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氨基糖苷类药物的结构特点与鉴别反应。
- 格式:doc
- 大小:10.54 KB
- 文档页数:1
第二章药物的鉴别试验设计题1.已知普鲁卡因的结构式如下,请根据药物的结构设计三种鉴别方法。
第三章药物的杂质检查计算题1.维生素C中重金属的检查:取本品1.0g,加水溶解成25ml,要求重金属的含量不超过百万分之十,应量取标准铅(0.01mgPb/ml)多少毫升?2.富马酸亚铁中砷盐的检查:去本品0.50g,加无水碳酸钠0.5g,混匀,加溴试液4ml,置水浴上蒸干后,在500~600℃炽灼2小时,放冷,残渣加溴-盐酸溶液10ml与水15ml溶解,移至蒸馏瓶中,加酸性氯化亚锡试液1ml,蒸馏,流出液导入贮有水5ml的接收器中,至蒸馏瓶中约剩5ml时,停止蒸馏,馏出液加水适量成28ml,按古蔡氏法检查砷盐。
(1)加入无水碳酸钠的作用是什么?(2)加入酸性氯化亚锡的作用是什么?(3)加入浓度为1ugAs/ml的标准砷溶液2ml,在该测定条件下,砷盐的限量是多少?3.氨苯砜中检查“有关物质”采用TLC法:取本品,精密称定,加甲醇适量制成10mg/ml的溶液,作为供试品溶液。
取供试品溶液适量加甲醇稀释制成20ug/ml的溶液,作为对照溶液。
取上述两种溶液各10ul点于同一块薄层板上,展开。
供试品溶液如显杂质斑点,与对照溶液的主斑点比较,颜色不得更深。
请计算样品中“有关物质”的限量。
第四章药物的含量测定方法与验证1.用溴酸钾法测定异烟肼的含量时,反应式如下:3C6H7N30+2KBrO3→3C6H5NO2+3N2↑+2KBr+3H2O计算:溴酸钾滴定液(0.01667mol/L)对异烟肼[M(C6H7N3O)=137.14]的滴定度。
2.司可巴比妥钠的含量测定方法如下:取本品约0.1g,精密称定,置250ml碘瓶中,加水10ml,振摇使溶解,精密加溴滴定液(0.05mol/L)25ml,再加盐酸5ml,立即密塞并振摇一分钟,在暗处放置15分钟后,注意微开瓶塞,加碘化钾试液10ml,立即密塞,摇匀后,用硫代硫酸钠滴定液(0.1mol/L)滴定,至近终点时,加淀粉指示液,继续滴定至蓝色消失,并将滴定的结果用空白实验校正。
中国医科大学考试《药物分析》考查课试题-学习资料一、单选题1.药物纯度符合规定系指:()A项.含量符合药典的规定B项.纯度符合优级纯试剂的规定C项.绝对不存在杂质D项.对患者无不良反应E项.杂质含量不超过限度规定解析:本题难度中等,请认真复习课程,完成上述题目【参考答案】:E2.在检查酸不溶性或在酸中析出沉淀的药物中重金属时,所用的显色剂是:() A项.硫代乙酰胺试液B项.硫化氢试液C项.硫化钠试液D项.醋酸汞试液E项.以上都不是解析:本题难度中等,请认真复习课程,完成上述题目【参考答案】:C3.在下列药物中,对氨基酚是其中存在特殊杂质的是?()A项.对氨基水杨酸钠B项.盐酸普鲁卡因C项.盐酸利多卡因D项.对乙酰氨基酚E项.阿司匹林解析:本题难度中等,请认真复习课程,完成上述题目【参考答案】:D4.用铈量法测定硝苯地平的含量时,常用的指示剂是:()A项.甲基橙B项.曙红C项.荧光黄D项.淀粉指示剂E项.邻二氮菲指示液解析:本题难度中等,请认真复习课程,完成上述题目【参考答案】:E5.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盐酸氯丙嗪注射液的含量,下列说法中不正确是:()A项.可采用双波长法和吸收系数法测定药物含量B项.可以在最大吸收波长254nm附近处直接测定盐酸氯丙嗪的含量C项.可以在299nm附近处直接测定盐酸氯丙嗪的含量D项.可以在254nm和277nm波长处采用双波长法测定E项.采用百分吸收系数法测定含量时不需要对照品解析:本题难度中等,请认真复习课程,完成上述题目【参考答案】:B6.与硝酸作用产生红色的是:()A项.异烟肼B项.尼可刹米C项.氯丙嗪D项.地西泮E项.奥沙西泮解析:本题难度中等,请认真复习课程,完成上述题目【参考答案】:C7.异烟肼的特殊杂质为:()A项.戊烯二醛反应B项.银镜反应C项.游离肼D项.亚硝酸钠E项.香草醛解析:本题难度中等,请认真复习课程,完成上述题目【参考答案】:C8.具有共轭多烯侧链的药物为:()A项.司可巴比妥B项.阿司匹林C项.苯佐卡因D项.维生素AE项.维生素E解析:本题难度中等,请认真复习课程,完成上述题目【参考答案】:D9.维生素A具有的结构为:()A项.氨基嘧啶环和噻唑环B项.共轭多烯侧链C项.二烯醇和内酯环D项.β-内酰氨环和氢化噻唑环E项.β-内酰氨环和氢化噻嗪环解析:本题难度中等,请认真复习课程,完成上述题目【参考答案】:B10.可与碘化汞钾生成淡黄色沉淀的药物为:()A项.维生素EB项.维生素AC项.维生素CD项.维生素B1E项.维生素D解析:本题难度中等,请认真复习课程,完成上述题目【参考答案】:D11.用1,2 - 二氯乙烷溶解后,与三氯化锑试液反应,生成橙红色,逐渐变为粉红色药物为:()A项.维生素EB项.维生素AC项.维生素CD项.维生素B1E项.维生素D解析:本题难度中等,请认真复习课程,完成上述题目【参考答案】:E12.具有C17-α-醇酮基的药物是:()A项.维生素B1B项.雌二醇1C项.地塞米松D项.黄体酮解析:本题难度中等,请认真复习课程,完成上述题目【参考答案】:C13.青霉素在碱性或青霉素酶的作用下,易发生水解,生成:()A项.青霉酸B项.青霉胺C项.青霉醛D项.青霉烯酸E项.青霉噻唑酸解析:本题难度中等,请认真复习课程,完成上述题目【参考答案】:E14.片剂中常使用的赋形剂不包括:()A项.糖类B项.硬脂酸镁C项.滑石粉D项.淀粉E项.维生素C解析:本题难度中等,请认真复习课程,完成上述题目【参考答案】:E15.片重在0.3g或0.3g以上的片剂的质量差异限度为:()A项.7.5%B项.±5.0%C项.5.0%D项.7.0%解析:本题难度中等,请认真复习课程,完成上述题目【参考答案】:B16.6.2750修约后要求保留3位有效数字:()A项.6.27B项.6.20C项.6.28D项.6.24E项.6.25解析:本题难度中等,请认真复习课程,完成上述题目【参考答案】:C17.采用法定的化学方法确定某已知药物的真实性属于:()A项.含量测定B项.效价测定C项.鉴别反应D项.杂质检查E项.t检验解析:本题难度中等,请认真复习课程,完成上述题目【参考答案】:C18.用非水碱量法测定含量时需采用电位滴定法指示终点的生物碱盐类药物是:()A项.盐酸盐B项.氢溴酸盐C项.硫酸盐D项.硝酸盐E项.马来酸盐解析:本题难度中等,请认真复习课程,完成上述题目【参考答案】:D19.可用于雌二醇含量测定方法是:()A项.异烟肼比色法B项.硫色素荧光法C项.四氮唑比色法D项.凯氏定氮法E项.Kober反应比色法解析:本题难度中等,请认真复习课程,完成上述题目【参考答案】:E20.用三点校正法(三波长校正法)测定维生素A醋酸酯含量时,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项.原理是维生素A可与三氯化锑反应显色B项.杂质吸收在测定波长范围内为线性,且随波长增加吸收度增强C项.当最大吸收波长在326~329nm之间时,不一定不需皂化处理D项.当校正吸收度与未校正吸收度之差在未校正吸收度的±3.0%以内时,用校正吸收度计算含量E项.换算因数为0.1939解析:本题难度中等,请认真复习课程,完成上述题目【参考答案】: B判断题21.药物分析是收载药品质量标准的典籍正确错误解析:本题难度中等,请认真复习课程,完成上述题目【参考答案】:错误22.无机金属盐焰色反应中钠离子显紫色;钾离子显鲜黄色;钙离子显砖红色。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药物的化学鉴别方法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是一类广泛应用于临床的抗生素,主要作用是用于治疗细菌感染。
然而,由于这些药物可通过人体代谢或排泄而释放出一些化合物,因此,在使用时需要进行化学鉴别以确保正确用药。
以下是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药物的化学鉴别方法:
1. 氨糖苷类抗生素
(1)盐酸氨基糖苷:将药物溶解在氢氧化钠溶液中,并观察其颜色。
如果药物在氢氧化钠溶液中褪色,则可能是盐酸氨基糖苷。
(2)硫酸氨基糖苷:将药物溶解在硫酸溶液中,并观察其颜色。
如果药物在硫酸溶液中褪色,则可能是硫酸氨基糖苷。
2. 其他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1)盐酸二氢叶酸:将药物溶解在氢氧化钠溶液中,并观察其颜色。
如果药物在氢氧化钠溶液中褪色,则可能是盐酸二氢叶酸。
(2)硫酸二氢叶酸:将药物溶解在硫酸溶液中,并观察其颜色。
如果药物在硫酸溶液中褪色,则可能是硫酸二氢叶酸。
这些方法可用于鉴别不同类型的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在进行化学鉴别时,应遵循实验室的安全操作规程,以确保设备和人员的安全。
此外,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化学鉴别方法可能因药物而异,因此,在使用前最好先咨询医生或药师以获取准确的信息。
氨基糖苷类抗菌素的药物作用机制详解与作用特点说起氨基糖苷类抗菌素(Aminoglycosides),广大临床兽医应该对其非常熟悉。
因为这类药物在畜禽用药目录中的品种还是比较多的。
它们的分子结构特点是:由氨基糖与氨基环醇通过氧桥连接而成的苷类抗生素。
目前,在兽医临床使用的大多为天然氨基糖苷类抗菌素,它们主要有源自链霉菌的链霉素、源自小单孢菌的庆大霉素,还有新霉素、大观霉素等天然氨基糖苷类抗菌素。
还有一类为半合成的氨基糖苷类抗菌素,如硫酸庆大-小诺霉素(兽用有注射液剂型)。
抗菌机制氨基糖胺类抗菌素可作用于细菌蛋白质合成的各个环节。
①在细菌蛋白质合成的起始阶段,氨基糖胺类抗菌素可抑制始动复合物的形成。
②选择性的与30s亚基上的靶蛋白结合,使mRNA上的密码错译,导致异常、无功能的蛋白质合成。
③阻碍终止子(R)与核蛋白体A位结合,使已合成的肽链不能释放,并阻止70s核蛋白体的解离,最终造成菌体内核蛋白体的耗竭。
④可通过离子吸附作用附着在菌体表面,造成胞膜缺损,致使胞膜的通透性增加,细胞内的钾离子、腺嘌呤核苷酸、酶等重要生命物质外泄,最终造成细菌死亡。
结构特点⑴由上图氨基糖类药物分子结构可知,氨基糖苷类药物都多羟基。
多羟基的化学特点,就是药物极性强、易水溶、口服难吸收。
⑵药物分子含有的脂肪胺和胍的基团,使氨基糖苷类抗菌素理化呈生物碱的特性,即氨基糖苷类药物为碱性抗菌素。
该类药物多以硫酸盐成药。
⑶药物分子含有的苷式结构,使得该类药物都不耐强酸和强碱,在此条件下稳定性不能保证,药物易水解失效!⑷本类抗菌素的药物分子上有多个手性碳原子,使得该类药物均具有旋光性,药物的纯度决定了其临床使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作用特点⑴本类抗菌素品种结构都相似,都有氨基糖苷的特征性结构;均为生物有机碱化合物,在碱性条件下抗菌活性最强。
⑵因为氨基糖苷类抗菌素的极性强、脂溶性差,所以口服都比较难以吸收;因此,针对畜禽的全身细菌感染治疗用药,均须注射给药效果才好。
中国医科大学2023年7月《药物分析》作业考核试题试卷总分:100一、单选题 (共 20 道试题,共 20 分)1.奥沙西泮可采用的鉴别反应为:( )A.戊烯二醛反应B.绿奎宁反应C.水解后呈重氮化-偶合反应D.三氯化铁反应E.钯离子络合显色反应【参考答案】:C2.异烟肼与铵制硝酸银试液反应,即发生气泡及产生黑色浑浊,并在试管壁上生成银镜。
这是由于其分子结构中含有:( )A.酰肼基B.吡啶环C.叔胺氮D.共轭系统E.酰胺基【参考答案】:A3.以上属于注射剂常见抗氧剂的是:( )A.丙酮B.滑石粉C.维生素CD.硬脂酸镁E.淀粉【参考答案】:C4.重金属检查中,加入硫代乙酰胺时溶液最佳的pH是:( )A.1.5B.3.5C.7.5D.9.5E.11.5【参考答案】:B5.在药物的干燥失重或炽灼残渣的测定中,“恒重”是指连续两次操作后所得的质量差:( )A.=0B.≤0.1mgC.≤0.3mgD.≤1mgE.≤3mg【参考答案】:C6.下列检查中不属于注射剂一般检查的是:( )A.注射剂的装量检查B.无菌检查C.澄明度检查D.不溶性微粒的检查E.pH检查【参考答案】:E7.在吡啶溶液中与铜盐反应显绿色的药物是:( )A.苯巴比妥B.司可巴比妥C.戊巴比妥D.硫喷妥钠E.以上药物均可【参考答案】:D8.在硝酸酸性下水解,生成橙红色的药物为:( )A.维生素EB.维生素AC.维生素CD.维生素B1E.维生素D【参考答案】:A9.用铈量法检查维生素E中游离生育酚时要求:( )A.在水溶液中用硫酸铈滴定液直接滴定B.在无水乙醇中用硫酸铈滴定液直接滴定C.在碱性下水解后用硫酸铈滴定液滴定D.在酸性下水解后用硫酸铈滴定液滴定E.以上都不是【参考答案】:B10.可用异烟肼比色法测定的药物是:( )A.醋酸地塞米松B.雌二醇C.庆大霉素D.炔雌醇【参考答案】:A11.炔雌醇分子结构中具有:( )A.氢化噻唑环B.甲酮基C.酚羟基D.氯E.氟【参考答案】:C12.用非水碱量法测定硫酸奎宁含量时,经溶剂提取后用高氯酸滴定液进行滴定,其物质的量之比为:( )A.1∶1B.1∶2C.1∶3D.1∶4E.1∶5【参考答案】:C13.可与2,4-二硝基苯肼、硫酸苯肼、异烟肼等反应,形成黄色腙的药物为:( )A.庆大霉素B.硫酸奎宁C.黄体酮D.炔雌醇E.维生素【参考答案】:C14.莨菪烷类药物的特征反应是A.重氮化-偶合反应B.与三氯化铁反应C.Vitali反应D.与生物碱沉淀剂反应E.丙二酰脲反应【参考答案】:C15.异烟肼比色法测定甾体激素类药物时,具有下列哪种结构反应专属性最强( )A.△4-3-酮基B.C20-酮C.C11-酮D.C17-酮【参考答案】:A16.含溴有机化合物经氧瓶燃烧后产生:( )A.紫色烟雾B.棕色烟雾C.黄色烟雾D.白色烟雾E.红色烟雾【参考答案】:C17.在设计的范围内,测试结果与试样中被测物浓度直接呈正比关系的程度称为:( )A.精密度B.耐用性C.准确度D.线性E.范围【参考答案】:D18.比旋度是指:( )A.偏振光透过长1cm且每1ml中含旋光性物质1g的溶液,在一定波长与温度下测得的旋光度B.偏振光透过长1dm且每1ml中含旋光性物质1g的溶液,在一定波长与温度下测得的旋光度C.偏振光透过长1dm且每10ml中含旋光性物质1g的溶液,在一定波长与温度下测得的旋光度D.偏振光透过长1dm且每100ml中含旋光性物质1g的溶液,在一定波长与温度下测得的旋光度E.偏振光透过长1cm且每100ml中含旋光性物质1g的溶液,在一定波长与温度下测得的旋光度【参考答案】:B19.非水滴定法测定维生素B1时,维生素B1与高氯酸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1∶5B.1∶4C.1∶3D.1∶2E.1∶1【参考答案】:D20.用酸碱滴定法测定异戊巴比妥含量时,选用的指示剂是:( )A.甲蓝B.甲基红C.甲基橙D.麝香草酚酞E.麝香草酚蓝【参考答案】:D二、判断题 (共 10 道试题,共 10 分)21.复方制剂中的每一种成分都应进行分析测定。
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的特点及注意事项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的特点及注意事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因其分子结构都有一个氨基环醇类和一个或多个氨基糖分子,并由配糖键连接成苷而得名,多为极性化合物,易溶于水,胃肠道不易吸收,一般需要注射给药。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整理的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的特点简介,希望能帮到大家!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的特点链霉素对多种G—杆菌如大肠杆菌、鼠疫杆菌、痢疾杆菌、肺炎杆菌、布氏杆菌有较强的`杀灭作用;对结核杆菌有强大的抗菌作用。
他细菌易对链霉素产生耐药性,且长期应用易引起耳毒性和肾毒性。
故临床上用于鼠疫和兔热病及抗结核病。
庆大霉素抗菌谱较链霉素广而抗菌活性高,对绿脓杆菌和金葡菌均有效,细菌对庆大霉素耐药产生慢。
是目前临床应用最广泛的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用于G—杆菌感染、绿脓杆菌感染、心内膜炎,口服可用于肠道感染或肠道手术前准备。
前庭神经损害较耳蜗神经明显,但较链霉素少见。
阿米卡星对各种革兰阴性菌、阳性菌、绿脓杆菌等具有较强抗菌作用。
抗菌谱较广,常用于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耐药菌株所引起的感染。
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的注意事项对本类药物过敏者禁用。
重症肌无力或帕金森病患者应尽量避免使用本类药物。
本类药物毒性的产生与服药剂量和时程有关,也随药物不同而异,甚至在停药以后,也可出现不可逆的毒性反应。
如果一旦发现功能紊乱的早期指征就立即停药。
氨基糖苷类药物不可与其他有神经肌肉阻滞剂合用,可加重神经肌肉阻滞作用,导致肌肉软弱、呼吸抑制等症状。
用药前、用药过程中应定期进行尿常规和肾功能测定,以防止出现严重肾毒性反应。
与卷曲霉素、顺铂、依他尼酸、呋塞米或万古霉素(或去甲万古霉素)等合用时,可能增加耳毒性与肾毒性。
与多黏菌素合用,可增加肾毒性和神经肌肉阻滞作用。
氨基糖苷类与β-内酰胺类(头孢菌素类与青霉素类)混合时可导致相互失活。
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的不良反应氨基糖苷类的主要不良反应是肾毒性和耳毒性,尤其在儿童和老年人更易引起。
1.耳毒性包括前庭功能障碍和耳蜗听神经损伤。
氨基糖苷类结构特点《氨基糖苷类结构特点大揭秘》嘿,朋友们!今天咱就来说说氨基糖苷类的结构特点。
这玩意儿可不简单呐,就好像是一个小小的分子马戏团,充满了各种让人好奇又惊叹的玩意儿。
首先啊,氨基糖苷类就像是一个戴着各种奇怪帽子的小分子团队。
这些“帽子”就是它们特有的氨基和糖苷键。
它们就好像是小分子们的时尚配饰,让它们在分子界中独具特色。
想象一下,这些氨基就像是小小的天线,伸出来接收和发送各种信号。
它们给了氨基糖苷类分子独特的性质和功能,让它们可以在我们身体这个大舞台上展现出自己的能耐。
而糖苷键呢,则像是把这些小分子们紧紧绑在一起的绳子。
没有这根绳子,这些小家伙们可能就会四处跑散,没法形成有序的团队啦。
有了糖苷键的存在,才让氨基糖苷类分子形成了一个稳定又有趣的结构。
氨基糖苷类结构还有个特点,那就是它们有时候就像是一群调皮的小精灵。
它们可能会在身体里蹦蹦跳跳,寻找自己的“目标”。
就比如找到那些可恶的细菌,然后狠狠给他来上一击,把细菌打得落花流水。
不过呢,这些小精灵也不是完全没缺点的。
有时候啊,它们可能会有点“调皮过头”,在发挥作用的时候顺带影响了一些我们身体里无辜的细胞。
这就像是一场狂欢中不小心打破了几个花瓶一样。
但是别怕,医生和科学家们可都在时刻盯着它们呢。
他们会掌握好分寸,让氨基糖苷类分子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地点发挥出最大的作用,同时又尽量减少对我们身体的“误伤”。
总的来说,氨基糖苷类结构特点就像是一个充满惊喜和小插曲的故事。
它们有着自己独特的魅力和能耐,但也需要我们小心地去引导和利用。
就像是驯服一匹小野马一样,只要我们用心,就能让它在我们的健康战场上奔跑出最漂亮的轨迹!所以,让我们一起和这些氨基糖苷类小分子们友好相处,共同对抗疾病这个大坏蛋吧!。
简述氨基糖苷类药物的结构特点与鉴别反应。
氨基糖苷类药物的结构特点
氨基糖苷类药物,是由氨基糖的糖原和生物酸组成的药物。
它们主要有葡萄糖苷、葡聚糖苷和柠檬酸苷等。
它们的结构特点是它们是糖醛酸的酯化反应,具有酰基和羟基,由于糖的醛基可以与受体结合而产生特异性的作用。
氨基糖苷也是拮抗剂,具有抗炎、抗感染、降低血糖等作用。
它们有特定的生物活性,构成了动物的新陈代谢的关键步骤,广泛应用于内科、外科、神经科和肿瘤科等领域。
氨基糖苷类药物的鉴别反应
1、硫酸溴钾溶液试验:将氨基糖苷类药物粉末加入5%硫酸溴钾溶液中,搅拌均匀后,得到的溶液呈乳状,氨基糖苷类药物溶液呈黄色,而非氨基糖苷类药物溶液则不变。
2、浸出试验:将氨基糖苷类药物粉末放入浸出液中,加热搅拌后,它的溶液会发生变化,如变为白色或变粘,而非氨基糖苷类药物不会发生变化。
3、绿蓝试验:将氨基糖苷类药物粉末加入少量绿蓝溶液中,搅拌后,会得到紫红色溶液,而非氨基糖苷类药物溶液则不变。