床上出现颈脊强损害的表现。②X线片上显示椎体后缘骨质增生、椎管狭窄。影象学证实存在脊髓压迫。③除外肌萎缩性脊膀例索硬化症、脊髓肿瘤、脊髓损伤、继发性粘连性蛛网膜炎、多发性末梢神经炎。 4、椎动脉型:关于椎动脉型颈椎病的诊断问题是有待于研究的问题。①曾有猝倒发作。并伴有颈性眩晕。②旋颈试验阳性。③X线片显示节段性不稳定或枢椎关节骨质增生。④多伴有交感症状。⑤除外眼源性、耳源性眩晕。⑥除外椎动脉I段(进入颈6横突孔以前的椎动脉段)和椎动脉III段(出颈椎进入颅内以前的椎动脉段)受

再生障碍性贫血

再生障碍性贫血 再生障碍性贫血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骨髓造血功能衰竭,临床上表现为全血细胞减少及由此引发的贫血、出血、感染等多种症状与体征。造血组织“萎缩暠为本病的特点,免疫异常在发病机制中的作用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在早期,一些患者可能仅表现为一系、两系血细胞的减少,在诊断时需要引起注意。 主诉 患者日常活动可以出现乏力、气促,面色苍白逐渐加重。 诊断 1.临床表现 (1)主要是贫血导致的乏力、头晕、心悸等症状。 (2)血小板减少导致的出血倾向;患者出血部位往往比较广泛,除皮肤黏膜等体表的出血外,患者还可以出现深部脏器的出血,从而出现血尿、血便、月经淋漓不尽,甚至颅内出血。 (3)感染患者可以出现发热等症状,呼吸道感染时患者出现咳嗽、咳痰,消化道感染时患者可以出现腹痛、腹泻;泌尿道感染患者可以出现尿频、尿急、尿痛,此外口咽、皮肤等部位的感染也比较常见。严重的感染还可出现败血症,危及患者的生命。 2.辅助检查 (1)血常规:一般是全血细胞减少,部分患者可仅有一系、两系血细胞的减少。贫血往往比较重,呈正细胞、正色素性,网织红细胞绝对值减小。

中性粒细胞减少,可出现淋巴细胞比例的相对增多。血小板计数减少且形态上较小。 (2)骨髓涂片:显示增生减低或重度减低,三系造血细胞明显减少,非造血细胞增多,巨核细胞常缺如。骨髓涂片油滴增多。 (3)骨髓病理学:骨髓组织呈黄色,增生减低,主要是脂肪细胞、淋巴细胞等非造血细胞。 治疗要点 1.基本治疗(1)对于血细胞减少的患者,当达到输血指征时,需要给予相应的血液成分输注。 (2)感染患者需要考虑强有力的抗生素治疗,同时注意避免药物的肾脏与肝脏损害。 (3)造血干细胞移植是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 2.药物治疗(1)中医药:主要用于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治疗,可以较好的控制症状并使患者造血功能得到恢复。需要根据辨证给予相应的治疗。目前中成药用于临床的主要有再障升血片。 (2)雄激素:主要用于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治疗,常用的药物有康力龙、安雄等。 (3)抗淋巴细胞球蛋白和抗胸腺细胞球蛋白:主要用于不适合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的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的治疗,通过对T淋巴细胞的细胞毒性免疫抑制作用,去除抑制性T细胞对骨髓造血的抑制作用,从而使患者自身造血恢复。 (4)环孢菌素:主要通过调节失衡的T细胞亚群,接触T细胞对造血的抑制。目前本药也用于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治疗。

贫血的检验项目及结果解释

贫血的检验项目及结果解释 贫血是一种非常常见的疾病。由于引起贫血的原因很多,不同原因引起的贫血的治疗又各不相同,所以检验作为贫血诊断的主要证据显得非常重要。贫血检验项目主要包括外周血液细胞和骨髓细胞检查,血清铁、铁蛋白、叶酸、维生素B12等化验项目。 基础知识 1.红细胞在什么地方产生的? 骨髓是制造红细胞的地方。骨有骨干和骨髓两部分,骨髓是可以造血的场所,具有造血能力的骨髓叫做红骨髓,婴幼儿时期几乎所有骨的骨髓都能造血,随着年龄的增长,长骨骨髓内的脂肪逐步增加,造血组织逐步减少,到成年人长骨骨髓完全被脂肪取代,丧失造血功能,这样的骨髓叫做黄骨髓。不过在严重贫血或病理情况下,黄骨髓还可转变为红骨髓,恢复部分造血能力。 2.骨髓是如何制造红细胞的? 骨髓中有一种叫做造血干细胞的,可以分化为粒细胞祖细胞、红细胞祖细胞、淋巴细胞祖细胞、巨核细胞祖细胞,其中红细胞祖细胞又不断分化和分裂成为原始红细胞、早期幼稚红细胞、中期幼稚红细胞、晚期幼稚红细胞、网织红细胞到成熟红细胞。 3.为什么血液中的红细胞会保持稳定? 人体血液中的红细胞非常稳定,并不是红细胞长生不老,而是红细胞的衰老死亡与骨髓制造红细胞的数量保持平衡,这种平衡一旦打破就会造成贫血或红细胞过多。人体在正常情况下,成熟红细胞的寿命约120天。红细胞由青年走向老年以至于死亡的过程是红细胞内能量耗尽的过程,由于红细胞内的能量逐步消耗,保持红细胞膜柔韧性(变形能力)减弱,细胞膜变脆即脆性增加,这样的红细胞在通过毛细血

管尤其是脾内的毛细血管时容易被挤破而死亡,脾脏是破坏红细胞的主要场所。骨髓通过激素以及自身对血液中氧浓度的感受而制造红细胞,与每日因衰老死亡的红细胞数量相当,以维持红细胞数量的恒定性。 4.红细胞生成需要哪些营养物质? 制造红细胞的主要原料为蛋白质和二价铁,也要有适量的维生素B12、叶酸等辅助物质,促进红细胞发育成熟。此外,红细胞生成还需要维生素(B6、B2、C、E)以及微量元素铜、锰、钴、锌等。 5.什么是贫血? 在一定容积的循环血液内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量以及血细胞比容均低于正常标准者称为贫血。其中以血红蛋白最为重要。正常成人血红蛋白量男性为120~160g/L(12~16g/100m1),女性为ll0~150 g/L (11~15g/100m1);红细胞数男性为(4.0~5.5)×1012/L(400万~550万/mm3),女性为(3.5~5.5)×1012/L (350万~500万/mm3)。凡低于以上指标的即是贫血。临床表现为面色苍白,伴有头昏、乏力、心悸、气急等症状。 6.贫血的原因有哪些? 贫血是一种症状,是指单位容积血液中的血红蛋白量、红细胞数和血细胞比容(Hct)低于正常标准。贫血是临床最常见的表现之一,然而它不是一种独立疾病,可能是一种基础的或有时是较复杂疾病的重要临床表现,一旦发现贫血,必须查明其发生原因。形成贫血主要有三类原因:造血功能不良(常由于干细胞缺陷、造血原料不足、骨髓受到外来细胞或物质侵占等原因)、红细胞过度破坏及失血。 7.贫血分为哪几种类型? 1)缺铁性贫血:是体内铁的储存不能满足正常红细胞生成的需要而发生的贫血。是由于铁摄入量不足、吸收量减少、需要量增加、铁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